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童话里的小屋》美术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美术《中国画草虫》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美术教学设计实用【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能用报纸条卷曲固定成鱼的外形,并设计装饰鱼的花纹。
2.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各种各样的鱼
材料准备:“报纸鱼”范例、报纸、剪刀、双面胶、透明胶、大海妈妈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报纸,引出课题。
1.(出示一条“报纸鱼”)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这条鱼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2.谁想来摸一摸这条报纸鱼呢?(请小朋友来摸一摸鱼的外轮廓)
3.你摸到了什么!这是鱼的什么?
(这是鱼的轮廓,在小朋友们制作鱼的轮廓时,一定要将纸棒卷的细细的紧紧的,这样轮廓硬硬的,鱼才能游得快。)
二、师示范讲解:
1.师讲解操作方法
鱼宝宝该怎么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对了,要做一条美丽的鱼宝宝首先要将鱼的轮廓折好哦!告诉你们哦,折轮廓还有一首有趣的儿歌呢,下面一边听儿歌,一边看老师卷纸棒吧。(折一折,卷一卷,拧一拧。)纸棒做好啦!
做好了鱼的轮廓,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制作报纸鱼啦!做一条怎样的小鱼呢?(瘦瘦的、长长的、胖胖的……)找到纸棒的中间点,将纸棒卷曲,两头交错成鱼尾形状,用粘纸将交错部分粘合,瞧,鱼的外形做好啦!
鱼的形态还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做一条圆圆的胖胖的鱼,也可以做一条扁扁的瘦瘦的鱼。希望等下小朋友们能做出和老师不一样的鱼。(引导幼儿变化出多种鱼的形态)
鱼的外形做好啦,接下来我们做什么呢?对了,我们要来为鱼设计衣服啦,你们可以利用报纸剪成任意形状的图形来装扮到鱼的身上。最后别忘了做上鱼鳍和鱼尾巴哦。
2.老师导入操作情景
看,谁来啦?(大海妈妈)
大海妈妈想念他的鱼宝宝,你们愿意来帮助大海妈妈来找到他的鱼宝宝吗?
3.引出难题
(1)教师手拿半成品报纸鱼:“做好了鱼鳞、鱼鳍和鱼尾巴,看看这条报纸鱼还少了什么?”(眼睛)
(2)“鱼的`眼睛可以怎么做?”
(3)“报纸鱼的头部是镂空的,眼睛该怎么贴上去呢?”
(4)“关于鱼眼睛到底该怎么贴,请小朋友们自己动动脑筋,想想办法。”
4.老师讲解操作要求:
(1)卷鱼的时一定要将报纸条搓紧,卷的细细的做出来的鱼才好看,卷好后用透明胶或者双面胶固定。
(2)在装饰鱼鳞的时候鱼身上的花纹需要自己设计,设计出自己的特色,当然也别忘了鱼鳍和鱼尾的装饰。
(3)最后,请小朋友们把做好鱼宝宝送到大海妈妈的怀抱里!
三、幼儿操作:
1.可以提示部分没有想出固定鱼眼睛方法的幼儿注意鱼眼睛的固定和方法。
2.提示幼儿珍惜材料,要懂得分享,剪下的碎片可以充分利用,把用下的废纸放进中间的框内。
3.幼儿之间不要相互商量,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4.师适时指导部分有困难的幼儿。
四、讲评
1.你们帮大海妈妈找到了好多的鱼宝宝呀,大海妈妈心里可高兴啦!
2.让我们来看看哪一条鱼宝宝最漂亮,花纹最特别吧?
你最喜欢哪一条鱼宝宝身上的图案,为什么?
谁来说说你用了什么办法把鱼宝宝的眼镜固定住的?
3.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鱼宝宝睡着了……(音乐)
美术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画家,学习山水画马远的《踏歌图》在用笔、用墨、皴法和构图等方面的特点,学习鉴赏中国山水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与对比欣赏的方法,了解踏歌图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增强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踏歌图的艺术特色。
难点:学习欣赏方法,并尝试独立欣赏作品。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宋代民间踏歌时的'欢快场景,提出问题:你听说过这种舞蹈形式吗?人们往往在什么时候会跳这种舞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踏歌,是中国的传统舞蹈。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宋年间更是风靡盛行。所谓“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而南宋画家马远就用自己精湛的中国画技艺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记录资料。由此引出课题《踏歌图》。
活动二:描述分析
1、教师展示《踏歌图》,介绍作者及创作年代,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在这件作品中看到了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南宋画家马远的《踏歌图》貌似是山水画实则是风俗画,画家表现了阳春时节雨后天晴的京城郊外,几个老农带有几分醉意地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故名《踏歌图》。
2、教师继续提问:画家用了怎样的线条和色彩描绘山水的?这样的描绘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画家用简括的线条,清秀的色彩,巧妙地把山环水抱的复杂景物画得远近分明,远山奇峭,近石方硬,给人清旷秀劲之感。
教师补充讲解:山石运用斧劈皴。
3、教师展示《踏歌图》和《溪山行旅图》作品,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并提问两幅图在构图上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溪山行旅图》为全景构图;《踏歌图》为边角之景,喜作山之一角,水之一涯,正是马远典型的艺术风格,人称“马一角”。
4、多媒体展示《踏歌图》的题诗:“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并结合作品内容体会作品的意境。
活动三:总结解释
1、师生共同总结《踏歌图》的艺术特色。
2、小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欣赏一幅山水画作品?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作品背景、内容、感受、形式、意境等方面。
活动四:比较欣赏
教师在PPT中出示马远的另一幅代表作品《寒江独钓图》及相关资料,提示学生根据《踏歌图》的欣赏方法赏析此画,3分钟后,请学生扮演讲解员介绍此画。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以严谨的铁线描,画一叶扁舟,上面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而且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可取唐人诗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活动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踏歌图》的艺术特色。
2、请学生在课后搜集南宋山水画家的资料,并找出与马远的艺术特点类似的画家。
四、板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3
一、谈话导入:
教师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的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
二、体验探究:
教师:同学们想的办法还都不错,如果我们做一个大纸盒,把自己收集的材料放到里面去,这不也是一个收集整理的好办法呢?
