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门石窟
游龙门石窟1
星期天一大早我还没起床,就听爸爸说要带我去洛阳的龙门石窟游玩,我高兴极了,一下子就从床上蹦下来。
天气格外清朗,爸爸驾着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我们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到达了洛阳的著名景点龙门石窟。一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群结队的.游客,随后我们找了一名导游,我们一边观赏,一边听导游解说龙门石窟的来历: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的伊河两岸,从北魏至北宋400余年开凿有2100多个窟龛,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它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更给我们展示了当时书法碑刻艺术。一路上几乎所有的石壁上都凿有大大小小的佛像,有的躺着、有的立着、有的在微笑、有的在发怒……样子千姿百态。
跟随着导游的介绍我们来到了龙门石窟最大的卢舍那佛像跟前,在卢舍那佛像面前能让人感觉到自己很渺小,导游讲这尊佛像有17米多高,仅其头部高度就达4米多高,他的面部表情看起来慈善安详,好像在为我们的祖国祈福。
随后我们又观赏了潜溪寺、宾阳中洞、万佛洞、莲花洞等著名景点。其中莲花洞中有一个最小的佛像,它仅有两厘米大小,被称为“微雕”。
不知不觉观赏完整个景区已是下午4点多了,但我一点也没有感到累,我为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这壮丽的瑰宝而骄傲!
游龙门石窟2
“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世界文化遗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5a级旅游景点,它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河两岸的龙门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入石窟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边宽阔的伊河,右边参差不齐的峭壁。远看,陡峭的山体上有很多个小石窟。走近一看,原来石窟的'四周雕刻着排列整齐、密密麻麻的小佛像,一共有一万五千多个呢!形态各异的小佛有的盘腿而坐、有的站立双手合十,让人看了好不欢喜。不过也有一些因为各种原因不完整了,看到这些我感到十分可惜。
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了最著名的奉先寺。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的一个石窟,它的中间屹立一尊高17多米的大佛,名叫卢舍那大佛,差不多有五层楼那么高。大佛的面部表情慈祥,波浪形的发型,弯弯的眉毛像新月,下面有一双秀气的眼睛。脸旁的耳朵圆圆地下垂,还有一个鼻子高高地挺着。它整个人都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大佛雕刻得栩栩如生,感觉就是一尊真佛一样!
就这样不知不觉得我们逛到了快天黑,每一尊佛像我都很感兴趣总想去好好观察观察,但实在是太多了,一时真是看不完。最后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龙门石窟。在回家的路上我脑海里一直浮现着一尊尊佛像的姿态,感叹着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他们直是太伟大啦!
游龙门石窟3
说起龙门石窟,那是我非常熟悉和想念的地方。它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境内,同时也是距离外婆家最近的一个景点。从外婆家出发步行大概只需十五分钟左右即可到达龙门石窟,暑假里的一天妈妈带我到那里游玩。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陈毅元帅亲笔题写的“龙门”二字。往前走,眼前豁然开朗。伴着伊河水慢慢前行,我们来到了龙门山万佛洞,万佛洞因南北两侧雕有整齐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大大小小的佛依次排列,神态与样貌各有不同,都在闭目打坐。
绕过万佛洞,我们来到了龙门最大的石窟——奉先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卢舍那大佛,它完工于武则天统治的盛唐时期,面容与武则天有些相似。她大约有十七米高,耳朵有两米长。从正前面看卢舍那大佛,仪表端庄,面带微笑;站在佛像脚下仰望,她威严地盘坐在莲花座台上。她一只手手心朝上,一只手手背朝上。据说,因为它是龙门石窟最大的佛,这个动作表示“天下唯我独尊”的意思。
游完了奉先寺,走过一座桥,我们来到了河对岸,这便是东山石窟白居易遗址和白园了。东山石窟不及龙门山万佛洞的气概,但也令人赞叹。
龙门石窟中的洞窟真是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游龙门石窟4
我的家乡在洛阳,洛阳是九朝古都,它拥有许多的名胜古迹,龙门石窟就是其中之一。今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去洛阳八大景之首的“龙门石窟”游览。
龙门石窟距洛阳市南十公里,依山傍水,景色优美,它全长大约有一公里。
走进龙门石窟,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由我国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元帅亲笔题写的“龙门”二字。前方不远处有一眼清澈的泉水从山上淙淙地流下来。
我们边走边看,最小的石佛只有两厘米大小,雕刻得非常精致,叫人惊叹。随后,我们来到了龙门最大的石窟——奉先寺。我们先看到的是卢舍那大佛,她大约有十七米高,头有四米高,耳朵有两米长。从正面看卢舍那大佛仪表端庄,面带微笑地俯视着我们,从下面仰望,她威严地盘坐在莲花座台上,她的手一只在上,手心朝下,另一只手在下,手心朝上,据说:因为它是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她的这个动作表示“天下唯我独尊”的意思。导游说:奉先寺完工于武则天统治的'唐朝鼎盛唐时期,所以她的面容与武则天有些相似。在她的身旁还雕刻有七尊佛像,两尊是她的弟子,五尊是天王,这七尊佛像神形兼备,巧夺天工。
游览了龙门石窟,我心中不由得赞叹:龙门石窟真是我国石雕艺术的宝库啊!我是个洛阳人,我为洛阳而骄傲!
