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三角形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三角形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能将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1.PPT一份,大三角板一个,长短不同的小棒,雪糕棒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指游戏:快乐的小鱼
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认识三角形
(1)出示魔法线昨天张老师得到了一根魔法线,我今天把他带来了,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123,请出来。
(PPT出现一根红色的魔法线)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
(2)第一次变化这跟魔法线他会变,让我们一起喊123,看他会变成什么?(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三根红线)提问:数一数变成了几根线,(3)第二次变化(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一个的三角形)又变成了什么?(三角形)
(4)触摸三角形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大的三角形,我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他是不是有三条边,三个角。
(5)又一次变化一个三角形又变出了好多的三角形,虽然它们的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是三角形。
2、巩固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前几天张老师去旅游。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家,三角形王国,他们这里的东西都是三角形的,老师把他拍了下来今天和你们一起来分享(继续看PPT,出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物品)A钟表店B食品店C帽子店
(2)再来找一找王国里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许多小旗子,屋顶,冰淇淋,标志牌等)
(3)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三角形的物品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出示最后一张PPT)今天你们表现真棒,找到了这么多三角形的物品,他们虽然长得不一样,(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但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三.复习三角形的特征提供冰糕棒、小木棒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出开头吸引孩的注意,通过变一边、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摆一摆等,做了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动,使每位幼儿在广阔的活动和认识空间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老师及时的小结使孩子获得知识的完整性。虽然生活中属于三角形的物体少一些,但孩子们能积极参与并观察,找到了好多的环境中的三角形。
认识三角形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
3、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谈话导入。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习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6)判断练习。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创设。
“美丽的南宁邕江上有一座白沙大桥,从侧面看大桥的框架就是一个三角形,工程师想测量大桥从桥顶到桥面的距离,你认为怎样去测量?”
(2)课件出示白沙大桥实物图和平面图。
(3)学生在平面图上试画出测量方法。
(4)学生展示并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
(5)学生阅读课本自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有关内容。
(6)师生共同学习三角形高的.画法。
(7)学生练习画高。
3、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1)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做准备。
(2)动手操作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学生联系实际,找出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5)欣赏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总结本课内容
1、学生说说本节课收获。
认识三角形教案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小学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又具体介绍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它既是上学期所学线段和角的延续,又是后继学习全等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础。在知识体系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和归纳.
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的欲望.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方法
以引导发现为主,讨论演示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欣赏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探究新知的过程。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A
1.三角形有关的概念
(1)定义: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BC
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元素: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3)表示方法:△ABC
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设置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动手摆一摆)
拿出学具盒中的塑料棒,任选三根组成三角形。然后用学过的知识探究所摆三角形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A
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C
活动二:(量一量算一算)
在练习本上画三个三角形,用a、b、c表示各边,用刻度尺量出各边的长度,并填空:
a=___a=___a=____b=___b=___b=____c=___c=___c=____
计算每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并与第三边比较,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精设练习巩固新知
1.(口答)下面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1)3cm、4cm、5cm()(2)8cm、7cm、15cm()(3)5.5cm、7.5cm、2.5cm()(4)10cm、5cm、4cm()
技巧:比较较短两条线段之和与最长线段的大小,
或比较较长两条线段之差与最短线段的大小.
2.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冒着生命危险斜穿马路.你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吗?
3.有长度分别为4cm、8cm、10cm、12cm的四根彩色木条,任取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有()种不同的组法.A.2B.3C.4D.5
[设计意图]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巧设坡度,降低难度,弱化学习障碍的影响。以帮助学生从易到难、从会学到会用、从知识到能力的迁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拓展创新应用新知
例1.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和8cm的木棒,(1)再取一根长度为2cm的木棒,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如果取一根长度为13cm的木棒呢?
(3)聪明的你能取一根木棒,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吗?(4)要选取的第三根木棒的长度x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解:(1)取长度为2cm的木棒时,由于2+5=7<8出现了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所以不能摆成三角形。(2)取长度为13cm的木棒时,由于5+8=13,出现了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所以它们也不能摆成三角形。
(3)(略)
(4)3cm 三角形中已知两边,确定第三边的条件: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变式递进训练:1.△ABC中,AB=2,BC=4,AC的长为奇数.则AC=_____.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7cm,求这个三角形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设计意图]基础练习之后,变式训练的设置,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发挥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发挥教材的扩张作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五)浅谈体会感悟反思 (六)走出课堂应用数学 1用若干个三角形组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并给所组的图案加一句形象的解说词 2.搜集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资料,并在同学中交流。 五、板书设计 5.1认识三角形 (一)(二)三角形有关的概念A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定义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元素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表示方法BC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抽象概括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二)学会画三角形. (三)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画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掌握底和高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辨认三角形的底和高,尤其是当高不是处于铅垂位置时,对底的认识容易出错,因此辨认和画高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答: (1)说说什么叫做三角形?