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16 15:03:08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 推荐度:
  •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推荐度:
  • 小学跳远教学设计 推荐度: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混合运算》 推荐度:
  • 小学阅读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小学教学设计【热门】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教学设计【热门】

小学教学设计1

  (一)文本解读——教学设计的前提。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敢走进课堂。”我们的备课为什么千篇一律?我们的课堂为什么缺乏创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首先去看教案、单纯依赖教参,毫无教师本人对文本的解读、对教学的构想。有不少教师已成为教参(备课手册)“虔诚的崇拜者”、“忠实的执行者”,他们单纯依据教参确立教学目标,定位重点难点,构思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教参内容绝对化。实际上,教参仅仅是素材、例子、资料库,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论何时、何地、何学生群体都适应)的备课法宝。所以,要从教师本人解读文本入手,才能解决单纯依赖教参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多样化、创新化。

  (二)目标设定——教学设计的方向。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也要从“三个维度”出发,注重体现综合性和全面性。案例4下面是给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一(下)主题单元(2)中《小山村》一课设计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7个,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方法目标: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介绍事物;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

  (三)资源准备——教学设计的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其实,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据研究,课程资源大致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态等因素。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准备,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⑴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⑵倡导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以讲授文本为主的教学模式,把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引进课堂。如自主学习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上网、读课外书、咨询、讨论,组织学生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举行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还可以指导他们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⑶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如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引导学生观察、调查,获得信息,学习语文。⑷因地制宜地创设多彩的有利于母语学习的校园环境。如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栏”等。⑸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如“画与写”课程`、“每周一诗”等。

  (四)教学流程——教学设计的关键。

  1、教学流程要从传统的程序化的线性设计,向现代的人性化的板块设计转变。

  案例5以《田忌赛马》为例(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是一个有关人生智慧的故事。文章以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历史故事,揭示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下面是传统的程序化的线性设计:

  A、导入课文,介绍文中人物和历史背景;

  B、教师范读课文,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C、学生自读课文,给文章分段;解读教材,学生跟着教案走

  D、逐段讲解课文,弄清两次赛马过程;

  E、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简析:从上述教学流程看,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其量是对教材的解读;学生是被动听会的,被教师讲会的`,而不是自己学会的。

  下面是现代的人性化的板块设计:

  A、导读板块:纸牌游戏,初涉文本。

  B、初读板块:动画配音,进入文本。

  C、精读板块:辩论比赛,深入文本。活用教材,教案跟着学生走

  D、拓展板块:给齐王写信,超越文本。

  简析:从以上设计的教学步骤可以看出,按这样的设计实施的教学进行过程是充满智慧、连接学生生活的生态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富有教学机智、充满教育智慧的人;在这样的生态课堂里,教师不再是单单给予学生以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学习动机的唤醒、学习习惯的养成、思维品质的提升、综合素养的增强。2、教学流程要根据不同课型的性质和任务,既要体现针对性,又要注重操作性。案例6不同课型的性质、任务对教学流程设计有直接的制约作用。根据阅读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需要,可将新的小学阅读教学划分为精读课、略读课、学习指导课和课外阅读指导课四种类型。四种类型的课,其教学流程应该有所不同:

  精读课:以读为基础,以全面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特征的综合性课程;其教学流程大致为:粗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深入感悟→研读品读,深层体悟→熟读成诵,尝试运用。

  略读课:主要特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教学流程大致为:问题引路,略读课文,了解大意→围绕重点,以读为主,体会感情。

  学习方法指导课:是为帮助学生适应和掌握新的学习方式、灵活运用新的学习方法而确立的一种“学会学习”的实践课;其教学流程大致为:提出操练任务,师生分头准备→教师扼要讲解,学生充分操练→学生交流心得,师生共同总结。

  课外阅读展示课:是为推动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确立的新课型,是一种“学会阅读”的实践课。其教学流程大致为:课前学生准备→课中交流展示。

  (五)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的延伸。

  1、为什么要重视教学反思?研究表明: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一个人或许工作20年,但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因为,通过反思,教师会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反思,教师能在学生的“错误”中寻求发展,在自身的“失败”中找到出路,在教材的“局限”中谋求进步;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从冲动的、例性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意志的方式实施教学行为;通过反思,还可以使教师从教学主体、目的和工具等方面,从教学前、中、后等环节获得体验,变得更加成熟。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反思是教师取得特定实践成就、走向解放和专业自主的工具。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当强化反思意识、知晓反思内容、掌握反思策略、形成反思习惯。

  2、教师怎样进行教学反思?一是要明确的内容(包括技术层面的反思、观念层面的反思、解释层面的反思、解放层面的反思、宏观背景层面的反思);二是掌握反思的策略(包括写反思日记、课堂录像、同行观摩、校际赛课、专家观摩等)。

小学教学设计2

  背景分析: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一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鼓励学生求异、求新、注重知识积累等,却忽视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或者是片面的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看作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展示学生个性的重要方面,是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给学生营造一种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表现自我的(即表现学生个人独特性)氛围,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以外现。只有每个学生都展现出他们独特的一面,才能使他们的独特性在班集体中得到共享,使每一个问题都能生发出许多答案,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教学理念: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课堂与学生主体的社会生活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展现出每个同学个性化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主体独特的审美感受,让学生的造型和表现更趋于个性化,让学生表现出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加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尽量给予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愫的机会。

  教学过程:

  一、趣味猜谜导入:

  师:早知道同学们都很聪明,今天老师想检验一下。下面请你们猜测一则谜语:脑袋圆圆,嘴巴尖尖,和云儿比高,和树儿交友(谜底:小鸟)。

  (用一则简单的谜语让学生将注意力转向课堂)

  二、学生看图后讲述“小鸟谜路”的故事,提出问题:怎样帮小鸟找家?