(一)制作纸盒
1、学习制作纸盒:
教师:同学们,这个纸盒漂亮吗?
你最喜欢纸盒的哪一部分猜一猜是怎么做的?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开始吧!
教师:哪个小组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同学们可真聪明,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大家猜得对不对。
2、学生练习制作纸盒,教师辅导。
(二)装饰纸盒
学生讨论如何装饰纸盒:
教师小结做纸盒时存在的问题。
提问:怎样才能让纸盒变得更漂亮?
教师: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
三、实践操作:
装饰纸盒,教师辅导。
提示学生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四、作品展示:
教师引导大家进行交流和评价,看谁的“百宝箱”即漂亮又实用。还可以评出“最佳设计奖”和“最佳合作奖”。
五、教师小结: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根据教师的谈话,畅谈自己是怎样做的。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了解设计制作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学生:是!
学生:漂亮!
学生讨论纸盒的制作方法。
小组发表看法。
学生先交流,同桌交流感情,看看谁最有创意。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用彩笔画上花边涂上颜色。
2、用彩线装饰。
3、用剪贴的办法装饰。
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观看,学生从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知识技能进行评价,说说谁做得是自己喜欢的。
如果发现学生有好的做法,教师给予鼓励,并教育其他同学向好同学学习。
教师出示教具:纸盒。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
如学生很难从结构、功能上去分析,教师可采用问题探究法,教师提出百宝箱的使用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大胆提出想法,教师将学生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得出切实可行的装饰方案,让纸盒变得更漂亮。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教师指导时,多进行个性指导,对学生在制作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关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六、板书设计:
我的美术
作品展示
美术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欣赏夏加尔的作品感受他带给我们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2、学习夏加尔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
3、改变思维方式,利用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
教学重点:
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
教学难点:
改变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想。
教学准备:
范画若干、若干图片、彩色笔、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名作欣赏
1、《我和我的村庄》(油画)夏加尔(俄国)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方法吗?
颠倒的人物、房屋,动物眼中映射出的蓝天,像花草一样握在人手中的果树……画家对故乡的种种美好回忆叠映在一起,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3、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把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也能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呢!
4、揭题:图形的魔术组合板书
二、新授
1、出示图形
2、小组合作讨论:这些图形进行组合排列可以组成哪些新的图案?
3、图形的组合方法
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
4、总结:看,在同学们的笔下,不同类别的'图形变成一幅幅神奇的图画。他们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改变思维方式,来了个“脑筋急转弯”。
学生作品欣赏
5、练习
(1)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你也可以自己创作一组图形进行创作。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可以是绘画的主题。看谁画的形象最有创造性!
(2)注意
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最后上颜色时注意色彩的对比。
(3)说一说,你将用哪一组图形来表现什么?
(4)练习、辅导。
6、作品展览和评述
(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2)自己找找优缺点,为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3)教师点评。
(4)修改、评优。
7、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美术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一年四季的知识,能运用花、树等自然界中的各种景物来表现四季的不同特征。
2、培养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绘画工具、材料表现四季,学习给诗配画或画配诗,体会画画与作诗互相融合的感觉;能用色彩表现四季的象征景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力和综合创造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四季的兴趣。
教材分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杜甫眼中的春景,碧与白,青与红,色彩流溢,春天的美景历历在目;“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杨万里眼中的夏天,碧绿的莲叶,茂盛而广袤,阳光映照下的荷花显得特别的红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杜牧眼中的秋天,色调明朗、充满生气,充分展现了秋季的美丽;“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眼中的冬天,则因为有了梅雪争春而更显活力,色彩鲜明。
那在儿童眼中的四季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本课以《四季歌》为题,意在通过观察、欣赏一年四季的典型美景,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知道有关色彩的象征意义;学习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诗画融合创作的能力。教材提供了春天的樱花、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和冬天梅花的图片,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观察比较四季的特点,体会四季色彩象征意义。为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诗画融合的名家大作或同龄作品,教材还提供画家笳咏的《春江水暖》、徐英槐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潘天寿的《映日荷花别样红》及一些学生作品,并以此激发创作欲望。那么,怎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加强生活感悟呢?让学生游览、观察,感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这样,学生的创作才会更有生机,教师的教学也更显得有本有源。
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四季的特点,进行四季的诗配画或画配诗创作。
难点:画出四季的象征景色,能够在创作时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分组:4--6人为一组。
要求:
①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知识水平、家庭环境等情况分组;
②选好组长,明确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和责任(实际上本学期学生的分组都可以参照这样的要求来安排);
③各组做好主题描述、过程分析、总结工作;
④发挥组长的作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收集有关四季的材料(诗歌、故事、图片等)
对四季景色的描述
(教师)课件、各种四季的图片资料、范画
教学过程:
1、课前汇报。
(1)学生分组派代表汇报收集的有关四季的资料:四季的特点及其景物的变化。
(2)教师总结。
2、观看录像。
(1)播放有关四季景物的录像: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感受?
(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3、欣赏范作。
(1) 出示范作:让学生说说范作的创作工具、技法和画种。
(2)进一步介绍蜡笔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作品在表现主题上的技巧区别。
4、布置作业。
(1)主题:我喜欢春天或者夏天、秋天、冬天,四季都画也可以。
(2)学生说一说创作计划。(主题、内容、色彩、工具等。)
(3)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进行创作;注意色彩要体现出该季节的特点;用心创作,让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完成后可配简要的文字说明。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作业讲评。
(1)学生展示、介绍作品,集体评价作品。(注意色彩及所选的季节性事物特点。)
(2)教师小结。
(3)课外作业:收集一些诗画互配的.艺术作品。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分组:4--6人为一组。收集有关四季的材料(诗歌、故事、图片等)
(教师)课件、各种四季的图片资料、范画
教学过程:
1、继续创作。
(1)学生继续创作。
(2)教师分集体和个别进行指导。
2、欣赏范画。
(1)课件出示诗画结合的名家作品,学生思考:最喜欢哪幅画,诗与画存在怎样的联系?
