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散步》教学设计 推荐度:
- 《散步》教学设计 推荐度:
- 散步七年级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散步》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散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散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品味文章生机蓬勃的意境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而和亲人一起散步,更是一个幸福的时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莫怀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里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散步)
课堂实录
一、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设计意图:柔和的的音乐、深情的导入旨在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到散步的意境中来,为文本的情感解读作铺垫。】
1.配乐朗读,思考: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读,我也仿佛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许多道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以上两个问题。)
2.明确:
(1)我们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2)归结为“和美”(板书)
二、简介作者,检查字词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有利于节约课堂时间。】
1.介绍作者
简介作者莫怀戚
2.字词识记(投影出示)
嫩芽(nèn) 霎(shà)时 拆(chāi)散 熬(áo)过
分歧(qí) 水波粼粼(lín) 委 屈 各得其所
三、研读入境,把握主旨
【设计意图:先“速读”把握文章主干的基础上,借助“心读”让学生深入到文本,理解、品味,而不流于“小和尚念经”的外在形式。】
1.两分钟速读课文,快速抢答:散步的季节?散步的地点?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学生读后抢答
2.据抢答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静静地倾听文章的配乐朗诵,一边在脑海中浮现文章所写的情境画面,让我们跟着莫怀戚一家作一次愉悦的心灵旅行。
4.文章一定拨动了大家的心弦。那么,你能否说说是什么如此打动你的心呢?
学生回答集锦:
这是一个多么温馨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啊!
一家人相亲相爱、理解谦让,他们在阳光下、田野间的散步是一幅最动人的画面。
这才是天下最浪漫的事!
文章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尊老爱幼的赞歌!
四、再读课文,点评人物
【设计意图: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1.那么,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你最欣赏的人是谁呢?请用“我最欣赏 ,因为,从文中 可以看出他(她)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回答。
学生各抒己见,各赞所爱:
“我”——孝顺、体贴、温和、稳重(板书:“我”---孝顺温和)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B:“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C:“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我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中的“慢慢地、稳稳地、仔细这几个词语把我的小心翼翼描写得非常逼真,足以看出我对母亲的体贴关心,惟恐母亲有闪失。
母亲——温和慈爱(板书:母亲——温和慈爱)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母亲很害怕自己给儿子、孙子、媳妇造成麻烦,怕成为他们的拖累,所以宁愿一个人在家。“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写出母亲对我的信任。
B:“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动词“摸摸”足以看出母亲对小孙子的疼爱,为了孙子,母亲放弃了走大路的想法。“还是走小路吧”说明母亲理解孙子的心思,决定自己克服困难,满足小孙子的心愿,彰显了人类生命的真谛——对幼小生命的保护,体现出中华民族“爱幼”的传统美德。
儿子——聪明伶俐、善于观察(板书:儿子----聪明伶俐)
A:“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妻子——温柔贤惠(板书: 妻子——温柔贤惠)
A: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小结:幸福的家庭,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无论写谁,字里行间表达的都是真挚的情感:母子情、夫妻情、祖孙情、婆媳情……。 归纳为一个词就是“相亲相爱”或“互敬互爱”(板书:相亲相爱)。
课后小结
我们感知了文章内容,又分析了人物形象,明白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板书: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课后习题
1.积累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二。
板书
散步
“我”---孝顺温和
母亲——温和慈爱
儿子----聪明伶俐
妻子——温柔贤惠、尊老爱幼
《散步》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读课文后,学生能基本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辅目标)。
2、学生默读讨论后,找出一两处精美的词句,能说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主目标)。
3、背诵最后几句(机动目标)。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确定目标(5分)
1、摸学情。同学们自学了吗?都学到些什么?这节课打算探究点什么内容?
2、定目标。(出示目标略)同学们说合适不合适?有什么改动?
●预设说明:
1、调查学生自学的情况,以确定目标。指名一两个学生谈收获,并征询他们对本节课的打算,这就为调整目标打下了基础。
2、调查后以简明的语言展示目标,并征得学生的同意。
3、学生是陌生的,通过这种谈话接近学生,以拉近距离。
第二板块:换标题、说内容(15分)
1、读课文。请同学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文章内容。
2、换标题。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来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说明:
1、第1题,可以概括为“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或“写了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中,发生分歧与消解分歧的'故事”。第2题,预设所换标题为:分歧、责任、整个世界、走得很仔细、我蹲下身来,背起母亲、走大路、走小路等。
2、换标题目的之一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即落实目标“1”,不强加给学生什么,但教师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
第三板块:探究与欣赏
1、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品味咀嚼其精美句子。
2、品味语言。家庭伦理的内涵在字里行间流淌,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作者写来却那样细腻、深刻、优美、耐人寻味,值得我们好好的揣摩,请找出你最欣赏的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并作简要赏析。
●预设说明:
1、学生可能涉及到的内容预设如下:
(1)词语。如“熬(母亲痛苦、我心痛与庆幸)”“铺(多、密、矮,春意盎然)”“委屈(有歉意、孝为先)”“慢慢地(郑重小心情态)”等。
(2)句子,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以初春的生机来渲染生命的可贵与散步的愉快氛围)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衬托母亲在选择小路后的愉快心情)。
(3)对称的句式,“有的浓,有的淡”“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两两对称,整齐和谐,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4)“分歧”最终是如何解决的?这个细节写出了作者怎样的伦理原则?孝字化解,孝优先原则。“尊老”更可贵。
(5)“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深刻含义。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我”和妻子是主心骨,上面有风烛残年的母亲,下面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都需要照顾和关心,中年人肩负着养老抚幼的人生责任。从深层看,这里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母亲”代表着过去,“儿子”代表着未来,所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则象征着中年人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文章的结尾,用象征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意蕴更深刻,把亲情推及到更广泛的境界。
2、这是本节课的主目标,要引导学生充分讨论,但不强迫学生都答出来。
第四板块:读背欣赏,归纳所得
1、读最后一段,背最后一句。集体读最后一段,反复朗读背诵最后一句。
2、检测回顾。提示学生,按照学习目标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效。
●预设说明:“1”一项机动内容,根据进度取舍。“2”这篇课言写了我们一家三代在田野里散步,中途产生了分歧,而后以孝化解,一家人和和美美,相亲相爱,其乐融融的故事。“我”委屈儿子而先满足母亲的心愿,反映了“我做人孝当头”的伦理思想。我背着老,妻背着幼,像是整个世界,这是在“做人先尽孝”理念基础上的深化,言中年人的责任重大,小而言之关系到家庭的和美,大而言之是民族社会稳定的砥柱。在写法上,尺水兴波,一波三折,语言对称淡雅,余味袅袅。
板书设计
散步(莫怀戚)
分 歧(大路-小路) 孝顺 爱幼更尊老对称
整个世界(家庭-社会) 养老抚幼承前启后象征
板书设计说明:
展示给学生的学习目标是:
1、简明概括文章内容。
2、找出一两处精美词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3、背诵最后一句。
《散步》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积累“分歧”“霎时”“水波粼粼”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领会文章主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4、品味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亲情美。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学习难点:
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回家》萨克斯
(边投影出示边深情地导入)家,多么温馨的字眼。家是避风的港湾,为我们遮风挡雨。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分享他们之间那浓浓的亲情。
二、梳理情节,感知文意:
(1)第一、散步的时间?——初春
第二、散步的地点?——田野
第三、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
第四、散步中发生了什么?(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分歧
第五、最后一家人又在一起:——散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我们一家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三、研读赏析,把握主旨:
1、你能具体地说说散步的时候发生了怎样的分歧吗?最后如何解决?
