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推荐度:
-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推荐度:
-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1
“最是一年春好处,课改蹊径花正放。”今天有幸参加了涧西区特色教研活动。
从接到通知那天,看到活动安排了两节数学课,一节是数学绘本课,另一节是复习课,还有说课、辨课和一个专题交流等活动环节。看到活动流程那一刻,我的心里便充满了期待。
数学阅读课,心向往之,行却不至;复习课,摸索尝试,终不得法。涧西区的这次活动犹如久旱逢甘露,怎不让人期盼?
王梦雅老师的数学绘本课《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在图画文字展开的故事中融入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观察思考的习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孙杰老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整理与复习》由课前整理、小组评优到课上展示、组长点评,再到问题引领,回顾梳理,最后的好题推荐、学生当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新教育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这一节课上孙杰老师做到了。
陈冬妹老师的专题报告《数学有趣数学好玩》,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数学阅读对学生的影响,更让我看到了一个团队的智慧和力量。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辨课环节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对这两节数学课的理解,而是一种别样的研讨方式。听课活动结束了,但是我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回来后,我细细揣摩,用心思考,自己的数学课堂该走向何处?
一、数学阅读课数学味要浓
最近我们学校正在开展“全科阅读”,怎么让阅读和数学融于一堂,既保持故事的情趣,又能凸显数学的本质,丰富的感性如何与深度的理性结合?今天的数学绘本课为我打开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读本,营造数学阅读的氛围,使学生明白数学也需要阅读,数学读物很多,也很有趣;其次,对绘本和数学知识的结合,要根据教学和学生的需求,敢于进行二次创造,让数学阅读课有深度,有浓浓的数学味。就像王梦雅老师的这节课,通过观察、思考、推理,让学生从颜色、形状、位置和数字等方面感知规律,数学知识容量之大,数学方法与思想的渗透之到位,让人叹服。最后,要有只管耕耘、莫问收获的心态。数学阅读的开展,不为迎合任何活动,不为一纸分数而做。如果说数学阅读是一盏数学与生活连接的灯,是一盏让学生思维更加灵动的灯,那么就让我们来做这个点灯的人,让每个学生在数学阅读中,走进数学世界,感知数学的魅力。相信岁月,相信种子,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阅读的种子,静待美丽花开。
二、数学复习课学生做主人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听了孙杰老师的复习课,让我看到放手复习课,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潜能。平时每一个单元学习结束,我也让学生做思维导图,进行梳理,并利用课堂边角时间做出点评,然后粘贴展示栏进行展示,没有把学生的梳理和课堂的复习结合起来。孙杰老师的复习课,给我了启发。首先要学会整合,课前复习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点拨指导有机整合,教师的整体把握与学生的生成有机整合。其次问题设计要精巧。“谁能像老师这样,也说一句话,不直接说出五分之二,可是让别人听了知道你说的就是五分之二。”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不同角度得到五分之二,起到了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回顾的作用。“得到五分之二的依据是什么?”教师的追问,让学生对知识更加明晰。“在找到了五分之二时,我们用到了哪些知识?”一个问题,黑板上几条连线,让零散的.知识系统的展现出来。这些看是简单的问题,包含着教师课前的思考和智慧,这是我所欠缺的,需要努力提升的方面。
只有精心的设计,在课堂上才敢放手;只有放手,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的学习才能发生。
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的路上,我一直努力地追求着,快乐而幸福的成长着。在追寻理想课堂的过程中,我欣赏着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2
一、教育理念的转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陈旧观念,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二、要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学习方式,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提倡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三、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认识
从新课标来看,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就培养能力而言,自主学习是发展潜能的桥梁。从教育实践来说,自主学习也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新课程的改革迫使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倡导自主学习。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活动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
总之,新课程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只有跟着新课标的方向,我们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工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的数学。经过这次学习,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再迷惑、彷徨。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上好每节课,努力使自己成为新时代合格的人民教师。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3
