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作文

时间:2024-11-23 09:25:43 过年作文 投诉 投稿
  • 过春节的作文 推荐度:
  • 春节的习俗作文 推荐度:
  • 春节家乡的风俗作文 推荐度:
  • 描写虎年春节贴对联的作文 推荐度:
  • 家乡的风俗作文春节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推荐】过年的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过年的作文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过年的作文

过年的作文 篇1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是过年,因为过年有好吃的,有新衣穿,还能得到压岁钱。

  在农村,进入腊月,就开始准备过年了。首先是过腊八节,吃腊八粥。俗话说,“吃了腊八饭,来把年货办”。赶年集办年货最要紧的是榨油。在大集体时,吃油一般都是油菜籽油和棉籽油,尽管吃着没有芝麻油香,但是过年每家每户出油锅炸油条炸肉丸或面丸子等还是离不开它的。榨油就是把家中的油菜籽、棉籽整理干净后,赶集到十里开外的机榨处排队榨油。假若没有菜籽油、棉籽油,也要在杀年猪时把猪板油买下来,经过烹炼,最后制成猪油。家庭条件差的,也有专门割肥猪肉炼油的。有了这些油,才开始出油锅、炸油条炸面丸子什么的。我家很少杀年猪,一般猪肉都是先赊账买本村别人家的,那时候平时见油水少,就趁过年多割一些肥肉,一是可以解馋,二是炼油好出油锅。

  其次是过小年。腊月二十三是祭灶之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扫灶,打扫卫生,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在灶台上摆些供品,请老灶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小年过后是大年,一天紧似一天。

  腊月二十四、五杀年猪。家里有肥猪的,最迟也要二十五杀掉,猪主人除留足自家的,还要给亲友邻居留一些。杀年猪一般是请屠户来杀,胆小的杀不了。只见屠户用锐利的尖刀对准猪脖子狠劲往下通,割断了猪喉咙,鲜红的猪血就会喷涌而出,开始猪还挣扎尖叫,随着一股股鲜红的血液喷涌,猪最后断了气,就不再叫唤。然后,是用铁棍从一只后腿割开的小口处插入往里通,边通边用嘴吹气,越吹越大,仿佛气球一般,整个猪身都膨胀起来。再用大铁锅烧滚水给猪褪毛、开膛,肢解成一块一块的。这个时候,看热闹的男女老少都来了,特别是我们小孩子,围的像吃蜜似的,开膛后大人们是为了买肉,小孩子就是为了抢猪尿吧,吹饱气玩,杀猪场里,嘻嘻哈哈,非常热闹。

  腊月二十六、七出油锅。出油锅也是很讲究的,小孩子一般不让在跟前,一来怕多嘴多舌,影响干活,二来是小孩子嘴馋,见到炸熟的食品都想吃,谁家出油锅都会先把小孩子支应开,然后再出油锅。出油锅就是炸油条、炸麻花、炸面丸子、炸肉丸子、炸麻叶子等,一年仅有一次。炸的油条、麻花是为了年后走亲访友,炸丸子、麻叶子是为了自家吃和待客吃。出油锅最麻烦的是炸麻花,需要的人多,技术性强,往往是请技术高的邻居来帮忙。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北方人最爱吃面,吃馒头,发面就是为了蒸馒头、蒸枣花子馍、蒸包子。发面就是用酵母做面头,摻水和面、醒面,使其发酵膨胀,然后用手做馍,馍中包有一粒红枣,或是红薯粒,蒸熟以后会吃着筋道爽口瓷实耐饥。枣花子馍是用红枣点缀于圆馍之中,有丰富多彩的造型,如枣山。包子也有两种,一种是白面做皮,粉条、萝卜摻猪油或肥肉做馅,这种包子好吃。另一种是杂面角,馅是萝卜英子等黑菜摻豆腐渣做的,这些留着自家人过年吃。那时穷,过年白馍吃的少,主要是招待来客,像那种杂面角我每年没少吃。

  杀年猪、出油锅、蒸馒头一切都是为了“吃”,而腊月二十九则是为了精神层面上的事忙活着。写春联。现在生活富裕了,对联都是彩印好的,可是在改革开放前由于家穷,不舍得花钱买对联门神,家家户户都是用红纸黑墨写春联。春联也叫门对子,花上一毛钱买上一张红纸,找有文化的人给写一写,过年就可张贴了。买门签。就是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花纸裁剪成摞长方形的纸片,上半截空白,下半截用刻刀刻成“新年快乐”等字样,一摞几分钱,到过年时张贴在门楣窗棂上,花花绿绿,烘托出过节的热闹气氛。买鞭炮。这是各家各户必不可少的,有钱人买一万个头的大盘炮,还放起花,没钱人家也买几百或上千个头的,老话说,“有钱没钱,放炮过年”。图的是喜庆,图的是热闹,图的是一家人高高兴兴!