(2)教师小结。
3、尝试配诗。
(1)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特点:
①主体事物特点;
②环境特点;
③色彩特点;
④意境特点。
(2)学生尝试为自己的作品配一句话或一首诗。
(3)教师巡回指导。
4、尝试配画。
教师出示有关四季的古诗或现代诗句,让学生根据诗意配画。(注意色彩要体现出季节的特点;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5、交流作品。
(1)学生展示作品,大家互相交流各自的诗画创意。
(2)集体分析作品的创意和情感表达。
(3)教师总结评价。
(4)放入档案袋。
6、拓展作业。
收集触动你的情感或有象征意义的诗,进行配画;观察自然界不同的季节特点。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四季的材料(诗歌、故事、图片等)
(教师)课件、各种四季的图片资料、范画
教学过程:
1、作品分析。
根据上节课所展示的学生作品,结合四季特点,师生共同分析色彩的象征意义。
2、了解色彩。
(1)教师让学生根据色彩来联系事物及感受。如:红色,使人想到火光、太阳等,让人感到炎热。
(2)学生选择一种色彩进行讲述。
(3)教师小结,讲述色彩的象征知识。
3、学生创作。
(1)主题:温暖的春天。(或者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寒冷的冬天等。)
(2)建议:注意色彩对季节的表现,突出每个季节的色彩特点。(春的明绿、夏的火红、秋的金黄和冬的雪白等。)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作业讲评。
(1)学生互评,师生共评。
(2)展览作品。
5、课后作业。
进一步探索一年四季的变化的规律,比如四季的天气变化、树木的变化和其他景物的变化等。
美术教学设计6
设计课题:《设计布置舞台》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活动设计:根据人教版七年级实验教材下册《校园艺术节》这一活动内容,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为学校第二届文化艺术节设计舞台背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探索美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新型教学模式。
课前准备:微机室、体现舞台艺术的影视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各种艺术活动的图片、影视资料,体会和了解舞台艺术的特点及意义。
2.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以组为单位,设计构思如何布置学校艺术节的舞台与会场。
3.通过欣赏和设计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和体会特定环境设计的艺术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舞台艺术美感的设计和构思。
教学难点:运用信息技术设计舞台背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放映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片段,调节学生的心情。(实施手段:运用多媒体电子教室屏幕广播功能)
教师导入:同学们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吗?一台成功的晚会除了演员精彩的表演外,还有哪些地方比较吸引你?
学生回答:喜欢。灯光、道具、音响、服装……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大家说的这些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舞台美术”。(师放映幻灯片,认识舞台美术的概念及包含的内容)。舞台美术是除了表演人以外的各种造型因素的统称,包括化妆、服装、道具、灯光、音响、布景。这些内容为演出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演出的设计者可谓是幕后英雄,大家愿不愿意当这个幕后英雄?
生:愿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舞台美术的设计。(出示课题──设计布置舞台)一台成功的.晚会离不开舞台设计,可见舞台美术的重要。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优秀的舞台美术作品,大家边欣赏,边体会其意义和艺术美感,思考舞台设计与表演内容的关系。(任务一)
2.教师利用屏幕广播,伴着背景音乐,通过课件放映几个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晚会画面。引导学生讨论舞台背景的布置与表演内容的关系。
师:同学们观察得都很认真,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教师放映表现结婚场面的舞台背景画面,让学生谈一谈此画面所表现的主题内容和感受)。
生:结婚、热闹、气氛热烈、以暖色为主……
师:我们现在把背景改变成为蓝色为主的图像,同学们现在有什么感受?
生:不像结婚,像逼婚,凄凉、惨淡……
师:因此可以看出舞台背景的布置必须与节目的气氛和谐统一、呼应。
二、讨论舞台设计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那么多优秀的舞台美术作品,大家是否愿意参与设计、布置一台晚会的舞台呢?(任务二)
生:愿意。
师:下周我们学校就要举行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了,如果聘请你当导演,你认为舞台的设计应体现什么特点?
生:积极向上、生动活泼,体现学校特色,符合我们学生的年龄特征。
师:同学们总结得都非常好,我们先来看一下其他学校同学设计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生:利用电脑设计的,色彩搭配得很好,但构图太满。
师:同学们可以吸收他们的优点,注意构图忌满、忌散。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这节课就运用微机来为学校第二届艺术节设计一个舞台背景,舞台背景需要根据节目的不同随时变换不同的背景,结合我们前面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认为哪个软件最适合完成这个任务?