  师:我们今天学习《小鸟找家》这一课,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0页,仔细观察书中的连环画,并用流畅的语言大声地把故事讲出来!

  生1:一只小鸟长大了,想独自出去玩,于是和妈妈再见后出了门,小鸟玩得高兴极了,一会儿看见了美丽的花呀、草呀、漂亮的蝴蝶呀,还摘了一朵花插在自己的头上,它玩得好高兴啊,这时天慢慢地暗下来了,哎呀,该回家了啊,可是小鸟看不见路啊!怎么办呢,它哭得好伤心哪!

  生2:一只小鸟长大了,想独自出去玩,于是对妈妈说:“妈妈,再见!”便出发了。小鸟玩得高兴极了,一会儿看见了美丽的花呀、草呀、漂亮的蝴蝶呀,还摘了一朵花插在自己的头上,它玩得好高兴啊,这时天慢慢地暗下来了,哎呀,该回家了啊,可是小鸟看不见路啊!怎么办呢,它一边掉泪一边想:我一定要回家!

  师:这个同学遇到困难不屈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它的同学看了这些连环画还有不同的理解吗?

  生3:我有,第四幅图中小鸟张大了嘴巴我好象听见它在喊:“妈妈,妈妈!”

  师:刚才这个同学不仅从画面中看到了小鸟的心情,而且还听到了小鸟的声音。

  (赞许学生对相同的画面的个性化理解,鼓励他们交流由于不同的想象力和不同的社会生活经历而导致的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小鸟的心情的?

  生答:看小鸟脸上的表情!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小鸟的表情和它的画法连起来。

  连线题:

  忧愁 伤心 高兴 害怕

  (用有趣的练习及时地将学生总结得出的答案提炼出来)

  师:你认为画面上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有趣、高兴?

  (引导学生感受书中“拟人”表现手法的运用:鸟妈妈系着围裙;小鸟头上戴着花儿等。对学生个体的特殊兴趣观,只要是健康的,老师要肯定他的独特性,。)

  【本教材摒弃了以前那种“枯燥的技能技巧练习”,加强了与语文学科的联系,它以一个故事情节为主线,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载体,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激活了他们用美术语言表现生活情景的意识。只有将美术创作与学生的个人经历结合起来,作品才更具有个性和创意。】

  三、生讨论并交流:怎样帮小鸟找家?

  师:天黑了,小鸟类找不到家了!怎样才能回家啊!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想出办法吗?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1、:不回家啦,另外做个家。

  师:他想的办法好吗?

  生(齐声答):不好!

  师:为什么啊?

  师(小结):是啊,不回家怎么行啊?妈妈会想它的啊!再说,妈妈给了它好多爱,它还没回报呢!

  (在肯定学生思维独特性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的教育。)

  师:下面请你们以两排四人为一个小组谈谈自己所想的办法。然后把好办法告诉我们大家?看哪些同学能想到其它同学想不到的办法。

  (分小组让同学们交流,给每个同学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让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小组代表交流小鸟找家的办法:要鸟警察叔叔帮忙。

  四、生交流并尝试用美术语言表现“小鸟找家”的情景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怎样画小鸟啊

  (生谈)

  师:请几个同学到台前演板画小鸟。

  (生画完后,师用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演板作品。)

  问1、哪只小鸟最胖啊?

  2、哪只小鸟最瘦呢?

  3、哪只翅膀最大,哪只翅膀最小,你喜欢什么样的小鸟呢?说说原因!

  生1:我喜欢胖的,因为它可爱!

  生2:我喜欢瘦的,因为它看起来很有精神,好像很会飞的样子!

  生3:我喜欢那只小的,因为它像一个可爱的鸟孩子!

  ……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都不愧是爱动脑筋的孩子。有人会问,老师怎么说每个人都答得好呢?因为人对美的感受不一样,这种感觉并不是唯一的!

  (分析每只小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识到不同的个体便有不同的审美感受。他们在心里认可了这种不同的感受,便认可了建立在感受基础上的个性化的.美术表现。)

  五、分析讨论树(鸟的生活环境)的画法

  师(出示各种不同的表现风格的树):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树。想想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那种象刚发芽的那种树!

  生2、我喜欢那种叶子长得好茂盛的树,因为它像夏天!

  师:是啊,不同名称的树,不同季节的树都是不同的,在你们心目中印象最深的树是什么样儿的呢?谁能画出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演板画各类不同的树。)

  六、尝试表现小鸟找家的情景

  师:请同学们想想,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方法帮小鸟找到家?在你们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你的想法的时候会遇到什么问题,你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不能的话可以提出来我们全班同学共同想办法!

