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19 15:17:47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推荐度:
  • 初中物理功教学设计 推荐度:
  • 八年级物理下册《弹力》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物理教学设计集合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理教学设计集合15篇

物理教学设计1

  一导入

  教师出示两个橡皮泥(一个成球形状,一个成船形状),将其放入透明水槽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为什么船形状的橡皮泥就漂在水面呢?那么它受到了什么力?

  好,我们今天一块来研究一下。

  二知识详解

  出示前面学习过的弹簧测力计,大家重新认识一下。请同学发言,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使用它,还应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线、使用之前沿轴方向拉动几下。

  好,大家来测一下小铁块的重力,请读出示数。

  那请大家在想一想如果我现在将小铁块放入水中,会有什么变化,学生会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那么是不是小铁块的放入水中后,重力减小了?

  学生回答:不是,是水给了小铁块一个向上的浮力,所以示数会减小。

  师:对,是水给小铁块的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竖直向上的力就是浮力。

  (一)、浮力的定义,方向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方向:竖直向上

  刚才这种是直接测量法,(F浮==G–F拉)先测出空力中小铁块的重力,然后将小铁块放入水中读出示数。

  (二)、浮力产生原因

  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浮力产生的原因。请看图正方体是一个有6个面,它的前后面、左右面在水中的压力是相等的。只有上下两个面压力不一样(浸入水中深度不一样,受到的压强不一样,那么它的受力面积相等所以压力就不一样)。通过压力差法来计算浮力的大小F浮==F向上--F向下。

  师:大家注意,如果一个物体沉底了,那么它受到水的浮力了吗?思考一下。如果下表面与其它物体紧密结合在一起,就没有受到了浮力。例如在水中的桥墩。

  (三)、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实验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造船比赛:用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船,用砂石作货物,看一看,谁做的船载的货物多?并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快乐游戏:造“船”比赛。学生每组一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设计造船。并观察交流船只的差异,讨论,大胆猜测,交流讨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快乐体验: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从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猜想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形状、深度等因素有关系。

  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测,并引导学生合并归类,引导各小组认领实验课题。按下列要求设计实验报告: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步骤。

  学生分组探究:

  (1)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的关系;

  (2)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3)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4)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5)利用测力计、橡皮泥探究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分小组合作探究。

  对小组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粗略结论:即: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质量、体积、物体的形状等无关。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有关,最终推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

  演示验证:利用溢水杯、弹簧测力计验证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然后说明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

  让同学们找找,感知生活哪些地方存在浮力。

  最后对课堂小结。

物理教学设计2

  授课人:

  学 校:

  1、《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

  知道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通过实验,了解波的衍射现象。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在认识了机械波之后,与第四节《波的干涉》一起分析了波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相关结果,是对波的特性的进一步探究,渗透了相互作用观念,拓展了运动观念。教材在探究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时,首先从现象引出问题,然后通过水波进行试验得出结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对于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的研究,既是对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的拓展,也是培养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还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载体。

  3、教材的编写思路

  本节以水波为研究对象,探究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由于学生初中已经学习过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所以本节对于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只做了简单介绍,而把重点放在了波的衍射现象上,并设计了实验探究波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4、教材的特点

  (1)本节是现象课,通过展示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进而探究产生此类现象的条件及其现象背后存在的客观规律。

  (2)本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逐步引向深入,既是学生已有知识的发展和应用,又是后面学习的基础

  (3)本节较多地采用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如水波的反射、折射、衍射现象图,图片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激发学习兴趣,避免仅用文字表达带来的枯燥无味现象。

  5、教材的处理

  教材中关于波的反射和折射的内容描述比较简略,没有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对反射规律、折射规律进行探讨。在本教学设计中,对其进行补充;通过现象观察,给出了相应的定义,然后引导学生建立“射线”模型,分析波的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关于水波衍射的实验,设计为探究实验,带领学生一起完成关于“波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的探究实验。

  【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的兴趣

  高二理科的学生具有自信、好学的心里特点,同时他们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生的知识基础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光的反射、折射以及回声等的初步知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3、学生的认识特点

  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中,已经具备光反射、折射,回声等零散知识,光、声都是以波的形式在传播,学生不难将相关知识扩展到波。另一方面,波的衍射概念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衍射是否明显的问题上存在认知困难,一是容易将不明显的`衍射现象理解为没有发生衍射;二是对明显衍射条件的认识,容易忽略相对性。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通过实验和生活图片展示认识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知道这是波传播过程中与介质的相互作用。

  2、科学思维

  能通过射线解释反射、折射现象,认识波动中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通过探究实验的培养学生基于现象证据总结结论的科学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

  从绕射现象引出问题:衍射现象什么情况下更明显?然后通过水波进行实验,观察各种缝宽的水波衍射,得出结论:缝宽或障碍物尺寸与水波波长相当或更小时,衍射现象更明显。通过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认识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关注生活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的习惯,通过探究实验,形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探究波的衍射现象是否明显的条件

  【教学难点】

  认识波的衍射现象及其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现象展示、思考分析、知识运用等,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充分体现物理学科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独特作用。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综合应用现象、设问和探究等多种方法,并辅以多媒体等手段;由生活现象到规律总结,再到生活应用的整个教学逻辑顺序,贯穿本节课堂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尝试自主分析概括,得出结论;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模型建构方法,受到科学思维方法训练以及探索精神等科学素养的教育。

  【教学用具】

  Flash动画、视频及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文学文化中的科学知识: 《红楼梦》中有个非常有名的人物:“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人是谁? 大家可知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出处? 提出问题:(PPT展示)

  观看视频原始捕鱼方法:叉鱼里面又包含了什么物理知识?

  同学们,听语文老师说大家最近都在学古诗文,之前大家深入学习过《红楼梦》大家还记得里面有个人被形容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谁? 第二个问题考验大家语文功底,有人能回答吗? 《列子.汤问》里记载: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歌唱能手,为了赞美她的歌声,有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个成语。 作为物理老师,其实老师最想考大家的是,里面有何物理知识?

  下面,我们再通过视频一起感受原始的捕鱼方法——叉鱼!叉鱼里又包含了什么物理知识?

