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推荐度:
-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推荐度:
- 《詹天佑》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推荐度:
- 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推荐度:
-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集锦8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的目标,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练习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锻炼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关念。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觉性和主动性。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同学们基本上能顺利完成跑位和掌握行进间四角传球的技术,少数的同学能较好完成传接球的动作。
3)情感目标:同学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在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再进一步的获得成功,以此来增强他们进取心和自信心。
三、学情分析:
高中的学生正处在具有很高的求知欲望的阶段,篮球运动对他们来说具有很浓的兴趣,他们渴望了解与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但是还处在一个很初级的阶段。四角传球对于他们来说我相信是有一定难度的.,无论对于我还是对于学生来讲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内容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和热情,在老师和学生双方的互教互学之下,能够更好加强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和交往能力。
四、教学策略:
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的问题。所以我们通过让学生看老师画板的讲解,动作的示范和讲解,观察动作使之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并通过尝试练习,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再通过老师的质疑、启发、引导使学生不断的吸取经验和教训。接下来让学生再次尝试并且通过增加难度使学生不断改进技术动作,加强理解来提高学生练习过程中的成功率,促使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最后通过《感恩的心》的歌曲片段以手语的形式让学生在放松、愉悦的音乐心境下放松心情结束本课。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 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⑵ 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2、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⑴ 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 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⑵ 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⑶ 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⑷ 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⑸ 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
(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⑴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⑵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⑶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⑷ 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⑴ 以弱抗强的传奇:
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⑵ 创造奇迹的传奇:
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⑶ 艺术的传奇:
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1.描述导入,激发兴趣。
a、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以是学生平时画的)。
b、明确交际话题: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大家带来很多的'快乐,让我们述说一番秋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好吗?揭示:秋天的快乐
c、老师可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情,要流露出高兴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a、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做过哪些事?你感到最快乐的事是什么?让学生先说说。
b、提出交流要求,各自准备。要求:
◇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说出自己的快乐。
◇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3.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a、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b、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师生评选最佳学生。
4.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同时也指出一些可能存在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5.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聪”。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联系歌曲,导入课文
1、提要求:边听边想一想歌曲里讲了什么?
2、播放录音《好妈妈》,说说听了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结: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父母啊!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又是怎样做的?你们喜欢他们吗?
4、揭题:三个儿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生提学习要求:读课文时该注意什么?
2、师小结:五不(并强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3、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4、解决学生读书过程中出现的字音难点,并说说“荡”的字形。(沉甸甸胳膊晃荡)
5、简要说说:在三个**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
6、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注:板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确定。)
7、在板书的过程中,写字指导“聪”
①、提醒老师注意在田字袼中写字该注意什么?
②、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子。
③、师生同写,看谁写的字既快又好。
④、评价。
三.学习课文2、3、6自然段
1、动手划出三位妈妈说的话,划好后好好读一读。
2、示三句话的小黑板,选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妈妈说的话,想想该怎样读?(练习读)
3、朗读指导
①、抽三生读,读后评议。(你认为谁读的好,为什么?)
②、师生合作分角色读。
四.学习第八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一桶水很重?
2、用朗读表现出水很重。
3、如果你看见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做?
4、质疑:三位**的三个孩子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可以去读一读课文的(由学生得出9、10、11自然段)
五.学习第9、10、11自然段
1、生自由读,读完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出示
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另一个孩子。
(老师觉得你用自己的话说一个孩子的表现,你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能说三个,那就太了不起了!)
(设计的目的: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质疑: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几个孩子?可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那你认为他看见的应该是哪个儿子呢?为什么?
3、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人人都认为应该是第三个儿子,因为他孝敬父母。可一个孩子却发表了他不一样的观点:一桶水连妈妈都提的腰酸悲痛,儿子怎么能提得动呢?我觉得另外两个孩子也表现很好,他们想通过自己精彩的表演,让妈妈忘记疲劳。)
(孩子真的很能干,我备课的时候虽也想到,可没想到二年级的孩子也能往这方面去想。)
六.总结课文,情感升华
1.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这位妈妈,在谈论孩子时,你会怎么说?(让生回过头来看妈妈眼中的孩子,感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孝敬父母当然也是。)
2.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板书第三个孩子下的“没什么特别”改成“孝敬父母”,并画一颗红红的爱心。
3.学到这儿,吴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出示: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七.拓展内容,课外延伸
1.读课外故事《乌鸦爱妈妈》,谈谈感受。(由于时间不允许,未交流)
2.总结:课外也可以收集一些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细细阅读,相信能给你们很多的启发。老师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此时,铃声响了。)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3组)
学习时间: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⒈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那老师就让你们看动画片,请你们一边看一边想:动画片中的人,他们遇到不高兴的事时是怎么处理的?
