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教材是教学的平台,更好的利用这个平台需要我们对教材作适当的组合、拓展或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教学、教师、学生三者和谐的统一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学习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件,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葫芦”。(了解葫芦的茎、藤、叶、花、果,认识生字“葫芦”。)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提问:这个“我”是谁啊?他得到了葫芦吗?
二、学习生字,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认识生字,能把生字读准,并能组成词语。
巩固生字认识。读一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朗读课文试回答:
1、葫芦长的怎么样啊?后来有什么变化?
2、那个人得到了葫芦了吗?
三、首尾对比朗读感悟
1、引导朗读理解第一段。
2、用一用量词: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葫芦。
花谢后,葫芦藤上挂了几()小葫芦。
3、比较句子:
“葫芦藤上长满了叶子,开出了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引导学生感受第二句话把葫芦的形状、颜色和果实的大小写得更具体,更仔细。
4、朗读体验:
指导朗读第4、5句,从“每天”“好几次”几个次要中感受那个种葫芦人急切希望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
5、设疑导出第4段:
那个人那么喜欢小葫芦,希望它快快长大,而结果呢?看图片设疑:为什么没过几天,那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变黄落了呢?
四、感悟体会,深究原因
1、导读课文2、3段。(当叶子上爬满了一些蚜虫时,那个人怎么想?怎么说的?)
2、指导学生读好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内心,进行语言转换训练。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体会那个人说“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时,心里怎么想的?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小葫芦变黄落了的原因。
(设计意图:课文第2、3段是课文的重难点。我通过问题的设置导出课文,凸现重点。通过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提高了学生语言的感知能力,突破了课文的难点,情感的体验。)
五、设置情景,拓展语言思维
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了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几棵葫芦,以后他会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借以巩固学习成果,拓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练习设计: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说明那个古代人()。通过这课文的学习,我懂得了()。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新课标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14课,这是一篇寓言性质、趣味地介绍植物自然生长规律的课文。课文主要写了种葫芦的人不懂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不懂得葫芦的生长规律,一味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不去治,邻居劝他也不听,结果小葫芦慢慢变黄,一个个都落了的故事。文本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读通课文、能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他们具有善于表现自己,天性好奇,对于新鲜事物刨根问底的特点,所以我主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当文本中的主人公,体会种葫芦的乐趣以及主人公前后心情的变化,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本文。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理解“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和“有几个虫子不可怕。”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明白“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即是“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的语气更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会分析“小葫芦”、“葫芦叶子”和“虫子之间”存在着联系的道理。
3、能角色朗读那个人和邻居的对话。
【学习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寓意。会分析“小葫芦”、“葫芦叶子”和“虫子之间”存在着联系的道理。
【课前准备】
制作课文课件。
【学习过程】
一、复习本课词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十四课,《我要的是葫芦》。老师带来了一些词语,你认识他们吗?
同桌互考。指名读、男女生配合读。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带动学习积极性,为接下来的合作学习热身。】
二、品悟课文,体会葫芦的可爱以及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ppt出图。
你看,他的葫芦长的怎么样?请在文中找到答案完成填空。
读短语
课文具体是怎样描写这棵葫芦呢?用波浪线划出答案。
这么可爱的葫芦,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句子。
ppt: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多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从你们的朗读里我感觉到你们很喜欢这葫芦,其实那个人也很喜爱他的葫芦,你能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
ppt出示句子1、2
ppt1: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我们把那个人对葫芦的喜欢通过朗读读出来。
ppt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你能体会他这时的心情吗?从哪里体现?动作表演盯,理解自言自语,感情读。
【设计意图:结合课文的插图让学生在观察中走进课文描写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葫芦的可爱,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小葫芦产生喜爱之情,朗读时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为后文与邻居的对话情感打好铺垫,后文的感情朗读水到渠成。抓关键词动作演读课文,能将学生和文本融为一体,更好地理解那个人当时的心情。】
三、那个人这么关心他的葫芦,那他收获了葫芦没?
ppt图二
这棵葫芦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文那个自然段描写了这幅图的内容?太可惜了,你能读好这句话。
ppt: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设计意图:通过变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疑问和探究的兴趣。】
四、学习第二、三段
为什么那么可爱的小葫芦,又有种葫芦的人天天看,细心呵护,还是会一个一个都落了呢?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段2、段3。先合作朗读课文,再讨论、交流)
ppt:先合作读段2、段3,再交流为什么那个人没有收获到葫芦。用上“因为……所以……”来说明原因。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不懂这个道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1)他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2)当邻居劝他时,他感到很奇怪:“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呢?
ppt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
你能想象他在说这些话时脸上的表情吗?(不屑、不在乎、没所谓!惊奇)
《课课练》31页
仿说句子:
1、这种话还用听吗?
2、自己的事情还要爸爸去做?
3、小河不过十米宽,还用游那么久吗?
学到这里,我也有点疑惑了,那个人要的只是葫芦吧了,长虫子的是叶子而已,为什么葫芦会掉落呢?你们能结合平时所了解的知识帮我解答吗?
看到那个人那么愚昧无知,你觉得着急不?他的邻居看见了,实在看不下去,我们看看他邻居是怎么说的。
ppt“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谁来扮演一下这位热心的邻居来劝劝他?
指名读,男女生读
那个人是怎么回应:
ppt:“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同桌练习角色朗读,读出邻居的热心与着急,读出那个人的无所谓和无知。
男女生角色读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朗读,体会感叹句、反问句所包含的强烈感情。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者阅读时积累到的知识来解释葫芦藤、葫芦叶、小葫芦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白那个人的收获不到葫芦的原因—看问题只看片面,不看全部,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通过合作学习,思考领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境界。】
五、学习段四
那个人最终还是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去治一治叶子上的蚜虫,所以---读
ppt: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六、拓展
1、ppt1:种葫芦的人看见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地说:"
2、拓展2: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葫芦的叶子上又长了一些蚜虫……那个人会怎么做?结果会怎么样呢?
3、你想以什么成语来概括种葫芦的人的行为?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领他们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去体验、捕捉作者瞬息万变的情感旋律,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个性阅读体验,倾吐自己的情与意;运用之前所学概括课文,学以致用,理解课文,理解寓意。】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3
一、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 重点难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 教学准备
1、实物:葫芦、葫芦种
2、生字卡片
3、动画、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今天,
2、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神秘的朋友。先看它是谁?(出示葫芦)你看它,圆圆的身子细细的腰,多可爱呀!你认识这位朋友吗?(出示葫芦种)你知道这样一颗小小的种子怎样结出葫芦吗?(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3、有一个人也种了一棵葫芦,可他最后却没有得到葫芦,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我要的是葫芦》
4、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随机强调“芦”的读音
二、 检查预习
1、老师已经让你们提前预习了,现在老师检查一下你预习生字的情况。
2、出示生字,齐读,当小老师读,开火车读。
三、 观察插图,整体感知
1、真不错,小火车开的又快又稳。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
2、(出示两幅插图)你能发现他们之间的不同吗?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4、请同学们边看动画,边听老师读课文。
四、 学习1、4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小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最后怎么样了?
2、你是从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答案的?
3、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哪些语句写小葫芦长得很可爱?
4、交流
5、小葫芦最后怎么样了?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多可惜呀。我们怎样读出可惜的语气呢?指读。
五、 学习2、3自然段
1、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呢。我们从2、3自然段里面找找答案。
2、自读,思考: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
3、全班交流。
4、指读2、3自然段,边听边想:叶子上生了蚜虫,他是怎么想的'?邻居劝他治蚜虫,他是怎么说的?
5、交流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1)、最后是什么标点符号?叹号该怎样读?指读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说法吗?(有几个虫子不可怕。)这句话该怎样读?
(3)、男、女生合作完整的读。
(4)、你认为他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随机穿插叶子作用的知识。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1)、这是一个反问句,我们该怎样读?
(2)、这句话什么意思?
(3)、齐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4)、谁能把他说的话完整的读一读,指导朗读。
(5)、大家说叶子上的虫需要治吗?为什么?
(6)、如果你是这个人的邻居,你怎样劝他?
6、分角色朗读2、3自然段
7、说说: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
8、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他会想些什么?
9、小结:同学们,种葫芦的人不懂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又不听别人的劝告,使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不但植物是这样,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只有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会避免犯错。
六、 续编故事
第二年,种葫芦的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认读字“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八个生字;区分形近字“治、抬”“哇、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情境创设法、变序阅读法培养学生语感。
2.通过读读、找找、画画、想想、说说、演演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种葫芦的人认为叶子上的蚜虫不可怕、不用治是葫芦落的原因,从而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知道种葫芦的人认为叶子上的蚜虫不可怕、不用治是葫芦落的原因。
教学难点:
懂得生活中的事物都存在着联系,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三、教学策略
采用情境创设法、变序阅读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也得到培养;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读读、找找、画画、想想、说说、演演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学生很喜欢读,因此,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更好地去领会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认识“葫、芦”二字,注意指导“芦”的读音。(轻声)
范读课文,听清楚生字的读音。
(二)学习生字
1.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2.出示课件:读词语、读生字、读句子。
3.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4.集体交流识字方法。
(三)初读课文
1.自己再轻声读课文。
2.要注意把句子读通读顺,不好读的句子可多读几遍;边读边画出自然段的序号。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可在旁标注出问题。
(四)指导书写
1.指导认清难字的字形并指导书写。
言:两个短横一样长。
每:上窄下宽,竖折向左斜,折要平。
怪:右上角上“又”,下面是“土”不是“工”。
2.“哇、治、慢、挂、邻、”可让学生独立分析字形,看字帖练习写。
(五)复习词句
1.导入,齐读课题。
大家认真看老师画的这是什么?师画葫芦藤。读词语:葫芦藤。
2.选一选,把生字送回家。
瞧,细长的葫芦藤上挂满了小葫芦,这还有两对葫芦兄弟呢,你能分辨它们吗?那快来认一认吧!指名领读生字。
光会读还不够,看谁能把这葫芦兄弟送回家!齐读句子,出示生字。
3.刚才,我们还学习了八个会写字,从大家的书写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请你当个小医生来诊断一下错误吧!出示课件:小小诊所。(学生作业中写错和写得不美观的字)
【设计意图】在写词语之前教师创设情境“小小诊所”这一学生喜欢的形式,在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进行二次指导生字,不是盲目复习,而是有针对性的复习。
(六)前后对比,读好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刚才,同学们写词语特别认真。我们还知道了小葫芦长得十分可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人的葫芦园里,去看看那些小葫芦吧!
