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鸟语》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鸟语》教学反思1
【教学构想】
一个用唐吉柯德似的热情拥抱文学,以清教徒般的信仰面对人生的诗人,他会用怎样的一双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又会怎样去谛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一个有着一双充满爱的眼眸,一生都在缅怀故乡的诗人,他会用怎样的一支笔去书写心中的爱恋,又会怎样深情地去吟唱一首怀乡赋?
《空山鸟语》是一篇隽永含蓄,富有深刻哲理的散文。在诗化的语言的外表下的,是作者对古朴、淡泊、宁静、清雅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作者在开篇,就满腔热情地向世人宣告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请注意,这里的鸟语,不是公园鸟语林里向游客乞讨食物的鸟鸣声,也不是住在鸟笼里过着养尊处优生活的贵族鸟的鸣叫声,而是有着娇艳的花、婆娑的树,奇崛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的山林中的鸟语。它们在远离尘嚣的空山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唱自己喜欢的歌,叙述动人的爱情故事。难怪作者一到山上来,就会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听这些鸟儿唱歌。在这儿,作者的这种情感不仅仅只是对空山鸟鸣的钟爱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它还源于对自私、冷酷、暴力、唯利是图等社会现象的憎恶。山林中的鸟儿自由自在,没有世事的羁绊,没有世俗的媚骨,它们不求好听的名字。由此可见,作者喜欢空山鸟语,是在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远离物欲横流的尘世,鄙弃追名逐利的欲望,不媚悦权贵,不迎合他人,说自己想说的话,唱自己想唱的歌,做一个真正自由幸福的人。
文中有一段内容写到作者因为听到鹧鸪的叫声,勾起了对故乡的回忆。鹧鸪的鸣叫声将作者带回了故乡那古老的江南小镇,带回到古朴、恬静、淡雅的生活之中。又因对孤岛上灯红酒绿生活的厌倦,更加思念怀念江南小镇那淡泊宁静的生活。虽然他知道这只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但仍然喜欢重温。这里重温的不仅仅只是故乡,更是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古朴、淡泊、宁静、清雅。正是带着这份追求,作者以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的奇思妙想结束了全文。
这篇文章的风格灵秀而飘逸,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流畅,有诗的意境和诗的韵味。在诗化的语言下,却又有着深刻的哲理。作者观察力犀利,解析透彻,而且精确地掌握文字运用的技巧,能够剖析自我,刻画人性,描绘平凡的现实和瑰丽的自然。由于他在淡淡的抒写中投入了赤子之心,所以表现出来的是能够牵引人们哲思的玄思。正像他自己所说的,要耕耘一片宁静和平的文学净土。
这篇文章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学生往往不能完全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更侧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文章,通过一遍遍的朗读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在作者的经历中找寻作者的思想根源,从而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哲理。
【教学目的】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多角度理解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2、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情感,感受作者的人生态度。
3、理解文中运用的`意象,学习作者诗化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中诗化的语言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安排】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作者笔下的空山鸟语。
2、用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方法研读课文。
3、自主品读诗化的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4、朗读加点评品味课文,积累妙词佳句。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学生看课题,展开想象,描绘由空山鸟语所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注意空字,体会空山与俗世鸟语的区别。
面对如此静谧绝美的景象,你是否也会如陶渊明一般,产生要遁入山林做一个隐士的想法?置身这样的境地修生养性,你是否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是超然物外,超尘脱俗?
(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想象唤起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景象的主动体验。再用优美的导语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文学习需要学生的感性参与,而想象力的唤起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积极地调动了起来。富于诗意的导语,又为这篇用诗化语言写成的文章的学习营造了一个绝佳的氛围。)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关上课本,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并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喜欢的原因。
(让学生在初读中就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不必追求体验的深度和广度,只要有感受即可给予肯定,让学生在初读中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新课标一再强调,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中就更应重视这一点,要对学生的富于个性的观点与见解,作出及时的适当的肯定。)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作者笔下的空山鸟语,可借用课文中的词语,但一定要符合文中描绘的空山鸟语的特点。
(这一处的处理既完成了对课文中内容的熟悉,又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让学生对文中的景物描写有自己独到的体验和感受。语文课应该有语文课的特点,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要有优美语言的品味,更要有学生对优美语言地使用。文章中的优美语言,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丽,那么,教师就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运用这些优美的语言。)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教师提出疑问:在课文的最后,作者发出了我想做只鸟,在山中。的感叹,你是怎么看待作者的这一感叹的?要求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与小组成员探讨这一问题。这一步只要求学生能谈出自己的观点,但一定要言之成理。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也可结合课文中的内容谈。
(这一步设计主要是想通过学生自读,来完成学生对文本的初步解读,在解读中要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观点。特别强调学生在解读中要有自己的观点)
2、分组研读课文,让学生结合郭枫的生活经历以及其他作品,对作品中的一些内容进行研读,体会作者的情感。明确:想做一只山林中的鸟,其实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追求。
此处可着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 作者为什么说鸟的声音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② 作者想做一只鸟,在山中的原因仅仅是因为鸟语好听吗?