2、在散步的过程中你认为谁做的最好?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什么?
四、揣摩含义,品味语言:
请找出你认为最妙的一个词、最美的一句话,或者最精彩的一段文字,读一读,品一品,说说它好在哪里?
重点品味:
朗读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五、拓展延伸,抒写亲情:
以“亲情”为话题,仿照示例写话。
示例1: 亲情是受伤时,父母那温暖的怀抱。
亲情__________________, 。
亲情_________________ , 。
示例2: 那回荡着欢声与笑语的餐桌上充满着亲情。
____ ________ ____亲情。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亲情。
六、课堂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七、课后作业:
1、真诚行动:
回家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 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2、抒写心情:
请以“亲情”为主题,写一段50字以内的温馨语句,写在贺卡上送给你的亲人。
《散步》教学设计4
文本分析
《散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阅读课文,是一篇情深意切的优美散文。文章描写了普通家庭祖孙三代春日散步的情景,作者对家庭对生命的责任都有深入思考,感情真挚,含义深沉。通过此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亲人之间的挚爱之情,并进而感受尊老爱幼的人生责任。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喜欢被动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同时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学生通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锻炼,也已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导学设想
对于这篇含义深刻的文章的教学,如仅从感情入手,往往会造成空对空的局面,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本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尽量从语言的学习入手,抓住语言表达上的突出特点,以语言学习和研究带动文本的研究,以文本研究促进知识传授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达成情感的熏陶。即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准确贴切地探究、领会文章深长的意味。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朗读,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
导学目标
1、揣摩人物心理,感悟文本表达的浓浓的亲情和中年人对家庭的,对社会的责任感。
2、欣赏品读文本,从词语、语句两方面揣摩、品味文章文辞冲淡而寓意深刻的特点。
导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学习
1、结合大屏幕图片显示及日常生活,引入学习。
屏幕显示并伴随轻悠的音乐响起,画面是夏夜里,凉风习习,人们在江边散步的情景。
请学生看画面,回忆与家人散步的情景,并说说留在你记忆深处的散步时的精彩瞬间。
2、 请2——3位学生讲述经历,与大家交流。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为前提,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积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为新知识的学习构建合适的背景,奠定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以及教师与学生情感上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二、朗读文本,整体感知
1、 屏幕显示要求:轻声地诵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朗读是语文教学之灵。学生通过自由读,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不知不觉神游其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作品的理解中。)
2、 检查阅读效果
屏幕显示:①散步的人有哪些?②散步的季节呢?③在哪散步?④散步途中发生了什么事?⑤事情的结果如何?
(问题宜简单,目的一是使学生在学习起步阶段尽量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二是梳理文章内容,提醒学生初读文章时应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3、 交流感受,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请几位学生说说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肯定个性化的发现。
(这个问题答案不拘一格,甚至回答没感觉,不喜欢也可以,但要让其简单陈述理由,目的是希望学生能注重个体的体验,并发现问题。)
进一步研究文本,总结大多数学生的意见:作者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回到文本研究,文本本身始终是研究的主要对象,这一步也是探究本文语言特点的思维起点。)
学生总结:散步是日常生活中既轻松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作者笔下变得那么重要,他从中感受到了责任的重大,领悟到家庭、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内涵。
(无论学生喜欢还是不喜欢都能过渡到这一点,喜欢的原因往往也是一部分人不喜欢的原因。)
三、再读文本,领悟主旨。
请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完成下列任务。
1、 读一读,再次熟悉散步途中解决矛盾的过程。
2、 想一想,仔细揣摩各人(“我”、儿子、母亲、妻子)的心理活动。
3、 劝一劝,尽力劝家人听自己的建议。
(由朗读全文过渡到朗读文章的重点部分,即解决矛盾的部分,通过学生的读,分角色揣摩人物心理和发挥想象尽力劝家人听自己的建议,可以让学生进一步领悟文章所表达的亲情,感受到作为中年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一步骤是前一步的深入。)
四、品读语言,领悟深意。
1、学生自主学习:试一试,将文中最能体现亲情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你能读出其中浓浓的亲情吗?
2、小组内合作交流:先读句子,后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同组同学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为该同学的体会是否合理,他有没有读出感情。)
(由学生个体学习探究到小组活动全员参与,既让每个人都活动起来,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参与意识及竞争意识。教师则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到一定时候提醒小组总结,准备交流)
3、班级交流,共享成果。
每个小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或派代表或全员参与)把找到的句子或词语与全班同学共享。先读后谈体会。其余学生准备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可让学生多读。
学生可能找到的句子与词语: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表达文章主旨的句子,当学生找到这句话时,就要让学生多读来领悟其中的深意。)
……
(分享成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与兴趣,把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还给学生。教学目标 的真正达成于学生自主的发现与交流中)
4、归纳本文语言特点:通过以上词语与句子的品味与揣摩,我们不难发现文章的语言朴实无华却意味深长,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浓浓的亲情,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作为中年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归纳的环节非常重要,通过揣摩词语、句子,把对具体语言的感觉上升到理性规律的认识。)
5、请学生读课文,说说除了以上找的句子外,文中还有让你感动或你特别喜欢的语句吗?为什么?