生: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
师:是的。前面我们学习了文本框、图文框、剪贴画、艺术字、幻灯片背景的设置、自定义动画等等,这些都可以用来设计舞台背景。现在老师把艺术节的节目单从网上传输给同学们,同学们要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自己的素材库,使用Powerpoint进行艺术节舞台背景的构思和设计,你们可以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大胆创新,制作出各种艺术效果。
(实施手段:1.教师利用电子教室文件传输功能,将节目单发送给学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思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学生分小组进行舞台背景的设计,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可以发送短信息,也可以直接语言交流。
3.教师利用屏幕巡视学生的设计过程,并进行个别辅导,随时进行反馈纠正)
三、总结与整理
师:现在,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将作品发送到网络中,选出一个代表讲述设计思路。(任务三)
(实施手段:教师利用视频转播,使学生作品实现共享,各小组学生代表通过操纵鼠标讲解自己的作品)
师:通过刚才各小组长的介绍,现在我们进行小组间互评。
(学生对各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完善作品,聘优秀的小组成员为学校艺术节的美工和导演)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了舞台背景,大家在活动中既提高了微机的操作水平,巩固了Powerpoint的操作技巧,又掌握了舞台背景的设计方法,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设计水平,效果很好。大家可以根据课堂上设计思路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下一节课我们一起到报告厅去现场演示同学的设计作品。
五、课后拓展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对班级进行环境设计、节日海报的设计等。
美术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毕加索及立体派的起源,掌握《格尔尼卡》的艺术特色及欣赏方法,并能够运用方法鉴赏其他立体派的作品。
2、通过欣赏、讨论等形式,掌握《格尔尼卡》的艺术特色,进而学会立体派作品欣赏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3、感受立体主义作品的形式美感,体会《格尔尼卡》用象征性的手法表达反战思想,领悟中西方多元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毕加索《格尔尼卡》的艺术特色及欣赏方法。
难点:运用理解立体派象征性等艺术手法,掌握立体派作品欣赏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二战”相关视频,视频播完后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总结:战争是阴郁和恐怖的,而有一位20世纪的立体派画家把自己对战争的痛恨和带给人的恐怖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他就是毕加索,让我们一同来看看这位立体主义大师笔下的战争是怎样的?顺势导入课题《格尔尼卡》。
(二)描述分析
1、毕加索
播放毕加索的记录视频,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
毕加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爱、有趣、愤青、勤奋……)
学生交流后并回答,教师总结:毕加索是西班牙画家,西方现代美术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大师。其作品受非洲黑人艺术、原始艺术、东方艺术以及塞尚的影响。他一生勤奋,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美术作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作品风格多样,但却保持着自己粗犷、刚劲的艺术个性。
2、《格尔尼卡》画面内容
出示《格尔尼卡》,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
①你能从《格尔尼卡》中看到哪些物象?(牛、马、举灯的女人、灯、躺在地上的战士……)
②这幅画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压抑、恐怖)
学生交流后并回答,教师总结:这幅画物象有很多,有牛、马、女人等,都比较支离破碎,给人一种压抑、恐怖、阴森的感觉。这幅画采用的就是动点透视,多方向去观察和表现物体,并将一个对象分解成多个视角的几何切面,进行组合。
3、《格尔尼卡》艺术特色
继续展示《格尔尼卡》,教师讲述格尔尼卡的画作背景,四人为一组讨论:
①这幅作品都用了什么颜色?物象有什么特点?空间感如何?(黑白灰,夸张怪异,二维平面感)
②这些物象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灯”代表痛苦和悲剧的气氛;“举灯的女人”代表希望;“从楼上跳下来的人”代表惊恐;“牛”代表残酷和黑暗的法西斯;“马”代表痛苦的人民;“抱着已死孩子的女人”代表人类受苦难的普遍象征;“躺在地上的战士”象征军人的永不瞑目。
③这幅作品表达了画家怎样的思想感情?(反对战争)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格尔尼卡》艺术特色:这幅作品采用动点透视,把夸张、变形的物象进行重叠、组合,并赋予其象征意义。而色彩上采用黑、白、灰等颜色,突出恐怖的氛围,把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泄露出来,这些超时空的形象,蕴含了画家愤懑的抗议,以一种史诗般的悲壮来触动观众的视觉和心灵。
(三)总结解释
根据对《格尔尼卡》的分析,试着总结立体派有哪些特点?如何欣赏立体派作品?
学生积极讨论,教师总结:立体派否定传统绘画中的定点透视,以动点透视、多方向去观察和表现物体,将一个对象分解成多个视角的几何切面,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组合,从而彻底摒弃了物体的自然形象。在欣赏时可以从色彩、造型、空间、特点等方面去欣赏。
(四)欣赏评价
教师展示毕加索的作品《亚威农少女》,学生运用所学欣赏方法,以四人为一小组探究其特点。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点评。
(《亚威农少女》造型:女人正面的胸脯变成了侧面的扭曲,正面的脸上会出现侧面的鼻子,甚至一张脸上的五官全都错了位置,呈现出拉长或延展的状态;色彩:色块层次分明、灵活多变;空间:画面构图看似随意,却又暗含的秩序,任意分割的背景映衬人物。)
(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格尔尼卡》的艺术特色,并升华情感: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热爱生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2、查找资料并搜集立体派其他的代表画家和代表作品,下节课分享。
美术教学设计8
一、 教材分析
《漫画与生活》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四年级第7册第3课的内容,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该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以漫画为载体,在教学中既要展示漫画的独特艺术魅力,又要让学生了解如何用漫画表现生活,并让学生尝试用毛笔、国画颜料、墨和宣纸等工具材料用漫画的形式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
本课的主体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四年级的学生在美术技能、技法的掌握上有了初步的学习,其思维正处在形象与抽象的过渡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适当加以引导的话,这一学龄的学生创造力还是可以激发到一个非常活跃的水平。
三、 设计思路
据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教学从欣赏漫画作品着手展开。学生了解漫画的特点及艺术来源于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创作,一切围绕《美术课程标准》的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开展设计,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并根据学生需要和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四、 教学目标
结合“造型·表现”领域的要求,为构建美术与与社会的联系,求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与技能:了解漫画的特点,尝试用漫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漫画作品,尝试运用水墨进行漫画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学生融入社会、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五、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材内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
1、 教学重点:了解漫画的特点,并用毛笔、国画颜料、墨和宣纸等工具材料以漫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以漫画的形式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简洁提炼。
六、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我选择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创设法;问题设疑法;合作学习法;归纳总结法。
七、 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毛笔、国画颜料、墨、宣纸等
2、 学习用具:毛笔、国画颜料、墨、宣纸
八、 教学过程
1、教师说:“在讲课之前,先请同学们看一部动漫视频《父与女》,看完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说:“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部视频是荷兰一位著名漫画家所作,曾获得奥斯卡短片金奖,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画家是如何用漫画来表现生活的。”1、学生答:“……”在互动中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吸引学生注意力,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言并答到要点的同学可以得到小礼物。希望每位同学都可以积极发言。
a、观察图片丰子恺的《脚踏车》后教师提问:“这幅漫画的题目叫做《脚踏车》,同学们在这幅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图片中的脚踏车真的是脚踏车吗?请说明理由。”
教师归纳总结:漫画中的孩子将两把蒲扇作为自行车的两个轮子,自己就好似骑在自行车上。(孩子用他的奇思妙想将原本蒲扇变得似乎有了生气,带给人一种愉悦的氛围,极富趣味性,具有诙谐、幽默、风趣的艺术效果。)这种有趣的绘画方式也是漫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教师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趣事?”
b、观察图片郑辛遥的《可贵的扶持》后教师提问:“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幅漫画,同学们能告诉来时你在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请举手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伞柄与小树绑在一起,伞柄扶持了正在被风刮的小树,防止小树被风刮倒,牺牲了自我,只是为了小树的成长。这种可贵的精神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啊,有的话请举手说说,让大家学习学习。”
c、观察图片张乐平的《反差太大》后教师提问:“看了前面两幅漫画,我们接下来再来看看这幅图,同学们在这幅图片中看到了什么?”