⒉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让学生欣赏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令人不高兴的事,但这些事通过人们动脑筋,也变成了好事。
⒊谈话激趣
⑴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们一块儿看了动画片之后,老师觉得动画片中的`人真聪明!他们能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快乐的事,通过动脑筋变成好事。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指名读、齐读。)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合作学习
⑴小组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出示多媒体课件(二),让学生看大屏幕,再自由拼读词语、指名读、小组读。
⑶将词语的拼音去掉,又让学生练读,开火车读,最后,再把其他字去掉,只留下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铃、详、幅、奖、催、叭、脏、筋”。
⑷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⑸将这些生字打乱顺序让学生进行抢读。(奖励读得好、记得快的小朋友。)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看课文插图(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读课文,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推荐交流得好的小朋友在全班进行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4、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5、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学生进行评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6、通过读,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7、教师再指名交流,并相机进行点拨,重点指导理解词语:“端详”;理解句子:“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8、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启发思维、训练表达
⒈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把你遇到过的事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⒉推荐小组中交流得好的小朋友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五、联系实际、渗透思想
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
⒈出示多媒体课件(三):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
⒉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⒈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⒉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⒊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七、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大森林里正在举行运动会,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老师这里有运动会的门票,要想得到门票必须把上节课的生字词组记住。
设计意图:拓宽课文内容,结合课文创设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把生字的复习融入其中,既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配乐(快乐的小熊猫)快听运动会开始了,小猴小鸭小鹰(板书贴图)分别学会了爬树游泳飞翔的冠军,你们佩服他们吗?想不想知道他们是怎么练就一身本领的吗?
让我们这节课再次走进11课,回到小猴小鸭小鹰的童年去看看吧!
同学们以后做人也要像老师写的中国字一样端端正正、诚实守信。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打开书,结合课本的图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小猴、小鸭小鹰获得冠军的秘诀是什么?
2、你想先学习哪种小动物的故事?
三、深入理解课文,感悟内涵。
(一)、品读第一段
1、师:小猴子到底想干什么?
(画出妈妈,我要吃果子。一句)
谁愿意读这句话?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听了你读得,猴妈妈忍不住要答应小猴的要求了)。
2、谁能加上动作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3、听了小猴的话,猴妈妈怎么说的?
(画出:树上多着呢,自己去摘吧。)
4、谁愿意做猴妈妈读读这句话?指名朗读。
5、听了你们读的,老师也忍不住要做一次猴妈妈了,谁来做我的宝宝呀?师生对读。
6、这样,小猴学会了爬树。
板书:小猴学会了爬树
7、小猴是怎样学会爬树的,小猴会遇到什么困难呢?他是怎么想的?学生自由讨论,大胆发表意见,理解自己亲自去做的必要性。(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可以是小猴自己不怕困难,也可以是小猴在猴妈妈的再一次鼓励下大胆地去学爬树。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8、小猴学会了爬树,他多高兴呀。
同学们,你有什么话要对小猴说吗?
9、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想和你们合作读读第一段好吗?师生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在分角色练读中熟练课文对话,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从而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举一反三,自主拓展(学生自学第二、三自然段)。
1、小组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2、指名读小鸭和妈妈、小鹰和妈妈的对话,要求读通顺、流利,读出恰当的语气。
3、进一步启发想像,鼓励创造。小鸭和妈妈、小鹰和妈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这些话的?小鸭、小鹰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小鸭、小鹰会怎样克服困难、最终学会游泳和飞翔?
4、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小组进行讨论,并合作创造、编排、表演童话剧。
四、课外拓展
今天,同学们的表演真不错,结合你的生活,最近,你又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说给大家听一听。
你们真了不起,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像小猴、小鸭和小鹰那样,不怕困难,什么事自己去做,自强自立,勇于实践,那样,你一定会成功的。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以后我们把自己学会的一件事或者一个本领都要写在自己的小本本中,积累起来,比一比谁是独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能根据问题的提示理解长句与难句的意思;会背诵第2自然段。
2、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分段的.方法,能抓住过渡段来研读全文。
3、能获得有关海底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海秘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学习“景色奇异”一部分。
教学重点: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读悟1、2自然段。
教学难点:能仿照文中的句子说话;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海底景色的奇异。
教学过程:
一、读解课题,激发情感
1、“海底”后面加上“世界”说明了什么?
2、看录像进一步理解课题。
看完录像你最想说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二、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
1、自由读课文,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读完后,把最长、最难读的1—2个词句找出来,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用“~~~~~~”划起来。
3、抓住过渡段给课文分段。
三、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
1、理解“奇异”的意思。
2、读1、2自然段,用心体会,把你体会到特别“奇异”的.地方找出来好好读一读,说说奇异在哪里。
3、交流板书:暗——光静——动
(1)换词理解“波涛澎湃、依然”
(2)通过思考括号里的问题,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深海里的光点,是怎样形成的?)
(3)朗读理解“窃窃私语”。
四、说话训练,进一步感悟海底的“奇异”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第二部分“物产丰富”,总结全文。
教学重点: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知道各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了解海底物产的丰富。
教学难点:自主选择学法学懂第4自然段,培养学生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在哪里?
2、齐读1、2自然段。
二、整体感知4、5、6自然段。
1、自由朗读。把课文中写到的具体的物产名称用“——”划出来。
2、给物产名称归类
海参
海藻
煤
乌贼
天然气
铁
石油
贝类
章鱼
梭子鱼
三、研读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划出。
2、讨论学法抓住“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式”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学懂这段话?
