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大祭作文 推荐度:
- 清明节英语作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精品】清明的作文汇编7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的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的作文 篇1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在路上,有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有最亲的人。
每一年,似乎只有一个时候能够一家人聚在一起——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前一句话的确是对每年清明节天气最好的写照,但后一句对我们家来说似乎并没有那么贴切,一个几十人口的大家庭,同时来到我们先祖曾经居住生活的地方,除去祭拜先人,亦有许多事情可做。
前一天本是天气晴好,我还在感叹着今年清明终于不会下雨了,但上天似乎并不遂人愿,当天晚上就电闪雷鸣,刷刷的雨声渗过墙壁,透进屋来,直到第二天早上,天气稍晴后,我们才动身去那始终令我魂牵梦萦的乡村。在路上,我看见水牛犁着田地,稻草人头上的塑料袋在风中飞舞,各种各样的蔬菜静静的躺在土地里,静候着成熟……
在路的尽头,我看见了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路的尽头,我看见了那一个个即使多年未见也无法忘却的人……
收拾好祭祀用品后,几十口人“浩浩荡荡”地上山,刚下过雨,路上十分泥泞,泥土松松软软的,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树头的雨滴不时滴落下来,流到后颈里,引起阵阵凉意。或许人们现在都觉得去墓地献上一束花才是最环保的方式,但我们家却始终“固执”地坚持这最原始的祭拜方法。几捆纸钱几匝香,几十个人,奉上我们对先祖的怀念以及对他们在另一个世界最美好的祝福。每当看见其他家里只有几个人扫墓,而我们家里总有几十个人时,心底总没有由来的一阵暖意,这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回去时,在路边看见他们在采摘许多绿中带白的“杂草”,走近一看,原来是许多地菜花。农历三月三吃地菜花煮鸡蛋,似乎是中国的一个传统习俗呢!长长的'一条上连着几根分枝,上面长着心形的绿叶,最顶端是一簇白色的小花,把它凑到鼻前,它独有的清香里混杂着些许泥土的芳香。这东西据说有许多功效,难怪姑姑说,这时候在乡下,什么都是宝贝。最平凡朴实的乡村,却总能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饭后,走在田埂间,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通向那棵几百年的老树,很小的时候去过一次,不知它现在又长成什么样了?更高了些吗?更粗了些吗?一代一代,我们的长辈们都在那树上长大,那棵树根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需要几个人才能将它环绕的参天古树,承载了多少人青春的回忆?
在路上,赏景,赏人;在路上,迎着春风,欣赏自然界最美丽最和谐的一笔。
清明的作文 篇2
气候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华南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粱、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
农业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食品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在温州这一带有吃绵菜饼的习俗,绵菜饼顾名思义是绵菜做的饼,也有人称为清明饼,绵菜是照温州话翻译过来的,原来它的学名叫曲鼠草,是在清明时节才会有的.做绵菜饼可是很有讲究的,先要去地里采摘绵菜,(绵菜这东西可不是种的,是每到这个清明时节就会自已长出来的,)然后洗净晾干,放入倒臼中,(倒臼就是一个石头做的一种工具,以前他们用来倒年糕用)倒碎后,再放入米粉,(通常是八斤白米粉,二斤糯米粉)再加入适量的水,要把绵菜全部均匀的容入到米粉中就可以了,倒好后我们就要准备里面的馅,馅也是其种一道重要的工序,我们这里最常见的就是用鲜嫩的竹笋、豆腐、猪肉、咸菜(或者萝卜丝),抄好,等馅冷了就可以包了,我们把绵菜饼包好后下面一定要放一张柚子叶,一、是避免粘锅、二、也是最重要的,是因为放了柚子后,这个绵菜饼里会多一种柚子的清香,好吃起来口感好多了,包好后放到蒸笼里蒸上25分钟即可
清明的作文 篇3
是清明节,拜祭祖先,来墓前扫墓。大家为要扫墓吗?由民族的传统演习而来的。
古代的,就,清明节即起始于节气。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称:“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这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故有“三月节”之称。后来,《岁时百问》一书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显而易见,清明节是因它所处的时令,在光照、气温、降雨等各俱佳而得名。后来,皇帝纪念忠臣介子,把这天叫做寒食节(也的清明节)。久而久之,清明节就成拜祭祖先的日子,是民族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我家也不例外,扫墓和拜祭祖先是要的`任务,一大早,在外公外婆的号召下,向县城的东南进发,我骑着自行车,飞快的到达目的地,锁好车后,开始上山,大概刚下过雨,再加上山路是土铺成的,湿滑,难走,上名牌运动鞋可遭殃了,被搞的"全身"泥土,,山上的景色不错的,放眼望去,可以连绵起伏的群山,还可以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和清脆的鸟叫声……了一段艰难的路途,来外公家的祖墓前,墓前有杂草丛生,去年刚刚清理吗?此时,我脑海里浮现出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的生命力强,仅一年的工夫就把大墓都遮蔽了,割草的任务很艰巨,我拿出镰刀去割草。我拿起镰刀,就往野草用力的砍去,野草不但被砍掉,反而手还被割出血来。这情景急忙教我割草,说:"割草先得把草搂紧,用力把草往下压,再用镰刀用力割,把草割掉。我教的方法去做,果然草都被我割掉了。在我和等人的努力下,终于把草割光了。我还帮助扫地,打扫了地,恭恭敬敬的摆上鲜花,打道回府。
清明节,很累,但我兴,学知识,用的劳动,了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我想是很有意义的。大家想必也去扫墓了吧?不妨把你们的扫墓过程也我吧!