③ 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并在此时引入作者的生平简介和他的作品风格介绍,并可适当选择他的作品《草虫的村落》,让学生在作者生平和其他作品中寻找作者的思想根源。
(此处的研读,主要是想让学生学会结合作者的经历及相关作品来理解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
3、自主研读课文,选择文章中富于哲理的句子进行品评,体味其中的深刻哲理,并可适当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自己的认识。
(这篇文章篇幅不长却含蓄隽永,富有深刻的哲理,体会这篇文章中的哲理应该成为文章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
四、美读课文,积累佳词美句。
1、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进行朗读训练,要求读出美感。
(诗化的语言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读出它的美感,让学生在美的语言中体会感受文章,会比老师去教要好得多。)
2、对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加以点评。引导学生总结前几课点评的内容,指导他们抓住文中生动精美的字词、关键的句子、巧妙的构思、精彩的手法等进行点评。
(在这一单元中,学会对文章进行点评是一项重要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可对学生的这一能力进行训练。同时,品味语言的妙处也应是处在语言积累阶段学生的学习重点。)
3、小组交流点评内容,推选好的全班交流。
4、把文中你最喜欢的词和段积累下来。
【教学后记】
课堂上的语文味
《空山鸟语》教学后记
在《空山鸟语》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再次发现语文教学应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那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味。所谓语文味,即是课堂上有朗朗的读书声,有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有在具体语境中对语言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语文课中,学生要有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
这是一篇隽永含蓄,富有深刻哲理的散文。对诗化语言下的深刻哲理的体味,应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所以,在教学安排中,我把体会诗化语言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作为教学重点。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设计第一个环节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去体验文中所描绘的景象,营造一种浓郁的语文学习的氛围。为了唤起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景象的主动体验,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去描绘由空山鸟语所想到的景象。再用富于诗意的导语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这样不仅一种浓郁的语文学习氛围被营造了出来,而且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了起来,这就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第二个环节中,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空山描绘鸟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来谈印象深刻的地方,不仅符合新课标中,学生在阅读中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的要求,也让学生在初读中就有了初步的审美体验。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空山与鸟语,这不是对第一个环节中安排的重复,而是在有了对课文熟悉的前提下的对课文内容的再巩固,是学生在一定语境下对优美语言的运用,也是学生的一次审美体验。在这个审美环节中,学生对于文章中所营造的优美意境,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
在第三个环节中,我安排学生采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来研读课文。要想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刻的认识,就必须对文章作者有更理性的认识。为此,我引入了作者生平简介,并把他的一篇相关的文章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这种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前面的情感体验转化为理性的思考或感性认识,为全面而深刻的体会作者的情感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富于哲理意味的句子进行分析,这时的分析中,我们将不仅看到学生对文章中作者情感的感性认识,也将看到他们文章中所蕴含的哲理的理性的思考。
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应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能体现语文味的地方,它既有对优美语段的朗读,又有对优美文字的点评。如果说前面的所有安排都是铺垫的话,那么这个环节应是这次教学活动的主角。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评中去思考。在读与评中,把前面环节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都表现出来,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作者的情感,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纬度有全面收获。
在这次教学实践中,语文味使得学生们不仅学得热情投入,而且学有所思,学有所得。这就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有语文课自己的特色,否则,一味的求新求异,最终会导致画虎不成反类猫。
《鸟语》教学反思2
尊敬的各位老师、专家:
下午好,这是我第四次踏上这个地方,和前几次的心情相比,此时此刻,我心里首先想到的是感谢,感谢陆老师给我这个机会和各位老师,同仁交流学习,也感谢在座的各位和我重温那段难忘的经历。
下面我就谈谈参加这次优质课展评的一些感想。
一、积极准备
在题目公布之前,我对浙美版7—9年级的所有教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每一单元的内容进行了教学思路的设计,同时也观摩了大量的优质课录像,加上自己10几年的教学经验,感觉自己内心也有了一些思路,但是在10月23日拿到课题之后,我还是蒙了,感觉这节课很难处理,这是一堂技法课,要上出新意,的确不是那么简单。
二、多次磨课
所以在定教学方案时,我也犹豫了很久,做了3个不同的方案,在我无法定夺的时候,是唐老师对我的鼓励和指导。教案一遍遍的改,课件也随着相应的改,期间我也为自己的课堂进行了2次摄像,通过观看自己在课堂上的录像,再进行修改。综合权衡之后,决定上第一课时的水墨荷花。
三、回顾课堂
在导入环节,我采用了让学生聆听鸟鸣声,脱离常规的眼耳共同体验,引起学生的多方联想,发散思维,带着好奇感走进鸟语花香的水墨世界。
新课的第一环节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国画的基本知识。
第二环节的笔墨体验,首先是设计了一个叫一位学生来黑板上尝试的环节,让学生直接感受,为下面的技法知识讲解埋下伏笔。教师的示范,学生的体验同步进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生体验氛围。通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一张作品,了解学生对笔墨技法的理解掌握情况,适时地调整教学安排,梯度式进行训练。
第三环节的感受体验设计:以荷花为载体,运用写意的笔墨技法去临摹,学生体验作业的同时PPT循环播放一些写意花鸟的作品,配上朱自清《荷塘月色》描绘荷塘的文章朗诵和悠扬的古琴音乐,让学生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细细感受,慢慢体验。
作业展示环节设计:是展示在一个已经设计好的长轴上,等学生作业展示后题上班级等字后是一幅“十里荷塘”的长卷,再次感受国画的用笔技巧和墨色变化。
整堂课从鸟鸣声的聆听开始到落实知识,老师的示范到学生的练习,做到环环相扣,并适时地渗透进德育。无论是知识的落实、学生的练习都是梯式层层递进。
四、存在差距
经过半个月的磨课,试讲,我认为自己做的已经不错了,可11月8日的课堂,特别是听了在我之后的几堂课,让我看到了很大的差距和不足,同时也使我寻找到了一些努力的方向。
首先,缺乏足够的创新精神。优质课给我的'最大感触就是设计要新颖,抓住教学主线,环环相扣,处处都体现了一种独具匠心。特别是赵技锋的课,他抓住写意画的三个特点贯穿整堂课,把知识点很好的落到了实处,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中、欣赏中得到了感悟。
其次,没有及时展示知识要点。优质课不是老师秀,要关注全体学生,要让学生感觉通过这节课真正学到了些什么。而回顾自己的教学课堂中,为了让学生能看的更清楚,了解的更明白,在示范的时候有意识的把身体朝一边倾斜,可是我还是忽略了一点,没有把要点明白的,有条理的展示在PPT上。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注意这一点。
通过参加这次的展评活动,使我学到了许多的东西,引发了我对自己教学的诸多反思。教海无涯,学海无涯,我会以此为起点,多反思、多学习。让我美术教学之路能更好的前行。谢谢大家!