游龙门石窟5
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旅行,游玩赫赫有名的洛阳龙门石窟。
之前听妈妈说,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哇!龙门石窟可真伟大,我一下子对它憧憬起来。
一下车,我就看到一片人山人海,看样子这里果然名不虚传。走进大门,映入我眼帘的是那大大小小的圆形洞,洞里有栩栩如生的佛像,精致万分!这些佛像,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双眼紧闭,有的面目狰狞,雕刻的十分生动。然而,有的佛像却没有脸,令我很好奇,听导游说,是被外国侵略者盗取的,我听后十分愤怒。那个时候,祖国落后就会挨打,所以才会丢失这么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接着往前走,看到了一个既惊艳又壮观的佛像,这座佛像有18米高,仅头部就有4米高,耳朵长1。9米。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卢舍那大佛。她博大而壮美,慈祥和善,方额宽颐。传说是按照唐朝女皇武则天的相貌雕刻的。
我真佩服古代的`劳动人民,他们是多么伟大啊!那个时候没有电钻,没有大吊车和升降梯,他们就是用双手一点一点开凿出来,每一个佛像都流淌着汗水。我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用心保护龙门石窟,让它更加辉煌,更加美丽。
夜晚,我躺在床上,回想着白天龙门石窟那不计其数的小洞,栩栩如生的佛像,慢慢地进入了梦乡。梦见我把那些缺失的部分找了回来,让那些佛像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游龙门石窟6
中国有十大名窟,它们是云冈石窟,莫高窟,榆林窟,龙门石窟······
这个暑假,我有幸去了龙门石窟,在途中,导游小李哥给我们讲了龙门石窟的由来,我的心一下子被吸引了,脑海里仿佛出现了壮丽的龙门石窟。
不一会儿,车来到了山下,我迫不及待的跑进景区,走了一段路,顿时眼前一亮,整座山上都是像蜂窝般密密麻麻的洞窟,我走过去仔细端详,发现洞窟中有一座座神态各异的石雕,有的站着,有的端坐在莲花上,有的双手叉腰,有的神态严肃,有的笑容可掬,一个个都非常精美,看上去惟妙惟肖,好像真的一样,他们大小不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大的.有十几米高。我一路走一路看,想想古代的工匠真不容易,要在这么高的山崖上雕出这么精美的佛像,要花多少时间,付出多大的代价啊!最后我们来到龙门石窟最有名的卢舍那佛,看那大佛真是雄伟壮观啊!他有十七米高,耳垂都有二三米,看上去非常和蔼,旁边四大天王守护在他身旁,他静静的坐着眼睛看着前方,可惜有的雕像在几十年前被破坏了,有的经过漫长的年代被风化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导游小李喊我们打道回去了,我心里恋恋不舍的,龙门石窟真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令我大开眼界。
游龙门石窟7
今年暑期里,我和妈妈、表哥去游龙门了。龙门,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它同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我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今天,我能到此一游,感到很高兴。
龙门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五公里,伊水右侧。走进大门,首先是龙门桥。桥上写着两个气势磅礴的大字--“龙门”。走进龙门,登上山,就是石窟了。这些石窟都是凿在石壁上的。有的盘膝而坐,双目微垂;有的怒目圆睁,凶神恶煞;有的手持净瓶,踏莲花七彩宝;有的双腿交叉,双手合十,稳重大方。
在龙门石窟中,要数奉先寺大卢舍石窟是最精美绝伦的了。只见她盘腿而坐,双臂自然下垂平放。大佛的'面容丰满秀丽,双目宁静,平视前方,微露笑意,长长的耳朵有一尺二呢!这尊大佛体型巨大、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是龙门石窟的代表作品。
我们还看了其它的石窟,一个个都是气势宏伟,雕琢精湛,美丽之极。
龙门,不愧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结晶,祖国三大石窟之一,不愧为洛阳的名胜古迹,我们河南人的骄傲!
