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教学反思 推荐度:
-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推荐度:
-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推荐度:
- 幼儿园音乐教学反思 推荐度:
- 小学音乐的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音乐的教学反思1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音乐的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音乐的教学反思 篇1
xx年4月26日下午,教者在盐城中学艺术楼音乐教室上了一节高中音乐欣赏课,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者的教学义务水平和促进同仁之间的交流学习,教者特作如下的教学实录:
一、组织教学
教者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接排了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让学生随乐哼唱,结果学生异常高兴,都带着一份好心情走进了音乐课堂,接着师生互问好。
二、整体性教学
(1)教者首先讲述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光彩夺目!接着教者范唱大家最熟悉的《青藏高原》和《阿拉木汗》中最具代表的乐句,让学生猜是哪个民族音乐,为什么?(2)教者提出问题:音乐的民族风格与哪些音乐因素有关系呢?
设计意图及效果:
(1)吸引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2)学生异常兴奋,紧紧扣住教学目标,新教学理念。
三、分析教学学阶段
1、藏族
a、课件展示,藏族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自然引出酒歌。b、在欣赏酒歌的同时,要求大家从旋律上理解乐曲。要求大家画出旋律线条。c、讲解全曲由四个不规律的长短句组成五声调式d、欣赏齐唱《青藏高原》讨论:(曲调清新流畅)
2、蒙古族
(1)辽阔的草原a、介绍蒙古族的相关的音乐文化(地理环境、风俗习惯蒙古族人的性格特征等。)那么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有怎么的特点?b、课中欣赏(2)黑锻子坎肩a、课件展示b、艺术实浅师生合作,跳起蒙古族的民族舞蹈筷子舞
3、朝鲜族
课件展示(1)伽耶琴与中国古老弹指乐器古筝之区别(2)欣赏《纺织谣》4、维吾尔族
(1)总结简介新疆音乐的特点(2)欣赏《掀起你的盖头来》引出赛乃姆节奏(3)欣赏《青春舞曲》(4)随琴齐唱四、探索性教学活动
讨论:你认为音乐风格主要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出来?
四、拓展性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课余时间收集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资料,在班上交流。
五、结束语
号召性结束语简练、干净、语言感染力强,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加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大家能够将画出旋律线条,理解乐曲。
(1)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教师富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采用了集体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分析曲调节奏,体会长调音乐特点
效果:学生讨论热烈,发言涌跃效果好!学生随乐哼唱,气氛活跃。分析体会短调音乐特点。通过参与合作,提升了学生对短调音乐兴趣,学生合作气氛热烈参与性强,效果好!
让学生比较,讨论,听音乐。加深印象
引导学生从伽耶琴独特的音色中感受到朝鲜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讨论:
新疆音乐特点是否同老师所说?你认为呢?
课件展示,用周笔畅的《青春舞曲》让部分通俗音乐走进课堂,贴近时代,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小组讨论,代表发??
(学生发意见解独特,观点新颖效果好!)
一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教会大家学习方法,课后才是大家最大的`学习课堂
本节课就是在这样轻松、愉悦的范围中度过,学习愉快地学习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者圆满地完成了教学要求,整节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了创新意识。当然还会有许多不足,多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教者表示衷心地感谢!