《鸟语》教学反思3
《鸟语》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课文以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小作者为了成为鸟儿的知音,“经常试探着和鸟儿接近,跟它们交谈”,“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鸟的世界,体会作者的这种感受。我引领学生融入小作者的'角色,一起进入文本,去和孩子们与喜欢的鸟类聊天、对话。教学与布谷鸟、喜鹊对话的自然段,我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展开想象,布谷鸟:“布谷,布谷”仿佛在告诉我们:多多看书、早起跑步、天天进步、不要马虎、孝敬父母等。喜鹊:“喳喳喳喳”仿佛在告诉我们:喜事到家、锦上添花、人见人夸等。在此基础上我抓住“无拘无束、倍感亲切”两个词语,通过这两个词语的联系上下文解释引入到和布谷鸟及喜鹊谈话的内容中去。而教学“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一句时,我主要让学生进行句式仿写的训练。
小作者还会从那些鸟的身上得到启示呢?再次使用“在和________的谈话中,我懂得了___________。”或“在和______的交谈中,我学到了________。”的句式,让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对文本的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并把感受真实地表达了出来,既锻炼了学生思维,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我感到不足的是:没有根据课后要求,及时对学生进行习作上的指导,让学生把小作者对鸟儿的喜爱迁移到自己对鸟儿的喜爱上来。
《鸟语》教学反思4
在《翠鸟》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课堂中,随着情节的.开展。我提出“如果你是一只翠鸟,你觉得你什么样?”一个“你”字的发问,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对形象的猜测。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个“你”字的发问,引导学生进入了作品的情境。产生了换位移情的功效。随着对文字的感悟,丰富了教材的内涵。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多元解读。
语文科学的独立之处在于它不象教学,有一个标准答案。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是丰富的,对每个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的深度、广度是不同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所以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学完《翠鸟》一课后,学生可以有多种体会,如认为翠鸟可爱,要爱护翠鸟,自己要努力学习,快长本领,去研究翠鸟……在课尾我设计了一个富有艺术性的环节:“此时,你对想捉翠鸟的想法有什么看法?如果你是翠鸟,你想对那些想捉你的人说些什么?再次换位思考,使学生的情感由感性(对翠鸟的喜爱)到理性(爱护益鸟,保护大自然的升华,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鸟语》教学反思5
《鸟语》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课文以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小作者为了成为鸟儿的知音,“经常试探着和鸟儿接近,跟它们交谈”,“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鸟的世界,体会作者的这种感受。我引领学生融入小作者的角色,一起进入文本,去和孩子们与喜欢的鸟类聊天、对话。教学与布谷鸟、喜鹊对话的自然段,我抽出“无拘无束、倍感亲切”两个词语,通过这两个词语的联系上下文解释引入到和布谷鸟及喜鹊谈话的内容中去。与布谷鸟的对话,让学生想象并表演小作者和布谷鸟还会聊些什么。而教学“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一句时,我主要让学生进行句式的训练。从反哺母亲的乌鸦那里,我 ;从反复学飞的小鹰那里,我 ;从捕捉害虫的啄木鸟那里,我 。接着让学生自主练习,从 那里,我 。让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对文本的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并把感受真实地表达了出来,既锻炼了学生思维,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鸟语》教后记
《鸟语》是一篇充满童趣、耐人品味的好文章。课文以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达“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文章写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产生的独特感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经历着“我”的经历,感受到“我”的感受,使孩子们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体会到深深的人鸟情。上课伊始,我先将收集的百灵、喜鹊、布谷鸟的叫声放给学生听,让学生说:“听到了这样的叫声,你仿佛来到了怎样的环境,感觉怎样?”“猜猜它们在说什么?”在学生对鸟儿已有“好感”的基础上,我再绘声绘色地讲述公冶长的故事,使鸟儿的魅力倍增,“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此时也成为孩子们的心声。
《鸟语》一课富有儿童情趣,“爱鸟--亲鸟--知鸟”小作者这一情感线索只要我们细读课文还是很找到的。因为生长在农村,所以从小就爱鸟;因为听爷爷说有一个能通晓鸟语的公冶长,所以即使得不到大肥羊的犒赏,能跟鸟儿谈心,聊天,结为好友也是很快意的,因此就会经常去亲近鸟儿;到后来,我以“知音”自居,根据鸟儿的“语言”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虽没学到公冶长的本领,却跟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怪不得在作者说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哇!然后学生和我一样都是站在局外看风景,虽然都生活在农村,且也都喜欢鸟儿,但真正与鸟儿接触的机会少得可怜。学习课文后学生当然知道懂得要爱鸟儿,但更多的是羡慕与好奇。
“环境塑造人”,其实一点儿不假。文中的小作者一是生活在有那么多鸟儿的好地方;二是爷爷就是他身边的“公冶长”。爷爷不仅知道有公治长这个人,他也能听懂布谷鸟的叫声,有了这样的环境影响,当然小作者更喜欢鸟儿了。
《鸟语》教学反思
《鸟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而又细致地描述了“我”从小就爱鸟、经常与鸟儿交谈、倾听并揣摩鸟语,与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的情景,体现了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文第四至五自然段具体地描写了“我” 跟布谷鸟对话的情况,表现了“我 ”对鸟儿的.痴迷程度,也写出了“我”与鸟儿之间的关系是何等的自然融洽。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中我采取创设情境、启发想象的方法,让学生感悟其中的情感意蕴。
