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教案 推荐度:
- 小学六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推荐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推荐度:
-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汇编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复习引入课题:
1、上学期我们一起认识了四个描述方向的方位词语,谁来说说是哪几个词?
学生说一说。
2、在生活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辨认这些方向的呢?
学生做一做。
3、在地图上我们又是怎样确定位置的呢?
教师课件展示四个方向,学生看一看。
4、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辨认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引语:同学们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准备带大家到笑笑的学校去参观。
教师课件展示学校及周围建筑物图。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从画面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与同桌交流一下,最后老师要请同学们向全班汇报。
3、学生汇报观察到的信息。教师将汇报到的建筑物贴片贴在黑板上。
4、怎样描述更清楚一些呢?
教师将另外的四个方向统一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5、请同学们用描述方向的八个词来说一说笑笑学校四周的'建筑物。
教师课件展示题,让学生说一说。
三、制作方向板:
1、教师展示方向板,学生观看。
2、教师指导方向板的制作方法: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最后把纸摊开后再对角对折。在出现的八条折痕上标出八个方向。
3、同学交流谁的方向板做得好,谁的需要改进。
四、利用方向板:
1、在教室里辨认八个方向。
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分别是哪位同学。
五、实践综合应用:
1、教师课件展示中国地图,学生观察。
2、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吉林、上海、四川和自己的家乡。
3、完成书上第23页的第1题。
4、学生看书第23页第2题,说一说图中建筑物的方向。
5、教师课件展示图片,学生做游戏:说一说小乌龟的周围的数字各在小乌龟的什么方向。
6、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说一说校园内各方向分别有些什么。
六、全课小结:
1、除了今天在课堂上学习的关于方向的例子,你们在生活中还了解到哪些和方向有关的知识或者例子吗?
2、说说你在今天的课堂上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认为自己哪些地方表现最棒?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再努力。
七、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和自己每天放学回家所走的路线,设计出自己的回家路线图。
教学反思:
1、我以“参观笑笑的学校”为引子,以解决“笑笑学校的四周有哪些建筑”为导线,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能力。
2、教学设计时我积极关注学生的认知背景和生活经验,在教学中创设了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引起学生高度的兴趣和注意力。
3、为了对生活中的数学进行提升、建模,抽象出数学的规律、方法,我在体验环节中设计了一个制作方向板的练习。
4、在“说说你的周围什么方向上有哪些同学”的过程中,我请相邻的的同学说方向,从而让学生感知方向的相对性,知道以不同的事物为中心,同一事物会处在不同的方向上。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教材第47~51页(例1、例2和练习八)
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和用计算器计算:教材第52~55页(例3、例4和练习九)
整理和复习与探索实践:教材第56~5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和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和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难点:自主地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
课时安排:7课时
(1)小数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p.47、48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教学准备:在黑板上的板书。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1、课前在黑板上板书:
钢笔8元
笔记本3元4角
讲义夹4元7角5分
水笔2元6角5分
问:我们平时说价钱习惯说成几元几角几分。现在请你把它们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名说一说:8.00元,3.40元,4.75元,2.65元
这些小数哪些能化简?把它化简成最简小数。(8元,3.4元)
2、看黑板上的四样商品的价钱,请你选择两件商品并算出总价。
交流:(可能有的几种情况)
(1)钢笔和笔记本一共多少钱?
口答算式和结果,板书:8+3.4=11.4(元)
问:这个“11”哪里来?为什么8加的是3而不是4?
补充竖式说算理(略)强调:8是整数,3是整数部分的,要和它对齐。
补充一个整数加法的竖式,说说整数加法在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特点:右边对齐。
仔细观察小数加法:右边不对齐。
追问:那该对齐什么?(小数点)
补充:把8改写成8.0,体会小数点对齐。
那你做这样的题时,会不会把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的0补出来?