教学反思:
提到音乐中的美大家都能说出几点道道来。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食粮,人们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它能够给人愉悦,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美感。因此一节优秀欣赏课让学生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情,使其充分感觉到音乐的愉悦,这既是音乐教学能否获取成功的前提,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那么如何让学生体验到音乐中的美呢?教者从教学实践中粗浅地认为: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做学习的主人
在实践教学中,教者认为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学习是一种艰苦劳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这种变“苦学”为“乐学”的状况最适于在音乐教学中体现。音乐教学方法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乐趣,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是音乐教学的目的和归属。如教者在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这一课中深有体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博大精深,一节课根本无法讲完,欣赏完,但是教者能抓住几个代表性强的几个民族如藏族、蒙古族、新疆等四个民族,分别从他们的音乐中的旋律、节奏、节拍、调性等因素让学生体验,实践,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因此整个课堂,学生讨论热烈,见解独到,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特别是一段简单的筷子舞,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蒙古音乐特点,蒙古民族舞蹈所特有的韵味,把整个课堂气氛推到了极顶。
音乐的教学反思 篇2
在《手拉手,地球村》教学中,由于课前存在“轻敌”思想,教学重难点不够明确,特别是没有回想一下以前上一课时出现过的问题,就贸然走上了讲台,结果出现了原本可以避免的老问题,这首歌曲由二个乐段构成,第二乐段是合唱部分,两拍和三拍的长音频频出现,其中歌词第一遍“手拉手,地球村”的旋律是由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组成的,而第二遍出现的“手拉手,地球村”的旋律是由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和附点音符组成的,但在演唱中并不象以往的歌曲学起来那么容易学唱。本来是让学生完整聆听后跟唱全曲,我觉得应该很快就能学会,可是到跟伴奏演唱时,还是有许多学生误将出现的两个“手拉手”的地方,竟唱出这样的效果。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节奏较快、旋律的流畅性强,音符基本相同,学生们也都感觉到歌曲太容易了,但往往在容易中会出现更不容易演唱的乐句。促使他们也忽略了这句歌词的演唱,而导致他们一开唱就出现了错误语句。
在教唱过程中,我反复弹琴让他们演唱,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在我无奈的情况下,忽然想到我为什么不利用他们的耳朵来共同辨别正确与错误呢?我就针对这两句进行准确地、反复地范唱,学生通过听辨和对比说出并唱出它们的不同之处(以加深学生对正确与错误的`印象),最后在完整地跟唱全曲即可大功告成。想想如果在刚开始上课时我就把此句纳入重难点来进行,就不会出现前面提到的错误问题,一旦出错再纠错这样的难度就太大而且也浪费时间,因为有些学生很难摆脱流畅性和稳定感的束缚。
总之,在音乐课上如不出现类似的问题,也许就不会去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回我知道在有类似的情况就必须在课前预设问题和准备好做到有备无患,而“课前预设”又需要前一次的“课后反思”作参考。由此可见,“课后反思”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正因为体会到了“课后反思”的甜头,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勤于反思,精于反思,让课后反思成为我课堂教学的一个后备军。
音乐的教学反思 篇3
《我的好妈妈》这堂课主要是让幼儿理解歌曲,学唱歌曲,增进关心妈妈、更爱妈妈的情感。我先出示了准备好的几张妈妈的图片,让幼儿看着图片来初步感知歌曲的内容。当我用钢琴弹出这首歌曲的旋律时,有的孩子就嚷嚷说:“我会唱、我会唱”于是我就请了一名会唱的幼儿上来唱,他唱的旋律和歌词都对,只有休止符的地方没有掌握到,于是我就请孩子们认真的听音乐,让孩子们感受音乐有休止符的地方,因为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也遇到过音乐中的休止符,在我的'提醒下孩子们一下就听出来了,马上举起小手说:“老师遇到零的时候就要停,不能拖音。”呵呵!孩子们还小他们不懂休止符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就这样教的孩子,让他们能听懂而且还能很好的记住。接下来我让孩子们听音乐一起学,可是始终有几个孩子唱不好,于是我就想了个办法,用拍手的形式来听出休止符,当孩子唱时遇到休止符,我就拍一下手,孩子们一听就明白了,这种方法还非常有效,大家都学会了。
然后我又引导幼儿谈话,引导幼儿回想自己帮妈妈做过的事,让幼儿知道妈妈的辛勤。我还让幼儿在大家面前表演一下自己是怎么帮妈妈干活的。最后我又进行了表演唱的环节,小朋友显得很主动,都很乐意参与到活动中来。
整个教学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但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如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小朋友唱了几遍之后,有不爱唱的表现,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采取措施,加以改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反思到,在教幼儿学唱的期间,也要和幼儿多沟通,让幼儿也有劳逸结合,唱的中间穿插谈话几句跟妈妈有关的话题,我想这样小朋友们就会有热情地把本堂课完成。
音乐的教学反思 篇4
歌曲《打电话》是一节幼儿喜欢的音乐活动,不但有好听的旋律,还是幼儿身边的、熟悉的内容。幼儿的学习来源于生活,打电话是幼儿经常在家做的事儿。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加上节奏感强的、欢快的音乐,幼儿能够大胆地将简单的动作融入音乐中,表现积极、愉悦。由于此首歌有很多幼儿听到过,有些幼儿也会唱了,有些幼儿有几句会唱,有几句歌词不是很熟悉。因此在本次音乐活动中,我把目标制定为: 1、体验问答唱的乐趣,在结伴表演中享受交流合作的快乐。基于这首歌曲十分适合幼儿以问答式的方式来演唱,所以根据歌曲的特点将目标设定体验互相问答唱的乐趣,在合作中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体现整合课程的渗入。这也是本次活动中比较重要的`目标。2、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记住歌词内容,用自然声音演唱。小小班幼儿还不太能控制自己的声音,往往会出现很大声的现象,或者是还不熟悉歌词就会很小声,为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平常讲话的声音来歌唱,