打开语文书,快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小葫芦的句子。把你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读了这三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课件:你发现这是写什么?颜色、形状。
叶子绿绿的,花是雪白雪白的,多美啊!叶子跟葫芦有什么关系?你再读读。
谁愿意按照书上的内容把这绿绿的叶子、雪白的花朵和小葫芦贴在板书上?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后总结:你看葫芦啊是先长满了绿叶,再开出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就挂起了几个小葫芦。
(3)出示实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可爱的小葫芦,快看!你们喜欢吗?
快来夸夸它吧!看来你真是喜欢小葫芦,谁再夸夸它?
你们这么喜爱小葫芦,那种葫芦的人喜欢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谁能再读读第一自然段。
这么可爱的小葫芦,我猜呀,这棵葫芦一定能长得赛过大南瓜,是不是呢?
【设计意图】抓住“细长、长满、绿、雪白、可爱”等词语让学生体会葫芦的可爱;抓住“每天、几次”体会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通过抓住“长、开、谢、挂”这几个字渗透葫芦生长的各个部分都紧密相连,为后面突破重难点作铺垫。
2.前后对比质疑。
(1)那结果怎么样呢?谁来说说呀?
(2)很多同学都提出了一个问题呢。小葫芦为什么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呢?
快读读二、三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引读:是啊,有一天,种葫芦的人看见叶子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换句话说就是“有几个虫子不可怕。”课件出示句子,自己读读这两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你发现什么了?
大家看,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加上不同的标点,读的语气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他心里想“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2)看来他心里只想着葫芦,眼里只有葫芦。于是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
“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谁想读读这句话?师拿出小葫芦,谁愿意表演一下这个种葫芦的人?
你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
你为什么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葫芦说呀?
哦,怪不得“盯”是眼目旁呢!你们可千万别写错呀!
你在跟谁说呀?(跟自己说)这就是“自言自语”。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读使学生理解“盯”“自言自语”,体会种葫芦人当时的心情,从而读出语气。此教学环节体现了随文识字的教学理念,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活跃有趣。
(3)咱们合作读读第二自然段吧,我来问,你们读。
他看见什么?想了什么?他又说了什么?
正在种葫芦的人满怀希望时,他的邻居看见了,他们之间又说了什么?一起看看第三段,指名读第三段。
【设计意图】通过问读的形式,渗透写作顺序,为后边拓展说话做准备。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什么了?指名读。
你想告诉他什么?注意指导读好“光”。
(2)引读:可是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生读)
种葫芦的人你奇怪什么呀?
课件出示: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这两句又是意思一样,什么不同?谁能自己读读这两句话?
这两句,哪句更能突出种葫芦的人感到奇怪?谁再读读?
(3)让我们分角色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七)合作探究,总结全文
1.孩子们,还记得吗,在种葫芦的人种下这棵葫芦后,出示课件: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而现在──(生读)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出示课件: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老师读)现在却──(生读)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设计意图】前后对比读文,再次强调葫芦的生长过程,使学生体会事物之间是存在着联系的。
哎──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多么令人惋惜啊!让我们再读读最后一自然段。
2.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谈话总结:太感谢你们让我知道原来葫芦的叶子和果实是有联系的,叶子生蚜虫,葫芦也会长不好。不仅葫芦是这样,其实,任何事物之间都是存在着联系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八)课外延伸
第二年,这个人又种下一棵葫芦,他吸取了前一年的教训。有一天,种葫芦的人发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他想了什么?说了什么?于是,他又是怎么做的?最后的结果怎样了?
请你按照看、想、说、做的顺序说一说吧!
先自己小声说说,再指名说。
【设计意图】语言实践与阅读紧密结合。让学生按照文中第二段的写作方法“看、想、说、做”说一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7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2、认识“葫、芦”等生字。会写“言、每”等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及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可爱的小葫芦,问:老师画的是什么呀?你们见过吗?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种葫芦的人,他一心想得到葫芦,看他的愿望有没有实现?
2、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3、齐读课题,指导“芦”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图: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仔细看这棵葫芦的各部分,有什么变化?(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指4名学生分别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4、讨论:每幅图画指的是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5、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讲一个人种了棵葫芦,结了个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也不管,结果小葫芦全落了。)
(三)学习本课生字
1、读读下面的词语。
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言每治棵挂哇怪慢
3、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4、分类识字。
(1)相同结构的字有哪些,请你找一找?
治、棵、挂、哇、怪、慢
(2)相同偏旁的字有哪些?
怪、慢
(3)相同部件的字有哪些?
挂、哇
5、指导书写
(1)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2)描红,仿写。看谁写得好。
(四)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自言(yán)一棵(kē)自语每(měi)天治(zhì)一治
挂(guà)哇(wā)奇怪(guài)慢(màn)慢地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词,理解“盯着”、“自言自语”等词语。
2、认识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3、理解课文,感悟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学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核心目标:见目标2.
教学流程:
一、复习。
1、听写我会写的字词。
师: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节课咱们继续来学习。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和生字词,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好的,现在我们拿出练习纸,边读第一段,边把空缺的生字填上去。
汇报。点评。
二、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树上结了几个可爱的葫芦。(板书)他非常想要得到葫芦。他是怎么要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自然段。请一个孩子来读一读这一段。
好的,孩子们,这个人看见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请学生汇报)
是的,他看到了叶子上有一些蚜虫(板书),但他心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2、他除了这样想,他又是怎样做的呢?他还说了什么?(学生继续汇报)
师:他盯着葫芦,怎样是盯着?如果我们这里换成看着,你们觉得好不好?
盯着是一动不动地看着一样东西或事物,说明他的眼里已经没有别的东西了。他还自言自语地说——(全班齐读),什么是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那现在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你自言自语地说——,你也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全班同学都想小葫芦快点长大,自言自语地说——
3、师:是呀,他的心情是那么地迫切,可是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呀,他却不放在心上,他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他不在乎,不着急。请同学再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相同吗?
那这两句话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前一句用的是叹号,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句号。前一句说怕什么,后一句是不用怕)。
师:同学们都很会观察。通过比较,我们知道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
师:那课本上为什么用前面那个句子,而不用后面那个句子呢?
我们可以再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他们的语气有什么不一样。感叹句的语气更强烈,更能体现那个人对虫子的不在乎。
4、师:是的,同学们,在这一个自然段中,我们通过理解比较两个句子,知道了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如果碰到这样的句子当我们无法理解的时候,你最好就是把它多读几遍,读多了,就更容易理解了。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叶子上的蚜虫渐渐地越来越多了(板书),这时候他的邻居对他说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三自然,用横线画出邻居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种葫芦的人所说的话。
生读书,画句子。
2、指名读对话。
3、师:孩子们这个“光”是什么意思,你能给他换一个词语吗?(只要)。为什么他劝那个人不要光盯着葫芦?谁能用上“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因为叶子上张了蚜虫,所以要治一治。)
4、师:他有接受别人的建议吗?他说——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5、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蚜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蚜虫不用治。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他是怎样的说:奇怪。他不明白邻居为什么要劝他治虫子。
我们再来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全班齐读句子,想一想,哪一个句子更能体现“奇怪”。
6、我们在《我选我》那一课也学习过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出示句子。
但这两个句子只是语序的调换。而我们这一课是换了一些词语,也换了标点符号。
(三)、分角色读二三段。
1、师:我们一起把二三自然段读一读。老师读旁边,男孩子读种葫芦的人所说的话,女孩子读邻居说的话。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最后年轻人有没有要到葫芦?一起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2、同学们知道年轻人错在哪里吗?
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3、他看到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第二年春天,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又发现了一些蚜虫,他会怎样做呢?
他想起————————,于是,他马上——————————,后来——————————。
三、迁移。
孩子们,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认识了不用的句式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我们现在来试试看,下面的句子你能理解吗?
带着这两个问题去读一读:1、两句话的意思相同吗?2、两个句式有什么不同。
(1)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2)这样的种子不能培育出美丽的花朵吗?
这样种子不能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3)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的起那杆大秤呢?
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提的起那杆大秤。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做一个小游戏“摘葫芦”。(挂图,课件,可翻开)组成一句话“我要的是葫芦”。
今天我们学习第九课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板书)
(葫芦:草本植物,心脏形,花白色。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以吃,长老后硬壳可以做成器皿)
我要的是葫芦,纠正读音:芦:字音是l_,第二声。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介绍葫芦的样子)葫芦可以食用炒食。葫芦可以药用。大葫芦能制成甕、盎、瓢、尊,小葫芦能制成碗、盘、杯、勺。
2.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展书学生自由读课文
1.读通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自己利用身边的工具书先查一查。
2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思考: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
“我”要的是葫芦,那不要的是什么?
最后他要到了吗?
【词义解释】
1.赛过:胜过。本课指种葫芦的人希望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
2.挂:本课是结(ji5)的意思。
3.蚜虫:昆虫,身体卵圆形,绿色,黄色或棕色,腹部大。吸取植物的汁液,是农作物的害虫。
4.奇怪:纳闷,不理解。
三、看图
1.故事中的那个人那么想要葫芦,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
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2、说话:
提问: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细心的同学们发现了两幅图有很大的区别,那么请你找一找课文中是怎么来描写的。用直线画出相关的问句,自己读一读。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2、叶子上长了蚜虫,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思考:一个藤上的葫芦怎么会有前后不同的结果呢?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三、朗读感悟
1、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
3、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小葫芦真是太美了,所以呀那个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每天、几次)
4、哪个小朋友能把小葫芦读得更美更漂亮?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指名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第一段。其它同学评。他就把描写葫芦美的词读得很优美。还有哪个小朋友能读得更美呢?
5、小朋友你们想当小老师吗?下面请把你的同桌当作小老师美美地读给他小老师听一听。
6、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图:多可惜呀!