1、创设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就本课来说,最重要的是运用一些相关的声像资料,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揭示课题后,播放音像:春天来了,百花盛开,鸟儿们或欢快地站立枝头,或飞翔于树丛中,尽情地鸣叫着。课马上结束时,播放一段录音,让学生猜一猜鸟儿们在说什么,或者也与鸟儿对话。这样,学生很容易进入到鸟的世界中,感悟鸟儿的话语,与鸟儿、“我”同乐了。
2、启发想象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如何启发学生想象呢?本课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在课本的右下角有一幅插图,描绘的是我与鸟儿在对话,爷爷笑眯眯的看着、听着。可以启发学生想象:鸟儿可能还会说些什么?“我”又说了些什么?通过想象,丰富课文内容,让学生变成鸟儿,与鸟儿亲热地交谈。可以让学生听录音想象,让学生猜一猜鸟儿说了些什么?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身临其境。
迁移写作
——《鸟语》教学反思
《鸟语》的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这也是作者内心的呼喊!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我”的行列,像“我”一样关注鸟、观察鸟、欣赏鸟、喜爱鸟、赞美鸟呢?课后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他的样子和叫声。”这其实是在提醒我们,让学生把文中“我”对鸟儿的喜爱,迁移到自己对鸟儿的喜爱上,习作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因为要写作,所以就要去观察,就要去体验,就要表达真情实感。
附例文:
可爱的芙蓉鸟
我家养了一只芙蓉鸟,我可喜欢它啦!
这只芙蓉鸟可漂亮啦!你瞧,它胖墩墩的身子,淡黄色的羽毛上点缀着几簇黑色的斑点。那尖尖的小嘴巴、圆溜溜的眼睛,更是人见人爱!最有趣的是那双细长的腿,走起路来一伸一缩的,真好玩!
这只芙蓉鸟还通人性呢!每当我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它就会昂着头,挺着胸,放声歌唱:“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声音是那样优美动听,好像在夸奖:“小主人,你真棒!”而后,又发出“叽叽,叽叽”声,似乎在告诫:“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
当我考得不理想或受到老师批评而情绪低落的时候,它就会低着头,眼睛注视着我,安慰我似的,轻轻鸣叫起来:“叽——叽叽,叽——叽叽……”仿佛在鼓励:“不要灰心,只要努力,会成功的!”我听了,马上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当我生气的时候,它会缩在笼子的一个角落里,恐惧地望着我,发出“叽——叽——”的声音,宛如在埋怨:“小主人,我错了吗?”看着它那可怜的样儿,听着它那哀鸣声,我的气眨眼消失了。
我爱芙蓉鸟,因为它给我带来了快乐。
《鸟语》教学反思6
《空山鸟语》是一篇隽永含蓄、富有诗情画意及深刻哲理的优美散文。作者跃然于纸上的文字很美,流淌于笔尖的鸟语很美,回荡于耳畔的绝唱很美,呈现于眼前的空山很美,营造于心田的意境很美……这美伦美奂之物,理所当然要让学生美美地享受一番。于是,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大胆、新颖、巧妙的教学设想,即:把整个教学过程幻化成5个精美绝伦的奖品,分阶段、分层次地逐一颁发给学生。整堂课,学生激情高昂、饶有兴趣、津津有味地争相领受特殊奖品,观览美、聆听美、领略美、体验美、创造美……陶醉、沉浸、徜徉于美丽的语文乐园之中。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着力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1、教学设计的新颖性与巧妙性结合
教学一开始,我就用亲切的语言表扬学生上节课学得好,再用极具诱惑力的奖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诱饵(想知道下一个奖品是什么吗?完成了以下学习任务即可获得精美的奖品),引领学生兴致勃勃地一直往下学习。当学生经过自己努力赢得奖品时,内心获取了成功的无限喜悦。学生既学会了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及写作方法,又领会了蕴含于文中的`深刻哲理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在享受自然美的同时,又提高了人文情怀、人文素养。
2、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直观性并存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品味作者对鸟语的生动描摹及形象感受,学习作者生动描写的方法。为了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及直观形象的音像等手段,让学生听鸟叫录音、听钢琴曲、听木琴声、听斟茶声、听老师的范读、观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录像、观打水漂石录像、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老师的引领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对课文主体内容精研赏析,充分感悟作者对鸟语富有情味的描摹,深切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视听冲击(声音、画面赏析)、多法朗读、意境展现、现场观摩、实物演示……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3、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一方面,我在本堂课教学时,凸显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课堂上有琅琅的读书声,有对文章意境的感知,有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有对课文主体部分的精研赏析,有对作者生动描写方法的学习,有很深切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学生的听、说、读、写、议等综合能力都得以充分地训练,使我们的课堂自始至终飘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1 另一方面,我很注重对学生人文情怀、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尤其是结尾拓展延伸、合作研讨部分,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精神。
《鸟语》教学反思7
1、设计理念:
《鸟语》是一篇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文质兼美的散文。
在解读教材之前,我反复地朗读了这篇课文。
课文留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有情、有趣、有爱。