游龙门石窟8
大家知道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暑假,我和妈妈、妹妹有幸游览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它开凿于北魏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唐、宋、隋等朝代营造,有洞窟二千五百多个,有佛像十万尊。分为东山石窟和西山石窟,建在最高处的一尊叫做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为自己建造的,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这十万尊佛像中,有百分之九十被破坏了,有的缺手,有的缺头…这是为什么呢?有两种说法:一是三圣灭佛时期,意思是唐代的三个皇上叫他们去毁坏佛像,缺少头的则是被他们一斧子把头砍了。二是风化,由于长时间的风吹日晒,许多佛像有了残缺。这是多么可惜啊!
游览完石窟,紧接着,我们乘船进去了依河,进入依河,整个人都觉得心旷神怡,河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清儒明镜。依河也被称为“母亲河”,游走在依河上,我觉得自己依偎在母亲的怀里了。
到了对岸便是“白园”。白园是埋葬白居易的地方,里面还有白居易的石雕和他喝茶的地方,这不禁使我想到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许多诗句,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同时也想到了唐代著名的诗人们:李白、杜甫…
这次的龙门石窟之旅真使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游龙门石窟9
“瑰宝珍窟百丈岩,神工鬼斧历千年。”
在多朝古都洛阳,有这样一处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方,它历尽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令人心驰神往,它就是坐落在伊河两岸的龙门石窟。
趁着金秋国庆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到了龙门石窟游玩。
走进龙门,两排林木郁郁葱葱,石板小道更增添一种韵味。墙上的每个小窟中都有佛像。别看这窟小,佛的神情和手势都是非常清晰的。有的双手放在腿上,目视远方,让人感到温暖;有的双手合十,虔诚闭目,仿佛在祈祷什么;有的眉头紧皱,面目狰狞,盯着什么地方,让人毛骨悚然……
行至奉先寺,那尊最高最大的`佛占据了我整个眼睛。那尊佛名叫卢舍那,它通高17。14米,光头部就足足高4米。他发髻呈波浪形,面部圆润,眉毛如那弯弯的明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睁半闭,像在打瞌睡,又像是在俯视山下的伊水。嘴角藏着隐约的笑容,显现出他的慈祥与平静。他的表情就如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人捉摸不透,严肃中带着一份慈祥,慈祥中又有一丝神圣与威严。我不仅赞叹这惊人的高度,也佩服这精湛的技艺。
漫步伊水边,夕阳的余晖洒满水面,犹如一位少女披上素装,优雅而平静。微风轻拂湖面,层层涟漪荡在水面上,就像少女脸上漾起的微笑,让人舒适。水中的鱼儿成群结队,在水中嬉戏打闹,给平静的水面增添了一丝生机。
这次洛阳之行,不仅让我领略到自然风光的美丽,也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游龙门石窟10
洛阳市南郊十三公里处,座落着闻名世界的龙门石窟。今天我们就浏览了四大窟之一的龙门石窟。
到了那里,买过票以后,我们乘坐观光车去景区,道路旁边有一种树,这种树的树叶有黄色和红色树叶,非常漂亮。
到了景区门口,我先看到了一条河,这条河叫伊河,河面又长又宽,长得看不到尽头,河面上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河面有一座桥,叫龙门桥,这座桥是仿照赵州桥建造,比赵州桥要长要宽。
往里走,我们看到了一个水池,这个水池叫禹王池,是为纪念大禹治水修建的。接下来,一群群石洞映入眼帘。这些洞有大有小,里面有许多佛像,形态百千,有的端坐,有的站立。但遗憾的是有些佛像被遭到了破坏,残缺不全,有的没有了头或者手。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座雄伟壮观的大佛,这个大佛叫“卢舍那”大佛,佛像高17。14米,光耳朵就1。91米,比爸爸的个子还高呢!这尊大佛慈眉善目,面带微笑。旁边有几个小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真让人惊叹呀!