  七、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交流。

  教学反思:

  本课属“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学习的重难点是学生能够表现出以小鸟和大树为主要内容的有个性的作品,为了突破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以下几种教学理念的转变,切实做到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学生课堂练习由“引导学生表现出好的作品”转变为“引导学生表现出我的作品”。有好多老师感到疑惑:“学生越大越没了创造性”。这一点正是我们陈旧的教学方法导致的。过去的美术教学一味地追求将被表现对象画得像,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生活经历和对客体的情感因素的表现,导致学生作品千人一面。为了彰显学生作品的独特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用美术语言表现生活的习惯、激发学生表现自我的意识。

  2、让学生的嘴巴从“约束式”转变为“开放式”。语言是学生创造思维得以外现的重要渠道。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的主体地位太过,学生很难畅所欲言地表达并交流自己的思想,他们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能量被教师的知识、权威和规范所掩盖,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而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大胆地交流自己赏析作品时不同的审美体验,畅谈自己为小鸟找家的好主意,交流自己表现小鸟和树林的构思等,让学生的智慧在交流中提升。

  3、让教师的范作从“典范式”转变为“批判式”。从“单一示范”转变为“多项展示”。在教学中,教师是否示范是一件很矛盾的事,示范了,便担心学生的作品会千篇一律,学生主体的独特性不能得以显现,如果不示范而让学生自由表现,学生有时候会无所适从。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对教师的多种小鸟和树的画法进行赏析、批判,根据学生个体认识将老师范作中的“不足”进行再创作,变为有学生自我的作品。

  4、将作品的评价从“审美型”转变为“独特、审美、趣味综合型”。以前的作品评价方式认为:看起来很像表现对象、好看的作品才是美。我们现在应该更新这种评价方式,作品的趣味性、独特性、创新性更是一种愉悦身心、启迪智慧、有利于人类发展的高层次的美,在评价作品时应该从“独特、审美、趣味”等多方面来评价学生作品,强化学生的主体特征。

小学教学设计3

  综合实践课是着眼于生活本身的课程,教师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设计出有趣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贴近学生在各科所学到的知识及生活经验,以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在活动中掌握比较,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对身边世界感兴趣,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

  了解家乡水资源情况

  活动对象:

  三、四年级活动地点:实地、教室

  活动目的:

  1、水在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了解家乡水资源情况,增强节约用水的自觉性,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让学生学会对水污染进行调查的基本方法,学会对水污染进行测定这一实用技术。

  3、通过收集资料、观察讨论、计算、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资料、计算等能力。

  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整合多学科知识,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水资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难点:合理利用水资源。

  活动准备:

  1、搜集资料,了解家乡水资源情况及水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查、看、听、问,了解我们的家乡缺水现状。

  3、观察、统计哪些用水浪费和污染水源情况。

  4、各种记录表、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家乡水资源(时间:一周)

  学生自愿组合成三个大组,保证同一合作组内的学生优差搭配,充分发挥学生团结合作能力。小组成员之间积极合作,积极互赖,互相补充。进行观察家乡水资源,并统计看到的情况。提醒观察时注意安全,并能专注、安静地观察,对这三个点采样,从“水温、颜色、臭、残渣”进行统计。

  二、各小组汇报调查的情况,

  三、教师介绍以前家乡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画面。

  四、比较、分析:造成水污染的原因

  生1:家乡河流属于季节性河流,河水流量小,自净能力差,河两岸的植被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生2:养猪户的环保意识差,环卫实施设备不健全,排污口设置不合理。

  五、导行,做节水小卫士,做环保小主人。

  在我们的周围,如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类似的用水浪费现象,同学们注意观察了吗?

  看一看:如果自来水龙头不拧紧,水一滴一滴的往下滴,10天就会漏掉1000千克水,这些水可供炼钢40千克,发电100度,生产化肥500千克。

  师:节约用水就是创造财富。

  算一算:每人每月节约2千克水,全校500多名师生可节约水多少千克?

  谈一谈:看一幅黄河中游受污染的画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整理资料,作出结论,验证结论,不能让学生停留于浅层,要引导学生反思,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师:真是不算不看不知道,一算一看吓一跳。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号召人们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师小结: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六、拓展延伸

  向家人、向社会广泛宣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小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小鸟的形态、结构、花纹、色彩;懂得用点、线、色来画小鸟;知道一些生态环境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比较、表演中了解小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索小鸟的画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喜欢小鸟,懂得爱护小鸟;

  (2)能与小朋友分享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围绕本课主题进行创作练_。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色画出不同形态和花纹的小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准备:课件、有关图片、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认识翟志刚叔叔吗?(引导学生欣赏回忆火箭载人航天的情景,用简短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⑴、你看到了什么?

  ⑵、你想到了什么?

  2、这节课,让我们向航天英雄学_,一起漫游飞行世界。(板书课题:漫游飞行世界)

  二、引导欣赏

  1、欣赏鸟飞行的图片,学_有关知识。

  ⑴、鸟的特征:它为什么会飞?

  ⑵、鸟飞行的形态。

  ⑶、学一学鸟飞行的样子。

  2、欣赏艺术家创作的`会飞的形象,从造型、色彩等欣赏要素中体会艺术作品,感受飞行世界的美。(板书:造型、色彩)

  ⑴、飞行器——达芬奇

  ⑵、铜飞鹰——战国

  ⑶、图腾柱“雷鸟”——美国

  三、自主创作

  1、欣赏学生作品。

  2、“我的飞行梦想”主题创作。

  作业要求:用线条或色彩表现飞行世界的形与色;画出自己的飞行梦想。

  四、分享收获

  1、我发现了什么?我知道了什么?

  2、我喜欢大自然吗?

  3、我能画出心中的梦想吗?

