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教案设计

时间:2022-09-29 04:07:53 教案 投诉 投稿

《窗》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窗》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窗》教案设计

《窗》教案设计1

  教学设想:

  《窗》是一篇小小说,设计时主要抓住小说情节、人物与环境三方面,去探究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性格。对小说精巧的构思及精练的语言也要加以学习与运用,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此外,我的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根据他们目前的思维发展水平及知识结构,理解此篇小说不成大问题,关键是要让学生用已知的分析小说的方法,在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通过学生、文本与教师三者的交互对话,能够正确把握人物形象,受到情感的陶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两个病人形象,看清人性的美与丑;

  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品味小说精练含蓄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教给学生分析小说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领悟到做人要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灵。

  学习重难点:

  1、理解人性的美与丑;

  2、学会在作文中有波澜起伏的构思及精炼的语言。

  学习方法与手段:

  朗读法与讨论法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窗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体,但透过窗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下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透过教室这扇窗,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时,教师给予适时的评论。

  我透过这扇窗,我想到了高中的莘莘学子们在埋头苦读,为了自己的未来打拼,我也仿佛看到他们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激动的脸庞。

  今天我们一起推开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那一扇窗,透过他那扇窗,我们可以看到或想到什么?

  板书课题作者

  二、把握小说情节

  过渡语:课前已经让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找位同学来复述一下这个故事,提示要注意语言的简练,情节的完整。

  小说内容梗概:《窗》讲述的是两个重病人的故事,一个病人靠窗,抬头能看见窗外的景色,一个病人不靠窗,也动弹不了身子,靠窗的病人每天为不靠窗的病人讲述窗外的美景。有一天,不靠窗的病人产生嫉妒的心理“为什么靠窗的`位置不属于我?”终于有一天,靠窗的病人病危,不靠窗的病人不按铃,不呼救,看着病友死去。当他如愿以偿地占有那张床,抬头看见窗外的所有景色却仅仅是一堵光秃秃的墙。

  师生共同形成板书:

  开端:关系融洽

  发展:从“享受”到“困扰”

  高潮:见死不救

  结局:见到一堵光秃秃的墙

  此处的设计既能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分析课文情节发展部分,展示靠窗病人形象

  过渡语:小说的情节大体就是这样,情节的一步步发展就是为了展示人物形象,下面我们来看看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

  1、提问:两个病人的主要话题是什么?

  明确:靠窗病人为不靠窗的病人描绘窗外的景色。

  2、朗读课文第四段与第五段若干句(一个孩童……网球赛)

  过渡语:窗外的景色如何呢?我们请位同学给我们描绘一下,其他同学合上书倾听,好象你现在就是那位不靠窗的病人,享受美景。

  此处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考虑文本深意,这也是符合情境教学理念的。

  3、提问:窗外的景色如何?

  明确:景色充满生机活力,幸福美好。

  4、提问:如此美好的景色是真实的吗?

  明确:这是假的,是靠窗病人想象出来的,编织的谎言。

  5、提问:那靠窗的病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明确:是为了消除寂寞,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增强与病魔做斗争的勇气。

  此处是一连串的追问,在逐步加深的理解中感受靠窗病人的美好情操。

  6、下面请大家结合全文关于靠窗病人的文段,思考一下,你如何评价靠窗病人,理由?

  学习方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再在合作学习中进一步全面的把握人物形象。

  师生合作形成板书:

  靠窗病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关心他人心灵美好道德高尚

  四、分析不靠窗病人形象

  1、范读课文6-12段

  2、分析不靠窗病人形象,理由?

  师生合作形成板书:

  不靠窗病人:嫉妒心强自私

  卑劣丑恶无情

  3、不靠窗的病人想靠窗看景的想法正常不正常?你如何看待?

  此问的设计是要结合生活实际,来看待不靠窗病人的所向所为,让学生有个心里的道德行为的底线。

  明确:不靠窗病人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想占有靠窗的床位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退一步说,人有点自私心也是正常合理的,况且他还曾为有过这种想法感到惭愧,也控制过,可是他的私欲膨胀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为了私欲,竟然在病友生死挣扎关头,见死不救,自私心泯灭了良心,行为卑劣无耻,不可原谅。

  小结:两个病人,怀有两颗不同的灵魂,一个纯洁美好,拥有许多向善的品质;一个灵魂龌龊,行为卑劣无耻,无情无义。小说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时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手法(板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有力的表现了人物性格。同学们在作文时也要运用这种创作手法,增强文章表现力。

  有意识的提醒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五、解题

  过渡语: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也一步步明了,请同学们从人物与情节两方面考虑一下:小说以“窗”为标题有何作用?