有情,文中处处透露“我”与鸟,鸟与“我”之间和谐相处之情。
有趣,文章写得有趣。
对鸟语的猜测与表达,文中的小故事,都为文章增加了趣味性。
有爱,爱,是前提,是基础。
没有对鸟儿的喜爱,作者就不可能写得有情;没有对鸟儿的喜爱,作者就不可能懂鸟语;没有对鸟儿的喜爱,作者也不可能写得这么有趣。
简单地说,没有爱,就没有这美好的一切。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情,这样的趣,这样的爱呢?我在设计时主要以文中的一个感叹句“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为主线,来设疑:“小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如此的感叹”。
然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布谷对话,感悟鸟语的催人奋进,与喜鹊对话,体会鸟语可以为生活增添乐趣,再与群鸟对话,明白从鸟儿身上可以获得启示。
最后,再反复读“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读中升华。
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鸟的世界,体会作者的这种感受。
我引领学生融入小作者的角色,一起进入文本,去和孩子们与喜欢的鸟类聊天、对话。
教学与布谷鸟、喜鹊对话的自然段,我抓住“疏忽、倍感亲切”两个词语,通过这两个词语的联系上下文解释引入到和布谷鸟及喜鹊谈话的内容中去。
与布谷鸟的对话,让学生想象小作者和布谷鸟还会聊些什么,与喜鹊对话,让学生报喜,感受人鸟相望的情趣。
此外,我又安排了”听鸟语,猜鸟音“这一环节,让孩子们也尝试着做鸟儿的知音,做一做猜想,编一编故事。
而教学“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一句时,我主要让学生进行句式的训练“从 那里,我 ”让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对文本的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
学生在上述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已默默地渗透到他们的心中,这时我再让学生写一写保护鸟儿的宣传语,让爱鸟之情化为实际行动,升华了情感。
2、教后反思:
上完课,自己感觉还有很多遗憾:
(1)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还不够到位,没能适时地抓住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的生成;
(2)朗读的指导还嫌粗糙,对于一些句子,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但未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鸟语》教学反思8
《鸟语》一文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农村孩子通过看鸟姿,听鸟鸣,悟鸟语,同鸟儿建立了深厚感情。他与鸟儿成为了“知音”,在鸟语中编织着生动有趣的故事,并从鸟儿那里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阅读这篇文章,要让学生感受作者与鸟儿和谐相处的情感,培养他们爱鸟、爱大自然的生活情趣。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以各种鸟叫声和屏幕上逐渐出现的的鸟儿图像引入,听着鸟儿清脆悦耳、婉转动听的叫声,看着鸟儿在草地上、山谷中、树林间盘旋的姿态,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教学中。
质疑是本学期教学的重点,鼓励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要学会思考,培养他们的质疑问难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交流时,我表扬了那些提出有思考价值问题的学生,告诉他们会读、会思考,才是会学习的表现。我想:长久地进行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必将得以提高。同时,老师的课堂应变能力也将随着学生的提问有所提高,这就是“教学相长”啊!
课文的4~7小节是教学的重点,通过对词语和句子的品读,让学生体会到作者与鸟儿之间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合作“编织”自己与其他鸟儿的故事,以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共3页,当前第1页123
课后我让学生进行了小练笔,根据“我”与布谷鸟对话的部分,仿写“我”与鸟儿的对话。要求用上不同的对话形式先写对话,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受到的启发。学生根据乌鸦反哺的故事、根据世博会的环保理念、根据白头翁的一头“白发”、根据鸟儿受伤的翅膀……他们有感而发,写得挺不错。
只是,虽然要求学生用上不同的对话形式,并且注意说话人的动作、神态,但仍有部分学生仅写了对话,这一训练确实有难度,平时阅读量少、上课不太专心的孩子是挺难做到的。对于这些学生,除了加强练习,更重要的是鼓励他们多阅读,并且养成边阅读边圈划的习惯,让他们慢慢感悟。
《鸟语》教学反思9
今天,我上《鸟语》这篇课文,上课前备课时,我还很困惑,怎么让孩子们知道鸟语是怎么回事?上课了,孩子们知道了鸟语就是鸟的叫声,我突然想到我们班有几个男孩会吹口哨,于是我叫那几个懂吹口哨的男孩上讲台来,我提示让他们吹“你做什么?种田织布。你喜欢什么?勤劳刻苦。”结果有两个孩子吹得特别好,全班同学都给他们热烈的掌声。于是我叫这两个男孩一个扮演课文里的“我”,一个扮演“布谷鸟”,一吹一答,还真是惟妙惟肖!班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课堂上一下字活跃起来。我把其中一个吹得特别好的孩子叫出教室,我让他用口哨吹“同学们,认真听课;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然后叫全班同学猜他吹什么,同学们一下字激动起来,也很快猜出他吹的是什么。我问同学们:“孩子们,这节课你们快乐吗?为什么?”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感想,从他们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他们很快乐。我说:“是啊,课文中的我也从鸟语中得到了快乐,他和鸟儿成了好朋友,课文有个词说明他和鸟儿成为好朋友的,你知道是哪个词吗?”孩子们很快找到是“知音”,“你能给它换个词吗?”“朋友,知己。”“为什么鸟儿成为我的知音呢?”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十一自然段。”孩子们有的说:“我从燕子那知道了勤劳。”有的说:“我从大雁那知道纪律的重要。”还有的说:“我从苍鹰那知道了勇敢快乐。”。。。。。。“是啊,我不仅从鸟儿那得到快乐,还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所以我和鸟儿成了知己。”请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你能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感情?孩子们放飞的心灵得到的.升华,他们体会到了作者对鸟儿的爱、感激和对濒临灭绝的鸟儿的惋惜和希望所有的人都成为鸟儿好朋友的呼吁。快乐的“鸟语”,放飞了孩子们的心灵!
