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29 19:21:11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舞蹈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舞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舞蹈教学设计汇编15篇

舞蹈教学设计1

  第一章:舞蹈基本理论(共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舞蹈和舞蹈的类别

  教学重难点:舞蹈的定义与舞蹈的种类

  教学课时:一课时,总第一课时

  第一节:舞蹈的定义和特性

  一、舞蹈的定义

  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舞蹈是一种以经过提炼、组织、韵律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运用人体动作的姿态、表情和动作流程等构成画面,创造形象,从而表达某种思想情感的艺术。

  二、舞蹈的特性

  (一)形体表现性:就是舞蹈用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的特征。

  (二)直观动态性:就是舞蹈的一切创意都要通过观众现实直观感受到的舞蹈动作来被感知。

  (三)综合展演性:包含舞蹈音乐、舞蹈灯光和舞蹈布景。

  第二节:舞蹈的分类

  一、根据舞蹈不同的风格特点来划分

  (一)古典舞:1.中国古典舞2.芭蕾(Ballet)

  (二)民间舞:1.以反映该民族风土人情为主的民间舞 2.借用某民族的舞蹈元素,表述特定艺术构思的民间舞

  (三)现代舞:反对古典芭蕾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倾向,主张摆脱古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生活。(包含1.美国流派2.德国流派.)

  二、根据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划分

  (一)独舞

  (二)双人舞

  (三)三人舞

  (四)群舞:(主要功能:1.塑造群体形象 2.营造意境背景 3.外化主要人物内心的.一种表现手段。

  (五)舞剧:是综合了舞蹈、戏剧、音乐、舞台美术等综合手段的舞台表演艺术。

  第二章:舞蹈基本训练(共四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熟悉一些舞蹈基训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舞蹈基训的地面训练

  教学课时:一课时,总第二课时

  第一节:舞蹈基训常识

  一、舞蹈训练的基本方位:

  以舞者所面对的方向来确定的,通常以舞者为中心点,面向正前方为起点,每向右转45°为一个方位,共分为八个方位(称1~8点)。即正前方为1点,右前方点,右方为3点……

  二、舞蹈常用术语

  1.主力腿:指在动作过程中 或造型时支撑重心的一条腿,它对舞蹈过程中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动力腿:是与主力腿相对而言的,指非支撑重心的一条腿,在动作过程中可做各种动作,如抬腿、踢腿等。

  3.韵律:是指舞蹈中的感觉和规律。它需要舞者在动作时把握这种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的韵律感觉,才能把舞蹈跳得富有美感。

  4.节奏:是音乐旋律的骨干,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也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如何舞蹈动作都是在一定的节奏规范中进行的。

  第二节:地面训练

  一、脚——绷脚、勾脚、半勾脚

  (一)绷脚:动作做法:脚背绷紧,脚尖用力下压,脚底形成弓型,初学者可以通过外力施压来训练。

  (二)勾脚:动作做法:脚背收紧,脚尖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前伸。

  (三)半勾脚:动作做法:在绷脚的基础上,脚尖勾起,脚背保持原样。

  (四)环绕脚: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直腿坐地,双手体侧扶地。做法①(由里向外环绕):1-2双脚勾起;3-4脚跟不动,脚尖分开;5-6双脚在分开的基础上绷直;7-8双脚尖并拢,还原到准备姿态。做法②(由外向里环绕):1-2双脚尖绷直分开,脚跟靠紧;3-4双脚尖分开勾起;5-6在勾脚的形态上双脚并拢;7-8双脚绷直还原到准备姿态。※训练要求:勾脚要求力量到脚跟。绷脚要求力量到脚尖,并尽力向远处伸展。半勾脚应注意力量到前脚掌,大脚背用力绷直。

  二、腿——压腿、抬腿、踢腿

  (一)坐压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并腿,上身垂直坐地,立腰、挺胸抬头,双手体侧扶地。做法:上身垂直下压贴近腿部,双手经体侧至头顶扶脚尖。上身抬起后,还原到准备姿态。

(二)坐压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坐地右腿体侧伸直,左腿体侧屈腿,右手扶地,左手托掌。做法:上身向右腿下压,左手扶右腿。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三)坐压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做法:压右后腿时,右腿向正后方伸直,双手体侧撑地,上身向后下压,注意尽量用后腰,头靠近右腿,还原姿态时,上身要垂直。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四)躺身抬前腿、踢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直腿躺身,双手小七位。抬前腿的做法:绷右脚慢慢向上抬起,注意力量伸展到脚尖,脚尖领先抬起,落地 时要轻。抬左前腿动作相反。踢前腿的做法:在前抬腿的动作基础上加速踢起落下。

  (五)侧躺身抬旁腿、踢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侧躺身,面向7点,左手头顶伸直,右手屈肘撑地。抬旁腿的做法:右腿绷直慢慢抬起,抬 腿时右腿背对右耳。踢旁腿做法:同抬旁腿的路线,向耳旁快速踢起。左腿动作同 右腿相反。

  (六)跪抬后腿、踢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跪地,上身稍前倾,双手撑地。抬右后腿做法:右腿向后伸直绷脚尖,慢慢抬起,注意抬腿时开胯、用腰、脚尖领先上抬。左腿动作相反。踢右后腿做法:在抬后腿的基础上,快速后踢。

  ※训练要求:腿的训练要保持姿态的准确性。压腿要注意直膝。身体要伸直,头手尽量向脚尖靠近;踢腿注意踢起时要迅猛,落地时要轻缓;旁腿动作注意侧躺身时腰挺直,臀部收紧,不可低头,翘臀。

  三、胯——开小胯、开大胯

  (一)坐开小胯: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屈膝,膝底相对坐地,上身垂直,双手扶膝,立腰、挺胸、抬头、两眼平视。做法①:双手用力压膝,使膝盖接近地面。可按节拍上下颤动。注意双脚开始靠近臀部,训练中可逐渐响前伸出,扩大角度。做法②:上身垂直向地面下压,尽量使胸脯贴近地面。团身慢起,团身时头向腹部 靠,腰椎尽量弯曲,由后背肌椎一节节向上挺直,还原到准备姿态。

  (二)坐开大胯: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绷直两侧打开,上身垂直坐地,双手腹前扶地。做法①:上身垂直向地面下压,双手向前伸出,原路线返回。做法②:上身向右(左)下压,右手扶地,左手托掌,随身体侧压,左手扶右脚,此动作可 反复进行。四拍一次,两拍一次均可。

(三)胯环动: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备姿态,仰卧,双腿并拢绷脚,双手小七位扶地。做法①:(内环动):1-2双腿并拢绷脚抬起90°;3-4双腿分开向两侧地面靠近;5-8贴地面两腿向内移动回到准备姿态。做法②:(外环动):1-4 双腿绷直贴地面分开;5-6从体侧面向上并拢呈90°;7-8并腿慢落下到准备姿态。