指出:没必要补,但要注意整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对齐,小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对齐。
继续算一算:钢笔和讲义夹的总价,钢笔和水笔的总价。
(2)讲义夹和水笔的总价:
指名列式,板书竖式。观察竖式,体会“小数点对齐,就等于相同数位对齐”。
算出结果:7.40
指出:竖式上算出的结果是两位小数,写在横式上的时候要化简成7.4
(3)笔记本和讲义夹的总价:
列竖式计算,再次体会小数点对齐。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小数加法和以前学的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
(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10进1。)
要注意那些地方?
(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竖式上正常计算,横式上要化简。)
3、看黑板上的信息,问:笔记本比讲义夹便宜多少钱?
指名列式,板书竖式(略)
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完成后交流得数。
注意最后题,竖式上的计算结果是3.00,如果有横式,只要写成3
2、第2题。说说错在哪里?再订正。
第1题,小数点没对齐。第2题,得数的小数点没点上。第3题,只写了小数部分,整数部分要写0。
3、口算第50页的第1题。
指名读得数,注意能化简的要化简。
4、完成第50页的第3题。
看线段图,说说图意。看线段图分别提出加法、减法算的问题。再算一算。
三、检查预习作业。
四、学生作业:第2题
(2)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小数减法
教学内容:p.48、49的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4~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减法。
2、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处理方法。
教学准备:板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8+1.4,读,说说正确的计算方法。补充竖式,指出:小数点对齐后相加。
二、学习新知:
1、提前板书书上的4件商品的单价。
问:昨天我们利用这些信息,学会了小数的加法和简单的小数减法。
说说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后加减,化简)
举例较简单的减法:(1)4.75-2.65;(2)4.75-3.4
分别用竖式算出上面的减法,并比较不同:第2小题小数部分缺一个数位,可以补0,算5-0=5,也可以想5不用减,直接移下来。
2、继续看4件商品的单价,提出较难计算的小数减法问题。
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列式并板书:8-4.75
竖式(略)。指竖式问:这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困难?怎么解决?
(引导:被减数小数部分没有,要补0,变成8.00后算。8.00-4.75时,可以先不考虑小数点,当成是整数减法来算……)
3、验算:这题比较难,我们还可以用小数加法来验算。
补充加法验算的竖式。规范其书写格式。
4、与“4.75-3.4”的竖式比较:为什么两题都出现了小数部分有缺位情况,一题可以直接算,另一题却要补0后再算?
(指出:被减数有空位要补0,减数有空位可以不补0。)
5、学生练习另几题较难的减法计算(做在书上)指名板书。讲评。
3.4-2.65 8-2.65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1)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2)第3题,读出上的新,并依次回答两个问题。
交流解法。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吗?
2、完成练习八的部分题目:
(1)第4题,强调做这类题的要求:对的要打“√”,不能空着;错的打“×”,然后在旁边空的地方订正。
再分别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2)第6题。读题后,学生把算式写在书上,再交流。
四、检查预习作业。
五、布置作业:
p.49第2题,p.50第5题
(3)小数加、减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p.51练习八第7~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结合现实情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2.6+8= 0.86-0.4=
指名说说口算方法。提醒:竖式时可以把小数点对齐后加减,口算时更侧重整数部分和整数相加,一位小数和一位小数相加。要看清楚数位。
2、笔算:3.6-1.28= 7.18-3.6=
学生列竖式计算,比较两个计算。发现前面一题要补0后再减,后面一题可不用补0。
3、小马虎在计算3.56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了4.23。正确的结果应当是多少?
教会学生用还原思想解决这类问题:4.23-3.56=0.67,3.56+6.7=10.26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
1、直接写出得数
0.83-0.5= 9.2-6= 2+2.8=
3.4-3.1= 0.73-0.23= 3.6+2.4=
学生完成后,指名交流得数。
2、第9题。观察折线统计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人的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左右,这是位体温偏高的病人。……)
分别计算:这一天,病人的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从中午12时到下午4时,病人的体温升高了多少摄氏度?