  其实上面的文学描述,以及生活中的叉鱼情景,分别涉及到了波传播过程中的衍射、反射和折射现象

  1、通过与文学融合,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除了要学会鉴赏文学里的美,还要懂得探究其中科学性。

  2、通过叉鱼的生活情景,联系本节新课,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

  最后引出本节课题

  (二)波的反射

  1、通过两个小视频展示:水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容器壁被反射回来

  2、建立模型分析波的反射规律 模型建立:

  3、生活思考 如图所示,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人的活动减少了吗? 现在,通过视频观察在平静的水面中滴入一滴水,水波传播过程会发生什么现象? 水波遇到容器壁会被反射回来,这是波的反射现象,其实对于波的反射,对大家来说并不是完全陌生的知识,大家初中学过光的反射,也知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也会因为反射形成回声。 现在大家能否根据这些知识建立模型总结波的反射定律?

  提出问题: 1)回忆初中学习光的反射知识,我们可以怎样表示水波的入射方向和反射方向?

  2)我们可以用射线表示水波的入射和反射,横线表示分界面,建立模型。水波的反射与光的反射都遵循相同的规律,用虚线表示法线,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其实“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声波的的反射,当然这里运用了夸张的表达手法。 提示:刚下过的雪是新鲜蓬松的,它的表面层有许多小气孔.当外界的声波传入这些小气孔时便要发生反射.由于气孔往往是内部大而口径小.所以,仅有少部分波的能量能通过口径反射回来,而大部分的能量则被吸收掉了.所以不是人的活动减少了 1、通过视频让学生更直观观察到到水波的反射现象,增加感性认识。

  2、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建立模型分析实际现象,并发现和总结现象背后蕴含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

  物理来源生活,并走向生活。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素养。

  (三)波的折射

  (1)通过叉鱼图片以及波传播动画,分析波的折射现象 叉鱼图 水波的折射实验视频 波的折射视频动画

  (2)建立模型分析波的折射规律

  (3)比较波的反射与折射

  3、生活思考 如图所示,骆驼队白天在沙漠中行走时,队伍后面的喊声,队伍前面往往听不到,而夜晚就不同,听的比较清楚,这是什么原因? 叉鱼时,鱼叉进入水中,会让鱼叉看起来像是变弯了,大家知道这是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的折射现象产生的视觉效果。 其实除了光波,水波等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外一种介质时都会发生折射。 请大家观察水波的折射现象,思考问题:在浅水区和深水区交界面,水波发生了什么变化? 类似分析波的反射规律,我们同样可以用射线建立物理模型,分析波的折射定律 如图,我们用分居法线两侧的射线分别表示入射方向和折射方向,而折射波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r. 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什么关系呢? 经过实验发现: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波在第一种介质中的速度跟波在第二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 波发生折射的原因,正是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并且满足以下关系: 所以大家现在知道要想精准叉到鱼,要怎么叉了吗? 提示:白天近地面的气温较高,声速较大,声速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导致声音传播方向向上弯曲;夜晚地面温度较低,声速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声波的传播方向向下弯曲,这也是在夜晚声波传播地比较远的原因. 1、通过图片和动画视频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值观清晰地认识到生活中波的折射现象及其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同时教育学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建模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3、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整理、比较、归纳,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并且提升学生科学思维。

  (四)波的衍射 (

  1)通过视频观察水波的衍射现象。

  (2)实验探究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3)生活思考 医院中有一种“B超”仪器,常用来探测人体内脏的位置及发现可能的病变,这种仪器为什么要使用超声波而不用普通的声波? 通过视频可以看到,水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石头时,会绕过石头继续向前传播。这是波所特有的衍射现象。 一切波遇到障碍物时都能发生衍射现象,只是有的衍射现象比较明显,有的不明显。 那么问题来了:波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呢? 在现实生活中,水流过桥洞会发生衍射现象,下面在水槽中放中两块挡板,中间留一条缝模拟桥洞,进行实验探究: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波长一定的水波,通过宽度不同的狭缝,请同学们观察其传播情况,思考以下问题: (

  1)水波会一直只沿直线传播吗?水波穿过狭缝后,出现了什么现象?

  (2)当不断减小狭缝的宽度时,观察到水波穿过狭缝的传播有什么变化?

  (3)保持狭缝的宽度不变,改变水波的波长,观察波的传播情况有什么变化?

  现在大家能说说,刚上课时提到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什么了吗?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成语也体现了波的衍射现象,大家能想到是哪个成语吗?

  提示: 1、通过视频观察水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的现象,引出波的衍射的概念。

  2、设计水波的衍射实验,探究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锻炼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归纳得到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一般条件,学生在参与中突破了学习难点,产生了学习兴趣,提升了关键能力。

  【板书设计】

  §3.3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1、波的反射:反射角= 入射角

  2、波的折射:折射角≠入射角

  3、波的衍射:波可以绕开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叫作波的衍射

  (1)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2)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包含了波的三种现象:反射、折射和衍射,内容相对比较多,但又因为学生已有光反射和折射的相关知识,所以在波的这两种现象教学中,课堂节奏相对快一些,在将波的衍射现象时,设计了探究实验,教学节奏相对慢些,希望能给学生更多时间思考。

  关于波的现象,本节课堂主要运用的是水波作为研究对象,但由于水波实验现场演示时效果都不是很明显,所以本课堂都选用视频展示进行替代,这是本节课一个遗憾。

物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2.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3、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和温度而变的物理量。

  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对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估测的能力;2.通过用天平测量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和温度而变的物理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2.通过对物质质量的测量,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来测质量。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教法学法:实验演示法。

  教学用具:学生天平(带砝码),小石块,水、烧杯,矿泉水瓶子一个。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

  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宇宙上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新课教学

  1、质量

  (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的多少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表示。 国际单位:千克(kg) 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物体的这个性质就引入了质量这个物理量。

  (2)质量的单位

  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看教材P103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天平。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使用: 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测量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

  教师强调:

  (1)、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

  (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

  (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 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2.质量的测量——天平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质量。 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为移动游码。

  (1)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2)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3、学生实验(多媒体展示操作步骤)

  (1)、学生用天平测量一个小石块的质量: 步骤: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调节天平平衡; c、把小石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d、读数——小石块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读数 (2)、学生用天平测量液体水的质量: 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b、调节天平平衡; c、把烧杯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d、读出烧杯的质量0=砝码的总质量+游码读数 e、把待测的液体水倒入烧杯中并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f、读出液体水和烧杯的质量1=砝码的总质量+游码读数 g、求出液体的质量=1-0