5月6日,我很有幸到东升二小参加了洛阳市小学数学新教育涧西区特色教研活动,王雅梦老师和孙杰老师的数学课让我眼前一亮、受益匪浅,陈冬妹老师和辩课团老师的发言让我对数学课堂有了新的认识。
她们的课堂是那么的优秀,两位老师通过不同的激趣导入并配合知识探索构建整堂课,同是数学课却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实施教学,为我们数学教师提高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尽管学生水平不一,两位教师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听课心得:
首先,王雅梦老师的《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是二年级的一节数学绘本课。本节课以大鼻子侦探和助手的对话播放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整节课围绕寻找宝石王冠进行,设置了一系列的寻找线索,让孩子们自主发现了规律——一组一组重复出现,并运用到了颜色、形状、数字的排列让学生掌握规律,最终帮助馆长找到宝石王冠。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二节孙杰老师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与复习》一课,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主动性,小老师的好题推荐让我耳目一新,也让我惊叹到了孩子们的能力,这节复习课让我看到了一个新的复习课形式,受益匪浅。
我们学校最近一直在进行全科阅读,数学阅读课让我有些迷茫,陈冬妹老师分享的《数学有趣,数学好玩》让我有了很大的启发,她分享的《幻想数学大战》《超级公式》让我也感受到了数学绘本的魅力,她讲述的和孩子之间阅读数学绘本的故事,让我更加相信种子的.力量。
最后的辩课环节,让我见到了一种新的研讨形式,在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我就被这个环节所吸引,各位老师的发言让我对两节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到了更多的是平时教学中的经验。
听课中我还发现两位老师基本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课堂语言简洁、流利。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从而学到正确的知识;
2、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充满激情。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通过这次听课,我对自己也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去思考,怎样在教学中也针对不同知识展开数学阅读?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体会数学阅读带来的快乐及知识。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尊重学生的不同需要与兴趣,要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兴趣、求知欲、好奇心、上进心,善于找出学生的进步点,提供好的学习方法,创设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向上的动机与行为。两位老师的确有许多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东西,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4
聆听学习了学校以及伍家区组织的数学教研活动之后,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也开阔了眼界,特别是因教师教学的侧重点不同而从不同的切入点入手以及对同一内容的不同教法让我深刻体会到数学教学的魅力,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这一课,刚接触数学教学的时候自己教授过,之前也聆听过别的教师教学,在这一次的活动中,再一次接触到这一内容,发现每一个老师在细心备课做足功夫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环节是共有的而这个环节教师的设计也是各具风格,那就是学生折及涂表示分数的过程,这个过程设计的用心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分数意义的渗透和理解。从具体的图形到抽象的数字,学生都能按部就班的按老师设计的进程一步步前行,也能公式化的描述出每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在教师的引导教学下,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一个固化的认识,那就是结合实物很容易表达出分数的意义,一但脱离实物只针对分数本身学生却有些茫然。如何在学生针对具体的图形理解分数意义时渗透单位“1”的概念?刘莉教研员在这节课的点评上让我们深刻的追问一下,不同形状的物体要折或涂相同的分数,那么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学生又会怎么理解呢?我想这个问题是值得我好好斟酌的。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一个个思维十分发散与活跃的对象,对于知识既渴求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而我们教师,经过了长年的学习以及经验的积累,在思维方面已经慢慢固化,心得体会《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比如,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幼儿园小朋友的'黑板上画上一个圆,孩子们有的说是月饼,有的说是鸡蛋,也有的说是石头,而在大学生以及成人的黑板上画上一个圆,都会异口同声的说这是零,为什么?其实这就是知识、经验固化的结果,我们教师现在缺少的就是发散的思维以及丰富的想象能力。同是在《认识分数》这一课,孩子们用折的方法来表示四分之一这个分数,孩子们的折法五花八门,但都能通过平均分的方法表示出四分之一,而教师的演示过程以及设计中可能还没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不得不赞叹孩子单纯思维中那跳动的智慧,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怎么样教才能保留住这些跳动的智慧,而不让它们慢慢遗失呢?在这一次的教研活动中,我再一次深刻的体会到对于这一点我们该向孩子们学习!