(尊重学生的个性,肯定学生新的发现,新的见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此步骤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体验,也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地领悟本文语言的特点。)
五、与作者交流,推进研究。
文章选进教材时删了三处文字,屏幕显示这三句话,讨论编者删改的意图,并评价删改的效果。
① 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②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③ 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他的时日还长(,我伴母亲的时日已短)
(括号内为删去的话)
(请学生同桌探讨。这一环节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养成平等审视的意识,作者,编者与我们是同等的,每个人都自己的理解与发现,都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合理说得痛即可。这一步,既培养学生敢于挑战作者的精神,也是让学生再次领悟本文的语言特点。)
六、感知生活,真情告白。
口语表达训练,屏幕显示训练内容:
爸爸,妈妈,那次是我错了……
老爸,您辛苦了……
妈妈,我想对你说……
爸、妈,你们怀里撒娇的孩子长大了……
请学生任意选择其一进行口头训练。
(领悟了本文的语言特色,感受了祖孙三代的亲情后,让学生试着运用,与自己的父母展开一端真情告白,相信学生会有话可说,以此拉近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再次感悟本文所表达的感情,揭示的深意。)
七、课外延伸
1、比较:验证发现
阅读《三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7页),感悟两篇文章语言的不同特点。
(比较阅读是探究学习常用的方法。这两篇文章作为一组教学材料,比较它们的语言特点是很好的学习角度。作为依次探究性的作业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后适当讲评即可)
2、写作:体验发现
假设你是文中“我”的儿子,请从“儿子”的角度写一写这件事。
(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读与写有机结合,事半功倍)
教学设计点评:这个教学设计从语言的角度学课文,突破口放在文本的语言特点上,以语言带文本,是语文教学侧重对语言的学习,文本的探讨,避免了大而空(大而空的教学目标 往往是漫无目标)。同时设计者还非常注重朗读,朗读贯穿了整个设计。
其次是注意了探究性梯度,从小问题的发现到特点的梳理到规律的归纳;学习材料由课内到课外文本,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词语的推敲到全文把握,形成研究序列,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最后练习的设计也很有特色。比较阅读就相当于一次探究性的作业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写作训练符合学生的身份,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两项作业 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起到了作用。
《散步》教学设计5
一、教材分析:
莫怀戚的《散步》,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和家庭生活展开的,学习要求是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课文和圈点勾划重点词汇。《散步》内容较浅显易懂,却体现了语言美、诗意美、人性美。它通过寻常的散步小事,引出了一个家庭的“分歧”;但随着问题的解决,展现的却是三代人的和和美美,相亲相爱,反映着尊老爱幼的家庭伦理准则。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他们仍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由于受到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的误导,有些学生甚至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另外,这个阶段的学生有可能出现叛逆期的问题,缺乏与家人的信赖与沟通,不自觉地疏远父母。因此,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及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对课文有初步了解的同时,深入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及优美意境,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查字典和词典,独立认识字词,让学生积累“信服、嫩芽、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母亲”、“我”、“妻子”、“儿子”的文段,提出自己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看法。
②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优美句段,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能初步理解课文的寓意,体会到家庭中亲情的珍贵,并感受课文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通过学生找出文中对“母亲”、“我”、“妻子”、“儿子”的描写,归纳人物形象特点;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优美句段,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是初步理解课文的寓意,体会到家庭中亲情的珍贵,正确把握作者所要传达尊老爱幼的主旨。
五、教学媒体或资源:
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5分钟
课堂导入
老师播放《Family》公益短片视频,并引出本节课学习的课文
学生观看视频
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温馨的情感氛围,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准备
5分钟
检查预习
教师介绍课文作者、疏通生字词(PPT出示练习题)
学生完成练习题
用练习题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当场解决遗留问题,利于课文的顺利学习
5分钟
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教师出示相关问题(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读课文,并填写学习表格
学生在自读课文中感知全文,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是对文章的进一步认识,并自主梳理文章内容。
15分钟
分析归纳人物形象
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四个主人公的形象
重新细读课文,小组合作探讨的基础上分析并概括文中人物形象(填写图表)
由文及我,通过再次细读课文,用心体会文中一家老小不同的角色;同时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对文章细节的熟悉和关注。
12分钟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了解文章语言特色
承接上一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对优美句段进行初步理解,品味语言美。
学生分小组讨论,找出优美句段并进行分析。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揣摩优美句段,进一步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了解文章语言特色。
3分钟
课堂小结与延伸
小结(课堂内容及初步了解文章中心思想)并布置课后思考题(主要是对重点句段进行深入把握和探讨)。
学生完成课后思考问题。
循序渐进,承上启下,从上一环节探讨人物语言过渡至把握人物立场,,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深入理解重点句段,转向对人物情感以及课文主旨与内涵的思考,为下一课时做准备。
教学七、教学反思
《散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件很平常的生活小事,但是这件事背后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却不一般,要引导学生从表层升华到主旨内涵是难点。因此采取了先理解课字词再通过朗读与分析感受文章的方法,循序渐进,从整体把握课文到分析细节、于关键人物入手。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环节在实施的时候宜有所侧重,需要做出适时调整;同时,学生的自身体验还不够丰富,教师的方向指引和总结很重要,要避免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散步》教学设计6
教学设想: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因此,我想,在本文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语言,注重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交流,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感染,让这份浓浓芬芳的亲情被学生所感悟、共鸣、升华、传递。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2、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浓浓亲情美。
教学难点: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亲情
1、多媒体,歌曲《让爱住我家》,展现亲情图片和歌词。(课间播放)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出示一幅反映一家三口去散步的卡通图,引发学生的想象,揭示课题。
导语:亲情是无处不在的,每一个家庭都充满了亲情。家是让我们遮蔽一生风雨的港湾。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跟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们家那浓浓的亲情。
二、走进散步、感悟亲情
1、听读全文,要用心来听,并留意自己听后的第一感受,按下列句式说一说:
——(人物)在——(时间)——(地点)
——(事情),——(结果),我感受到了——
(可听录音或教师配乐范读,目的是以深情的朗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一起走入文本,去体味那浓浓的亲情)
2、自由阅读全文: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轻声品读,也可以默读。勾画出文中最能表现浓浓亲情的细节、词语、句子,并说说你的心理感受.
3、同桌交流感悟。读文中让你最感动的细节、词语、句子,并说说这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浓浓亲情。
三、交流感悟、共赏亲情
导语:让我们来共同分享这一家人的浓浓亲情(学生基本能说出以下句子,再结合学生的所说,适当加以点拨引导分析,并注意抓住重点)
(1)、“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
引导: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我和妻子是否心甘情愿的背?
明确:一个“背”字体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之间关系十分融洽,非常幸福、温馨的亲情。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引导:为什么一家人都会听“我”的?
明确:“我”是一家人的主心骨,平日“我”就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家人都信任他。这是一个民主的家庭。
(3)、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引导:母亲为什么不愿意出来?而“我”为什么又坚持要母亲出来?母亲为什么又答应了儿子,试想如果“我”依从母亲,把母亲一个人放在家里,老人会怎样想?母亲最后出来了,当时,儿子会怎么劝?(可进行角色表演,劝的过程中可加入文中景色描写的教学,并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
(4)、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引导:母亲和儿子发生什么的分歧?“我”经过思考,作出了怎样的决定?
明确: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表现了我们一家人在散步中互敬互爱的动人情景,有一种浓浓的人情美。
(5)、他说:“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引导: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儿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明确:儿子这句话极富童趣。他很天真可爱。他的新发现洋溢着一家人充满温馨的天伦之乐。听了孩子的话,我们都笑了,为散步增添了很多快乐。
(6)、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重点研读)
引导:母亲和儿子并不重,但我和妻子为什么要走得慢慢地、稳稳地?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学生畅所欲言:A、为了让母亲和儿子多呼吸一些新鲜空气。B、担心背上的一老一小摔了。C、为了让母亲和儿子尽情的欣赏春天的美景。D、表现“我”对母亲的孝心和妻子对儿子的爱心。如果走得很快,显得不耐烦,不能体现浓浓亲情……
老师小结:年老的母亲和幼小的孩子,都需要我们的照顾和关心。每个家庭都是如此,这表现了中年人肩负着既要扶老又要携幼的人生责任;从深层的意思看,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是由每个这样的家庭所组成。因而,中年人肩负的也是一种历史责任。文章的结尾,用象征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意蕴更深刻。
(注:每一处学生分析以后都进行朗读的简要指导,并适当的挖掘其内在的意蕴。通过学生试读、老师范读、集体齐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文中的亲情美。)
(7)、总结: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很平常,但从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谐美好的感情,文中处处流露着浓浓的亲情:它是一幅温馨和美的亲情图。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朗读全文,细细的来体会这份令人感动的'亲情。
四、悉心捕捉、诉说亲情
导语: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和自己的父母朝夕相处,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份浓浓的亲情,这份亲情是无声无息的,也是永恒的。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用善良的心去体会。
请同学们谈谈平时父母是怎样关心和爱护你的,你又为他们做过什么?