  (师注意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 (1)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这(2)称量一小杯水与一小匙白糖的总质量,然后使白糖溶于水,再称量糖结论: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学生对照板书对本节课教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复述: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克(g)。

  3、质量测量工具:天平

  4、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5、演示实验(P111想想做做) 个物体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 水的质量。比较两次称量的结果。

  三、小 结

  四、作业布置

  教材第11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及答案:

物理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探究磁铁的有关性质。 2. 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 3. 知道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

  4. 知道磁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磁铁的一些特征

  三、教学重难点

  学生独立探究,发现磁铁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

  各种形状的磁铁、回形针、针、线、水彩笔、卡纸。

  研究磁铁

  一、各种形状的磁铁

  二、磁铁的性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教学反思

  一开始,我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参与科学学习活动。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指导者、参与者。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我直接教给学生实验步骤,让他们主动去实验,引导他们自主开展探究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作用,调动他们的思维,保持他们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课堂呈现出这样几点问题:

  1、学生探究的意识不浓烈,在“玩”磁铁的时候很不关注现象,没有从现象有意识的去思考磁铁有可能存在的性质。 2、学生探究的方法不多,只有部分科学素养较高的学生会想着用多种方法去探究性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应用了一种方法后就不去思考别的方法。有的学生方法应用也不妥当,拿着磁铁在做拼图游戏,一点也没考虑到这种方法是否能探究出磁铁的性质。 3、以小组的形式在探究,但小组成员间真正的交流很少。

  身为科学课程的教师,应该悉心地钻研教材,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掌握好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动态。争取让每节课成为成功课,不留有遗憾。

物理教学设计5

  第三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教材分析: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这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

  基础知识,是后面学习浮力、液体压强的基础;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设计思想: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落实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课程理念。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提出问题,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既觉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了探究情景,为后面的探究教学奠定了基础;密度的概念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探究,经过计算、分析、比较、交流,最后得出的。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在第2课时,着重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密度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分解的含义。并能够根据力的效果分解力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力的分解,会用力的分解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观察、实验能力;以及利用身边材料自己制作实验器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经历力的分解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经历力的分解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了解物理规律与数学规律之间存在和谐美,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3、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能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培养团队精神。

  设计意图

  为什么要实施力的分解?如何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实施分解?这既是本课节教学的内容,更是该课节教学的重心!很多交换四认为只要教会学生正交分解就可以了,而根据力的效果分解没有必要,所以觉得这一节根本不需要教。其实本节内容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探究的材料。本人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受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的启发,按照伽利略探究的思路:“猜想――验证”,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猜想――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探究出把一个理分解应该根据力的效果来分解。同时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本节课通过自己挖掘生活中的很多材料,设计了一些很有趣而且效果非常好实验让学生动手做,亲身去体验和发现力的分解应该根据什么来分解。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做实验并不是一定要有专门的实验室,实验的`条件完全可以自己去创造,从而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 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验】“四两拨千斤”

  (两位大力气男同学分别用双手拉住绳子两端,一位女生在绳子中间只用小手一拉就把两位男生拉动了)

  二. 通过演示实验引入“力的分解”的概念

  【演示实验】在墙上固定一个松紧绳(带有两个细绳套),教师用一个力把它拉到一个确定点,然后请两个学生合作把它拉到确定点。

  得出“力的分解”的定义

  三.探究“力的分解”方法:

  探究一:力的分解遵循什么定则?

  结合伽利略探究的思路:

  问题-猜想-逻辑(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请学生猜想

  请学生逻辑推理: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所以它们遵从同样的规律

  请学生实验验证(思考:如何验证?)

  利用上面的演示实验的器材,请一位同学用一个绳套把结点拉到一定点O,记下力的大小和方向;而另一位同学用两个力把结点也拉到O,记下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得出结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探究二: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

  请学生思考: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怎样的两个力?分解的结果是否唯一?有多少种可能性?(根据一条对角线可以做无数个平行四边形,所以有无数解)

  请学生思考:那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呢?

  通过课堂一开始的实验启发学生:为什么一个人可以拉动两个人,她的一个力从效果上来说可以分解成两个沿着绳子的拉力从而把两个人拉动。因此我们在实际问题中应该根据力的效果来分解已知力。

  探究三: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实例1、在斜面上的物块所受的重力的分解

  学生猜想:斜面上物体的重力会有哪些效果?

  实验验证:用海绵铺在斜面上和挡板侧面,把比较重的物块压在上面可以明显看到海绵发生的形变,这就是重力作用的效果

  根据实验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就可以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计算可以求出两个分力的大小

  总结:力分解的步骤:

  1、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据力的作用效果定分力的方向;(画两个分力的方向)

  3、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定分力的大小;(把力F作为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得分力)

  拓展引申:为什么高大的桥要建造引桥,为什么公园的溜溜板要倾角很大?

  实例2、三角支架上的力的分解

  学生猜想:物体对绳的拉力会有什么效果?

  实验一:用橡皮筋、铅笔、绳套、钩码为器材做学生实验自己体会(学生每人一套器材,人人动手实验)

  实验二:两名同学相互合作,一人一手叉腰,另一同学在肘部用力下拉去体会力的效果,然后两人互换

  实验三:观看视频(在支架与竖直墙相连处用橡皮膜展示力的效果)

  拓展引申:如果上方细绳与水平杆的夹角变小,两个分力大小如何变?

  实验验证:(自制教具:用一个拐杖,没有拐的一端系上很宽的橡皮筋,同时那一端掉着一个3千克的铅球,有拐的一端让学生顶在腰间,慢慢减小橡皮筋与拐杖之间的夹角,会发现学生手臂上越来越吃力,同时腰间感觉越来越难受,)请一位同学做演示实验去体会。

  探究四:合力一定,两个分力随它们之间的夹角变化如何变化?

  学生猜想:

  实验验证:用一根绳中间吊一铅球,然后把两个绳的端点距离逐渐拉大,最后会发现绳子拉断,说明分力是逐渐变大的。请学生上讲台亲自实践,其他同学观察分析。

  请同学解释一开始的实验,为什么“四两可以拨千斤”?

  拓展引申: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自己可不可以自制一个专门用来测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的一个仪器呢?应该如何制造?

  课后探究:一个已知力分解成两个力,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结果有多少种?