《鸟语》教学反思10
乍一看这篇课文,感觉不太好教,写的有点散了,如果不能创造一定的信息差去引领学生感知文本,那教学也就没有一定的张力了。
在教学伊始,我就让学生来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认识了文中的哪些鸟?这个问题并不难,于是我让他们写出来,有不少同学写错了字,这也是意料之中的,这也说明我们的教学要扎实到位。
然后我就让学生来说说,本文重点写了哪些鸟,让学生再次明白“详略得当”的习作方法。接着就让他们细细地品读“布谷鸟”部分,这部分的教学,我重点强调我与布谷鸟的对话,教学这一片断时,遇到了一个问题,学生分不清哪是我的话,哪是布谷鸟的话,后来经过一番朗读与争论,终于确定了“种田织布”“勤奋刻苦”是布谷鸟所说的,因为课文写的是我与布谷鸟对话,所以最先的语言“你做什么?”就应该是我问的。再者,布谷鸟的语言也不可能复杂,它只会叫“布谷,布谷”,正好与“种田织布”“勤奋刻苦”与相接近的。一开始自己也有点疑惑,后来就是因为想到了这两点也坚信的。这些都是可以从文本中读懂的`,所以再一次让学生明白一切的答案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读去解决。
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我还重点让学生品读了布谷鸟给我的帮助,让学生把这句能熟读成诵,接着我反复地说那催人奋进的“布谷,布谷”叫声,就是在说“快快开工”“勤奋刻苦”……
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始终抓住鸟给我带来到启示,在不知不觉的教学中,让学生已深深地喜欢上了鸟。
另外,在教学中,对一些特别重要,对学生特别有启发的语言片断,我都实实在在地引领学生反复品读,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再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让这些语言片断给他们真正的启迪。
《鸟语》教学反思11
《鸟语》这堂课富有童趣,课堂上充满着欢声笑语,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语文课本是最好的说话训练材料,它提供了许多口语训练的素材和形式,教师应创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提高言语能力。这篇课文就有一些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点”,我在课堂上牢牢扣住这些点,培养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
主要是以下两个练习:
1.我最喜欢( )的叫声了,( ),那不是分明在说:( )
2.从( )的( )那里,我学到了( )
一开始,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三个排比句,培养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思考并内化语言,找出规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接着让学生信手拈来课文前半部分中学到的“布谷鸟”,让学生再读课文,根据提示,将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融为一体;最后通过拓展训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踊跃发言,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这样的练习把实实在在的语言学习置于充满童真童趣的情境中,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深化了对课文寓意的理解,丰富了语言的积累,提高了说话的能力。
《鸟语》教学反思12
教学方案
一.教学课时:
1课时
二.教学准备:
各种材料的纸、彩笔、胶水、剪刀、课件……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味自主学习的快乐与创作美好事物的甜美。从小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2.难点:在制作“鸟”与“花”的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表现出来。
四.教学目标:
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1)大家都来学一学
生: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与动作。
(2)大家都来猜一猜
师:用双手组合的手势表演鸟儿展翅飞翔的姿态。
生:我觉得老师做的手势像……,引出“鸟”。
(3)我是鸟儿展翅飞
伴着音乐,师生张开双臂,学做鸟儿展翅飞。
2.发展部分:
(1)夸夸我的本领
(教师戴上鸟的头饰)
师:我们的本领可大了,那些小鸟儿能说说我们有哪些本领吗?
生:……
(2)夸夸我的美丽
(我是一只开心的、漂亮的小鸟,你瞧!)
师:示范从自己的穿着入手,夸夸我这只鸟儿是多么的美丽。
生:模仿教师的说法,夸夸鸟儿多么漂亮。
(3)揭题
观看《鸟的天堂》的影片片段,揭示课题“鸟语花香”。
(4)假如我是花儿
师:有鸟儿的地方就有花,小鸟飞来了,花儿该怎么欢迎鸟儿的到来呢!