每一节课都少不了评价策略,在常规课中的评价,我们往往凭借目测以及抽样检测,没有可靠的数字,这一次的学习中,让我明白了科学的评价策略也很重要,除了不可量化的因素外,我们还是需要有可靠的数字来说话。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领悟就会有不同的展现,每一名教师对教材的领悟将决定教师的教学方向与设计过程,也将决定不同的教学效果,期望自己能做一名有领悟力的教师。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5
聆听学习了学校以及伍家区组织的数学教研活动之后,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也开阔了眼界,特别是因教师教学的侧重点不同而从不同的切入点入手以及对同一内容的不同教法让我深刻体会到数学教学的魅力。
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这一课,刚接触数学教学的时候自己教授过,之前也聆听过别的教师教学,在这一次的活动中,再一次接触到这一内容,发现每一个老师在细心备课做足功夫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环节是共有的而这个环节教师的设计也是各具风格,那就是学生折及涂表示分数的过程,这个过程设计的用心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分数意义的渗透和理解。从具体的图形到抽象的数字,学生都能按部就班的按老师设计的进程一步步前行,也能公式化的描述出每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在教师的引导教学下,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一个固化的认识,那就是结合实物很容易表达出分数的意义,一但脱离实物只针对分数本身学生却有些茫然。如何在学生针对具体的图形理解分数意义时渗透单位“1”的概念?刘莉教研员在这节课的点评上让我们深刻的追问一下,不同形状的.物体要折或涂相同的分数,那么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学生又会怎么理解呢?我想这个问题是值得我好好斟酌的。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一个个思维十分发散与活跃的对象,对于知识既渴求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而我们教师,经过了长年的学习以及经验的积累,在思维方面已经慢慢固化。比如,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幼儿园小朋友的黑板上画上一个圆,孩子们有的说是月饼,有的说是鸡蛋,也有的说是石头,而在大学生以及成人的黑板上画上一个圆,都会异口同声的说这是零,为什么?其实这就是知识、经验固化的结果,我们教师现在缺少的就是发散的思维以及丰富的想象能力。同是在《认识分数》这一课,孩子们用折的方法来表示四分之一这个分数,孩子们的折法五花八门,但都能通过平均分的方法表示出四分之一,而教师的演示过程以及设计中可能还没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不得不赞叹孩子单纯思维中那跳动的智慧,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怎么样教才能保留住这些跳动的智慧,而不让它们慢慢遗失呢?在这一次的教研活动中,我再一次深刻的体会到对于这一点我们该向孩子们学习!
每一节课都少不了评价策略,在常规课中的评价,我们往往凭借目测以及抽样检测,没有可靠的数字,这一次的学习中,让我明白了科学的评价策略也很重要,除了不可量化的因素外,我们还是需要有可靠的数字来说话。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领悟就会有不同的展现,每一名教师对教材的领悟将决定教师的教学方向与设计过程,也将决定不同的教学效果,期望自己能做一名有领悟力的教师。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6
xx年4月11日、12日,我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在宽城一小组织的小学数学区域教研活动,观摩了3位教师的6节课,本次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令我受益匪浅。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为只有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不可分的,使数学课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产生学生的探求数学的动机,主动应用数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几节课教师都能以身边的事物为例导入,注重学生年龄特点,把数学经验生活化,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使学习材料充满了亲切感和真实感。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历程。教师的教学应该是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独立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各种规律,充分尊重学生能够的个性思维;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维成果,相互启发,共同发展。无论是《找规律》,还是《解决问题》,教师都能够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观察、去讨论、去争辩、去探索。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三、注意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有些信息隐含在图中,有些信息隐含在文字中(如两圈、来回)等等,注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一行一行地看,也可以一列一列地看。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其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四、练习设计重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发展。
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不同水平的题目,将数学思考融入到不同层次的练习中,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能解决这一类简单的实际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设备。
采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希望自己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7
聆听学习了学校以及伍家区组织的数学教研活动之后,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也开阔了眼界,特别是因教师教学的侧重点不同而从不同的切入点入手以及对同一内容的不同教法让我深刻体会到数学教学的魅力。
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这一课,刚接触数学教学的时候自己教授过,之前也聆听过别的教师教学,在这一次的活动中,再一次接触到这一内容,发现每一个老师在细心备课做足功夫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环节是共有的而这个环节教师的设计也是各具风格,那就是学生折及涂表示分数的过程
这个过程设计的用心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分数意义的渗透和理解。从具体的图形到抽象的数字,学生都能按部就班的按老师设计的进程一步步前行,也能公式化的描述出每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在教师的引导教学下,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一个固化的认识,那就是结合实物很容易表达出分数的意义,一但脱离实物只针对分数本身学生却有些茫然。如何在学生针对具体的图形理解分数意义时渗透单位“1”的概念?