还有一个万佛洞,中间是一尊阿米托佛,旁边有四个稍小点佛像,两边的墙壁上密密麻麻的许多小佛,总共有一万五千个呢!所以叫做“万佛洞”。
游览过西山的石窟,我们通过一座桥,来到了东山。东山有香山和白园。白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园。走进白园,里面有许多竹林茂密,松柏苍翠,景色十分优美。里面有许多石壁,其中一块石壁上记得着白居易写的`古诗《草》。
龙门石窟是世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想,那么高大的大佛,以前也不发达,古代人是怎么雕刻的呢?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可真聪慧呀!
游龙门石窟11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上,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远望龙门山和香山,山上树木十分茂密,苍松翠柏,清秀挺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宾阳 三 洞。只见三尊巨大的佛像端坐在洞内,他们衣裙飘飘,那么慈祥,像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宾朋。随后我们参观了万佛洞。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佛像的`世界,洞里有一万五千多个佛像。他们大小不一,神态各异。最大的有七八米高呢,最小的只有两厘米多高,连眼睛都看不清楚。他们有的端坐沉思,有的庄严肃穆。
我们拾级而上, 最后看到的是最大的,也是最壮观的一个大佛——举世闻名的卢舍那大佛。卢舍那大佛是唐代雕刻的,高17.14米。仔细端详大佛面容端庄秀丽,安详,亲切,一双眼睛顾盼生辉,流光溢彩,手指关节清晰可见,脖子上戴的佛珠也圆润逼真。整个佛像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龙门石窟依山傍水,山崖峭面平整,正是有了这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交融在一起,才有了这绝妙的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的人文景观使我陶醉,让我流连忘返。
游龙门石窟12
清晨,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我们和姑姑全家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龙门石窟旅游。
一下车我就看到了许多石洞,我惊奇的发现石洞里有许多佛像,我听说这些佛像都是过去的人们一点一点的凿出来的,其中有的佛像只有手掌那样大,最大的佛像大约有五、六层楼高,是用了25年才刻成的。来到西山石窟,看到龙门石窟最高的佛像,它叫奉先寺大佛。是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面容饱满,修眉长目。静静的坐在那里耳朵垂下来,眼睛平视前方,站在石像脚下,望着石像,感觉石像真像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
龙门石窟共有2100多个石窟,雕有10万余尊佛像,令我眼花缭乱,我不禁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
来到东山石窟,站在桥的对面,真是两山对崎,伊水中流,风光秀丽。东山石窟里的大佛,大部分都被偷走了,真是太遗憾了!