  四、腰——上腰(胸腰)、旁腰、中腰

  (一)坐顶上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绑脚并腿坐,上身垂直,手指尖体侧着地。做法:头、颈、肩、胸腰尽力向后下。

  (二)跪下旁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上身挺直,双手背后。做法:臀部慢抬起呈跪立,同时双手由左下方向右双晃手,呈顺风旗,下旁腰。此动作左右均可训练。

  (三)跪下中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腿并拢跪坐,双手扶大腿。做法①:臀部抬起跪立向右后下腰,同时双分手抓住脚踝。做法②:双手经分手叉腰,向右后下腰。

  (四)拧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向右拧腰,双手向前方伸出同时提臀,上身稍前倾,再划向右侧,上身随双手向右侧拧腰,眼看右侧,右手撑右脚脚踝,左手头顶上方自然下垂。向左侧拧腰动作相反。

  (五)涮腰: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山膀按掌。做法:双手与肩同宽向前伸出,上身前倾(前腰),手带动上身和头一起移动到右侧(右旁腰),再移动 到后方(中腰),移动到左侧(左旁腰),再还原到准备姿态。向左涮腰动作相反。

  ※训练要求:下上腰时,中腰垂直,不能塌腰,胸腰向上顶,颈部放松,不可憋气。下旁腰时胯部不能移动,向右侧下腰,左侧腰向上挑,姿态腰舒展。下中腰时气息 放松,尽量用中腰、上腰,头向臀部靠近。涮腰时,头、手、上身要一致,尽量用到每个部位的腰。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能掌握把杆训练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舞蹈基训把杆训练

  教学课时:一课时,总第三课时

  第三节:把杆训练

  一、扶把方法

  扶把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双手扶把,身体面对把杆,距把约 20 公分,双手轻放再把上,两手间距与肩同宽(男生略宽一些),肩肘自然下垂。第二种:单手扶把,侧身站立,单手轻扶把杆,扶把得手放在身体前侧。扶把时手不能用力揪把杆,以免影响身体重心的稳固。

  二、把杆软度训练

  (一)压腿——压前腿、压旁腿

  1.把杆压前腿:动作做法:以右脚为例。面向把杆站立,先将右腿放在把杆上,直膝、勾脚(或绷脚),左腿直立与地面保持垂直,双手扶把杆,上身正对把杆,用上身贴向右腿。压左腿,动作同上。

  节奏8拍一次、4拍一次、2拍一次、1拍一次均可。

  2.把杆压旁腿:动作做法:以右腿为例。右侧对把杆,右腿侧放把杆上勾脚(或绷脚),左腿直立。右手扶把,左手上举。侧身向右腿下压,左手经头上方碰到右脚尖。压左腿,动作同上。

  节奏8拍一次、4 拍一次、2 拍一次、1 拍一次均可。

  ※训练要求:把杆压腿时软度训练的一种方法。 可以与地面软度训练结合起来有选择地进行。训练的节奏可以慢快结合。在做各类压腿动作时要注意:压前腿时动力腿收胯使两胯平行,上身挺直向前伸展,不能驼背,下压时上身要用力。压旁腿时,腿不能弯曲,下压一定要正侧身,上身伸展,用耳去贴腿,臀部不能后翘,不能扣胯。

舞蹈教学设计2

  一、教学思路与设计

  傣族舞蹈是民族民间舞蹈重要组成部分,是傣族人民以舞蹈的特殊语言直率、真挚反映他们生活、劳动、风俗、娱乐场景及思想感情,实现他们审美要求和表现形式,满足他们自己的精神生活艺术形式。傣族舞蹈以其鲜明的特点和风格,独特的韵味美和艺术魅力,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因此,傣族舞成为各类各级学校教学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孔雀舞更是倍受女生喜爱。根据我校幼师学生水平特点、专业特点及学生培养方向确定。

  (一)教学思路

  (1)教学中学习傣族舞蹈,注意了解和掌握傣族舞的动律和舞蹈特点外,更重要的是要学生领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艺术,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仅要很好地了解热爱和珍惜保留,还要更好地学习、继承和发展。

  (2)通过学习和掌握傣族舞的动律和舞蹈特点,以知识技能为载体,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编排舞蹈作品方法,培养学生编排创编舞蹈作品的热情和信心,逐步引导学生创新作品的能力,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教学傣族舞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傣族人民生活、环境、习惯、服饰、音乐等相关的人文知识,培养民族情感和尊重各民族文化。扩展知识面,提高鉴赏、审美、表现能力。

  (二)教学设计

  根据幼师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安排及学生实际水平各类民族舞安排在二年级下。本学期将学习藏、新疆舞,傣族舞。在这之前学生通过学习藏、蒙、新疆舞各种能力都有较大的进步。因此,本节内容设计为两节连堂课。

  1、第一节了解傣族人民的生活、环境、习惯、服饰、音乐等相关知识,主要目的是学习和掌握傣族舞(孔雀舞)的动律和舞蹈特点,解决各动作的难点,领会知识技能要领。

  2、第二节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傣族舞的动律和舞蹈特点,解决各动作的难点,在领会知识技能要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技能,再根据音乐特点,选择主题进行编排简单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舞蹈创作、创新能力和表现力。

  二、学生学情分析

  15级幼师(2)全班26人,原来学生对舞蹈的兴趣状况(兴趣、无所谓、不兴趣各占1/3),通过近二年的教学工作学习,学生部分对学习舞蹈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通过近2年的教学,校艺术节、校艺术团的演出,市中小学生舞蹈比赛等实践活动中,不断得到锻炼,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上课积极性大大加强,学习基本上都能积极主动参加舞蹈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藏、新疆、傣族等民族民间舞的特点和风格,欣赏优秀的各民族作品,了解一定的人文知识,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三、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作用

  1、民间舞是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学生系统学习舞蹈的知识技能,增强表演能力,扩大创作范围,培养热爱各民族情感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傣族舞鲜明的特点、独特的视觉美、韵味美,增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表现美的欲望。通过学习促进学生鉴赏、审美和表现美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通过辩析几个大的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舞的异同,了解与其它相关的知识。通过学习傣族舞的基本手型、手位和脚位,以及手、头、肩的基本动作和基本舞步的学习及将它们进行结合,克服机械地、单纯的训练动作的教法,学会运用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简单的舞蹈编排创编,培养创新意识,发展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傣族舞的特点、风格、表现手法,了解傣族人民生活、劳动、音乐等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2、技能目标:学习孔雀舞的基本手型、手位和脚位,以及手、头、肩的基本动作和基本舞步,掌握傣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和动律特点。培养学生编排、创编创新能力,为今后能更好地成为一名优秀有创新意识的幼儿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

