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教案 推荐度:
- 小学六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推荐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推荐度:
-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四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则是在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正确地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
教学教具:
计数器、数位表、课件、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这是什么?你知道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吗?
学生汇报:黄色纽扣有四十粒,蓝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粉色纽扣有三十三粒。
教师:你知道这些数该怎样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块知识(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教学例3 用学具摆40根小棒。
教师: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4捆小棒(即40根)应该摆放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呢?
学生:试着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0,边拨边说:4个十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
教师:你能对照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说说你是怎么写的?
学生汇报:十位上有4个珠子,对着十位写“4”,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对着个位“0”.
教师:大家一起来读出这个数。 学生齐读。(读作:四十)
教师说明:读数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
教师:27和33又该怎样摆小棒?在计数器上如何拨珠?写法与读法该怎样做呢?在小组内试一试。 学生小组尝试探究,完成学习活动。
教师讲解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33中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
学生交流汇报:不一样。左边的.“3”在十位上,表示的是3个十;右边的“3”在个位上,表示的是3个一。
教师小结: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教师: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是多少粒呢?(100粒)100用小棒怎样摆?
学生汇报:摆10捆小棒。 教师出示图片。 10个十在计数器上该怎样拨珠呢?
学生个别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
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始的?
引导学生概括小精灵的话: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 巩固拓展
1、完成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2题。 第1题,教师出示数位表,任意在数位表上写数字,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是多少。 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请个别学生读数。
2、完成课本第38页练习八的第5-8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二年级】
课内知识:368-199等于多少呢?
课外趣题:按数字规律填出下图中空缺的数:
【三年级】
课内知识:操场上的学生们进行队列表演,他们排成了8行8列的正方形队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请问要去掉多少人?还剩多少人?
课外趣题: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6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5个数的平均数是20。求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
【四年级】
课内知识:(1686+1683+1689+1681+1691+1685+1687+1678)÷8等于多少?
课外趣题:若在等差数列2,5,8,…的每相邻两项中间插入三项,使它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则原数列的第10项,是新数列的第( )项。
【五年级】
课内知识:求4018和7257的最大公约数。
课外趣题:把一个自然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码相加,所得的和若不是一位数,则再把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码相加,直到和是一位数为止。将1—20xx这20xx个自然数都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所得到的20xx个数中,2和3哪个多?
【二年级】
1.368-199等于多少呢?
解答:原式=368-200+1
=168+1
=169
2.按数字规律填出下图中空缺的数:
解答:本题的规律为上面两个数的和等于下面两个数的乘积,因此应该填7。
【三年级】
1.操场上的学生们进行队列表演,他们排成了8行8列的正方形队列,如果去掉一行一列,请问要去掉多少人?还剩多少人?
解答:每行每列都有8个人,而这一行一列必有一个人是重复的,所以减少的人数是8×2-1=15(人),8×8-15=49(人)
2.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6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5个数的平均数是20。求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
解答:第一个去掉的数是18×7-19×6=12,第二个去掉的数是19×6-20×5=14,这两个数的乘积为12×14=168
还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18-(19-18)×6=12 19-(20-19)×5=14 12×14=168
【四年级】
1.(1686+1683+1689+1681+1691+1685+1687+1678)÷8
解答:原式=(1680×8+6+3+9+1+11+5+7-2)÷8
=1680×8÷8+(6+3+9+1+11+5+7-2)÷8
=1680+40÷8
=1685
2.若在等差数列2,5,8,…的每相邻两项中间插入三项,使它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则原数列的第10项,是新数列的第( )项。
解答:在每相邻两项中间插入三项,则原数列的第10项之前共插入了3×9=27项,故原数列的第10项是新数列的第10+27=37项。
【五年级】
1.求4018和7257的最大公约数。
解答:(7257,4018)=(3239,4018)=(3239,779)=(123,779)=(123,41)=41
2.把一个自然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码相加,所得的和若不是一位数,则再把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码相加,直到和是一位数为止。将1—20xx这20xx个自然数都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所得到的20xx个数中,2和3哪个多?
解答:一个数除以9的余数就是它数字和除以9的余数,因此按照题目中的操作办法,每个数最后都会变成它除以 9的余数。连续9个自然数除以9的余数都互不相同,20xx÷9=223……2,说明这20xx个数中除以9余2的有224个,余3的有223个,所以在最后得到的20xx个数中,2比3多。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这样就需要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把学生带回生活中,学习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介绍同学,通过不同方向的介绍,明确前后的确定与面对的方向有关,为分清左右突破难点,学习左右时采用介绍同学、作游戏解决生活问题等,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学习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与后、左与右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初步培养学生首先确立参照物,再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体会前后,左右的相对性,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准确的区分左和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猜一猜同学的位置。
教师说位置,学生做一做,找一找
二、新授:
(一)学习左右。
1、你能不能不转身,把你周围的同学介绍一下?