刘莉教研员在这节课的点评上让我们深刻的追问一下,不同形状的物体要折或涂相同的分数,那么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学生又会怎么理解呢?我想这个问题是值得我好好斟酌的。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一个个思维十分发散与活跃的对象,对于知识既渴求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而我们教师,经过了长年的学习以及经验的积累,在思维方面已经慢慢固化。
比如,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幼儿园小朋友的黑板上画上一个圆,孩子们有的.说是月饼,有的说是鸡蛋,也有的说是石头,而在大学生以及成人的黑板上画上一个圆,都会异口同声的说这是零,为什么?其实这就是知识、经验固化的结果,我们教师现在缺少的就是发散的思维以及丰富的想象能力。
同是在《认识分数》这一课,孩子们用折的方法来表示四分之一这个分数,孩子们的折法五花八门,但都能通过平均分的方法表示出四分之一,而教师的演示过程以及设计中可能还没有这么多的方法
我不得不赞叹孩子单纯思维中那跳动的智慧,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怎么样教才能保留住这些跳动的智慧,而不让它们慢慢遗失呢?在这一次的教研活动中,我再一次深刻的体会到对于这一点我们该向孩子们学习!
每一节课都少不了评价策略,在常规课中的评价,我们往往凭借目测以及抽样检测,没有可靠的数字,这一次的学习中,让我明白了科学的评价策略也很重要,除了不可量化的因素外,我们还是需要有可靠的数字来说话。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领悟就会有不同的展现,每一名教师对教材的领悟将决定教师的教学方向与设计过程,也将决定不同的教学效果,期望自己能做一名有领悟力的教师。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8
今天有幸到东升二小听了两节优秀展示课和一场《数学有趣数学好玩》专题交流,并观摩了一场精彩激烈的现场辩课收获满满。
第一节课是王老师讲的数学绘本课《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起初接到听课通知的时候,我大概看了一下课题,第一个映入眼帘并且印象最深的就是这节课,乍一看像个故事,可是这个数学有什么关系呢?直到今天听了这节课,我才知道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么上。陈老师首先通过展示绘本及相应的语音将孩子们带入故事情景,极大的激发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宝石王冠出现了细心的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上面宝石颜色的排列规律,紧接着语音提示,聪明的孩子们又发现上面一个地方的宝石颜色排列规律与提示不符,原来这是一顶假王冠,然后就一起开始了寻宝之旅。
接下来的授课中陈老师借助打开信封及播放儿歌等形式,通过不同多边形的排列规律,进而提升到数字的排列规律,又根据图形所在位置,推出顺时针方向,接着根据大小排列规律,选出正确的路径,接着又一组图形排列规律出现眼前,学生很快找到了其中的奥妙,陈老师没有一笔带过,而是让学生发言说出其中规律,并让学生上台自己动手根据分析的规律排列图形,为最后一步推出扑克牌排列规律做足了准备,而扑克牌也巧妙的将图形,数字,颜色等各种数学信息融入其中。最后孩子们成功找到王冠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本节课以绘本为课本,通过其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的绘画,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充分融入了颜色、形状、数字、位置的不同规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用丰富的故事背景,带给孩子们全新的数学体验,整节课学生的观察、推理、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提升。
接下来是陈老师的专题交流《数学有趣,数学好玩》,说到数学我以前也不知道他竟然可以和有趣的阅读沾边儿听了陈老师的分享我豁然开朗。绘本教学是对常规教学的补充,通过图画和故事情节把学生带入文本中,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数学阅读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引导学生养成善思好问的学习习惯,进而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等数学能力。同时,颠覆传统课堂师生一起共读绘本课堂氛围也相对宽松愉悦。
第二节课是孙老师展示的《分数的意义与性质整理与复习》。这节课孙老师提前给学生布置好让学生自己整理本单元知识点,并在课堂上分享展示优秀整理作品,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同于以前的老师带领复习。学生在整理复习过程中,要想整理得好,可能要把每个知识点看上好几遍,且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这会比老师只在课堂上带领一遍的效果要好很多。接着通过说说五分之二学生又全面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单位、与除法关系、与小数转化和分数的计算等本单元重要内容。接下来通过学生自己准备的好题推荐及易错题分享知识点加以应用巩固。本节课学生充分参与主导课堂,每个发言的学生语言表达恰当自如,这离不开平时的锻炼与培养,因此老师在课堂中,应多给学生质疑表达的机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是一场精彩的辩课,为了上好这节课孙老师及其研课团做了充分准备,虽然是一节复习整理课,但不论是知识点整理,还是练习、查漏补缺都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自己主导课堂,将教和学融为一体,老师只给予引导。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解决问题中的最大公因数及最小公倍数的知识点,在归纳总结时并未提到。