  3、情感目标: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参与活动,提高自信心,引导学生在基本动作的训练中注意渗透情感的表达,创造“情、韵、美”境界,感受学习舞蹈的愉悦心情。通过民族舞的学习培养民族的自豪感。

  (三)教材的重、难点及处理

  1、重点:

  ①掌握傣舞的基本动作、动律特点、风格。 ②学会简单的舞蹈编排创编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2、难点:

  ①傣族舞蹈“三道弯”的体态造型(臂部、腰部讲求曲线美),身体的斜靠感,动作协调与韵律美。

  ②学会简单的舞蹈编排创编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3、解决重难点办法

  ①采用以“看、练”的训练方法通过老师具体的示范、比喻、讲解、对比、模仿练习来体会三道弯等动作的形成特点并逐个纠正动作准确位置。 ②采用集体、分组、个人相结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感知到傣族舞的风格及动律特点,鼓励学生大胆做动作,感知动作形成要点,学会学生之间相互纠正动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审美的能力。

  ③学生编排、创编的作品展示,师生的点评,提高了创作的信心,学会合作。

  四、说教法与学法

  1、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能力水平及舞蹈专业的特点,采用面对面示范,直接面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采用“示范——讲解——模仿练习纠正——练习观赏”相结合的动作训练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动作的要领,解决动作规范问题。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多提问、多观察、多动脑、多练习,教师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的互动方式,激发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克服传统的一味“传授式”“训练式”的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目的、方式、时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较法。如示范、讲解、比喻、对比、启发、讨论、提问、练习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特别强调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应有所不同。对学习领悟慢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以帮助和肯定。

  2、在教学中学生以“动”为主,充分感知肢体的感觉(由内而外的感知),在练习中通过观察、模仿、对比、思考、提问、帮助等方法领悟知识技能要点。运用所学的知识,感悟新的知识,如蒙古舞与傣族有什么不同?(同样都有掌形),不同何处?特别是难点,教师要应鼓励学生大胆做动作,正确评价学生的问题,尤其让差生多锻炼,多给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及时纠正表扬,共同进步。教师要面向全体同学,分层提高。创编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及时肯定学生的能力。

  3、根据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等方面的要求及班级学生特点、能力的.分析,教师在课前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主要通过多媒体展示西双版纳风光和风土人情,了解地域特点,倾听傣族各种乐器演奏的作品,培养美好情感。欣赏《孔雀舞》作品,由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表演,让学生观察傣族舞的风格特点扩展知识面和思路。为学习傣族舞蹈打下基础。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题:(2分钟)播放“葫芦丝”独奏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回忆课前学习过的知识,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兴趣,采用提问方式巩固知识,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讲授新课:(35分钟)

  1、由上引出课题——学习民族舞——傣舞。

  2、明确不同的地域、地理环境、人文特点的不同,傣舞独特的风格特点和艺术魅力。

  3、详细介绍傣族的基础知识

  (1)简介傣族民间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2)几种傣族民间舞蹈形式和特点。如:象脚舞(男性舞)、蜡条舞是由女子表演的仪式舞等等、孔雀舞(女性舞)。

  (3)重点学习傣舞。(重点介绍《孔雀舞》 l基本手形、手位和脚位。 l手、头、肩的基本动作。 l基本的舞步。

  l将手、肢体、舞步组合成协调的动作并进行练习l各动作与音乐节拍的关系(拍点)l全体学生进行练习,教师现场指导

  l对掌握不同程度的学生具体动作展示,教师学生进行中肯的评议

  (三)小结:(5分钟)对第一节课学习的情况进行简单总结,提出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熟悉音乐:(3分钟)倾听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讨论、分析音乐的主题、结构特点。作品由三段组成:A—B—A。

  A:描绘傣族村寨夜幕下,人们忙完一天劳做后,宁静的村庄凤尾竹轻轻摇摆,月光朦胧的情景。音乐缓慢、优美、抒情。

  B:描绘一群青年男女来到凤尾竹下,歌唱、嬉戏、娱乐的画面。音乐起伏,情绪较激昂,进入高潮。

  A:村庄回复宁静,人们进入梦乡,一片吉祥,月光下的凤尾竹诉说情长。音乐平稳、宁远的感觉。

  第一节课下课休息。教室继续播放音乐。

  (四)编排与创编组合:(25分钟)

  1、教师根据学生水平编排与创编的情况,提出要求(1)动作运用衔接自然、流畅。(2)作品能表现一定的主题思想。(3主题与音乐吻合。

  2、编排与创编:把已掌握的傣族舞的基本知识、手形、脚位等等技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进行组合编排与创编

  3、三组学生分别编排音乐中的一段,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强、弱搭配,共同进步。

  (五)分组展示编排的作品:(8分钟)由学生说明编排理由,教师、学生共同讨论各组编排的优、缺点,提出修改的意见,渗透专业编排创编的方法,达成共识,形成一个较好的作品

  (六)全体学生练习完整作品:(15分钟)

  (七)总结:(2分钟)今天我们学习了傣族舞的基本内容,它只是傣族舞蹈中的一小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傣族人民生活的变化,大众鉴赏水平的提高,傣族舞将会有更大的创新发展。我国民族民间舞更是我们教学、表演、创造的源泉。布置作业:复习本课传授的内容。

舞蹈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用油画棒的形式表现出舞蹈者的优美姿态。

  2、学生能在快乐的音乐舞蹈声中画一幅快乐舞蹈的图画,并在绘画中感受舞蹈的快乐。

  教学重点:

  将快乐的舞蹈用油画棒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绘画中体验舞蹈的快乐。

  教学难点:

  能用马克笔或油画棒的形式表现出舞蹈者的各种优美姿态。

  教学准备:

  1、教具:教学课件、一张8K彩色卡纸、一支黑色马克笔。

  2、学具:彩色卡纸、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舞蹈吗?

  生:喜欢。

  师:老师准备了一段舞蹈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可是在欣赏之前我想对同学们提个小要求,在看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记下一种你认为最优美的舞蹈姿势或者回忆一下你跳过的或看过的最优美的舞蹈动作。(播放视频:儿童舞、古典舞、民族舞、芭蕾舞、藏族舞、拉丁舞等)

  二、引导回答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舞蹈姿势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

  师:那你能给我们模仿一下吗?

  (生到台上来模仿图片上的舞蹈动作。)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他的姿势,一个舞蹈姿势的形成主要是看手和脚的动作。

  师:你的姿势真优美!

  还有谁能模仿一下其他比较优美的舞蹈姿势嘛?

  (生模仿)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很优美,老师已经记住了他们每一个人的舞蹈姿势,现在老师画下一个你们猜猜老师画的是哪一种舞蹈姿势。(边示范边讲解)

  生:......

  师:像老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

  说到画舞蹈的人老师知道有两个人非常厉害,你们想认识一下嘛?