  明确:①本文的故事情节围绕着“窗”来写

  请学生结合具体故事情节阐述一下

  ②窗即是病床里实际的窗(在板书上给靠窗,与不靠窗加下划线,明确是实际窗),也是二人的心灵之窗,通过窗我看到了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

  板书:心灵之窗,折射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

  六、拓展延升,探究小说结尾

  好的作品的结尾,往往不是思绪的终结,而是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我们这篇《窗》也有一个精彩的结尾“他看到的只是一堵墙”读到这一结尾,你是不是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学习方法:讨论法,让众多学生打开思路,各抒己见。

  1、想象一下,他当时看到这堵“光秃秃的墙”时的情形?

  学法:写小文段,运用描写的方法。

  明确:大致两种情形

  ①良心受到谴责,内心自责,懊悔

  小结:他受到了向善心灵的感化。

  ②责怪靠窗病人撒谎

  小结:无药可救,灵魂与肉体一起病入膏肓。

  2、假如,病房中又来了一位新的病人,那么原先那不靠窗的病人回怎样做呢?

  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他会向以前那靠窗的病人那样给新来的病人描述虚幻的景色,以此来激励他活下去,用以忏悔,赎罪,这也算是他灵魂洗礼后进步的表现吧!

  ②他什么也不会说,什么也不会做,只会呆呆地朝窗口望,因为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害怕新来的病人会像他一样为了靠窗位置加害于他。

  ③他一直自责,内疚,病情越来越严重,在临死之前,把这件事告诉了新来的病人,以此告戒人们不能心胸狭隘,不能太自私,要关心别人,善待生命。

  七、人生启示

  一篇富有哲理的小说会给人启迪,打开你的心灵之窗,可以看见你现在是怎样的一个人?若干年之后,再次开启你的心灵之窗,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发言,认清自己,要努力的向好的心灵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在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目标。

  小结:希望同学们能将此启示付诸于行动,完美自己。

  八、总结

  如此一篇出人意料的小说,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与丑。我认为只有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格才能浇灌出绚丽多姿的生命之花,才能幻化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幸福温馨的生活画卷;如果一个人灵魂丑恶卑劣,那么他看到的永远是荒漠,达不到真善美的境界。希望每一位同学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学会关爱生命,关心他人,如此才能构建和谐的生活环境。

  九、作业

  1、给课文续写一个结尾

  2、对比阅读小小说《最后一片藤叶》

  锻炼知识的迁移能力。

  十、板书设计

  开端:关系融洽靠窗的病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发展:从“享受”到“困扰”关心他人心灵美好对比

  道德高尚心灵之窗

  高潮:见死不救

  结局:见到一堵光秃秃的墙不靠窗的病人:嫉妒心强自私人性美与丑

  卑劣丑恶无情

  情节围绕“窗”写

  教学后记:这堂课通过以教师为主导,授以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把思考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通过学生、文本与教师三者的交互对话,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清楚的把握小说的主题及小说写作方面的特色,并在作文中能够借鉴。另外学生在情感上也受到了陶冶,有利于正确的价值关的形成。

《窗》教案设计2

  第一课时

  1.提出问题

  用50元前去买海螺和贝壳,还剩多少元钱?

  (1)学生独立思考。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有的学生可能用连减的方法,依次写两个竖式,可以鼓励学生把两个竖式合成一个连减的竖式,并让学生分析两种写法的异同。

  (4)有的学生可能先把海螺和珊瑚标本的价钱加起来再用50去减,老师可以提示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在一个算式里,先算海螺和珊瑚标本的价钱再算剩下的钱我们就要想一个办法,比如可以用一个符号表示。

  2.学生说说带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教师:算式里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

  4.你能解决“要买海豚玩具和贝壳还剩多少元钱?”这个问题吗?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5.请你自己解决

  (1)买珊瑚标本、贝壳、海豚玩具一共需要多少钱?