这一天开始时与结束时,病人的体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要引导学生会看折线统计图:折线越陡说明变化越快;折线平说明变化慢。
可按段数相差的格数,找到变化情况。
相差不多的再通过算的方法来进一步确认。
3、第10题。独立解答书上的问题,再交流。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注意提问的.范围:提一些需要计算的问题,不要问如“哪个最贵?”之类的问题。
4、思考题:小力用竖式计算5.1加上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得2.76。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要求学生用刚才教的还原方法来解答。交流讲评。
三、检查预习作业:
对比练习:
0.17+0.06= 0.79-0.04= 1.3+0.03=
0.17+0.6= 0.79-0.4= 0.56+0.4=
要求学生看清楚位数再加减。
四、布置作业:(略)
(4)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p.52的例3,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2、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例题的板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题组练习:4.3+7 4.3+0.7 4.3+0.07
观察后说说:(1)这组题有什么联系?(2)通过这组题,你觉得做小数加法要注意什么?
二、学习新知:
1、课前板书:水彩笔8.9元,笔记本3.6元,钢笔6.4元,三角尺1.1元
问:现在我要每件商品买一份,需要准备多少钱?
指名列式:8.9+3.6+6.4+1.1
(可能会有学生列式的时候就考虑了简便的问题,指出:列式的时候,我们一般要按照题中的顺序,这样可以不遗漏不重复。)
观察这些加数有什么特点?你准备怎样算?
(由于有预习,所以不少学生都会考虑简便的问题。)
板书简便的过程:=(8.9+1.1)+(3.6+6.4)
=10+10
=20(元)
问:为什么这里要用“( )”?
说说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复习加法运算律:a+b=b+a,(a+b)+c=a+(b+c)
找找例题中哪里运用了加法交换律?那里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指出:运用加法运算律,也可以使我们的小数加法变得更简便。
整数简便计算一般是要把加数凑成整百整千数,而小数加法一般只要凑成整数就可以了。
2、凑整练习:
板书3.3,问:你能说一个小数和它凑成整数吗?
(2.7,0.7,8.7……)
问: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说得完么?指出:我们只要看小数部分,和0.3凑成整数的是0.7。为了统一,我们就用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来继续凑整。
7.2,1.76,2.37,3.34,0.237,2.178
(老师依次板书上面的数,学生依次说出另一个小数,老师继续板书)
观察完整的板书问:
要凑整,你发现了什么?
(看位数,位数一样多的才能凑整;看末尾,末尾加起来是10,如果小数部分有多位的,最后一位加起来是10,前几位加起来是9。……)
问:1.76和3.34,7.2和2.178能不能凑成整数?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2.78+0.8+0.2 0.37+1.79+0.63
指名口答简便过程,并说说要注意的问题。
2、五年级一班女子4×100米接力赛跑4位同学的成绩如下表。你能很快算出她们完成接力赛的总成绩是多少吗?
问:你知道接力赛的总成绩是怎么算的?
算一算,交流怎样算更简便?
(一般学生都会用凑整的方法来计算,但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估算的角度来观察,发现通过移多补少,每一个成绩都正好可以看成18秒,也就是18×4=72秒)
3、口算下面各题:(p.54第1题)
学生完成后,校对得数。
4、算一算,比一比。(p.54第2题)
观察题组,说说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选你认为计算简便的那题算出结果。
一起按顺序口算出另一题,比较两题结果是否相同,感受“简便”。
补充板书:a-b-c=?
(1)=a-(b+c)=a-c-b
举例说说上面等式之间的联系。记住连减可以改写的形式。
5、在一次跳远比赛中,小强跳了3.06米,小星比小强少跳0.18米,小宇比小星多跳0.32米。小宇跳了多少米?
读题后,要求学生列出算式:3.06-0.18+0.32
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师板书计算过程:=3.06-(0.18+0.32)=3.06-0.5
说说这样算行不行?为什么?
四、检查预习作业:
4.52-(3.52+0.72) 4.9+0.1-4.9+0.1
五、布置作业:
第3题
(5)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p.53的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5~9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体会小数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在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解决问题:
1、(第5题)四五年级同学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了13.5千克,五年级比四年级少采集2.8千克。四五年级同学一共采集多少千克?