  生:想!

  (出示画家作品)(法国画家德加《舞台上的舞女》、画家赵士英的速写)赵世英的速写也是用简洁明了的线条表现了舞蹈者优美的姿势。

  小结:这也是我们绘画的第一步,画出人物的舞蹈动作。

  (板书:步骤 第一步:画出人物的舞蹈动作)

  四、赏析评述

  1、老师示范的舞蹈动作基本完成了,但是老师觉得画面中只有一个舞蹈演员显得很孤单,同学们来帮老师想一下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使画面显得热闹些呢?

  生:(添加舞伴、添加背景等)

  师:同学们都说得不错。我们可以添加舞伴,还可以添加背景。这也就是我们绘画的第二步。

  (板书:第二步 添加舞伴、背景)

  2、师:你们想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学生作品)

  师:比较一下这几幅画跟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两幅画他们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红色为主的这幅感觉很热闹很喜庆,蓝色这幅感觉很清新很优雅)

  2、小结:同学们的观察能力都非常强!你们在画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色彩的运用,要大胆丰富。我们绘画的第三步也就是涂上漂亮的颜色。

  (板书:第三步 涂色)

  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色彩、背景和舞伴的话,就少了些快乐了。这三步都做到了,那我们的画就基本完成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老师这副画完成之后的效果是不是会热闹快乐很多!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拿起你们的画笔把你认为最优美的舞蹈动作画下来呢?

  生:能!

  (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五、交流评析

  1、师:谁画的舞蹈动作表现的最棒?

  生:......

  师:谁的构图饱满色彩丰富?

  生:......

  六、小结

  师:同学们都画的不错!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舞蹈教学设计4

  一、学习目的

  通过组合的学习,提高小朋友的肢体表现力,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激发孩子天性中的表演欲望,也增强孩子与家长的亲昵感。

  主要动作与要求

  1.大苹果:双手掌型对腕放于下颚下方,托住脸颊,好比大苹果的叶子。宝宝的小脸是红红的苹果,因此特别注意面部表情。

  2.“亲亲我”:在“大苹果”动作的基础上,用双手轻轻拍打脸颊,右左倾头,同时加屈膝。在“大苹果”动作的基础上,上身前倾,左右摇头,屈膝平脚碎步。

  二、教学步骤

  1.问题进入

  教师首先让孩子明白亲吻是喜爱的表现以及小朋友应该如何表达亲吻。充分设置问题启发孩子,比如:“小朋友在家里爸爸妈妈亲吻你吗?你会亲吻爸爸妈妈吗?我们做什么事情是会得到爸爸妈妈的亲吻呢?”等等。

  2.启发与想象

  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苹果,圆圆的形状像什么?问他们苹果红红的样子好看吗?为什么我们会说自己的小脸像苹果呢。对了,那快把我们漂亮的'小脸摆出来给老师看吧,启发孩子用最灿烂的笑容来舞蹈。

  3.音乐进入

  让孩子和你一起坐在地板上,一起唱一唱“我的小脸像苹果”,歌唱时,教师主动做出组合中“我”、“苹果的叶子”、“想让妈妈亲吻自己的什么地方”等等动作,让孩子对组合有感性的认识,也跟随教师有初步的模仿,便于组合的学习。

  4.组合进入

  教师在循序渐进中把组合其余的辅助动作,用形象的方式交给孩子。

  三、教学提示

  1.表演时注意孩子的面部表情,启发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笑脸比作可爱的大苹果。

  2.家长参与的动作可不作为固定动作,目的在于参与,和孩子一起融入歌的海洋、舞的世界,这有助于对孩子兴趣的培养。

  组合情景描述

  圆圆的小脸像什么?像不像宝宝最爱吃的大苹果。妈妈,妈妈你快来看,快来亲亲这个“大苹果”。小朋友们,咱们比比谁的“大苹果”最漂亮,让妈妈快来亲呀亲亲我。

舞蹈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舞蹈中运动形象的观察、记忆和表现能力;

  2、初步了解舞蹈及舞蹈动作的形成,并大胆表现;

  3、让学生体验、感受舞蹈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了解舞蹈动作的形成是靠身体各部位和谐优美的运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大胆表现出各种优美生动的舞蹈动作。

  教学具准备:

  油画棒、彩色砂纸等。

  教学过程:

  一、音乐欣赏,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音乐《春之声圆舞曲》,学生欣赏后谈自己的感想。

  2、揭示课题:《快乐的舞蹈》。

  二、初步感知,认识舞蹈。

  1、师生互动,简单介绍舞蹈的由来。

  2、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认识有代表性的中外舞蹈。

  3、介绍两位擅长表现舞蹈人物的画家:法国的德加和中国的赵士英,让学生初步感知绘画中舞蹈的美。

  三、游戏引领,尝试表现。

  1、教师趣味示范,用骨架图3秒钟画出站立的人物。

  2、学生模仿表演教师出示的各种舞蹈动作图片,体验、感知舞蹈动作的.形成。

  3、通过课件展示各种舞蹈形象,用游戏“定身法”将优美的舞蹈动作“定住”,让学生尝试用骨架图画出几个舞蹈中的人物。

  四、深化认识,自主表现。

  1、如何在骨架图上画出完整的人物形象?

  A、课件展示各种舞蹈中的头饰、服饰、道具等,启发学生思维;

  B、教师示范演示,将一个骨架人物添画成完整的舞蹈人物。

  2、作业要求:

  A、选择练习作业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骨架图动作,画在作业纸上,并将形象表现完整;

  B、构图要饱满;

  C、注意画面上色彩的搭配。

  五、交流评析,欣赏提高。

  1、欣赏学生作业,并用各种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2、师生互动,手拉手围成圈,一起跳着圆舞曲结束新课。

舞蹈教学设计6

  教学目的:

  1)在基训中运用呼吸,以更好地训练学生软开度。

  2)学习舞姿组合《大海啊,故乡》(A)让学生体会呼吸对舞蹈动作的修饰作用。

  教学重难点:

  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授新课。

  1.舞蹈是以肢体语言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表现美的艺术。俗话说:“一戳一站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所谓“有没有”是指舞蹈有没有艺术性和规范性,今天我们来学习影响舞蹈艺术性和规范性的重要因素——呼吸。舞蹈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后者平稳均匀,而前者是有弹性,有韵律,有节奏的,有时长,有时短,有时平稳,如何掌握运用呢?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训练过程,现在让我们在压腿组合中初步体会一下在基训中如何运用呼吸。

  2.把杆组合《压腿》。

  预备:45度面对把杆单手扶把,单背手,小八字脚位。

  前压腿:动力腿外开,双腿绷直,身体正对,脊柱拉直,肩线与动力腿成90度,前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持平直,向动力腿折叠。用前额触脚背。