学生准备1分钟。全班交流。
(尽可能启发学生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感人故事讲出来,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尽可能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白,要珍惜亲情,懂得关爱家庭,关心父母。)
老师也有故事要讲:从反面举例,引导学生明白,要孝敬父母,尊重父母
五、情浓落笔、抒写亲情
导语:对亲情,我们有说不完的故事,讲不完的细节。情浓之时化为文,请同学们把自己对亲情的感受写下来。(配乐:萨克斯《回家》)
1、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组排比句来赞美亲情
2、以亲情为话题编一则50字左右的短信来歌颂亲情
3、写一首反映亲情的小诗
4、根据本文思想内容拟一副对联呼唤亲情(选择其一,畅所欲言)
学生动笔3分钟。交流展示5分钟。
六、真诚行动,营建亲情
导语: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的片刻时间来领会,它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仅仅是声情并茂的述说,它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亲情不能只是父母的无偿给予,它更应是儿女无言真诚的回报。家的温馨和睦要靠家中每个成员的努力,家的亲情营造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尽一份义务。
回家以后,请同学们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并把你的真实感受和父母的真实反映用文字记录下来,以后的语文课大家交流。
七、古今吟唱,传承亲情
导语:古往今来,亲情被善良的人们代代传唱,让我们一齐朗读唐代孟郊的《游子吟》来结束本课,并祝愿我们所有的家都永远充满着爱,永远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散步》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朗读,较准确地评价作品人物,体味人性美;
3、合作、探究学习,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特别能品味美文的语言。
4、写作短信,表述并感受浓浓的亲情。
学习方式:
朗读、品味、讨论、质疑。
学习步骤:
一、导入: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今天,让我们步入一个家庭,去感受这个四口之家浓浓的亲情。
二、朗读课文
三、课文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它是以爸爸的口吻来叙述的,谁能以文中小男孩的身份给同学们讲述这个故事?
四、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以小男孩的身份说说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奶奶、爸爸、妈妈。爸爸孝顺、有责任心奶奶仁慈和善良、爱孙子妈妈温顺明理,也孝顺我乖巧、懂事
五、请谈谈这个家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和睦,温馨。互相体谅、关爱家人。这是个互敬互爱,充满着骨肉之情的家庭。这个家庭是非常团结幸福的,他们都能顾全大局,为他人着想。
六、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把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进行讨论(提示:从关键句、关键词入手,注意语言的品味)(学生读书,圈点、勾画,讨论。每个小组可由一人记录通过讨论所形成的问题)。
七、学生把有关问题提交上来,老师归纳组合,讨论发言,共同探究。
八、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九、迁移拓展,抒写亲情,发短信给至亲。请同学们按照屏幕上的要求,以亲情为主题,发一条短信,写一段50字以内的'温馨短语,把它发给你的亲人……
十一、结课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啊!
十二、布置作业
1、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2、读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冰心的《繁星》、《春水》。
《散步》教学设计8
《散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通过对老中少三代人的分歧,最终有一种完美的处理,来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散步》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所选文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浓浓亲情动人心弦。本文是一篇文字浅显,情感温暖的美文,作者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亲人的关爱,对家庭的责任,对亲情的赞美,是一篇从平凡小事中写亲情的典范作品,题材极其平凡,意蕴却十分丰富。
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用心发现亲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准备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的主要内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本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细致,缺乏生活体验,又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许多学生尊老爱幼的观念比较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伦理观,因此正确的引导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朗读教学,指导学生作比较阅读,体会文章的遣词造句,从而理解文章主旨。抓住文中关键性语句引导研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的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赏析语言,对重、难点进行突破;
2.联系生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2.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教学难点:
结合自身实际,理解、感悟文章的亲情美。
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突破方法:
反复朗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难点:
结合自身实际,理解、感悟文章的亲情美。
突破方法:
朗读品析、研讨点拨、多媒体课件辅助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法与学法
教法:
运用情景导入、朗读品析、研讨点拨、多媒体课件辅助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学法:
反复、对比朗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
1.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
2.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生:
1.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
2.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探究新课堂
散步
共1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的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赏析语言,对重、难点进行突破;
2.联系生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2.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师:(一)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
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围坐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既使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美好感人的故事。
(二)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正是由于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搀扶着他们走近暖暖的春日,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板书:散步莫怀戚
第一阶段:学情诊断
走近作者:
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曾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自读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一霎那()水波粼粼()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与括号内的词语换用?为什么?
(1)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信任)地点点头。
(2)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度)过了一个严冬。
3.“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
4.家庭出现分歧时,文中说:“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其原因是:
①
②
③
后来“我”决定委屈儿子的原因是
①
②
5.第④段中“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
1.师: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分歧?决定权在谁?
生:自主探究
师生互动:
(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本不愿出来。(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面行文埋下伏笔。注意“熬”字)
师板书:母亲走大路(承上)
(2)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
师板书:儿子走小路(启下)
(3)决定权在我,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
师板书:我妻子
2.师: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假如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母亲会怎样想?如果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母亲走大路,妻子和儿子会怎样想?)
生:自主探究
(1)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
板书:责任重大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
3.师: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生:自主探究
“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母亲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走不过去时让儿子背上,既照顾了孙子,又帮儿子解决了难题,体现了母亲的善解人意,疼爱子孙。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她走不过去的地方,让我背着他。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
4.师: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生:合作探究
师:在点拨基础上提升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师:设身处地
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归纳,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完善,并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5.师: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把你的感受和同学分享一下。(根据时间灵活撑握)
生:合作交流
在师生、生生互动基础上明确:
(1)我选择了走大路。在尊老和爱幼的天平上,作者倾向了尊老。因为母亲老了,剩下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儿子还小,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从中可以看出我是孝子。妻子善良、贤惠。母亲慈爱,儿子活泼可爱。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温馨和睦。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包含着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如同子女幼小时对父母的依赖这样的人生哲理。体会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
(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儿子发现奇趣:两对母子走在田野上,表现了儿子天真可爱、聪明活泼。
(4)“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母亲老了,儿子成长了,挑起了生活的担子,这样母亲自然听从于儿子;而我的儿子还年幼,现在一切也要依靠父母。我身上的责任重大。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5)课文第四节景物描写。
充满春的气息,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
第四阶段:检测小结
心灯
一只捕蟹船上住着老艄公和他的儿子。常常,他们爷俩高挂桅灯,摇着一叶扁舟到海里捕蟹,那满舱的星光,满怀的明月,是老艄公岁月里恒开不败的花朵。可惜,老艄公害上了眼疾,几乎致盲,但仍陪伴儿子下海捕蟹。
一夜,艄公父子正在捕蟹,突然阴云乱滚,恶浪汹涌,狂烈的风哗啦一声就拍碎了桅灯,顿时他们被卷入了黑色的漩涡,覆舟在即。“爸爸,我辨不出方向啦。”儿子绝望地喊。老艄公踉踉跄跄从船舱里摸出来,推开儿子,自己操起舵。
终于,蟹船劈开风浪,靠向灯光闪烁的码头。
“您视力不好,怎么还能辨出方向?”儿子不解地问。
“我的心里装盏灯呢。”老艄公悠悠地答。
人可能平淡,可能暗淡,甚至可能遁入黑夜,但是惟独不能心中缺少一盏灯。只要心中装盏灯,踩到哪里不是光明?