7、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学生自由说。
8、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9、读读下面两句话,猜猜这个种葫芦人的想法?(了解蚜虫,并进行指导朗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小朋友认为他想得对不对,大家讨论一下叶子上的'虫到底用治不用?小组讨论汇报。
10、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并指导,小组学生分角色,老师和学生合作读。
四、课堂扩展
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续编故事)并把第二年他又种的葫芦画下来。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4、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5、请小朋友课后把自已又编的这个故事讲给自已的爸爸妈妈听。
附板书:7、我要的是葫芦
长满了绿叶生了蚜虫虫更多了
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葫芦不用治变黄都落了
3、逐段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
(2)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讲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长了叶子,开了花,结了小葫芦,他非常高兴。
(3)教师强调两点:
a.第一句中的葫芦是指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指的是葫芦的果实。
b.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第二句中作者在描写时用到的几个词语谈自己的体会: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叶子、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这说明葫芦长得很好。板书:长满绿色的叶子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文字体会那个人高兴的心情,“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读出那个人喜爱小葫芦的语气。
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第二自然段:
(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
(2)让学生在书中画出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而后练习读一读,谈一谈应读出什么语气。自己先思考,遇到问题与同桌商量商量。
(3)指名让学生谈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
“有几个蚜虫怕什么?”那个人满不在乎,在读书时要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种葫芦的人希望小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要读出满怀希望的语气。
(5)让学生练习读,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
(6)思考:同学们想一想叶子和葫芦有什么关系?
学生们结合一些资料谈自己的认识,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叶子是植物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与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叶子死了葫芦也活不了。
第三自然段: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练习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人的看法。
(2)进行交流:“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意思是:
种葫芦的人认为叶子上的虫根本不用治,为什么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呢?理由是:“我要的是葫芦。”读这些语句时要读出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我要的是葫芦。”要读重些,是肯定的语气。结合学生说的,板书:蚜虫,不治)
邻居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表示自己的建议。
(3)分角色朗读,大家评议。
第四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思考:葫芦为什么掉了?板书:落了
(2)引导学生交流:葫芦藤上先长叶子,再开花,最后结果实。小葫芦开始长得很好,后来生了蚜虫,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蚜虫越长越多,最后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
(3)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画面展开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掉了想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呢?
(4)指名读这个自然段,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三、布置作业
1、看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2、在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后互评。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葫芦藤盯临邻”
2.正确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节。领悟小葫芦的可爱,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3.能正确书写“挂”和“哇”。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14课<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纠正读音。“芦:”读葫芦一词时要读轻声。跟老师再读,想一想怎么记。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谁要葫芦?葫芦长得怎么样?)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过渡:同学们你们想要知道的问题都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认真地读读课文。看谁读得最认真,能第一个找到问题,并举手告诉大家。
读课文时要求:
(1)把树叶姐姐里的生字读正确,想想怎么记并把生字宝宝的朋友一起划下来。
(2)给课文标号小节序,划出你最喜欢的词和句.。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检测自学效果。
1.认读词语
葫芦藤葫芦好哇盯着蚜虫自言自语邻居赛过奇怪
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带点字的?(识字方式交流)
现在这些词语宝宝躲到课文里了,你碰到还认得它吗?我们来小组开火车读。老师其他同学做评委,你们可要仔细听了,评一评他们读得怎样?
指小组读,读后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评委也评得很认真。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葫芦园去看看吧。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葫芦开始长得好吗?你从哪里知道的,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师巡视.。
反馈出示: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一朵朵雪白的的小花。花谢后,藤上挂满了一个个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2)再读读这句话,,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葫芦长的很好:葫芦的花是白色的:小葫芦长的很多:葫芦是先长叶,再开花,最后长小葫芦的)
(3)你是从哪里读懂的呢?(长满绿叶雪白的小花挂满了葫芦)
(4)挂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说说吗?比较一下,长和挂那个词好呢,为什么?)
(5)朗读体会.(自由读,指名读,男女赛读)
这么可爱的小葫芦,种葫芦的人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课件出示: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哇字怎么记?应怎么读呢?谁来试试?(朗读指导,体会感叹号的语气)
你们还从哪里知道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每天看几次)理解每天。你能用每天说个句子吗?
学生说句,师生评议.。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葫芦吗?(喜欢)请你们用喜欢的心情美美地读读课文第一自然.。
五、学写生字”挂和哇”
同学们读得真好听,我相信我班的小朋友字也写得!你们瞧这两个双胞胎字宝宝真等着我们把他们写漂亮呢!
(1)出示“挂”和“哇”
(2)比较这两个字的异同点.
(3)观察字的笔画位置和注意的笔画。提手旁的横稍短略斜,竖要挺直偏右,偏旁右侧宜齐平,右边是两个土。第一个土的第二横写在横中线,第二个土的第二横跟提手旁的竖位置齐平。
(4)描写,临写,比较,修改练写.,展示评议。
六、,小结延伸。
(1)指名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课文中的生字,能把课文读正正确,还知道了葫芦的生长过程.小葫芦长得很可爱。那么这可爱的小葫芦后来到底怎么样呢?我们到下节课再去探究好吗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中混入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评价任务: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生字“棵、谢”等生字。
2.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仿读、齐读、指读等形式,结合插图,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范读、指名读朗读的形式,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实物激趣
1、出示实物。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
预设:葫芦
2、注意:葫芦的“芦”单独成字读第二声,但和“葫”组词时念轻声,齐读三遍。
3、葫芦有很多作用,可以做成葫芦丝当乐器,可是做成工艺品,甚至可以拿来下药。怪不得有个人大喊:_____________。
预设:我要的是葫芦。(板书)齐读课题
4、这个人不仅只是喊出要葫芦,他还真种了一棵葫芦呢?那他种成功了吗?有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葫芦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复习回顾引入学文
师:首先,老师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加拼音读、去拼音读、开火车读:葫芦、瓜藤、蚜虫、盯着、比赛、邻居、奇怪、慢慢地、自言自语、治病、每天。
师:生字词同学们掌握的都很不错。咱们还要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回忆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内容学习表达
师:这棵葫芦开始时长什么样子?(停顿)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谁愿意来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勾出相关的句子。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一颗葫芦有这么多部分,有(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
咱们一起来把这棵葫芦种起来吧。
我们种好了一棵葫芦,也结出了像老师手中这样的小葫芦。所以那个人赞叹说-----(出示句子: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生齐读。
我们再来赞叹赞叹!男生读、女生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你们对于葫芦的喜爱
师: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会做些什么?
所以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出示“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特别是哪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那个人很喜欢葫芦?
生:“每天”“看几次”
师:这足以说明他喜欢葫芦。所以我们再把第一自然段完整地读一读,读出葫芦的可爱以及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仿度、齐读、指读等形式,结合插图,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评价目标二)
师:同学们,这个人他眼里只盯着葫芦,一心只盼着葫芦快长大。可是,我们再看看后来,葫芦怎么了?
生:“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是啊,原本长得那么好的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呢?
生:有蚜虫
师:种葫芦的人和邻居都看到了蚜虫,他们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找一找答案,把相关的句子用横线勾画下来。
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什么意思?读出他对虫子的满不在乎来
生:“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从“盯着”这个词,我们体会到什么?
生:这个人的眼中只有葫芦。
师:所以他才说“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我们盯着大屏幕观察“盯”字,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生字“棵、谢”等生字。评价目标一)
现在你就是那个人,他是怎么自言自语的?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朗读“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多找几名)
师:邻居看到蚜虫又是什么反应?
师: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生: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多找几名说)
师:同学们看,这两组句子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
师:对了,第一句的语气更强烈,所以我们要读出这种语气,自己试着读出每组句子不同的语气来。展示
师: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说说你的发现
师:此时,看到小葫芦都落了,种葫芦的人是什么心情?
生:伤心、难过、后悔。
师:那他会想些什么?
生:我真应该听邻居的劝告。
生:看到叶子上有蚜虫,我真应该快点治一治。
师: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师: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呢?
师:是啊,植物的果实和叶子是有联系的。当叶子被蚜虫吸食了汁液枯死,葫芦得不到营养,就慢慢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毕竟一个葫芦只是一颗葫芦上的一部分。
师: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们知道了果实和叶子之间是有联系的。
生:以后再遇到问题应该多听听别人说的话。
师:是的。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要想得到好的果实,就应该呵护好植物生长的每一个环节,不要等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通过范读、指名读朗读的形式,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评价目标三)
作业:
“种葫芦的人第二年春天又种了一棵葫芦......”根据想象,自己编写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第14课的生字,我现在来考考你们,看看这一课里的生字,你们是否都会读了。
cai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
2、小朋友们学习真用心。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板题),指名读课题。老师评价:这位小朋友读得真不错,在读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葫芦”两个字,把故事中的主人公非常希望得到葫芦的心愿读了出来。来,大家一起读一遍。
二、看图说话
1、想不想知道葫芦长得怎么样?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cai),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上画了什么?(指名说)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cai),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比较一下它与前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1)、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2)、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提出问题。cai,师相机板书重要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读读这个故事。
三、朗读感悟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63页,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学生评价,正音。
3、全班学生齐读。一边读一边想,故事里写了些什么内容?(学生齐读。)
4、反馈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老师相机把学生已经弄懂的内容简要板书在黑板上。重点词预设:葫芦可爱喜欢葫芦葫芦黄了落了不听劝告)
师:你们能读懂这么多内容,真是了不起!
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老师相机板书。重点词预设:为什么黄了?为什么不听劝告?蚜虫是什么样子的?)简单的问题当时解决,复杂的问题在阅读时解决,解决一个把一个问号改为“!”。
5、深层次学习:
(1)引导学习写葫芦可爱的部分:
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出了葫芦的可爱啊?(第1自然段)
师:找得非常准确,老师给你们加一颗星,画星。
我们来看看这么葫芦的模样(cai示图)。老师也写了一段话来描写这些葫芦,(cai示)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老师写得好,还是书上写得好啊?为什么呢?我们比比看就知道了(示书上那一段文字)。指名答:用了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等好词。
师:大家都很会读书,能从课文中找出这么多优美的词语,你们很会学习,老师又给你们加一颗星。谁能根据课文做出这些填空题呢?(cai示填空题)
这些词语非常重要,它们写出了葫芦藤、葫芦叶和小葫芦的颜色和样子,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可爱。同学们在写话的时候也要多用一些这样的好词。
哪个小朋友能把小葫芦可爱的样子读出来啊?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师:你们不但能学习句子中用的好的词语,还能把句子有感情的朗读出来,老师又给你们加一颗星。)
(2)学习写喜欢葫芦的句子: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你们喜欢吗?小葫芦的主人喜不喜欢它们呢?(喜欢)你怎么知道的啊?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并用铅笔画出来。学生找句子。
是哪些句子啊?生答,cai示句。第一句,谁来读?(指名读)老师评价。第二句,谁来读?指名读。“盯”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眼睛盯着黑板,请同学们眼睛盯着屏幕。“自言自语”又是什么意思呢?学生齐读第二句。
(3)学习葫芦黄了的部分:
可爱的小葫芦最后却变成了什么样子呢?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
齐读最后一段。(cai)出示图:多可惜呀!
