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最新

时间:2024-03-12 08:36:44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最新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最新,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最新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最新1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

  2.能够通过实验感受弹力的大小与方向。

  3.能够做研究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受力时形状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2.知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3.了解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

  2.感受到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物体受力时形状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

  教学难点:了解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跳跳球、课件、拉力器、红外线(或者玻璃瓶)

  支架、测力计、拉簧、钩码、记录表格{每组一份}

  2、学生分组材料:海绵块、拉力弹簧、压力弹簧、钢尺(塑料尺)、橡皮筋、(橡皮泥)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拉力器,请两位同学来拉动它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想不想来玩一下?

  教师请两位学生拉开拉力器,在松开。

  提问:在拉的过程中,拉力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相机板书“形状改变”。手松开之后呢?为什么会这样呢?(课前渗透弹性、弹力的知识)

  教师:看来物体改变形状以后,很多现象也会随着发生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物体的改变形状以后所引起的一些变化。(出示课题)

  二、认识弹性和弹力。

  1、教师:刚才有同学说到了弹性、弹力,那么大家觉得什么叫做弹性呢?

  学生交流,2、教师:那么到底什么是弹性呢?大家可能也说不清楚了,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弹性。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材料有:海绵块、拉力弹簧、压力弹簧、塑料尺、橡皮筋。(课件展示)

  (课件出示要求)1、用力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观察物体的变化。2、慢慢去掉所用的力,观察物体的变化。3、把观察到的`现象用文字或图记录下来。

  附记录表:(用最拿手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物体名称

  原来的样子

  用力后的样子

  去掉力后的样子

  2、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观察物体是否具有类似于拉力器变化的特性。

  3、汇报交流,展示观察记录。

  教师可以提问:你是怎样做的呢?发生了什么现象?

  (教师要注意评价用语)

  教师:你的方法很有新意。/你的发现真棒。

  教师:大家经过动手操作之后,发现了这些物体具有怎样的共同点呢?

  (可以恢复原来的形状)

  4、教师:那么这些物体怎么会恢复原来形状的呢?我们再拿出这些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先对它施加外力,然后慢慢地松开手,体会你手上的感觉。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这股力是往什么方向的?与你所用的力的方向一样吗?大家觉得这股力有什么作用呢?(可以出示一段课件)

  5、现在,大家觉得什么叫做弹力呢?什么叫做弹性呢?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出示概念。指名一位学生读一读。(课件出示)

  教师提问:弹性和弹力是不是同一个概念?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三、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1、教师: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弹性。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物体的弹性呢?

  学生汇报,交流,可引导学生具体说一说

  教师可以提问:这个物体哪里应用了弹性?

  2、教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很快就要在北京召开了,在奥运会的比赛当中,也有很多比赛项目是和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下面这些运动项目,哪些地方应用到了弹性呢?

  播放幻灯片,撑杆跳高,跳水,足球,射箭,提问:什么地方应用了弹性?撑杆跳高怎样应用了弹性呢?谁给撑杆施加了力呢?撑杆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力?这种力起到了什么作用?谁可以来完整地说一说呢?

  四、研究拉力大小对弹簧拉伸的长度的影响。

  1、教师:再来看一看老师的这个拉力器,有没有同学想要试一试一个人来拉动他呢?

  教师请一位学生拉动拉力器。

  有没有同学可以拉的更长一点呢?(知名一位学生)

  提问:那一位同学把拉力器拉得更长一点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那么大家觉得:弹簧拉伸的长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教师: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这些想法都是出自你们的生活经验,只是一个猜测。那么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方法来证明这个猜测呢?(做实验)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2、教师:老师为同学们提供的材料有:支架,弹簧,钩码、直尺。(课件显示)利用这些材料,大家觉得可以怎样来开展实验呢?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3、屏幕显示试验记录单,教师确定实验方法。

  (1)首先搭好支架,挂上弹簧,量出弹簧的长度。

  (2)一个一个地往弹簧上挂钩码,每挂一个,就要量出弹簧的长度,计算出弹簧贝拉伸了多长。

  (3)做好记录,最后要得出结论。

  4、提问: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呢?

