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教学反思(通用3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江之歌教学反思(通用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江之歌教学反思1
《长江之歌》,这首诗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读起来充满激情和力量。诗分两大段,前段表达对长江养育之情的感激和赞美;后段表达对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讴歌和赞美。在这首诗里,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充满温情的母亲正向我们走来,她温柔而有力量,博大而又无私,宏伟而又壮观,健康而又美丽。让人不由对她产生敬仰和依恋。在这首诗歌里,长江不再仅仅是长江本身了,她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以谈话导入,通过谈话让学生产生对长江的兴趣,产生探究的问题,产生了解长江的强烈愿望。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对资料进行整合,用简要的语言介绍,并加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有的学生介绍了长江的发源和流量,有的朗读了长江的诗歌和散文,在诸多交流中,学生对长江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知道了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长江给了多少诗人诗的灵感,不同的人看长江会有不同的感悟,这让学生对长江有了更多的`感慨,为感悟文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接着我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起了学生的情感。
再让学生自由地高声朗读,谈谈自己的体会,有的说:我觉得长江是位伟大的母亲,她无私地哺育着我们。有的说:我觉得长江既温柔而又充满力量还有的发现了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有相似之处而又有不少不同;发现了走和奔给人的感觉不同;发现诗中第一段和第二段中有两句话是一样的,这些带给我不小的惊喜,原来他们的心是智慧而敏感的。当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说长江能推动新的时代?时,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适时地给学生介绍三峡工程对建设祖国的重要意义,再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在讨论的过程中,辅助以感情朗读,很明显看得出学生的情感在不断深入,不断升华,对课文的感悟也就到位了。最后,我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课文。
长江之歌教学反思2
《长江之歌》是电视剧《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这首诗以无比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抒发了对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充满了艺术感染力。这篇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迸发,而要让学生和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去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走”和“奔”这两个字的意思,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理解了“走”和“奔”的区别,来体会长江在不同情况下的流水的截然不同。在此基础上,通过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进行情感体验,体会长江如母亲般的温柔,体会她奔腾时的气势磅礴。本课结构简单,副歌作为反复朗诵的部分,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对长江依恋、赞美的情感。上课时,我让学生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反复朗诵,自由感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经过教者的适时引导,总结归纳出本节课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作者为什么要赞美、依恋长江?围绕这两个问题来展开教学,既抓住了全文的主线,又使学生了解了诗歌的脉络,抓住了诗歌的中心。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学生熟读成诵的过程,不仅能够巩固、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欣赏诗歌的音韵美,而且可以积累、内化文本语言,于不知不觉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激发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时,我指导学生抓住诗的情感主线反复吟咏,熟读成诵,并抓住两节诗中反复出现的.语句帮助记忆,增强背诵效果。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小组比赛读、指名读,用引读法指导学生背诵,并举行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背诵比赛等,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他们熟读成诵的积极性。根据教材的实际,教学时需要透过诗歌高度浓缩的语言来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并将诗歌的语言与丰富的信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感觉到乏味。
最后,在学生的情感火花被充分点燃之后,教者提出:站在这样奔流不息、气势磅礴的长江边,你想说什么?做什么呢?情动而辞发,有了前面的铺垫,此时,学生也就自然能够妙语连珠了。无论是想亲临长江,一睹她的风采,还是想变成一滴水,融进长江,所有的语言,都反映了孩子们对长江的深深的依恋和赞美之情。理解内容,升华情感的教学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
长江之歌教学反思3
《长江之歌》是电视剧《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读起来充满激情和力量。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品读”成了教学的重点。下面就我这节课进行几方面的反思:
一、反思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全诗中“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直抒胸臆的诗句,让学生在自由读的过程中质疑:“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分别找出表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以及“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的诗句进行品读。在品读诗歌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以及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伟大精神。这一教学环节,学生在我的带领和引导下,基本上能理解诗歌,能体会长江的精神。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适时地进行说话训练、仿写训练,如用“我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描绘长江奔腾前进的情景,让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又如让学生仿说诗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长江的伟大精神。但是这一环节在学生有点“冷场”的时候,我就显得有点及于求成,引导学生的语言过于着迹,教学机智还是有点欠缺。
二、反思朗读的`指导
由于这节课是诗歌的教学,因此朗读方面是尤为重要的。于是我采用的指导方法是抓重点词语。如抓住“走来”与“奔去”指导学生读时语气要有缓、急、高、低之分,又如抓形容词和动词指导学生读时要注意重、轻之分。在整节课的朗读指导,我最为满意的是引读的那一部分,我用引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赞美长江时可以有不同的情感。如我引导说:“我满怀激情的赞美长江”时,学生读得激情满怀。当我引导说:“我深情地赞美长江”时,同学们又显得深情款款。但是,在读的形式上还是过于单调,忽视了个别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
以上是我在两个重要方面的反思,当然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还有或多或少的可以改良的地方,如还应该配合一些关于长江的图片,让学生对长江有更直观的认识,这样学生可能在说话训练以及仿说训练时就有话可说了。最后,在以后的教研课中,我将会取长补短,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长江之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长江之歌》教学反思04-11
长江之歌的教学反思范文10-06
长江之歌教学反思(通用5篇)10-07
长江之歌教学反思(通用4篇)10-06
《长江之歌》的教后反思10-06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04-26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10-12
关于《长江之歌》的教后反思10-06
课文《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03-17
长江之歌优秀教学设计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