在活动一开始,我先让幼儿一起来唱歌曲,等歌曲再次熟悉后,就请幼儿用运用各种对唱的形式唱了,人手一块木头积木当电话,幼儿人手拿到一块积木后在对唱的时候就像真的在打电话似的,兴趣很高。在对唱之前都会和配班老师一起为幼儿示范一遍,对唱的形式有:一先是教师唱前面部分,幼儿唱然后面回答部分,这种形式唱法,大多幼儿唱的很好,二是教师唱前面部分,男孩唱问的部分,女孩唱答得部分,然后互换一下。这种形式的唱法有些男孩女孩往往不知道自己要问或要答哪一部分,通常都会出现“越权”的现象。其实在分男女唱的时候,可以把男孩女孩分开来相对而坐,这样他们就能很清楚的分开男女,也不会出现“越权”了。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目标还是完成的不错的,整个活动下来,幼儿的兴趣都是很高的,在活动中也收获了很多。
音乐的教学反思 篇5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本校是师范大学音乐附中,更加提升音乐教育。因此,作为音乐教师也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
我作为一名刚刚音乐教学的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与提炼,多写教学随笔,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多听本学科和其他学科教师的课,做到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不段进行学习,进行反思。回顾一个学期的教学与学习,以下两方面的体会较深。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一,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二、明确告诉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有关音乐知识的学习,初三毕业后,个别音乐基础好些的学生可报考我校艺术特长班,为将来深造打基础,为了强调这个要求,把我校优秀高三学生作代表,给她们表演、做示范,学生反响强烈;三、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四、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二.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较弱、有音乐特长班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半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多参与省市艺术节等活动,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
音乐学科知识所涉及的范围广,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各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的各种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索音乐知识,鼓励音乐创作。如教学《卖报歌》、《金蛇狂舞》等音乐家聂耳先生的作品时,用同学们喜欢的《三毛流浪记》讲述旧社会儿童的苦难生活,为歌曲学习铺设情感路线,再进一步运用网络查阅聂耳的相关资料,形成理性知识,了解作者的同时对作品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在师生的互探中,学生有意识地将能力付诸于实践,真正让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指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过程的重心放在促进学生“学”的主体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学生理解而教。
音乐的教学反思 篇6
音乐课堂的教学并不像平时的教学课堂一样,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的要体现的是对艺术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个审美的教育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非说教。组织好良好的艺术教学过程,其实也就是对于美得欣赏和熏陶的过程。要使这些审美教育受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则需要春风化雨般的艺术性教学。通俗一点讲,也就是比如课堂上精辟生动的理论教授,或者又没规范的表演,甚至是精湛艺术的课堂布局等等。虽然这些事微不足道的小心思,但是这些都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得到美得享受,
首先一堂接近完美的音乐教学需要完美的结构、合理的布局。这些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求知的乐趣和享受,而且对教育本身有着巨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合理的.布局要讲究开头和结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每堂课我们都应根据所教授的内容,设计出有特色的开头。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当然结尾同样重要,要给学生们留下思考和想象的余地。
其次音乐教学强调课堂的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教与学主体双方产生感情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音乐教学课堂的氛围应该美在:活跃而不失之凌乱,安静而不失之呆板,愉快而不失之松散。良好的氛围,师生双边关系和谐融洽,配合默契,教者情绪热烈,学者反应积极。但同时还要注意扎实稳重。好的课堂氛围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在无形中起了助手的作用,能得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最后,一堂完美的音乐教学课同时也不能缺少语言上的美感。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交流信息的媒介,起着直接沟通教与学两方面的作用。讲究教学的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这要求我们语言准确、简介、精炼,并且还要易懂,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尽量生动形象表达我们想要传授的知识。这样学生才会聚精会神,享受课堂。
这些基本课堂要素应该准确的存在于每一节音乐课堂中,应当一切都按照美的规律,符合美的特性。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接受音乐美感的熏陶,培养欣赏音乐美的能力。
第16期南巨新顶岗支队 南宫实验 音乐 赵美辰
音乐的教学反思 篇7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
