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精选17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 篇1
经过漫长的等待,继《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之后,续集《舌尖上的中国2》也最终播出了。作为它忠实的观众,我和爸爸每周都会收看。
顾名思义,《舌尖上的中国》描述的是食物,并且,是中国的食物。
所有人都明白,中华礼貌悠悠5000年的历史博大精深,然而,从人类存在的那一天起,便都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命,所以,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
从人气火热的'重庆麻辣火锅,到金灿灿的菜籽油和香甜可口蜂蜜,没有哪一种美味,是能够简简单单地获得的。
当人们热火朝天地吃着火锅,享受着团圆的喜悦与火锅的温暖,火锅店的老板耗费一个通宵与无数晶粒翻炒三大锅辣椒,作为火锅店五天的底料。
当村民们从油坊买取菜籽油,炒出香气扑鼻的菜,菜籽油经过了道道工序,正由人用尽全身的力气,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压榨。
当我们闲来无事,泡一杯蜂蜜,独坐一隅,享受这清香甘甜的滋味时,千里外的一名青年正爬上相当于10层楼高的大树,取得最自然、最甜美的蜜。
食物,是大自然的馈赠,也需要人们去发觉,去寻找,去加工。“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仅有付出了努力,才会获得汇报,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需要汗水的浇灌。
用自我的双手,自我的努力,去获取自我的食物,维持自我的生命,这种坚毅的精神,不正是我们中华土地上的人们一向所坚信的,一向在发扬的吗?
《舌尖上的中国》讲的不仅仅是食物,更多的,是食物中体现的中国,食物中体现的中华民族坚毅的品格。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传承的文化,需要锻炼的品质。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 篇2
央视纪录片频道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最近十分火。我一口气将七集全部看完,还意犹味尽。这档节目确实做得非常成功,很好看,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模式,整部片子唯美真实,充满了人情味,让观众看到了久违的人们对大自然馈赠的珍惜和情感,摄影更是此部片子的一大特色。
《舌尖上的中国》在呈现各色美食之外,展示的是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所谓“天人合一”,在这里也能完美体现。诚意面对食物,精心烹饪,然后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给心爱的人,这是厨房和美食的秘密。一位澳门76岁老阿婆和老伴儿做了50年虾酱,老伴儿去世了,老阿婆自己默默制作虾酱,食物里满是对老伴儿的怀念。其实,这就是节目想告诉我们的,有感情的东西才是美食。
每一道美食背后,都包含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和关于食物朴素而精彩的故事,通过美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该片的总导演陈晓卿,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美食专栏作家。1965年生于安徽灵璧,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主修摄影,同年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摄影美学,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他的美食理念:“美食不是技术,绝对来自民间”,做纪录片的理念:“摆事实,不讲道理”。
看完了陈晓卿的资料,对于此片在摄影上的成就也就有了完美的答案——只有具备极高美学修养和热爱生活的导演才能做出如此专业的片子。陈晓卿说一部好看的片子决定于题材、预算和创作者,三者缺一不可。此部片子的题材关于“吃”,与所有人息息相关,必然会受到关注。一个好的制作团队更是这部片子成功的关键所在,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然也。这样想来,《舌尖上的中国》能出自这样的团队之手也是理所应当的。
“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舌尖上的中国》给我们诠释了一个精彩的美食世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还有许多方面,希望有更多更广的传统题材展现在观众面前,诸如:历史、自然地理、旅游、文化、宗教礼仪、文房书画、收藏等等,希冀中国未来能涌现出更多优秀的导演和专业的团队,带给国人更加好看的作品,摒弃商业利益,更多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不仅可以愉悦我们的眼球,更能净化和感染我们的精神和心灵,让我们感恩于祖先并且热爱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
相信只有这样的节目才纯净、质朴、感动,才更有生命力,为观众所喜爱。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 篇3
我在网上看了一遍前段时间比较火的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吧。想来所料不差,便尝试着欣赏了这个饶趣味味的节目。
本片介绍了华夏各地“南米北面”的饮食差异以及烤松茸油、焖春笋、雪菜冬笋豆腐汤、腊味飘香腌笃鲜、排骨莲藕汤、椒盐藕夹、酸辣藕丁、煎焖鱼头泡饼、煎焗马鲛鱼、酸菜鱼、松鼠桂鱼、侉炖鱼等不一样地区的风味小食。与其它那些花哨的饮食类的节目不一样,这个节目的真诚、朴实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超越美食的思考。从中我了解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食物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更深一步的思考时,对处在“舌尖上”的中国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今日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我们应当珍惜大自然的恩赐,感激的那些经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我认为这个节目最重要的不是味觉上的享受,在视觉上比这个纪录片的色泽好得多的.遍地都是,而是淳朴的人,人生观和自然观。
我觉得《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是我们每个吃货必看的一部,不看真的是会后悔的。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 篇4
“民以食为天”,饮食也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地域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美食文化是人们几千年来养成的饮食习惯,不像其它特色文化那样容易消失,只要这一地区还有人,那么这一地区的美食文化就不会消失。
近些天,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连续几个深夜,让无数人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指大动、口水涟涟。然而,作为纪录片,它不一样于以往的影像素材里,以“烹饪大师”或“美食名家”结构,展现的是“精湛的厨艺”和“繁复的过程”,亦或是能够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比赛”形式。在本片中,中国美食更多的以简便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变迁,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那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
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一样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人与食物的关系已经到达密不可分的境界。《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人文关怀贯穿其中,用最质朴的表现手法展现那些贯穿于日常生活的东西。
1)自然的馈赠对于餐桌上的美食,我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还要感激大自然的馈赠。本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一样的地理环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所带来的截然不一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一样的方式赋予辛勤劳动的人们神奇的食物。
2)主食的故事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一样的地域,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民族,不一样的风貌,唯一相同的是作为中国人对主食样貌、口感的追求。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此刻你面前。
3)转化的灵感由豆腐、到酒、到酱,再到泡菜,那芳香浓郁的味道令人难忘。一坛坛、一罐罐的发酵,敏锐又果断地打造出食物的新境界,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它逾越了障碍,营造了条件,把握了机缘,经历了失败。祖宗传下来的方法,自我掌握到的技术,转化的灵感是最大的智慧!