  真正的过年是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大年三十叫“除夕”,正月初一叫春节,这两天从早忙到晚,是人们最忙碌、最高兴、最娱乐的时刻。除夕的上午,离家再远的亲人也要赶回家吃团圆饭,一家人热热闹闹,其乐融融,有古话说:“三十上午吃顿扁(扁食,也叫水饺),一不呼歇二不喘(寓意健康)”。这天上午要贴春联,贴门签,晚上要张灯结彩,饭前祭神拜祖,燃放鞭炮,饭后边包饺子边守岁。守岁时晚辈给长辈磕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小时候家穷,父母一般没有给压岁钱,像我只有认了干爹娘的,才会得到一元的压岁钱。我记得在干爹那里过年,只是每年吃他家一顿饭。有了新衣服,守岁时才穿上。自1983年以来,家中有了电视机,一家人才边看春晚节目边包饺子边守岁。到了深夜12点,守岁人就开始燃放鞭炮,然后放开门炮。一夜间炮声隆隆,接连不断,有的干脆一夜不睡,叫熬“棉袄。”

  此时此刻,正是古人所说:“一天增两岁,一夜是二年”。守夜守的是吉祥,守的'是纳福,是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正月初一天不明就起床,祭祖,早早吃饭,摆上瓜子糖果,第一件事就是拜年。一般是晚辈给长辈、弟给兄先拜年,然后是男男女女到庙上去烧香拜佛,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全家幸福。现在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电话拜年的,有短信拜年的,有微信视频拜年的,内容都是一些吉祥如意的话:比如“祝你新年快乐、合家幸福、猪年大吉、万事如意”云云。拜年的对象无非是亲朋好友之间、同事同学战友之间。

  正月初二至初五都是走亲访友。在农村,初二是走新亲,新女婿看望岳父岳母大人,女儿回娘家,外甥看望舅舅,北京还有地坛庙会,这是约定俗成。初三、初四、初五都是走内亲,初五又叫“破五”。初六以后走外戚、舞狮子耍长龙等。外出工作的人们从此算是过罢年,可以返回工作岗位了,做生意的人们也可开张了。亲人离家时还要放一小挂鞭炮,意在崩崩运气。农村人认为,真正过完年是正月十五以后,也就是过罢元宵节,已经进入早春时节。

  在中国,尽管不同的地区过年的习俗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庆祝春节,纳福吉祥。在世界上,只有中国的五千年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无论是庆祝的深度、广度、影响力,没有哪个节日敢与春节文化像比拟的。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春节文化也在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比如已经举办30多年的文化大餐春晚,最具有时代性、娱乐性、大众性,已成为十四亿中国人民过年须臾不可离的文化盛宴,我也正是过年看着春晚长大的。这真是春节年年过,岁岁人不同啊!

过年的作文 篇2

  每当我看到人们过春节那喜洋洋的照片和节目时,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今年初五我干的一件“傻事”。

  初五也叫“破五”,就是是送年的意思,传统的送年也要吃饺子,而且饺子里还要包上钱、枣、糖,每样包上6个。意思是:如果吃到带钱的.饺子,这一年就会发财,如果吃到带枣的饺子,这一年就会好运早来;如果吃到带糖的饺子,这一年就会过的“甜甜蜜蜜”一家人就会和和睦睦。6是吉祥的数字。虽然这只是人们对新年的期望,但我们家还是继承了这种传统。初五晚上,我们吃饺子送年。爸爸在吃第一个饺子时,只听见“咯噔”一声,第一个钱被爸爸吃着了,他露出了得意地笑容。这时,妈妈也学着爸爸的样子说:“你猜这个饺子里有没有东西?”我想:妈妈一向爱开玩笑。自信地说:“没有!”结果第一块糖又被妈妈吃着了。现在就我还没有吃着东西呢!我非常着急。

