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时间:2025-02-13 14:44:40 文圣 作文600字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精选27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精选27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1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奇怪的风俗,比如:做香角子,系百索子,贴五毒之类的。不过我不是个心细的人,自然做不了这些,我最感兴趣的自然就是吃粽子。

  我记得我最喜欢的食物之一就是粽子。总是忘不了那糯糯的口感和扑面而来的粽叶香气。小时候的我,每到了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便眼巴巴地盼着妈妈做粽子,妈妈磨不过我的软磨硬泡,总是无奈的系上围裙,宠溺的说我是个小馋猫。在粽子下锅后,妈妈都要抱着我与我讲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说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屈原大诗人遭奸人陷害,对当时朝廷充满了失望,然后就跳江自杀了,人们到江打捞他的尸体时并没有打到。于是,人们就将粽子投入江中,喂江中的鱼虾,希望他们不要吃掉屈原的尸体。

  记得有一次,妈妈因为忙碌没有包粽子,我特别不高兴,故意在吃饭时把碗弄得直响。妈妈有些无奈的看着我,忽然对我说:“想吃粽子,就去买材料自己包!”说罢,就起身开门走了。回来后将材料都一一处理好,和我一同坐在客厅中,叫我手把手的包粽子。

  想找两片大小相似的`粽叶弄成一个小漏斗的样子,不过底部不可以留有孔。再把水浸泡过糯米缓缓倒入其中,不过这一步还真不好弄,动不动就是粽叶松了或是压不实糯米,让人恼火得紧。我只好找来回形针把粽叶固定好后再压入糯米。接下来便是要更加小心的把粽子包成一个紧紧的立体三棱体,这也是最难的部分,我只好请妈妈帮我弄好。看着不是由自己完全完成的粽子,心中便冒起了那么一丝丝的不服气,但还是把它压了下去。找来针和线,开始进行最后的步骤,小心翼翼的将粽叶固定住后就大功告成了。我和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入煮沸的。锅中。不一会,那记忆中的粽叶清香便扑面而来,我的眼睛也变成了弯弯的月牙。

  这就是我记得最清楚的家乡的风俗,吃粽子!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2

  大家都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猜灯谜,而我的家乡—歙县汪满田的花灯可是别有特色哟!

  说这里的花灯很有特色,因为它们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内,糊纸于外,加以形象逼真的绘画与色彩点缀共同组成的各式各样的鱼儿。花灯为何都是纸鱼儿呢?传说由来以久,老人们说,古时火神总是来烧房子,人们损失了许多的财产,为了驱赶火神,人们就把花灯都做成鱼的形状,并带着如同真的大纸鱼绕着村子转。火神看见鱼,以为整个村子里有好多水,就不再敢来烧房子了。以后,人们就年年做鱼,戏鱼,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点,花灯会便开始了。瞧!只见那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烟花,有的金光闪闪,似一座金桥横空而架;有的五彩斑斓,升上天空呼啦开出各色的花朵…,各种烟花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接着,真正的'主角上场了!一个个头能装下两三个小孩的巨大纸鱼游来了,它的身体里有几十枝甚至上百枝红蜡烛,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在鱼队前,一个汉子拿着一个火把引路,十几个壮汉抬着一个“巨无霸”鱼缓缓地走来。“巨无霸”鱼摇头摆尾的,似乎在向人们问好,人们欢呼着挥手表示欢迎。紧随其后又是几条大鱼儿,后头跟着一条条可爱的小纸鱼欢快地游着,不时地互相亲昵着。小纸鱼的主人可是我们孩子,花灯会上也随之增加了几分童趣。

  鱼队的中间杂着敲着铜锣,打着大鼓的大人,声音震耳欲聋,使花灯会更显热闹。几个淘气的小男孩跟着他们的爸爸和爷爷,举着燃完的烟花剩下的杆儿做成的小小火把,走在鱼队的最后面,来回跑着,乐着。鱼队走到另外的地方,又该烟花炮竹上场了,“叭”,这儿的炮竹响了,“轰”那边放烟花了,真不知道该看哪儿了呢!

  元宵灯会“纸鱼儿”游,灯火通明喜乐洋洋!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3

  家乡的春节,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可有些还是有区别的。

  临近春节的时候,马路上,树上,商店前都张灯结彩;时不时还会响起一阵阵的鞭炮声。各个超市里大人们老人们都在办置自家的年货,把超市挤得个“水泄不通”。而孩子们则在外面成堆成堆地玩,好不热闹!

  到了春节的前一天晚上,就甭想睡好觉了,从晚上到早上这段时间就一直在放鞭炮,都没有消停会儿。真正到了春节这一天,一定要早早的起床吃饺子,在每次吃饺子时,姥爷总是会跑下去放上一挂鞭炮才会上来。这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工作飞鸿腾达。

  吃完饺子后,便是我们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刻了,那就是发压岁钱!姥姥姥爷坐在沙发上,而我们小孩子跪成一排各磕一个响头,大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我们疑惑地看着他们,没有得到答案,这时姥姥姥爷拿出了红包,我们笑着接了过来放到口袋里。接到钱包的那一刻,心里甭提有多开心了!接着我们就出去拜年了。出了门,就会看到地上都是红纸屑,看得眼花缭乱啊!遇见认识的老人就开心的说“新年好啊,姥姥!”转到时间差不多时便回家了。

  回到家便看到大人都在包饺子,我们也不甘示弱。先洗了把手,再把袖子撸起来,戴上围裙,坐到椅子上,有模有样地向大人们学了起来。我拿着擀面杖笨拙地擀皮儿。刚开始擀地是奇形怪状的,但是慢慢地就圆一些了。干完后就觉得好有成就感,但不幸的是我已经“面部全非”了。