小学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中位数代表的概念,能根据所给信息求出相应的数据代表。

  2.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自己的判断。

  3.培养学生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避免机械的、片面的解释。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

  难点: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判断。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课件显示:问题1:数据误导:

  某次数学考试,婷婷得到78分。全班共30人, 其他同学的成绩为1个100分,4个90分, 22个80分,以及一个2分和一个10分。

  婷婷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77分,所以婷婷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

  师:婷婷有欺骗妈妈吗?

  师:平均数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数据代表,但是在这里,利用平均数把倒数第三的分数说成处于班级的“中上水平”显然有投机取巧之嫌,大家思考: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师:你对此有何评价?

  师:类似的受平均数误导例子还是很多的。婷婷的爸爸的公司在一次招聘时就出现了如下的情景。

  问题2 阿冲应聘

  (先请一位同学给画面编一段话。然后提问:略)

  (二)交流对话,探究新知

  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揭示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产生新的疑点,引起学生对“平均水平”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入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三)梳理概括,形成结构

  (四)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我们自己也试着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六)变式练习,扩展新知

  (结合课件)议一议: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都有哪些自己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平均数:充分利用数据所提供信息,应用最为 广泛,但…

  中位数:计算简单,受极端值影响较小,但…

  众数:当一组数据中有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是人们尤为关心的一个量.

  下面由我们自己去收集一组生活中的数据,然后再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来说明本组数据的特征。

  (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张《活动报告单》,深入到学生活动中,适当答疑)

  (教师视课堂具体的时间的情况选择是否讲解:假如你是一名厂长……)

  (五)反馈评价,提示作业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有所长,也各有其短。请你分别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自的现实意义。

  总结:今天我们都学到哪些知识?

小学教学设计6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孩子入学到现在,从相互陌生到彼此熟悉,甚至在集体中有了自己的朋友,他们通过交流逐渐融入了班集体这个大家庭,本课选择了以伙伴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一方面让学生欣赏、认识不同形式的从古至今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传播一种一种和谐、团结、温暖的感觉。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通过欣赏,能区分中国传统国画和西方画种油画以及雕塑、摄影的不同表现形式,学习简单的观察艺术作品的方法。

  能力:会描述作品表现的内容,通过讨论、交流,能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说出自己和伙伴的故事。

  情感: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班里的同学间应友善相处,珍惜伙伴间的友谊,真心对待别人,爱护身边的小动物、植物、珍视它们的生命、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有效的观察画面,找出不同表现方法所呈现出的不同效果。注意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并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创作。

  难点: 理解不同背景下的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并加以描述。

  学习材料:

  生活照片……

  伙伴:(字典中解释)

  古代兵制十认为一火,火长一人管炊事,同火者称为火伴,现在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写作伙伴。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身边的伙伴:

  1.什么是伙伴?

  2.说一说自己的伙伴。

  教学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清楚伙伴的含义,为下一步的欣赏打好基础。

  二、看一看书中的伙伴:

  1.欣赏书中作品:

  A、《扑枣图》中国宋朝,孩子们的生活、装扮、服饰,认识工笔画。

  B、《在反扫荡的日子里》两个小八路和一窝失去妈妈的小鸟,色调冷灰色,内容温馨。

  C、《艰苦岁月》雕塑作品。小战士靠在老红军的身边,听着悠扬的笛声,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D、《和平年代》《北京女孩》《好兄弟》摄影作品。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的伙伴关系……

  2.画一画你和伙伴之间的故事。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从作品中读出信息的能力。

  三、珍惜我们的友谊:

  1.反馈:《扑枣图》国画

  《在反扫荡的日子里》油画

  《艰苦岁月》雕塑

  2.拓展:怎样珍惜我们的友谊?

  教学意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要珍惜友情。

小学教学设计7

  一、教学内容

  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

  二、设计思路

  本课的设计依据新课程理念,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亲身感受完整动作技术,形成正确的概念,注重学生的观察与模仿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教材分析:

  1、排球运动是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中选项学习的组成部分。本课教学内容是排球运动中最基本、又是最主要的技术,广泛运用于接发球和防守技战术中,起着组织全队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这一教材在初中的《体育与健康》中就已经介绍学习,但根据所授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和运动能力相对薄弱的特点,把教材重点放在基本技术技能的掌握和排球兴趣的培养上。

  2、教材的重点:掌握正确的垫球手型和击球部位。

  3、教材的难点:蹬地发力及伸臂动作的协调配合。

  四、学情分析

  1、学生的基本情况:本次课是在高一年级的一个班进行教学,学生共28人。学生有的.来自辽阳县的农村和城镇,他们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水平差异很大,必然会导致理解技术概念的能力和掌握动作水平的差异。

  2、可能存在的问题:由于排球技术有一定的技巧性,内容较难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耐性不够,可能导致运动能力较差或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出现逃避学习或产生厌倦的情绪。

  3、预期要达到的目标:通视本次课学习,使65%左右的学生能较顺利地完成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动作,预计学生平均心率为130%,练习密度为45%左右。

  五、教学目标

  (略)——详见下面的课时计划

  六、教法、学法

  本着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堂课我采用直观法、讲解法、示范法、纠错法、激励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做到循循善诱,使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在愉快的情境中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并掌握一定的锻炼方法,促进学生课外锻炼,为学生终身从事这项活动打下基础。

  学法上采用分组练习形式,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提倡互助互学,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挂图和教师的示范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预计效果

  本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练习积极性,扩大其参与面,活跃课堂气氛;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创设条件;同时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小学教学设计8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核心内容是让学生发展起来一些思想,形成一些观念。让他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处理自然与社会、自然与人之关系等活动中能有一种科学的、正确的思想和方法。