  分工合作精确测量

  5、学生开展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提供给学生4个钩码

  在巡视时,注意引导学生精确测量,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6、教师:大家通过刚才的研究有没有什么发现呢?(钩码越多,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长)

  教师:那么,每多挂一个钩码,弹簧伸长的长度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

  (每次多挂一个钩码,弹簧伸长的长度都是差不多的)

  教师:那你们能不能预测一下,当挂5个,6个,甚至7个钩码的时候,弹簧会伸长多少呢?(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那我们再来试一试好吗?组长来领取材料,继续往下面做。

  7、学生汇报试验结果。

  教师可以提问:和你们的预测一样吗?其他的小组呢?

  8教师:通过试验,大家觉得拉力与弹簧拉伸的长度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知名学生汇报,教师出世界论)

  9、教师:我们通过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了拉力与弹簧拉伸的长度的之间的关系,真了不起,以后大家对生活中的一些科学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有条件也要尽量亲自试一试,找找其中有没有规律。

  10教师:刚才,老师只准备了8个钩码,弹簧伸长了大约9厘米。如果我们再往上面挂一个,弹簧可能会伸长多少呢?如果挂10个呢?会有多长呢?挂20个呢?100个呢?如果我们无限制的王弹簧上面挂钩码,弹簧是不是还可以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不断拉伸呢?(学生汇报。)

  教师:同学们想不想来看一看真实的结果是怎样的?

  教师演示实验。

  教师:同学们请看,发生了什么现象呢?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物体的弹性并不是无限的,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五、拓展

  1、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了哪些收获呢?

  学生汇报交流

  2、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种好玩的东西,橡皮泥,那么橡皮泥又没有弹性呢?请同学们动手玩一玩,看一看橡皮泥又没有弹性?

  学生活动,汇报。

  教师:有些同学说有弹性,而有些同学说没有弹性。好像都很有道理。那么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录像,可能对解决这个问题有所帮助。(播放录像)

  3、看了这个录像,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学生汇报。

  4、教师:那么,到底有没有没有弹性的物体呢?老师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好好的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去查找一下资料,或者动手做一下试验。下一次把你们的结果来告诉老师,好吗?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最新2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能量转化的简单小实验;会查阅资料;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对能量转化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在做能量转化小实验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导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观察课文图片,并请学生们说出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

  二、猜想假设

  学生根据图片描述物体的运动。分析能量的转化过程,猜想假设原因。

  三、制定方案

  小组之间制定活动方案。

  四、实施探究

  可以采取演讲或解说的方式,让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关于能量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揭示生活中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提醒学生学会聆听别人的发言,及时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形成对生活中能量的`认识。

  师讲述: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虽然你看不见它,但它就在我们身边。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问:生活中,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样的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在我们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如电能、光能、热能、声能、机械能、电磁能、化学能、水能、风能、等等,它们时刻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服务。

  五、展示交流

  全班交流,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带来的资料。老师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出示准备的图片或影像资料,供全班同学研讨。把同学们寻找出的能量按能量形式分类。学生举例并讲解各种各样的能量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能量的作用。问: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请你说一说,电灯发光时,是将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

  问:同学们,想想看,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师:能量是所有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源泉,没有能量,一切物体都将停止。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自主描述知道的、熟悉的物品工作时能量转化的过程。

  六、拓展创新

  让学生亲自体验能量的转化,并尝试解释能量转化的过程。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深刻的认识到:学生在做能量转化小实验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最新3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有不同的月相(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2)知道月相有每月经过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再到新月的变化规律。

  (3)了解月相变化的成因。

  2、科学探究

  (1)能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月相,找出月相变化的规律。

  (2)能依据模拟实验的现象推理、分析并得出月相变化的成因。

  3、科学态度

  具有长期坚持观察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有不同的月相,坚持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的月相,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及成因。

  三、教学准备

  课件、月相变化动态gif、乒乓球、手电筒。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生活情景:在电影院,影片中的嫌疑犯辩解道,“我昨晚借着月光,看见他从牛棚中偷走了牛”。但警察却说,“那天根本不可能有月光!”看电影的小朋友就有了疑问,“为什么那天没有月光呢?”