收获:
数学也可以阅读。数学阅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可以将数学绘本推荐给自己的学生。自己也可以阅读学习,适当的引用的自己的课堂中。
表扬不可或缺。在课堂中多鼓励表扬学生,对于表现特别好的要加大表扬,以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地位。老师要适当的多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收获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自我认可感。
不断学习提升自己。通过听课,或学校开展的公开课,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及板书等方面学习他人长处,自己在教学中有不懂的多向他人请教探讨。
为梦想前行
今天我有幸到洛阳市东升二小参加“洛阳市小学数学新教育涧西区特色教研活动”。活动虽然只有一个上午,但精彩的课堂,激情的分享,热烈的辩课,让我收获满满。
首先是东方二小王亚梦老师为我们展现了一节别样的数学绘本课。本节课以大鼻子侦探发现国家博物馆的王冠被掉包,寻找真正的王冠的故事为载体,设置了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寻宝任务。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理,一步步走进规律,发现规律,触摸规律,表现规律。整节课学生是兴味盎然。王老师的这节数学绘本阅读课,无疑是给我们的数学课打开了一扇窗,我们的数学课也可以有趣,也可以好玩儿。
接着是陈冬妹老师的专题分享——《数学有趣,数学好玩》,她给我们分享了她们学校从xx年开始开发研究数学绘本课以来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为我们推荐了几套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数学绘本。其间,她激情的为我们分享了她与儿子阅读数学绘本《数学大战》的故事,而且深情并茂地为我们朗读了其中的一个绘本故事。这就是种子,这就是火种。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努力坚持,静待花开。
第二节是东升二小孙杰老师为我们展现了一节数学整理复习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整理与复习》。首先展示学生自主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每个小组选出优秀的作品展出,并说出推荐理由。教师点拨每幅作品的亮点之处。
接着是说一说25,要求不说出25,可你表达的就是25。我认为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老师做了示范,学生很容易模仿,学生把本单元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分数计算等这些内容归纳总结,加上老师巧妙的板书,对所学知识有效地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第三个环节好题推荐。学生自己出考题,分享自己认为重要的、易错的、常考的题,分享的学生俨然是一个个小老师,他们卓越的口才令人惊叹,在辩课环节中明白,这是东升二小长期训练的'结果。
接下来的辩课环节更是精彩热烈,理不辩不明,它是听课之后思考的自然流露,能让我们的思维一步一步深入下去。
今年,我教六年级数学,这学期有一半的课程都是复习整理,怎样上好复习课,也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孙老师的课给我打开了一条思路。
第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完善,达到温故知新,提高能力的目的。
其次,整理与复习离不开必要的练习,今天孙老师的好题分享就值得借鉴,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最后与大家分享徐斌老师的一段话:
理想的数学课堂是我心中永远的梦。我是一个追梦人,一直追寻着数学理想课堂的梦,追寻到现在我的理解是什么?数学应该是简单的、鲜活的、有趣的、好玩的。让我们一起行走在追寻理想课堂的路上!让我们一起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9
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有所进步。20xx年11月22日,在我校举行了一次全乡性的数学联片教研活动。这次联研活动为我们数学教师们提供了一次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对于我们数学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并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次契机,活动始终在轻松、快乐、融洽的氛围中进行着。
这次活动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是黄主任上了一节四年级数学《合理安排时间》的示范课,接着由各完小老师进行点评,最后是郑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作指导与总结。现就听评课过程中的`一点心得做如下总结。
1、 在备课之前,教师要对教材要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把握,把本课的主要内容,主要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做一全面系统的了解,再去备课。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教具学具),这一点余老师做得很好。