  教学反思:

  执教完该课节后感到最大的成功就是如何围绕体验性探究实验做好了精心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学习任务的推进,更主要是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分化起到了有效的化解。这就让学生明白实验对物理的重要性,同时也知道要自己创造条件去探究物理世界中很多未知的奇妙的东西。真正明白了物理就在生活中,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有益的。觉得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受上课时间的限制,这些实验都是老师课前准备好的,如果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设计,亲历那设计的过程,这样就更加有意义,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加有益。

物理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会使用相关的实验仪器,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和资料;

  (3)经历从所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有关记录和收集到的实验数据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

  难点:从实验数据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具:光具座、蜡烛、火柴、光屏、焦距f=10cm的凸透镜

  课型:实验、讲解、讨论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课本 图4-23

  当凸透镜距灯泡较近时,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灯丝正立、放大的虚像;

  适当增加凸透镜与灯泡的距离,在墙上看到灯丝倒立、放大的像,继续增加凸透镜与灯泡的距离,在墙上又能看到灯丝倒立、缩小的像。

  板书:1、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做实像。

  2、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u);

  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v)。

  二、新课教学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也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还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凸透镜成不同的'像时,像距、物距和焦距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

  为了准确地测量出物距和像距,我们这个实验用到的主要仪器是光具座。

  ① 如何测量物距和像距?

  ② 强调:实验时,凸透镜中心,烛焰中心及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探究活动一:倒立缩小的像

  像的性质 物距(u)/cm 像距(v)/cm

  倒立缩小的像

  问题:

  (1) 物距与焦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2) 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像与物是在同侧还是异侧?

  (3) 物上、下移动,光屏上的像怎样移动?

  (4) 用书本将透镜上半部分遮挡起来,像有什么变化?

  (5) 对调蜡烛和光屏,成什么像?

  结论: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

  应用:照相机

  探究活动二:倒立等大的像

  像的性质 物距(u)/cm 像距(v)/cm

  倒立等大的像

  讨论:

  (1) 物距与焦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2) 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像与物是在同侧还是异侧?

  结论: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

  探究活动三:倒立放大的像

  像的性质 物距(u)/cm 像距(v)/cm

  倒立放大的像

  讨论:

  (1) 物距与焦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2) 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像与物是在同侧还是异侧?

  结论:当f2f。

  探究活动四:正立放大的像

  像的性质 物距(u)/cm 像距(v)/cm

  正立放大的像

  讨论:

  (1) 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2)像与物是在同侧还是异侧?

  (3)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结论:当u

  应用:放大镜

  根据以上讨论,你能不能总结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呢?

  板书: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v=u,物像异侧;

  当f2f,v>u,投影仪,物像异侧;

  当u

  讨论与交流:实验中你还有哪些新发现?

  问题讨论,引申拓展:

  (1) 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什么?实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

  (2) 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是什么?虚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

  (3) 凸透镜成像时,什么情况下物像异侧?什么情况下物像同侧?

  (4)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如何变化?像的大小又如何变化?

  (5) 某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这是什么原因?

  ①

  ②

  补充:课本 最后一段文字:a、两倍焦距处是物体成缩小的像还是放大的像的分界点;

  b、一倍焦距处是物体成倒立实像和正立虚像的分界点;

  (6) 你能否想出两种方法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7) 当u=f时,凸透镜能成像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光屏与透镜的距离为16cm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B、8cm C、12cm D、16cm

  2、见《创新作业》 第7题

  四、布置作业:

  课本 1、2、3、4、5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教学难度大,应分为两个课时进行。重点应放在实验探究上,以问题为主线,可以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起指导作用。

物理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内能

  2. 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 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重点】:内能以及改变内能的方法。

  【学习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预习检测】

  1. 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 。

  2.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 。

  3.铁水和冰块的温度虽然不同,但他们都具有 。

  4.改变内能的途径是: 和 。

  5.冬天搓手会让手暖和,是通过 改变的内能;冬天嘴对手哈气取暖是通过 改变内能的。

  6.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______能、_______能,同时还具有______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___

  20xx九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

  ___能.

  7.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

  8.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_______,使空气的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阅读课文7页内能,回答下列问题:

  1) 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__,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动能;

  2)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有作用力具有______,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间也有______,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内能。 3) 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动能越_____,内能越________。

  4) 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______(停止吗?),所以一切物体________。

  讨论: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 学生活动二:改变内能的方法

  1、小组讨论:如何使一块冰熔化?怎样使一根铁丝的内能增大?

  小结:⑴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____和_____,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热传递的实质是________;做功的实质_________。

  ⑵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低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差)

  2、演示压缩空气引火仪的实验:

  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 ,

  原因: ,

  说明: 。

  3、实验:在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观察瓶内的变化 ,原因 ,

  说明 。

  小结:⑶ 对物体做功,内能 ,温度 , 实质是 能转化为 能;

  物体对外,内能 ,温度 ,实质是 能转化为 能

  ★ 学生活动三:群策群力

  1、1分钟竞赛:举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

  2、讨论达成共识: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⑴物体温度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⑵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可能)改变?

  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⑴物体内能的变化(一定、不一定)伴随着吸收或放出热量?

  ⑵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不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热量和温度的关系

  ⑴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不一定)会引起物体温度的变化?

  ★ 学生活动四:学生阅读:地球的温室效应

  1)什么是温室效应?

  2)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物理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

  3、知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方向的能力。

  2、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

  3、知道实验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尝试使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

  2、在体验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2、弹力大小的计算。

  3、实验设计与操作。

  教学难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xx

  教具准备

  弹簧、钩码、泡沫塑料块、粉笔、烧瓶(内装红墨水瓶塞上面插细玻璃管)、演示胡克定律用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钩码等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观看伊辛巴耶娃撑杆跳破世界纪录及运动员跳水的视频。

  撑杆跳高运动员要使用撑杆,跳水时要使用跳板,你能说明这样做的目的吗?由此引入新课

  师:那么,这又是个什么力呢?它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大小、方向各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弹力的有关知识。

  [新课教学]

  [实验演示]

  演示实验1:弹簧挂上钩码后伸长。

  演示实验2:泡沫塑料块受力而被压缩、弯曲与扭转。

  演示实验3:粉笔用力被折断。

  学生观察思考什么是形变

  给出形变的定义——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

  刚才举的那些例子都很容易观察到,如果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和桌面发生形变了没有?