  旁压腿:在前压腿的基础上,换手扶把,转体180度,身体与两腿成一个水平面。旁压时,以胯为轴心,上体保持平直,向动力腿折叠。用耳触脚背。

  体会运用呼吸:压、呼气;立、吸气(反复练习、体会)。

  作用:身体线条更易拉长,动作具有弹性,避免了僵硬和拉伤肌肉,提高了动作质量,更有利于软开度的练习。

  3.呼吸在舞蹈表演中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使我们的动作更具有了延伸感、韵律感,更富有艺术表现力,下面学习的舞蹈组合《大海啊,故乡》会让大家学习到舞蹈表演中如何运用呼吸。

  1)身体的呼吸(吸气时身体拉长展开,呼气时身体收敛内含)。

  2)头的呼吸(指头时吸气,低头时呼气,转头时先吸后呼)。

  3)手臂的呼吸(手臂波浪时以肩为轴,肘、腕依次向上带动吸气,向下带动呼气,体会手臂连绵不断的延伸感)。

  4)造型时的呼气(造型时,身体姿态不动,然后气息流畅自然,不僵硬)。

  训练步骤:

  1.教师完整示范,并且边示范,边讲解呼吸的运用。

  2.训练学生:

  a.双跪坐,双背手,听音乐,节拍练呼吸,找呼吸时身体的韵律感。

  b.练习单一的头的呼吸,然后与身体配合。

  c.先练习单臂波浪时的呼吸,再练习双臂波浪时的呼吸,呼吸越深,动作越大,情绪越高。

  d.大呼吸后双晃手造型体会该动作的延伸感(眺望远方),双绷脚坐地展胸腰气息流畅。

  训练时先把动作揉碎,分解练习,再教单一动作,然后与身体配合,最后配音乐练习组合。

  小结

  今天学习的只是对舞蹈中呼吸的初步了解,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反复练习,不断深入,直到大家熟练掌握,运用自如。当然这还需要大家的课后练习、巩固。

舞蹈教学设计7

  托班舞蹈设计:

  熊熊舞

  活动目标:

  1.能初步跟随节奏做动作。

  2.乐意参与活动并大胆表现小熊的可爱形象。

  活动重难点:

  重点:乐意参与活动并大胆表现小熊的可爱形象。

  难点:能初步跟随节奏做动作。

  活动准备:

  舞蹈音乐、熊大熊二玩偶、地垫、幼儿盘腿坐地围成半圆。

  活动过程:

  一、激趣。

  出示熊二玩偶谈话,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宝贝们,你们看老师请谁来我们班做客呀?(熊二)你们知道熊二最喜欢吃什么吗?(蜂蜜)那你们知道熊二是怎样吃蜂蜜的吗?

  二、感知体验。

  教师引导幼儿模仿熊二吃蜂蜜的样子。

  教师:宝贝们,如果你是熊二你会怎样从蜂蜜罐里拿出来蜂蜜又要怎样吃蜂蜜呢?(幼儿扮熊二吃蜂蜜)老师也想学熊二吃蜂蜜,宝贝们看老师学得像吗?(教师示范动作:扩指手心向下碰地再向上抬起,折腕,同时曲臂添手心,做吃蜂蜜状。)

  三、音乐表现。

  1.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熊大熊二吃蜂蜜的故事。

  2.教师边讲述故事边做舞蹈动作。

  动作分解:

  前奏:盘腿坐地,右手撑头成睡状,左手扶膝盖;伸懒腰,表现睡醒的熊二;上身直立双手扶膝盖。

  第一段音乐:(表现熊二睡醒肚子饿,去找到蜂蜜,找到蜂蜜的开心)上身前腆,身还原;上身含胸,身还原;上身前腆,身还原,右手指点,左手扶膝盖,点点指指出右手经上弧线;双手扩指,交替拍膝盖左右各三次;左右倾身,耸肩两次。

  第二段音乐:(表现熊二找来熊大一起分享蜂蜜的快乐)跪地爬成圆圈,盘腿坐,旁按手;左手扶地身向后靠,右手扩指手心向上抬起,折腕,上身前倾同时曲臂做添手心状,表现熊大熊二开心吃蜂蜜;身向后靠,右手手心向外经上弧线落下,左手重复右手动作,双手同时重复做;身前倾,双手交叉碎拍地,表现熊大熊二吃得好尽兴;双手扶膝盖,左右倾身耸肩两次并做打嗝状。

  3.教师进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记忆。

  熊二醒来的时候是怎么做?(伸懒腰)

  熊二醒来感觉肚子怎么了?(肚子饿极了)

  熊二怎么吃蜂蜜的'?

  熊二开心时是怎么做的?

  ……

  4.引导幼儿进行动作表演。

  5.初步跟随音乐做动作。

  四、活动结束。

  1.宝贝们,今天我们通过舞蹈《熊熊舞》呀知道了熊大熊二是怎样吃蜂蜜的,现在我们这个舞蹈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看,也让他们知道熊大熊二是怎样吃蜂蜜的。喔,熊大熊二吃完蜂蜜又睡着了,我们悄悄离开吧,不要打扰它们。

  2.带幼儿安静的离开教室。

舞蹈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体验各种舞蹈动作,感受不同民族舞蹈带来的快乐,学习线条表现动态的方法,创作一幅表现舞蹈者姿态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实践的方法,体会舞蹈动态,提高观察力和表现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难点:准确表现舞蹈者的动态,表现出快乐氛围。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民族舞蹈合集视频,请学生观看视频并提问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民族的舞蹈?学生回答:新疆舞、藏族舞,教师继续引导发问:这些舞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回答:欢快、喜悦的感觉。教师揭示课题《快乐地舞蹈》。

  活动二:描述分析

  1、展示作品《高原之歌》,并提出问题:这幅绘画作品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画面中人们载歌载舞,非常欢快。

  2、继续欣赏《高原之歌》,请学生思考,画面中的哪一处带给大家欢快的感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高原之歌》中三位载歌载舞的藏族人民,舞姿优美,衣着鲜艳,表现出了欢快的气氛。

  3、请三位同学上前模仿绘画作品中人物的舞蹈动态,台下同学观察并尝试运用火柴人的'方式快速描绘舞蹈动态。

  学生尝试,教师总结:舞蹈者的舞姿主要通过头、躯干、上肢、下肢来表现。

  4、教师继续展示《高原之歌》,利用多媒体技术更换颜色背景,引导学生以美术小组为单位,利用三分钟来观察和讨论画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选取学生代表大胆发言,教师总结:在不同颜色和不同场景下,画面的氛围产生了变化。以丰收的小麦为背景,画面为暖色,氛围是豪迈奔放,带有自由自在的洒脱。以雪域高原为背景,画面是冷色,动作轻快、平缓,呈现了肃穆的氛围。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向学生演示自己的绘画步骤以及思路。

