小学课文灰雀教学反思5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课文灰雀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课文灰雀教学反思1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如何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让学生受到爱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呢?我从三个方面来着手。第一:请同学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请同学反复朗读之后,老师范读,学生想象灰雀在树上跳跃的情景。再问:灰雀可爱吗?你们喜欢吗?还有谁喜欢?你从哪知道的?第二:请同学画出列宁和男孩的对话,同桌之间练习之后,再采用指名朗读;分男女朗读;表演朗读等形式练习对话。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他们的心理活动。并采用换位思考,让他们说说那男孩为什么要抓灰雀?为什么又放了灰雀呢?那是怎么样的心情呢?从而体会到男孩的诚实和可爱。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第三:教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做了个小练笔:男孩答应列宁之后。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让我激动不已。有的同学想象很丰富。文章里所表达的内容,让我感到学生在我的教学中理解了。
小学课文灰雀教学反思2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等条件,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我在讲授《灰雀》一文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男孩为什么捉走那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跟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补充。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学生去讨论,尤其是后面的.问题学生在解答时会有困难,但这个问题的解决却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爱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爱鸟意识。
然而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有的“你争我夺”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学习不好或不爱动脑的学生则充当了旁听者的角色;有的根本就没有参与到小组交流当中来,我行我素,好像跟自己无关似的??这些现象在以前也经常出现过,有些现象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出现这些问题,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指导,如怎样组织组员参与学习,怎样调动不爱发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组织好自己的语言;第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认真倾听、有序发言等;第三,教师要经常参与到小 组合作学习当中,尤其是那些较弱的小组当中,带动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使其感受到成就感并提供小组成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课文灰雀教学反思3
《灰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五课。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课文写得非常含蓄,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根据文本的这一特点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列宁的善良、宽容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自己的设计虽抓住了课文的脉络和大的框架,对一些细小的枝节考虑不周全,学生练习的板块还有很多可商榷的地方。比如本堂课,我和学生在探讨上进行的十分圆满,但我却有些忽略了朗读指导这一块。语文课堂,朗读占有极大的比重,究竟怎样合理地朗读,才能做到做适合于学生的发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与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才能有迹可循。我在教学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便是让学生融入角色,将感情带入文中,激情朗读。可在实际教学中,我自觉还缺乏合理指导的手法,因而,课堂上,学生始终无法读出列宁焦急寻找的.语气,而这句又是一句长句,学生不能把它读准确。而此时,我本该发挥作用,示范朗读,可我却忘了这么做,可见,我的临场应变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最后,这一环节,在学生并没有很好的进行朗读情况下,我就进入了下一环节。在朗读环节中,我还不会采取多种方式教学,这是我今后需要不断学习的其中一方面。
如能安排让学生动笔写写,做到读写结合,效果可能更好。从这堂课中,我不仅明白了临场应变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只有事先做好了十二分的准备,才能让课堂更好的完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多的发展;而在课堂教学时,做好随时的应变的准备,让自己不拘泥于教案的束缚,又能真正让课堂的时间做到合理的运用。
整堂课从总体看,还算成功,但细细分析,存在的缺陷也不可少看。但是,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然后不断发现不足,加以改进的过程。所以,我相信,认真做好反思,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我会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小学课文灰雀教学反思4
《灰雀》,教学本文时,我将全文紧紧围绕“爱”一字展开,意在引导学生讨论三种“爱”——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这是最浅层次爱的体现)、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在体会这三种爱时,让学生区分列宁与小男孩对灰雀“爱”的不同,并重点感悟列宁对小男孩的爱。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感受。但我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读是理应得到重视的一个方面。这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贴近生活。读着这些清新的文字,于学生的思想是一种陶冶。增强读的同时,有意识地削弱讲解的份量。有时侯我们生怕学生听不懂,总是想方设法地讲解得细些,还要反反复复地搞上几遍,其实大可不必。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弄懂这些浅显的内容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方法是否对头。众多繁琐隐晦的讲解只会抹杀了孩子们对于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为什么有的学生学了几十年来的汉语还读不好文章写不好字,这确实是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人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如果只灌输,不管学生是否乐意,别指望有好的效果。读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只要学生喜欢,他就会心甘情愿地去努力,并且力争精益求精。首先让他们参与进来,再提高质量。朗读训练,中年段的学生不强调运用多少技能,最主要的是投入自己的感情,通过自己的倾情演绎,凸现作品的基本轮廓,如果能熟读成诵,则效果更佳。培养兴趣的另一个大胆尝试是让学生读、听相结合,让听的学生来给读的同学提意见,学生畅所欲言,意见中肯,气氛热烈。你来我去之际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本堂课,我和学生在探讨上进行的比较成功,但我却有些忽略了朗读这一块。语文课堂,朗读占有极大的比重,究竟怎样合理地朗读,才能做到做适合于学生的发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与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才能有迹可循。我在教学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便是想让学生融入角色,将感情带入文中,激情朗读。可在实际教学中,我自觉还缺乏合理引导的手法,因而,课堂上学生依旧把握不准。在朗读环节中,我还不会采取多种方式教学,这是我今后需要不断学习的其中一方面。