读题后让学生列式,交流各种解答方法的不同思路:
(1)13.5+(13.5-2.8)
四年级是已知的,五年级的未知,先求出五年级再算出两个年级
(2)13.5+1.35-2.8
先假设五年级和四年级一样多,再把五年级少采集的减去。
观察两个算式,哪个更简便?算出结果。
2、(第6题)分别计算书上的4个问题。
交流各个问题,注意有的学生会出现选错商品价格的现象。
二、学习例4,用计算器计算并探索:
1、课前板书:
商品名称 数量 单价/元 金额/元
铅笔 1支 0.80
电池 4节 24.00
铅笔盒 15.40 15.40
书包 1个 44.70
面包 3.00 6.00
问:这是一张不完整的发票,说说“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算出空的格子。
填写完整后,算出总金额。
(可以用计算器算,也可以利用数据特点口算或笔算。)
2、如果老师付出100元买这些商品,应找出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
3、(第8题)小明家九月上旬的收支情况如下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并算出合计数。
指导学生看懂该份表格,区分“收入”和“支出”,依次算出每一个空格。
讨论:上月结余、合计收入、合计支出以及表中最后余额的关系。
4、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找到不变的数:小数部分前面都是8,最后一位是9
(2)找到变的数字及变的规律:整数部分是变的,它比最后一个小数的位数少1;它同时还是后面小数部分的8的个数。
(3)按照发现的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
5、两个小数的和是8,相差0.4,这两个小数分别是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
(1)画线段图(图略),发现如果把8减0.4,得到的是两个较小的数;或者把8加上0.4,得到的是两个较大的数。再除以2就可以了。
(2)从平均数的角度考虑:平均数是4,要符合“相差0.4”,一个数要大0.2,另一个数小0.2
(3)检验:两个条件都要符合“和是8”、“差是0.4”
6、思考题:小华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数时,把被减数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把减数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7。你能算出错误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相差多少吗?
指名说说思考方法。明确:被减数少算了,结果也少算了;减数多减了,结果也偏小。
三、布置作业(略)
(6) 整理与练习(一)
教学内容:p.56、5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
2、综合运用有关负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法的广泛应用价值,拓展知识面,提高正确选择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口算:2.5+3.2 0.83-0.5 0.25+0.75
9.8-4.8 1.7+0.4 1-0.6
1.2-0.8 0.92-0.2 0.52+0.4
要求学生注意小数部分的不同位数,选择这样的既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2、用竖式计算:(第2题)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做在本子上。做完后,可请平时多订正的学生说说得数,有问题的再讲具体的计算过程。
3、简便计算:
4.3+0.98+0.7 3.6+1.98+6.02
7.5+4.9-6.5 5.27-3.9-0.1
8.44-(5.44+2.8) 1.29+3.7+2.71+6.3
学生独立做在本子上,后交流:
(1)只有加法的,改变加数的位置凑整数加比较简便。(如第1、2、6题)
(2)连减题,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后面的数再减前面的数,要根据具体的数来定。说说第4、5题的简便计算方法。
(3)有加有减题。在改变运算顺序的时候要带符号“搬家”,举例:第3题。
指出:简便计算的目的是要“简便”,但如果不按规定随意改变会出现错误的结果,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用不简便算一算的方法检查结果是否一样。
二、解决问题练习:
1、第4题,要求学生看懂图的意思,明白竹竿分成了几部分,然后再列式解答。
2、第5题,读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其含义。
依次回答书上的问题。
3、第6题,简单介绍“警戒水位”及相关概念。
说说表格中的各数据分别表示什么?
