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学环节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环节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环节设计1
教学设计的几个主要环节:
1、分析教学内容
2、学习者分析(学生)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4、教师分析
5、教学策略的分析
6、教学评价的设计
各环节的内容:
(1)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包括教的目标,也包括学的目标。它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最后达到的一种目标。它是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般依据《历史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
(2)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用的方法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要对选用教学方法进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实际上就是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选用的依据包括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参照第二讲中的相关内容。注意一个课时的教学往往不止一种方法,在设计方法时最好具体到每个子目或每个知识点上。(如洋务运动一课中,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可以用辩论法,也可用图表对比呈现观点;洋务企业可用图表法;洋务企业的特点可用讲解法或讨论法;评价可用讨论法)
(3)教具的设计
历史教具是历史教学必要的辅助手段,包括实物类教具、图示教具、多媒体教具等。实物教具如小黑板、某种历史物件的模型或样品、有利于教学的其他具体物品;图片教具主要是一些历史图片、地图;多媒体类教具就是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的设施。备课时要精心考虑可以选用的教具以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效果。怎样进行板书设计,将在后一节讲述。(5)、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设计是教师对已确定的教学内容怎样教及推进程序的一个总体思考,其中重点是教学过程的推进顺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的时间和学生活动的时间。教师活动主要包括:讲解、提问、教具演示、板书等;学生活动主要包括:学生读书、回答问题(时间可灵活)、讨论、练习等。对于这些活动什么时候做、用多少时间做都要有计划性。
②分配好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间。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间安排一般是这样的:组织教学1分钟、导入新课3分钟左右、讲授新课30—35分钟、小结3—5分钟;布置作业灵活处理。教学中应按这个时间安排进行。 ③设计每个知识点的用时;④设计好子目间的过渡。
对教学思路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使整个课堂节奏紧凑,环环相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的一个总体规划,是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有效推进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予以重视。
教学环节设计2
教学重点与难点
审题、结构组织:写成文质兼美的议论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附注
课前准备
教材、教辅书、笔记本、演草本、工具书等
一、组织检查:(5分钟)
1、提醒并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2、布置阅读内容和探究任务(板书在黑板上)
(1)辨析“勇敢”与“真正的勇敢
(2)“爱”与“无言的爱”
(3)“痛苦”与“快乐中的痛苦”
学生分组探究三组关系,辩明偏正类作文的立意侧重点
教师板书:
错误现象1:只讨论勇敢是什么,而丢掉了“真正的”。
错误现象2:交待“真正的勇敢是什么”然后抛弃它,而着重写“什么”错误现象3:为求新意,把论题复杂化。
二、自主阅读探究
1、阅读:交换阅读作文(5分钟)
2、探究:
(1)同学作文在审题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2)结构是否有不合理处
(3)请以“真正的勇敢是——————”开头写三至五句话,并与同学分享。
三、合作探究展示
展示:由学生口头回答上述问题(3分钟)
四、分析点拨:(结合预设的和学生展示暴露的问题)(5分钟)
“勇敢”是题目的中心语,是写作的主体内容,但不是运笔的重心所在。偏正式题目“真正的”才是运笔的重心所在。本题只需要解析“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就行了。
它的逆命题在材料中已经出现:
(1)真正的勇敢不是“疯狂举动”
(2)真正的勇敢不需要“炫耀”。由此还可以派生出,真正的勇敢不是匹夫式的鲁莽;真正的勇敢不是没有行动的空喊等等。
它的正面立意命题在材料中也有相应提示:
(1)真正的勇敢是在困境中勇于去战胜
(2)真正的勇敢是把自己的.生活掌握在手中。由此还可以派生出:真正的勇敢是“险境中的不屈”,“威势下的不从”,“冷遇之后的不弃”等等
布置阅读探究任务:
1、从标题看问题:
2、从结构看问题:
3、从语言表述看问题
4、阅读范文,与自己的作文对比评价
阅读并完成:(6分钟)