生:发表“假如我是花儿,鸟儿飞来了,我会……”的演说。
3.高潮部分:
(1)电脑展示各种“鸟儿”“花儿”的图案。
欣赏并交流各自感受。
(2)以小组活动形式,交流对“鸟儿”“花儿”形象设计的大胆创想。
(3)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中的制作方法,鼓励自主动脑、创新实践。
(4)布置“鸟语花香”的背景,营造游戏的氛围。
(5)我们的生活多美好。
戴上自己制作的头饰,伴随着鸟儿欢快的叫声,自由的表演。
4.结束部分:
(1)互相推荐班中“小百灵”和“小金花”
(2)欣赏漫画
出示漫画《不见了》
师: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我们生活在鸟语花香的世界里该是多么的幸福,然而……,请小朋友们结合这张漫画,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
(3)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歌词内容:
花儿爱阳光,鸟儿爱蓝天。
我们爱生活,拍手把歌唱。
教学反思:
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教材,新教材传达了新课标培养目标的三大领域,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过程与方法。这表明,教材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过传递知识的界限,升华为培养人。学生们喜欢的美术课,一些新课改的精神相比之下更容易得以体现与实施。因此在与同学一起学习一年级新教材的过程中,无形之中感觉到:走在新课改第一线的美术老师必须树立起新的教材观,转变观念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对于美术新一册中的《鸟语花香》这一课,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更好的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我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也有了一些体会与感触,下面结合有关教学片段做一些探讨性的反思。
在导入部分,我设计了大家都来学一学;大家都来猜一猜;我是鸟儿展翅飞这三个教学环节。
以活动的形式导入本课,让每个学生愉快的,主动的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是我在导入部分设计的意图。新课程中要求在课堂中尽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与空间。从学生们积极热烈的表现中可以看出,这个教学尝试是成功的。在轻松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在发展部分,我设计了夸夸我的本领;夸夸我的美丽;观看《鸟的天堂》片段揭题;假如我是花儿这四个教学环节。
用拟人的手法创设情境贯穿整个发展部分,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界中的小鸟与花儿,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这是我设计的初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自吹自擂”一番,一个个精神抖擞,自信的种子开始在学生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在假如我是花儿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为迎接小鸟的到来,表演了怎样来迎接我们的朋友的礼仪,在美术教学的同时渗透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品质教育思想。我认为这些体现也正是我们新课程中要求我们课堂教学中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在高潮部分,我设计了电脑展示各种“鸟儿”“花儿”的图案;以小组活动形式交流创想;自主动脑、创新实践;营造游戏的氛围;我们的生活多美好这五个教学环节。
我大胆尝试了让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学习与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尝试制作。把老师耐心的讲解变为灵动的主观尝试。学生在充足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内作出自己的选择,我只在学生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在学习中我们更要重视我们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发展和挖掘学生的潜能的新理念。尝试让我明白了只有紧紧围绕怎样挖掘学生的潜能和怎样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去设计教案,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才更贴近学生的心灵。
在结束部分。我设计了互相推荐班中“小百灵”和“小金花”;欣赏漫画《不见了》;在歌声中结束本课这三个教学环节。
新课程重视课的延伸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在结束部分我重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树立自信心特安排了互相推荐班中“小百灵”和“小金花”。给学生安排欣赏漫画《不见了》,意在给幼小的心灵中拨下爱的种子,渗透环保意识。歌声带来了回味,新课改带来了新的理念,新教材带来了新的启示。
在尝试设计、运用新教材的同时,感触不少。教师必须创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这种互动和会话,就是体验。单向的授----受方式应该被我们教师坚决淘汰。要大胆的、创新地“用新教材教”,而不仅仅限于“教新教材”。我相信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鸟语》教学反思13
《惊弓之鸟》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羸只拉弓不射箭,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
教了《惊弓之鸟》,回过头来反思一下,感受颇深。这节课我采用变序的教学方法,直接进入到文章的重点部分——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的原因,引导学生跟着更羸一起去观察和分析,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信息,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会思考,受到启发,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因为这是一个成语故事,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文化内涵,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
首先,学生的表现非常棒,完全进入状态,尽情地与文本展开了对话。在讨论为什么说是他能不用箭就“射”下大雁的,引导学生理解更羸分析的一段话,明白课文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再次与文本进行对话,明白更羸是通过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过程,最终实现了他不用箭就“射”下大雁的过程。教学时层层深入,一次又一次地质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绽放思维的火花,最后揭示成语蕴涵的寓意,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其次,学生的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自己找好朋友扮演,学生热情高涨,有声有色。对“惊弓之鸟”这个成语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这也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魏王说的话时,学生还不能读出人物的语气来,特别是对于这两句话:“你有这样的本事?”和“真有这样的本事!”一个是疑问的,一个是惊奇的,学生读的还不到位,这里还要加强指导,注意“?”和“!”的区别,教师也可以进行示范读,让学生有更深的领悟。在分角色朗读时,学生的.动作没按课文中的来做,我也当场进行指导,这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贯彻:进行每一次的朗读都要让学生的目的进行,怎样读才能读准、读通、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体会。