  产生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月相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一般都知道有几种不同的月相,间接的会认为每天都可以看得见月亮(除了天气原因外)。而且学生不会每天去观察月亮,因此极少会有学生知道新月的存在,自然也就不了解在新月的时候是没有月光的。于是就会产生疑惑,“为什么警察这么肯定没有月光?”

  驱动任务:什么时候月亮没有月光呢?

  活动1:月有圆缺变化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都见过月亮哪些样子啊?

  学生经过交流,他们会发现月亮有多种形状,有的时候像圆盘,有的时候像镰刀……这时,教师提出月相的概念,月相是对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状态的称呼,并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几个典型的月相及其名称:满月、上弦月、下弦月、蛾眉月。

  在认识月相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弯弯的蛾眉月怎么就变成了圆月?”引导学生思考月相是如何变化的。

  活动2:月相变化有规律

  月相是有变化的,经常在农历十五的时候能见到满月,月相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教科书上的表格是妍妍从满月开始,在一个月内每天观测月亮,记录下来的'月相,同学们分析妍妍的月线观测记录,你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了吗?

  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能发现,月相呈现“满月——下弦月——蛾眉月——看不见月亮——蛾眉月——上弦月——满月”的规律。此时,教师再指出“看不见月亮”的时候的月相称为新月,然后再回应驱动页的问题,学生就能明白是真的有看不见月亮的时候。

  活动3:月相变化成因

  月相有规律的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做模拟月相变化成因的实验来探究吧!

  用电筒光模拟太阳光,用涂黑的乒乓球模拟月球,观测者的眼睛模拟地球上的观测点。

  以观测者为中心,乒乓球分别放在八个方向,电筒光一直平行一个方向直射乒乓球,观测者观察并记录不同方向的乒乓球亮面的形状。

  结论:综合模拟实验的现象,发现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导致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射到的亮面形状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月相变化。

  五:课堂小结及交流分享

  同学们小结出本节课了解的内容,月亮不同形状的名称,月相变化的规律及其成因。并尝试在生活中坚持长时间地观察月亮,了解其真正的月相变化。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最新4

  《水》是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课,主要有三个活动环节的内容,一是通过学生间交流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结合观察视频,能用网状图加以描述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态、用途、与生物的关系、基本特点等;二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辨别水和其他物质;三是给物质分类,让学生掌握物质分为固态、液态、气态。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学生分析】

  人的生活离不开水,三年级的孩子们对水是非常熟悉的,但熟悉程度是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的,本课的教学探究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形成关于水的科学概念。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全面观察,结合实验探究活动,形成水的科学概念。

  【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运用看、摸、摇、听、闻等多种方法,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对水形成较全面的感性认识;引领学生通过“水在哪个袋中”、“给袋中的物体分类”这两个环节的实验探究,形成对水特性的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教学重点】

  用网状图展现对水的认识,熟练地运用各种感观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

  【教学难点】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1、给每小组准备:7个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个透明塑料袋、1块小石头、1块小木头、1片树叶、分类用图纸1张。

  2、给每个小组准备:1瓶醋、1瓶牛奶、网状图记录纸1张。

  【教学过程】

  一、课前观察:

  上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倒一杯自来水,观察可以发现些什么,同时比一比谁观察最认真,谁收获最多。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养成细致观察习惯。

  二、检查观察情况,导入新课:

  上课了,师生问好后检查课前观察一杯水的情况。

  老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对一杯水进行了认真观察,现在请几名同学汇报观察收获。

  【设计意图】趁热打铁,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为本课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给力。

  三、新课学习:

  (一)、我们知道的水

  1、师:请同学们用简洁、准确的语句或词语将自己知道的关于水的知识记录下来。

  2、视屏观看(课本配套视频)四人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我们知道的水

  3、合作填写教材P.66.关于水的网状图。

  4、小组汇报展示,教师适时小结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态、水的用途、水与生物的关系、水的基本特点等。

  【设计意图】该环节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是让学生对“水”已有认知的回顾、总结,也是对“水”进行描述的语言提炼;第二步视屏观看,小组成员交流,为学生相互进一步认知“水”提供了条件;第三步填写网状图,是对第二步的进一步梳理和概括;第四步师生互动,让学生对水的存在形态、用途、与生物的关系、基本特点等有了更加详尽的'了解。

  (二)、水在哪个袋中

  1、师出示几个不透明的袋子(袋子中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并提问:在不打开袋子的前提下,我们怎样将袋中的水和其他物体一一分辨出来?