  生1:没有。

  生2:可能发生了形变,但是由于形变量太小,所以肉眼观察不出来。

物理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 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3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4、指导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从而了解电压的概念,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1、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电压的作用。

  2、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电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

  【教学方法】

  类比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我们知道导体中存在着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电荷定向移动的呢?

  运用抽水机提供水压,水压形成水流,类比学习电源提供电压,电压形成电流。对学生学习电压进行引导。

  二、自主学习

  通过引导和课前预习学生电压,教师要引导

  1、电压概念的形成: 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源的作用: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的装置

  (1)干电池:

  (2)发电机:

  (3)学生电源:干电池 学生电源

  3、想想做做:电路中先后接入一节和两节干电池小灯泡的亮度一样吗?

  4、总结结论

  (1)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2)单位换算关系1 kV=10 V 1V=103 mV

  (3)常见的电压值:干电池电压1.5V,我国家庭电路电压220V。

  只有不高于36V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5、思考: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三、合作探究

  1、电压表用途、符号

  2、认识电压表

  (1)、电压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电压表有几个接线柱?接线柱上标着的符号或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电压表有几个量程?对应不同量程刻度盘上的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4)总结出电压表使用方法(对比电流表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电压表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调零)

  实验时:

  ①、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

  ②、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正极,负接线柱靠进电源的负极。

  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试触)

  (5)电压表正确读数①明确量程②明确分度值③根据指针的偏转情况进行读数。

  附练习 1、电压表读数。2、连接电路,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

  3、用电压表测电压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注意师生互动)

  实验结论: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

  四、教学拓展

  1、为什么电压表要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串联在电路中可以吗?

  串联时灯不亮,电压表有示数。

  电压表等效为断路

  2、中考链接:某同学使用电压表测电压时,老师提醒他电压表的接法有错误,那么,他接错的地方可能有:

  ①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②电压表的量程选择不当

  ③把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五、课堂小结

  1.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通常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符号是V。

  2.电压表测电压:(1)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2)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最大测量值。(4)电压表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压。

  六、板书设计

  1.电压:(板书)

  (1)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2)电源: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电压的单位:千伏(kV),伏特(v),毫伏(mV)

  1kv=1×103v, 1v=1×103v

  2、电压的测量

  (1)认识电压表

  (2)作用:测量电压的高低

  (3)用法①并联;②“+”接线柱、靠近正极极;③量程。

  (4)电压表正确读数①明确量程②明确分度值③根据指针的偏转情况进行读数。

  3、练习使用电压表

物理教学设计11

  摘要: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要注重科学探究,多让学生参与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体验获得探究结论的喜悦

  关键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教育改革已经紧锣密鼓,素质教育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其教育的思想及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界应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物理素质为纲,作为素质培养的有效手段的物理教育,应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

  一。在物理教学之前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素养,知识经济的时代,物理也将更广泛更普遍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越来越表现得与人类的生存质量,社会的发展水平休戚相关,因此,人们不能不对教育有新的思考。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设计,因为“设计”是回应理念、凝聚智慧、纵横信息的创造性活动,教学在前进,课堂教学设计也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的去攀升新的高度。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

  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技能、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观点。简单地说,就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激发兴趣,树立观点。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当前学生能力的发展缺少应有的知识储备,而国家课程的一统性在这方面明显存在着不足。为解决国家课程不足,在教学中通过完善的课程设计为学生能力发展提供良好的知识建构就显得非常重要。

  对教学设计的概念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本文指的是:教师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的预先决策和超前把握。

  1.教学设计的形成过程

  教学设计从它的形成过程讲,可分为两个阶段。

  1.1思路设计。所谓思路设计是指教师根椐教学的一般认知规律和课程

  基本特点,在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材思路的前提下,编制出具有一定层次的教学程序。例如,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思路是“引入课题、激发动机→感知现象、形成表象→思维加工、得出概念→剖析概念、加深理解→巩固运用、强化记忆”。教学思路的设计只是教学方案的初步定向,此时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还只是原则的、笼统的、概括的,其包含的素材还相当贫乏,缺乏具体,需要进一步的设计,才能明确、丰富和充实。

  1.2活动设计。活动设计是指教学各阶段师生双方的地位和作业方式的确定,即师生双方在各教学时间内做什么,怎样做,任何教学思路的展开都必须通过活动来实践。如果说教学思路的设计体现的是教学设计的共性,那么,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说是教学设计的个性的体现,同时也是教师的教学观念的体现,同一种教学思路可以由不同的活动方式展开,典型的例子就是许多课题的教学可以用“教师讲”的活动方式展开,也可以用“教师指导”的活动方式展开。就前者来说,其活动过程简单易控,只要教师讲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特出、难点突破,学生接受讲解的结论也不困难,可要让学生信服这些结论就不那么容易,因为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许多观念与物理学的结论往往是相勃的。

  2.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关注点

  2.1 转换教学角色,让学生乐学 。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是物理概念的理解和物理问题的.解决。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就大多数学生而言,从自然现象和实验归纳出概念和规律,学生掌握较好,而运用概念和规律去解决问题则困难较大。这是由于演绎推理较归纳推理可以通过更多种形式来表现,掌握起来也较复杂些,因此需要有意识的寻找按照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编写的习题,进行针对性训练。出试题法就是让学生编写物理试题,来掌握物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老师事先定好格式和内容,并提出试题质量要求,要求有答案和评分标准。学生出的试卷先交老师审阅,然后互相交换做试卷,谁出的试卷谁批改,由于在自考互评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掌握考与评的主动权,因此思维十分活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自然形成了。

  通过出试卷,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通过评选优秀试卷,给出题人以极大的荣誉和鼓励,也给其他同学很大的启发,促进了学生们去寻找按照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编写的习题,既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了自学能力,又实现了学生由厌学到乐学的自然转变。

  2.2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出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要注重科学探究,多让学生参与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体验获得探究结论的喜悦。 3.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物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物理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物理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

  教学设计思想是注重学生的经历与操作,引导学校积极参与试验过程,关注学生试验分析,讨论,交流,质疑等等应该是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摸索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内容的一个计划,这个计划是老师上课的思路和过程,所以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堂好课的规划。教学设计最总还是靠老师在课堂的导演下完成的,是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一堂好课就像一个情节曲折动人的故事,让人有峰回路转的感觉,让人有豁然开朗的心境,让人有雨后晴天的清爽。