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学的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与提炼,多写教学随笔,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多听其他学科教师的课,做到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不段进行学习,进行反思。回顾一个学期的教学与学习,以下两方面的体会较深。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一,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二、明确告诉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有关音乐知识的学习.三、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四、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二.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较弱,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半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2、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3、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多参与省市艺术节等活动,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
音乐学科知识所涉及的范围广,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各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的各种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索音乐知识,鼓励音乐创作。首先要研究原有的问题是否已经较好地解决,如果已解决,应针对尝试改进的成功方法,主动寻求进一步强化的方式和手段,以巩固自己已经形成的好的教学行为,防止原有问题再次出现。如果发现新的问题,谨慎地追寻新问题的实质,多向其它教师讨教,针对新问题再次尝试另外的教学方法或其它改进措施。
音乐的教学反思 篇8
我在本课中根据教学主题及教学目标,尝试和使用了创设情景、分析对比、学生搜集资料合作、小组汇报、师生合作等教学方法。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大容量、全兼容和交互性强等特点,将各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展示给学生实现视听结合,激发其认知兴趣,调动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增强教学的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给学生提供一个性化全方位的音乐环境,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转化为知识和素养的积累,同时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我结合音乐课程现代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我设计了想、感、赏、做四个环节,也就是回忆美、领悟美、欣赏美、创造美一系列生活化情境,让学生 “乘着信息技术的翅膀” 在大自然中自由翱翔。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则为现代课堂教学引入了新的.元素与生机。本节课我借助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轻松攻克了教学难点,使音乐教学如虎添翼,既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优化了课堂结构。为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与情感体验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获得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本节课,使我更加坚定了信息技术与音乐课整合优化的信心,让我们乘着信息技术的翅膀在音乐无极限的空间里自由翱翔吧。
音乐的教学反思 篇9
人文精神,是指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所谓关注人生价值的实现,关怀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关怀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操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音乐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识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新课程从人文教育观出发,体现鲜明的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音乐学习变得更简便,更活泼多样;更密切地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习音乐经验,吸取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一、联系实际,体验生活的乐趣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经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表达自我的想法和感受。音乐新课程正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音乐学习的。音乐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音乐,把自我的生活体验感受和音乐经验相联系,尝试用自我喜欢的音乐方式表达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将自我对生活和音乐的理解融于一体。新课程从实际出发,并联系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教材贴近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即要在新环境下与教师接触,学会与新同学友好相处。仅有教师和新朋友间的友爱、温暖,才会使他们有安全感,对新团体的依附感,才会对其他的环境、学习任务产生感情和兴趣。所以,在教材的第一单元中设计了“好朋友”的主题。在“游戏”单元中,创设多样的“玩法”,挖掘“一齐玩”的内涵,使学生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让学生经过对游戏的参与交流,模仿和表现,使学生表达自我的情感和愿望。学生在活动中经过交流,体验团体游戏的乐趣,懂得相互欣赏和共同分享,既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又贴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二、注重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音乐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经过音乐与自我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和交流,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本事,到达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在音乐教学中,人文主题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是统领与被统领的关系。音乐课程要求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同音乐本事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构成有机的结合。其中异常重要的是知识技能仅有在情感的激发下才能够成为智慧。音乐教育到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艺术的本质、特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失掉了情感,艺术也无从谈起。在音乐课程的教学总,仅有让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才能接触到音乐的本质,也才能让学生领会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如新课程中《让我们手拉手》、《一对好朋友》等歌曲,引导学生表现他们丰富、趣味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内心感受,学会同学之间互谅互让,珍惜友情,共享欢乐。