1.给加粗字注音。
①桅灯()②扁舟()
③漩涡()④踉踉跄跄()()
2.用“‖”给文章划分段落结构,并归纳段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老艄公是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①人可能平淡,可能暗淡,甚至可能遁入黑夜,但是惟独不能心中缺少一盏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满舱的星光,满怀的明月,是老艄公岁月里恒开不败的花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散步分歧——
母亲走大路(承上)
我妻子责任重大(使命感)
儿子走小路(启下)
课时作业设计
1.文末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言外之意?请简单说一说。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故事?反映了一家人之间怎样的思想感情?
3.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教学反思
《散步》一文体现着浓浓的亲情,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所以,教学这篇课文,要求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运用所学方法,感受亲情。
对于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反复的朗读,不仅可以增强语感,同时也便于领悟文章感情,因此在教学环节中要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分析,从而理解文章主旨。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下,积极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在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朗读法,将朗读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反复吟诵,最终用朗读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对亲情的感悟。
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运用圈点勾画法、品读法、讨论法,读与写(读与说)结合的方法抓住关键语句、反复咀嚼,从而领悟平易朴实的文字下深长的意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运用课内外结合的方法,以外促内,以内促外深入理解文本体察生活,将自己的独特体验表达出来。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停顿、重音等方面)。
参考答案:
学情诊断:1.qíshàlín2.(1)答:“信任”只是“相信”的意思。“信服”,有“信任、佩服、服从”的意思。(2)答:“熬”是忍受艰苦的生活之意,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度”比较平淡,且不能融入作者的感情。3.生活的担子已经从母亲肩上转到了我的肩上,母亲依赖我,就像小时侯我依赖她一样。4.原因:①母亲听我的②儿子听我的③妻子在外也听我的原因:①母亲年迈难走小路②不愿意一家人分开5.景色描写。美好的景物烘托了一家人和谐、美满。
检测小结:1.wánpiānwōliàngqiàng2.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以捕蟹为业的老艄公和他的儿子;第二部分(第2~5段):写老艄公在风暴到来时的举动;第三部分(第6段):作者由此引发的感想3.文中的老艄公是一个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的顽强的人4.①这个句子说明人的命运经常会发生变化,惟独不能缺少的是信心②这个句子说明老艄公一生勤劳,以及老艄公乐观的思想性格。
课时作业:
1.①从字面上看,形容他们走得非常小心,因为走得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②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中年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应该是这样。
2.《散步》一文主要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这家人互敬互爱、相互体谅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从课文中心的角度:责任从深度:我的世界相关链接:教学设计七年级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体会浓浓的亲情,懂得应该尊老爱幼、珍爱亲情。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大屏幕上的字“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用心去感受他们之间的浓浓亲情。《散步》
二、学生大声的郎读课文。
提两个小要求。1、在读的过程中,遇到导学案上重点指出的字时,用手写写,过会儿上黑板默写。
2、对于自己拟定的小标题,读完课文后看看还需不需要补充。
三.整体感知, 了解课文所写主要内容。
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题目,并说说你的理由
大路小路 一种抉择
责任 中年人的责任
(温情的)春天 生命力、暖意
亲情 互相关爱、浓浓亲情
四. 读课文
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
1、不快不慢、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
2、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
3、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做示范朗读一样。
五、品语言
找出文中你最欣赏、感触最深的语句或段落,反复品读,感悟内其涵。
生: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小时候妈妈是我们的港湾,我们的依靠。长大后,当我们的父母慢慢地变老,我们便成了他们的唯一,他们的依靠。
生: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是整个世界。文中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是由中年人、老年人和小孩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师:是啊,关爱下一代,呵护老一辈。就是作者心中的整个世界。
生:写初春景象的那一段很美。感受到春天的活力。
师:我好象也置身于这美丽的春色中去了。那么,“我”最希望谁呼吸到这清新的空气,感受到这勃勃的生机?(母亲)可见文中的景物描写也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也包含了我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一片孝心。现在再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欣赏这美丽的初春田野风光,感受作者的浓浓孝心。(学生齐声朗读)
师:同学们的句句赏析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家的幸福。在我们的家庭中这样的温馨瞬间时时出现。我相信同学能用自己的笔书写下看似平常却不平凡的瞬间。
六、感恩亲情
从小到大,你经历过的亲情故事就像海边的贝壳一样多得数也数不清,请你从中选择一个最感人的同大家一块分享好吗?
七、作业
生活处处是温情,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吧。一杯茶、一句问候,一次促膝长谈都是我们爱的体现。做比说更能让我们的至亲感受到幸福。
《散步》教学设计10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散步》。
二、教学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
当代作家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是一篇自读课文。文章在散步这一平常之事中,让读者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是“语文与自我”的一个展现层面,以“自我”为核心,紧扣“亲情”这一单元主题,与本单元其他文章反映了同一主题,引领学生进入中外名家的亲情世界。同时与第四单元“人与自然”(科学精神)、第六单元“人与社会”(想象世界)相衔接,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三大板块诠注了全新的育人观念,《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用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教学中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亲情,品味哲理,初步思考家庭亲情中的责任、谦让、互敬互爱等问题。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为初中的起始阶段,学生处于初中学习的适应期,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注重理解、审美、创新等各项能力的积极培养。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独立思维的重要发展阶段,不喜欢被动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都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通过前四个单元的学习,已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但是,对于我校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的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缺少生活阅历和对生活的体验,部分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感情较为淡漠。在语文知识方面,学生对“散文”这一文体知识的了解不多。
(三)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课文《散步》以“人与自我”为主线,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突出人文性教育,让学生在感受浓浓亲情的同时,体悟生命与责任。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激励他们自主参与合作、主动发现探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鼓励他们独特的思路和想法,以自身的学习体验自主交流思想、展示成果。学习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讨论中愉快地获得知识。
《散步》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却体现了故事美、情感美。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审美阅读进行训练,让学生在阅读的情境中进入文本的探究,紧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寻找美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对情感之美的体验。
当然,语言的学习、情感的体验远远不是一篇课文所能完成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希望通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能让学生的聚焦课堂,关注生活,走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通过适时的点拨,培养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作为起始年级,注重学生课前字词预习习惯的培养,积累散文优美的语言。
关注文中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情感,学会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生活中的浓浓亲情,让学生在家庭里、生活中学会尊老爱幼,理解他人、关爱他人。
2、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同时教会学生珍爱亲情,珍爱生命。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析文中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情感。
(二)难点
感悟中年人的深沉情感和家庭责任,对于人生阅历尚浅七年级的同学们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从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明确自己现阶段责任并力争做有责任意识的人做起。
五、教法、学法
(一)教法
点拨引导、多媒体辅助
(二)学法
诵读、圈点勾画、合作探究、练笔
六、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完成字词的预习、积累工作。
2、电教准备: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问题激疑,情境导入。)
(聆听音乐《我们的田野》,播放关于春天田野美丽的图片,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师:同学们,当你置身于美丽的田野风光时,你最想干什么?