4)时间的味道腌腊、风干、糟醉、烟熏,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盐的味道,它来自时间,也来自人情。它已经在漫长的岁月里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等感情交杂在一齐,才下舌头,又上心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个是滋味,哪个是情怀!
5)厨房的秘密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由炊具的变化到菜式的变化,水火本是两家人,对立却又互相牵制,对于厨师而言,水火关系的调控,是他们技艺的展示。而厨房的秘密无非就是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
6)五味的调和甜苦咸酸辣,五味是评定一道“艺术”的关卡,亦是人生的滋味。甜是收获,是被认定的喜悦与幸福,不仅仅是对一道菜,更是一位厨师,一种文化的认可;苦是苦尽甘来,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咸是吃得苦中苦,厚重的味道也能得到味蕾的认同;酸是不堪纠缠而难以言说的苦难,然而在菜里它却是不可或缺的“画龙点睛”之笔;辣是坚韧与果断,尤以川菜闻名。
7)我们的田野不管是高山、平原、湖泊、海洋,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糯稻、海参、河蟹、芋头、青稞,农田还是菜园,不一样地域的中国人,用自我的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看天!”从餐桌回归大地,颇似头尾呼应的手法,也为《舌尖上的中国》画上圆满的句号……
美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美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关系到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根本。但美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不一样于其它文化,美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所以,美食是不分厨师等级,不分国界的,可是请别在接纳他国美食文化的同时,丢弃了属于你自我的乡土人情!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 篇5
舌尖上的中国,你所看到的不仅仅是食物,涵盖了所有在城市里,只到超市与菜场买食物的你所不知道的,美食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从高原深山里,到湖泊,大海,所有我们平常能见到或者鲜见的食物,原来它们是从那里获取的,香格里拉的松茸要早上三四点出门,步行二十多公里到原始森林里找寻,没错,就是找寻,仔细而艰难的找寻这上天赋予的珍宝,说珍宝一点也不过分,在北方一盘碳烤松茸的价格是1600元,而她们的找寻只是为了一个夏天 5000元左右的收入。
还有一颗看似普通的莲藕,必须由专业的挖藕工人每天从淤泥里挖,那种劳动强度让他们都或多或少的有肩周炎和腰肌劳损,餐桌上的雪白的莲藕里有挖藕工人满是泥浆的汗水。
那些最原始的获取食物的方法艰辛而繁琐,那份辛苦里饱含了多少汗水与情感,我们可想而知,而那些用最原始的烹饪手法做出的美味,才是你的味蕾与胃和心灵真正需要的,看过你才知道自己碗里赖以生存的那些,真的是你的天。
舌尖上的味道不只是食物所带来的馨香,还有历久弥新的那份热爱,童年的味道,远去的味道,食物所承载的情感世界,所有的关于吃的记忆和我们最初的舌尖下深藏的信念。
饮食,表面上看是一道道由各类食材组合而成的菜,供你果腹,免受饥饿之苦,其次才是满足味蕾的愉悦。
可是另一方面它代表的就是文化,饮食的这种文化,代表着你内心最深处的那种记忆,你小时候吃过什么,它们都会像烙印一般跟随你一辈子。
这话一点不假,中国人走到哪里都能很快适应,可是唯一适应不了的就是自己的胃,正因如此中餐馆开遍了全世界,也试图用中国的美食去征服世界人的胃。
五千年历史的沉淀,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都是精华,尤其在现在这样物质丰裕的时代,人人都爱吃,人人都讲究吃,随处可见精美菜品的图片四处流传,教授人做美食的相册教学贴比比皆是。
可是大家眼中更多的是这五颜六色,卖相极佳的成品,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些食物背后的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虽然听起来应该是介绍各地美食名吃的,但是实际看下来却是在讲述一个个和食材相关的故事,一个个食材背后,真实的中国人的.故事。
所以一部分吃货失望了,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自己想象中的东西。
没有新奇的菜品,纪录片展现的人文内容远比美食要多得多,那些在火上翻腾的食物倒更像是为这些故事的点缀,所以在他们看来喧宾夺主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让整个纪录片有了深度,有了更能打动人心的筹码,也才能使我感动。
尤其是海外的学子们,看到这些熟悉的情景与人群,大概思乡之情会更切,很多人大概已经开始动手预定暑假回家的机票准备回去大快朵颐了吧。
中国幅员辽阔,饮食的种类更是千千万,在一个52分钟的纪录片中展现这些繁杂的美食,用剪辑技巧,灵动流畅的把几个故事串联起来,还前后承和,不得不说制作组是花了心思的。