  1、用线条勾画舞姿轮廓;

  2、添加背景及其装饰;

  3、涂色。

  活动四:实践展评

  1、布置活动要求:请学生通过十五分钟的时间,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舞蹈的场景,注意表现出欢快的氛围。

  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3、开展“画纸上的舞蹈”的展示活动,引导学生从动作、色彩、氛围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师评。

  活动五:小结作业

  1、采取师问生答的形式共同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舞蹈带给人优美的享受,在舞蹈的世界里可以尽情的展示自己。通过对舞蹈者动态的描绘,能体会到舞蹈带给人的快乐和享受,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快乐的人。

  2、以小组为单位汇总作品中的舞蹈动作,并尝试编一段舞蹈。

舞蹈教学设计9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使学生对俄国19世纪古典舞剧音乐有所了解。

  2、通过欣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舞剧对塑造人物性格、描绘景色,表现故事情节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

  一、场景(选自舞剧《天鹅湖》)

  二、西班牙(选自舞剧《天鹅湖》)

  三、那不勒斯舞(选自舞剧《天鹅湖》)

  四、四小天鹅(选自舞剧《天鹅湖》

  教材分析:

  芭蕾舞剧《天鹅湖》是俄国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1876年创作的,主部回幕舞剧取材于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

  《场景》音乐选自剧《天鹅湖》第一幕的终场音乐也是第二幕的序曲音乐,这是贯穿全剧的天鹅的主题:忧伤动人、高贵庄重、乐队的全奏强弱表现了经“天鹅”在绝望中的呼救。

  《西班牙舞》选自《天鹅湖》第三幕,此舞常由两对男女对舞或独奏,原是西班牙三拍子波列罗舞具有强烈的节奏和热烈的气氛。

  《那不勒斯舞》是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的风俗舞全分两段,第一段轻快活泼,但又从容不迫,由小号独奏,后半段转入更加活泼的节奏,情绪热烈奔放,节奏紧凑。

  《四小天鹅》是第二幕中四个小天鹅所跳的舞曲,乐曲为适当的快板,音乐形象活泼典雅,富有田园气息。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柴科夫斯基及以芭蕾舞剧《天鹅湖》为代表的俄国古典舞剧音乐有所了解。

  2、通过欣赏感受舞剧音乐对塑造人物性格描绘景色及表达故事情节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讲故事导入:导入(略)以讲故事的'方法讲述天鹅湖的故事情节教师采用提问方法,引导学生讲故事,最后老师补充完整(出示课题)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三、新课教学

  1、简介舞剧及柴科夫斯基生平2、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片断

  ①《场景》音乐跟钢琴学唱主题听《场景》

  a.情绪怎样?

  b.为什么用慢音乐?

  c.塑造一种天鹅什么样的形象?

  ②欣赏《西班牙舞》

  a.西班牙舞曲有什么特点?

  b.塑造一种什么样的人?

  ③欣赏《那不勒斯舞》

  a.为什么用那不勒斯舞?

  b.听主题c.塑造王子什么样形象?

  d.各个段落的情绪怎样?

  ④欣赏《四小天鹅》

  a.请学生用钢琴弹奏

  b.听看《小天鹅》

  c.简介乐曲板书:天鹅形象(公主主题)

  1、引导学生视唱主题:

  2、听赏音乐及录像、

  3、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或者老师用钢琴演奏《四小天鹅》

  5、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6、师生唱音乐主题熟悉音乐主题理解音乐

  使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

  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达到学生学习为主,老师引导为辅的轻松的教学与学的目的。

  四、创作: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一首乐曲创作简单的节奏型或者简单的肢体动作。每首舞曲请1-2名学生表演自己创作的节奏或动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五、小结:

  1、什么是舞剧?

  2、请你谈谈舞剧音乐的作用?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教师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从理性到听觉上对舞剧音乐有所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基本上能理解和领会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方法的师生活动和创作活动,达到了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①学生的主体活动和创作活动,如果渗入到教学程序中的每个环节上,可能比将创作活动放到整个欣赏结束后更好。

  ②学生由于本节课的容量稍稍偏大,对四个舞曲的主题及结构未能深入探讨,这也是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舞蹈教学设计10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傣族舞的各种手形、手位,基本动作等。

  2、傣族舞组合:《金孔雀轻轻跳》

  3、创编练习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傣族舞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傣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造型,动作韵律特点等。

  2、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不断提高自身鉴赏和舞蹈表演的能力。

  3、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动作融会贯通,学会简单的创编。

  4、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1、了解傣族舞蹈特有的“三道弯”舞姿造型特点与舞蹈韵律感。

  2、正确、熟练地掌握傣族舞的基本动作,完成组合学习。

  四、教学难点

  1、连贯、准确、优美地完成动作,情绪表达恰当,准确把握舞蹈的风格与韵律。

  2、自由创编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在活动中充分的感受美,体验美。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具准备

  VCD电视机录音机磁带傣族风俗资料等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民族舞组合

  1、朝鲜舞组合:

  扩展阅读:街舞舞蹈课程教学计划

  培训基地20xx年月舞蹈课程教学计划

  老师姓名:所属教学点和班级:本期舞种风格设制:张三福田爵士舞初级班上课时间:周二、周四晚上19:3021:00甜美、可爱的日韩爵士舞风格和一段性感椅子舞。前30分钟热身,压腰、开肩、压腿等等+基础动作练习,头、胸和跨的灵活度练习,力度练习;本期课程教学流程:后30分钟进行本期基础组合的.练习+动律(跟着音乐踩拍);最后半小时学习本期的成品舞蹈。让学生从零开始完成初级爵士舞的课程,学会基础动作和一套组合动作,另加一个简单的成品本期最终成果:舞蹈《Game》。音乐把当期所教的成品舞音乐或舞段音乐发给前台工作人员备案。

  教案记录时间:

舞蹈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少儿舞蹈与成人舞蹈有相同的规律,都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人体动作的语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但与成人舞蹈相比,少儿舞蹈的动律更为欢快明朗,它包容青少儿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组合,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感知少儿舞蹈特点。简单的了解藏族舞蹈的特点及其民族特点。

  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平常上课的情况描述少儿舞蹈的`特点并能模仿所观看的简单的少儿舞蹈、藏族舞蹈动作。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3、能够在整个舞蹈课程学习中,体验舞蹈带给我们的热情与合作学习的欢乐,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经过刻苦的训练,他们的毅力得到了充分的磨炼,并喜欢上舞蹈热爱上舞蹈。教学重点:能完整表演藏族舞

  二、教学难点

  藏族舞中的颤膝、拉直臂及舞蹈中常要注意的节奏把握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那你们知道藏族吗?