(1)梳理所有已知的关于“勇敢”的事实材料,从中发掘共性和个性,分析“真正的勇敢”的特质,形成自己的分论点。
(2)片段语言训练----请以“真正的勇敢是险境中的不屈”为论点,举1个事实论据写个小片段。
展示:
一类标题:真正的勇敢、新时代的真勇敢、看似平常真勇敢
另类标题:理性的勇敢、勇敢说、勇气----氧气、
真正走下去、似勇是勇
五、当堂训练展示(5分钟)
六、方法指导:(结合学生训练情况)(2分钟)
结构要求:开门必须见到山,段首必然有论点,逻辑层次要分明。
语言及书写要求:
1、书写整洁无涂抹
2、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论点位置清楚3、语言生动,用语准确
错误现象1:分论点生搬材料中的分析,只是材料的扩写和拓展
错误现象2:分论点之间缺少必然的逻辑联系
错误现象3:段首不给分论点,使叙述漫无目的,差不多了就点一下“这就是真正的勇敢啊”
3、学生归纳总结(2分钟)
(1)学生谈练习感悟:
(2)学生归纳总结:
七、教师归纳总结:(2分钟)
语言错误现象1:开篇不忙提出中心论点,先用排比句抒一下情
错误现象2:盲目使用比喻句做分论点,损害观点的鲜明性。
错误现象3:不规范的语言表达式
课后学生课后作业:
修改自己的作文并以“无言的爱”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
教学环节设计3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3、培养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点:
1、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美。
2、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三、课前准备:
1、歌曲《木鱼石的传说》
2、网上收集有关化石的资料。
3、编排小话剧:《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环节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导入: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请欣赏小话剧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投影关于古生物的图片,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H
1、学生甲:大家好,我是无颌鱼类化石。我主要沉积在寒武纪和奥陶纪的岩石里,距今已有大约五亿年的历史了。那时我生活在咸水环境里,由于我没有颌,科学家称我为无颌类。我的身体外面披有铠甲一样坚硬的外骨骼,所以我不能游泳,只能生活在水底沉积物中。应该说,我是一不会游泳的鱼类,我是最古老的鱼类化石了。
2、学生乙:大家好,我是“始祖鸟”化石。我残留有翅膀,嘴里有牙齿,翅膀前端有爪,并有着像蜥蜴一样的由多节尾椎骨组成的长尾,我的出土使许多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振奋不已。不少人坚持的“鸟类是由蜥蜴进化而来的”的观点,就在我身上找到了依据。
3、学生丙:大家好,我是总鳍鱼化石。我原是两栖类的祖先。话说1938年12月的一天,印度洋里有条渔船,在靠近非洲东海岸的较深的海里,捕到一条奇怪的鱼。渔人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怪的鱼,它大约1.5米长,长得倒不难看,全身钢青色,眼睛深蓝色,最特别的是它身子下面的鳍很大,有点像腿,这条新奇的鱼,实际上是一种很古老的鱼,人们叫它矛尾鱼,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几乎和3亿年以前生活的我一模一样,也长着独特的胸鳍和腹鳍,这些鳍的内部骨骼,跟青蛙等两栖动物的四肢骨骼很相似。此外,还有能呼吸的鳔。其实,我的家族在发展中分为两支:一支登陆生活,演变成两栖类,例如青蛙;一支留在海洋,也逐渐演变,大部分种类绝灭了,矛尾鱼就是这一支的一个代表。
4、学生丁:大家好,我是大象的祖先猛犸化石,我原是大象的祖先是地球上早已灭绝的哺乳动物, 作为大象的祖先,我的体形比象要大,嘴里伸出的獠牙比当代的象牙要长得多。因而,从外形上看,我的确给人一种青面獠牙的凶猛感觉,而不像今天的大象那样温驯谦和。我的尸骨残骸最早是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的。1901年,一位猎鹿人发现了我的完整尸体,在发掘现场,人们发现我是保持一种“坐姿”死在一个坚硬的大土块上,头骨有损伤,肌肉中有明显的充血现象,胃中尚有没消化的食物——树枝和青草,甚至嘴里还有一束没来得及咽下去的青草。那么我是怎么死的呢?那是在远古时代的某一秋日,我漫步在别廖佐夫卡河的河岸边,不时用长鼻子将青草和树枝卷进嘴里,突然,河岸边的土层因河水的长期浸润,承受不了我这庞然大物的体重而发生坍塌,我束手无策地陷了下去,当我奋力挣扎总算支撑着站立起来的时候,又有大批沉重而坚硬的岩块砸在我的背上,我就这样遭遇了灭顶之灾,陷入深渊中最终是窒息身亡而变成化石的。
第二环节 诗歌朗读比赛
导入:有一首抒情诗,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这些会讲话的奇异化石,这就是张锋写的'《化石吟》,下面我们分组美读这首诗,请同学们合作交流设计最佳美读方案。请各小组推荐代表到讲台前朗读诗歌,其他小组同学注意领会并给予点评,多提优点给予鼓励。
第三环节 品味鉴赏诗歌的美
导入:《化石吟》既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更是一首科学诗,请同学们思考交流以下问题:(屏幕显示问题)
1、诗文题中“吟”含有什么意味?诗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吟”本是古曲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本诗通过对化石的赞美来赞美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2、诗歌运用什么手法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全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亲切自然。