  最后,我吃了20个饺子,只吃出了3块糖,妈妈吃了25个饺子,吃了4个钱,2块糖,爸爸吃了30个饺子,吃出了2个钱,1块糖和3个枣,现在只剩下了10个饺子,我不甘心落后想:这10个饺子里肯定有3个枣,虽然,我已经吃的很饱了,但还是抵不住枣饺子的诱惑。我揉了揉肚子,不由自主的又吃了两个饺子,可还是没有吃到枣饺子。我看了看一向争强好胜的爸爸和妈妈,他们悠闲的吃着别的菜,好像并不在乎我是否把剩下的3个枣吃出来。我不管那么多的,所以又吃了5个饺子,还是没有吃到枣饺子。我开始怀疑他们是不是已经把剩下的3个枣吃出来了?我看了看他们的“战利品”没有多呀?就在这时他们不约而同的来夹这3个饺子,我看了他们的动作,想:这最后的3个枣,一定就在这三个饺子里!我连忙拿起筷子夹起这三个饺子就往嘴里送,一咬,怎么一个枣也没有。

  这时,爸爸笑着说:“厨房里还有一盘饺子没煮。”我跑到厨房一看,果然还有一盘饺子没煮呢,我后悔不已。恰好这3个枣就是不在这10个饺子里。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我就会时刻提醒自己,无论干什么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盲目行事。

过年的作文 篇3

  千盼万盼,终于盼到过年了。前几天我们在不停地赶作业,现在终于可以停下来休息几天了。

  这几天我真正品尝到了年的味道。大年三十晚上,我急急忙忙地赶到奶奶家,一进门,温暖的气息迎面扑来。哥哥、弟弟、妹妹都来了,大家围在一起吃年饭,长辈们都叙说20xx年取得的成绩,说这20xx年的打算,他们有说有笑,好温馨呀,我们几个表姊妹就急着看烟花,迅速地吃过饭便来到了阳台上看楼下的烟花,首先看到的是一个花篮样的烟花,花篮是由六个圆孔组成的,花篮先是“兹”的喷起了火花,突然“砰”的.一声飞上了天空,炸成了许多五颜六色的火花,就这样喷了六次,好像在为人们祝福呢!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就在这时,周围的鞭炮声也随之响起来,照亮了外面漆黑的夜空。鞭炮声,笑声响乘了一段有声有色的“交响乐”,把大自然都照亮了,连天上的星星都忘记了睡眠,停下来观看这美丽迷人的夜景。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过年的作文 篇4

  虽然春节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春节抢红包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春节那天,妈妈破天荒地把一部旧手机给我玩。“妈妈,这手机能抢红包吗?”我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那几天,我几乎天天看见妈妈在手机上抢红包,抢得她喜笑颜开,手舞足蹈,一副神采飞扬、开心无比的样子,我羡慕极了,所以我心里就想,如果我有了手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抢红包。

  “当然能抢红包啊。”妈妈毫不犹豫地回答。于是,妈妈给我手机连上了WiFi,接着给我开通了QQ和微信,然后,把我家的亲戚,还有爸妈的好朋友都加进我微信和QQ里了。果然,不一会儿,微信里有红包出现了,是舅妈发的.。我马上打开,是一分钱,我好开心啊,这是我抢到的第一个红包。接着,姨也发了10元,我也抢到了;后来,我又把爸爸发的30元红包抢到了……这一天,我抢到了20多个红包,一共有142元。妈妈叫我把钱转给她,她给我存起来。

  我不但给自己抢红包,还帮妈妈抢了不少红包。那天中午,妈妈在厨房洗碗,她丢在客厅沙发上的手机“嘀嘀嘀”地响个不停,我把手机拿给妈妈。妈妈说:我在忙,你帮我看一下。我一看,妈妈手机里好多红包。“那你帮我抢吧。”妈妈说。我给妈妈抢了一个又一个,连妈妈什么时候站在我面前我都没有发现。“儿子,抢了多少?”妈妈问。我得意地说:“抢七、八个了。”“儿子真棒。”妈妈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夸奖我。

  春节抢红包,真开心呀!

【过年的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过年的作文 过年作文范文05-13

过年的作文作文06-30

[经典]过年的作文09-10

过年的作文11-04

过年的作文11-04

过年的作文11-04

过年的作文11-05

过年的作文11-04

过年的作文11-04

过年的作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