生:(回答。)
师:散步,多么惬意的事情,欣赏美丽的景色,满怀美好的心情。今天,让我们用这份美好,学习当代作家莫怀戚的文章——《散步》。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一方面起始年级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学会课前利用工具书学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另一方面通过问题的设置与完成让学生感知文中美的故事,锻炼学生概括能力。)
1、读前工作
⑴ 强调读准字音。
分歧( qí ) 霎时( shà )
拆散( sàn ) 水波粼粼( lín )
⑵ 出示问题:文章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2、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适时点拨。
⑴ 两个字概括故事内容。
⑵ 文中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⑶ 关注记叙要素,用一段话概括故事内容。
4、教师归结:我们于平常小事中感知到故事的美。
(三)合作探究,品析情感。
(设计意图:在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要求学生采用圈点勾画法,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对文本有进一步的关注,以情感为主线设计一系列相关问题,让学生关注人物,美的人物为美的情感做铺垫;学生在此基础上把握文章情感,并能深层次地探究作者的写作主旨,感悟作者对于生命与责任的思考。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真正在生活中学会珍爱亲情,珍爱生命,做有责任意识的人。)
1、学生合作、探究。
2、教师适时点拨,归结。
3、探究内容。
⑴ 世间万物皆有情,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提示]:亲情。
⑵ 在充满浓浓亲情的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请圈点勾画文中语句并具体谈谈。
[提示]:(学生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点拨。)
母亲:年迈、顺从、谦让。
“我”:孝顺、有责任感。
妻子:贤良、温顺。
儿子:顽皮、有灵性、懂事。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大家彼此谦让、互敬互爱。
⑶ 文章在表现“亲情”的同时,还有作者理性的思考,在文中找出(圈点勾画)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提示]:生命与责任。(探究并朗读感悟。生命:重点探究第四段;责任:第六段、第八段,重点探究第八段。)
① 关于第四段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提示]:“这一切”包含的意象:田野、新绿、嫩芽、冬水。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生命律动。
② 关于第六段、第八段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提示]:我和妻子都属于人到中年,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人,既要扶老又要携幼,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教育子女,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知自己肩负的重担,责任重大。“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出于对各自背上的亲人的关爱,出于对生命的赞美和爱护;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补充:我在文中设计了——背:背小的,背老的;将整个世界背起来,中青年人责无旁贷。
——莫怀戚《<散步>的写作契机》
③ 教师归结:美好的情感需要我们用心呵护,更需要我们用行动去珍爱。
(四)教师归结
(设计意图:把握知识;升华情感。)
初春田野 ——生命
分歧 ——亲情
背 ——责任
(五)创新表达:围绕“亲情”学生完成仿写训练。
(设计意图:句式训练;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亲情感悟的思索和分享;“以小见大”写作手法的练笔。)
1、教师导入:普通的一次散步,折射出了美丽的亲情,这种写作手法叫“以小见大”。 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守候的身影……都包含浓浓的亲情,请同学们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亲情,按照要求完成仿写练习。
2、仿写句式
要求:按照句式,围绕主题完成仿写练习。注意“小事情”中见“大情感”。
亲情是受伤时,父母那温暖的怀抱。
亲情是 , 。
亲情是 , 。
3、学生完成之后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评价。
(六)结束语
亲情,是人生永恒的美丽。高尔基说过:在岁月的长河里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是亲情,最难以割舍的还是亲情。
我想,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领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仅仅是声情并茂地诉说,它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亲情不能只是父母的无偿给予,它更应是儿女无言真诚的回报。
学会珍爱亲情,珍爱生命,做有责任意识的人。
同学们,但愿这节课能成为你人生路上的一笔财富。
(七)作业
课外小练笔:写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人的亲情故事。尽量用上“以小(事情)见大(情感)”的写作手法。
附:板书设计
初春田野 ——生命
分歧 ——亲情
背 ——责任
《散步》教学设计11
1、引领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语言品析,把握文章指向。
3、对学生进行敬老的传统美德教育。
教学重点:
1、品析语言,把握主旨。
2、教育学生孝敬老人。
教学难点:
品析语言,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
点拨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语
由简洁明快,迅速拉近师生距离的导语导入。
二、 检查预习夯基础
学生一条龙认字写词,解释词语,教师针对具体情况纠错并帮助学生强化理解记忆。
1、 注意字音字形。
nèn( )芽 霎( )时 拆散( )
水波línlín ( )( ) 分qí( ) 咕( )咕
2、 理解词语含义。
分歧 拆散 各得其所 委屈
明确: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评价,诱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三、 初读课文理思路
征求学生意愿,师生合作读课文。他生听读课文,关注六要素,自由回答下面的问题:
1、 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 初读课文,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四、 个性品读悟真情
师语:对大家的感受老师先不与评价,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接下来,我们就深入品析文本,看看谁的领悟距离作者的本意最近?
着眼于红色字体部分,师生共品下列语句:
1、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① 你从这个“本”字中读出了几层意思?
② 母亲身体虚弱,走不动。但是我却说,正因为如此才更“应该多走走啊”,“我”是怎么想的?
③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一个怎样的儿子。
品读贴士一:读文时一定要关注那些看似平常的关键词语,不能忽视其背后的“多层含义”。
2、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作者为什么写春天,他仅仅是在写春天吗?
总结:第一句,表面写春天实则写母亲,写母亲受苦太多,太多。
第二句,表面写那些老人坚持苦撑没能阻止生命的结束,实写母亲,写母亲挺得艰难,写生命延续地来之不易。
第三句,“总算”是漫长等待以后的姗姗来迟,让“我”紧张的心稍稍落地,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熬”是苦苦支撑后的.曙光乍现,有母亲终于脱离病魔的开心,但更主要的是对母亲饱受病痛的疼惜。
品读贴士二:除了关注关键词语外,还要善于联想,关注重点词语背后的言外之意。
3、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看着这样的初春的景色,你感受到什么?作者感受到什么?
预设:初春的景色充满生机,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内心充满希望,十分愉悦。
质疑:“大块小块”,“有的浓,有的淡”;既然是写旺盛的生命力,为什么写随意而非肆意,为什么冬水而非春水,为什么写联想到“生命”而非“生命的活力”?
总结:乍暖还寒,虽春犹冬;
挺过熬过,虽喜仍忧。
品读贴士三:关注细节,巧用“对比法”“替换法”辨析、揣摩文字背后的丰富含义。
4、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设问:
①既然想“两全”,为什么又不愿意“分成两路,各得其所”?
②前文说母亲很听我的话,“就如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一向听话的母亲为什么改走小路?
探究原因:“我”以母亲意愿为第一着眼点,不愿意分散家人,让母亲不快;母亲有涵养,体谅儿子,疼爱孙子,不愿儿子、孙子不开心。有分歧、无争执、更无矛盾。
品读贴士四:关注文意中的矛盾点,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进一步靠近作者的本意。
③为什么能形成这样的效果?
皆因以敬老为前提来解决问题,才形成了家庭成员间互敬互爱的和谐效果!
5、就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启发学生关注矛盾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①为什么母亲和儿子“不算重、也轻”但我和妻子却感觉背起了“整个世界”?是否矛盾?