6、解决问题: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然后把你找到的答案与学习伙伴说一说。
全班交流(答案预设及引导):
答案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种葫芦的人不去治。
答案二:他不听邻居的劝说,不去治蚜虫。
老师追问:他看见了为什么不治啊?他心里是怎么想的?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示改写句子的练习)
所以他满不在乎。我们一起用满不在乎的语气来读一读。齐读。
他自己看见蚜虫满不在乎,当邻居好心劝说他时,他又怎么说呢?(示句)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
叶子上的蚜虫到底要不要治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葫芦叶子的自述”就知道了。(cai播放)师:你们听了“葫芦叶子的自述”后,认为叶子上的蚜虫要不要治啊?(要治)是的,叶子为葫芦的成长提供了营养,如果叶子被蚜虫吃光了,葫芦自然长不好。这个道理种葫芦的人明白吗?。(不明白)所以,他听邻居说蚜虫要治,还感到很——?(奇怪)谁能读出这种奇怪的语气?(指名读)学生评价。
师:大家都想读吗?
老师和学生合作读,cai示句子,老师读黑色的字,学生读红色的字。
四、课堂扩展
师:正是因为种葫芦的人不明白葫芦叶子与葫芦之间的联系,所以:(示句,师读。)
1、大家想象一下,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心里会想些什么?会做些什么或说些什么呢?
2、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说,老师板书。)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五、作业超市:
1、抄写课文中的好词,并选择两个词语造句。(必做题)
2、把自已今天学的故事讲给家长听。(选做题)
3、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可能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其实这个故事还没写完,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会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回去以《第二年的葫芦》作题目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把自己编的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请求爸爸妈妈帮你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13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读好几个重点句,为理解情感目标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朗读好几个重点句子。
难点:了解叶子和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葫芦实物、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出示实物,小朋友你们认识在这是什么东西吗?板书“葫芦”
2、“葫芦”的“芦”读轻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草字头,因为它是植物。)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知识爷爷为我们精心准备的文章“我要的是葫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导: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1、生初读课文(自由读)
2、指名分节读。(正音)
三、学习课文第一、四自然段
1、导:那位种葫芦的人非常想要葫芦,最后他的愿望有没有得到实现呢?
2、找出最有利的证据,用朗读告诉大家结果,(预设生马上就能找到第四自然段)多元朗读(一个个)
3、导:好可惜啊,是不是这葫芦打小开始就是长的不好长的不茁壮呢?
4、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生读句子,师在黑板上画出葫芦小时侯可爱时的简笔画。
(2)、是啊,这葫芦多可爱啊,你能通过自己的读告诉大家吗?
·自由练读
·指名读(注意脸部表情)
·小结:对呀,这葫芦长的这么可爱,叶子的功劳少不了,你知道叶子都有哪些功能呢?
四、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导:种葫芦的人他多么希望葫芦长得快些啊,可是为什么他的希望会破灭呢。
1、自由读第2、3自然段,划出种葫芦的人说的话。
2、反馈,指名说这两个句子,并在小黑板上划出这两个句子。
3、自由读这两句话,想想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己琢磨读懂的地方
·小组交流自己懂与不懂的地方。
4、反馈(两个句子按学生的回答顺序随机教学)
(1)、他盯着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预设学生可能的反馈点:·“盯着”眼里只有葫芦·“赛过大南瓜”为什么会这么想。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理解句子意思,他心里想?(注意拓宽学生思路)
◎指导朗读(自言自语):·自由读,等下请读的最认真的小朋友来试。·指名读,评(脸部表情)指名读·小组练读·齐读
(2)、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子还要治?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怎么想的? ·指导朗读,注意朗读的多元化。
◎邻居看到了是怎么劝他的啊。同桌两人跟角色朗读,全班分角色朗读。
◎你听了会怎么劝啊(要求跟书上的不一样),并完成板书。
五、学习生字
◎1、自读生字卡片,考考同桌
2、游戏:·师举葫芦,生举卡片·师指图片,生举卡片·师举卡片“盯”,生做动作。
◎1、小黑板出示四个可以利用前课迁移的生字“言、挂、哇、治”[这四个字较简单,可以根据前课多学的生字“信、哇、抬”迁移过来。所以就不做重点讲解。]
2、师书写,生说说注意点
3、生书写。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会写“怪”、“慢”2个字,会用“每天”说一句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陈述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3、懂得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初步了解各种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道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到叶子和果实是密切联系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直接导入
⑴课件出示:青青藤儿爬满架,藤儿遍身开白花。8字果儿藤上挂,老君装药用上它。
⑵猜谜并讲一讲理由。
⑶揭谜底,引出新课《我要的是葫芦》
⑷板书课题:14、我要是葫芦
二、图文结合,感悟课文
⑴先学文,再看图(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用线划出来。
2、重点句子:
A、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可以知道葫芦藤是又细又长的,绿叶长得很密很多,葫芦花是白色的)
B、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想象小葫芦在干什么?指导朗读好这句话)
C、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用每天说一句话)
3、带着自己的感觉再完整得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⑵对比观察图片二,设疑激趣(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观察图二,说一说葫芦有什么变化。找出书中写这张图的段落。
(讲完后,出示: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2、从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慢慢地)你来读读。板书:黄了,落了
1、他那么喜欢小葫芦,小葫芦却都黄了、落了,猜猜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怎么才几天,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就都掉了呢?
生:小葫芦怎么都掉了,真奇怪啊!
⑶讨论交流没收获葫芦的原因(学习二、三自然段)
⑴同桌合作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小葫芦都落了?
⑵你从文中哪里知道的?把这句话读一读。
重点句子:
A、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①他心里想什么?(课件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②分析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和有几个虫子不可怕。指导从朗读中知道这两句话的语气不一样,前一句更能体现种葫芦人当时的心情。
B、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①我们也来读一读。
②理解自言自语,指导朗读这句时要小声一点,试一试。
③从句话中,你还能读懂什么?指导读出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
C、第三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①叶子上生了蚜虫,好心的邻居劝他快治一治——朗读邻居的话
②谁也来劝一劝!咱们再来劝一劝。
③那个人听了有什么反应?(奇怪,你来读一读)
④男生来奇怪地说一说;女生读一读。
⑤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⑥分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和“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⑦比较着读,并体会反问句的语气更强。
⑧两个句子总起讲一讲,读一读,增强感受。
⑨他要的是葫芦,而什么是不需要的?
⑩但事实上行吗?为什么?
⑷教师小结:
是啊,叶子和果实是有密切联系的,叶子给果实送去营养,果实才能长得好。
三、启发想象,拓展说话
⑴师:当种葫芦人看到心爱的小葫芦黄了,落了,他感到怎么样?(伤心、难过)
⑵仅仅是伤心、难过吗?
⑶当他终于明白了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了的原因。
(课件出示:他可能会地说:要是_______。)
⑷其实,世间万物都是有联系的。我们书上的字也是有联系的,让我们一起去写写吧!
四、快乐写字,交流经验
⑴先观察一下第56面最后2个字的字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怪、慢都是竖心旁)
⑵说一说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⑶教师范写,并着重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地方。
⑷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⑸展评学生作品,交流写字经验,给予适当鼓励。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可爱黄了、落了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以“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一质疑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中看出来,因此,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课文中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弄清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4、培养学生能善于接受别人正确的建议和劝告,在不同的环境中懂得采纳良好的意见。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画面和图片,弄清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几种句式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懂得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任何事物之间都存有内在的联系。
设计流程
一、激趣导入,课题质疑
【出示图片】
师:大家看看,图片上的葫芦,你喜欢哪一个?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葫芦可以用来食用,还能做成乐器和工艺品。在生活中,这种可爱的植物让很多人喜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我要的是葫芦》。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产生疑问:最后种葫芦的人是不是得到葫芦了?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对新生事物产生联想和猜测,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动脑看图的能力。
二、初步阅读,解答疑问
【出示图片】观察两幅插图,并作对比。
1、学生自己观察第1、2幅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教师指导学生发现两幅图的不同。
葫芦长势不同:一是长长的藤上长满绿绿的叶子,一是叶子枯黄,且有好多小孔。
葫芦不同:一是可爱的,挂在藤上;一是干瘪的,掉在地上。
人的表情不同:一是面带微笑,很满意的样子;一是满脸惊讶,很奇怪的样子。
设计意图:两幅插图的画面对比鲜明,能够帮助学生感知故事、理解课文,所以,教学时采用变序阅读法,细致观察图片后,给学生提供了质疑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
三、品析课文,明白事理
1、学习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生: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盼它长大。
2、让学生想象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然后练习读一读。
指导学生理解: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只要葫芦能长大就行了。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几个虫子不在乎的语气,对小葫芦喜爱的语气。感知感叹句与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设计意图:学生们结合生活体验,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让学生通过观察、朗读、思考得出结论:葫芦叶子与果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叶子上生了很多蚜虫不治就会死掉,葫芦自然也就保不住了。
3、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不同看法。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邻居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提出自己的建议:不要先盯着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要快治。感知反问句与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4、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那人不但错在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还错在不听邻居的劝告,有错不改。
四、拓展想象,训练口语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续编故事:第二年,那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5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课前交流)
听你们的班主任说,你们是最聪明的小朋友,那这个谜语你们能猜出来吗?
说我是丝瓜
我比它圆
说我是梨子
我比它大
我中间细,两头圆
小的时候,我可以做成一道美味
年老时,我可以用来做药和装酒
还能吹出动听的乐曲!猜猜我是谁?