  我们吃饺子时,我竟意外地觉得这次的`饺子异常的好吃,我吃了很多,弄得我还老打嗝。晚上,我们开始放烟花,在夜空下放出的烟花光彩夺目,包含着我们对新一年的期待和希望。

  想来想去春节便是我最想过而且过的最快乐的节日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4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的脚步离我们近了。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一天。

  备年货

  超市里人声鼎沸,里面的音响又在大声播报:“豆角二块六毛钱一斤,西红柿三块钱一……”随即又响起了喜气洋洋的歌声:“好运来,祝你好运来……”人们在各个货架上挑选着自己心仪的物品,一瞬间货架前竟挤满了人。

  有人在挑选着蔬菜,有人在挑着鱼肉,有人在挑着新衣服……可能是因为过年的缘故,人们都有秩序地排好队,等待着付款。出了超市门,每个人都憧憬着新年除夕夜的到来……

  大扫除

  过新年,当然要有一番新气象,新面貌。正是为了辞旧迎新,所以才会打扫自己的家。扫地、拖地、擦窗、洗被子、洗碗筷……每一个缝隙都不放过。虽然很辛苦,累得直不起腰,但是辛勤换来了一番干净、整洁。地板可以照清你的.脸,窗户闪闪发光,干净的衣物在窗外翩翩起舞。然后是自己的卫生,每个人都要洗澡,换上新衣新袜。整天大家都忙得团团转。

  除夕夜

  除夕的光景总是短暂而美好的。饭菜一个个送上餐桌,浓郁的香味顿时敞开来,使人垂涎三尺。当全部菜肴上桌时,就好比一桌“满汉全席”。

  大人们站起来祝酒,小孩子们就抓紧时间,争先恐后地夹起好吃的往嘴里送。烫烫的饭菜总是会使我们张开嘴哈气。大人们坐下来时,除夕的团圆饭才刚开始:有人一声不吭地享受着美食,有人和老者们谈笑风生,顾不上吃饭,还有人吃一口,然后没等咽下去就开始说话了。

  饭后,大人们笑着离开,小孩们口袋里塞得鼓鼓囊囊的,装的全是零食。除夕夜里,老人们守岁,小孩子们总是沉沉地睡去,做着香甜的梦……

  春节已经过去了,但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它像一本书,记载着我的成长,它又像一盏灯,照亮了新的开始。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5

  我的家乡就是一个小村子,也没有特别的风俗习惯,只有过年的时候最热闹人最多,因为过年了,大人们就回家了……

  我现在回想起来,还依旧怀念以前的新鲜空气,树林,池塘和傍晚的萤火虫,还有家乡过年时候的氛围,祖庙祭祀,舞龙,跳舞……然而现在已经看不见了,都变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一块块水泥地,在也没有舞龙,欢快跳舞了,很多有趣的节目,因为每人参加而取消了,过年时候氛围也慢慢减淡了。家乡的风俗还在,但是风俗的氛围已经慢慢没有了。

  我回想起过年时候,白天里去叔叔伯伯家拜年,一起围在一桌吃饭,大人们说着一年的.工作和生活的艰辛,而我们小朋友们从来都是沉迷于放烟花,炮竹;晚上时,我们聚在火炉边月光下聊天,唱歌跳舞,那时候的笑容是多么的开心和真实。然而现在,再也体会不到当初的那种过年的氛围了。现在的大人们还是在一起谈论一年的工作生活,小孩子也还是在玩游戏。但就是感受不到以前的氛围,有些人说是因为过年工作的原因不能回家,不能放烟花炮竹,才没有过年的氛围。

  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原因,只是大人世界里的一种自我麻痹而已。以前,他们聊天的都是家常理短,但现在都是围绕着工作事业。一板一眼,没有以前的抱怨和啰嗦;现在都是吹捧和炫耀。我很怀念以前家乡的风俗,一家人围着桌子,烤着火的美好时光。家乡的风俗还在,但是风俗的氛围却不在了。

  我满满回忆起,过年时候村里人真实的喜悦,家人一起团聚吃饭玩耍的温馨。我希望,可以再一次感受家乡的风俗,再看一次我们节日欢乐的笑容。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6

  过年,不仅有五花八门的活动,更有平时吃不到的美味。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好吃的酱油肉了。在温州,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阳台晒酱油肉,那场面想起来就让人流口水呢!

  冬至的前几天,我们去外婆家做酱油肉。可是酱油肉怎么做呢?怎么做才好吃呢,外婆说,酱油肉一定要在冬至前后这几天晒,因为西风比较干燥,腌制酱油肉更容易晒干,不易坏。

  外婆开始示范起来:先把五花肉去皮,切成大约5厘米左右厚度的长条,然后放入一些叫做“二锅头”的白酒和酱油腌半天,最后放入花椒,蒜,姜片。外婆说,酱油肉好不好吃,取决于酱油好不好,是否有腌入味。然后问我:“萌萌,你要试试吗?”我当然愿意。洗好手后,外婆指导我不停的搅拌,揉捏,给五花肉按摩,这样能让肉更快的入味。大约过了十分钟,肉的颜色明显变深了。接下来大概要晒3—5天,我们就能吃到美味的酱油肉啦!