清明的作文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节,空气里总是弥漫着忧伤的气息,人们怀着悲痛沉重的心,情扫墓,以表达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然而,在我的家乡可不是这样的,清明节这天,我们会非常开心,穿得非常讲究,因为我们要让死去的亲人放心,我们想让他们知道我们过得很好,让他们安息。
清明节前一天,我刚回到家,妹妹就拉着我去挖红鸡蛋根。这红鸡蛋根是一种植物,叶和茎都是绿色的,茎上有一些小刺,但不会伤害到手指。我们主要吃的.是根,根有粗的,也有细的,细的还嫩,粗的就表示这鸡蛋根有些年龄了,因为根长在地下,挖出来时有许多泥土。要把鸡蛋根上的泥土洗干净之后,才用锤子凿,直到有红色的汁儿冒出来,然后把凿好的根放到盆里熬,大约30分钟后,把鸡蛋放到里去煮,煮出来的当然就是红通通的鸡蛋啦。之后,我们又去摘了染饭花,这染饭更不得了,它可以把饭染成黄色,而且染出来的饭里还有淡淡的花香,吃起来又香又糯,这可是我的最爱哟!
第二天,我们把煮好的红鸡蛋和染好的饭,还有洗好的菜和肉拿到墓地去,挂完纸以后我们开始扫墓,除杂草,扫灰尘……接下来就是在坟边做饭吃,因为坟旁边大多有柴火,我们就用砖块搭灶,全家人一起在坟边忙活。做完要先把饭放在墓前,烧点“钱纸”,用以供奉死去的亲人,然后我们才可以吃饭。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戴“柳帽”,坟边种得有柳树,人们说柳树是宝,可以驱邪避魔,所以便有了这样一句话:“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至于柳,头发长的姑娘把直柳中间的茎抽掉,然后就这样绑在头发上。这天,如果你来到我的家乡,便可以到处都看得到柳,如果坐车,车上的中国结一定换成了柳;如果走路,路边的招牌上一定有柳。
看!这就是家乡的清明节!
清明的作文 篇5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一家人去扫墓。刚到山坡下柏油路时,我看见马路右边摆满了小车和摩托车,看来我们不算太早哦。
我们一家人沿着一条窄窄小山路向山坡上走去,山路左边排满了一座座墓地,右边长满了小草和稀稀松松大树,山上不时传来阵阵爆竹声音。没走多远,就到了太奶墓地。奶奶和妈妈用镰刀割墓地边上野草。割完草,奶奶把带来鱼、鸡、米果等供品摆在墓地前,点燃香烛,爸爸把爆竹点燃,“啪啪啪”声音立刻在山腰上响起,浓浓烟在墓地前冒起。放完爆竹之后,奶奶叫我在墓地前跪叩了三个头。
回家路上,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来扫墓。爸爸说“因为今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是活着人怀念死去人节日”。
清明的作文 篇6
今天是四月四日,学校放清明节假。我回到了家乡跟亲人们一起过清明节。
早上的时候,妈妈跟奶奶早早就起床了,要做许多的事情,到市场买菜、肉,其中有葱、荷兰豆、猪肠子、豆腐、猪肉、猪肚。妈妈买完各种东西后,就回家当场跟爸爸一起杀鸡、炒菜、买鞭炮……做清明扫墓前的准备。妈妈叮嘱我们说:饭后不要乱跑,上午准备出发去扫墓。
妈妈、爸爸、奶奶、二伯、二伯母等一直在做准备工作,从早上忙到中午。差不多11点的时候,我们带着汽水跟啤酒,还有鸡鸭、米、水果、鞭炮等供品,带着装满黄草纸,冥币等祭祀品的麻袋就出发了。哥哥是负责扛所有的汽水跟啤酒,虽然很重但却坚持扛到目的地,因为妈妈相信他的实力。相对来说,我拿的东西是很轻的,但责任重大:一不小心可能引起大爆炸,我拿的是鞭炮。
我们走了很长的一段路,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哥哥累的气喘吁吁,而我也累的心脏怦怦直跳。我跟哥哥最先到达墓地,后面的`一群慢慢才跟上来了。