2、在区分两个“直”时,还有含糊,刚开始学生讲的有点摸棱两可,看了课件后,没让学生再讲了,这里处理得不好,还应该让学生再来讲一讲,强调一遍,这样先有感官的认识后,学生会理解得更全面。语言文字训练就应该具体到对“直往上飞”“直掉下来”中的两个“直”的理解,对“能手”的理解,引读,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语言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细化,如此,语言文字训练才能落到实处……我们往往把教学目标定的太遥不可及了,以至于让语文变得不实在。今天我的教学虽然在教材上有所处理,也尝试用新颖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但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实现为内容而服务。
3、大雁是怎么掉下来的,应该处理得更好,不能白白浪费做好的的教具。4、老师本身的语言不够精炼,比较多的口头语言。这就要我在实践中多探索,多研究,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鸟语》教学反思14
《鸟语》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与鸟儿交谈、倾听并揣摩鸟语的情景,体现了“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课文记述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上《鸟语》这一课,孩子们是喜欢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经历着“我”的经历,感受到“我”的感受,使孩子们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体会到深深的人鸟情,是我所注重的。
要体会人鸟情,那就要体会什么叫好朋友。扣住主线——“朋友”文中小作者和鸟儿成了朋友,他是怎样喜欢鸟,接近鸟的?怎样和鸟儿交流的?从鸟儿身上得到什么启发?让学生读课文,找到“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然后在阅读课文中找到答案,以“朋友”为主线展开学习。好朋友是能给你带来快乐的,和布谷鸟对话时的无拘无束正是快乐的体现;好朋友是能催你上进的,勤劳的`燕子,守纪的大雁,勇敢顽强的苍鹰它们正展示着自己所具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上课前我先将收集的百灵、喜鹊、布谷鸟的叫声配以图片一一放给学生听、看,让学生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然后引出公冶长的故事和文中“我”也想成为通晓鸟语的人。 我觉得创设情境很重要。让学生处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学生才能身临其境,与文本更接近。听鸟鸣,学生平时在这方面不注意,或者未曾思考过,如果此时我一味要求学生想象鸟的叫声,学生也许因无法想象而进入思维的低谷。此时借助多媒体设计一个活生生的场面,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情景中联系文本的语境想象鸟语,我想这一次是学生有意识地听,是听得最认真的一次。它把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拉近了。接着,我引领学生融入小作者的角色,一起进入文本,去和孩子们共同喜欢的鸟类聊天、对话。
其间教学“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一句时,我主要让学生仿照句式进行仿写。我提问:那么,小作者还会从那些鸟的身上得到启示呢?(这样的处理方式就会使仿写和想象融为一体,一举两得)学生的回答丰富而富有创意:从捉虫能手乌鸦那里,我知道了什么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从夜里忙碌的猫头鹰那里,我学到了保护庄稼的重要性。从为树治病的啄木鸟那里,我认识到了助人的快乐。从海面的清洁师海鸥那里,我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从努力起飞的雏鹰那里,我学到了不怕失败的精神。从拼命保护孩子的母鸡那里,我懂得了母爱的伟大。从善于捉虫的啄木鸟那里,我懂得了爱护树木,人人有责。
《鸟语》教学反思15
《鸟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讲述了“我”与鸟儿交谈、倾听并揣摩鸟语的情景,体现了“我”对鸟儿的喜爱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课前,我读这篇文章,觉得这篇文章给予学生有两点:
1、那就是体会什么叫好朋友,人与动物之间一种纯真的情意!好朋友是能给你带来快乐的!和布谷鸟对话时的无拘无束,喜鹊对未来充满信心,不正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吗?好朋友是能催你上进的,勤劳的燕子,守纪的大雁,勇敢顽强的苍鹰不正是人类积极向上的动力吗?
2、给予学生一种研究。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我”的确成了研究“鸟语”的专家。便可以得出:我们要认识某一事物,要想成为专家,不去多角度的收集信息,不陶醉于其中,不去思考自己的研究有什么好处,那肯定不能成功。也就是说,这一课其实给四年级学生一个成功的公式。“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等于什么?答案不就是作者的研究获得的资料及自己想法吗?
本着这样的解读,我设计了教学:
1、扣住主线——“朋友”
文中小作者和鸟儿成了朋友,他是怎样喜欢鸟,接近鸟的?怎样和鸟儿交流的?从鸟儿身上得到什么启发?让学生读课文,找到“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然后在阅读课文中找到答案,以“朋友”为主线展开学习。
2、提炼升华。
明确人能与鸟成为朋友是人的勤于研究才与鸟的距离更近。
当我把自己的教学思路与组内老师交流时,大家立即展开了讨论,纷纷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有的老师以听鸟语引入,这样能够率先引领学生走入文本,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有的老师说在解决鸟儿是我的“朋友”这个问题上,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即鸟儿给“我”带来了快乐,从鸟儿身上“我”懂得了道理……
听取了同事们的建议,再次解读文本,我细化了教学设计:
上课伊始先将收集的百灵、喜鹊、布谷鸟的叫声配以图片一一放给学生听、看,让学生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然后引出公冶长的故事和文中“我”也想成为通晓鸟语的人。
接着,我引领学生融入小作者的角色,一起进入文本,去和孩子们共同喜欢的鸟类聊天、对话,其间穿插梳理课文内容的“句式”训练,同时这一句式也为之后的想象说话打基础。孩子们沉浸在其中,乐此不疲。
而教学“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一句时,我主要让学生仿照句式进行仿写。但是,由于时间和铺垫不够,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第二课时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一句中的终日忙碌、飞行整齐、搏击风雨去掉行不行?”学生马上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行”为什么不行?我追问到。学生马上展开了热烈地讨论。有的.说:“这几个词分别代表了燕子、大雁、苍鹰的特点,不能去掉。”有的说:“如果前面不出现这几个词,后面我所认识到和懂得的道理就没有说服力。”还有的说:“正是因为燕子、大雁、苍鹰具有这些特点,所以我们才会去学习他们的可贵精神。”那么,小作者还会从那些鸟的身上得到启示呢?(这样的处理方式就会使仿写和想象融为一体,一举两得)学生的回答丰富而富有创意:“从捉虫能手乌鸦那里,我知道了什么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从夜里忙碌的猫头鹰那里,我学到了保护庄稼的重要性。”“从为树治病的啄木鸟那里,我认识到了助人的快乐。”“从海面的清洁师海鸥那里,我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从努力起飞的雏鹰那里,我学到了不怕失败的精神。”“从拼命保护孩子的母鸡那里,我懂得了母爱的伟大。”“从‘叽叽喳喳’正在练声的百灵那里,我学到了勤学苦练的精神。“从行动迅速的翠鸟那里,我了解到做事的态度。”“从善于捉虫的啄木鸟那里,我懂得了‘爱护树木,人人有责’。”
当我们翻开色彩缤纷、凝结着编者智慧和汗水的教材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世界。每一篇课文都引领着孩子们去认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这个美好的世界。我们惟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不断地走进新课程,只有走进孩子,才能放飞孩子想象的翅膀。
【《鸟语》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鸟语》教学反思07-08
《鸟语》的教学反思04-07
《鸟语》教学反思(15篇)01-13
《鸟语》教学反思(汇编15篇)02-20
《鸟语》教学反思(通用15篇)03-31
《鸟语》的教学设计03-14
《鸟语》教学设计06-21
《鸟语》教学设计15篇06-21
鸟语的作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