  冬至来临,“酱油肉来啦———”妈妈把热气腾腾的酱油肉端出来了。我好奇的看着酱油肉:肉已经完全染上酱油的红褐色了,里面的酱油似乎被蒸出来了,在碗底还不安分的吹出一股股热气。闻了一口,酱油的微甜和肉特别的鲜香融合到一起,形成一股特别的味道。轻咬一口,开始微微的鲜甜味充斥在嘴间,转眼间肉的鲜味就迫不及待的钻进喉咙……因为晒干了,肉质很有嚼劲,鲜味也很好的锁在里面,让人回味无穷。

  吃着美味的`酱油肉,我们听着妈妈讲起酱油肉的寓意:“你们看酱油肉的颜色是不是红褐色?因此过年吃酱油肉也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原来如此呀!

  我们的家乡风俗很多,想了解吗?来我的家乡——温州看看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7

  春节那一天,家家户户都定是会做一大桌子好菜的。对于我来说,安徽的美食是我记忆中最为深刻的家乡风俗。

  在这众多美食之中,最符合我口味的当是白白胖胖的米粑了。它的做法我略知一二,也和奶奶实践过几回。第一步不消说,用水与面粉充分糅合成鼓鼓囊囊的大面团子,那外形跟吃撑了的“年画娃娃”有得一比。第二步便是捏皮了。跟“隔壁”那饺子不同,米粑的皮像是放大了几十倍,并且要靠人工一步一步小心翼翼捏制而成。往年我都是手扒一小块面团,拇指轻轻按住中间部分,另一只手拉、扯、捏、扭,直到变皮在手下“规规矩矩”地圆起来。我最享受也最喜的当是第三步了。

  第三步是奶奶的“专场”。她熟练地将葱、蒜整齐地切成小段,肉沫和着豆角、蒜泥、小葱糊糊涂涂地被奶奶的锅铲轻盈地翻炒着,小火炒后的香味总使我陶醉其中。豆角的酸溜溜、肉末的咸香、以及绿油油的小葱,“奶奶牌内馅”的味道,老家人都是赞不绝口。第四步的步骤与包饺子大相径庭,因此想必各位都是通晓的。值得一提的是米粑周圈包起来的花纹,这个得讲究。先是卷一卷,再是旋一旋,最后包一包,仿照的是孔雀尾巴上的纹路。

  全部步骤完毕,上锅一蒸,便可以狼吞虎咽了。米粑的'外皮虽软糯绵密,但毕竟无味。因此各家会备上一碟自制辣酱,辛爽入味,辣酱各不相同,像我家,便会有一种舌头发麻的感觉,却不是太过于辣。

  春节是一年最热闹的时节,鞭炮声声声入耳,酒肉味丝丝入心,大红“福”字映入眼帘,美好的一年总在这样的团圆中开启,总在米粑鲜美的味道中开启。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8

  说起我的家乡,我爸爸的祖籍是四川达州市,我妈妈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达州我从来没有去过,也不知道什么样?我是重庆出生,重庆长大,重庆就是我的家乡。

  据外公告诉我,重庆及其周边川渝地区,历来就有中秋节“打糍粑”的习俗。过去物资不那么丰富,中秋节有月饼吃,那是很奢侈的事情。普通老百姓,特别是乡村,都是靠自己动手,打糍粑过中秋节。

  每个农家小院,基本上都有一两个,青石做的“兑窝”。四四方方,上面大,下面约小,中间有一个圆圆的深窝,再配上一个“兑窝棒”,平时可以用来舂米,中秋时节就用来打糍粑。中秋节这一天,子女们都回到老人身边,把自己种的糯米蒸熟,趁热放进兑窝里,开始打糍粑。这可是个力气活,一般都由几个青壮年,轮流来完成。一个用劲地舂,一个不停地翻动。糯米舂烂以后,黏劲十足,舂下去容易,提起来却十分吃力。一直要舂到看不见米粒,非常柔软才行。几个回合下来,没有不脱外套,不头上冒汗的。小孩子们在旁边看热闹,偶尔也嬉笑着上来捣鼓几下,不一会就会败下阵来。

  糍粑打好以后,合上事先炒熟磨好的黄豆粉,加上白砂糖,真是又香,又糯,又甜。也可以做成圆饼状,象征团团圆圆。一家人坐在桂花树下,赏月,吃糍粑,也是其乐融融。

  三年级的上学期,我们班到“乐耕农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体验了一把打糍粑的.乐趣和辛苦。同学们排着队,轮流着上,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也打不了几下。那是工作人员,事先基本上打好了的,我们就是去体验一下罢了。

  中秋节吃糍粑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只不过,现在不用自己动手去打了。超市里随时都有卖的。

  老师的话:哈哈哈,那个时候麒恩好小,好可爱哦!被打糍粑的你萌到了,可爱可爱!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9

  我的家乡在福建,那里充满了我甜蜜的童年回忆。那些美好的瞬间让我难以忘怀,那些美味的水果也让我念念不忘,还有那些特别的风俗让我记忆深刻。

  我的家乡有很多奇特的水果。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妈妈出门去了,我自己一个人在家玩,不一会儿,饥肠辘辘的感觉驱使着我到厨房里去寻觅好吃的。我在厨房里翻翻这儿,看看那儿,顿时,一个金黄金黄的大木瓜出现在我的眼前,怎么吃呢?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小刀把它切开,黄灿灿的果肉包裹着一颗颗滚圆滚圆的`小黑籽,就像一颗颗圆溜溜的小珍珠,摸起来滑滑的。我捏起一个放入嘴里,咬了一口。哇!好辣啊!满嘴都充斥着火辣辣的味道。这个小黑籽味道还挺怪呢,害我喝了三杯水才让那味道在我嘴里渐渐淡去。不过,木瓜的果肉的确好吃,吃起来甜甜的、软软的。