  2、学生分组实际操作,教师温馨提示: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感知,才会更加全面。

  3、小组汇报交流:哪些物体我们可以比较容易辨别出来?辨别的依据是什么?哪些比较难辨别?难辨别的原因是什么?

  4、指导学生把那些较难辨别的袋子单独取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可以打开袋子,但是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能准确地找到水吗?为什么?

  5、学生分小组实际操作。

  6、小组汇报,教师适时评价后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引领学生学会运用看、摸、摇、听、闻等多感官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三)、给袋中的物体分类

  1、引导学生思考并分小组讨论:我们将袋中的物体都一一分辨出来后,将他们分类,如何分类呢?分类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2、汇报交流(注重分类理由)。

  3、教师评价后归纳总结:给物体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把物体分成固体、液体和气体是正确分类方法中的一种。

  【设计意图】让学生准确把握物质的分类方法,理解把物体分成固体、液体和气体只是正确分类方法中的一种。标准不同,给物体分类的方法也不同。

  四、课外延伸:

  在生活中找找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哪些是气体?

  [设计意图]:科学探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对固体、液体、气体的理解更加深入,记忆更加深刻。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最新5

  一、设计思路: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课堂教学要“重学生发展”,轻“知识传授”;重学生“研”,轻教师“教”;重“探究过程”,轻“探究结果”。摆脱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发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着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作为探究的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力图贯彻新课程的教学思路,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把知识的获取过程看作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重视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结合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把知识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情感、态度的过程中,围绕“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认识纸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古代造纸技术和现代造纸工艺一般流程。知道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经历“制浆——灌浆——滤水——压干成纸”的简单手工造纸过程。让学生体验简单的造纸活动,体验纸张的来之不易。

  3、情感目标:

  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勤俭节约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简单的“造纸”过程,进一步理解纸是由各种纤维经过加工而成的。

  四、教学难点: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经历造一张纸的完整过程,并探究解决有关纸的相关研究问题。

  五、教学准备:

  1、纸巾、玻璃杯、清水、搅拌棒、棉布、毛巾等每小组一份。

  2、古代和现代造纸工艺的影像、图片或文字资料。

  3、民丰造纸工厂的造纸工艺流程的`录像。

  六、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步骤

  (一)谈话引入

  (二)实验探究

  (三)交流成果

  (四)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设计

  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许多纸的性质。你们还记得吗?

  师:那么谁能告诉大家,造纸术是哪个国家最早发明的,又是怎样造出来的?

  师:(出示课件)我们一起来观看古代造纸的过程。

  师:(课件演示)

  师:看了这些图片与资料,老师有一个强烈的愿望,你们猜猜看是什么?你们又有什么想法?

  师:对,造纸,今天我们也来造一张纸。

  师:看到桌上的材料,小组成员讨论一下,我们小组打算采用怎样的方法,选用哪些材料,按照怎样的方法来造纸?

  师:请各小组发表自己的设计方案。

  师:请大家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分组实验。

  师:一边巡视指导,一边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实验中。

  师:刚才大家的探究很投入,研究的成果也出来了。现在谁能告诉大家,纸是怎样一步一步造出来的?

  师: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共同归纳造纸工艺的一般过程。

  师:(板书)造纸的过程:

  (1)调制纸浆。

  (2)滤水压平成“纸”。

  (3)从棉布上把“纸”揭下来。

  师:召开造纸工艺成果发布会。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师:谁还愿意说出自己的发现?

  师:比较一下,我们造的纸的厚薄一样吗?纸面平整吗?怎样才能造一张厚薄均匀的纸?

  师:我们现代的造纸工厂,是不是也像我们这样造纸的吗?

  师:(出示录像片)观看嘉兴民丰造纸厂的造纸工艺流程,教师略加解释、补充、说明。

  师:本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有哪些?还有什么疑问?还有什么想法?