而且南北方相对比,内陆与海相映衬,不失独特风味,也更加反映了完整的中国,在片子的结构上来看的确是佳作。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 篇6
“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特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人、食物和大自然,走的是有多么紧密。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的那些平常无奇的事情,跟着我们的脚步,一直在前进,探索。寄托在我们心灵之上的,可能只是一种味觉的感知,但却被社会激发出各种的表现形式,融到每一个人的血液之中,直至永恒。开播四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给纪录片创下了一次光辉的成就,是自《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之后最受网民关注的纪录片。获得如此关注量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部纪录片“抓住”了社会,引起了人们的反响,给人以寄托,给人以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中国特色文化与传统的渴望。四年过去了,第三季即将开播之际,回味一下让内心留下了深刻印象的第二季,或许四年的变迁,会让自己品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一种味道,一抹乡情。故土,远方的眷恋和思念的`情愫。这部纪录片中集中介绍了各种地域特色的代表性美食。全国各地不同食物不同风格,代表着不同地区的不同性格甚至是风骨。中国人爱这样的美食,其实就是爱自己的文化,爱自己的血脉,爱自己的土地。无论是米面还是豆制品,虽然南北风格迥异,差异巨大,但是却连贯着一样的传统,一样的根。无论是农民,渔民,牧民还是山民,都是一样原始,淳朴,勤劳,智慧,不怕繁琐,静心细致打磨。每一次收获中都饱含着日积月累的经验和奔波,每一道工序中都蕴含着魅力无限的智慧和想象,每一样成品中都承载着单纯质朴的满足和喜悦,还有那让人不禁黯然心痛的辛酸劳作和无怨付出。“民以食为天”,饮食也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美食文化是人们几千年来养成的饮食习惯,不像其它特色文化那样容易消失,只要这一地区还有人,那么这一地区的美食文化就不会消失。
“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这是我在题记上写的一段话。这段话是出自于第一集《脚步》中的旁白,我觉得这句话最能代表这部纪录片。这句话让人想到的不仅是对于传统美食和中国特色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更会让人对社会中“味道”和“意境”进行探究、感慨“乡愁”,逐渐懂得食物背后的秘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 篇7
这部纪录片分为七集:脚步,时节,心传,家常,相逢,秘境,三餐。集集演绎世事变迁悲欢离合,层层刻画百姓生活酸甜苦辣。《脚步》是中国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时节》是中国人汗水中的苦辣酸甜;《心传》描写了中国即将消失的美味;《家常》演绎家中的甜酸苦辣;《相逢》刻画食物与人的每次携手;《秘境》讲述社会生活深处的美食;《三餐》叙述了中国一粥一饭。每集之间环环相扣,写满了陈晓卿导演对食物,人文,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天衣无缝的刻画出了中国巨变时社会的现状。
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祖先的智慧,家族的`秘密,师徒的心诀,食客的领悟,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代代传承。沿袭祖先的生活智慧并以此安排自己的饮食,已内化为中国人特有的基因。在四季分明的中国,不同的时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食。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人类活动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离合,也在调动着人类的聚散,西方人称作“命运”,中国人叫它“缘分”。秘境,带我们发现和寻找与众不同的人和食物。日食三餐,夜眠六尺。一日三餐,这普通的一切对于中国人来说蕴藏着人生的五味杂陈与酸甜苦辣。一段话总结这部纪录片,无非就是如此。人和食物,往大往小说,都是平凡与日常;人和社会,往浅往深说,都是聚散与悲欢。将“食物”给深化和物质化,在平淡无味的今天,这种纪录片可以为社会染上一层色彩。人们追求的,或许只有生活中的“味道”,往深说,人们却是在不由自主的寻找着为心灵所寄托的“意境”。
人一辈子,要么平凡,要么伟大。但他们都会遵循食物的法则,每天三次拿起手中的筷子,去犒劳犒劳今天努力的自己,也试着回想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家乡,甚至童年。这其中虽然有着你体会不到的情感,但你却为之触动,为之落泪。这,就是食物;这,就是人生。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 篇8