  除了木瓜,在我的家乡还有很多奇特的水果,比如小柠檬和波罗蜜。说起波罗蜜我总会想到大榴梿,它们长得实在是太像了,外面都有尖尖的刺,好像同胞兄弟。虽然它们长得像,但吃到嘴里的味道却有很大差别。大家都知道榴梿闻起来臭臭的,吃起来香香的,而波罗蜜的气味和味道都是甜甜的,吃完很久,嘴里还留存着它的香甜。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喜欢那香甜的波罗蜜。

  此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特别的风俗,比如我们家每当过年吃完年夜饭的时候都要跳火群。什么是跳火群呢?就是把地瓜藤放在院子里,然后放火烧起来,让全家老小都从火群上跳过去,预示着新的一年里所有的霉运都被火烧光了,很特别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10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又称“龙舟节”。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自然是赛龙舟了。

  妈妈说,赛龙舟这一习俗在战国时期就形成了。据说,楚国诗人屈原因国家衰亡而投江,楚国人们急忙划船找屈原。他们争先恐后,一直没有找到。之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就借龙舟驱散江中鱼虾,从春秋到现在,人们常常划动龙舟,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

  龙舟,自然是与龙相似的船。它们往往像一条条在水中遨游的水龙,龙首高昂,好似随时准备腾空而起。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区不同,龙舟也不同。如杭州的龙舟,长18米,挠手32人,龙舟狭长,龙头呈黑色。整条龙舟上都有木雕鳞甲,有时还会有纱灯、锣鼓、旗帜等装饰。

  宋代诗人张榘在《念奴桥》中写: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这让我想到了五月初五河边龙舟争相竞赛,高举旗帜,奋擂击鼓,一争高下的场景。那一天,无论小孩、大人,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都早早到河边等龙舟,给宁静的河岸增添了几分热闹。人们焦急地等待龙舟出现。不知谁大喊一声:“龙舟来了!”成百上千人的目光一瞬间聚集在河的`上游。“咚咚咚”一艘龙舟伴着喜庆的锣鼓声出现了。接着,第二艘、第三艘……一条条龙舟飞驰而过。后面的紧追不舍,前面的也不甘示弱。龙舟在这样你追我赶中,随着锣鼓消失在河的尽头。

  赛龙舟,是中国的重要风俗,它不仅是一次比赛,还是工业水平的展示会。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11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到了,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红灯笼,而且吃饭之前还要放鞭炮,晚饭也和平常不一样,要吃汤圆。

  大约五六点了,“怎没还不开饭呀,我都快饿死了。”在一旁的我不耐烦地说道。这时,爸爸说到院子里放鞭炮去,我便去跟爸爸一起看一看。爸爸把鞭炮挂到树枝上,拿起了打火机。“噼里啪啦”,鞭炮声就便响了起来。“开饭了,开饭了。”终于听妈妈喊道。

  我闻声一溜烟就跑到了屋子里,一坐到椅子上,我伸手接过一碗元宵,圆圆的白白的好像一个个乒乓球。我迫不及待的品尝了一个,是黑芝麻的口感润滑鲜嫩真是太棒了!那种香喷喷的气味让我回味无穷。吃完元宵后,我便来到了院子里去看爸爸放烟花,还没有开始,我们一家又等了一会儿,烟花终于开始放了,因为离得太近了,看的非常清楚,仿佛就在头顶一般,忽然,弟弟说了一个字,“看”。

  我只听到‘嘭’地一声,仰起头来看到一片片烟花在空中绽放,五颜六色的花瓣飘在空中真是美极了,有的.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有的像萤火虫般满天飞舞,有的像一座雪山炸开了一般!看的要数“大礼花”,朵朵犹如火山爆发,嫣红、翠绿、金黄……烟花虽然只是短暂的暂放,但它留给我的却是美好长久的回忆。

  汤圆的美味,家人的团圆,烟花的美丽让我更爱我家乡的风俗习惯。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12

  春节是我们每家每户的重要节日,风俗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了!“噼噼啪啪……”这个声音把正在做美梦的我惊醒了。我听这声音就知道春节来啦!在春节里,年夜饭是必不可少的风俗啦!晚上我在门外,只见妈妈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汗水淋漓;所谓年夜饭,就是家里所有人都聚在一起吃自己爱吃的菜;我像一只小馋猫一样,闻着味儿走了进去,走近一看,哇,妈妈真在做听名字就很美味的“红烧猪腿!”首先妈妈先用烫水把它煮一遍,放进盆里后抹上甜甜的蜂蜜,哇!现在就已经开始流口水啦!

  然后放进油锅里炸一炸,这一下白嫩嫩的`猪蹄变成了金灿灿的黄色,现在味道变得更香了!等下做好了还用说吗?最后妈妈把八角,麻椒,酱油,草果,姜等食材和猪腿一起熬制。过了一会儿,猪腿变了一个好看美味的颜色:棕色让人看了想吃,肯定吃了之后还想吃口水一直流个不停!盼呀盼呀……都已经等好久了,怎么还不吃年夜饭呢?忽然一阵香味飘来,对我这个吃货来说两眼都放光了!原来妈妈已经开始上菜了,那猪腿儿出锅后变得太诱人啦!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每个人都互相对家人说着祝福溶,年味十足!当然在春节里不止有年夜饭,这个风俗还有很多,比如:猜灯谜,贴对联等等有很多你最喜欢哪一个风俗呢?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13

  一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到吃粽子、洗艾草、赛龙舟,不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系五色缕。

  五色缕也叫延年缕,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色彩明艳、鲜亮的丝线编成的细绳,从五月初一开始系在人的手腕上或脚腕上,直到初五才能摘下来,有防御蛇蝎和避灾免难的寓意。这个习俗究竟从哪一辈开始不得而知,仿佛是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有。