  师:藏族人民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肃、云南四省和其他地区。

  藏族聚居在高原,那里海拔较高,幅员辽阔,雪峰连绵,山峦起伏,风光神奇而壮美。藏族还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同学们,今天老师就准备教大家跳藏族舞,你们想学吗?

  (二)组合学习

  1、示范:先由老师给大家表演一支完整的藏族舞,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感知。(配上音乐)

  2、教藏族舞的基本动作。藏族舞蹈上肢动作类

  (1)齐眉晃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三)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

  1、颤膝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膝盖颤动,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2、退踏步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da拍支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四)分组表演

  (五)总结评价,给那些表现好的同学一些小奖励。

舞蹈教学设计12

  一、指导思想

  1、以“健康”和“快乐”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全面发展。

  2、为学生创造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

  二、教材分析

  韵律活动和舞蹈教材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限选教学内容之一,包括律动组合、舞蹈基本动作、集体舞和韵律体操等内容。它能很好地反映儿童的学习、生活,表达思想情感,对锻炼儿童身体,培养正确优美的身体姿态和韵律感,陶冶美的情操,发展想象力和表现力,培养文明行为和创造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课,教材依据单元教学计划,安排3个课时完成,本次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学习集体舞的基本舞蹈动作和各种姿势的走。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喜欢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多人或集体参与的活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注意力不太稳定。

  2、技术技能特点:其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在一、二年级通过教学初步得到锻炼,但多是模仿或自发形成的,技术要领还未形成较正确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集体舞中的舞步方法,记住接力跑的术语名称。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掌握歌曲的基本舞蹈动作;使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掌握接力跑的.方法,上下肢得到很好的锻炼,提高协调性、奔跑能力。

  3、情感目标:对学习集体舞有浓厚兴趣,并乐于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扬学生相互学习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舞蹈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六、教法学法

  运用模仿法、情境法、竞赛法、游戏法等......

  七、教学内容:

  1、韵律活动;

  2、走:各种姿势的走;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简单的韵律活动,发展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和审美能力。

  2、通过学习走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走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走的能力除尽下肢和内脏器官的发展。

舞蹈教学设计13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观察、体验、探究、合作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练为主旨,重点体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性、探究性和特色性、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突出合作学习、在学练中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在学练中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愉悦感。

  二、教材内容

  1、民族传统体育:竹竿舞

  2、现代舞:街舞

  三、教学对象:

  水平四(八年级)

  四、教材分析

  依据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和开发宝贵的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资源,民族民间体育教学模块的教学要求,结合云南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特点,选择黎、(苗)族竹竿舞健身舞蹈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敏性。

  本课通过竹竿舞基本动作教学,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编能力。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定,突出了八年级学生的体育健康目标要求,符合本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两种地域性民族运动项目的技能技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竹竿舞基本节奏学习

  2、教学难点:竹竿与跳杆的协调配合

  六、学情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云南省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学生应适当学习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发扬本地文化。本课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学习水平在水平四。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等能力,通过多年的体育课训练,身体锻炼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科学学习民族文化、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

  七、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竹竿舞的学习,增强学生民族传统体育知识,拓宽视野,了解竹竿舞的基本动作。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掌握竹竿舞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合作创编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积极性和创造性,体会民族传统体育带来的乐趣,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

  八、教学设想

  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学生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展现自己。教师只是提出一些基本的活动要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动作,掌握技术,教师只起到组织引导作用。这些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又使学生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采用循序渐进,整体、个人和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互评与自评,既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九、学法指导

  (一)教学方法

  采用指导法、激励法、合作法、 尝试法、 体验法、 讨论法和互评法。

  (二)学法设计:

  1、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2、加强对学生技能动作的指导,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3、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加强协作能力的培养,增强竞争意识。

  十、教学流程

  本课采用“导入---尝试---比较---讨论---创造---练习---展示--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的方法。在体验、实践、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积极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学习当中。

  十一、教学过程

  (一)收心引趣

  课堂常规,提出“云南省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同学们了解的少数民族健身和娱乐项目有哪些”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二)愉悦身心

  结合黎、(苗)族舞蹈《竹竿舞》进行拉伸操帮助学生活动身体各关节,预防伤病的发生。

  (三)合作学习,掌握技能

  1、教师讲解示范竹竿舞基本动作要领,学生跟随学习。

  2、学生分小组进行竹竿舞基本动作的练习和串连。

  3、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和评价。

  4、游戏:喊数抱团游戏。

  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培养集体荣誉感。

  (四)陶冶情操,整理与评价

  1、背景音乐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身心的调整与放松。

  2、课堂小结,师生互动,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总结本节课学练情况。

  3、收拾器材。

  十二、学生身心状态预计

  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55--65%,练习强度为中等强度。

  十三、课堂情感氛围

  1、激发兴趣;

  2、积极思维;

  3、协作互助;

  4、守纪、紧张、奋进、活泼。

  十四、场地器材设计

  1、音箱一个

  2、篮球场一块

  3、竹竿20根

  民族传统体育课

  教学内容

  1、竹竿舞 2、街舞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竹竿舞的学习,增强学生民族传统体育知识,拓宽视野,了解竹竿舞的基本动作。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掌握竹竿舞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合作创编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积极性和创造性,体会民族传统体育带来的乐趣,增强学生团 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竹竿舞基本节奏学习

  2、教学难点:竹竿与跳杆的协调配合

  场地器材1、篮球场

  2、音响设备

  教学

  步骤时间教学内容

  预设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次数强度

  收心引趣2分钟

  一、课堂常规

  目标:学生精力集中,

  提高学习兴趣

  1、师生问好

  2、通过提问与学生交流,导入课的教学目标、内容。

  3、安排见习生

  1、学生成四列横队集合,动作快、齐、静。

  2、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听取教师讲解本节课教学目标、主要内容。

  愉悦身心4分钟

  1、喊数抱团

  目标:学生充分热身,

  对本节课学习产生兴趣,期待学习

  2、徒手操练习

  1、示范领做

  1、集中注意力练习。

  2、充分活动开身体各 关节,以更好的预防伤病。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预设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兴趣培养6分钟

  一、街舞

  目标:通过街舞练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集体感。

  1、组织

  2、播放音乐

  1、集中注意力练习。

  2、享受街舞带来的快乐。

  1、步法练习

  2、敲竹竿练习

  3、步法和竹竿结合

  4、音乐配合完整跳好竹竿舞

  1、教师示范动作练习

  2、指挥学生练习,监督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做的好的语言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在练习中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及时点评,表扬优秀。

  4、和学生一起展示竹竿舞的跳法。

  要求:和学生互动,有活力、有激情。

  1、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到练习中去,认真练习团结协作。

  2、认真听老师点评。

  3、积极参与练习,乐意接受教师指导。

  4、主动展示,认真听教师的点评,学会自评、互评。

  5、和老师一起展示竹竿舞的跳法。

  要求:团结协作、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舞蹈教学设计14

  目标:

  1、初步学会舞蹈,激发幼儿对跳舞的兴趣。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学习基本动作"踵趾步"。

  准备:1、布置环境:小树林2、老虎头饰两个,音乐《两只老虎》。

  活动指导:

  一、幼儿学小鸟飞律动入室。

  二、练声曲:师生问好,要求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

  三、复习歌曲:小兔与狼,要求有表情地演唱,并大胆表演。

  四、幼儿学习舞蹈:两只老虎1、欣赏音乐,学唱歌曲。

  师:我们大家来听一首歌,看看你们有没有听过(播放歌曲)第一遍:幼儿听后,提问:这首歌里面唱到了谁?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

  第二遍:幼儿整首跟唱歌曲。

  2、以情景"两只老虎在树林里跳舞"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小树林) 听说,这个树林里住着两只可爱的.小老虎,我们来看看它们正在做什么?