  (2)买海豚玩具和贝壳比买海螺多花多少钱?

  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1—5

  [教学目标]

  1.巩固10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带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具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1

  (1)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

  (2)自己尝试写连加竖式,并与连减竖式比较。

  (3)搜集感兴趣的日历,进行有关的加法运算。

  2.自主练习2

  (1)学生独立完成,重点交流计算每一道题时的运算顺序。

  (2)集体纠正答案。

  3.自主练习3

  (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明确题意。

  (2)这几道题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

  (3)你能说出正确的答案吗?

  (4)全班交流。

  4.自主练习4

  (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明确题意。

  (2)比一比看谁算得正确。

  (3)全班交流。

  5.自主练习5

  (1)充分利用图中的信息,编一个数学小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

  (2)提出有关需要加减两步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

  教具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6

  小组合作,提出不同的租车,并说一说确定租车的理由。

  2.自主练习7

  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估计,独立完成之后,学生交流估计的结果及方法,并体会估计的策略。

  3.自主练习8

  口算题,注意及时纠正答案。

  4.自主练习9

  (1)猜一猜硬纸板下盖住了哪几个数?

  (2)盖住的数最小的是多少,最大的是多少,两个数相差是多少?

  (3)说说你想怎样玩?

  5.自主练习10

  学生独立思考,找出图形位置的变化规律。

  [教学反思]

《窗》教案设计3

  【觉得】

  〖理解

  ⑴ 有某种感觉。

  ⑵ 自认为。

  〖搭配

  觉得后悔 觉得受骗 觉得疲劳 觉得新鲜

  〖例句

  ⑴ 开了空调后,他觉得房间里很暖和。

  ⑵ 我觉得这件事情很复杂。

  【规定】

  〖理解

  ⑴ 对某一事物做出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质量的规定。

  ⑵ 所规定的内容。

  〖搭配

  规定详细;作出规定 遵循规定

  〖例句

  ⑴ 学校规定课间不准在教室里打闹。

  ⑵ 按规定,国家将给贫困地区的贫困生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

  【逗人】

  〖理解

  招惹人喜欢。

  〖例句

  这小狗活泼好动,看上去真逗人。

  【意思】

  〖理解

  ⑴ 语文文字的意义,思想内容。

  ⑵ 意见、愿望、想法。

  ⑶ 某种趋势或苗头。

  ⑷ 趣味、情趣、价值。

  ⑸ 对礼品所代表的'心意。

  ⑹ 向人赠送一点礼物表示心意。

  〖例句

  ⑴ 这个词语的意思我不懂。

  ⑵ 我的意思是看电影,不打球。

  ⑶ 今天有下雪的意思。

  ⑷ 他说的故事真有意思。

  ⑸ 这是我的一点小意思,请你笑纳。

  【指手画脚】

  〖理解

  说话时做出各种手势动作。形容说话放肆无忌或得意忘形的样子。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或胡乱地发号施令。

  〖例句

  张玲严肃地对小坤说:“我们的事不要你指手画脚”。

《窗》教案设计4

  教学目标:

  1、 会认7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学会关心同学。

  4、能用“可爱的”“高兴地”造句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气球)我们做游戏时经常用到它,小小的气球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它还是一剂治病的良药呢!不信,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课题读的这么好,老师相信你们课文一定会读的更好)。

  2、下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①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课文下面的大树叶。

  ②读不准的字音还可以问问老师或同桌。

  ③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用笔画出来。听清楚了吗?(开始读书吧)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

  2、同桌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并在不懂的地方画“?”