  在我们家乡戴五色缕有一个讲究,不能随意丢弃,要戴到端午节那天洗艾草水时才能解下来,且解下来的五色缕要扔到河里,如果解下来时遇到下雨天最好,有让灾难病痛随波而逝,这一年将会过得风调雨顺平安顺利的寓意。

  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因为编成五色缕的丝线的质量太差,我戴着一出汗,手腕上就红一道绿一道的,花花绿绿,活像个调色盘。我觉得不好看,于是等到没人时,我就趁机将手腕上的五色缕解下扔进了垃圾桶里。不幸的是,正当我以为这件事已经悄无声息的.过去的时候,外婆发现了,将我狠狠地斥责了一顿。那眼神仿佛我犯了十恶不赦的大错,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斥责后她又仔仔细细的挑选了5种颜色明亮的丝线重新编成了五色缕再次系在我手上,且一遍遍的叮嘱我不能随便摘下来,说那是我这一年的平安福。

  现在我和外婆已经没住在一起了,但是每逢端午节即将到时,妈妈都会编好五色缕并系在我的手腕上,五色缕成了我过端午节的象征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14

  年的脚步一天天近了,腊月也已悄然到来了。

  在我的家乡,一进腊月人们就充满了迎春的热情。走进腊月,年的味儿渐渐地浓了起来,这味儿是从家乡喷香的腊八粥里溢出来的。

  每年腊月初八的这一天早晨,各家的主妇们就早早地起了床,忙着洗糯米、捡各色豆类、选各种干果,备齐各种佐料,用小火慢慢熬制腊八粥。腊八粥中赤豆、红豆必不可少,白糖也是重中之重!白糖主要让粥变得甜腻腻的,有甜蜜的口感,而赤豆、红豆则不一样,这可是有故事的'呢!

  传说有“赤豆打鬼”之说。据说上古时期,有恶鬼专门作祟,小孩子生病、人们品行不端等都是因为恶鬼的原因。而这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单畏惧赤豆,所以人们在腊月初八这天熬粥,借粥里的赤豆、红豆来打鬼,驱疫迎祥,这才有“赤豆打鬼”之说。

  熬制腊八粥,要耐心地用小火熬制,等到热气腾腾,香味弥漫整个厨房的时候,腊八粥就熬好了。那份精致,那份温暖,是商店里买来的八宝粥无法媲美的!在寒冷的冬季早晨喝上一碗热气腾腾、香甜软糯的腊八粥,就仿佛心被融化了,全身都热乎乎的。不管寒风多么刺骨,始终洋溢着温暖。

  腊八节喝腊八粥,腊八节过后,马上就要迎来了春节。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是春节的前奏,它也别有一番风味!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15

  宝清,一个坐落于东北的县城。

  虽没有高大雄伟的建筑,也没有远近闻名的景色,但在宝清人的心里,这座与世无争的小城,正是我们心中的全部,人们朴素的性格,极具风味的小吃,具有特色的民俗,都是我们留恋它的原因。

  东北,冷的代名词,哪怕是立春,也仍旧是一片白茫茫,宝清人爱杀猪菜,就像北京人迷恋北京烤鸭,在冬天,严寒也抵不住我们火热的心,叫上几桌亲戚,在一起喝喝酒,打打牌,唠一唠家常闲话,小孩儿成群结队,到外面拉爬犁,转冰上陀螺,到了饭点,再端出用酸菜,血肠,五花肉做成的杀猪菜,边吃边唠,其乐融融。

  不仅杀猪菜,汤子,粘豆包,白瓜子也都是宝清不可缺少的小吃。因为天冷的.缘故,这些食品更容易储存,逐渐的成为宝清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你尝试过在冬天钓鱼吗?对于宝清的钓鱼爱好者,这些都再平常不过,与两三个好友,来到冰厚一米的水边,用专属的工具在水面凿出两个洞,搭上帐篷,摆上炉子,坐等鱼儿上钩,虽然外面寒风刺骨,但炉子温暖的火光,与朋友之间钓鱼的快乐,将这份看似难熬的时间,赋予了别具一格的乐趣。

  说到这里,怎能不提到扭秧歌?伴着锣鼓,人们穿着鲜艳的服装,舞着,舞着,期间既有20多岁的小伙子,也有60来岁的大爷阿婆,还有一群玩玩闹闹的孩子,好不热闹!

  每个人对于家乡,都有着同样的感觉,宝清,一个坐落于东北的县城,地冷,心不冷!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16

  要说春节过后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那肯定就是“元宵节”啦!在中华众多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元宵节了。

  元宵节有很多习俗,例如:吃元宵、猜灯谜、踩高跷……而在诸多习俗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吃元宵”这一习俗。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做“浮圆子”,后来又叫“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这不,我和妈妈就动手来包元宵啦!首先我们先准备材料:糯米粉、白糖、植物油、水。接下来就到重要环节啦!先取适量糯米粉,倒入少许水,揉成糯米团。这贪玩的我,竟然在揉糯米团的时候,揉着揉着玩去了。要不是妈妈提醒我,我就把包元宵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哈哈!

  然后要把糯米团分成大小适中的小团,在中间挖个洞,加入事先准备好的.糖和芝麻馅,继续揉成团。就在这一过程中,我与妈妈进行了一场比赛:比谁包的元宵又快又好看!那场面叫一个激烈:只见妈妈手疾眼快,一个接着一个可爱的元宵诞生,包得又快又好;另一边的我脸涨得通红,看着妈妈动作的迅速,给我急得直跺脚。我已经猜到了结局,只好主动认输,并向妈妈请教。最后终于全部都包好啦!