  (1)播放音乐,"两只老虎"在跳舞、(由两名教师表演)(2)幼儿欣赏后,提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两只老虎在干什么呀?(它们在跳舞)它们是怎样跳的?(幼儿自由模仿动作)3、教师有表情地示范舞蹈、师:老师也来学一学小老虎跳舞,小朋友们先坐着看看伍老师学得像不像,好吗?

  4、引导幼儿学习舞蹈、师:小朋友,老师跳得像不像啊?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那 你们要先学会一脚的本领,先看老师做一遍。

  (1)教师示范基本动作--踵趾步。

  (2)幼儿练习,重点指导幼儿左脚脚跟点地,右脚膝盖弯曲,上身挺直。

  (3)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完整跟跳舞蹈动作。

  (4)幼儿听音乐,有表情地完整跳一遍舞蹈。

  (5)分弟弟妹妹请幼儿表演舞蹈。

  (6)让幼儿邀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随音乐舞蹈。

  五、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律动出室。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开火车把老虎送回家吧!

舞蹈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通过“听觉”和“视觉”共同来完成舞蹈作品欣赏,并了解音乐对舞蹈表演起到烘托、渲染、点缀作用,从而起到对舞蹈内容的深化作用,并从中了解世界多元舞蹈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先后欣赏无音乐的、带音乐的舞蹈录像《多彩的脚铃》片段。

  思考

  1、看了这段录象后,你觉得舞蹈能离开音乐吗?

  2、你们认为音乐在舞蹈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P29

  (音乐对舞蹈起到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

  二、欣赏艺术性的民间舞:我们知道在音乐中有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之分,而舞蹈可分为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下面,我们分别来欣赏这些舞蹈,首先欣赏经艺术家们加工、提炼、整理的艺术性的民间舞

  1、《洗衣歌》

  先请大家看书上的详细介绍(P30、31),并熟悉音乐主题。

  (1)请同学视听这个舞蹈的片段。这个舞蹈具有什么特点?(藏族特有的踢踏舞节奏)舞曲在总体情绪上有们什么特征?体现了什么精神?

  情绪:轻松、欢快、活泼、诙谐、幽默。

  精神:革命大家庭的和谐、团结精神及革命军队的乐观主义精神。

  (2)三段体结构的中段在节奏上、主奏乐器上与前后两段什么区别?

  节奏:前紧凑,后宽松。

  情感:前表现女战士的朝气、青春气息,后表现炊事员的诙谐感。

  乐器:前以单黄管为主,后以大提琴为主。

  (3)舞曲用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在调式上是否具有民族性?

  从调式上讲,主旋律是采用中国的民族调式,隐隐感觉到海南地区民族音乐的某些特点。舞曲既保持了西洋芭蕾舞原有管弦乐的特点,又恰倒好处地融入了中国南疆地区的音乐语言。因此,这段舞曲在调式上是具有民族性的。

  2、欣赏西洋芭蕾舞剧《天鹅舞》选段“四小天鹅舞”

  大家还记得我们现在的下课铃声吗?

  让我们先来哼唱这段舞曲的主题。

  思考:你觉得这段舞蹈音乐有什么特点?(舞曲的节奏富有弹性,感觉轻松活泼。)然后放DVD“四小天鹅”,

  三、欣赏现代舞《大河之舞》选段

  20xx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首场演出第一个节目《大河之舞》,你们认为它是爱尔兰的民族舞呢,还是现代舞?(《大河之舞》舞剧最初是以爱尔兰舞蹈为蓝本的,但以后融合了爱尔兰舞、踢踏舞、俄罗斯民间舞蹈,还有西班牙的弗拉门科等多种舞蹈形式,根据舞蹈的某些特点,人们又把它归于现代舞的一种。)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非常热门的具有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现代舞《大河之舞》

  欣赏后请同学谈谈该舞蹈的特点。(爱尔兰舞最独特的地方是,舞者的两只手总是放在身体的两侧,上身也几乎没有什么肢体语言,几乎所有的舞蹈动作都是在舞者的两膝以下进行的。为了制造出舞蹈时发出的那一阵阵有节奏的踢踏声,爱尔兰舞者需要穿非常坚硬的牛皮鞋,跳舞用的地板也是特制的。)

  在这个舞蹈中除了音乐伴奏外,还有什么声音为舞蹈伴奏?(舞者的鞋底与地板接触发出的节奏声,这样与音乐伴奏融合在一起,更具有一种震撼力。)

  四、学生活动

  以上我们欣赏了各种舞蹈,接着欣赏本班同学的舞蹈表演。

  (新疆舞中典型的摇头的动作,西藏舞中献哈达的动作,然后再跳一段现代舞。)

  小结:通过今天欣赏,请同学们谈谈感受。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舞蹈,汉族各地区也有各具地方风格特点的舞蹈,我国的'民族舞蹈是丰富多彩的。那么,在世界上的芭蕾舞,现代舞也是很精彩的,我们要把别国舞蹈中优势长处拿来为我所用,象中国民族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就是中西结合的典范。另外,我们要学会在各种舞蹈中作比较、鉴别、欣赏。

  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了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通过欣赏我们了解了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舞蹈总是离不开音乐,我们从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中,看到了音乐对舞蹈表演所起到的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等。

  备课设想:我们用的是高中音乐欣赏一期教材,根据新的教育理念,我把新教材中《天鹅舞》、《大河之舞》片段舞蹈与一期教材作了整合,这样,原来仅作中国民族舞蹈音乐的欣赏,现在加进芭蕾舞、现代舞,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

【舞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舞蹈教学设计03-31

舞蹈教学设计15篇04-17

舞蹈教学设计(15篇)04-18

舞蹈教学设计18篇05-04

幼儿小班舞蹈教学活动设计08-04

舞蹈教学设计(集锦15篇)04-20

舞蹈教学总结07-29

舞蹈教学总结01-30

舞蹈教学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