三、经过多学科的整和,促进智能的发展
音乐的学习,除了音乐课之外,更应当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进行。一方面,音乐活动本身离不开其他智能的支撑。例如,聆听音乐需要自我身心智能,作曲需要逻辑智能及空间智能。指挥和演奏音乐离不开身体智能和人际智能等。另一方面,融入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音乐活动,具有鲜明的形式和丰富的资料,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和深入理解音乐会的机会,尤其能够使本事特长不一样的学生都有可能在自我的优势领域内增强对音乐的兴趣,促进自身各方面智能的发展。例如,一位语言朗读本事很强而音乐本事平平的学生,在音乐课上可能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热情也不高,但在语文课参加配乐朗读却十分进取,学习的效果也相当的不错。有些在音乐上有突出本事的学生,可能在对其他学科上做出自我的贡献而加强对那些学科的兴趣。在各科教学中,选择适宜的音乐,表达各种情绪,使人得到放松。从而使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整和,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四、了解不一样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音乐记录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经过音乐和文化的连接,能够更深刻的了解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风俗人情各不相同。音乐教学经过观看或聆听中外音乐作品,了解不一样民族、不一样风格音乐的特点,尊重各地不一样的文化。如在“过新年”的设计中,可在聆听和感受《小拜年》、《窗花舞》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自我明白的不一样地区过年的情景,在结合花鼓调《小拜年》播放录象,了解剪窗花、写春联、帖门福、扭秧歌等相关风俗,让学生感受中国年文化的无穷情趣,培养学生爱家、爱祖国的人文意识。
五、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
艺术修养是一个人审美素质的主体部分,是衡量一个人审美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艺术修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个人人格素质与生活质量的高低。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主动的、充分的使其感性和理性,情感和理智得到协调共处,使其心理结构的多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艺术修养高的人还能更好的洞察、感悟、理解人类的生活本质,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超功利的审美情感体验。作为审美教育的音乐教育,其目的就是让人们享审美体验所获得的那份情感,这种快感也就是人们在更充分的理解人类的本质后所得到的快感。由于具备必须审美素质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审美体验,所以,艺术教育的任务和使命便理所当然的是“提高每个人在他一生发展的每个阶段的审美素质”。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在现代社会里,一个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不一样程度上的“艺术家”。所以,艺术审美素质是一个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音乐的教学反思 篇10
一、教师教学方面
我这节课在导人方面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朝鲜族语言演唱了《桔梗谣》并表演了朝鲜族舞蹈的基本步伐,让学生仔细的观察舞步的规律,引出三拍子的特点,并教授学生三拍子的指挥手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了三拍子的韵律特点。由于我课堂上的语言表达非常切合孩子们的话语,让学生感觉老师很有亲和力,在教授过程中走到学生当中,缩短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这也是新教师所占有的优势,学生觉得很新鲜,注意力也相对要集中些。当然,在听取了教研员的反馈后更是感觉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与不足。学生随音乐律动进入教室时的音乐选择、学生动作方面都有所欠缺,应选择时间很充分的音乐伴奏,否则学生没等做完动作就已经停止了音乐,使课堂缺乏完整性。教师进行发声练习时的过度语言要巧妙的连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不要求很死板的进行一项一项的教学环节。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也应该选择很柔和的音乐作为一种动令音乐,绝对不能影响课堂的`气氛。在指导学生演唱时,如果能有效地运用三拍子的强弱关系进行处理,会让学生更容易进入歌曲意境。
二、学生参与性
导课时穿插了一句韩国话“加油”,让学生觉得很新鲜,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们稍有不集中时,用语言和动作马上就能使学生精神起来。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的时候,需要同学们给老师指挥,这就使学生们起了劲。在歌曲编创动作时,大胆的进行的编创,使学生在老师的关注和鼓励下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并以此激发全班学生的创作欲望,使音乐课堂成了孩子们学习的天堂。所以,在这节课上同学们都参与到了课堂中,配合很默契,课堂气氛非常的好。
三、思想教育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灌输任何思想,而是在歌曲的意境中让学生充分感受畅游在夜空中的快感,鼓励学生们要好好的学习,长大了去圆自己的旅游梦。这节课我为学生们创设了一种意境,让学生们在优美、宁静的旋律中去体验和 表现歌曲的诗情画意,让学生走进朝鲜,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特的创造行为。
不足之处在于提出问题的都是教师,还没有达到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度,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体现还不够充分。在学生自我评价这一方面也体现得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待进一步实践提高。
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音乐的教学反思 篇11