  再把它们放入锅中煮一煮,完成!晚饭桌边,我们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突然有一种涌上心头的幸福,那是团圆的幸福!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元宵节,团圆,幸福,祥和,美满!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17

  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有一个习俗,就是吃粽子,说到吃粽子,他还有历史发展呢!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叫“角粽”,不过它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到了晋代,粽子才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那时,包粽子的原材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所以被称为“益智粽”,现在我们吃粽子是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

  去年的端午节,我也包了粽子,我包了红枣粽,白水粽,蛋黄粽和五谷粽。我还知道了很多我没吃过的粽子,比如烤萝卜粽,不过我不喜欢吃,因为这个粽子很辣。当然,也有我爱吃的,比如刨冰可口粽,这个粽子跟其它粽子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不是热的,而是冰的。包这个粽子时,要把一个冰了的白粽拿过来,把里面挖空,放进冰淇淋,再把外皮包好,裹上糖浆,在糖浆上放点冰沙,再浇上果汁,就可以了。

  后来,我还把一枚硬币包了进去,就像把硬币包进饺子里一样,吃粽子时,我还真吃到了那个粽子。

  我们的粽子还得过奖呢!江西一座宋代古墓里有两个粽子,这是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实物粽。还有西安的蜂蜜冰粽子,是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广西南宁有体积最大的.粽子,可以给250人吃,重达350公斤,好多人一起都搬不动。上海城隍庙有体积最小的粽子,只有10克,小得像手指一样,一口可以吃好多个。

  粽子还有美好的祝福,是求得功名,光宗耀祖的寓意。

  我的家乡有很多有趣的节日,每个节日也都有习俗,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发现。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18

  我的家乡在河南新乡的一个小县城——原阳,这里虽没有大城市的繁荣,却有着独特的风韵。尤其是大年初一的踩高跷表演,更是家乡的一大亮点。

  在我们家乡,只要提起踩高跷,那真叫个家喻户晓,并已然成为一种潮流。只要给人一个高跷,谁都能给你踩出各种花样来:正着踩、走马踩、斜人踩……男女老少,人人精通。一到大年初一的早上,人们便早早走出家门,风风火火地向街上涌,一场盛大的踩高跷表演即将绚丽登场。

  一会功夫,街道便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虽然在高跷上行动不便,但踩高跷的人们却自有一番诀窍——抖动,以这种独特的形式为大家献上最美的新年祝福。

  咦?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怎么在这?看!那边的福娃好可爱呀!哇!葫芦娃可真神气……此情此景引逗的一些孩童心里发痒,也争着加入踩高跷队伍,那一条条彩色的长龙越来越壮大,一眼都望不到边。

  队伍被观众们围得水泄不通,他们一边欣赏,一边唠着家常,悠闲自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踩高跷也渐渐进入了高潮。围观的人们喝彩声此起彼伏,表演者的`动作也越来越繁复花哨,令人久看不厌,演到精彩之处,人群中便爆发出一阵惊呼,这样喧闹的场景会一直持续到深夜才结束。精彩的高跷表演为节日增添了许多喜庆的气氛,让人意犹未尽。

  啊!家乡的高跷就如醇酒一般,醉着我们的心,醉着我们的魂。身为中华儿女,我们一定要把这份瑰宝永远传承下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19

  你好!学期到这里就结束了,让我们介绍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很美很美……家乡是我们过年一定要回到的地方,可以和亲朋好友团聚,聚餐……

  我的家乡在一个叫幸福村的村子里。名字的由来,大概是因为这个村子里的人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吧。对了,我们村的人有个特点,就是每天都笑眯眯的,不发脾气,很开心。而且我们这里很暖和,冬天的平均气温是2到12度。

  走进幸福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水泥路面。路的左边是一个河塘。核桃里有小鱼和荷花。大陆右侧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平时牛羊在这里吃草。再往前走,可以看到几户人家,还可以看到几户人家饲养的鸡、鸭、狗……各种动物。路的右边是一些麦子、大米……还有其他蔬菜和民间杂粮。再往前走,就到了外婆家。走到外婆家,就会看到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有的在打牌,有的`在聊今年的新型肺炎,还有的围坐在一起。我们做体力活,我们坐在桌旁玩游戏,当然我们也做作业。我家的前后左右都是山,山上有竹子和树木。有时晚上,我们会去山上打野兔。我们还会去山上砍一些竹子,然后选最好的做笔筒。我们还做了一套不用的扑克牌小筐,用来装垃圾,或者给客人吃水果,瓜子,花生……各种各样的东西。我的家乡风景秀丽,山高挺拔,水清澈见底。多么美丽的家乡。

  这是我美丽的家乡,你觉得她漂亮吗?如果你觉得好玩,我邀请你来我的家乡玩。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20

  期待了很久,终于到春节了。春节是我们小孩最喜欢的节日,因为春节有很多有趣的习俗,特别有意思,比如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领压岁钱等等。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两种与众不同的春节习俗,那就是我们曲靖特有的“松毛餐桌”和“除夕祭祖”。

  在我们老家,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饭我们不在餐桌上吃,而是要去山上采摘些青松毛,铺在地上,再把各种好吃的饭菜放在松毛上,大家盘腿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因为松毛是青色的,“青松”跟“轻松”同音,因此松毛的寓意就是一年四季都“轻松”,还有清洁平安,除旧迎新的意思。一顿美味的年夜饭后,“松毛餐桌”就成了我们小孩欢快的`“游乐场”,我们在上面打滚,做游戏,玩得可嗨了。