2、黄主任在教学中能很熟练地使用教具、学具教学。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任重而道远,在备课、上课、课上辅导中,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资源,以便于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同时对学生来说也更直观的去了解一些抽象的问题,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认真的听课,如何回答一个完整的问题,如何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一直困扰着我们。通过这次的听课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读书写字的姿势,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要及时的引导学生如何回答完整的问题,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习惯就能逐步的培养起来。
4、20xx年新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四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
活动中还听到了各完小老师对本节课的点评,给上课老师的教学作出肯定的评价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1、课堂组织要好,时刻都要关注学生。
2、教师要具备有紧密性的语言和鼓励性语言。
3、教学方式要迎合学生。
4、要注重教具、学具的使用。
5、上课老师要处理好教学中的细节问题。
6、老师教学很有耐心、也非常细心。
7、教师语言表达清晰准确,很有有亲和力。
8、教学环节要清晰完整。
9、练习设计新颖有层次,及时而有效。
10、注重学生动手动脑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次教研活动确实让我受益匪浅,我一定会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好好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10
5月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涧西区东升二小举行的“洛阳市小学数学新教育涧西区特色教研活动”,聆听了王雅梦老师的数学绘本课《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陈冬妹老师分享的《数学有趣,数学好玩》、孙杰老师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与复习》以及涧西区观课团、辩课团的辩课,犹如出风拂面,让人清新而又自然。下面谈谈我的两点感受:
一、让数学课堂“有趣”、“有味”、“有效”
“有趣”“有味”“有效”,是陈冬妹老师分享的低段数学绘本的特征:有趣的故事情节、数学味儿、学生愿意主动思考。我认为这也是我们低段的数学课堂应该做到的。创设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有数学味儿的数学课,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使我们的课堂学习是有效地,学生们愿意主动思考,逐步养成善思好问的学习习惯。
二、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课堂要焕发生机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王雅梦老师的数学绘本课,根据一张张小纸条显现出的线索,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观察图形、发现规律,找到王冠,整节课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参与学习过程。孙杰老师的整理复习课,更让我耳目一新。学生自己梳理总结单元的知识、说一说五分之二、好题推荐,每个环节都设计巧妙。说一说五分之二这个环节,通过学生说一说、画一画,用思维导图清楚明了地帮助学生复习了分数的性质意义等重点。好题推荐,每人推荐一道本单元大家容易出错的题或者是需要注意的题。学生要想给大家推荐好题,肯定需要自己先整理本单元所学的内容,翻翻自己的作业,思考哪些是难题,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回顾本单元知识的一个过程。整节课教师都只是适时地指导,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复习,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动起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动手、动口、动眼和动脑的能力。
每次学习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听课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感动,一直在思索。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会好好利用这笔精神财富,慢慢消化这顿营养大餐!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11
聆听学习了学校以及伍家区组织的数学教研活动之后,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也开阔了眼界,特别是因教师教学的侧重点不同而从不同的切入点入手以及对同一内容的不同教法让我深刻体会到数学教学的魅力。