3、诗歌结构有何特点?哪两节结构相近?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共7节,可分3层。1、2节是第1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最后一节回应1、2节结构相近,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4、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明确: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好在使诗歌的节奏美以及前后照应。
第四环节 我想象中的远古世界
导入: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诗中提到的古生物,可以说包括了海、陆、空全方位立体的古代生物世界,假如我们通过时光机器,分成几个探险小组,漫游到了那个世界,你看到的应该会是一幅怎样奇丽的画面,下面我们分组讨论,看哪一组想象合理,奇异,描绘的优美动人。
第五环节 欣赏歌曲结束全文
总结: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诗《化石吟》,饱含感情的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了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的世界。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吧!
最后请欣赏歌曲《《剧木鱼石的传说》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
也能给善良者以欢乐
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贵
山高路远也能获得
嗨~~~~~~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它能给懦弱者以坚强
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
只要你把它藏在心间那
天长地久不会失落
嗨~~~~~~
教学环节设计4
第一个问题:教学有哪些环节所谓教学环节,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的教育活动。
一、一般来说,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环节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1、巧妙导入
2、自主学习
3、展示交流、合作探究
4、拓展延伸
5、归纳评价。
也有的课可以上成:★
一、读:感受语文的味
二、品:咀嚼语文的意
三、说:品评人物的魂
四、演:走进心灵深处
★
一、静心听读
二自由朗读
三美点赏读
四深情美读
五探究解读
六迁移阅读
一个好的教学环节总的来说体现在五个方面:
能精心安排教学步骤,巧妙设计教学内容,恰当使用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和谐融洽。环节是动态的。
一个好的教学环节具体地说体现在七个方面:
1、教学的有序性:课堂教学清晰地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呈现出一种层进式的教学造型。
2、教学的侧重性:每一个环节都着眼于解决某一角度、某一侧面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需要精心地钻研教材,优化整合课文内容,提练课文中有价值的东西。
3、教学的分配性:这节课的重点是哪些?应该放在什么时候讲;每个内容的时间分配怎么分;这节课属于什么样的课,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活动学习?环节的高潮应放在哪部分等等。
4、教学的链接性:怎样才能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合理地链接起来。
①教学容量,内容多少是否适当;
②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③教学用时,每一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④教学课型,采取的课型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特征。
5、教学的过渡性: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过度与照应,考虑各个环节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6、教学的目标性:所设计的环节,其中必然有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充分地进行活动的环节,也就是说,有些环节是明确地归属于学生活动的,老师要考虑好学生怎么活动,有趣、有意义,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
7、教学的协调性:协调好教学节奏,能比较顺利地展现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抑扬合理,动静分明,教学的清晰性和生动性都能够得到鲜明的展现。
8、教学的评价性:教师要学会巧妙地评价学生。
一、巧妙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习兴趣,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下面的主体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如果你精心设计的导语只是引发了学生的赞叹,那你只成功了一半。那另一半的成功在哪里?在于非常迅速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例一:《鹤群翔空》导入