教师问:“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幅图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示?”
教授归纳总结:“三毛穷困潦倒,又瘦又小的形象,而富人大腹便便,傲慢无礼(第四幅图中把三毛撞倒在地)的形象,运用了夸张,对比的手法来讽刺社会上贫富差距悬殊这一现象。”
教师问:“同学们再仔细看看,这幅图在构图形式上与前面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教师归纳总结:“这幅漫画以连环画的方式把一个故事给讲完。同学们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表现。”
d、观察图片王治华的《难以忍受》后教师提问:“接下来我们看最后一幅图。同学们在这幅图片中又看到了什么?这幅图要告诉我们什么?”
教师归纳总结:“这幅漫画告诉我们不能在建筑物上乱涂鸦刻字,这是不文明的行为。你看画家用寥寥几笔的几根线条就已经把表达了所以想要表达的意思。”
教师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到类似的事情呢?”
:教师问:“欣赏了这么多图片后,同学们可以总结出什么是漫画,漫画的特点又是什么吗?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后举手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漫画,指具有讽刺和滑稽意味的图画,通过夸张、变形、象征等手法,以幽默、风趣、诙谐的艺术效果,批评或歌颂现实生活。”
教师问:“同学们,你认为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用漫画的形式来表现呢?”
请同学们用毛笔、国画颜料、墨、宣纸等工具材料以漫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
:教师当场示范一幅漫画作品。
7请同学们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分析自我评价,教师也给予一定的评价。1.学生答:“好……”
2、学生讨论作答。
学生举手作答。
学生举手作答。
学生举手作答。
学生答:“……”
学生举手作答。
学生答:“……”
学生答:“……”
学生答:“……”
3、学生讨论作答。
4、学生答:“……”
5、学生自行创作。1.学习情境的创设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2.通过观察图片,层层设疑,学生讨论归纳,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
3、本内容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自行讨论归纳,加深学生对漫画的理解。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该环节为学生下面的绘画创作作准备。
5、本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在创作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更能加深对漫画的理解。
6、教师示范可以加深学生对漫画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自行绘画创作。
7、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九、 总结漫画,是具有讽刺和滑稽意味的图画,通过夸张、变形、象征等手法,以幽默、风趣、诙谐的艺术效果,批评或歌颂现实生活。这就是漫画留予我们的印象。让学生自己总结什么是漫画、漫画的特点以及如何画漫画,这些问题的设置,对学生来说是对本堂课所学的一个总结。
十、 教学评价课程评价:课程设计合理,符合《美术课程标准》的相关要去,体现的课标中的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和愉悦性。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师生的交流与沟通,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作业的评价:学生作业评价将会从构图、创作意图、颜色、线条等各维度进行评价和分析。
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教学质量的检查可以从学生的作业情况,课堂的气氛,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与测量。
美术教学设计9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学习用纸箱与树枝用撕拼贴的方法完成作品。
2、了解报纸拓印背景的方法。
3、喜欢用多元化材料展示不同的绘画风格。
活动准备:
黑色卡纸、纸板、树枝、丙烯颜料、报纸、彩纸、剪刀、黑色马克笔、胶水。
活动重点:
用不同的绘画方法体现多元化创意美术。
活动难点:
鸟窝与撕拼贴的造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小朋友们,马上就要到冬天了,让我们一起给小鸟搭一个温暖又漂亮的鸟窝吧。
二、开始部分
1、介绍需要用到的材料。
2、开始讲解制作鸟窝的方法。
(1)报纸揉团,蘸取颜料在黑色卡纸上玩“跳一跳”的游戏拓印背景。
(2)纸板撕片,在背景上拼出鸟窝形状,用树枝把纸板包起来并用胶水固定。
(3)用彩纸撕出小鸟头部,画出眼睛,用剪刀剪出小鸟嘴巴拼贴在嘴巴的位置上。
三、结束部分
把制作完毕的小鸟放在鸟窝里,作品完成
中班美术活动—《搭鸟窝》活动反思
生活是美术教学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活动我主要以下目标开展活动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创新生活的美好情感。
2、知识目标:了解不同小鸟有不同的`窝,了解小鸟的画法及保护的相关知识。
3、能力目标:学会表现不同形态小鸟的方法,运用想象、创新的方法为小鸟设计一个家。
在展示图片时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中认识各种各样的鸟离;在欣赏、讨论中感受不同鸟离的美感及表现方法;在欣赏的同时,运用启发、想象,调动学生对作品创作的积极性。兵让幼儿体验用多元化材料展示不同的绘画风格。
美术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声音不仅是和外界沟通的一种载体,更是一种听觉艺术。音乐带给人的感受也可以用视觉的语言来表达。这一节课把音乐和美术有机结合起来,从美术这个独特的视角去诠释声音,尝试在声音里感受点、线、面及色彩的美术语言,并运用这些造型语言,以作画的方式来表达和反映声音里所包涵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为下一课学习《迷彩服》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情绪,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声音节奏的认识与表达。运用点、线、形、色等诸因素的重叠来体现听觉感受。
情态价值观:感知生活中的声音,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热艺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初步掌握运用点线面色彩表达对音乐感受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不同的造型元素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音乐感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声音素材,学生范作,小奖章等。
学具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练习本,彩纸等。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采用谈话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学习方法:在学法上,我将指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创作等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准备,稳定学生情绪,师生问好。
学生准备好工具,端正坐好。
导入阶段
(一)引导阶段
请学生先闭上眼睛,竖起耳朵。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
有什么感受?谁来说说?
