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热)《独坐敬亭山》的教学设计2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独坐敬亭山》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独坐敬亭山》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理解诗文意思,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背诵古诗
(背景屏幕出示“古诗”)让学生读读屏幕上的字。背背喜欢的古诗。
二、介绍诗人及写作背景。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古诗作品,写出这些古诗的作者我们把他们叫作(“诗人”)。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诗人。
屏幕演示:出现李白像,让学生介绍一下对李白的了解。
师(介绍了作者写诗的背景):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写的。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超多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情绪感的诗。
三、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
1、课件演示:看,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干什么?
2、揭示诗题
3、齐读课题。明白这首诗吗?自由读诗。
四、认读生字
读字正音
⑴指名读古诗
⑵在书圏出本课生字,边圈边读
⑶同位互相检查,互读互听。(出示课件)
五、学习诗文
1、体会诗意
⑴指名读古诗
⑵“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⑶小组比赛,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们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相机理解“尽”、“孤”、“独”、“闲”、“只有”
⑷提出不懂的地方
2、入境朗诵
⑴学生自由练读
⑵指名读,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
导情:想一想李白的情绪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情绪怎样?
⑶师范读,配乐读
⑷学生练读,朗诵
《独坐敬亭山》的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学习古诗《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古诗,理解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学生齐读课题“古诗词三首”,教师导入:把这个课题和以往的同类课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不同吗?
2.学生表述,教师相机训练学生规范的表述:……是诗,……是词。
3.教师过渡:诗盛于唐,词盛于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之说。什么意思呢?通俗一点儿说,就是唐朝的诗写得最好,宋朝的词写得最好。诗和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些我们先不谈,我们一首一首地学,慢慢地就明白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4.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点:是否读正确了?注意“相”字的读音。
5.运用反复手法,训练几个学生朗读全诗,教师横向评价:诗味读得最浓的是谁?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全诗。
6.教师过渡:诗和词,最大的作用就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李白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我们先来听一段小故事:……在被迫离开长安十年后的一天,李白在游完安徽宣州郊区的敬亭山之时,写下了这首诗。一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首诗,你体会到一种怎样的感受?
7.学生表述,教师相机:
(1)这种感受在诗题里边有没有表现?
(2)在诗句里有没有表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遍,着重注意“闲”和“厌”的解释。
8.教师小结诗中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只有”一词的深意:能陪伴
李白的,只有一座无言的敬亭山。这句话当中的“只有”什么意思?只有,就是除了敬亭山,什么都没有!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有的只是眼前的青山,身边的孤独!
9.教师过渡:学了这么久,也不知道同学们学明白了没有,听老师说一段话,看老师说的是哪一句诗?教师引读:天上的鸟儿都结伴飞走了,不见了踪影;那一片白云,它也飘走了,只留下孤孤单单的我。这世界上能陪伴我的,恐怕只有眼前的这座敬亭山了。
10.训练学生看着课文图反复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组织学生在朗齐诵诗歌,笔记,背诵、默写。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孤独
只有
【《独坐敬亭山》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独坐敬亭山》的教学设计10-13
《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05-08
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03-07
[精品]《独坐敬亭山》的教学设计12-13
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15篇03-28
独坐敬亭山作文01-03
《独坐敬亭山》教案03-04
《独坐敬亭山》教案03-08
独坐敬亭山教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