  1.第一步:把“科学主题”作为认识工具;

  什么是科学主题?自然界本身是统一体,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形成了科学,科学常常被看作是对自然界的事物与现象、事实与数据的无尽的描述,或者对实验事实和探索活动的展示,而一些科学的核心概念可以将这些分立的信息片断融入广阔的、有逻辑内聚力的结构中,在这样的结构中,信息片段的关系可以被显现出来,这种核心概念就是科学主题。

  自然科学具有6个主题:能量、演化、变化的形式、尺度与结构、稳定性、系统与相互作用。

  第二步:把科学主题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中的表现分解为最基础的重要概念(我们称之为核心概念)

  在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草案》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科学教育主要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四大领域、相关基础知识。前三个领域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领域,是适合于儿童学习的最基本核心概念,为儿童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物质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力、能量和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

  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特征、过程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人具有一个高级功能的脑。

  通过对地球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基本情况及运动的规律,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改善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第三步:从自己所教的教材中寻找哪些科学事实和探究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上述核心概念。

  建构核心概念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不是简单把核心概念的讲解告知,而应在教学活动每一个环节上都进行细致的设计,并能巧妙的深入学生心中。小学生学科学需要学习的是科学家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但是,科学家运用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探索的是人类未知领域的问题;而学生学习的内容则是人类已知领域的知识。换言之,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人类社会已知的一些经验。在学习这些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学生经历科学家当初探索这些经验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技能和方法,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更多的探究意识和能力,进而有所创造。

  课标指出科学的教学活动主要都是以探究活动为主,所以如何在探究过程建构科学核心概念就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探究任务的设置应有非常好的连贯性,并能符合儿童生理和心智的发展规律;探究目标的表述也是直接影响学生认知的主要部份,更有概括的概念目标比事实性的知识性掌握目标对学生更有意义;教师在一个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众多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引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进而向大概念,核心概念发展;同还得处理好探究过程与核心概念建构的关系,谁主谁次、是不是每一个探究过程都有必须引导学生去建构核心概念;另外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应注重考察学生的核心概念的理解并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小学教学设计9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大胆创新,采用反常规教学法,设计课堂活动,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下是我阅读后的几点心得:

  一、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无论多么好,长期使用学生都会产生单调厌倦之感,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精当选择。《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在课堂设计上就根据不同的内容来采用了多种多样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不是让教师以灌输式的方式把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真正融入了课堂,做了课堂的主人。

  二、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任务型教学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通过阅读,我明白了任务型教学是双边或多边的交互式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三、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自由表达意见”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新理念,也是我们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读了《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学设计》,让我知道了自己教学设计的优点和不足。书中的教学设计重视了学生的差异性,照顾了全体学生。鼓励每个学生发言了我们才有可能更好的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更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敢问、敢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四、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此学习内容在教学设计时切实做到了以人为本,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放在了首位,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一特点在教学设计中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计上,然后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最后在作业设计时再加以巩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一定会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读一本好书,如同饮一泓清泉,甘之若饴;读一本好书,如同饮一杯醇酒,闻之欲醉;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个多年未见的好友倾心交谈,快意平生;读一本好书,如同聆听一个长者的教诲,受益匪浅。在这本书中,我收获的是累累硕果,我相信在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会有借鉴的。

  总之,面对新课改,我们教师应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识的更新与文化素养的培养,要具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改进的能力,不断研究、创造、发展、丰富数学教学方法,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默读课文,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中体会父亲坚韧的品质和对土地的热爱。

  【教学过程】

  1、教学时,先让学生读读“阅读提示”,说说本课的阅读要求。然后按照要求自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做记号和批注,要把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画出来,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并把小组里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2、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开垦菜园的?课文就这个问题有清楚的'说明,父亲是在新修的公路使“我家”失去了菜园的情况下决定开垦新的菜园的。他又是怎样开垦菜园的?课文就这个问题讲了四点:

  ⑴ 在我家后面的山坡上,选择了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作为菜园的基地。

  ⑵ 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高高的石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些可怖的岩石。

  ⑶ 当菜园长出了一片绿绿的豌豆的时候,父亲却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去肥土。

  ⑷ 四处拾粪,伺候这块菜园。

  3、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中体会到父亲勤劳、坚韧的品质是教学的重点。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来体会,然后说说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做适当梳理。

  ⑴ 决定开荒:

  “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荒!’”(勤劳)

  ⑵ 开垦荒地:

  “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勤劳、吃苦)

  ⑶ 垒上石块:

  “父亲没有气馁……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坚忍不拔)

  ⑷ 种上豌豆:

  当我问能否长出豌豆,父亲“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对土地的信赖)

  ⑸ 豌豆肥田:

  “父亲说:‘……肥土吧。’”(对土地的保护、热爱)

  ⑹ 拾粪肥田:

  “有时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亲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撒。”(节俭、对土地的热爱)

小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看一看那里壮丽、奇特的涌潮。“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观:观看。潮:指钱塘江大潮”。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裂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顿时:立刻。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后面第1、2两个问题。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整体学习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观潮》。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观潮这部分分几层?每层都写了什么?

  2、讲读第一层

  自由读课文。思考:江面上是什么样的?人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明确: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作者写“江面越往东越宽”是什么意思?

  明确:“大家昂着东望”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看出潮从东边来。

  潮从东边来,江面越往东越宽,那越往西呢?