作为一个正宗吃货,《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几乎让我所有的馋虫都被瞬间激活了。那些看起来质朴,但是美味的食物让我对于中国各个地区的美食都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第二季开播之前我就看过了预告,除了美食,似乎多了很多更加朴实的劳动者带给我们的感动。
和第一季对比起来,第二季似乎更加接地气了,展现了更加淳朴的劳动者们的吃食,更多的普通劳动者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中的一切,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感动。第一集中主要讲的是脚步,从追逐花期的养蜂夫妻,渐渐消失在这个时代的麦客们,顶着海风出海捕鱼的渔民,跋山涉水采集香菇的.老汉,捕捉十几米开外仅五厘米长跳跳鱼的爸爸……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美食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个叫做“家”的东西,有家的味道的食物才是最美的食物。
第一集中白玛占堆这个人让我对于那些质朴的美食多了几分感动。为了给家里带去一份蜂蜜,他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爬到树上40米……那样一份简单美味的蜂蜜是白玛家里对于美食的最高追求了。
时代在变化,我们吃的东西也在不断变化,一切都还会继续发展下去,但愿这些淳朴和美食永远都不会消失,永远都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更多更美好的感动。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 篇9
“坛起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儿时年少无知,只知道酸酸甜甜的糖醋排骨是邻居家玩伴的最爱;只知道香甜绵软的糯米饭是小妹的最爱;只知道有奶奶的味道的饭菜是爸爸的最爱。
渐渐长大,读的书比小时候多了点,吃的东西比以前多了点,去过的地方也以前多了点。我才在各种杂书带给我的思考中知晓:一道令人吃后回味悠长的佳肴,常常有着它背后的故事,有着不同土地上风格迥异有令人倍感亲切的气息。也许这些微妙的'元素或平凡或不俗,却都是这道菜所包含的秘密,不得不用心品味才能明了它独特的魅力。这样的魅力就好像:为什么一道简简单单的小葱拌豆腐就能留在不少人最深的记忆里一样。
今天提到的是一道福建的名菜:“佛跳墙”其菜名有“菜肴太好吃了,连僧人都忍不住要跳墙过来吃的寓意”福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福州的首席名菜。据说,唐朝的高僧玄荃,只往福建少林寺途中,传经路过“闽都”福州,夜宿旅店,正好隔壁贵官家以“满坛香”宴奉宾客,高僧嗅之垂涎三尺,顿弃佛门多年修行,跳墙而入一享“满坛香”。
这些是从一位福州东南面小镇的一位老大爷口中得知,那时旅途中正好赶往下一个目的地,途径小镇,夜宿一夜。有幸尝到这道美味。老大爷做的虽没有大饭店里的华美,不过却有了一种更真实的感觉,用当地话说就是“特实诚”。我们一群摩拳擦掌的半大孩子们,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个偶尔冒一两缕热气的酒坛,等一掀开,一阵热滚滚的香气就迎面扑来,然后一双双筷子就似雨点一样密密地打在一起。
香嫩的猪肚,混着浓郁的汤汁,筋道的蹄筋、松软的羊肉、滑腻的鸽子蛋……浸在甘醇鲜美的汤汁你,狼吞虎咽地尝上两口,都是暖人心肺啊!特别是在那样一个飘着小雪的日子,呼吸的都是浓烈的香气,真是让我们欲罢不能。
那一屋子笑得甚是欢愉,从来没有的温暖。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 篇10
最近这几周播放的《舌尖上的中国》,共有七集,每次看完之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这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记录着美食以及美食身后的故事。其实,《舌尖上的中国》在记录的都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美食,它汇集了大江南北的美食,表面上描述一个个食物,实际上在表达的是美食背后的故事——辛勤劳作的人们。每看一次,我就会有一种垂涎三尺的感觉,放学都有一种想去吃美味的冲动,即使我吃不到美味,哪怕找些东西来填饱肚子,都会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看来,美食对于人的诱惑是非常的大的.,我相信这些感受也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所有观看过这部美食纪录片的人的感受,或许正因为这极大的诱惑,才会让这部纪录片火遍大江南北。
电视镜头里的美食,那么唯美,唯美的画面,唯美的食材,唯美的音乐,都让人流连忘返。不是所有的食材都可以成为美味,在这食材的背后,肯定会有一双神奇的手,来做出美味。或许是游访的美食家,或许是餐馆里德厨师,也或许是最普通不过的平凡的百姓,他们做出的美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背后需要的是许许多多人的付出,这其中的付出是充满艰辛跟危险的,美味的来之不易,就需要我们品味美食的人的感恩。美食背后付出很多劳动的人们,他们也有着一份感恩,他们感恩上天的赐予,他们有着他们自己的专属信仰,因为他们坚信大自然也会给予他们美味的馈赠。