(葫芦)
孩子们,果然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葫芦的小故事,孩子们读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咦?怎么葫芦不高兴啦!原来是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葫芦的芦字儿单个读二声,它们合在一起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注意轻声)声音很洪亮,如果把那个葫芦的芦字读得再轻点就更好了。(师范读生跟读)
二、复习生字
小朋友们,这一课的生字你还能认识吧? 如果你还认识,就准确的,大声的叫出它的名字,叫两遍。
孩子们读得都很认真,老师现在要把你们带进葫芦园去摘一摘小葫芦。(给生字组个词语)。
孩子们刚才都自己给生字组了词,老师也给每个生字都组了词。看,这是什么?(葫芦)。葫芦两头圆,中间细,多可爱啊?想要吗?(想)你把它读准了,这葫芦就送给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小朋友们表现得这么棒,这些生字娃娃现在都跑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能认识吗?(能)
2、我请大家轻声的读这篇课文,读准字音,还要把课文读流利。读完了就坐好。
3、现在老师要请四个小朋友站起来读读,听的同学当小老师,如果发现他读错了,就等他读完后帮他纠正过来。
4、请孩子们再去读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地方。请大家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谁还能用简单的话来说说)
(谁能流利的说说)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叶上长了蚜虫,他不治,后来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
四、精读课文
<一>、一自然段
1.师:孩子们这棵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呢?
生:长得很好。
师:你们从哪里知道答案的?
生:第一自然段
2.师:请孩子们去自由的轻声的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横线勾出描写这棵葫芦的句子。
生汇报成果。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课件出示)
3.你们是找的这些句子吗?老师找的也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把找到的句子读读。
4.这是一棵怎样的葫芦?(可爱)
可爱在哪些地方呢?(找文字)
长满绿叶,长满是什么意思?说明叶子长得很好,很多。
雪白的小花,(雪白,洁白)
挂了几个小葫芦,挂上去,风一吹,和我们打招呼呢!
5.你能不能把葫芦的可爱读出来给大家听听。
6.还有谁想来读读,让人一听就喜欢上这可爱的葫芦。
7.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觉得葫芦太可爱了。老师也想来读读,请孩子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8.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想不想去看看?(想)(师指导观察图片)
欣赏完了这棵葫芦,你们能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吗?
(图文课件)
的葫芦藤上长满了,开出了几朵的小花,花以后,藤上了几个。多么的小葫芦哇!
(把刚才填完整的句子认真的读一遍。)
9.孩子们,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喜欢吗?还想不想再读读?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把这棵可爱的葫芦记在心里吧!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我们喜欢,那个种葫芦的人比我们小朋友更喜欢。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
10.这棵可爱的葫芦如果继续健健康康地生长,小朋友想一想,到最后,它会长成什么样呢?
(会长得很大很好,长得塞过大南瓜,会结出很多很多的果实)
〈二〉、四自然段
1.结果是不是像小朋友想的那样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出示葫芦变黄,一个一个的都落了)(板书:落了)
2.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小葫芦变黄了,这么多可爱的葫芦最后一个一个都落了)
3.孩子们,学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
(为什么葫芦都落了?)(它是因为什么原因落的呢?)
〈三〉、二自然段
这些答案都在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中,有没有信心把答案找出来(有)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知道什么原因了吗?
⑴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治)
⑵(邻居劝他他也不治)(板书:蚜虫)
2.他看见了蚜虫,心里怎么想的?又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轻声的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直线勾出想的句子,用波浪线勾出说的句子。
谁来告诉我他想的句子:
有几只虫子怕什么!
师:通过这一句,你觉得那个人看着这几只虫子的态度是什么。
生:(不怕)(不在乎)
3.那你再来读读,把他的不怕读出来。
4.孩子们,看这个标点符号是什么?(感叹号)(感叹句)
5.那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一句读好呢?既要读出感叹的语气又要把他的不怕读出来.请自己练习练习.(生汇报)
6.孩子们真会读书,老师听出来了,那个人根本不怕这几只蚜虫.
7.小朋友们,你们怕不怕这些蚜虫?(怕)
老师也很怕,因为蚜虫可厉害了,这种害虫专门吃叶子,而且它们会慢慢的把叶子吃光的.
8. 蚜虫这么厉害,可那个种葫芦的人根本没把蚜虫放在心上。看见叶子上的一些蚜虫,那个人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9.盯:一动不动的看,说明那个人的眼里只有小葫芦。(指导写)
10.他盯着小葫芦说了什么?(请一个孩子起来读)
11.孩子们,这句话是对谁说的?对自己说的。(自言自语)
师: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生:自己对自己说话。
师:咱们平时大都自言自语过,同学们把那个人说的话读一读,体会体会,然后说一说怎样读才算是自言自语。
(学生练读,师巡视指导)
生:声音不能高。
生:速度要慢一些。
师:说得好!自言自语是自己对自己说话,当然声音要低一些,速度要慢一些。另外,读时还要注意那个人说话时是一种什么心情。大家练一练,看谁既能读出那个人自言自语的语气,还能读出他的心情。
12.(学生练读后汇报)
师:不简单!你能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中的感情,让我们为他鼓掌(师生鼓掌)。不过,老师
想补充一点,那个人说的话,其中有两个感叹号,表示他心里特别(高兴)(着急)
10.哪些小朋友能演出来?拿上小葫芦,没有的可以用双手。
〈四〉、三自然段
1.种葫芦的人眼里只有小葫芦,根本不管叶子上的蚜虫。可有一天他还有谁看见了?(邻居)
2.(小朋友们邻居就是住在他家旁边的人,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两个字。)
3.邻居是什么态度呢?请同学们仔细的听对话!(课件)
4.邻居看到了蚜虫说了什么?
5.通过这句话你们觉得邻居的心情怎样?(着急)
(着急叶子上的蚜虫)蚜虫越来越多,邻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谁想来读读邻居说的话。还有谁也想来劝劝?(生朗读)
6.是啊,快治治吧,再不治就来不及了。
7.种葫芦的人听了邻居的去劝告,他的反映是什么?(奇怪)
心里顿时冒出两个大问号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8.孩子们,他为什么觉得奇怪?
那个人心想,叶子上生了虫子,关葫芦什么事,所以他认为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9.我请小朋友起来分角色朗读一下(两组)
(孩子们刚才朗读得真好,像个小演员在拍电影似的。)
(读得真棒,我还以为那个邻居和种葫芦的人来到我们课堂上了呢。)
我知道大家都还想读读,现在老师读旁白,女生读邻居说的话,男生读种葫芦的人说的话。
10.叶子上的蚜虫不治,他要得到葫芦吗?(要不到)
11.为什么要不到?
(因为叶子是来给葫芦输送营养的)(孩子就是你说的这个道理)
葫芦叶与葫芦的关系可大着了,孩子们看图,这些小小的葫芦叶,通过太阳公公的帮助,制造出营养,输送给小葫芦,让小葫芦快快长大。
那个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不久之后,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一个一个的变黄,都落了!
12.孩子们你现在知道葫芦落了的原因了吗?(用因为所以结合板书练习说话,总结出原因)
13.他那么喜欢小葫芦,可他的小葫芦却都落了,你们猜,他看着这些落了的葫芦,他的心情会怎么样?(难过,伤心,失望,后悔)
14.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用(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地说:)的句式想象说一句话。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师下去指导。
(教师用幻灯片打出这一句式,生汇报。)
生: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后悔地说:都怪我不好,要是我当初听了邻居的`话,我肯定可以收到葫芦。
生: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伤心地说;如果我治了叶子上的蚜虫,我的小葫芦就会长得比大南瓜还要大呢。
生: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可能会自责地说:我真糊涂,我真傻!我当初要是听邻居的劝告,现在不就收到很多大葫芦了吗
15.那我们以后生活中做事情也因该要怎样?
五、课外拓展
学会了这么多道理,老师心里真的很高兴,我们的小朋友变得更加懂事和可爱了。想想,如果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个葫芦,结果会怎样?请孩子们编一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朋友,老师们听!
下课,孩子们再见!
附板书:
h lu
23、我 要 的 是 葫 芦
蚜虫
叶子 落了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是西师范版二年级一册第六单元中的课文,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也不治,结果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忽略了过程
以下我就以我自己上的《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片段进行评析,从而反思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落实。
片段一:
师:请孩子们去自由的轻声的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横线勾出描写这棵葫芦的句子。(生汇报)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课件出示)
师:你们是找的这些句子吗?老师找的也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把找到的句子读读。
师:这是一棵怎样的葫芦?(可爱)
可爱在哪些地方呢?(找文字)
长满绿叶,长满是什么意思?说明叶子长得很好,很多。
雪白的小花,(雪白,洁白)
挂了几个小葫芦,挂上去,风一吹,和我们打招呼呢!
师:你能不能把葫芦的可爱读出来给大家听听。
师:还有谁想来读读,让人一听就喜欢上这可爱的葫芦。
师: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觉得葫芦太可爱了。老师也想来读读,请孩子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师: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想不想去看看?(想)(师指导观察图片)
欣赏完了这棵葫芦,你们能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吗?
(图文课件)
的葫芦藤上长满了,开出了几朵的小花,花以后,藤上了几个。多么的小葫芦哇!
(把刚才填完整的句子认真的读一遍。)
师:孩子们,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喜欢吗?还想不想再读读?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把这棵可爱的葫芦记在心里吧!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我们喜欢,那个种葫芦的人比我们小朋友更喜欢。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
师:这棵可爱的葫芦如果继续健健康康地生长,小朋友想一想,到最后,它会长成什么样呢?
生:会长得很大很好,长得很大很大;
生;长得塞过大南瓜;
生:长得塞国大西瓜;
生:会结出很多很多的果实
在这个片段中,我以文本为主,让孩子们自己找到描写葫芦的地方,先从文本中体会葫芦的可爱,训练学生的朗读,读出葫芦的可爱。再观察图片,通过多媒体生动形象的展示,孩子们的朗读情绪高涨,然后进行填句子,为达到诵读的目的做铺垫。在这个片段中,我从文本到图片,从抽象到形象,训练孩子的朗读能力,让孩子们真实的感受到葫芦的可爱,在喜爱的情绪中展开诵读,从而也达到了积累这些优美词句的目的。
片段二:
我的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孩子们,此时此刻那个种葫芦的心情怎么样呢?