  教学设计是对教材的再度开发,是老师的创造性活动的设计,即依赖于教材又突破教材的束缚。我们可根据教参,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让老师有发挥的空间,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用多种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抓住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课堂,深入浅出的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

  物理教学设计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物理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学设计与备课是有明显区别的,备课主要是基于教师的经验,侧重于计划自己在课堂上“教什么”和“怎么教”,而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强调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设计的核心为“教学目标分析”(问题提出的依据)设计、“问题情景”设计、“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支持教学活动展开的教学资源”设计和“工具”设计。

  根据新教材对物理概念叙述通俗、简洁、浅显的特点,在教学上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为了使学生的自学目标明确,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设计问题要力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问题要具有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自学的情况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自学,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物理概念、规律比较抽象,要求物理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上要求趣、求新、求活。所谓求趣,即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增强趣味性,把学生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对物理学科持久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刻苦学习。

  总之,要在新的教学观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逐步学会求知和创新,从而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和长远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只要我们加强学习、研究,努力实践,认真总结,让科学探究贯穿于物理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就能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物理教学设计12

  一、前置学习

  1.动手操作,感受浮力,引入新课。布置前置性作业,自学知识。

  各位同学,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过这样一个故事,请看屏幕(幻灯片2)。那么,文彦博是依靠什么科学道理,让这个球自己上来的呢?对,就是浮力,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个新的内容“浮力”,(幻灯片3)板书。

  下面,我们也来实践操作这个故事,假设这个泡沫就是球,我们来让他浮起来,谁来试一下。做的很好,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一个学习环节—自学。给大家3分钟自学时间,自学后完成3个作业。(幻灯片4)。(1)什么是浮力。(2)我们能测试浮力吗?

  2.自学、回答检测。

  (1)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浮力?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为水的浮力。(幻灯片5)

  (2)第二个问题,我们能测试浮力吗?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测量水的浮力。(幻灯片6)那怎样测试,这么行吗(幻灯片7)?应该这样(幻灯片8)。

  3.质疑拓展。

  我们简单的自学了以下学习内容,你们看,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这么多实验用具,你们想用它来验证那些科学道理呢?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的实验道具足够2个实验所需,一是相同物体在水中的不同位置浮力测试,二是不同大小物体的浮力大小。(幻灯片9)

  二、合作实验,体会学习。

  1.出示实验课题一(相同物体在水中的不同位置浮力测试)幻灯片,合作体验。

  现在,我们进行第一个实验,请看大屏幕(幻灯片10)。找同学来读一下实验的目的和提示。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但是,当我们移动他在水中的位置时,他的浮力=重力+拉力。好,下面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开始操作实验。请组长分配好组内人员,定好实验步骤,认真记录。(幻灯片11)

  (1)实验操作,记录结果。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总结收获,提出问题。

  好,请大家准备好实验报告单,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物体自身在水中越多,浮力越大、排水量越大。对于刚才的实验,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2.出示实验课题二(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幻灯片,合作体验。

  刚才,我们知道了物体自身在水中越多,浮力越大、排水量越大。那个,不同大小的物体,他的浮力有什么变化?能预计一下结果吗?可以结合刚才那个实验的结果。

  同学们预计的不错,我们来实践操作一下,看看我们预测的对吗。请看大屏幕,组长分配好组内人员,定好实验步骤,认真记录。

  (1)实验操作,记录结果。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总结收获,提出问题。

  好,请大家准备好实验报告单,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排水量越大的物体,受到浮力越大。

  三、扩展学习。

  下面,老师做个实验,请大家用今天的实验结论,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把泡沫所料放在水中,一松手,为什么他会上浮?

  四、总结评价。

  今天,我们的实验非常成功,我们知道了排水量越大的物体,受到浮力越大的这个道理。在实验中,纪律最好的小组是,实验操作最好的是,总结较好的是,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

  今天的作业是,请看,沉入水里的橡皮泥,我们怎么让他浮起来。

物理教学设计13

  一、教学设计理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学习物理”,更重要的是要“探究物理”。在“探究”中提出物理问题,在“探究”中经历并体验科学探索的历程,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跟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最终归于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科学探究的要素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使学生在探究中敢于质疑、勇于辩论,在充分交流中比较、筛选出最佳的实验方案。而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的指导作用突显出来,从而使师生互动不再停留在形式上,而具有实质意义。这样一堂鲜活的课上完后,学生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收获了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提高。因此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知道浸在(漂浮、悬浮、下沉)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浮力,知道如何计算浮力的大小,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浮力并知道浮力的方向。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2.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思考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及其方向,会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2.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过程。

  四、实验器材

  演示实验器材:铁架台、重垂线、鸡蛋、食盐水、乒乓球、大烧杯、红毛线、水桶、水盆,准备一组与学生所用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便于学生上讲台演示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器材:橡皮泥、小石块、小木块、铁钉、乒乓球、烧杯(100ml)、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空易拉罐、水槽、细线。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生活中有关浮力的事例:漂浮在水面的轮船、木块、水鸭子、人,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等。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事例中的轮船、人等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小组合作学习,尝试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这些现象与浮力有关;不仅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而且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气体对它的浮力。然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浮力现象,想了解哪些有关浮力的知识,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2.新课教学

  模块一:感知浮力的存在,建立浮力的概念

物理教学设计14

  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法则和公式等)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物理规律的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新课标强调的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搞好规律教学呢?本人自参加工作十几年以来一直从事物理教学工作,对物理规律的教学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现总结如下:

  一、了解物理规律的类型

  物理规律可分为三种类型:

  1.实验规律

  物理学中的绝大多数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们叫做实验规律。如欧姆定律、焦耳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等都属于这一类。

  2.理想规律

  有些物理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但是具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事实,如果把这些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去掉非主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推理到理想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理想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

  3.理论规律

  有些物理规律是以已知的事实为根据,通过推理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叫做理论规律。如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经过科学推理而发现的。

  二、物理规律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工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规律本身,还要对规律的建立过程、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行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如何应用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为此,对不同的物理规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分别对以上三类规律的教学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实验规律的教学方法

  在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物理实验既是归纳物理规律、产生物理假说的实验基础,也是验证物理预言和物理假设的主要依据。观察和实验既是形成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的基础,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方法,而初中物理学科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具体方法大致的以下几种:

  (1)由日常经验或实验结果进行直接归纳得出结论。如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我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自己晒衣服的体会得出;光的反射定律是通过演示实验得到的等。