《舌尖上的中国》七集,每一集都有着独特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是有着几个具体的故事来支撑的,每一个故事也都是以一个家庭来进行描述的,首尾呼应,将每一集都做到了最好的阐释。在这每一集中,都会有几个令人感到的故事,在这里,要表现的就是隐藏在食物身后的人文关怀。从云南的鹿茸到浙江的冬笋,从南方的水磨年糕到北方的面条,从发酵的腐乳到腌制的腊肉,不得不说,这部美食片是我国大江南北的美食的缩影,它将差异的地域和多样的美食协调般的组合在一起,不仅让人们领略到不同食材在采集与加工中的独特的魅力,也让人们领略到了隐藏在食物身后的人文关怀。故事中的每一位平凡主人公在日常生活的片段中,真实地向大家讲述了食材最返璞归真的做法,同时也折射出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习俗,表达了对平凡老百姓的关注和尊重。
在这部纪录片中还有很多的有趣的好玩的东西,我也不能完全的记录下来,但我相信中国的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远远不是这七集纪录片能够完美诠释的,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去努力发现挖掘,来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的饮食文化。现在的我们,不但要尝遍各地美食,而且还要自习发现美食背后的文化,那样,我们在享受的不仅仅就只有美食,还有精神上的美食,我们获得的就是一场盛宴。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 篇11
手中的遥控器不停的调换着无聊的电视节目,终于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被我所相中。对于痴迷中国饮食文化的我来说,这是一个难以抵挡的诱惑。我把身子正了正,扶了扶眼镜,有滋有味的看了起来。
我垂涎于那岐山的臊子面,臊子色泽鲜红纯正,口感酸辣突出,肉丁切得薄而匀,配菜五色分明。几千年来,臊子面在岐山村村落落的面锅里翻滚着,它是一种精彩绝伦的艺术品。我的味蕾这时唱起戏来,原来它是在惦念着家乡的味道,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家乡人民红扑扑的.脸庞还有那温暖的笑容。
我的家乡在胶东,胶东面食尤为精彩。胶东人也那么的热爱生活。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六左右,老百姓便忙着蒸馍馍。蒸馍馍可是一件大事,全家老小齐上阵。用妈妈的话说,这饽饽不止我们吃也是要祭祀祖先的,所以要蒸得分外漂亮,分外香。
儿时的我,不会蒸馍。自然就跟在大人屁股后面,“打打杂”。妈妈在土炕上忙活着。旁边用红色的布盖着的是刚捏好的饽饽。我想撩开看看,被妈妈一眼神就吓回去了:“不许动!”那样子,就像护着孩子一般。 我自知无趣,便去老爸的厨房转悠。老爸正在装锅。他小心翼翼的抱起一个个大枣饽饽轻轻地放在锅里。盖上锅盖,老爸郑重地拿起桃枝,刀放在上面,口中念念有词。我站在一旁,虽不解,却莫名其妙的安分下来,也莫名其妙的感到神圣。
出锅了!在一片氤氲中,大枣饽饽若隐若现。红彤彤的枣像颗颗宝石镶嵌在白面上。,这大枣饽饽就像坦胸露乳,哈哈大笑的弥勒佛,白花花,胖乎乎,甚是可爱。我用了好长时间才想到几个词概括出大枣饽饽,那就是------大 ,白 ,笑 。再看看圣虫。爸爸说,圣虫取“剩” “升”之音,寓意来年有剩余,日子步步高升。我也听在外的姐姐说,这盘在莲花底座上的圣虫就是妈妈对孩子的一种召唤。
我忽然想起一位作家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眼天。
舌尖上的胶东 ,胶东的百姓。心上的人儿。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 篇12
一双筷子,一个碗,成就了我们人类的食物,塑造了我们老祖先所传承的东西,厨师不是将多少种调料加入食物中去搅拌,而是发挥食物本身的味道,让我们品尝它那最真实的味道。
这回观赏的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三餐,对于我们来说,三餐是极为重要的部分,人每天忙绿的奔波就是为了可以吃饱,完之后再为下一顿而努力着,讲述了青海玉树巴塘草原上的生活,在草原都是以放牧为主,丈夫和孩子去放牧,女人都是在家里做着酥油茶和糌粑,虽然都是比较简单的食物,但味道都是极为的鲜美,他们需要进食许多高脂肪的食物来保持自己体内的温度,提供充饥御寒的`能量,还有许多美味的食物。
中国人吃早餐的习惯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此后华夏大部分地区都有了早、中、晚,三餐的进食方式,看着这上面所讲的美食,我都有一种想要马上飞过去,来品尝那里的美食,我边看边擦着我不争气的嘴,也不知怎么了,就感觉吃了酸梅一样,一直的往下流东西,有可能是我的嘴太不争气了,但我觉得还是里面的食物太美味了,让我欲罢不能。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在忙碌的奔波,三餐可以给我们提供本身原有的味道,让我们可以在想念家乡的是后就可以体会的回到家里的感觉,每次我从外面回来,妈妈给我做的就是饺子,在我的印象里,吃到饺子也就表示着回到了家里,不管自己的家是好是坏,那是都是你成长的地方,也是你一辈子要守护好的地方。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 篇13