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这一课,刚接触数学教学的时候自己教授过,之前也聆听过别的教师教学,在这一次的活动中,再一次接触到这一内容,发现每一个老师在细心备课做足功夫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环节是共有的而这个环节教师的设计也是各具风格,那就是学生折及涂表示分数的过程,这个过程设计的用心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分数意义的渗透和理解。从具体的图形到抽象的`数字,学生都能按部就班的按老师设计的进程一步步前行,也能公式化的描述出每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在教师的引导教学下,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一个固化的认识,那就是结合实物很容易表达出分数的意义,一但脱离实物只针对分数本身学生却有些茫然。如何在学生针对具体的图形理解分数意义时渗透单位“1”的概念?刘莉教研员在这节课的点评上让我们深刻的追问一下,不同形状的物体要折或涂相同的分数,那么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学生又会怎么理解呢?我想这个问题是值得我好好斟酌的。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一个个思维十分发散与活跃的对象,对于知识既渴求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而我们教师,经过了长年的学习以及经验的积累,在思维方面已经慢慢固化。比如,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幼儿园小朋友的黑板上画上一个圆,孩子们有的说是月饼,有的说是鸡蛋,也有的说是石头,而在大学生以及成人的黑板上画上一个圆,都会异口同声的说这是零,为什么?其实这就是知识、经验固化的结果,我们教师现在缺少的就是发散的思维以及丰富的想象能力。同是在《认识分数》这一课,孩子们用折的方法来表示四分之一这个分数,孩子们的折法五花八门,但都能通过平均分的方法表示出四分之一,而教师的演示过程以及设计中可能还没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不得不赞叹孩子单纯思维中那跳动的智慧,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怎么样教才能保留住这些跳动的智慧,而不让它们慢慢遗失呢?在这一次的教研活动中,我再一次深刻的体会到对于这一点我们该向孩子们学习!
每一节课都少不了评价策略,在常规课中的评价,我们往往凭借目测以及抽样检测,没有可靠的数字,这一次的学习中,让我明白了科学的评价策略也很重要,除了不可量化的因素外,我们还是需要有可靠的数字来说话。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领悟就会有不同的展现,每一名教师对教材的领悟将决定教师的教学方向与设计过程,也将决定不同的教学效果,期望自己能做一名有领悟力的教师。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12
XX月、XX日XX省小学数学教研大讲堂—基于数学文化的“数与代数”专题教学研讨会活动拉开了序幕,我有幸聆听了各位名师团队,XX老师的精彩报告。通过今天的线上学习,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我简单谈一下我的收获和体会。
一、数学史故事对数学的教与学具有辅助作用,教师若能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使用这些素材,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学生视野、启发学生人格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XX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就有一些有趣且富有意义的数学史故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将这些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发挥其最大效用是工作的焦点。
二、数学文化和数学史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探索与研究的习惯,去发现和认识一个问题从产生到解决的.过程中,真正创造了什么?对于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对一些数学问题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而不是单纯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从而可以在这种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真确的数学观。学习数学史有助于帮助学生弄清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理清思路,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数学文化教学的落脚点在课堂上,如何在以后的教学中落地生根?这就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高要求。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并上网查询一些书籍,找到其中渗透的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当数学文化真正的渗入教材,进入课堂,融入教学时,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热爱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正魅力。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文化素养,努力挖掘数学文化资源,丰富数学文化知识,促使自己不断地进步。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13
5月6日,我抱着一颗虔诚的向学之心来到东方二小,参加了涧西区新教育的特色教研活动,这场数学的特色课堂之旅,拓宽了我的视野,洗礼了我的心灵,最终收获满满,幸福而归!