  我们老家还有一个特色的习俗就是“除夕祭祖”,俗称“上坟”。在大年初二的时候,我们都要去山上祭拜那些已经不在世的亲人,带上饭菜、糖果、水果、茶酒等物品,把这些贡品敬献在墓前。我们都跪在墓前,带着一份庄重与缅怀,跟着长辈们说:“请不在的亲人过年了,福佑安康,亲戚平安,一切顺利,万事如意。”这样的仪式教会我们小孩子:做人不能忘本,每逢佳节都要怀念亲人,铭记先祖。我们在这个世界过年,也要祝福我们的先祖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年。

  这就是我们家乡比较特色的春节习俗,是不是很有意思呢?亲爱的朋友,你的家乡有哪些有趣的春节习俗?赶快告诉我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21

  广州具有文化意义的节日风俗有很多,但是特殊的风俗只有一个——喝早茶。

  广东早茶是一种岭南民间的饮食风俗。广州人把饮早茶当作吃早餐。广州人去茶楼喝茶吃点心是一种传统,既健康又实惠。

  清晨,我们一家人去喝早茶,来到茶楼,总是无比热闹,传进耳朵里的或是“饮佐茶未”或是卖点心的吆喝声,看到的都是人们享受点心的情景。

  看到他们的.食物,我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看了那么久,我也该吃点了吧,我拿起手中的茶杯喝了一口绿茶,这味道仿佛在夏天吃冰棍一样,清爽至极。过了一会儿,一盘盘具有广府特色的点心陆陆续续上桌。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菠萝糕放入嘴中细细品尝,里面的萝卜顿时在我口中蔓延开来,我不禁闭上双眼细细品味。“这真是太好吃了!”

  于是我开始品尝在桌上的每一件点心,它们都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特色,它们的味道在我的味蕾中徘徊跳跃着,就像是共同演绎了一场关于早茶的交响曲。有香的、脆的、软的……我三两下把一盘点心吃得精光,正想再来一块,却发现只有空盘了,我咽了咽口水,觉得唇齿留香,真令人回味无穷。

  喝早茶代表了广州人独有的特色,茶代表了好客儒雅,点心代表情心细致,这些精髓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把这个风俗传承下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22

  春节期间,我的家乡有很多习俗,比如:贴春联、舞狮、包饺子……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包饺子了。

  除夕夜,妈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馅和饺子皮,准备包饺子。只见妈妈和婆婆在一旁包着胖乎乎的饺子。我觉得很好玩,就忍不住拿起了一张皮准备做一个。我左手捏着饺子皮,右手拿了一根盛满馅料的筷子,放在皮中央,把饺子皮的两端合在中间,使劲捏。不料,馅从饺子皮里滑了出来,从旁边钻了出来。我见状连忙堵住馅儿,皮儿却还是“张了张嘴”。工作久了,就是“嘴巴”合不拢,成了一头满脸面粉的“大猫”,看得大家乐见其成。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坐在沙发上。看到我垂头丧气的样子,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放弃吗?”我点了头。 “来,我教你。”说完,妈妈又给我做了示范。看完之后,我明白了很多。再拿起一张饺子皮,学着妈妈的'样子,把饺子皮拿在手里,用筷子轻轻夹起一个小馅儿,把饺子皮的两端拉出来,然后合拢,用虎口用力捏,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就做好了!我按照这个方法做了几个。

  “我们来包饺子吧!”说完,妈妈把包好的饺子放进锅里。不一会儿,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我连忙拿起筷子尝了一口。太好吃了!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屋外,鞭炮声依旧彻夜回荡。

  家乡的风俗习惯很多,下次我会一一告诉你。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23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万里不同情。”家乡的春节一丝不苟,却也热热闹闹。上饶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的。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便是过年的彩排,家家要做灯盏果,还有吃糖:麦芽糖、江米糖,水果糖……糖的形状多种多样。听奶奶说还要烧灶王,俗称灶王上天。做糖是为了让灶王甜甜嘴,让他在天上多说点好话,让我们来年过上更甜蜜的日子。

  过了小年,爸爸妈妈便忙着去超市买年货,我们乡下还要买年画。爷爷奶奶也不闲着:打扫房间,清理垃圾,务必要干干净净地过年。民间俗称扫房。

  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赶着做年菜,到处都是酒肉的香气。许多菜还很有寓意,像鱼啊,年糕啊,饺子啦那都是年年必备的菜品。男女老少脸上洋溢着喜气,门外墙边贴上红红的春联,大门也要贴各色的年画来装扮一下。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这是守岁,希望来年有个良好的'开端。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会为守岁的人送来欢歌笑语。

  正月初一是一个忙碌的日子。许多老人会去庙会里祭拜,男女老少也穿起新衣服去亲朋好友家拜年。我们也是不例外的,这一天能得到许多压岁钱对小孩子来说,那绝对是一年中收获最丰又最肆无忌惮的日子。在这一天的大人脾气好到了极点。

  元宵上市家家都要吃汤圆,吃完晚饭大家会去街上猜灯谜,看花灯,还有一些地方会舞龙。加上元宵节,明月当空好景美不胜收。

  过了十五,春节就算过完了。于是春节在噼里啪啦中大笑着走来,又在噼里啪啦中大笑着离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24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春节时,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今天,我来说一下我们家的春节风俗。

  每当过年的前几天大街上便会非常热闹,市场里的商店都打扮得红红火火,有各式各样的灯笼,春联,红福,年画等。有些店还准备了我们小孩子最喜欢放的鞭炮,鞭炮的种类也有很多,有摔炮、烟花、响炮、冲天炮这些是小的,还有大的鞭炮,有卷炮礼炮等,市场上更是人山人海,有的人这里买了一大包那里买了一大袋,像是从市场白拿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是啊!辛苦了一年。该好好犒劳一下家人了。