  明确:越往西越窄。

  湖水越往西,就会产生什么现象?

  明确:潮水越往西越急。

  出示钱塘江口地形图,补充钱塘江大潮形成的有关知识:钱塘江口是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水底还有一道人们看不见的“沙坎”,迫使潮水上升,因此潮波传来,受到很大的约束,这是地理因素。另外是引力的因素,八月十八,太阳、地球、月亮三球的引力对涨潮影响最大。再有是八月中旬这段时间海面上常常刮东南风,所以潮波来势特别猛烈。

  人们的心情怎样?

  明确: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非常着急心情十分迫切。

  3、讲读第二层

  ⑴ 要是你在人群中,你急不急?

  ⑵ 思考:潮来时,给你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明确:声音大,浪大

  ⑶ 默读第二层,边读边画出描写潮水样子和声音的词语。

  ⑷ 大潮是从哪个方向来的?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具体写潮水到来时的样子和声音的?

  明确:由远至近

  你能把潮来时声形有条理地说一说吗?

  明确:“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写远处的声音。“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是此时此刻的景象。

  过了一会儿,声音“越来越大”,“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这是描写稍近时潮水的声音和样子。“移动”、“拉长”、“变便很快出现了横贯江面的情况。

  一瞬间,“白浪翻滚,形成一首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是再近前时潮声的样子。

  大海来到近前时,那样子“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动得颤动起来”潮水越来越近,潮水越来越大,潮头越来越高,潮势越来越猛。

  作者用一条线、白色的城墙、白色战马来比喻由远到近的浪潮的不同样子,说明潮大、雄伟。水来时是直立而行的,像白色城墙,气势雄伟,声势浩大。

  ⑸ 如果你就在这观潮的人群中,当你听到像闷雷的隆隆响声,看到一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你的心情怎样?会说什么?会怎样做?

  明确:人声鼎沸,都在喊:“潮来了,潮来了!”都踮起脚往东望去,人群又沸腾起来。当人们看到眼前的一切,真是又高兴,又惊叹不已。

  ⑹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层。

  4、讲读课文第三层

  ⑴ 自由读课文。思考:潮来之时,声势浩大,潮过之后呢?

  明确:一眨眼的功夫,潮头就向西奔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平静。

  ⑵ 这里的“静”和第一段的“静”一样吗?

  ⑶ 停息后是什么景象?说明什么?(潮水大。)

  5、练习读第二段。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作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观察表达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表达的?

  明确: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观看“天下奇观”一钱塘江大潮的经过。课文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表达方法。先总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接着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时”、“潮过之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运用恰当的比喻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大潮的瞬息变化和雄伟气势。

  2、设问:全文贯穿着一个什么字来写的?

  明确:奇。

  奇在什么地方?

  明确:钱塘江大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农历八月十八这天潮来时声巨大,浪罕见,水位高。

  什么是“天下奇观”?

  明确:天下少有的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4、小结

  从课文有条理地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大潮的发展变化的顺序,有次序、有重点观察的。我们要认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确定观察次序,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有重点地叙述,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重点突出,条理分明。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给下面红色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观潮(cháo cáo) 坦克(tǎn tǎng)

  笼罩(zào zhào) 颤动(zhàn chàn)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若( )若现 漫天( )地 风平浪( )

  人声( )沸 水( )相接

  3、根据课文填空

  《观潮》一文是按_______、_______、写出了观潮的经过,课文重点写了_______,是按________的顺序写出泪来之时的_______和_______。

  七、全课小结

  《观潮》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平静到奔腾咆哮再到有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这是新学期的第一课,我之前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毕竟很多学生没有观看过钱塘江大潮,为了更好的理解文本,我就找来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制作了课件,也布置学生搜集钱塘江大潮的.资料,为学习本课做好充分的准备。下面我就谈谈上课的体会。

  一、抓重点段,领悟钱塘大潮的“奇”。

  在教学中,紧紧扣住“天下奇观”这个词语做文章,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领悟钱塘潮的“奇”,以致更近一层理解“天下奇观”。主要抓住课文的3、4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描写大潮的声音和形态的变化的词语,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如“隆隆响声”、“白浪翻滚”、“白色水墙”、“风号浪吼”等,运用了比喻、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的景象。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对观潮者神态、动作的描写,如“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又沸腾起来”等词语,体会观潮的人数多、热情高涨,体会间接描写的表达方法,感受大潮的奇特。

  二、指导朗读,感受雄伟奇特的景象。

  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情感的基础上,我着重采用了朗读的方法。首先指导学生们自由朗读,再谈感受,并鼓励他们读出天下奇观的气势。接着我来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体验钱塘江大潮声音、气势的变化。重点抓住“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一句,为了突出钱江潮的壮观气势,应该读得稍快,强调出“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颤动”等词语。”然后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使学生看到真实的情景,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边读边想象画面,再读课文,感受大潮的奇特。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而且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三、统领全文,学习表达方法。

  教学时,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依“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潮来时”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学生从大潮的声与形的变化中,就能知道作者是由远及近地观潮。再让学生找出由远及近这一观察顺序的词语:“远处”,“过了一会儿”、“水天相接”、“向前移动”、“再近些”、“越来越近”。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结论。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整篇课文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观潮的过程,学生一下子就找到“早晨”、“中午一点左右”这些表示时间的字眼。本课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是一篇习作的好典范。

  四、改进不足,完善课堂教学。

  一堂课下来,感觉有几个地方把握不好:

  1.字词的学习、理解过于粗略。由于是新学期的第一课,学生还没有完全融入到课堂学习中,预习的不够充分,对于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懒得查阅工具书进行理解,对个别词的运用、意思理解不到位,阻碍了对文本的理解。这个自学能力在四年级一定要培养好。为高年级的学习打好基础。

  2.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待于提高。过了一个假期,学生有些懒散,读书不积极,拖长音,不整齐。以至于个体朗读也令人不满意。通过指导,有所改善。以后还要加强训练。

  3.评价的方式单一。在学生发言时,老师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没有更好的起到鼓励的作用,以此激发学习兴趣。以后还要多学习一些有效的评价方式,调动课堂教学氛围。

  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有满意,也有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改进不足,尽力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有所收获。

小学教学设计12

  学习目标:

  1、了解本学期的体育课考试的项目和时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

  2、明确各个单元学习目标、内容、要求和任务

  3、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中提高交往的能力

  学习内容:本学期的体育课的学习内容、任务和要求

  重、难点:1、了解各个项目的健康标准和要求2、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安排

  场地器材:教室

  教学过程:

  一、 准备阶段

  1、课堂常规

  2、简单的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要求

  二、 激发兴趣阶段

  1、导入:

  新的学期开始了,老师又看到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看大家的脸上挂着的笑容,不难想到大家这个年都过得很丰富多彩。谁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年的?过年都到了哪里,做了些什么有意思的事

  2、学生积极的发言,绘声绘色的讲自己在假期里高兴的事情

  3、总结学生的发言,并且转入主题:从发言中不难看出,这个年大家过得是有滋有味,丰富多彩,好像身材都有一点胖嘟嘟的。下面,我就要给大家提个醒,先让大家在思想上减减肥。

  三、学习新知阶段

  1、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①学习项目:街舞;篮、排、足球技术;技巧

  ②考试项目:50米跑、坐位体前屈、50米×8往返跑

  ③检查项目:肺活量、身高标准体重、仰卧起坐、立定跳远

  2、要求

  ①认真的学习,按时到位参加各个项目相关的练习

  ②及时的进行各个项目的检查和考试

  ③通过检查和考试,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

  ④注意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对自己的弱项进行适当的锻炼

  四、最后阶段

  1、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平时生活和训练

  2、制定适合的训练计划

  ①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各个项目的情况

  ②训练计划要量身定做,量力而行

  ③训练的量要适当,不可操之过急

  3、了解每一项考试项目的分值

  ——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找到相应的分值

  4、小结本次课的情况

小学教学设计13

  学习阶段:水平二

  学习目标:和同伴一起完成练习

  重点难点:同伴之间的协作能力以及本身的技术水准对练习的影响。

  学习内容:接力跑实心球

  学习步骤:

  一、有趣的小游戏

  教师活动:1.教师提出小游戏《石头、剪子、布》练习的方法

  2、讲解游戏的方法

  3、组织游戏

  学生活动:1.知道游戏的方法,掌握游戏的`方法

  2、和同伴进行游戏

  组织:

  二、合作接力跑

  教师活动:1.提出跑的练习要求

  2、组织学生布置场地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柔韧和专项的练习

  4、组织接力的练习

  5、组织比赛

  学生活动:1.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场地的布置

  2、和同伴认真的作好准备活动

  3、积极的进行练习

  4、努力的比赛,为自己的小组而努力

  组织:

  三、掌握技能

  教师活动:1.教师提出实心球的练习要求

  2、提示上次课存在的问题。

  3、组织进行练习

  4、组织过关的练习

  学生活动:1.对比上次课自己的动作

  2、进行练习

  3、积极的证明自己的实力

  组织:

  四、放松身心

  健美操:(自编)

  组织:成四列横队,散开---走

  1、课后小结

  2、安排回收器材

  场地器材:

  课后小结:1.通过平时同学们最简单最长见的游戏进入本课的开始部分。充分调动大家的兴趣。

小学教学设计14

  学习目标:

  1、了解本学期的体育课考试的项目和时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

  2、明确各个单元学习目标、内容、要求和任务

  3、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中提高交往的能力

  学习内容:

  本学期的体育课的学习内容、任务和要求

  重、难点:

  1、了解各个项目的健康标准和要求。

  2、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安排

  场地器材:

  教室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1、课堂常规

  2、简单的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要求

  二、激发兴趣阶段

  1、导入:

  新的学期开始了,老师又看到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看大家的脸上挂着的笑容,不难想到大家这个年都过得很丰富多彩。谁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年的?过年都到了哪里,做了些什么有意思的事

  2、学生积极的发言,绘声绘色的讲自己在假期里高兴的事情

  3、总结学生的发言,并且转入主题:从发言中不难看出,这个年大家过得是有滋有味,丰富多彩,好像身材都有一点胖嘟嘟的。下面,我就要给大家提个醒,先让大家在思想上减减肥。

  三、学习新知阶段

  1、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①学习项目:

  街舞;篮、排、足球技术;技巧

  ②考试项目:

  50米跑、坐位体前屈、50米×8往返跑

  ③检查项目:

  肺活量、身高标准体重、仰卧起坐、立定跳远

  2、要求

  ①认真的学习,按时到位参加各个项目相关的练习

  ②及时的进行各个项目的.检查和考试

  ③通过检查和考试,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

  ④注意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对自己的弱项进行适当的锻炼

  四、最后阶段

  1、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平时生活和训练

  2、制定适合的训练计划

  ①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各个项目的情况

  ②训练计划要量身定做,量力而行

  ③训练的量要适当,不可操之过急

  3、了解每一项考试项目的分值——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找到相应的分值

  4、小结本次课的情况

小学教学设计15

  (一)学习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分类的意义,学生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体会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3、学生在操作中提高对比、分析的能力。

  4、学生平时要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二)学习内容

  1、基础性学习包 (1)根据特定标准进行分类(2)知道分类的标准(3)比较大小(4)我学会了吗?丰收园

  思维导图

  2、开发性学习包

  (1)水果蔬菜的分类

  水果和蔬菜的区别:

  1)、水果生长在树上,生长期长;蔬菜一本只有一到两年的生长期……

  2)、凡生长期无花的叫蔬菜,凡生长期开花的叫水果。

  (

  2

  )南方水果

  南方水果:

  3、拓展性学习包

  体验活动:

  (1)整理自己的书包,说一说是如何整理的

  按学科: 语文书 语文本

  数学书 数学本

  音乐书

  品德书

  按功能:

  教科书一类

  练习本一类

  工具书一类

  (2)帮妈妈整理衣服

  按季节分类整理;按颜色分类整理;按上衣和裤子分类整理……

  (三)实施途径

  1、学科单元内整合: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在帮妈妈整理衣服,放入衣橱的时候与第二课时比较大小进行整合,了节分类与比较的相辅相成。

  2、学科间整合:把传统文化课中的《饮食文化》与本节课整合,了解一些水果、蔬菜的营养。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整合,渗透孝敬父父母,帮妈妈做家务的良好品德。

  3、体验式活动:整理自己的桌洞、书包。

  4、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3课时。

  (四)教学案例:

  学习内容:第二单元“帮妈妈整理衣服”——分类

  学习目标:

  2、学生体会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在操作中提高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3、学生平时应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教学准备: “挂图,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整理观察,体会生活的需要——按标准分类。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帮妈妈整理衣服,并观察你们家里的衣服是怎样摆放的。你们做了吗?(生:做了)你们能帮妈妈干活,真是些好孩子,现在让我们想一想,通过整理和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 学生同位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现在,谁想把你的发现声音响亮的告诉全班同学?”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叠得很整齐,我爸爸的放在一个橱里,妈妈的放在一个橱里,我的放在一个橱里。”

  师:“这是把每个人的衣服分别放在一起。”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上衣放在一起,裤子放在一起。”

  师:“也就是说上衣、下衣分开来放。”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冬天的放在一起,夏天的放在一起。”

  师:“你们家的衣服是按不同的季节分开来放。”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板书: 爸爸 妈妈 我 上衣 裤子 冬季 夏季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说得也棒极了。看来你们的妈妈都是按生活需要把衣服分开来放的。(指着板书)其实这些都是你们家分衣服的标准,而你的妈妈把衣服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开来放的做法,就叫做分类。”(揭示课题)

  二、尝试分类,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说了你们小家里的衣服是怎么分类的,现在我们来给我们班集体这个大家分分类,好吗?”“你打算怎样给全班同学分类呢?”(学生独立思考)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我想按照男同学女同学来分” (师板书:男 女)

  师:“现在我们就按这个同学的想法来分分看。注意:请男同学站起来。现在,全班同学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男同学,坐着的是女同学。请坐下。”“谁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生:“按东西路队来分。”

  (师板书:东路队 西路队)

  师:“现在我们再来按这个同学的想法分分看。注意:请东路队的同学站起来。现在,全班同学又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东路队的同学,坐着的是西路队的同学。”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两次站起来的人是同一批人吗?(不是)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生:“因为两次站的标准不一样,所以站起来的不是同一批人。”

  师:“说得太好了。你还有不同的分法吗?”(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师板书)

  生:“按长头发和短头发来分”

  生:“按穿校服的和没穿校服的'来分”

  三、联系生活,体会分类的好处

  师:“同学们刚才想出了那么多种分法来分咱班的同学,现在我想请教同学们,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呢?” (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同位商量)

  教师可这样引导:哪里用到分类——具体是怎么分的——这样分有什么好处? 同时要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超市里水果蔬菜的分类;自己的书包里面的物品分类整理)

  四、自主练习,应用分类,明确为什么这样分。

  1、自主练习第一题: 师:“看到刚才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有一群小动物也忍不住过来听课了,它们到哪去了呢?

  原来它们藏在你的数学书第21页上了,看谁能最快找到它们?” “请同学们看书,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课了?”(学生看图说一说)

  教师读要求:哪些是鸟类?用圆圈圈出来。 学生独立做。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鸟类和昆虫的区别。

  2、自主练习第二题: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自主练习第三题

  师:“同学们,你们去沙滩玩过吗?你们是怎么去的?(坐汽车去的)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在我们的学具盒里也有一些交通工具,请你把它们拿出来。你能给这些交通工具分分类吗?”

  学生动手操作,分完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注: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跟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分类在生活中有较多应用,衣服分类,交通工具分类,学生分类,超市里的物品分类……联系生活中的这些分类之后,学生学得更有趣,更愿意学数学。

【小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教学设计03-01

小学教学设计05-25

教学设计小学05-13

小学教学体育教学设计09-11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02-14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03-25

小学课程教学设计04-23

小学拼音教学设计05-28

小学安全教学设计05-25

小学足球教学设计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