②既然这么轻,为什么“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这里强调的是怎样一种态度?
③让我们这么认真小心谨慎的背负的重分量的东西,是什么?难道仅仅是指实体的母亲和儿子吗?
明确整个世界的含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花一天国,一家一世界。在家的世界里,一个都不能少。
五、 合作探究明主旨
学生品析过程自由谈对文章主旨的认识,教师总结莫怀戚先生写作的本意,并联系莫怀戚创作初衷加以验证。
同时,师总结:文章写的是过去,但是指向却是当下。进而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号召全体同学接过“孝”的接力棒,将这份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七、读写结合巧应用
设问:散步这篇文章如果没有“大路小路的分歧”这个情节,效果怎样?(平淡乏味,主题不突出。)
教师指出我们写作亲情作文不吸引人的原因,对学生提出写作要求,并布置作业。
八、结束语
亲爱的同学们,一节课的相处,你们的善良、聪慧和可爱都在老师的心中扎根,也希望老师的微笑、身影、指引能在你心中留痕。
《散步》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提升学习力。
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质疑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亲情,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体味浓浓的亲情,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三、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所蕴含的生活哲理,于潜移默化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四、教学方法
品读法、勾画圈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情感体验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数
1课时
七、教学流程
(一)情境渲染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人类拥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在这个丰富的情感世界里,我们尽情的享受着亲情、友情甚至于爱情。我想请问同学们,在这三种感情里,哪一种感情将伴随着我们从呱呱落地的婴孩至白发斑斑的老人呢?(亲情)对,亲情,亲情是我们人类世界中最丰富、最动人的情感之一,不少的文人墨客对它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你们能不能说一说你们读过关于亲情的文章吗?(生答)
师:很好,我记得小学的时候咱们学过一首《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和学生齐背)。今天,我们将一同用心灵去聆听一首亲情、人性和生命的赞歌,走进莫怀戚的《散步》。
(营造氛围,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共鸣,帮助学生尽快走进课文营造的人性美)
(二)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并思考两个问题,第一是注意字的正确读音,第二是学会筛选信息复述课文内容。
(通过听觉刺激完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让学生学会筛选并整理信息。)
(三)人物性格分析
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合作探究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我”:孝顺
母 亲:疼爱孙子
妻 子:贤惠、孝顺、善良
儿 子:天真、活泼
(教会学生从文本入手,快速完成人物性格分析,达成教学目标)
(四)自学质疑、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提问。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说出来和大家一块讨论解决。
(“学贵有疑”,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师: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家庭?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个成语来概括。
(六)情感体验
1.情境假设,引发思考
假设你们一家人在看电视,在只有一台电视的情况下,爷爷想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要看新闻,你要看动画片。此时遥控器在你的手上,你会怎么做?
2.讲述亲情故事,激发感情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和她年仅两岁的女儿。有一天,妈妈趁女儿熟睡的时候外出买菜。这个时候女儿醒了,找不到妈妈,于是她爬上了桌子,爬到了窗户边。就在这个时候,她看到了楼下买菜归来的母亲。她向妈妈伸出了双手,从楼上扑了下去。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妈妈冲到了楼下,用双手接住了孩子,而这位年轻的母亲却因为心脏病突发而永远离开了人世。事后,消防队员们做了这样一个测试,同样的距离,同等的高度,还有一个同等重量的沙袋,可测试的结果却是没有一个消防队员能接住沙袋。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消防队员接的是没有生命的沙袋,而母亲接的是自己的孩子。这就是爱吧,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亲情。我们每天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我们的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多少的精力、心血甚至是生命!
3.朗诵本班同学习作《我的母亲》,引起共鸣。
(用孩子们身边的例子激发其情感,引起其共鸣,使整堂课进入情感的高潮,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德育教育,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七)迁移拓展
请同学们以口头作文的方式讲述你的亲情世界里发生的你最难忘的一幕,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既是情感教育,也是作文训练。较好实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七、教学反思
(一)优点
1.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借助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
2.在教学方法上,我有意识地选用朗读法,将朗读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反复吟诵,最终用朗读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对亲情的感悟。
3.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我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运用圈点勾画法,品读法,讨论法抓住关键语句,反复咀嚼,从而领悟平易朴实的文字下深长的意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运用课内外结合的方法,以外促内,以内促外深入理解文本体察生活,将自己的独特体验表达出来。
4.在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时,我有意识地借助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用孩子们身边的例子激发其情感,引起其共鸣,使整堂课进入情感的高潮,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育,进而突破教学难点。
(二)不足
1.后半部分,由于时间问题,给学生读的机会太少,而且疏忽了朗读指导。
2.我的情感有些强加给学生了,应该教会学生从多个角度地感悟文本,多元化地解读文本。
3.在备课过程中,对《散步》这文本剖析得不够透彻,文中的有些语句还是可以挖掘得更为深入的。
《散步》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品读清新质朴的语言。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的培养。
2.透过朴实的语言品味浓浓的亲情。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阅读文段,揣摩情节的发展。
文段:
几年前,我探亲期满返回无锡的时候,母亲送我到车站,我的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眼看就到发车时间……
二、感知课文
1.听课文,思考问题。
(1)文中写到了哪些人?
(2)在什么季节、什么地点散步?(用一句话概括主要事件)
(3)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
(一)捕捉细节议人物
文中的几个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试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1)学生通过对课文细节的把握,分析“我”“母亲”“儿子”三个人物的性格。
(2)分析“妻子”性格特征。
(二)各抒己见提观点
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我”最终还是依从了“儿子”,这不意味着“母亲”的意愿没有得到尊重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三)体验幸福说“秘诀”
散步,算不得大事;作者处理的办法,也许也算不得最好,但结果是一家人和和美美。从这样的小事中,我们不难发现构建幸福家庭的.秘诀。大家知道这秘诀是什么吗?
(四)走入画面探景物
1.找出景物描写的段落,体会朗读语气的处理。
2.思考:这些句子和“散步”的主题有无关联?散步途中所见多矣,为什么选择这几处景物来描写呢?
四、感悟体验
1.指导朗读最后一段,进一步感悟文章的深层内涵。
2.交流感悟:“两个人背上的加起来就是一个世界”一句的深刻含义。
3.回放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幸福片段,体味“甜蜜的负荷”那独特的滋味。
五、拓展延伸
1.创作诗句,表达感悟。
亲情是身心疲倦时听到的亲切问候,是 ;亲情是轻松愉快时发出的会心微笑,亲情是 ……
2.作业
在父亲母亲的背上静静地趴一会儿(至少一分钟),想象自己回到小时候,再为他们做个简单的按摩。虔诚地做完这些事,然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课后小结
《散步》是一篇文字浅显、内容亦不庞杂的文章,但是意蕴丰富,耐人寻味。在600余字的短小篇幅内,情节简单而不乏起伏,人物着墨不多而风貌毕现。学生喜欢《散步》这样的文章是很自然的,但想要真正理解就不容易,欲求将其中蕴涵的爱和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真正吸纳进自己的灵魂深处,则殊为难得。本篇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将短文精教,以品读、感悟主要手段,使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步》真正镌刻在学生的心里。
《散步》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4、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学会感恩的美好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美。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学会感恩美好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设计:
诵读品味法点拨引导法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说事、品情、赏景、析意、悟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引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看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美景?——一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真美!就让我们在这春天的美景中散步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二)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有感情的朗读,特别要把读重音的字词在下面做标注。朗读后思考两个问题,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会读了吗?