二伯一上来就二话不说,拿起锄头就把太公的墓碑前后的野草跟烂泥清理起来,清理干净后,就叫爸爸到附近的泥地里,拿起锄头挖了几块大的泥块。我、哥哥还有表哥一同去搬石块。我们把石块搬到墓前,接着大家把带来的纸钱统统交给二伯,二伯把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钱分别放在石碑的东西南北方向,用石头压着。此后,奶奶把盛了两碗干饭用两双筷子插在饭的中央,再在墓碑前摆上各种供品。然后奶奶就拿出一大*袋的黄纸跟冥钱,让我们分别把它们搓得均匀。哥哥搓得最搞笑,他使尽力气地搓,像打沙包一样用力地打着,使冥钱都均匀散开而他的拳头的皮搓破了。纸钱搓好以后,表哥就把火点着了,点燃了香烛,纸钱一叠一叠地烧,在烧纸钱的过程中,由于风势很大,使得周围的干草燃起来了,我们赶紧拿起树枝扑打火焰,扑灭火焰后,又锄了一条防火隔离带。接着把还没有烧完的纸钱再烧起来。这时候,天上下起了小雨,表哥说:“糟糕,下雨了。“小姑跟妈妈却不慌张,她们异口同声地说:“下钱罗,下钱罗,祖宗在保佑我们今年赚大钱了!”。几位表哥们点燃了“浪漫礼花”,随着“呼--啪啪啪”响了三声,那礼炮就像离弓的箭一样,在空中跳舞几圈后爆炸了,显得绚丽多彩。小雨此时也停了,天空又出现了太阳。
我们全体成员在铺了毡子的墓碑前齐齐地跪下来,随着二伯的叫声又跪又拜,我们在默默祝愿祖宗在九泉下安息,祈祷祖宗保佑我们下一代兴旺发达。
最后,我们打开了带来的东西,午饭就在墓前吃,含义是邀请祖宗跟我们一起吃饭。我觉得这顿饭很好吃,也觉得清明节扫墓是一件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
清明的作文 篇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到清明节,我就会想到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诗。以前年纪小,老年人不主张小孩去上坟祭扫。今年,清明我有幸与爸爸去公墓祭奠太爷、太奶,寄上一份晚辈深深缅怀。
清明节早上,我便与爸爸早早地起来,驱车来到爷爷家接爷爷奶奶。从楼上取出准备好供品、鲜花、纸元宝和冥币。于是,我们四个人便启程去北镇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天气,虽没有诗中描写纷纷细雨,但有凉凉春风吹拂。我平时也没有起床这么早,穿比较单薄,不时地打一个寒颤,我好久没出远门,一路上我没一丝困意。奶奶又对我和爸爸讲述已故太爷太奶音容笑貌,陈年往事。我听得特起劲。过去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其中生活艰辛,对于生于九零后我可能没能全部理解,但通过奶奶将近一小时讲述,我脑海里浮现许多情景,使我就、觉得,太爷、太奶依旧活在我们身边。我暗想,太爷、太奶,您们在天堂那边还好吗?
一路上,爸爸将车开得平稳,也许是心情沉重原因吧。一个小时,我们来到公墓山脚下空地中停满大小车,行人手持鲜花,络绎不绝。远远地就闻到烧冥币味道。偶尔,惊闻刺耳爆竹,嫩绿小草从土里像卫士一样肃穆地站在那里。有些公墓上已摆好鲜花与供品。人们忙着祭祀先人,各个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红红。
我们四人找到太爷公墓,摆好供品,鲜花和香炉。爸爸教我点好三柱香并行跪拜礼。我思绪便随着爸爸点好纸钱飘逸。由于纸钱多,爷爷又用木棍拨弄着纸堆,怕烧不尽,收不到。爸爸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一些燃烧着纸钱,同时说:“我爷爷、奶奶腿脚不好,你们(注:你们指孤魂野鬼)别跟他们抢。”我眼泪差一点流下来。火烧得很旺,山上风不时将纸灰吹起,烘烤着我,我通身暖和。这暖和好比是来自太爷拥抱。我心里默记着……我学着爸爸样子也去将纸元宝点燃,我虽没能说上几句话,但我内心对太爷还是挺想念,也许是血浓与水缘故吧!我主动拿着扫把将公墓小院打扫一番。爷爷、奶奶看着我轻盈动作,向我投来赞许目光。大概是按民俗与传统,李家后继有人来延续香火缘故吧!
祭奠完毕,在回家路上我没说太多话。我感到我长大,我有大收获。我决定每年清明都来为太爷、太奶扫墓,并对他们说,您们在那边还好吗?
【清明的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作文04-19
清明的作文01-01
清明时节话清明作文03-01
清明祭奠作文03-21
有关清明的作文08-19
清明随想作文02-22
清明有感作文02-05
清明的味道作文02-27
清明祭作文03-03
清明的回忆作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