众所周知,好的音乐能给人美的享受,能陶怡人的情操。音乐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生命活动,也是人类自身文明建设的一部分。随着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我们作为音乐老师更应该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能够完善学生的人格,能够激发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性,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使学生在音乐课上能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通过音乐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的精神境界把他们培养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一、美育教育在音乐课中的重要性
音乐课是中学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它和语文、美术等科目发挥同样的作用,那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在中学美育教学中各具特色,共同为学生勾画出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近年来,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能只重视考试成绩,要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音乐课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音乐课。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思想上受到政治教育,教师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明辨是非,分清善恶。中学音乐教材编配了许多关于祖国、家乡、人民、大自然这样的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使他们能够感受到祖国之美、家乡之美、人民之美、大自然之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之情。通过音乐课的教学,培养学生成为文明、守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二、音乐教材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依据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中学生在音乐课上接受音乐教学的主要依据是音乐课本,教师要善于抓住音乐教材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利用教材中作品所蕴涵的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使他们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从而达到美的教育。如饱含浓浓思乡之情的《大海啊,故乡》,在教学这首作品时,让学体会感受作品中大海的艺术形象,体验作品蕴含的真挚情愫,并让他们能用优美的声音歌唱大海,表现对大海、对故乡、对母亲的真挚情感,从而达到深刻的审美教育。音乐是听觉艺术,是通过音响来塑造艺术形象,在中学音乐课本中编配了许多富含上进心、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对不同个性、不同特点的学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听不同的作品,对不爱学习、讨厌学校生活的同学,老师可以和他们在一起听像《青春舞曲》《校园的早晨》《校园时代》等,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热情;对一些性格较内向沉闷、不爱和同学打交道的学生,教师可以和他们一起聆听《青年友谊圆舞曲》《友谊地久天长》《一二三四歌》等,通过这些歌曲的聆听,鼓励他们和同学多交流、多沟通,健全自己的人格。针对初三毕业班的学生,因为毕业班的学生学习紧张、精神疲乏,整日处在高强度的学习中,教师应当播放一些有助于缓解他们精神紧张的一些乐曲和歌曲,和他们一起倾听和欣赏如《春江花月夜》《雨打芭蕉》《月光下的凤尾竹》这样一些民族器乐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愉悦、放松。因此,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当采取一切措施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努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音乐风格各异的音乐形象中,感受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地音乐文化,感受人类文明,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做一个文明、守纪、热爱生活的人。
三、音乐教师应该是“美”的传播使者
音乐课本身就是很“美”的课,是非常让人享受的课,因为“真”是艺术的生命,“善”是艺术的品格,“美”是艺术的本质。真正的艺术家总是通过他的作品来表现他对人、对事物、对大自然、对社会的真情实感,饱含着他们自己丰富的情感,当人们接触到这些优秀的作品自然会被这些作品感动,会被这些作品所激励,会被这些作品所鼓舞,在生活中多多少少会受到这些作品的影响,从而会改变自己的一些言行,养成乐于助人、以诚待人、宽厚善良的品格。因此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应该发扬光大音乐的这种审美升华功能,尽量以完美的姿态展示给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美和行为美,音乐教师的口头语言应该发音标准,语言表达清楚、准确,而且要充满感情色彩,富于感染力。知识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而音乐是打开人们心灵窗户的另一把钥匙。学生是以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来体验音乐作品的,因此丰富而优美的教学语言无疑是把学生带进美的.殿堂的指明灯。作为教师,我们还应该做到行为美。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更应该和规范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如果自己能够以身作则,以良好的仪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以充满朝气、健康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那么就能给学生一个示范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还能带动和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更乐于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四、音乐能激发人们“美”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并且始终与美感结合在一起,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体验与反馈。贝多芬说:“音乐尽管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是精神生活同感官之间的桥梁。它能够确切地反映个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质,并反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及整个情感世界。”音乐是通过感官刺激,才使人感受到美,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心灵。