舌尖上的中国味,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更是人情的味道。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也空前的受欢迎,我想这应是与其本身独特的'定位有关吧。与其说它是在介绍中国美食,更不如说是在介绍中国的文化,把文化通过味蕾传给大脑。
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只是看菜品,更能看到每个地区的文化特点。每一道菜,与其说是菜,倒不如说是一本书,它讲述着中国人文的演变,也是一部电影,它演绎着一个家庭或是一个人的一生。或许菜品的口味是不同的,但它传达的精神却是所有人的。
一方人成一方魂,就像是每集的标题名,不论菜品还是文化,它承袭自然的馈赠,讲自己的故事,在转换中收集灵感,在味蕾中品生活。《舌尖上的中国》它所讲的并不是某个菜系或某些极其“高大上”的菜品,而是每个人心中最熟悉的味道,最平凡的生活。五岁的宁宁与外婆一起做年糕,艾草被一遍遍揉搓取汁,老人,孩童——最温馨又最落寞的风景;历经四代人的百年兴虾铺,76岁的郭绍芬看着老伴的遗照,回忆50年里做虾酱的日子,“爱的不是它的味道,而是与你的过往。”
当然,《舌尖上的中国》在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与感动的同事,又反应了一系列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长大后的宁宁,是否记得年糕的做法?做虾酱的酱缸又是怎样的命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若我们不去传承,它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 篇14
前段时间大家都在谈论央视一套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很少看电视的我晚上在家也等着看。全体网民为一套讲美食的纪录片而兴奋,这件事情在当下的中国十分罕见,值得深究。
《舌尖上的中国》已经播了三集,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第一集叫自然的馈赠,讲原材料;第二集叫主食的故事,顾名思义讲的是主食;第三集叫转化的灵感,讲的是豆腐、奶制品这一类偶然的美妙发明。在一集50分钟的纪录片里,导演和摄制组带着观众探访祖国各地美食,了解各式各样与美食有关的人和事,整个片子节奏紧凑、制作精良,十分好看。
吃对于中国人是一件重要的事。我们从小被教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一点首先体现在饮食上。在世界版图上,做饭好吃的民族为此总是十分自豪的。在全球化的今天,美食输出可能会被认为是一个民族对世界的头一桩贡献。法国的奶酪和面包、西班牙的火腿、德国和比利时的啤酒、希腊的橄榄油、东南亚的咖喱、日本的寿司、韩国的泡菜、墨西哥的卷饼、阿根廷的牛排这就是吃货眼中的世界地图。这张地图是和谐的、动人的、充满幸福的。
中国的美食世界闻名,但往往被人误解,因为它太过丰富、太过复杂、甚至可以说太过微妙。十年前,在大多数外国人那里,宫保鸡丁、木樨肉、左宗棠鸡这几道菜可能就代表了中国菜(Chinese),现在,美国小镇居民大概也知道川菜和湘菜的区别了美食的.输出和一个国家国际关注度的上升,或许不无关系吧。
看《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件情感投入很大的事。有人说,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在美国读书时,发现几乎所有留学生都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因为在美国很难吃到正宗的中餐。还记得有一次犯了鱼香茄子馋,专门托有车的美国朋友载我去遥远的中国超市买材料。朋友一开始很难理解为了一道菜天遥地远开车几十公里的疯狂之举,但做完饭后(以我初级的厨艺),他就不再疑惑了。出国的时候是笼统地想中餐,想水煮鱼、想火锅、想刀削面、想广式点心,回到北京,就想爸爸做的山芋粉圆子炖肉。美食事关童年记忆和身份认同,是最有效的族群凝合剂。身为中国人,再怎样的世界主义,他还是会有一颗中国胃一颗见过世面的、被惯坏了的、挑剔的中国胃。《舌尖上的中国》的聪明和讨巧之处就在,给中国人看,是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和地域包容融合;给外国人看,是软实力建设。
美食知识普及之外,《舌尖上的中国》拍得还很有感情,因为它十分关注人,关注自然。它的叙述是这样开始的:卓玛和妈妈正在寻找一种精灵般的食物它以节制而温情的语调,讲述了许多和食物有关的人和故事,讲述了许许多多的人为了寻找食材而付出的艰辛,为了制作美食而付出的劳动。它还讲述了那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人向自然索取时的智慧,因此也更懂得敬畏自然。这种种正面的精神和故事,是不是在向当今中国食品工业的乱象温和地提出批评?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 篇15
寒假,我在网上看了一遍前段时间比较火的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吧。想来所料不差,便尝试着欣赏了这个饶有趣味的节目。
本片介绍了华夏各地“南米北面”的饮食差异以及烤松茸油、焖春笋、雪菜冬笋豆腐汤、腊味飘香腌笃鲜、排骨莲藕汤、椒盐藕夹、酸辣藕丁、煎焖鱼头泡饼、煎焗马鲛鱼、酸菜鱼、松鼠桂鱼、侉炖鱼等不同地区的风味小食。与其它那些花哨的饮食类的节目不同,这个节目的真诚、朴实。