检查生字词:分歧qí蹲dūn下熬过ao霎时sha粼粼lin
(四)归纳主要内容: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概括)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初春的田野散步。
多媒体展:散步
(小)事件——(大)主题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浓浓亲情:尊老爱幼
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责任重大:整个世界
“以小见大”的写法
三、深入阅读,品味语言:
默读课文,品味这篇文章清新、质朴,但是却又意味深长的语言。
多媒体展示:把这篇散文中最能打动你的字词句找出来,然后说一说为什么这些地方打动了你?
师生交流,品味语言
重点:怎么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儿子和母亲为什么是整个世界?这一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母亲养育我,她老了,赡养她是我的.责任;儿子是祖国的未来,养育他也是我的责任。其实这句话强调了我深深地责任感和使命感,富有哲理。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
怎样朗读这段呢?又有柔情又要厚重,重音要读出来。
(三)归纳品味语言的方法
我想通过刚才的品味,同学们应该懂得如何品味语言了吧?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品味呢?
关键的字词句、句式、修辞、标点符号。
四、推己及人,感受亲情
(一)说一说你的亲情故事,让我们分享你的感动。
(二)最后让我们用一首歌表达对的父母的感恩与祝福。
《散步》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美。
3、感悟亲情美,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合作探究,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美。
教学难点:
理解中年人的责任感,感悟亲情美,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请大家欣赏一段优美动听的歌曲《让爱天天住我家》,一段轻松活泼的歌曲,唤起了我们对家的眷恋。家的故事绚丽多彩,犹如一池春水,却也能因乍起的风泛起涟漪。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莫怀戚给我们带来的散文——《散步》,走进温馨的家庭生活。
二、读以知文引出美
1、建议: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标上小节号,划出文中的生字词。读完后,请你选择文中的词语,尝试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老师也尝试概括了一下,其中有些字词我们应该共同关注。
多媒体展示:初春,年迈的母亲在(áo)过了一个酷冬后,和我们一家在田野上散步。途中发生分歧(),我一霎()间感到了责任重大,可这小小的情感涟漪()()却使我们一家更加相亲相爱。
3、读完这篇短文后,你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怎样的感情?(亲情,板书)
过渡:在浓浓亲情的氛围中,让我们再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
三、读以入境感知景美
建议: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你仿佛就是作者,正在欣赏自己的作品。
(方法提示:边读边寻找课文中的景物美,尝试用优美的句子表述出来)
过渡:作者给我们展现了南方初春田野的美景,那在这美景中散步的一家四口,他们身上有什么美吗?就让我们再来好好读读文章。
四、读以悟情品味人美
1、建议:朗读时可以通过停顿(/)、语速的快慢、音量的大小、声调的高低、重读(.)轻读等朗读技巧的恰当处理,来准确传达内心的感受,从而展现语言的`美。我们以第三小节为例,分析一下朗读的技巧,这段老师认为可以这样读。【老师范读】
(多媒体展示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语速放慢)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语速缓慢、语调深沉)
分析:
1、放慢语速读“太迟,太迟了”,表明“我”对春天久盼不至怅恨心情,充满
对母亲身体的担忧和焦虑。
2、重读“总算”,突出“我”盼春春至的欣喜之情。
3、重读“熬”突出“我”对母亲的担忧。
4、放慢语速,语调深沉,“我”感到了自身的责任重大。
过渡:老师刚才的朗读只是抛砖引玉,相信咱们班一定是卧虎藏龙、高手如云,待会儿请同学们也来展示一下。
要求:请你先找出文中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并在句子旁○作上批注,然后揣摩朗读技巧。最后四人一组,好好读一读。
让我们来倾听同学们的心声,一起交流一下。
参考:可能有的句子
⑴写景的句子
例如: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教师指导:刚才这位同学提到了要读出春的生机勃勃,那我们可以怎么去读?(读得兴奋、带着饱满的精神状态,语调去读描写春景的句子。最后一句语调上可以怎么处理,这是作者看到蓬勃春景后,沉下心来的思考,所以应该读得深沉些。也能这么我们再请一位同学试一试。经过指导,你也能成为专家。)
⑵传情的句子
例如: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语速放慢),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语速缓慢、语调深沉)
教师提问:怎样理解“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归纳小结:母亲给了我生命,儿子又是我生命的延续,这一老一少,不就是我的全部,我的整个世界吗。这是一个中年人对家庭、对社会责任感的真实感受。
谈到中年人的责任,这让我想起了席慕容《严父》中的一段话(师范读)
(多媒体展示:
八月,夏日炎炎,在街前街后骑着摩托车叫卖“牛肉,肥美黄牛肉”的那个男子,想必是个父亲吧。新修的马路上,压路机反复来回工作着,在驾驭座上那个沉默的男子,想必是个父亲吧。在远处那栋大楼里,在一间又一间的办公室批着公文、抄着公文的那些逐渐老去的男子之中,想必也有许多是父亲吧。一切的奔波,想必都是为了家里的孩子吧。配乐朗读(评价:你读得真有感情,老师也能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中年人承担的沉甸甸的责任。)
小结:对于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对老人要尊重,对孩子要爱护,所以他们承担着沉甸甸的责任。所以文章中除了充满亲情外,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年人的责任,正是因为有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中年人,才能构建相亲相爱的一个家。(补全板书)
那我们该用怎样的语调语速来读出中年人沉甸甸的责任呢?(语速、语调的处理)
作为全文中的一个意味深长的句子,让我们来好好读一读,
2、过渡:现在我们
美在“我”尊老爱幼、有责任感;
美在“母亲”;
“散步”之美,美在“妻子”;人美
美在“儿子”;
美在“一家四口”!
3、对联小结过渡:真是景美人更美啊!
不由让老师想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下联是: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请同学们给出个横批
再掀高潮:(出示上下联,学生补写上横批)
横批:相亲相爱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4、读:这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真让人感动。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好好读课文。
过渡:有同学还没有读完,那就请你回家后把这篇课文再读给你的父母听,听听家长们会对你说些什么。
五、老师寄语
亲情不仅是亲鸟的育雏,更应是乌鸦的反哺;
亲情不仅是对孩子的爱护,更应是对老人的尊重;
亲情不仅是散步时的相互谦让,更应是中年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亲情不仅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领会,更应是用我们一生的光阴来领悟。
老师希望:让爱天天住你家!
六、读以导行写出美
练笔:每个人都有相亲相爱、其乐融融的家,有辛勤劳作、承担家庭责任的父母,有慈祥善良的长辈,请你以:“(人物)我想对你说!”为题,在心形卡片上写一段话,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回家后把心形卡片放在家人的枕头下面)
【《散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散步》教学设计01-25
散步教学设计02-09
《散步》教学设计01-10
散步教学设计05-19
《散步》教学设计范文04-08
《散步》的教学设计范文04-09
有关《散步》教学设计04-09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10-22
《散步》教学设计15篇01-25
《散步》教学设计(15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