  师:(总结)。

  小小一张纸,涉及到那么多的科学知识,请大家在课外搜集一些纸品材料,准备下一节课继续探究有关纸的相关问题。

  学生活动设计

  生:纸由各种纤维组成的。不同的纸在颜色、光洁度、厚薄程度等方面都不相同。

  生:学生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发现。讲述古代造纸的工艺流程。

  生:观看课件。

  生:造纸,自己亲手造一张纸。

  生:各小组成员,纷纷商量自己的活动方案。

  生:各小组发表自己的实验研究方案。其他小组的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方案。

  生:学生实验操作开始。

  生: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研究情况。

  生:各小组纷纷推出自己的作品。

  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小组给予补充、完善。

  生:学生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

  生:观看有关录像。

  生: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与困惑。

  生:整理器材,离开教室。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最新6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搜集、整理有关细菌和病毒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细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科学知识目标:

  1、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细菌的特点。

  2、能说出细菌和病毒的异同点。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每组4个)、报纸(每组2张)、资料(每人一份、书每组一本)。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细菌的资料,填写问题卡。

  教学重点:细菌和病毒的特点。

  教学难点:细菌的繁殖速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形成问题

  简述虎克故事。(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玩出了名堂)

  师:虎克的这种执着、创新、求实、求真的态度就是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他发现的“小居民”叫做细菌,细菌究竟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点?大小、形状、繁殖方式是怎样的?同学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细菌和病毒》。

  二、阅读资料,认识细菌

  1.检查资料,准备阅读。

  师: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课前作业,搜集有关细菌的资料。同学们都搜集到了吗?今天的课堂就同学们展示的平台,请把课前搜集的资料拿出来,同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资料放在一起。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这些资料,获取关于细菌的知识。希望同学们从资料中找出有关“细菌的大小”、“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生活”、“细菌的繁殖”这些信息。

  2.出示提示,讲述要求。

  (1)筛选从资料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章节和篇目;(2)浏览快速的浏览找出与问题有关的段落;(3)勾画勾画出段落中与问题有关的中心词句;(4)解释用勾画的中心词句,试着解释问题,如果能够解释清楚,就进入下一环节,如果不能解释就返回到开始,重新筛选资料。(5)整理将阅读到的有关词句、数据、图片等进行分类记录在卡片上;(6)交流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比一比,哪个组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的信息最多,最准确。

  3.分组阅读,整理资料。

  4.分析综合,形成知识。

  (1)汇报交流,初步认识。

  1)细菌的大小。

  2)细菌的形态。

  3)细菌的生活。

  4)细菌的繁殖。

  采用一名学生汇报完毕,其他学生补充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并板书。

  (2)播放课件,加深认识。

  师:细菌到底有多小?细菌的三种形态分别是什么模样?细菌如何生活?细菌的繁殖速度到底有多快?请带着问题观看课件。

  指导学生阅读课件内容,加深对细菌的特点的认识。

  1)细菌的大小——用头发丝与细菌进行比较。

  2)细菌的形态——各种菌图及细菌的.鞭毛。

  3)细菌的生活——衣食住行四方面。

  4)细菌的繁殖——用连续对折报纸的方法模拟细菌的繁殖,让学生知道计算方法,并想象出细菌繁殖之快。

  (3)抽象概括,形成知识。

  学生说说自己对细菌的哪一个特点感受最深,具体说一说。

  小结:通过大家汇报的这些信息,我们知道了细菌极其微小,有三种形态,这是细菌的外形特点;细菌需要衣食住行,二分裂繁殖,繁殖速度极快,这是细菌的生命特点。

  三、分析比较,认识病毒

  师:常常与细菌结伴的是病毒,它和细菌有什么区别呢?老师请同学们阅读资料,看完以后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的区别。播放课件。

  学生汇报。

  教师归纳:病毒比细菌小得多,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四、知识拓展,深化认识

  师: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细菌与动植物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和人类、动植物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它们也是生物界的成员,属于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阅读课件内容,说一说细菌病毒与人有怎样的关系。

  1.细菌和病毒对人、动物、植物的危害。

  播放课件,学生阅读课件内容,汇报。

  2.细菌和病毒的益处。

  师:其实,危害人类健康的细菌或病毒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无害,有些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是有益的。

  请同学们看图片(腐烂的苹果与动物的尸体),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没有了细菌和病毒,会变成什么样子?