每逢周五,对于“吃货们”来说,必不肯错过21点准时端坐在电视机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国2》。这个一档关于吃的记录片,最近特别的'“热“特别的”火”,要是谁没有看过的话,哈,一定会被人笑话“out”了。
对于“小吃货”的我来说,怎好错过,如此“饕餮盛宴”呢,为了更好地收看《舌尖上的中国2》,我还特意温故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国1》。我记得有一集是介绍杭州的一道名菜———西湖醋鱼,让我对西湖醋鱼有了深入的了解:西湖醋鱼作为杭州派别中的代表菜,要选用西湖的鲲鱼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让鱼儿排泄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厨师烹制时火候要求非常严格,三四分钟是烧得恰到好处的时间。烧好后,再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道鲜嫩酸甜。肉滋别具特色。仿佛透过屏幕,我已经闻到了它的酸中带甜,外焦里嫩,肉质鲜美,恨不能马上咬上一口尝尝,……看到这里,我都忍不住的流下口水来。作为一部“高,大,尚”的美食纪录片,搜罗到中国从南到北的万种美食,不仅仅是美食,还有感动的瞬间,总有触动泪点的瞬间。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在介绍中国传统的美食,还是在介绍美食所承载的文化:不仅是美食的视觉盛宴,而且还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最有感触的是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追逐花期的养蜂人:跋山涉水采集野生香菇的老汉:特别是一个叫白马占堆爬上高高的树上取蜂蜜的那一段,看着取到蜂蜜时品尝时的甜,还有那些手工割麦的麦客们……舌尖上的中国,不仅牵挂着我们的味蕾,也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的泪腺,我原来还对《舌尖上的中国2》的广告词有所怀疑,不甚理解,为什么要准备好纸巾擦口水和泪水。直到看了以后,才有所明白……
感动和幸福其实是一体的,有过感动我们才会发现,幸福弥足可贵:简单而淳朴,真实也感动。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 篇16
仿佛一夜之间,一部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轰动了。
本来,近几年的经验使我对中国的影视行业中陡然而火的玩意儿都持续一种谨慎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可鉴于这次的导演是央视著名纪录片导演、吃货、有色人种、网络名人陈晓卿老师,倒使我实在闹不清楚这部片子的红火究竟包内含多少诚意,又有多少营销的成分在内,于是毅然决定,还是先看一看再说。
平心而论,片子拍得并不沉闷,甚至用“引人入胜”的考语来形容也不算谬赞,但几集看过,隐约总觉得什么地方差着点儿意思。于是扭头问一同观看的妻,有什么想法。她倒是毫不犹豫的说了句:主题很散。是嘛,主题很散。一共七集,虽然每一集都有各自的主题,但有很多资料总觉得似乎是强扭到一齐,关系并非那么紧密和理所当然,而有些资料又是重叠的,重复的,有些东西明明就是累赘,看着冗长又剩余,这些东西,给熟悉中国的我们看起来,似乎理解起来毫不费力,因为讲述的都是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有很多时候,还会因为各种乡愁引爆泪腺,但给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看,恐怕就未必能到达同样的效果。常年在国外,我们也都喜欢看各种纪录片节目,所以看到类似的节目,总是免不了会设想一下,假如同样的题目,discovery会怎样拍,BBC会怎样拍。比较之下,其间确实还是有高下的分别,不论是地理类,人文类还是历史类节目,哪怕分支剧情再复杂,并行线索再繁琐,BBC的纪录片总是会给人一个很清晰的线索,相较之下,《舌尖》就好比我们小学时候应付差事的作文,各种含混不清,各种眉毛胡子一把,各种泥沙俱下,各种一锅乱炖,但是不要紧,最后总会喊出一个时代的最强音用来总结了账,统一主题。
全集看下来,还让我发现,抛开那些令人感动的选题优点之外,这部片子的的确确是央视嫡传,有着最纯正的新中国纪录片科班印记,又带着明显的旧中国血统渊源。确切的说,就是高高在上,假装亲民;宏大叙事,空洞造作;装神弄鬼,语焉不详。片子仿佛是切入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其实却又是游离的,其游离的神色,恰与鲁迅在一开始调侃的“船上文豪”感慨农家之乐时的姿态相似仿佛;而解说词中,类似“这不仅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这类莫名其妙的屁话更是俯拾皆是;至于装神弄鬼,你只需要看一看这部片子里,“神奇”“神秘”这类用词究竟出现过多少次,心里也就会有数了。在第三集“转化的灵感”中,按说发酵过程的生化原理本该是这部纪录片的一个重头戏,但在这部分当中,科学的理性成分被“中国人最早利用发酵菌”“发酵菌欢乐的歌声”“中国人能从黄酒中品出刚柔两重境界”这类煽情、似是而非、感性弥漫、民粹主义的解说词彻底湮灭了,从而使一部本能够很精彩很理性很纯粹的纪录片,变成了一部夹带超多民族强心剂和兴奋成分的宣传片。尤其令我难以承受的,是几乎每一部片子中出现的那些刻苦劳动的普通人,应导演的要求,手捧自己作品流露的一张张笑脸,那些笑脸是满含诚意的,是发自内心的,但在片子中流露出的题外之意却让我不忍卒读......