哦,一段小小的音符一下就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这么的奇妙和震撼,今天呢,我们就一起来体验声音,感受声音~~~
[揭示课题:感受声音]
闭上眼睛,听音乐,说感受。
感觉很欢快。(旋律让你的心情很欢快。)
感觉很激动(节奏让你感觉很激动)
发展阶段
1、声音是我们用耳朵听的一种听觉现象,不同的声音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不信,你听~~播放
①鸟叫声②流水声③心跳声
谁来说说,听了这些声音,你分别有什么感受?
我们对声音的这么丰富的感受,不仅可以说出来,还可以画出来~~
那我们来试试,老师播放声音,同学们拿起画笔,边听边感受边画~~~~
①欢快的有节奏变化鼓点声音(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点和线去表现)
师挑选几位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上台展示。
这位同学画的是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小作者自己来说,你为什么要这么画?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看看这一位同学又画了些什么呢?自己来说说?你又为什么这样画,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同学们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真不错,我们刚才听到的一段鼓声就给同学们带来了这么多的感受。有时候声音是很复杂的,比如:
师播放《蓝色多瑙河》
师在展示台上做示范
旋转的声音我们可以用曲线表示,线条的高低可以表示声音的高低,线条的紧密与稀疏还可以表示声音的紧急与舒缓……
小结:原来声音也可以用点线面表现的'如此的丰富多彩。
2、刚才我们在音乐殿堂里走过一段快乐的旅程,并且知道了声音是可以用点线面来表现的,其实声音里还有很多色彩呢……
播放声音:(爵士舞曲)
你感受到了什么色彩?谁来说说?
师把学生讲到的色彩贴到黑板上……
刚才我看到有些同学听着音乐都忍不住的要跳起舞来,你知道这是首什么音乐吗?这就是一首美国百老汇的爵士乐舞曲,并且我们联想到的色彩和抽象大师蒙德里安画的一幅《百老汇爵士乐》还很像呢!播放多媒体课件……
象铜管一样的黄色,像霓虹灯般红色蓝色灰色小斑点让人感觉到舞曲的快乐。画家把这些颜色通过长方形的小块不同的排列组合给人们展示出了一种百老汇爵士乐的视觉盛宴。
我们欣赏了西方作家的作品,咱们再来看一幅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春如线》,通过画面中的颜色,点线面的交织,你都联想到哪些春天的声音?
同学们描绘了一幅多么美的画面啊~~如果吴冠中爷爷知道了,会是多么的欣慰~~~
3、其他同学也画了关于声音的画,咱们一起来看看……说说你对这些画的感受?
4、同学们,我们对声音的感受更多地是来自于生活,比如说,妈妈炒菜做饭的声音~~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听的我们的肚子都叫了~~等等等等~~想想你对哪个声音印象深刻?同位之间相互讨论论提问一下~~
5、说说你的想法~~~
听到小鸟的叫声我感觉很欢快……流水声让我感觉很清爽……心跳声让我感觉很紧张……
打开图画本,边听边用彩笔画出对音乐对声音最直观的感受。
折线,波浪线,还有点
我听到了鼓声,让我感觉很紧张,很乱……于是我用很多点和锯齿线来表现~~
红色、蓝色、黄色、紫色、橙色、黑色…
学生说说自己联想到的颜色,挑选颜色。把颜色贴到黑板上。
小溪流水,小鸟鸣叫,小树发芽……
学生创作
1、把你印象深刻的声音以及对声音的感受用不同的点线面和色彩表现出来。
学生用彩笔油画棒描绘自己对声音的感受。
教师辅导
注结意用丰富的美术语言点、线、面和色彩去表现你对声音最直观的感受……
作业展示
请学生介绍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画的是什么声音,对这个声音有什么感受?
自评互评结合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用画笔描绘了美妙的声音,声音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让我们永远徜徉在曲美歌甜的旋律里,用五彩斑斓的画笔描绘美好的生活!。
板书设计:
5感受声音
点、线、面、色彩
教后反思:
《感受声音》这节课,我在课前搜集了很多的音频,一想到感受声音,我很直接的就想到了音乐,所以一开始设计的声音大多来自音乐作品。一节课就由感受声音变成了感受音乐。幸好这个错误认识被及时发现,在跟组里前辈磨课交流时,我意识到了自己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局限。声音是一种听觉现象,凡是我们能听到的都被称为声音,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感受,而不仅仅是音乐。于是我又找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纯声音,让同学们去体验并说出自己的感受,进而鼓励学生将对声音的感受用点、线、面画在自己的画面上。因为在导入和新授都是让学生感受声音,所以这个地方有些重复,导入和新授的环节就有些相似,这是个问题还需要我认真考虑。声音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不仅仅是一种点线面的交织,更带有鲜明的色彩。我用一曲色彩浓郁的爵士乐舞曲激发了学生的色彩联想,在这之后我又导入了画家的画,虽然在备课时已经对导入的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课上时还是觉得知识储备浅,无法应对的学生的各种回答和将学生在牵引入主题。在学生作业时,根据学生的作业,我反思到,对声音的色彩感受还可以用更自由的表现方式去表现,比如水彩颜色的叠加,把从声音听到的激烈的色彩感受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点线面和色彩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画出来,还可以抹出来,贴出来……
这节课同学们思维都很活跃,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在讨论阶段学生交流的也都很热烈。这节课的收获是学生们的思维很敏捷,感受也很丰富,能够将自己的感受较好的用美术语言表现出来。不足之处是,学生的感受还不够多,对很多声音的感受没有被启发出来,以后在教学中,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现有的,更是要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勇敢大胆的去尝试,去表现。
美术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上海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8-9页
教材分析: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主要原料是水和墨。中国画中也常见水墨蔬果,许多中国画家运用简单的色彩及丰富的笔墨技法表现蔬果,传达生活情趣。
学情分析:
由于条件限制,本班学生从未接触过“水墨画”,不知道是我们国家传统的绘画,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学生第一次接触,一定会感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水墨画,初步了解中国写意画工具材料。
2、技能目标:学习中国画写意技法的笔法墨法,色法。学习画蔬菜水果,培养手脑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用水墨画蔬菜。
教学难点:
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的掌握。