生:很好;
生:很好,很开心;
生:很兴奋;
生:急于心切;
我请孩子们带着自己的这些感受来读这个句子。这样孩子们既表演出了盯和自言自语,又读出了自己体会到的心情。
任何的朗读行为都是基于一定的理解基础。没有理解便读不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感情色彩。但我们知道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只是使孩子喜欢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并没有要求具备一定的朗读技巧,故教师这时应起到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学习渐渐地积累起朗读的技巧,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我觉得这是我这一堂课中所不足的。通过这堂课,我明白了做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由于自己太年轻,教学经验不足,课堂驾驭能力不成熟,导致了课堂时间没把握好。最后的环节是扩散思维,以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为开头续遍一个小故事,没有完成。这堂课学生学习和朗读的氛围都很浓,但是我有很多次都没有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来进行启发,没有给予他们更大的想象空间。孩子们在学和读的过程中,我没有注意到个性评价,没有对他们取得的进步给予即时的肯定和赞美。但我相信,通过我今后不段的努力,我一定会慢慢的走向成熟,在孩子们学习的过程中做一名恰如其分的给予者和引导者。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会读、会写要读、要写的生字。
2、能用正确的语气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并能联系学习和和不知 实际切实体会。
第一课时
一、读题激趣,自由发表感慨。
学生自由用自己喜欢的语气和喜欢的方式读课题,读后自由发表意见,读中你有何发现?
(我要的只是葫芦,不要别的。我只要葫芦,别的我不管。我只要葫芦,你明白吗?……)
1、随机学习生字“葫芦”告诉学生“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2、观察课文插图,认识“藤”字。
3、观察课文插图中的人物,出示“哇”、“盯”。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交流识字的方法。
3、找出带生字的句子来读一读,要求读通顺。
三、读文、巩固生字
1、看课文插图,自读课文找出有联系的你喜欢的句子来读一读。
(如: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我会找:
哇——哇——娃——洼
盯——丁——叮
谁会读:言 每 治 棵 挂 哇 怪 慢
谁会看:观察老师的范写,说说要注意些什么?
左窄右宽的字:治 挂 棵 哇 慢 怪
从上到下的字:言 每
谁写得好?
学生练写,互相评价。重点讲解;“每”的笔顺。
挂和哇的右边,言字的字形书写注意重心要稳。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看图读文理解,两幅图有什么不同,找出书上的句子来读一读。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2、叶子上长了蚜虫,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思考:一个藤上的葫芦怎么会有前后不同的结果呢?你能帮种葫芦的人想想这其中的原因吗?请你再认真读读课文,找出书上有关的句子来说一说。
1、他第一次看到叶子上有蚜虫时,心理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只想自己的葫芦快点长,长得赛过大南瓜。
2、当邻居劝他快给葫芦治一治虫时,他感到很奇怪,说什么,我要的是葫芦,叶子上的虫还用我治吗?
3、他只想要果子,不管叶子,不知道叶子和果子是有联系的,叶子上长了虫,果子就不可能有好结果。是不对的。
二、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1、朗讯比较以下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体会每组的两句意思是一样的。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3、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
4、从对话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5、整体欣赏感悟。多媒体配乐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1、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首先是他不懂叶子和果子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其次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
2、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三、实践活动:在课外找几个成语送给这个种葫芦的人。
四、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细长的藤 绿叶 叶黄了
雪白的花
多 可爱的小葫芦 落到地上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提出好多问题,有的很值得探究。比如:“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我就以此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重点朗读中间两段,让学生感悟问题的原因。本节课学生读得很有感情,讨论得也很激烈,并在有序的争论中得出了结论:种葫芦的人,只人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抓住文中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葫芦。
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生字:葫、芦,我们一起把这两个生字来读一读。指名拼读,并连起来读词语,注意轻声。
2、老师讲述:古时候,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这棵葫
芦慢慢地长大,最后长得怎样了呢?
3、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老师读课文。
2、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字看看带拼音的'小树叶。
(2)会读了就和同桌一起学学生字。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指名分段读课文。
(1)仔细听同学读课文。
(2)评一评:这个同学是不是把字音都读准确了。(师生一起评)
4、交流:你刚刚通过自己读课文,知道了课文写了什么呢?
三、朗读感悟课文1、4段。
1、看谁先读懂课文
(1)同学们刚刚说了,那棵葫芦藤上先长满了绿叶。
(2)葫芦后来长得怎么样呢?
(3)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这两幅图。
2、细读品味:
(1)插图: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2)请你找出课文中和这两幅图对应的段落,是哪两段?
3、朗读交流第一段:自由读一读第一段,选你读得最好一句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①第二句:他种的葫芦怎么样?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葫芦怎么可爱呀?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喜欢吗?那我们该怎样读呢?自由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用笔画出关键词。
②读一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来?你能把那个人爱葫芦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③说话:看图上这么可爱的葫芦,请同学们想象一下,长大了会是怎么样的?指名说说
④齐读这一段课文。
4、朗读交流第四段:
(1)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以后会长得那么好,可结果,看了图,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多可惜的葫芦啊!你能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吗?指名读,齐读。
(2)我们刚刚一起读了第一段和第四段,再对比这两幅图,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5、过渡:是啊,同学们,葫芦长得那么可爱,后来为什么一个一个地落了呢?我们下一起来找找答案。
6、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图:多可惜呀!
7、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学生自由说。
8、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四、学习生字:
1、卡片读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的?(怪、慢、哇、挂)
2、给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书写生字
五、课堂扩展
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续编故事)并把第二年他又种的葫芦画下来。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3、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4、请小朋友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已的爸爸妈妈听!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离得十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
课时建议:三课时
教学重难点: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课题:
出示结满葫芦的绿藤图片,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你觉得葫芦长得怎么样?你喜欢这些可爱的葫芦吗?有个人也特别喜欢葫芦,他种了一些葫芦,让我们来看看他的葫芦长得怎么样吧!(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学生认读“葫芦”,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初读,认读生字词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对照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小组分段读课文,互相评价。
3.请四个小组中读的好的同学分段读课文,学生评价。
4.出示生字词卡片,请学生读一读,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5.开火车读生字词。
四、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图片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意识地锻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
二、分段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那个人喜欢葫芦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指导朗读,读出葫芦旺盛的'长势和对葫芦的喜爱。
2.第二、三自然段:齐读。
提问:葫芦的叶子生了蚜虫,种葫芦的人和他的邻居看到后想法一样吗?他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你觉得谁的想法对,为什么?(了解蚜虫的害处,指导朗读:读出种葫芦人的满不在乎;读出邻居规劝的语气。)
出示“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你是他的邻居,听到他这样说,你会怎么做?
指名分角色朗读二、三自然段。
3.第四自然段:自由读。
提问:最后葫芦长得怎样了?为什么会这样?你想对种葫芦的人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叶子和葫芦是紧密相连的两种事物,只要葫芦,不管叶子,是得不到葫芦的。)
4.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要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到损失。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同桌合作编故事,讲故事: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到什么呢?如果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他会怎样做呢?
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是文章教学的重点,提出问题后,使学生产生强烈地求知欲,然后,通过比较句子中的不同语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种葫芦人和邻居的不同态度。
让学生在理解文本,感悟语言的基础上懂得植物的生长需要各环节的联系。
编故事部分发挥学生想象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事物间是有联系的。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葫、芦、藤、哇、盯、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3、学写“挂、哇、每、慢”这四个字。
教学重点: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教学难点: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图画-- 葫芦,这是什么?葫芦可以入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想一想怎么记?
3、范读课文。认真听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把树叶里的生字读正确,并想一想该怎么记。
2、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说话: 1、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四、学习课文第一节
1、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人的葫芦园去看看吧!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葫芦一开始长得好吗?你从那里看出来?(细长的葫芦藤“藤”藤字怎么记:这长长的顺着竹竿爬上去的就是葫芦藤。点雪白的葫芦花绿色的葫芦叶可爱小葫芦)你知道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吗?你能用先……再……最后……来说一说吗?绿色的葫芦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看课件葫芦的叶、果的关系。葫芦根葫芦茎和葫芦叶向小葫芦输送养分小葫芦渐渐长大了。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这么可爱,他从心底里发出感叹。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记“哇”字这是什么句?应该怎么读。谁来试一试。
2、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葫芦叶雪白的葫芦花可爱小葫芦你喜欢这棵葫芦吗?我也好喜欢这棵葫芦我要用的朗读来告诉它。范读。你想试试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练习:细长的()雪白的()可爱的()
3、讨论:那个人喜欢葫芦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在课文中划一划找一找。
(1)“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每天都”“几次”说明什么?你能用每天说一句话吗?
(2)“他盯着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指导看图,认识“盯”,理解“盯”(像这样眼睛都不眨的看叫盯)、“自言自语”的.意思;你看这里一下子用了两个感叹号。说明这个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找一样东西代替葫芦演一演这个种葫芦的人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
4、看着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师:小葫芦挂在藤上,风一吹,小葫芦轻轻地摇动起来,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5、师:多么可爱的小葫芦!怪不得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那个人就从床上爬起来去看他的(小葫芦)
中午,刚准备吃饭,又想起他的小葫芦,于是他又跑去看(小葫芦
傍晚,太阳都落山了,他还是忍不住去看他的(小葫芦)。他就是这样(每天都要去看几次)真是越看越喜欢!
6、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你会给句子排排队吗?
过渡:那种葫芦的人每天每次去看的时候,最大的希望是什么呢?引出—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种葫芦的人正美滋滋的看着它呢。那么他的愿望实现了吗?看课件咦长得好好的葫芦怎么都落了呢?
可结果呢?齐读最后一段
五、学习最后一段
望着一个个落下的葫芦,那个人的心情怎样?对照课文插图(可惜!伤心!难受。.。)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怎么会这样呢?下节课我们帮他找找原因。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0
设计理念
教材是教学的平台,更好的利用这个平台需要我们对教材作适当的组合、拓展或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教学、教师、学生三者和谐的统一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学习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件,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葫芦。(了解葫芦的茎、藤、叶、花、果,认识生字葫芦。)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提问:这个我是谁啊?他得到了葫芦吗?