  4、请生评价老师读的课文。

  5、归纳学生不懂的地方。

  6、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读课文两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7、同桌说,抽生说。

  8、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师加以引导,体会科利亚、米沙及同学之间的友爱)

  9、假如你的同学生病了,你会怎样去探望他?(四人小组讨论,抽生说说)

  10、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抽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把生字卡片铁在黑板上,请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3、学生自由观察各个生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字说说,写这个字应注意些什么。老师相机点拨。

  4、学生描红、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有课后题“读读写写”。

  2、读句子,将“可爱的”“高兴地”作比较:“的”“地”读音相同,字不一样,“的”后跟的一般是东西,“地”后跟的一般是动作。

  3、请学生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写句子。

《窗》教案设计5

  1、设置情境:

  我们假想这儿就是小说中的病房,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要在这儿举办一次《讲述》节目,请两位病人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活动按以下四步进行:角色分工、精读文本、小组交流、汇报展示。

  下面我们五人一组,先进行分工,两位病人,这两位是这次讲述节目的主角,你们俩共同讲述发生在病房里的故事,你们是怎么做的,特别重要的.是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那么做。要力求把病人的内心世界展露出来。让听众听完故事后能真正认识这两位病人。

  两位观众,你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帮助两位病人尽可能把故事讲深讲透,在汇报表演的时候,也可以向两位病人提问,问病人疏漏了而观众很想了解的问题,教案《《窗》教案》。

  一位主持人,这位该是节目的灵魂人物,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开头介绍节目现场,中间做好有效的引导与协调,还要控制好讲述时间,时间不超过5分钟。

  2、下面五位同学先很快分工(2)

  3、有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后,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角色需要精读小说,仔细去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等会儿的讲述服务。(3)

  4、下面是小组交流,五人一组开始现场准备讲述节目,准备中先由两位病人讲述故事,其他三位同学帮助他们进行补充与完善,要努力使他们的讲述符合文本内容,符合人物心理。(4)

  5、各组也作了很精心的准备,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请一组上台汇报展示,其他各组要认真听,汇报结束后对这组的讲述进行评价、修正和补充。下面汇报开始。(6)

  6、请各组评价一下这组故事讲述得怎么样?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没有?(3)

《窗》教案设计6

  1、我们看到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关于这两位病人,大家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下面我们一起来评述一下这两位病人。

  小结:第一个病人他渴望生命,对生活有着满腔的热望,所以他幻想出了这五彩斑斓生动活泼的景象,激励自己跟病魔作顽强的斗争,他是坚强的乐观的。同时,在他心目中,病友的生命同样重要,他要尽自己所能激发病友的生之欲望,点燃同伴奄奄一息的生命之火,所以他更是善良的无私的高尚的。

  第二位病人他也热爱生命,他也有善良的本性,但私欲的膨胀使他变得冷酷无情。人性被这嫉妒的毒液给淹没了,灵魂被自私的心理扭曲了。

  2、同样的窗口,为什么昔日的病友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而靠窗的那位病人无私高尚博爱,他的心灵之窗是打开的,他的心中有最美的风景。冷漠的心中不会有春天,所以也看不到春天。他的心灵之窗是紧紧地关闭着的,他的心中横着一堵墙,所以他无法看到那美丽的图景,而只能看到那光秃秃的一堵墙。

  3、"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这位病人以后会怎么样呢?

  大家畅想一下,当他看到一堵光秃秃的墙以后,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五、联系生活,感悟小说中的哲理:

  这无数种的结局都有可能,然而我们还是衷心希望这位病人能找回自己善良的本性。最后,当我们离开病房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关心这位病人。我建议每一位同学写一句话或一段话作为礼物送给他,希望他在我们同学的帮助下也能看到最美的风景,能够好好地生活下去。

  大家说得非常好,非常富有哲理性,富有感染力。这些话是送给这位病人的,也是送给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我们并非圣人,我们也会迷失自己,所以我们常常需要洗涤心灵,充实心灵,美化心灵。

  还记得这一片空白吗?我们心中有美,它便是幅五彩斑斓的图画。我们心中有爱,它便是天使圣洁的羽衣。我们心中有希望,它便是清晨的曙光。我们心中有热情,它便是熊熊燃烧的火焰…同学们,让我们打开心灵之窗,去沐浴窗外的阳光雨露吧!在文学的殿堂中去感受人性的光辉。

《窗》教案设计7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窗台上的花,初步尝试用上海青、尖椒、红辣椒等蔬菜的切面印画,大胆表现各种花的造型。

  2.巩固练习绘画各种形状,表现花瓶的外形特征。

  3.感受印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六盆不同造型的花:上海青、尖椒、红辣椒等蔬菜的切面若干:已调好的红、黄、蓝、绿、紫等颜料.卡纸每组一份;排笔、画纸、抹布、废纸、剪刀、胶水、大积木人手—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窗台上的花导入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不同造型的花瓶及花,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各种花瓶的外形特征及花的造型,激发幼儿尝试表现的意愿。