  学生回答。

  师:细菌能分解腐烂的动植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员,除此之外还有那些益处呢?请同学继续阅读。

  播放课件,阅读细菌和病毒的益处,汇报。

  五、运用知识,实践创新

  (一)布置作业一,丰富细菌和病毒知识。

  根据细菌和病毒的特点以及细菌病毒的危害和益处,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讲究个人卫生。

  (二)布置作业二,设计“控制H1N1流感”的方案

  要求:1.搜集有关“埃博拉病毒生存的条件”。

  2.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控制埃博拉病毒”的方案。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最新7

  【教学目标】

  1.会读“区、尤、其”等14个生字,会写“尤、其、区”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4.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

  教法:

  讲授法、朗读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想象感悟法、圈点批注法、读写结合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黄山的视频介绍、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黄山奇石的照片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激情生趣,初始黄山

  视频展示

  1.教师播放有关黄山介绍的视频。(其中有黄山奇石)

  2.学生观看视频,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感受。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课前通过大家搜集的资料,我们已经知道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脚步,去看看黄山的奇石。

  二。揭示课题

  1.师生一起板书。

  2.全班美美地读读课题。

  3.释义“奇”:这里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特、奇怪、神奇)

  三。教师小结

  一个课题就吸引了我们全班的眼神,那么课文又介绍了哪些奇石呢?哪些奇石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赶紧去文中看看吧!

  初读课文,感知黄山

  一。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度的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2.用“______”划出文中写了几种黄山奇石。

  二。生字学习

  出示生词:

  1.齐读,教师相机正音。

  2.教师打乱生字卡片,小火车读。

  3.巧记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加点的字?

  1.自由读。

  2.小老师领读,教师相机正音。

  3.巧记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加点字的?

  4.读读原句:你能找出原文中的句子读读吗?

  三。整体感知

  1.课文一共写了几种黄山奇石?

  【归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2.这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1)指名读。

  2)提醒笔画“尤”、“其”:这两个字的哪些笔画需要相互提醒?(提醒“尤”字没有撇)

  3)书写生字“尤”、“其”: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4)齐读。

  四。教师小结

  是啊,多么秀丽神奇的怪石啊,那么作者又是怎么描写这些石头的呢?让我们继续跟课文进行交流。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最新8

  设计意图:

  本课是在热空气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空气流动的原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把握好学生的认知水平,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在认识空气的基础上通过探究风的形成,了解热传递的另一方式——对流。这节课从生活现象入手,启发学生提出有关风的成因的问题;进而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认识风的'成因。最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知道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身边的空气流动产生风的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发现,能运用已有的的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2、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

  3、能初步用实验产生的结果来验证某种假设的结论,并运用类比探讨风的成因。

  4、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空气流动的原因,以及自然界中空气流动的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流动是风的形成原因。

  难点: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师演示门缝飘纸片的实验,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实验探究启迪思维

  师:夏天,我们用扇子扇,有没有风?

  学生回答:有。

  你有没有想过方式怎样形成的?

  学生猜测。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猜测。

  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师:要想知道自己的猜测对不对,如何做?

  生:做实验。

  师:下面我们设计实验一起验证我们的猜测。

  (师出示实验提示卡)

  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小组讨论:在模拟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现象?点燃蜡烛前蚊香的烟是怎样流动的?点燃蜡烛后蚊香的烟流动路径又发生什么变化?这个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集体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师:当燃烧的蜡烛放在塑料瓶内,使得里面的温度升高空气变轻,瓶内温度相对较冷,于是冷空气就流入形成风,我们就看到蚊香的烟飘起来,是蜡烛燃烧的热量使空气流动形成风的。

  (三)联系生活、应用实践

  师:谁能举出生活中利用风的例子。

  学生举例。

  师课件演示的风的危害资料。

  师:看到这些你有何感想?