讨论得出:
(1)
画表格;
(2)
出练习;
(3)
提问题;
(4)
有感情的朗读;
(5)
(略)
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与选择同一学习方法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
4、运用所选的方法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5、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6、朗读全段。
四、略读5、6自然段。
1、自由读。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自己能学懂的地方,有感情地把它读好。
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推荐课外资料。
你还了解海底的'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介绍大家去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
2、写话练习,深化情感
学了课文,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写下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六、巩固练习。
选做作业本中的作业
板书设计:
暗——光
景色奇异
静——声
物产丰富
动物
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
植物
海藻
矿物
煤、铁、石油、天然气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4.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青蛙、蝌蚪、鲤鱼、乌龟的图片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
教师用彩色粉笔板书汉字:“找”,请学生来认字。说说生活中是怎样用的。(如:找人、找东西、找麻烦等)
电脑出示小蝌蚪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小蝌蚪要找什么呢?板书:小蝌蚪、妈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小蝌蚪找妈妈》。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在书中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同伴之间互相读读生字,对照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同伴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的五星表示奖励。
再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重点听听生字的字音。
大家进行评议,鼓励读得正确的同学、读书有进步的同学。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对照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认识的汉字做好记号。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让每名同学说说哪些字不认识。
2)把不认识的汉字集中起来。
3)认识汉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
4)小组长指汉字,同学读,巩固记忆。
3、教师用电脑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己读读卡片上的词语。不认识可以询问他人。
4、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指名读词语,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反应灵敏。
5、练习书写:
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
3)学生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电脑演示加录音)
4)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5)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
6)奖励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汉字,师生共同欣赏。
(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5)
2、一边读书一边提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筛选问题:每名组员说说自己的问题,组长带领大家把问题集中起来,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四)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巩固:
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察。
例如:
看拼音写词语;
听写词语;
组词;
读句子;
读课文;
……
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五)、布置作业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
2)思考本组集中的问题。
3)在作业 本上书写难字,然后进行自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2.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继续培养学生收集、积累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2.借助插图,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具准备:
电脑、图片、动画片。
教学过程 :
一、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提示:注意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
二、进入新课:
1、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谁?在文中画出来。教师进行板书
(三次、鲤鱼、乌龟、青蛙。)
2、电脑出示问题,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学习:(结合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筛选后的。)
3、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内容同插图有联系?
2)分别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请学生根据自然段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把图贴在黑板上。
3)同桌之间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图画的内容:
(第二自然段开始介绍小蝌蚪的变化,几天以后,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向鲤鱼妈妈打听自己妈妈去了哪里,从鲤鱼妈妈那里他得知: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第三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看见乌龟后,错认乌龟为自己的妈妈,从乌龟妈妈那里得知:自己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第四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变成了小青蛙。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教师:整个找妈妈的过程,课文是抓住了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来描写的。自己认真地读读,找出描写动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词语,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为什么这样写。结合学生说的教师板书有关动词:“迎” “追” “游”
(小蝌蚪“迎上去”说明小蝌蚪与鲤鱼游的方向是相对的,他在有礼貌地打听。鲤鱼妈妈的'一番话,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看见乌龟后,就“追上去”说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乌龟在前,小蝌蚪在后,表现出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妈妈的心情。乌龟的话使小蝌蚪进一步了解了妈妈的外形特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小蝌蚪看见青蛙妈妈后,就“游过去”说明他看见妈妈后,十分高兴。 )
4)根据画面内容,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自由读
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还可以说说读书时有什么困难?
教师进行指导:小蝌蚪想找妈妈,他们询问鲤鱼妈妈时,要有礼貌,读出渴望找到妈妈的心情;鲤鱼妈妈的回答语速放慢,非常可亲可敬,读出关心孩子的语气。小蝌蚪叫乌龟妈妈时,要读出既高兴又着急的语气。乌龟在与小蝌蚪说话时,要读出宽容、耐心、稳重、热情的语气,读书时速度放慢。小蝌蚪看见自己的妈妈后,要读出高兴的语气,青蛙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自然。
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演。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
评一评读书情况,为什么?
4、教师提出问题: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是怎样变成一只小青蛙的呢?
学生自己说说: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说,可以用笔画出生长过程,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明。
在小组内与同学说说,交流交流。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教师出示电脑画面: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再过几天,( )变短了,渐渐地,( )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 )。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试着进行填写。
请学生把答案板书到黑板上:长出后腿 →长出前腿 →尾巴短了→尾巴不见了。
师生共同读一读。
根据电脑画面画出小蝌蚪生长过程,与电脑博士比一比。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青蛙可以帮助人类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做?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借助课外资料谈。)
教师小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
四、积累所得信息:
让学生想想通过学习打算积累哪些信息。
在全班范围内说说,相互交流。
五、布置作业 :
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7-04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07-05
教学设计方案12-07
教学的设计方案06-14
关于教学的设计方案10-17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8-30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06-14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2-11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06-12
教学设计方案【荐】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