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含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影响着人们的内心世界。音乐的魅力在于给人们一个想象的空间。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用音乐打开学生们的想象之门,激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自身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多听、多想、多比较,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想象,使学生对音乐产生联想,提高其素质,陶怡其情操。教师还要积极、引导、推动学生的音乐表现,让他们的情绪感官随着音乐的节奏起伏而发生变化,让学生从身体各个方面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获得美的教育。音乐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建立起对人类、对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五、音乐课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音乐课是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之一。审美评价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审美属性、审美价值所做出的评判。审美评价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音乐中的思想美,要意识地引导学生挖掘音乐作品中潜在的思想美的因素。如在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不但要教会学生会唱,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国歌》创作的背景、历史,深刻理解《国歌》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能够净化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智慧,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益于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人。
总之,中学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美”途径。作为中学音乐教师应该运用音乐课本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教师要充分运用音乐课,调动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其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其在真善美的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怡。
音乐的教学反思 篇12
3月24日~27日,全园开展了音乐领域的教学比武活动。我于27日上午执教的《我的朋友在哪里》是建构式课程里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构思与设计,最后将全部内容改编了,我认为这样更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首先,本课的导入是先让幼儿跟着钢琴有节奏的做拍手律动,目的是稳定幼儿的注意力,然后以课题‘一只孤独的小鸭’展示给幼儿,让幼儿用语言来表达小鸭因为没有朋友,所以感到孤独,但大多数幼儿不能够说出‘孤独’回答的是:“小鸭在洗澡”在这各方面是我的引导有误,应该让幼儿只观察小鸭的表情,前面出现的引导的话语有些多余,并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然后教师戴上小鸭头饰以‘孤独小鸭’的身份向幼儿表演找朋友的场景(请三位幼儿事先准备好一段:在这里,在这里,你的朋友在这里)一边表演一边反复唱歌曲3~4遍。目的是:1、为学新歌《我的朋友在哪里》做好一个铺垫作用。2、告诉幼儿找到了朋友的感受(跟好朋友在一起是最快乐的一件事)。听课的老师反馈:“这个环节设计很好,不仅让幼儿直观地看到怎样找朋友,还激起幼儿学习歌曲的积极性。”
其次,我又以朋友的身份向幼儿发起找朋友的游戏,这时幼儿在上一段的表演中已有一些学歌的基础,所以大部分的孩子都能接上我的'歌。然后我再通过碟片让幼儿完整地学习歌曲3遍,幼儿跟着老师一边唱一边进行有节奏地打节拍。在此环节中,老师们提出:“教师应该一边弹琴一边教”然而我出于教师背对幼儿、怕幼儿乱的原因,所以我选择了前者。当幼儿熟悉了歌曲之后,我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玩‘找朋友’的游戏。目的是:1、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2、锻炼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进行表演。然后我再通过平时幼儿快快乐乐在一起的一些课件,勾起幼儿回忆与朋友在一起开心的片段,发起幼儿再次对找朋友的欲望。再次,师幼一起在《我的朋友在哪里》的音乐中,进行自由找朋友的游戏,游戏反复进行3~5遍,让幼儿感受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老师用激情去带动那些被动的孩子,使其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最后,我设计的是延伸活动,带领孩子到宝宝班去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其实这个时候的孩子都是很放松的,走出课堂、没有压抑,既巩固了歌曲又让幼儿形成一种自主游戏的方式。
此教案我是经过反复的构思,初次尝试用课件的形式引导幼儿,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个别老师认为:“对于上音乐课,图片的课件操作显得有些多余,要利用课件播放一些节奏图谱或一些音乐等。”但总体来说,感觉很好:幼儿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歌曲,并会大胆地一边唱一边进行表演,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通过这次音乐领域的开课,让所有的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并让幼儿在感受力方面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为今后明确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
望今后有更多这样尝试、锻炼的机会,真正在教中学,学中教,只有不断地反思、总结、修改,才会不断地取得进步。
音乐的教学反思 篇13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更加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体验到了唱歌的快乐,为进一步启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奠定了基础。
活动过程中先让幼儿说出春天的样子,再出示春天挂图,让幼儿观察、回答,加深了幼儿对春天的感受。然后借助图片的排列顺序,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幼儿在熟读歌词的基础上,再跟老师逐句学习,有集体唱,分组唱,单个唱,到最后自己演唱。整节过程安排得比较合理,衔接较好,效果较佳。
但也有不足之处:
1、自己的语言组织不够亲切,不太能贴近孩子的生活。
2、假如对春天图画做进一步讲解,孩子会更加理解记忆歌词,感受春天的美丽。