我又来到白园,白园里有白居易的坟墓,所以这里就叫“白园”,白居易的坟墓旁有德国、日本等各国人民为了纪念白居易给他立的一块墓碑,上面写着对白居易纪念的话语。
我们走出龙门石窟,回头观望,更显得雄伟壮观。龙门石窟的建成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不愧为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游龙门石窟13
暑假,妈妈带我去游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宋等朝代修建,建有大小石窟、佛像不计其数,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我们一进旅游景区,远远地看见山上挖掘着大大小小的石窟,形态万千、各式各样的佛像就雕刻在这些石窟中。这些佛像大的身高数丈,小的只有鸡蛋般大小。其中有身型圆满、神态庄严的卢舍那大佛,有安祥自在、微露笑意的释迦牟尼佛,有举止从容、文静端庄的观世音菩萨……
我们在惊叹先人鬼斧神工精湛技艺的同时,也看到不少洞窟在历经漫长的岁月洗礼和风雨侵蚀之后,显得斑驳陆离,特别是有的碑刻和佛像人为破坏严重。有的没头,有的断手,有的'跛足,更严重的是有的佛像不翼而飞,只留下空空如也的石洞让后人唏嘘不已。
据导游介绍,这些破损严重的石窟,除了自然风化的因素以外,相当部分是在晚清时期,遭受外国侵略者抢劫,运到了国外;也有的是因为以前当地人非常贫穷,文物意识淡薄,把石窟里的佛像偷偷搬走拿去换钱。
我一边惊叹于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悠久,一边为缺损的佛像感到可惜。我希望那些被盗取、被国外收藏家收藏的佛像能够归还回来,让它们完璧归赵。我相信,随着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再也不会出现外国列强侵略的事了。
游龙门石窟14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诗中提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当我听过这首诗后,就对龙门石窟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今天,爸爸和我来到十三朝古都——洛阳,终于可以参观期盼已久的龙门石窟了。
我们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拾级而上,在我们身旁的石壁上有大小不一的洞窟,里面雕刻着各种各样的佛像。
我们走啊走啊,忽然,一个洞窟吸引了我,我走上前看见上面写着“万佛洞”三个大字,只见里面雕刻着形态各异的小佛像,它们栩栩如生,据说他们雕刻是一气呵成的,我被古人精细的雕刻工艺所深深折服。
我们顺着石阶继续往上走,见到很多人围着一个洞窟争先恐后地留影,我上前一看,原来是一个“网红”菩萨的洞窟,为什么叫“网红”菩萨呢?因为它手上的佛印由于年代久远,风化丢失了一个大拇指,就成了一个“耶”的手势(V型胜利的手势)。我会心一笑,终于找到了为什么这么多人留影的原因了!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西山龙门石窟的正中,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龙门石窟最壮观的一个大佛叫卢舍那大佛,它双耳垂肩,面容和蔼,眼神慈祥。它身长17米高呢,据说它的.耳朵就有1。9米长呢!周围的佛像如众星拱月般围绕着它,气势磅礴!导游说卢舍那大佛是以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面容所雕刻的。
离开龙门石窟前我和爸爸照了一张合影,照片的背景就是雄伟的龙门西山石窟。照片上我笑得十分开心,十分灿烂!
游龙门石窟15
今年暑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全家来到龙门石窟游玩。
进了大门,一下子大大小小的石洞,里面姿态不一的佛像,都一一展现在我眼前,我曾听说这些佛是古代人民一点一点凿出来的,当时没有任何机器,仅凭这一双柔弱的手,造就了无数个艺术瑰宝和世界奇迹。其中最小的佛像只有手掌大小,最大的却有五六层楼高呢!
来到西山石窟,就可以看到龙六石窟最高最大的佛像,它叫奉先寺大佛。它是唐代石窟中最大的石窟,主佛户舍那高17。14米,面容饱满,修眉长目。只见它静静地坐在那里,耳朵垂下眼睛平视前方,站在石像脚下望着石像,真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
龙门石窟共2100多个石窟,雕有10万尊佛像,令我眼花缭乱,有的张牙舞爪,怒视前方,好像快要上阵杀敌;有的`威风凛凛,指兵点将,好像在考虑如何配合,战胜敌人;有的像一个菩萨,好像世间之物都与他无关……佛像一个个神态各异,说也说不尽,写也写不完。
我们走出龙门石窟,回头观望,更显雄伟壮观。龙门石窟的建成是我国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遗产”。
【游龙门石窟】相关文章:
游龙门石窟作文(精选31篇)09-20
游龙门石窟作文500字10-08
游洛阳的龙门石窟_800字08-19
游龙门石窟作文600字(通用25篇)05-16
龙门石窟位于10-06
龙门石窟作文(精选69篇)05-13
龙门石窟作文400字10-07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10-07
龙门石窟讲解导游词10-06
龙门石窟景点导游词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