(1)出现两种情况:
说出左右,(他这样介绍同学的,你还能介绍吗?)
说不出左右,(他这样介绍同学的,你还能怎么介绍?)
(2)比较,两种说法哪种更好?
(3)原来我们可以用左右来介绍两边的同学,这样说真清楚,你也能这样介绍你两边的同学吗?
(4)我们刚才用了哪两个词介绍我们两边的同学的?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板书:左右。
你的哪边是左边?右边呢?
指指你左边是谁?右边呢?
2、做游戏。
跟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指右眼、左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腿、(起立)伸右腿、左脚向前一步……
3、练习
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都在左边走呀?
组织学生讨论,像前后那样得到结果:面对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二)、学习前后
向你的朋友介绍你的前后都是谁?
(三)、观察课件,请你向大家介绍你看到景物
学生认识上、下
三、巩固练习
46页试一试。
1、看参照物。2、说出相对应的前后左右的`车。
47页练一练
1、左右的练习。2、相对性的靠右行走(公共道德)
3、思考题:上下左右的相对位置综合练习。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
前上
左右
后下
教学反思:学生对于平面内前、后掌握较快,对于左右掌握会很慢,在介绍自己的前后左右的同学时,先让他找到自己的右手(写字的手一直举着),学生很快分清左和右。上下是立体的通过楼上与楼下就分清。练习中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就会了。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六册14--15页例5--例7。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能用简便算法熟练计算乘数是两位数(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两位数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简便算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具准备:一些口算卡片;小黑板;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出示口算卡)
24×3 82×0 45×2 20×7
300×6 400×5 8×60 23×30
2.笔算:
(1)360×4
学生独立完成后,出示灯片:
① 360 ② 360
× 4 × 4
1440 1440
讨论: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2)任选一种算法计算下题:
2600×3=
① 2600 ② 2600
× 3 × 3
学生完成后,教师提问:你为什么选用方法②?
二、新课。
1.引入新课。
揭示课题:前面我们学会了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是一位数,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节课我们学习乘数是两位数,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板书课题: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教学例5。
(1)出示例5 360×24=
(2)学生审题,找出被乘数0前面的数字,说说写
竖式时“6”要和乘数的哪一位对齐?
(3)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4)讨论:(灯片出示学生的两种算法)
360 360
× 24 × 24
1440 144
720 72
8640 8640
师:以上两种计算方法不同,但结果相同,你们看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5)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360
× 24
144
72
8640
(6)试用简便方法计算:370×14
(7)小结: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被乘
数0前面的数与乘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的末尾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3、教学例6 265×30
(1)出示例6,审题。
(2)引导学生试算:这道题与例5有所不同,你们敢不敢自己先试试用简便方法计算?
(3)学生试算,教师巡视并提示:写竖式时,乘数末尾0前面的数字3要和被乘数的什么位对齐?
(4)指名说出怎样算比较简便,教师板书:
265
× 30
7950
(5)阅读课本14页,把书上例5、例6的简便算法与一般算法进行比较,并要求学生学会书上竖式书写的格式。
(6)练习:
课本14页做一做的350×24、73×60、186×50
(7)小结: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乘数0前面的数与被乘数相乘,然后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4.教学例7 计算450×20。
(1)出示例7,让学生审题后观察,把例7与例5、例6进行比较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讨论:被乘数和乘数末尾都有0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 写竖式时,被乘数、乘数怎样写?(把被乘数、
乘数中0前面的数的末尾对齐。)
② 怎样乘?(只乘0前面的数)
③ 乘完后,怎样添0?(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
有几个“0”,就要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3)你能算吗?请算一算?(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450
× 20
9000
(4)学生阅读课本第15页,把自己的算法与例7对照。
(5)质疑。
① 学生提问(略)。
② 教师引疑:450×20被乘数和乘数末尾一共有
两个0,为什么积的末尾有3个0呢?
(6)引导学生归纳法则。
(7)出示法则: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15页做一做。
(1)第1题 : 230×40 150×60(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口述怎样算。)
(2)第2题:下面的计算方法对吗?说出自己的看法?
230 230
× 40 × 40
9200 000
920
9200
2.下面各题已算出0前面的数,请你想一想,每一题应该添上几个“0”?
(1) 78 (2) 6100
× 50 × 90
390 549
3.课本17页练习四第1、2、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做完后集体核对。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简便方法计算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另外还要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
五.作业:课本17页练习四第3、4题。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2-24
小学数学教案06-14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9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23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15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04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30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01-24
小学数学教案【热】01-09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