在看片过程中,另有一个令我很不解的事是,很多周围的人,看过之后的反应是很饿,似乎只有我感触的`是中国民生的多艰。在片中,除了第二集末尾出现的央视员工一家,似乎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那么容易,离乡背井,承受着极繁重枯燥的劳动,45岁仍要重装潜水,对他们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忙碌一年之后的全家团聚,而收入比较与他们所做的付出,是那么微不足道。比较BBC所做的一些人文类节目中,那些保留传统技艺的西方古老手工业者的生活状态,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只能说是在生存的边缘挣扎,由他们手里生发出来的财富,绝大部分被流通环节攫取,极端的状况下,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甚至无缘享用从自己手中流出后,被抬到了天价的那些美食。而他们对着电视所说的套话,竟是对这种状况感到很“自豪”,我不相信!以我的理解,每一个正常的人,应对这种状况很难感到自豪,但他们的那些话说出来,听上去却是那么的诚恳,我想,正如这部片子的整个基调一样,这真是一种有央视特色的诚意。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 篇17
中国的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南北方美食数不胜数。中国的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是它的礼貌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中餐的菜肴名称也别具特色,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给人以完美的回味。读了《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后,让我对中国的美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让我产生了想去旅行想去品尝全国美食的愿望。
回想我也以往也去旅行过,比如北京、青岛、南京、扬州、无锡等。可是我只是吃过肥而不腻的北京烤鸭,品种齐全的青岛海鲜,香鲜味美的南京盐水鸭,原汁原味的扬州炒饭。有好多旅游地点的美食我还没有品尝到,比如说《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扬州的鉴真素鸭、文思豆腐、清炖狮子头、扬州大包子。我还都没一一品尝过。忽然觉得有点遗憾,觉得应当去尝尝那的.美食才不枉旅行一次。
喜欢吃美食,也喜欢旅行,因为我喜欢那种氛围,喜欢新的环境,喜欢历史的痕迹,喜欢品尝美味的特色小吃。如果在烟雨的江南,撑着一只油纸伞,走在那雨巷,走在那白墙黛瓦的古典房屋之间,那定是另一种心境。或许还会坐上一叶小舟,走水路欣赏那江南的朦胧之美。或许还能坐在小楼上一边欣赏着朦胧的江南烟雨一边品尝着江南的特色小吃,例如翡翠烧卖、鲜肉汤包等。那该是多么的惬意呢!
中国由于历史悠久,不仅仅拥有烟雨的江南风景,还拥有独特的美食,我记得《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中提到了重庆的麻辣火锅,我也是个爱吃火锅的人,我喜欢火锅的味道,也喜欢吃起来酣畅淋漓的感觉。书中提到在重庆每家火锅店都有自我炒制底料的秘方,可见重庆的火锅味道多种多样。重庆的火锅不仅仅味道多种多样,并且菜品也是多种多样,传统的毛肚火锅以牛的毛肚为主。正宗的毛肚火锅的菜品用的几乎都是牛身上的肝、心、舌、背柳肉片、血旺、和莲白、蒜苗、葱节、豌豆尖等素菜。真想有机会去重庆品尝这等美食,会不会让人流连忘返呢
从美味的火锅之都出来,是不是想来点清淡的食物呢!我想要是我还真想来点清淡的,例如美味的鲜笋。我去过黄山,那里有卖一种笋干的,食用前要在清水中泡上两三天,再用高压锅蒸。蒸好后即可用来食用,比如做成笋干红烧肉、老鸭笋干汤之类的。这种笋干的味道虽不如刚挖的鲜嫩,但口感也是极佳的。如果有幸去黄山旅行必须要带回来几包才好。
吃过了南方的火锅、笋干后是不是应当来点南方的主食呢!南方的烧麦口味不错,是大众喜爱的食品之一。烧卖包皮透亮,味咸椒香。糯米陷松软而不熟烂,粒粒可数。吃了南方的烧麦我才体会到,我在北方吃到的有多么不正宗,北方的烧麦馅是像小笼包馅一样,不似真正的烧麦里面是糯米。此刻真想再品尝一次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烧麦。
南方的美食数不胜数,北方的美食也不少啊!北方虽没有烟雨朦胧之感,可是有粗犷豪放之气。给我另一种感觉,如果在白雪皑皑的冬天,屋外寒风刺骨,在屋内暖洋洋的吃着东北的酸菜炖白肉,那真是爽啊!酸菜炖白肉是以酸菜和猪五花肉为主要食材的东北菜,口味酸辣,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之效。我家冬天也会做酸菜白肉吃,我家虽不是在东北,可是我感觉酸菜的腌制方法与东北人家的差不多,《舌尖上的中国》也说了这个酸菜的做法,让我更加坚信了这点。我家在做酸菜炖白肉时还会放入血肠,血肠是现杀猪时,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然后在开水锅内稍煮凝结成血块,再将血块捣碎后灌肠,扎紧捆实即成。血肠味道浓香,油而不腻。血肠与酸菜和白肉放一齐那味道别提多棒了,每次吃的时候都比较喜欢吃血肠,味道很是不错,这菜也是很下饭。
说了这么多的美食,我还没介绍我家乡的美食呢!我的家乡美食是驴肉火烧。驴肉火烧就是把熟驴肉夹到火烧里食用,火烧口感酥脆,驴肉肥而不腻,回味醇厚。驴肉火烧加羊杂汤一齐食用味道再好可是,羊杂汤虽然不是我们家乡的特色美食,可是我认为做得也是极好的。真期望我家乡的美食也能上《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古时不是有句话叫“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嘛!可想而知驴肉的美味,再配上我们那酥脆的火烧真是让人吃不够啊!
我想有时间不如让我们抽出时间去旅行一下,去品尝下天下的美食,或者停下手里的工作去做一顿美味的佳肴犒劳自我一下,这样不是很好么。期望《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能出第二册,让我们更加了解天下的美食。我也期望以后再去旅行时能品尝到《舌尖上的中国》一书中提到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国》一书感动我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记忆的味道!让我们一齐去旅行,一齐去感受舌尖上的美味吧!
【《舌尖上的中国》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04-07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9篇)06-04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7篇06-04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9篇05-15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11篇04-07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通用25篇)08-16
观《舌尖上的中国》心得体会范文07-24
舌尖上的作文04-20
舌尖上的亲情作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