指出:+和-如果用在某个数前,表示的是增加或减少的意思。
如果用在算式里,是表示加或减的意思。
依次加或减,算出结果,并对照警戒水位,说说哪几天的水位超过了。
4、思考题:
指导学生读懂题目的意思。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
(1)分段算出每一秒的落地距离,再加起来。
(2)简单介绍等差数列求和方法,并用该方法算出和
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结果是否一致。
三、布置作业:(略)
⑺ 整理与练习(二)
教学内容:P58 7
教学目标:1.通过对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通过计算有关项目的合计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3.通过此次教学,使学生能积极关注家庭收入情况,体贴父母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支出和收入在计算时采取的方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提前收集:上月的电话缴费单,水电燃气三个月的缴费数据
教学过程:
1、 拿出你家上个月的电话缴费单,看看每个月的电话费包含哪几个部分。
小组交流,分组汇报;
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你能写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吗?
本月消费有很多,你怎样算本月消费的合计数。
计算一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呢?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
小组交流一下谁家的电话费最多,各自的余额又是多少呢?
××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话费,那么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帮他算算。
2、 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个月的水电气消费的数据填在书上,然后自己算一下合计数,看看谁家的哪项费用最少?
①家庭支出较低者:
②家庭支出中等者:
③家庭支出较高者:
再与你家庭的收入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哪些同学的家庭储蓄额最多,支出较多的同学考虑一下能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呢?
通过这次的记帐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3、 统计一下自己上周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
你的收入是从哪儿来?你的支出合理吗?必要吗?
你结余多少?你准备怎样处置你结余的钱?
4、 我们应当如何合理安排收入与支出?
5、 围绕书上的三个方面的指标回忆相关的学习过程,举例说说自己在学习本单元中学得好的地方和学得不理想的地方,然后在小组内向组长汇报,自己给自己评几颗星。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连自己小家都管理不好的人,更谈不上管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具备了治理小家庭的能力,才能管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小家治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整理家庭收入与支出情况,已具备了初步料理家务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理财技巧,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我们也一定能治理好国家,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回去收集你家一周内生活费用的支出情况,并用计算器算出合计数。并对家庭支出的各种数据作出相应的判断,给父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初步学会理财。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公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够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和节约爱储蓄的好习惯。
内容分析
1、 重点:使学生明确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公式。
2、难点: 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做含意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会利用利息计算公式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学生上网去查寻或向父母了解有关的储蓄知识;
2、银行定期存款凭条;
3、教学课件。
教学策略
质疑解疑,合作探究,学会搜集整理资料
教学模式
导入 依提纲自学 小组交流自学体会 师生补充说明
教学程序
一、启发谈话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每个月的工资都做什么用了吗?剩下的暂时不用的钱呢?把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那么怎样计算存款的利息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问题。(板书课题:利息) 学生自由谈。 检查学生课前的调查情况。
二、自学教材 领悟新知
三、小组讨论 解决疑难
四、排疑解难 学后测查
A:排疑解难 师: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自学提纲,独立自学教材3839页的内容。屏幕显示自学提纲:
1、存款的意义
2、存款的种类和形式
3、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含义
4、存款的利息计算公式
5、小丽整存整取的年利率为2.25%,年利率2.25%的含义
6、利息的多少是由什么决定的?
教师巡回指导,并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把重点的地方画下来。师:大家在自学过程中都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也可能会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自学提纲把自己自学所获得的知识及遇到的问题带到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解决。若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暂时保留。(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倾听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及解决办法。理解有误的与同学们商讨解决。使学生从悟中学。)针对学生在自学中、小组讨论中遇到的疑难发现的新问题,师生共学生自己读书。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学生画。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学生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 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解疑的能力。培养学生会读书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锻炼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锻炼学生通过自己查找
B:屏幕出示:C:认识存款凭条,填写定期存款凭条。D:汇报上网查询到的相关资料。
五、加强反馈 巩固新知
六、总结深入 强化新知
七、课后作业:
同商量,研究解决。(也可利用学生上网查找的资料来共同解决)
师:下面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的自学情况,看屏幕小红1999年10月1日在银行定期存了200元钱,如果存整存整取二年期的年利率是7.92 % ,到20xx年10月1日小红一共能得到多少元? (读题,给学生思考时间,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上前板演,其他人在练习本做)
1、拿出存款凭条,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指导学生填写并算出你将获得的利息。(选几个放展示台展示)
师:你还知道存款的哪些知识或常识?