3、个别幼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引导,说明自己没有彻底的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4、老师的主导作用,幼儿的主体表现,不太明显。
今后一定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在平时生活学习中,真正和孩子打成一片,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亲近、和蔼,做好孩子的引路人,真正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促进其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音乐的教学反思 篇14
在高中教学中,虽然音乐并不像语文、数学那样与高考紧紧联系,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其质量高低,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对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着其他科目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因各种原因,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是注重教师的“教”, 无论什么类型的课,教师只重视灌输,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减弱甚至厌恶。音乐新课程改革强调了“以审美为核心”,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学科综合”等新的教育理念。音乐教育的重心正从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播,转向注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形成,以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新课改的大潮下,作为高中音乐教师 我们有必要对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
一、首先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有关研究表明:任何一种音乐能力,都是在音乐感受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激励学生对所音乐发表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尽可能地为学生树立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的目标奠定基础。
高中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已经逐渐成熟,经过多年的学习,他们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知识面,对于事物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初步建立了审美观。而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音乐课的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和音乐知识,所以音乐课又被认为是技术学习课,因此在音乐课中过多的强调了学习技能、技巧。因此在教学时,如果对学生一味的进行灌输,把音乐课上成枯燥的“解剖课”,这是绝对行不通的,现在的音乐课应在符合他们独特年龄和心理特点基础上 在音乐的内容和含意上作更宽泛一些的探索,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欣赏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乐更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的音乐课才可能更容易被广大的学生接受,也较容易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分析、理解,即“人文式”取代“显微镜”式。
二、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和学生们建立了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做,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操作能力,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我的具体做法是尝试创设“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中,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发展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欣赏情感之声中的《阳关三叠》,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完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对音响感知与感情体验的作品,如《二泉映月》,我启发学生闭上眼睛体会盲人作者其心境,执着,不屈服的性格和对光明的希望。我觉得创造性学习教学情境的运用使我的音乐课堂更加活跃,学生更有自我表现的欲望了。
三、运用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现有乐器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四、联系实际,积极实践 让学生更深的了解音乐
音乐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堂上的东西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每个学生的基础入手,把握好重点,一点一滴的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让学生更深的了解音乐。在加强音乐课堂教学的同时,针对中学生课时少的现状,积极开发和利用音乐课程资源,开展课外及校外的方方面面的音乐活动,让音乐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让学生的生活中处处充满音乐。合唱
就是一个参与学生广泛,凝聚学生的最好机会,所以,做好每次的合唱教学与开展活动至关重要。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为目的。中学生正处富于想象的年龄,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通过审美实践,纯洁和丰富情感、美化心灵、完善人格,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是我们音乐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我们要积极响应新课改号召,努力实践,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音乐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音乐教学反思12-30
音乐的教学反思01-29
《牧童》音乐教学反思06-15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08-16
中学音乐教学反思01-14
音乐教学的反思模板04-11
音乐对花教学反思04-12
音乐教学反思范本04-12
小学音乐的教学反思04-09
小班音乐教学反思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