师:咱们今天上的是《鹤群翔空》。这是一篇很美的散文,也是一个含义深刻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习一种自读的方法——三句话自读法:
第一句话,速读课文,扩写一个句子。第二句话:寻读课文,续写一个句子。第三句话,细读课文,创造一个句子。
那么,到底怎样进行呢?咱们先把课文读起来。课文这样读,老师当主持人,把你们的朗读串起来,好,开始了。
例二:《夏天也是好天气》导入
师:请同学们一起说,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生:(大声齐说课题)《夏天也是好天气》
师:如果有人说,夏天不好,那么你读这个标题时,哪个字要读重一点?生:(齐说)“好”字。
师:一起试一遍(学生齐读课题,重读“好”字)师:如果有人说春天、秋天都是好天气,而你要说夏天也是好天气,那么读这个标题时,应将哪个字的音读得长一点?
生:(齐说)“也”字。师:请试读一次。(学生齐读课题,将“也”字读得长一点。)师:我们可以再来读一次,将上面两次读的体会结合起来。(学生齐读课题,“也”字拖长,“好”字读重。)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夏天也是好天气”吧。
这样的课堂导入,没有空话套话,也没有让学生与听课老师赞叹的话,开课揭题,第一秒钟就是在学习语文,第一分钟就已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整个教室弥漫着浓浓的诗意语文气息。
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文公开课上,老师导入新课的方法可说是“千树万树梨花开”: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听歌曲??这些看似新颖的方法其实都有一个缺点——费时(少则三五分钟,多则七八分钟)。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在导入设计上是否应该向宁鸿彬老师、余映潮老师学习?
在导入设计方面,可以考虑设计一些新鲜的、奇异的、出乎意料的开头,用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设置悬念,让学生存有探究之心;创设情境,包括生活实情,惊险或危险情境,梦幻情境等;采用新鲜有趣的形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
二、自主学习
1、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关键。如: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⑴选一组词儿读一读⑵选几个句子说一说⑶选一个美段品一品
2、精心策划的“问题串”是主旋律。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以下特点:⑴趣味性。 ⑵针对性。 ⑶相关性。
⑷适度性:层次适度,让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 ⑸渐进性。
3、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边读边感悟,在感悟很深的地方写下批注,待会儿交流。
4、自主学习环节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限制。比如8分钟。 ★自主学习这个环节所设计的问题一般涵盖下列问题:
①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提取本文信息。或你读懂了什么?②结合课后重点思考题和课文前面方框里的导示语,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编写几个重点问题,让学生思考。
三、展示交流,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这一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既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又是课堂生成的沃土。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交流展示”这一环节进行研究。
1、展示自习的内容
2、展示自学的方式
学生展示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个人展示、小组合作展示。教师的作用只是点评、拔高。这种展示的方法,有利于小组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展示过程中,教师的作用
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①组织展示交流的顺利进行。
②及时订正、补充学生的展示内容。
③关注其他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展示的进度,展示的密度,确保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在最佳水平。
④指导没有展示的其他学生补充自已所不知道的知识,并记下自己的感悟。 ⑤鼓励学生与参加展示的学生争鸣,讨论。
⑥在展示过程中,指导学生品读、感悟、提升。如《散步》一文,学生在展示交流环节中说:老师,我读懂了“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整个世界”指的是:在我和妻子心中的地位。 “整个世界”是由上一代,中年一代,下一代组成的,而中年一代不仅要承担抚养下一代的责任,更要承担赡养上一辈的责任。这时候,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品读,并将朗读推向高潮:
师:好一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背上的”是——(母亲)
师:“她背上的”是——(儿子)
师:“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是――(母亲加儿子)师:母亲加儿子,就是——(整个世界)师:我背上的加她背上的,就是我们一家。“一花一天国,一家一世界。”师:我背母亲是尊老,妻子背儿子是——(爱幼)