从三年级入学学习来看,生字词的把握仍是一个重点,课堂中还需花些时间。由于个别学生的预习不充分,导致课堂内容没有全完成,整个课堂不完整,倒不如将基础安排在第一课时,重点理解放在第二课时。而对字词的理解可以溶入在课堂中,抓住一些重点的字词,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能起到增加词汇的作用。在《灰雀》一文中,有不少词语是需要随文理解的。但这一步我却忽略了。所以在这一堂课中,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学得不太扎实。当我围绕“爱”字展开教学时,最浅显的列宁对灰雀的爱,孩子们很容易找到,这和我预想的相符,这时我就急忙进入了教学,根本没让孩子再发表其它意见,孩子的理解能力不一样,或许有的孩子可以理解的到更深层次的爱,我却剥夺了孩子们发表感受的时间。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然后不断发现不足,加以改进的过程。所以,我相信,认真做好反思,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我会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小学课文灰雀教学反思5
《灰雀》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并通过自己对云雀的热爱之情,使小男孩受到感动,并主动送回灰雀,做诚实孩子的故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快中投入学习,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并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作为一节交流课,我是如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受到老师们的好评的,以下谈一谈我的感受。
一、设计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过程中设计好导语就是开好了头,就像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开场,间场中的精彩连话。导语的设计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传达教学的意图,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引子、铺垫。运用实物图片或运用感情描述的语言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景,则能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从而产生共鸣,激励他们进入新的教学情境。
《灰雀》这一课,自然段落较多,因此教学时先理清线索,将课文分成三部分来学习。第一部分是讲有一年的`冬天,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非常喜欢公园里三只美丽的灰雀。为了创设情境,使学生也能产生对灰雀的喜爱之情,我课前先在黑板上画下一棵白桦树,枝头上贴上三只可爱的小灰雀的活动图片。问:“列宁在养病期间,有一天他到公园散步,来到一棵白桦树下,看到了三只什么样的灰雀?”学生看到了逼真的图片,结合课文的内容,马上就抓住重点词语来回答。(欢蹦乱跳,两只胸脯粉红,一只胸脯深红的)这样为学生创设了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学生也自然会对这三只灰雀油然而生一股喜爱之情,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为下文做好铺垫。
当教学第二部分时,我先把胸脯深红的灰雀取下来,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可是,有一天,当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时,却发现了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那么可爱的灰雀不见了,列宁是怎么做的呢?”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能把学生的兴趣完全调动起来,看到白桦树下少了一只可爱的灰雀,学生们也不由得产生惋惜之情。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好导语,创设逼真的情境,能激发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比较品评,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就容易受到感染,从而强化教育效果。如《灰雀》这一课中,列宁与男孩之间有一段对话,正是从这段对话中体现出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这段对话也是文中的重难点之处。因此,教学时,我通过对话的理解,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内容,理解角色特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情感。
首先是通过朗读,让学生进入一种与课文情境相符的氛围中,陶冶学生的情感。朗读时,首先让学生明确男孩受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的感动,心理活动也一次一次地变化着。从原来充满矛盾的心理(想把真相告知列宁又不敢讲出来)到矛盾解开(想要放回灰雀)最终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灰雀送回。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变化正是从他每次说话的内容中体现出来,因此,朗读的语气,语调也应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学生应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设身处地地边朗读边想象,读中入境,读中入情,读中明理,以此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结合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时,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就适当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教师应善于通过所教内容引导学生“晓意”、“明理”。课文讲完后,应对学生“晓之以理”。
我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联系实际,说说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教育?这样,学生就会联系自己做过的事,给予分析明辩是非,最后,对学生“导之以行”:引导学生向小男孩学习,有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孩子,还要保护好鸟类。
【小学课文灰雀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课文灰雀教学反思01-22
小学课文灰雀教学反思(5篇)01-22
小学课文《灰雀》教学反思(精选7篇)11-27
灰雀教学反思12-10
《灰雀》教学反思03-20
《灰雀》教学反思优秀11-04
灰雀教学反思范文12-16
课文《灰雀》教案范文08-26
灰雀教学反思15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