  学生讨论交流。(风的利弊)

  (四)总结评价,巩固拓展

  1、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

  3、帆船是怎样借助风的力量行驶的?想办法了解。下一节课我们交流。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最新9

  一、课程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控制实验、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等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指导思想:

  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四、教学措施:

  a)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b)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c)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d)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e)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f)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g)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h)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最新10

  教学准备:

  1.自己收集的各种纸样品,一些纸制品。

  2.剪刀、胶水。

  3.教师准备牛皮纸、复写纸、蜡光纸等,每人1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不同用途的纸

  1.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各种纸样,说说它们的用途。

  2.小组内交流各种纸样,允许相互交换。

  3.教师补充介绍几种特别的纸。

  二、体会牛皮纸和复写纸的特性

  1.每人发一张牛皮纸,观察它的特性。

  2.牛皮纸和普通白纸比较,哪个方面特别不同?

  3.用撕的方法比较牛皮纸和白纸的.牢固程度。

  4.用牛皮纸制作一个信封。

  5.每人发一张复写纸,按照教师的要求,使用体会复写纸的作用。

  6.观察复写纸的特点,找出复写纸能够复写的。原因。

  三、观察几种特别的纸

  1.说说你认为哪种纸是特别的纸?为什么?

  2.观察人民币、瓦楞纸、蜡光纸、植绒纸等。

  3.用蜡光纸制作一个纸玩具。

  第二课时

  一、研究纸的吸水性

  1.纸的吸水性能有什么不同?怎么比较?

  2.讨论书本上的方法有什么不公平的地方。

  3.想办法你能找到一种更公平的方法吗?引导用同样大小的纸,同时浸入水中进行观察。

  4.学生动手操作,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二、研究纸的拉伸性能

  1.讨论:怎样才能看出纸的拉伸程度?

  2.引导学生首先要测量原来的长和宽,再测量拉伸之后的长和宽,两个数据进行比较。

  3.学生动手操作,记录数据。汇报。

  三、研究纸承受重物的性能

  1.小组讨论,怎样的实验才显得更公平。

  2.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全班交流,指出缺点,改进计划。

  3.按照改进的计划实验,记录,汇报。

  四、讨论公平问题

  1.刚才的三个实验都要求公平,这样有什么好处?

  2.如果要研究各种书写纸的性能,你打算怎样研究?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最新11

  探究目标:

  1、能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

  2、能够用实验证实自己的设想。

  3、能够正确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知识目标:

  1、能说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静止转为运动。

  2、能辨别出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哪种力(如风力、水力、重力、弹力等)作用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动脑筋想出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多种方法。

  2、能够与其他小组交流假设和实验方法,并找出最好的`办法。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能联系生活实际,举出更多的力使物体运动发生改变的例子。

  教学重点难点:能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能够用实验证实自己的设想。

  教具准备:橡胶球、大头针等;其它:观察记录表、拓展练习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从学生们喜欢玩乒乓球、篮球,引入新课中小球的玩法:想出各种办法让小球由静止运动起来,并且想想是什么力使它动起来。

  二、活动:让小球动起来

  建议:3人一小组,先猜想与设计,然后自己验证,再请同位同学学验证。

  1、教师提出问题:你能用几种方法让小球动起来?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妙。

  2、想与设计:将自己的想法记在观察记录表中

  3、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与设计。

  设计让小球动起来方案实验验证什么力?

  同学评价

  4、交流汇报:

  小结:有多种方法可以使小球运动起来。

  5、交流与评价:谁想的方法多而奇特。

  6、思考:

  ⑴实验中是什么力使小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并将结论写在教材的横线上(P38)。

  ⑵结合课本P38中图片请学生说出图中的物体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

  ⑶让学生结合生活举出更多人们如何利用力使物体运动发生改变的例子。

  物体运动方式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科学在线:

  1、物体运动起来方式是不是一样的?

  2、结合P39图请学生自己说说这些运动分别属于哪种运动方式:平动、转动、振动的特点:并分辨出每种形式的特点。

  3、学生举例说说物体运动的方式。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最新】相关文章:

最新小学教学设计02-05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04-27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0-06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0-06

科学教学设计03-12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07-01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最新12-12

小学数学的最新教学设计12-07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01-21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