师:尊老爱幼,就是——(整个世界)
师:我背上的是生命的源头,妻子背上的是生命的——(延续)师:生命的源头加上生命的延续就是——(整个世界)
师:来,同学们,一起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生齐读: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瞧这“尊老爱幼”的一家子——(齐读)“我们在阳光下??师:醉过知酒浓,爱过知情重。再瞧这“尊老爱幼”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一家子——读:“我们在阳光下??就是整个世界。”
4、引导小组与全班讨论探究。体现各个小组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思考,倡导有个性的、有文才、有感染力的语言,鼓励现场即兴的、自圆其说地阐述自己的看法。
5、捕捉生成性资源,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老师要把握好生成性资源,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才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是在动态中生成的课堂。举个例子:
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最后部分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突然举起了手,说:“老师,我认为这一句‘一只百灵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拍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这句中第二个“飞”,用得不妥,既然大榕树密不透风,怎么能用飞呢?我认为用“钻”比较好。在这个学生的质疑下,学生开始活跃起来,有的说可以用“挤”,可以用“拱”,有的说可以写成鸟儿先在空中飞,然后来个俯冲,最后钻进大榕树。我认为学生讨论得很有道理。
再举一例:《放弃射门》
四、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就是教师挖掘教材的拓展点、空白处,让学生围绕着某一主题,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语文实践活动。
1、学习完一篇散文、一首诗,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2、可以让学生仿写、续写。
3、结合课文有关内容,进行合理想象如果是一位画家,你应该画什么,配上什么文字。如果是一位导演,应该拍哪些内容,主题示什么。
4、进行角色表演、角色辩论。
5、扮演导游小姐、导游先生,写导游词。
6、分小组当解说员。
7、跨越时空,与主人公对话。
五、归纳评价。一堂课就要结束了,应该有一个归纳总结和评价。用这样的方式结束一堂课老师也还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要把结课作为这堂课的亮点,要有风味。
★ 《春酒》一堂课的结尾:
小时侯//过年是一杯甜甜的春酒//酒中浸润着我的幸福与娇羞长大后//回忆是一杯苦涩的春酒//酒杯载着我满满的情与愁
而如今//到哪里去找我家乡的春酒//清清的香香的沾着母亲味道的哪怕是一指甲缝的春酒//故乡的酒//过年的酒//游子心中醉人的酒哟同学们//别忘了//在学校读书学习//也要给自己斟一杯人生的春酒
★《最美的花》一堂课的结尾:同学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善于发现,你会知道,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不断学习,取长补短,老师相信你这朵小花就会开得越来越美,那么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祖国这座大花园就会因为有你而更加绚丽多姿。
最后,简单地说一下如何贯彻落实“五个贯穿始终”:贯彻落实“五个贯穿始终”,就是贯彻落实情感教育、文化育人、探究体验、展示交流、习惯养成五个方面的内容。
1、情感教育贯穿始终。教育的精髓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始于建设和谐课堂,和谐课堂的突出特征是体现着平等和相互尊重,洋溢着爱和智慧。
2、文化育人贯穿始终。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学科文化,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
3、探究体验贯穿始终。精心研究“探究与体验”的内容、时机、方式、方法,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4、展示交流贯穿始终。提供学生进行展示与交流的时间和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方法、“成果”,充分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迸发创新火花,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我激励。
5、习惯养成贯穿始终。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文明守纪、善于思考、探究合作等等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环节设计】相关文章:
课堂提问环节教学反思(精选9篇)03-22
教学环节培训心得体会07-18
教学环节培训心得体会4篇03-02
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05-24
《头饰设计》教学设计06-06
年会游戏环节串词12-30
经典教学设计03-05
教学设计04-19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