  二、教师示范印画的`方法

  1.先用排笔蘸上颜料在画纸的下方画出各自喜欢的花瓶的外形,并用红辣椒的切面沾颜料装饰花瓶。

  2.用上海青的切面蘸上颜料在花瓶的上方按意愿印画,瓶口的地方可以多印一些,印出各自喜欢的造型。

  3.小花可以用尖椒或红辣椒进行表现。

  ●提醒幼儿注意:

  1.已经蘸了红色颜料的蔬菜不能再去蘸其他颜色

  2.蔬菜在画纸上印画之前应先在废纸上印两下,让切面上的颜料少些再印画

  3.小手脏了可以在抹布上擦一擦

  三、幼儿按意愿尝试印画

  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花瓶及花的造型,特别是活动难点:如何表现花瓶里的花高低错落、有松有紧。

  四、欣赏、交流同伴和自己的作品

  完成作品的幼儿先将印画摆放在展示区,与同伴一同欣赏。互相学习同伴的作品及说说自己是怎么印画的。

  活动延伸

  将晾干的画沿着边缘剪下来,粘在卡纸上。再沿着盆花的外轮廓将其剪下来,用透明胶带贴在大积木上,做好的花就可以摆在窗台上了。

《窗》教案设计8

  设计意图

  中班下学期,孩子们喜欢看图讲述活动,在讲述活动中能较快地观察到图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较清楚地讲述;开始学习使用较适宜的词汇修饰语言。但其间也发现孩子对图片的一些细致之处观察不够仔细;另外,因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导致幼儿对图中角色的心理活动联想较欠缺。因此结合中班发展现状,设计了本次看图讲述《小兔家的窗》活动。其目的是想通过活动调动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使幼儿初步学会仔细观察、分析图片上的细微变化,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用适当的词汇有序地讲述出小兔家的户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讲述能力。

  2. 在教师示范讲述的帮助下,丰富讲述经验。

  3. 认真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讲述。

  4、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四幅。

  活动过程

  一、仔细观察图片,根据教师的提问,感知理解图片内容,发现小兔家的窗发生的变化。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在教室里,家里都有窗子,为什么要有窗子呢?是用什么装在窗户上的呢?

  2、逐一出示图片,在教师引导下完整讲述出图片的内容

  (出示图片1)

  这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小兔家盖了一间房子,它是用什么盖的?有没有装窗户?

  (1) 这是什么季节?天气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 小兔住在哪里?

  (3) 小兔怎么了?在房子里怎么还会冷呢?

  (4) 没有玻璃的窗户,就是一个窗洞。

  师总结图片1的内容。

  (出示图片2)

  什么季节到了?天气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时,小兔住在屋里觉得怎样?你冷的时候会怎么做?(引导幼儿理解词语“瑟瑟发抖”)

  为什么小兔住在屋里还会瑟瑟发抖?它是怎么想的?

  (1) 小兔在干什么?

  (2) 它是怎么做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引导幼儿用适当的动词表达。

  师总结图片2的内容。

  (出示图片3)

  引导幼儿观察小兔的神态、感受。发生了什么事?

  (1) 现在小兔感觉怎么样了?

  (2) 它在干什么?

  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进一步感知理解图片内容。

  (出示图片4)

  窗子装好了,现在小兔住在屋里感觉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感知理解故事继续发展的内容。

  师总结图片3、4的内容。

  (出示图片5)

  图上有什么?春天来了,小兔发现了什么?谁来了?它告诉小兔什么道理?想一想小兔该用什么装在窗户上?