1、基本练:选择题 (略)
2、提高练:应用题 (略)
3、思考题 (略)
依自学提纲进行总结复习,说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略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自己做。学生观察。学生自己填。汇报搜集到的资料。学生自由说。 资料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自学情况。锻炼学生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锻炼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利息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0xx.92%2(1-20%)+200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计算器为人们解决具体计算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复习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板书课题:估算、用计算器计算及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
⊙回顾与整理
1.估算。
(1)什么叫估算?一般怎样估一个数?
①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结果作出粗略的推断或估计叫估算。
②估算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把这个数估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使它与实际结果相差最少。
(2)举例说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估算各应怎样进行?
①加法估算是把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求和。
例如:1586+3769≈6000
②减法估算是把被减数和减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求差。
例如:5160-3178≈20xx
③乘法估算分两种情况。
a.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把另一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近似数和这个一位数相乘。
例如:816×3≈2400
b.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把两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用两个近似数相乘。
例如:816×33≈24000
④除法估算分两种情况。
a.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够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就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前两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然后求商。
例如:8632÷3≈3000632÷9≈70
b.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先分别求出除数和被除数的近似数,把除数十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十位上的数大,就把被除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十位上的数小,就把被除数左起第二位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再求这两个近似数的商。
例如:538÷62≈9(538≈540,62≈60)
898÷31≈30(898≈900,31≈30)
(3)如何用估算解决问题?
预设
生1: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实际。
生2:估算购物要带的钱、制作物品要用的原料要估大些。
生3:估算座位能坐多少人要估小些。
……
2.复习用计算器计算和借助计算器找规律计算。
(1)回顾对计算器的认识。
(组内交流计算器各键的名称及作用)
(2)教师读题,同桌合作,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一个按键,一个观察、指导,每完成一道题就进行交换,教师随机出题,集体订正答案)
(3)借助计算器找规律。
①如何借助计算器找规律?
a.用计算器独立计算。
b.观察算式特点及计算结果找规律。
c.用计算器计算来验证规律。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这样就需要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把学生带回生活中,学习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介绍同学,通过不同方向的介绍,明确前后的确定与面对的方向有关,为分清左右突破难点,学习左右时采用介绍同学、作游戏解决生活问题等,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学习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与后、左与右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初步培养学生首先确立参照物,再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体会前后,左右的相对性,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准确的区分左和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猜一猜同学的位置。
教师说位置,学生做一做,找一找
二、新授:
(一)学习左右。
1、你能不能不转身,把你周围的同学介绍一下?
(1)出现两种情况:
说出左右,(他这样介绍同学的,你还能介绍吗?)
说不出左右,(他这样介绍同学的,你还能怎么介绍?)
(2)比较,两种说法哪种更好?
(3)原来我们可以用左右来介绍两边的同学,这样说真清楚,你也能这样介绍你两边的同学吗?
(4)我们刚才用了哪两个词介绍我们两边的同学的?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板书:左右。
你的哪边是左边?右边呢?
指指你左边是谁?右边呢?
2、做游戏。
跟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指右眼、左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腿、(起立)伸右腿、左脚向前一步……
3、练习
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都在左边走呀?
组织学生讨论,像前后那样得到结果:面对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二)、学习前后
向你的朋友介绍你的前后都是谁?
(三)、观察课件,请你向大家介绍你看到景物
学生认识上、下
三、巩固练习
46页试一试。
1、看参照物。2、说出相对应的前后左右的车。
47页练一练
1、左右的练习。2、相对性的靠右行走(公共道德)
3、思考题:上下左右的相对位置综合练习。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
前上
左右
后下
教学反思:学生对于平面内前、后掌握较快,对于左右掌握会很慢,在介绍自己的前后左右的同学时,先让他找到自己的右手(写字的手一直举着),学生很快分清左和右。上下是立体的通过楼上与楼下就分清。练习中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就会了。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8-27
小学数学教案06-14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04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15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23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9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9-03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9-08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30
小学数学教案【热】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