课的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方法:
示范法
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水、墨汁、宣纸、国画原料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设问:以前画水果,同学们都用什么来画的多?(学生回答) 引入新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画法来表现水果。(板书课题:4、水墨蔬果)
二、新课教学
1、欣赏大师作品。
教师介绍几位著名的花鸟画大师:齐白石、王森然。让学生谈谈喜欢哪一位大师的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2、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示范作品,说一说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中又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挥,教师适当讲解用墨用笔用色的妙处,使学生明白正确的方向。
3、教师示范
教授笔法、墨法、上色方法。(白菜、丝瓜)
4、学生临摹作品。(课临摹课本上的,也可临教师画的) 教师将示范画一一挂出来,让学生选择临摹 教师巡回指点。(重点注意水分的多少)
5、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评,从造型、墨色、笔法、色法等方面。
6、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的想法,对中国画的认识、学到什么等方面来说)
7、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水墨画是我们国家传统的绘画,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学习,还要发扬光大。
三、作业
课后,又兴趣的同学,请你们展开想象画一幅水墨画,内容自由选择。
四、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
五、板书设计
水墨、蔬果
水墨画------ 中国传统绘画(水和墨)
欣赏王森《蔬菜》齐白石《葫芦》
教师示范
画白菜
学生临摹
课后反思:
国画是我国的国粹,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让学生了解中国画艺术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学生应该先认识中国画,了解什么是中国画,在从技能技巧的学习中了解中国画。
在教学时,我首先展开“欣赏”这一环节,介绍几位著名的花鸟画大师:齐白石、王森然。让学生谈谈喜欢哪一位大师的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想法。在进行示范画蔬果,最后让学生自己感受国画的魅力。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发现有极少数的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中国画的最基本的蘸墨、行笔技法,虽然造型不太准确,有些幼稚,但是能表现出中国水墨画的笔墨情趣,能表现出墨色的浓淡变化。大部分学生的作业,并不能表现出中国画的笔墨浓淡变化,有的作品都是圈涂出来的, 在宣纸上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事物,虽然与生活中见到的不一样,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厚,这是教学的亮点。
从这节课来看,学生基础较弱,还是不能忽视教师的'演示作用,这样可以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绘画技巧和绘画方法,但是还应该注意的是不能把学生教“死”了,因为有些学生掌握较快,应该发挥他的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的绘画技法后,鼓励学生大胆的创作,从中体会一下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在美术教学中不可少,但是很容易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所以应该把握好这个尺度。另外,我在这节课的时间安排上还有很大的不足,学生画的时间不够长,这样就不能充分的显示教学效果,不能很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美术教学设计12
一、激情造趣
导人课题
1.教师用自己制作的陶壶和陶杯表演沏茶、品茶,并请几个学生来品茶。
2.教师引导:如果每个同学都动手做一把造型别致的茶壶,那我们就可以像古代文人那样悠然自得地吟诗品茶了。
1.播放歌曲《小茶壶》“小茶壶的肚子圆又圆,香喷喷的茶水装里面,客人来了他就点点头……”
2.用自制的'功夫茶茶具表演。
二、分析结构
掌握壶形
1.课件展示多张茶壶的实物图片。
2.学生讨论:茶壶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分别有什么形状?
3.教师归纳总结:
一般壶简单分为嘴、把、盖、身筒、底,每部分可长可短、可方可圆、可粗可细、可曲可直、可以是规则几何形也可以是生活中实物造型,但嘴、把、盖一般是相平的,都具备“雅”、“朴”、“简”的特点。
课件展示各种款式的茶壶,并演示茶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三、尝试体验
探讨研究
1.参观宜兴紫砂壶制作工厂,了解制壶的各种方法和各道工序。
2.师生合作,采用盘泥条方法,尝试制作一把茶壶。
3.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方法和步骤:
(1)压泥板,做壶底,要求平整;
(2)搓泥条,盘壶身,内收内盘,外开外盘;
(3)围泥板,做壶嘴,身筒穿个口子;
(4)制泥条,做壶把,连接须牢固:
(5)捏泥块,做壶盖,大小要合适;
(6)装饰整理,可粘贴泥块,可雕刻,也可糊平外表。
课件播放紫砂壶的制作流程。
四、设计构思
创作表现
1.指导学生设计壶形草图,要求美观大方,比例协调,装饰简洁美观。
2.两人为一小组,分工又合作制作一把茶壶,教师巡回指导。
课件播放欢快的音乐。
五、观摩交流
相互评析
1.学生相互欣赏、评价作品。
2.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
用视频展示台展示作品。(作品不宜搬动)
六、课后拓展
布置作业
1.倾听专家分析紫砂壶的历史、工艺、造型、材质、功能。
2.将作品上釉、烧制,教师统一收藏、展览。
课件演示。
美术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设置情境,使学生从有趣的表演中,体验到设计活动的乐趣。
2、学生积极探索绘制,并能借助飞机的制作充分表现爱好与情感。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能乐于表现个性。
重点难点:
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拓展学生的丰富想象,使学生能积极地投入设计制作表演活动。
2、通过学习,学生乐于借助飞机的制作表达自己的情感、爱好。
3、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4、引导学生把联想与制作设计完美结合。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设置情境,激发兴趣与联想。
创设飞机在飞的情节,让学生自编故事情节,并描述故事。
提问: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谁愿意讲给大家听?
学生描述情节,鼓励对画面仔细观察想象的孩子,鼓励学生对画面提出质疑并相互讨论。
2、讲授新课:
(1)设疑问“你们知道,这些有趣的飞机是怎样做的吗?它们有哪些有趣的特点?”