  幼儿发挥想象,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师总结图片5的内容。

  二、运用已有经验,幼儿尝试讲述故事。

  1.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理解图片内容,并尝试独立讲述。

  师:“小朋友自己轻声地说一说,把这五幅图片编成一个故事。”

  2.引导两名幼儿示范讲述,教师适当提醒。

  幼儿尝试完整讲述故事。

  三、引进新经验,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述,幼儿能够运用适当的词汇有序地讲述故事。教师示范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词汇的运用。

  师:“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讲述这个故事的,跟你的故事有哪些不一样。”

  幼儿学习教师运用的词汇。

  四、巩固新经验,师幼集体讲述故事。教师利用留白、等待等方法帮助幼儿一起完成故事。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个故事吧!注意要用上好听的词语。”

  幼儿大胆一起说一说。

  五、教师小结

  活动自然结束。

  延伸活动

  老师会把这四幅图画放到“故事表演区”里,请你们下了课或区域活动的时候再去讲讲这个故事,还可以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

  教学反思

  在活动《小兔家的窗户》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小兔家蘑菇房上的窗户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幼儿能有序地观察,理解图片的内容,能够大胆进行讲述图片的内容,达到教学活动的目标。

《窗》教案设计9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2、正确读写本课生字及10个词语,继续学习比喻句,能分清句子中的本体与喻体,并会用“像……似的”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说说自己透过玻璃窗观察景物的所见所想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语句“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继续学习比喻句,能分清句子中的本体与喻体。

  拓展目标:

  把生活中透过的各种窗口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学听。

  学习习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试着背诵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教学策略: 继续学习比喻句,懂得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1.这句话主要些什么。

  2.分清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3.说说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教具准备

  1、三张带有比喻句的幻灯片。

  2、录音机及录有暴风雨声响的磁带。

  教学时间 3课时。

  板书设计:

  天 窗

  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看见 想象

  雨脚 闪电 星云 无穷无尽

  第一课时

  课时要求:

  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揭示课题。

  出示投影片:这是什么?(天窗)

  板书课题:天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6课《天窗》。

  二、初步阅读。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音。

  2、请同学们理解词语“慰藉”、“一瞥”、“神奇”、“威力”。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想一想,每节各讲什么?可以合并成几段?

  2、讨论交流(第一段1-3节,天窗的来历;第二段4-7节,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第三段8-9节,天窗是神奇的。)

  四、讲读课文第一段。

  1、谁来读一读第1段,其他同学思考一下,城里的房子和乡下的房子有什么不同?(乡下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板窗)

  2、乡下人为什么要开天窗?请同学们找一找句子来读一读。

  师小结:乡下人为了使关上木板窗的屋子里有光线,所以开了天窗,来,我们齐读课文第一段。

  3、漆黑的屋子有了天窗,有了亮光,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要求:

  通过学习第二大段,解决“为什么天窗成为孩子们唯一慰藉”,理解比喻句的本体与喻体,体会运用比喻句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第一大段,知道了乡下人为了采光而在屋面开了一个小方洞,装块玻璃,成了天窗。这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出示板书: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慰藉”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唯一”、“唯一的慰藉”呢?

  3、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第二段。

  二、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

  (1)找一找“唯一的慰藉”在第二段中出现了几次?(二次)

  (2)那么,我们可以把第二段分几层?(分两层)

  2、学习第一层4、5小节。

  (1)(出示学法1)初读,想一想4、5小节主要讲什么?

  小结:我们通过初读,知道了夏天阵雨来时,天窗成了孩子们的唯一慰藉。

  (2)再读课文,了蟹在夏天阵雨天时,为什么天窗会是孩子们

  唯一的慰藉?

  ○1自由读课文,找找划划文中语句,用“因为……所以……”

  句式回答。

  ○2理解词语“顶,偏就不,关”这些词语体现孩子心情不愉快。

  (3)(出示学法2)精读,了解为什么“天窗成为孩子们唯一的

  慰藉”?

  (4)夏天阵雨来时,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

  洞似的屋子里了。(出示比喻句)

  ○1这是句什么句子?(比喻句)

  ○2读一读。

  ○3把什么比作什么?(把屋子比作地洞)

  ○4这个比喻好不好,为什么?(写出了屋子的静和黑)

  (5)请同学在这两节中找找,有没有这样的好句子?

  出示句子:“透过……闪电一瞥。”

  (6)(出示学法3)细读,体会课文语言的精妙之处。

  请同学们听着音乐,闭着眼睛,想象一下,当时的'这风、这雨、

  这雪、这雷、这闪电是怎样扫荡这世界的?

  学生交流。

  孩子们的想象要比真实的大十倍百倍,真是无穷无尽啊!