  (2)先从实验结果或从对实例的分析中得出定性的结论,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寻求严格的定量关系,得出定量化的结论。如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时,我先通过演示实验:底部和侧壁有橡皮膜的玻璃管,装满水,观察橡皮膜凸出且底部凸出明显,让学生知道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再进一步实验研究得到它们成正比的定量关系。

  (3)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或分析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猜想,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修正自己的猜想,得出结论。如在焦耳定律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两个实验事实:1.灯泡热的发光,而与之相连的导线确察觉不到发热,这说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有关?2.同样的导线,在并入用电器很多时,就会察觉到导线发热,这又说明了什么?然后利用焦耳定律演示器进行实验验证。

  2.理想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想规律是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推理至理想情况而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合理推理法”。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在不同表面上做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实验,发现平面越光滑,摩擦阻力越小,小车滑得越远。如果推理到平面光滑、没有摩擦阻力的情况下,小车则将永远运动下去,且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3.理论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论规律是由已知的物理规律经过推导,得出的新的物理规律。因此,在理论规律教学中应采用“理论推导法”。如物体的浮沉条件由F浮与G的关系可推出ρ物与ρ液的关系。

  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最后都要在探索的基础上,得到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

  三、物理规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排除学习规律的思维障碍

  《新课标》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习,学生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已经在原有感情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消极的思维定势,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的掌握,限制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活常识的干扰。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之前,从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些问题形成了某些观念。这些观念,有的看似正确但是往往有一定的片面性,有的更是错误的,那些错误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对学生正确理解物理规律起着严重的干扰作用。例如,在运动和力的关系上,看到有马拉车车才向前运动,有人推桌子桌子才会移动的生活现象,学生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受力才能运动,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能运动的;对于物体在液体中受浮力的问题,看到铁块放入水中就下沉,往往认为只有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到浮力等等。所以,对于物理规律的教学,首先要消除学习过程中有些错的生活。观念的干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设计可直观的实验对错误观念进行排除。

  第二,数学知识的干扰。例如,初中物理电学中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变形为R=U/I,从纯数学的角度考虑,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等一类错误的理解,再如力学中密度的数学表达式ρ=m/v,学生也误认为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类似的错误在于学生用纯数学的观念理解物理的.概念、规律和思考处理物理问题,而忽视了它们的本质,造成对物理知识的错误理解。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防止死记硬背

  (1) 准确呈现物理规律的内容

  物理规律的语言陈述十分精炼和准确,概括程度非常高.在教学中,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要准确,而且对一些关键字词应加以突出,给予适当的说明,以引导学生足够的注意和正确理解,并与其他类似的或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比较,建立类比联系.如如牛顿第一定律中“一切物体”是泛指任何物体,“不受力”是条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中的“或”字理解是关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可这样理解: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要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如上面提到的对密度的数学表达式ρ=m/v的理解;

  (3)充分认识物理规律中各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如对液体压强公式P=ρgh,要特别强调“h”的意义:h是到液面的竖直距离。

  (4)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欧姆定律公式I=U/R中I、U、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而且要注意同时性;

  (5)要引导学生总结物理规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更深入地理解物理规律。如焦耳定律公式与电功公式间的联系与区别;计算液体压强和压力时,要先由公式P=ρgh计算压强,再由F=PS计算压力,注意液体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

  四、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题的作用就是示范性,通过对例题的分析,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步骤,引导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学生学完密度这一节后,可以出这样一题“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的”,通过测量铅球的质量和体积,求出铅球的密度,再与纯铅的密度比较后进行判断,得出结论。可以各设计一个典型例题,指导学生运用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强化训练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对于重点的物理规律,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而且要求会灵活运用,因为掌握物理规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运用物理规律去解决问题。初中阶段,虽然不要求学生解某些复杂问题,但是,也应当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去说明和解释有关的现象、解决一些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巩固和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到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地说理和表达能力以及手脑并用独立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此可精心挑选习题,让学生通过适量训练,在实践中总结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达到提高运用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注意习题要少而精,不搞题海战术.

  五、适时组织测验,检查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时、定期组织物理测验,是检查物理规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物理规律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不断总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能做到举一反三。

  综上,是我对物理规律教学探索的一些体会。教学是一门创造性艺术,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敢于尝试,大胆改革,才能提高物理规律的教学水平。

物理教学设计15

  一、初中物理现象教学的特征

  (一)什么是物理现象

  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来自于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发现。物理现象包括可观察、普遍存在的自然物理现象,特定条件下的物理实验研究或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物理现象。如光的折射,水的沸腾,惯性现象,电流的磁效应等。

  (二)什么是物理现象教学

  教师为帮助学生观察、了解、分析物理规律,而模仿某些物理情景产生的条件再现,从而找出其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过程、规律而采取的教学行为。如: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所做的斜面小车实验。

  (三)物理现象教学的特征

  1.目的性

  任何一节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现象教学都需要明确的目的性。物理现象教学并不是对物理学家研究的物理现象方法的简单重复,而是使物理现象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用以探讨物理问题的最适宜的物理环境。

  在一堂课的教学中,考虑要不要进行物理现象教学,选择什么样的物理现象,以及如何设计包括物理现象在内的教学过程都必须先从教学目的出发。没有观察目的或者观察目的不清楚的物理现象教学是低效的、失败的教学行为 。

  在引入课题时运用物理现象教学,其目的往往是侧重引导学生对所研究问题的兴趣,或者唤起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要求这类物理现象尽可能新奇、生动、有趣。例如:光的折射现象引入时观察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所出现的现象或者 “ 硬币重现 ” 的现象。

  在形成概念和规律教学过程中用物理现象进行教学,其目的往往在于提供必要的、足够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因此要求这类物理现象要突出共同特征、本质的联系,使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物理图像。例如:力的概念的教学中要提供多种不同情景,以供学生思考力产生的共同特征,为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活动提供支持。

  通过有目的的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对比、分析才便于学生概括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特征,了解物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为进一步思维加工从中找出物理现象的规律,提供了思考的线索和依据。

  2.广泛性与多样性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多种多样,有简单的、有复杂的,有便于观察的,有不便于观察的,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物理现象采取不同的呈现方式。

  演示法:这是物理课堂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现象教学方式。

  例如:惯性现象的演示

  如果具备条件,应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体验,加深学生的印象和感知。

  例如: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多媒体法:

  对有些不便于演示或观察,存在安全问题的物理现象多采用这一方法,可以是图片、动画、视频等来辅助教学。

  例如:进行压力概念的教学时,为便于学生对压力形成正确认知,而需提供的各种具体情景现象。再比如:用二氧化氮演示气体扩散。

  3.科学性

  物理现象教学是物理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最具有物理学研究特点的教学行为之一。物理现象对于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认识、分析物理规律,找出其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过程、特征,具有很强的思维引导性,所以科学性是物理现象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原则。

  由于许多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决定的,我们在进行分析时虽可以只强调主要矛盾,避开次要因素,但决不能将主次倒置,否则也就失去了现象的科学性,这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如在讲摩擦生热时,引用打气筒连续打气后筒壁发热的现象就是不科学的。这个现象更主要的是压缩活塞时对筒内的气体做功所造成的。

  二、初中物理现象教学的作用

  物理现象教学是形象、直观的展现物理情景、物理过程,揭示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

  教学行为,重视物理现象教学设计与研究,能够为学生学习物理概念、规律起到更好的辅助作用。同时,物理现象教学的过程对于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振宁 教授认为: “ 很多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形成一种印象,认为物理学就是一些演算。演算是物理学的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物理学最重要的部分是与现象有关的。绝大部分物理学是从现象中来的,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 ” 由此可见,物理现象对物理学研究起着重要作用,物理现象也是物理探究的源泉。

  (一)物理现象是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思维的'起点,是学生进行思考问题的基石

  例如如力的概念的教学,我们需要让学生首先感知 “ 手对书 ” 有力的作用、 “ 人对小车 ” 有力的作用等等,再用不直接接触的 “ 磁铁与铁钉 ” 之间也有这种力作用。在这样的大量事实基础上,学生才可能在头脑中建立起 “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 的具体表象。

  没有必要的现象的再现,面对新的具体问题就很难想象出相应的物理情景,而在头脑中没有与问题相关的物理情景,解决问题就无从谈起。

  (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如果学生没有好奇心,那么我们所教授的知识只是死物,那么也就丧失了物理教学的本来意义。新颖、直观的物理现象在课堂的引入、探究环节都会对学生学习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

  例如在演示惯性现象时将几个象棋子叠在一起,然后拿起一把直尺,举得高高的,带着微笑问: “ 我要从这叠象棋中取出最下面的一个,但上面的棋子能保持不动,可以吗? ”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

  初中阶段对观察的要求主要有:能够有目的地观察,能够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认识观察对象所发生的变化及条件。

  实验现象的观察要符合目的性、整体性、理解性、选择性、精确性、客观性六个要求。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 , 启迪学生 , 注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 , 让学生做有心人 , 勤于思考、善于观察,逐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形成正确的观察方法。

  如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只有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全面观察,才能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力的作用而运动起来,而且它的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还与磁场方向有关。再比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学生通过凸透镜成放大像、缩小像的现象,产生凸透镜成不同像时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的疑问。教师要注意提供器材,情景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凸透镜成像的不同情况,通过语言引导才能使学生逐步理清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探究的方法、程序是什么?

  观察能力是提高学习效益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将使人对周围的一切变化更加敏锐,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深刻理解和洞察事物的本来面目。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思维习惯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现象在人脑中形成一定的表象,人们才能摆脱具体的事物,通过概括、抽象,过渡到思维,从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是从感知操作开始的,没有必要的感知基础就不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必要的表象,而没有内化了的表象素材学生的思维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这样的学习只能是机械的记忆。例如: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通过手指压水中的乒乓球,感受浮力大小的变化,再进一步进行观察、测量、思考、感知,形成正确的表象,为进一步研究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现象教学不但在概念、规律教学中起重要的作用,在概念规律的应用过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常听一些学生说:看老师做题一看就懂,自己一做就不知从何下手。可见学生并不是规律、公式记不住,而是面对具体问题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的规律、公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具体问题面前不能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物理情景。

  突出物理现象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能较顺利地实现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找到思维的支撑点,从而真正学好物理学的知识与方法。

  三、初中物理现象教学设计的建议

  (一)重视实验现象的教学研究

  物理教学离不开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并且由于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要借助生动、形象的实验现象,这是被长期物理教学实践所证实的。

  实验现象是为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

  认知过程,使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能找到一个形象的、科学的物理现象作为支撑点。只有这样,学生的物理思维水平才能不断地提高,才能在学到具体知识的同时真正掌握物理学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这才是我们进行中学物理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表象有些是科学的,有些则是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 物理现象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去除不科学的认识,生成正确的认识。物理实验在这一点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例如:对于简单电路的连接与测量的问题,常看到学生的作业出现明显的错误,如电流表短接在电源两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能改变等,但他们却不能自己找出错在哪里。这是由于学生对这些陌生的新仪器、新规则缺乏充分的感知,正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有关的物理现象的展示,加深他们对仪器的使用规则的理解和记忆。

  1. 注重由小实验导入新课

  亚里士多德说过: “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 。学生有了疑问,就会对研究的对象发生兴趣,有了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这样,学习的效果无疑是好的,所以,展示的物理现象一定要简单、直观、鲜明。 例如:玻璃瓶在手的压力作用下的形变,可在施加压力前先问学生:用手挤压瓶子,玻璃管中的水柱会动吗?用细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变化,显示出玻璃瓶体的形变,这个实验利用好了是非常能够吸引学生的。

  2. 用好比较法

  “ 比较 ” 的方法,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也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辨析物理现象所反映的物理事实的条件、结果、原因的异同,以帮助学生把握其本质特征。

  由于比较法很适合于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所以教材中很多概念和规律,如比热、密度、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浮沉条件、光的反射定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等,都是用比较法引出的,这种方法要求教师精心准备材料和语言,熟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二)注重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正确的、有目的的观察

  进行物理现象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突出物理过程的分析与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进行现象教学时要摆正关系,不能只强调进行现象教学而削弱了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否则学生会感到看了一堆奇异的现象而不知最终要落实在何处。这样也就失去了物理现象教学应有的价值了。

【物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物理教学设计03-18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03-11

初中物理教学的设计02-28

物理《内能》教学设计03-12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01-16

初三物理教学设计01-06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设计03-14

物理教学设计15篇03-26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03-21

初中物理《浮力》教学设计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