二、学习生字,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认识生字,能把生字读准,并能组成词语。
巩固生字认识。读一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朗读课文试回答:
1、葫芦长的怎么样啊?后来有什么变化?
2、那个人得到了葫芦了吗?
三、首尾对比朗读感悟。
1、引导朗读理解第一段。
2、用一用量词。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 )葫芦。
花谢后,葫芦藤上挂了几( )小葫芦。
3、比较句子。
葫芦藤上长满了叶子,开出了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引导学生感受第二句话把葫芦的形状、颜色和果实的大小写得更具体,更仔细。
4、朗读体验。
指导朗读第4、5句,从每天好几次几个次要中感受那个种葫芦人急切希望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
5、设疑导出第4段。
那个人那么喜欢小葫芦,希望它快快长大,而结果呢?看图片设疑:为什么没过几天,那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变黄落了呢?
四、感悟体会,深究原因。
1、导读课文2、3段。(当叶子上爬满了一些蚜虫时,那个人怎么想?怎么说的?)
2、指导学生读好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内心,进行语言转换训练。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体会那个人说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时,心里怎么想的.?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小葫芦变黄落了的原因。
[设计意图:课文第2、3段是课文的重难点。我通过问题的设置导出课文,凸现重点。通过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提高了学生语言的感知能力,突破了课文的难点,情感的体验。]
五、设置情景,拓展语言思维。
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了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几棵葫芦,以后他会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借以巩固学习成果,拓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练习设计: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说明那个古代人()。通过这课文的学习,我懂得了()。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
可爱的小葫芦
雪白的葫芦花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认识“葫、芦、藤、哇、盯、邻”六个字,会写“棵、挂、哇”三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葫芦生长的规律。
★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观察画面,知道葫芦生长的规律。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葫芦叶(绿、黄)、识字大全(哇娃洼蛙挂桂)、词组卡片
2、作业纸
3、日积月累:自以为是,神气十足,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大)漠不关心,毫不在意,满不在乎(形容一点也不在乎)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直观导入
1、小朋友们瞧,王老师给大家带什么来了?出示一张葫芦图:(葫芦)
师:小朋友们这么热情,可把葫芦高兴坏了。不过,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芦单个读第二声,在这读轻声(连起来读hú lu)再和它打个招呼。
生再读词(葫芦)
2、谁知道葫芦有什么用处?
葫芦不仅可以食用、药用,还可以做成工艺品和乐器,这个是葫芦做得乐器,叫葫芦丝,能吹出清脆的乐曲来。
3、今天王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本寓言故事书,书的名字叫——《我要的是葫芦》,嘘,小声再来读读题目。
二、送故事,扫清字词
1、想听故事吗?那就开始了!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挂着几个可爱的小葫芦。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却一点也不着急,毫不在乎地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蚜虫又不会把葫芦吃掉!想着想着,他又捧起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有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头一昂,手一甩,神气十足地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故事好听吗?想自己读吗?那就打开书,第63页,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词多读两遍。开始吧。
2、大家都坐端正了,竖起耳朵仔细听:“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尝一尝”,我们来摘葫芦吧。
a谁先摘?你先来?他摘一个,大家跟着摘一个。
全摘对了,只是葫芦还没熟,掉不下来。让我们再耐心等待。接下来进入识字大擂台的环节,你可以和大家分享你的识字经验,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令加右耳朵,前鼻音),(哇换偏旁:蛙洼娃挂佳桂)瞧,老师把它集成了一本识字大全,咱们一起念念。(藤,上下结构草字头,下面也读滕。还有哪些植物有藤?南瓜、丝瓜、葡萄)
(演一演:为什么要长眼睛?它的意思是什么(看),眼睛盯着王老师,看谁上课最认真。或者眼睛盯着大屏幕,咦,拼音帽子不见了。)
B葫芦已经成熟了,摘掉拼音帽,大家一起摘。
三、有图文,感知课文
(一)出示图1
1、满载而归!!摘完了葫芦,我们再回来看看这本书,好像缺点什么哦?第一页竟然没有插图!看来遇上了一个马虎的出书人。如果请你画插图,你觉得应该怎样画那棵葫芦?可以从文中第一自然段找到答案。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A藤的特点是(细长)读:细长的葫芦藤
b(画藤画两片叶子)
c叶子够吗?为什么,文中怎么说的?(长满)
d葫芦花长得什么样?读: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画小葫芦)
A小白花谢了以后就要挂小葫芦啦。小葫芦怎么样?(很可爱)
b文中怎么夸小葫芦的?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谁比他更喜欢?
c女生喜欢吗?
2、这棵葫芦真的画好了吗?我们边看图画边来填文字。
准确无误,送入故事书,嗖!
3、仔细图画和文字,你能感觉到这个人喜欢葫芦吗?
(动作:小心翼翼地捧着葫芦。)(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不是隔几天去看一次的,也不是一天看一次,而是: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6、让我们和这个种葫芦的人一样,心中带着喜爱再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让葫芦在我们脑海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葫芦长得这么好,春去秋来,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没有,你从哪一段里找到答案的。
那些可爱的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板画:小葫芦变黄,落了)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好可惜呀!
生:我心里很难受。
2、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一个一个地落)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读到这,我想小朋友和老师一样,心中有个大大的问号,小葫芦为什么会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我们来做做小小侦察员,去查查葫芦落地的原因吧。
你们先猜测下,是谁的原因?
蚜虫,对,他可是罪魁祸首。记得咱们的棉花姑娘也是因为他们而生病的。还是谁的错呢?
种葫芦的人有虫不治也逃不了干系。
但咱们口说无凭,得有证据,请大家在课文2、3自然段中找找,哪句话看出种葫芦的人有虫不治?
1、叶子上的虫怕什么!
A他在想这句话时,是怎样的表情?对了,很不在乎,我们可以用成语来帮忙,老师先来试试,他(自以为是,漠不关心,毫不在意,神气十足,趾高气扬,满不在乎),心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挑个喜欢的词,你也来试试。
B让我来采访一下,“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意思是说?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C对比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师:请把这两句话对比起来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请你来对比着读,谁能把标点读出来?
生:上面句,有感叹号,语气感情更强烈。
师: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用!语气感情更强烈。
2、还有其他证据吗?(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有2个问号,谁能读好?(很自以为是)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意思是说——
生:叶子上的'蚜虫不用治。
师:现在,老师不用教,相信你们也能读出不同的语气来,同桌练一练。
师:小朋友练得真起劲,那个种葫芦的人趾高气扬,自以为是的模样,你们能把他读好吗?男生读上面的,女生读下面的。
3、收集完证据,咱们要原音重现。把当时的情景演一演。谁想扮演种葫芦的人?谁当邻居。咱们是旁白。准备好了吗,12开始了!(合作读2、3自然段)
四、生字歌,巩固记忆
葫芦落地案终于水落石出,王老师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首小儿歌。谁先来念一念?
本课生字你都掌握了,真棒,有三个要求会写的字宝宝,瞧,他们出来和你们打招呼了。谁想当小老师提醒大家。
棵,左窄右宽,注意果的笔画。挂,右边两个土,一大一小。
师范写,生练写。
这首儿歌还能唱,听音乐!让我们一起唱起来!
五、选作业,课外延伸
种葫芦的人吸取了这次的教训,他决心明年再种葫芦,又会怎么样呢?大家可以发挥想象,继续编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还可以收集几个寓言故事,和同学分享。下课!
评课:
1、读要体现目的,初读感受后,可以问:那句话特难读,哪个字特难记?
2、编课本剧,问问哪个同学演的好?或者揭示主题。
全体起立不要多用(多用于情绪激昂的课文)
3、识字环节,问题要小,否则学生无处落脚。识记时,编故事,不要扯太远,如:居:古人的头上有具尸体。邻:司令的右耳朵被邻居割了。令人毛骨悚然,灰色至极的故事,需要老师引导。
从字义方面讲,居有安居乐业之义,和屋一样,尸代表房子。
邻距离很近,可从甲骨文演变讲起。
4、句式训练需要拓展
5、小小侦查员,猜测可以最后出示
6、日积月累,应用可以出示填空:他——,心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挂”、“哇”等8个字。
2、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怪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课文重点:第一自然段。
感情朗读指导点:文中对话
读说结合点: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教学准备:
《我要的是葫芦》的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4课,请同学们跟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预习成果。
一、展示成果:
1、认读词语。开火车领读。齐读
2、单个的生字你还认识吗?组词读——小老师领读
3、交流识字方法。说说你会记那个字?怎么记住的?
4、检查读课文(一人一段)读后评价纠正
提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过渡语:同学们真会读书,收获可真不少。下面我们比一比,看看谁的眼睛最亮?
找一找两幅插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二、精读感悟,读说结合
(一)看图
1、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二)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指名读。小葫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爱)
(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葫芦的可爱?(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
(3)哪个小朋友能把小葫芦读得更可爱?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指名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第一段。其它同学评。他就把描写葫芦美的词读得很优美。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喜欢吗?那就带着你的这份感情再读。(齐读1段)
不光大家喜欢小葫芦,种葫芦的人更喜欢。请大家读句子。
出示:
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理解“盯”“自言自语”
2、在大家的期待中,小葫芦长啊长,可是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图:多可惜呀!
3、学习2、3自然段
过渡语: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请小朋友们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答案吧。学生自由读书。
(2)指名回答,随机板书:蚜虫
(3)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怎么想的'?出示句子: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你能不能给句子换一种说法?
(4)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了些什么,他又是怎么回答的?读第三段,边读边用用“~~”画出邻居说的话,“——”画出种葫芦人所说的话。
(5)画完后,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分角色读。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
(7)小朋友认为他想得对不对,大家讨论一下叶子上的虫到底用治不用?小组讨论汇报。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3
学习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葫芦丝等实物,葫芦图片背后生字,生字卡片,磁性小黑板,磁铁,双面胶,两幅对比图,虫子,人图,句子对比纸条。叶子和果子关系图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件,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葫芦”。(了解葫芦的茎、藤、叶、花、果,认识生字“葫芦”。)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的图片,这是什么?(葫芦)对,是葫芦。翻图片看“葫芦”两字。看,都是草字头,草字头和什么有关?(植物)葫芦是一种植物,它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也可以用来作为工艺品用。比如:用来做葫芦丝,舀水的瓢等。它的用处可真大啊,你喜欢葫芦吗?(喜欢)!