  板书:无穷无尽

  (7)总结:我们学习了第4、5节,运用了初读、精读、细读“三

  读”课文的方法,知道夏天下雨时,天窗成为孩子们唯一慰藉的原因,体会了文中比喻句的精妙之处,展开了想象,深刻理解了天窗是孩子们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慰藉。

  3、我们现在用这种方法自己来学第二层6、7节。

  (1)初读。课文讲什么?

  (2)精读。四人讨论:“为什么是唯一慰藉?”

  (3)细读比喻句。

  (4)现在孩子们在屋中除看见的事物外,又想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读6、7小节。

  三、总结全文:

  天窗给漆黑的屋子带来的仅有的光明,通过天窗看见了雨点、闪电、星星、云彩,这些都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另外,我们这堂课还学习运用了初读了解内容、精读解决问题、细读体会语言的“三读”读书方法。

  第三课时

  课时要求:

  进一步理解天窗对孩子来说是神奇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下雨天,孩子们从窗外看到了什么?是怎样想的?

  二、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你有什么问题吗?

  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我们先来理解(出示句子)“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会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物”这句句子。

  (1)句中的两个“它”指什么?(天窗)

  (2)自由读句,完成练习。

  如果有了 ,你就会永远 。

  (3)句中有两处否定,改成肯定形式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因为有了天窗,你才会联想想到种种事情)

  3、“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会知道怎么从……”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

  学生交流,师小结:因为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多彩,富有变化的,所以想象到的内容要比看到的更真切、更复杂、更确切。也正因为天窗使孩子的想象丰富,比实际看到的更多更好,所以说天窗是神奇的。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练习设计:

  把生活中透过的各种窗口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学听。

  “A”:选择一个下雨的天气,透过自己家的玻璃窗看看外面的世界,说说你看到什么,又想到些什么。

  “B”:乘汽车或火车时,仔细看看窗外的世界,说说你看到什么,又想到些什么。

  “C”:以《窗外》为题,选择你看的景物,展开想象,写写你看到什么,又想到些什么

  (备注:“A”为学习困难学生完成,“B”为中等学生完成,“C”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窗》教案设计10

  教学设想:

  1、<<窗>>是一篇自读课文,把它作为课外阅读来处理。

  2、教给学生分析小说的方法,让其去实践。

  3、需注意的是:学生的自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自学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自读小说的能力;

  2、领悟小说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领悟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小说

  教学用具:题签

  教学方法:指导阅读

  学习方法:模仿-实践 质疑-探讨

  授课类型:自读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我们平常观察生活的媒介多有好多种,通过我们的眼睛,通过广播 电视、新闻报纸------当然,通过那一扇扇明亮的窗户我们也可以认识到生活百 态。本节课就我们通过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名作<<窗>> 来观赏一下资本 主义 社会的风景。(1分钟)

  板书课题:窗 (0.5分钟)

  二、明确教学目标

  关于这篇课文,本节课要求同学们掌握一个问题--通过泰格特的这扇窗, 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感悟到了什么?

  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到159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窗>>(0.5分钟)

  三、指导学习(约10分钟)

  1、指名朗读。(5分钟)

  2、提出问题:从这扇窗里你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作答。(1分钟)

  3、明确体裁

  问:通过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你能确定文章的体裁吗?答:小说。1分钟)

  4、指导分析小说的途径

  问: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板书:三要素

  问:三要素的核心是什么? 答:人物形象。

  师: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既然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显然小说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对主人公的刻画来展现的。(1分钟)

  问:通过刚才对文章内容的粗略了解,你能断定谁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吗?

  答:另一个病人。

  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分析另一位病人是怎样一个人?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呢?

  四、学生自学 (15分钟)

  1、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思考:(5分钟)

  ①者用什么方法刻画了另一位病人的形象?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②独立阅读思考,用铅笔圈画,可以在书的空白处标注。

  2、检验效果(3分钟)

  ⑴、交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心理描写

  ②故事情节推动人物性格的发展。

【《窗》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窗》教案设计15篇07-17

半窗疏影半窗梦散文10-06

窗作文10-07

《窗》教案02-09

教案《窗》03-27

窗边散文10-06

明亮的窗作文10-07

窗小学作文02-07

关于窗的作文02-17

关不上的窗散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