  每当过年的那一天,路上会变得香气浓郁,走在路上你会闻到各种香气,因为每家每户都在准备年夜饭的菜。晚上在吃年夜饭之前,我们会点上蜡烛,祭拜死去的亲人,让他们也来吃我们亲手做的年夜饭。我们还会给他们倒酒,烧纸钱,希望他们保佑我们家平平安安万事如意。对呀,祭拜了他们以后,就是吃年夜饭了,一整桌美味佳肴,看得我眼花缭乱,手中拿着的筷子,不知该如何下手。吃好年夜后是放鞭炮环节了,我们会把买来的鞭炮放掉,那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天空中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次第绽放,变成了花的海洋,光的世界。之后就是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了,就是我们家乡春节的风俗,令我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25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新的一年里,祝大家年年有余,身体健康!我的家乡——沙井,沙井人准备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买年货,要准备吃、喝、穿、用的,好在新年体现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十八就开始大扫除了,家家忙得不亦乐乎。小孩子们负责擦桌子、扫地……大人们负责擦窗户,把垃圾和灰尘清理干净。再把糖果盒、大吉子、油炸糖环等摆上桌,迎接客人。

  除夕可是热闹,家家都赶做年夜菜,到处是海鲜与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夜晚,在广场上还有很多人提着灯笼去散步呢!

  在年初一,我们要到奶奶家拜年。大人们在打麻将,有兴趣的小孩子和哥哥姐姐打三公,我可是出了名输钱最多的小孩。男人们自个开一台麻将,女人们开两台麻将,真是热闹非凡,尖叫声、电视声、麻将声像个菜市场。到年初二亲人就会来做客,我们也去串门拜年,大人们一碰面就一直不停的互相祝贺,如身体健康、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等,然后就派红包,而我们就不停地收红包,可高兴了!他们在聊天,彼此问候近况。我们却对有些亲人和他的孩子感到陌生,不敢吭声,比平时安静多了。下午,还有舞狮表演,舞狮代表吉祥,意味福气来了,大家十分乐意它们进入自己家中。

  一眨眼,新年就过去了,学生该上学了,大人们要上班了。大家都舍不得新年的过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26

  寒假一到,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春节。

  春节前几天,家里的老人会把辛辛苦苦养起来的猪、鸡、鸭杀掉,用鸡、鸭来祭祖。大人也会买一些糯米,把糯米洗干净,猪血放在锅里烧热。家里的锅和我们现在用的锅不一样。其直径约1.3米,只能烧木头使用。将猪血烧至杏色,捞出。然后将糯米煮沸,加入猪血,煮至凝固。取出放入蒸锅中待凉。我们称之为“米血”。

  除夕夜,大家拿出米血蒸熟,取出宰杀的猪肉,杀几只鸡鸭。每个人都在晚上做饭。至于好吃不好吃,就看大人们的手艺了。大人们还煮了年糕、面条、鸡汤等等。有的会去城里买些小菜,一家人围着大圆桌吃年夜饭,谈喜事,碰杯说祝福。

  大家吃完年夜饭,就一起看了春晚,不一会就到门口放烟花了。

  初一,早上到处都是鞭炮的味道。我还在熟睡,被鞭炮声逼醒了。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我飞一般的`跑下了楼。早餐后,我和父亲在一起。要去拜年了,妈妈只好留在家里接待客人。

  初七、初八要上“香”。我开车去另一个村子的寺庙烧香。香长1米,直径5厘米。过了一会儿,有人来表演舞狮。每个人都很高兴。快结束的时候,大家敲锣打鼓,绕着庙转了几圈才回家。

  我家乡的风俗真多啊!我们应该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27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节日。在这一天,我们的家乡有着许多风俗。如:做香囊,包粽子,赛龙舟等。

  其中家家户户都会参与的,就要数包粽子了。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本是一个忠臣,可是得不到重用,不忍看到国家衰败,最终在国家被侵略时,不愿做亡国奴而投江自尽。屈原投江后,渔民们马上沉船下水打捞他的尸体,同时也有许多老百姓往家里抛洒食物和饭团,希望江里的鱼有了食物吃就不要吃他的尸体,就这样有了端午节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我十分喜欢吃粽子,也跟着奶奶学包粽子,将猪肉切成小块放入盆中,加入盐、生粉、料酒、蚝油、生抽,打入两个鸡蛋搅拌均匀腌制糯米需要提前浸泡两个小时,红豆提前一夜浸泡,加入盐、生抽、蚝油、食用油拌均匀将洗净的粽叶边折一下,卷成圆锥状,填满馅料压实,再取一片粽叶围上面,左手压下左边粽叶,右手压右边对折,绑上棉绳就完成了。还有蜜枣馅的,做法也是一样的,就是把肉换成蜜枣就可以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看着奶奶熟能生巧的样子,我做起来总是有一些问题,不是叶子卷起来对不上缝,就是绳子扎不紧一会儿就散开了。在经历无数次失败之后,一次次的`累积经验之后,我也成功地包出了成品的粽子。下锅煮了以后吃上自己的包的粽子,那真是香啊。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带香囊洒雄黄酒,每一个习俗都是家乡的传统,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让我们难以忘怀。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相关文章: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9-05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5-14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2-22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8-11

家乡的风俗作文[经典]02-01

家乡的风俗作文(经典)11-28

家乡风俗作文02-29

家乡的风俗作文06-17

(经典)家乡的风俗作文07-30

家乡风俗作文(经典)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