葫芦用处这么大,你想要吗?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既然想要,那我们就要读出急迫的语气。再读两遍。
提问:这里面的“我”当然不是你们,是谁呢?他得到了葫芦吗?我们还是去看看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老师把这个故事读给你们听听,请你们把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圈起本课的生字,看老师是怎么读这些字的。
1. 老师范读,生圈字。
2. 读生字:同学们都把字圈好了吗?请在小组里把这些生字读一读——老师贴生字卡片——请你们一起来给生字注上拼音,师写生读——说说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是相同的偏旁呀――“哇,盯,邻”分别和谁长得很像,编绕口令:哇哇哇,换个虫字旁就是蛙……
3.生字快点生快读——做一做,连线。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一)看图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生字都会读了,老师请你们看几幅图画。
看到第一幅图,请问:你看到了什么?(一个人,葫芦,葫芦叶子)
那么你知道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的就是这幅图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这葫芦长得怎样呢?请你们画出葫芦长得好的句子。
相机板书:绿叶——开花——葫芦(可爱)
是啊,多么可爱的葫芦哇!这个人喜欢葫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盯,每天,都,几次”相机板画。是啊,这个人多么喜欢葫芦啊,那他一定会把葫芦照顾得好好的,一定会结出大大的葫芦来的,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二)看图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这幅图上你又看到了什么?什么发生了变化?(叶子黄了,葫芦落了,人吃惊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看到第四自然段,读一读。
多可惜啊,多可惜啊,这可爱的葫芦落了!你能带着惋惜的语气再来读一读吗?
板书:落了
看看这个人也很吃惊,这个人不是很喜欢葫芦吗?他怎么让葫芦就这么落了?是什么原因呢?(有虫子)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同学们小组里读一读二三自然段。
出示句子“他自言自语地说: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什么?(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人看到了虫子爬在叶子是不在乎的。)相机板书:生虫子
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你觉得哪个句子好?为什么?(第一个句子好,反问句加重了语气,更加证明了这个人的无知)相机板书:不治
这个人要的只是什么?他认为什么不重要?(他认为叶子不重要)
那叶子真的是不重要的吗?演示植物的叶子跟果子的关系图。总结:是啊,一株植物要想长大长好,是要经过生根,发芽,开花才能结出好果子的,如果光重视结果,而忽略了中间的过程,是不可能的。我们再来劝劝这位只想要葫芦的.人吧。分角色读。师旁白,男生读这个人的话,女生读邻居的话。
同学们,刚才你们读完,老师就突然想到了一个故事,跟这个故事很像:有个孩子叫丁丁,他天天嚷着,我要考一百分,我是全班第一,可是,上课的时候他却不认真,要做的作业经常不做完……
你们来猜一猜后来他能考全班第一吗?为什么?总结,要想成功,是少不了每一点一滴的努力的!谢谢今天这篇课文教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让我们再一次去品味这个故事吧!!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四、发散思维,拓展延伸。
1.总结板书: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古时候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长叶,开花,结出了(),后来葫芦的叶子上(),这个人不去(),最后葫芦都()。
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人经过了此事之后,他会学聪明吗?如果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叶子上又长了虫子,他会怎么做呢?
五。作业
1.读课文,复述这个故事
2.复习生字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开花 ↗可爱
绿叶↗ 不治 ↘葫芦
————→ ↘黄、落
生虫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4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本课有四幅图,分别有四段话与之对应:第一幅图画的是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架前,看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第二幅图画的是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芦。第三幅图画的是邻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二、学生分析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是边远山区小学低年级段学生。社会教育氛围不浓,学校教育也还处在基本语文知识传授与接收阶段,学生语文素养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差距较大。受家庭教育影响,一部分学生能顺利读通课文,能初步知晓课文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但有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读文,对于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葫芦的果实与叶子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就更是不言而喻了。教学中可结合学生已有的拼音基础,进行朗读教学,使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通过设置教学情境,以朗读为导向,让学生在朗读中不断感受、了解植物的叶子与它的果实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会认“葫、芦”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过程与方法:①采用变序教学法,引导学生由事物的结果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原因。 ②分角色朗读突破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 突破方法: 变序教学法
(2)难 点:朗读课文,体会不同句式的语气。 突破方法: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教 具
一个葫芦的剪纸模具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初步读课文,感知整体
(1)教具导入课文,重点指导“葫芦”的读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通读课文,纠正学生朗读课文情况。指名学生读课文的方法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再读课文,学习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了课文让我们现在去葫芦园看看吧,小葫芦是怎么样的,种葫芦的人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呢?)观察第一副画
①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好:绿叶、花、葫芦(可爱)(板书) ②小葫芦是可爱吗 ?你来读读小葫芦的可爱吧!
③可爱的小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指导学生朗读)
④看着这么可爱的小葫芦,种葫芦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种葫芦的人多么希望能收获呀,可是后来小葫芦怎么样了呢,找找答案在哪个自然段)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⑤种葫芦的人得到了葫芦吗?(出示小黑板补画,同时用小葫芦作为奖励。板书:变黄——落了)
⑥ 你能读出你此时的心情吗?
⑦葫芦都落了,你有什么想法? (指名学生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①带着“葫芦为什么会落”的疑问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小葫芦都落了的原因。(叶子上都长了蚜虫)你能把边个部分读给小朋友们听听吗?
③你觉得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么读,(老师指导学生赛读)特别是下面几个句子: A、“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B、“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④(突出重点)学了课文后你想表扬还是批评种葫芦的人呢 ?同桌相互说一说吧 板书 (突破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3.有感情读课文,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突破难点:体会感叹句、反问句与成熟句的不同语气。课文后的习题:师生互读
①“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②“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七、小 结 (情感教育) 做事情应该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知错就改。
扩展延伸:讲一讲这个故事。
八、作 业
略
九、板书
14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绿叶) 葫芦(可爱)
(变黄) (葫芦)落了
不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不听劝告
十、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课文,我们在把握语文基本训练的同时,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通过“教”的方式引到学生“学”的方式,多读多思,尊重学生个性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情景的创设、朗读的体验,对话的交流,了解事物之间有其内存密切的。教学的难点在于,以教引学,以读促悟,从而揭示本文主旨意图做到“文”与“道”的结合。通过对本文第二课时内容的教学,凸现出了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在“备”学生方面不够。 2、新知识的引入不够流畅、自如。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和热情的朗读教学,重点得以突出,通过小组团队学习使预期的教学难点得以突破,从而使我看到了自己应该坚持的几个方面: 1.凸显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我设计本课时,注重从学生学习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把课堂教学思想定位在“以生为本,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2.重视朗读形式多样化,强调在朗读中感悟课堂上,“读”占鳌头,学生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朗读:个别读,齐读,自由读,引读,表演读,充分顾及学生朗读的主动性,多样性,独特性。
3、强调多种方式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训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小组团队讨论、分组表演读等多种方式在浓烈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让重点在愉悦中突现;让难点在合作中得以突破,使学生习得丰富的语文素养。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葫芦、叶子与果实关系等课外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正确处理识字与学文的关系。
本课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一)学习“葫、芦”。
1、出示葫芦图片:谁能叫出它的名字?(“芦“读轻声)
2、谁可以介绍葫芦?(外形、颜色、作用等)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葫芦”怎么写?
(二)学习“藤”字。
1、老师有个问题考考你:葫芦长在哪里?(葫芦藤图片)
2、出示“藤”卡片:请仔细观察,想想怎样记住它?
3、认读卡片(读音、字形、组词)
(三)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有趣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一)请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二)范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预习得很好,看来,这几个词难不倒你了吧。
(出示词语: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几个葫芦)
2、你能用这三个词描述葫芦生长的过程吗?
3、真了不起!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谁能告诉大家是第几自然段?
4、请一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5、读好这一段可真不容易,它藏着好几个生字呢。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葫、芦、藤、哇)
6、学习“哇”:出示卡片(读音、字形、组词)
小练习:给“哇”换偏旁再组词。(挂、洼、娃)
7、写好“哇、挂”(观察——说注意的地方——范写——练写)
8、生字认识了,我们到文段中再读读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9、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写葫芦长得很好)
10、这一段写得多好啊,你能把它背下来吗?(看词语练习背诵——齐背——点名背)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葫芦长得真好哇,这个人会怎么想呢?
2、这个人的愿望能实现吗?你是从那一段知道的?(齐读最后一段,提示朗读语气)
3、真奇怪!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4、你认识“蚜虫”吗?(出示蚜虫图片,了解蚜虫、了解植物的'`养料)
5、这个人见到蚜虫表现怎样呢,课文第几自然段有描述?(齐读第二自然段)
6、哈哈!这个人认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意思就是(“有几个虫子不怕”)
7、他的眼里可是只有葫芦啊。他只是(“盯着”)小葫芦,还(“自言自语”——)地说(齐读说的话)。
8、“盯”你会换别的词吗?(看、观察……)“盯“的意思是什么?说明这个人怎样?
小练习:给“盯“换偏旁,再组词。
9、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用“自言自语”说一句话。
10、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个人不知道蚜虫的利害,可也不听别人的劝告。有谁劝他要治一治蚜虫呀?(出示第三段)
2、出示“邻”生字卡片: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前鼻音、组词)
3、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指导朗读语气)
4、可惜呀可惜!这么可爱的葫芦就这样没了,到底怪蚜虫呢还是怪这个人?
5、出示“怪”(音、形、观察范写)
6、还有个竖心旁的字,是“慢”,请仔细观察,怎样写好?
(竖心旁先写左右两点,再写中间一竖。“怪”的右上是“又”字。“慢”的右边中间的“四”比较宽。
三、看看生字表,还有哪几个字没写呀?(播放指导写字、范写“每”)
四、练习巩固
1、认读词语
2、完成“我会读”
五、作业
1、把《我要的是葫芦》这个寓言故事讲给家长听。
2、从课外找几个成语送给这个种葫芦的人。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02-24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02-24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03-09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01-04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03-16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12-09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04-10
《我要的是葫芦》语文教学设计01-01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03-09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