王雅梦老师,xx年参加工作,一位年轻漂亮的优秀教师,一开口便用优美动听的话语吸引了我,她执教的数学绘本课《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异常有趣,侦探元素的摄入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以高涨的情绪进入课堂,在课堂上老师以寻找王冠为主线,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在讨论中产生思维碰撞,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摆一摆,让学生体会自主探究带来的乐趣。老师提出的问题任务也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欲,并且让学生通过猜想、探究、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步步找出王冠的藏身之处,获得胜利的喜悦,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也享受到了数学带来的乐趣。
陈冬妹老师,和蔼可亲,她的《数学有趣,数学好玩》数学阅读课的分享深深触动了我。她分享的数学绘本是那么有趣,我到学校就推荐给我的学生们,让他们也从中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当然这也需要我不懈地努力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阅读氛围,让他们体会数学阅读课的无限魅力。
东升二小孙杰老师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与复习》,让我眼前一亮,仿佛为我推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让我领略到窗外的鸟语花香。
一直以来困惑复习课该怎样上才有效,孙老师这节复习课的四大板块让我获益匪浅,课前学生知识的思维导图梳理展示,是本节课的叩门砖,优秀学生作品的展示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而这便是走向有效课堂的第一步。
第二板块,孙老师的猜一猜:“五分之二”的引入环节,把学生引入有梯度知识整理的环节,以问题引领学生展开探索与交流,努力将能力的形成建构在知识的梳理之上,学生们各抒己见,从各个知识点罗列整理,在讨论分享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第三板块,好题推荐,小老师的精彩表现让我震惊,文明有素的语言,有理有据的讲解,恰到好处的评价,积极主动的精彩发言都让我记忆深刻,这些都是我需要在课堂反思和努力的地方。
第四板块,你最喜欢本节课的哪个环节问题?让学生对本节复习课的知识点又重新进行了回顾与梳理,激活了学生思维,使课堂充满生命的张力。
辩课,对我来说一个新鲜的认知,带着满满地好奇,我观看了两大团队的辩课环节,它并没有想象中的唇枪舌战,也没有谁输谁赢的一较高下,只是就本节课中数学的观点去讨论,提出质疑、辩析、解惑。我们观课者也从中获取自己想解惑的问题所在。
总之,在有效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站在整体的高度去审视和梳理知识点,把知识连成线,结成网,使数学知识一体化,由浅入深,步步深入,这样数学课堂将变得简洁、流畅、丰富、自主、开放、高效。
感恩这次美妙的课堂相遇,让我的课堂教学方向更明晰,我将持续努力去打造真正有效理想的数学课堂!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14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周进行的数学教研活动,让我想到了这句话。
周三下午,数学教师齐聚阶梯教师,欣赏了由教学专家王丽燕老师带来的精彩示范课《数与形》。本节课王老师教态自然,教学语言多样丰富,整节课设计很有新意。课堂开始前,王老师用2幅错觉图引出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学习过程中,先抛出两个难度较大的式子让学生尝试解决1+2+3+......+59+60+59+......+3+2+1= 1+3+5+7+......+n=
(100个奇数相加)
学生没能解决这两个问题,但这两个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时王老师让大家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寻找解决这两个难题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习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进行了数学学习方法的教育——较难的问题从简单入手,从简单的问题中寻找解决难题的方法。教师第一次出示点阵图,让学生观察发现点阵图的规律,了解点阵图的数量关系,同时教师介绍点阵图的相关信息。接下来让学生尝试从5号点阵图中找到算式1+2+3+4+5+4+3+2+2=,学生很快发现,斜着看点子的数量加起来就是这个算式,由此发现第一个式子的解决方法,就是联系60号点阵图,得出结果是3600。这时王老师第二次出示点阵图,让学生换个角度观察5号点阵图,试一试找到5号点阵图与算式1+3+5+7+9=的联系,并下发学具,让学生在点阵图上画一画,自己动手发现新的规律,最后学生发现如果把点拐着弯连起来就是连续奇数相加,由此发现几个连续奇数相加的和就是奇数个数的平方,这时王老师引导学生解决之前提出来的第二个问题,学生运用规律轻松解决。这样的教学设计给了学生充分的动脑和动手实践的时间,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既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结合我们学校的学生情况来欣赏这节课,我感受颇多。现在的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不强,原因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脑动手的时间太少了,大部分课堂都是教师的一言堂,知识都是以教师的说来呈现,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样的学习不扎实,对于知识学生没有经历形成的过程,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王丽燕老师的数学课给了学生大量的动手动脑时间,达到了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课程目标。虽然我们的学生人数多,素质不均匀,直接使用王老师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但我们可以学习她的教学设计理念,在日常教学设计中多思考怎样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去探究,设计教学时让学生经历新知识的形成,最终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并且表达出来。当我们有了这样的想法再去设计我们的教学,一定会有不同。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长时间的训练,教学要有耐心,贵在坚持,我将秉持这样的理念努力钻研我的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上就是我这次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09-26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03-19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优秀)03-07
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体会01-09
小学数学新教育特色教研活动学习心得10-03
数学教研活动总结08-23
数学教研的活动总结09-30
数学教研活动总结05-12
数学教研活动反思10-07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