学生分小组讨论,发表意见,并作出本小组的讨论草稿,有不同意见和不同想法的进行当场实践,各小组不断比较改进设计方法,共同参与探讨飞机的`基本制作方法。教师指导鼓励大胆设计和有创新思路的学生。
(2)设疑问“大家知道了飞机是怎么做的,怎样让的他变得更好玩有趣?”
学生再次分小组讨论,给予孩子更多的联想空间,在充满激情的气氛中学生能无拘无束的议论设计心中想要的飞机。教师从飞机的形状、色彩、表情等方面充分启发学生思考。
(3)提出疑问“你们联想的飞机可真不错,你们能做出来吗?能让这好玩的飞机表演有趣节目吗?”
学生根据联想的飞机设计,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是分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是自己寻找合作的伙伴、可以是独立完成,创编故事情节。
(4)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学生作业不规定内容,由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完成创编的内容,教师对学生有疑问的地方给予指导
教学后记:学生对这次的活动特别感兴趣,他们都喜欢飞机,并且都会折飞机,而且能给飞机添上好看的花纹,比较好的完成了学习的任务。
第二课时
一、 学生说说上堂课的学习内容给你什么收获,谈谈体会。
二、小组活动,互相说说制作的飞机的特别之处
三、学生活动,把作品制作完整
四、小观摩活动,学生下位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自己想象,体会乐趣。
五、学生表演:学生表现,师生共评。
学生把完成的作品,摆上讲台,采用自己乐于方式描述作品。对作品有创意,表述生动有趣的学生给予肯定,并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使其兴趣更高涨。
教学后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好,也可能不够大胆,脑子里想得好,却不知道怎么说出来,因此交流的气氛不够活跃。
美术教学设计14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多种版痕、印迹的体验为取向的课程,让学生体验版面、颜料、印纸、画面之间的关系。课程设计建议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单元课程以游戏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情感、探索、审美、创造活动的交融。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以生活为题材的各类版画作品,通过对版画作品内容、技法和风格的欣赏、感受和分析,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版画创作的主题,使他们认真体验生活,加深对人和事物的观察,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本单元指导学生学习几种简易版画(蜡笔版画、刮画、拓印版画、弹涂孔版画)的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点是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授课的对象是四年级的孩子,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并对陌生版画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不过由于这个年级的学生,上课很难坚持着长久的注意力,因而,本单元依然提倡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媒体和技法末作分化,课程结构也比较综合,每个课题既有欣赏评述活动(栏目:说一说、看一看),又有造型表现活动(栏目:动手做)。根据单元主题和儿童年龄与心智发展阶段,建议在教学中采取想像性的游戏方式,引导儿童在相关题材下,采用以点、线、面、色、印为主的自由自在的综合表现手法。
三、总体目标:
1、认识版画形式的多样式,在游戏性的版画创作中,感受版画的美感,培养对版画的兴趣;
2、学习几中简易版画(蜡笔版画、刮蜡画、拓印版画、弹涂孔版画)的技法,了解版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愿意与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作品,并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4、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发现各种材料所产生的肌理美感,提高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四、教学重点:
欣赏观察和探索各类版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学习和掌握简易版画的各种表现方法,进行表现以生活与情感为主题版画创作。
五、教学难点:
运用所掌握的各种版画表现方法,创作出有个性、有水平的版画作品。
六、教学策略:
1、本单元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法、示范教学、练习教学和创作教学法。
设计有趣的活动,展现给学生生动、具体的形象或以形象为主体构成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想象力。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游戏活动、版画欣赏等活动,把教学内容融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通过游戏教学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并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版画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点、线、色的变化,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表现与运用,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通过教师示范教学,让学生在老师的示范中感受版画形式美感。
2、教师将教学内容按学生的程度适当调整对学生的作业要求。
在教学中处处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意识,给予学生学习的空间,教师的设问要有利于学生思考、主动学习。而不是简单的要求,避免在教学中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
3、直观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师的示范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欣赏。在新课讲解与分析过程中,应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紧密结合。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创设最佳的学习情景,运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法,如视频、电影、参观、访问、故事、游戏、音乐版画制作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版画的兴趣,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潜能将可以得到较好的开发。
七、课时设计:4课时
1、水和蜡的游戏:1课时
2、蜡和笔的游戏:1课时
3、拓印的游戏: 1课时
4、弹涂的流戏: 1课时
美术教学设计1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不同形态的礼花。
2、学习运用不同颜色的点、线、面组合来表现美丽的礼花。.
3、培养幼儿互相合作、共同表现的能力。
活动准备:1、礼花VCD、相机、背景音乐《好日子》。
2、作画工具、黑纸大卡纸(下面贴有城区交通地图)、彩色粉笔。
3、泡沫板、布。
活动过程
一、看VCD,小朋友,今天教师请你们看一段录像,提问: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看到礼花在什么地方放的?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礼花?
3、什么时候会放礼花?
二、再看VCD,并用动作来表现礼花的绽放?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遍VCD ,看清楚有那些形状的礼花,它们是怎么样在空中绽放的?在空中绽放后又成了什么形状?(看VCD)提问:
1、刚才你看到了那些形状的礼花,在空中绽放后又成了什么形状?2、让我们来学一学这些礼花的形状。请你学一学。(拍照)(1)请你做一个漂亮的动作来表现这些礼花。(2)几个人合作来表现这些礼花。
三、画礼花
1、这些礼花美吗?你看到那些美丽的颜色?
2、除了这些礼花,你还看到过那些不同的礼花?
3、介绍:今天我们看到的礼花是元宵节时在新落成的'大桥上放的,下面我们也要来放礼花,在那里放呢?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下面,我们用彩色粉笔在城市的这些地方上空燃放礼花?
分组进行作画,提示幼儿要画得多、画得大,色彩要丰富。(放音乐和VCD )
四、作品展示、共同欣赏
我们来一起欣赏美丽的礼花,让它们在这个美丽城市的夜空绽放,使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
【美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美术教学设计10-27
美术教学设计03-22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01-06
【热门】美术教学设计06-14
美术手工教学设计04-27
美术教学设计【热】06-19
美术剪纸教学设计06-23
美术教学设计(实用)10-17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5-31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