它有什么特征? (2)按角的特征,三角形可以分成哪几类?各叫做什么三角形? 2.指出下面各叫做什么三角形?(投影) (二)学习新课 我们学习了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把三角形分成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今天继续学习对三角形的认识.(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二)) 1.教学等腰三角形. (1)我们班得到了一面卫生流动红旗(如图),以及同学们戴的红领巾都是三角形. 观察一下这样的三角形,它们的边有什么特点? (2)动手测量.(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 测量每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这三个三角形的边长有什么共同特点? (3)动手折叠. 上面的每个三角形,能不能折叠成互相重叠的图形? (4)通过我们的观察、测量、折叠,你发现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明确:这些三角形都有两条边相等,两个角相等. 教师指出并板书: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认识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出示一等腰三角形,结合图形认识各部分名称.在等腰三角形里, 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个腰的夹角叫顶角,底边上 的两个角叫底角. (3)认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手中三个等腰三角形,每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你发现了什么? 在度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板书) 反馈:下面哪些图形是等腰三角形? 3.教学等边三角形.出示三幅图: 指定三人到黑板上测量每个三角形的边长和每个角的度数. 全班同学测量课本145页右上角图. 通过测量你发现这些三角形边、角各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相等,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教师指出并板书: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通过把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对比,引导学生明确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画高. (1)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我们已经学过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的方法.现在利用这个知识来认识三角形的高. ①画锐角三角形,师边作图边说明.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提问: 锐角三角形有几条高? 如果从B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 如果从C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 引导学生明确:锐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个,从任何一个顶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作高.这样三角形就有3个底和3个高. ②画直角三角形的高. 想一想,直角三角形应该怎样画高? 通过观察思考明确:因为直角三角形两条边成直角,所以夹直角的一条边是高,另一条边就是底. 再找一找另外一条高在哪儿?从而明确从直角的顶点向斜边作一条垂线,所以直角三条形的另一条高在斜边上. ③画钝角三角形的高. 右图这个钝角三角形,从A点作高,底边应是BC,高要画在三角形外;从B点作高,底边是AC,高也要画在三角形外.这两条高的画法我们就不研究了. 只有从C点向对边作高,底边是AB,高画在三角形里.因此钝角三角形只有从钝角的顶点向对边作高.教师边作图边说明. 教师强调指出:每画完一条高,要标上垂足. 反馈: ①指出各图的`底和高.(投影) ②学生动手画高. 在自己准备好的三角形上画高.教师巡视. 5.学习画三角形. 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和角的度数,可以画符合已知条件的三角形. 例 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2.5厘米和2厘米,它们的夹角是30°.根据这些条件画出三角形. 教师边演示边与学生同画. 先画一个30°的角.从这个角的顶点起,在一条边上量出2.5厘米的线段,在另一条上量出2厘米的线段,各点上一个点.用线段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 让学生说说画三角形的步骤. 学生试画:两条边长都是3厘米,夹角是40°的三角形. 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完成146页“做一做”. (三)巩固反馈 1.出示一组图形,各是什么三角形?(投影) 2.完成练习三十一第5,6题 3.判断下面说法对吗? (1)一个三角形里如果有两个锐角,必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2)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3)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四)作业 练习三十一第7~10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已经掌握了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在这个基础上,本节课学习根据边的特点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并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会画三角形的高和三角形. 新课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认识等腰三角形,通过动手实践、测量、折叠,从而建立等腰三角形概念,了解各部分名称及其性质.第二部分,用同样方法认识等边三角形,并明确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第三部分,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会画高.今后学习三角形面积要常用到,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最后一部分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画三角形,掌握画三角形的步骤.教师要高度重视,加强指导. 本节课既重视教师的直观、演示,更要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图、作图能力.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二)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两个底角相等.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做正三角形. 三个角都相等.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三角形图形、画点的底图、水笔、三角形组合的挂图、教室周围布置三角形的实物。 2、正方形的蜡光纸、剪刀、胶水、图画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有个图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图形宝宝吗? 2、出示三角形,让幼儿说出三角形的名称,然后让幼儿找出教室周围与三角形相似的实物。 3、提出问题:“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和三角形宝宝一样的图形?”引导幼儿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边,体会三角形的外形——三个角,三条边,幼儿教案《认识三角形》。 4、出示三角形组合的挂图: 1)引导幼儿找出挂图的图案都是三角形组成的。 2) 请幼儿说说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组成的。 5、出示左图,请幼儿用直线与点连接起来成三角形。 6、老师与小朋友一起讲评连接三角形的'情况。 7、剪贴花: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花是用什么图形粘贴的。 2)提出问题:没有三角形的蜡光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正方形折剪成三角形进行粘贴。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出示课本上的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的城市正在飞速的发展。一座座高楼慢慢的建了起来。看,这座就是建设中的大型超市,你在建筑框架和吊车上发现了什么图形呢? 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同学们找的都很好,那这里面什么图形最多呢? 生:三角形。 师:很好,那同学们知道它们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三角形组成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 画一画,构建概念 师:既然同学们都已经认识了三角形,那我们就一起来动手画一画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先拿出一张白纸,看谁画的又快又好。 (学生独立画,师巡视了解学生画的情况。选择学生画得不正确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如果学生没有,则把事先准备的以下图形也贴在黑板上。) (1)(2) (3) 师:我看了一下同学们画的,有的同学画的是黑板上的第二种,第一种和第三种倒是没有。那同学们思考一下黑板上的这三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呢? 生:不是。 师:为什么不是呢?(指着第一个)这个为什么不是呢? 生:因为这三条线和线之间没有连在一起。 师:(指着第二个)这个呢? 生:那两条线段不应该出头。 师:那最后一个为什么不是呢? 生:那条线段应该是直线。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观察能力都特别强。那谁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呢? (指明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三角形) 师:非常好。同学们比较总结一下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 (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老师进行加工) 即得出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板书概念,用红色粉笔写“围成”) 师:什么叫“围成”?同学们能用手势表示“围成”的意思吗?四人小组拉演示一下。 师:能把“围成”说成“组成”吗?你怎样理解“组成”? (有的学生说“不能”,也有个别学生说“能”。引导学生说出“组成”不一定要首尾连接形成封闭图形。) 师:说得很好,(指着刚才的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都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但它们都不是围成的,所以不是三角形。 三:了解三角形的组成 师:好!现在我们已经对三角形很熟悉了,三角形也成为了我们的朋友。大家想一下,我们不光有一个整体的名字,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有名字是不是?可是我们的三角形朋友只有一个整体的名字,我们是不是应该帮我们的朋友给它的.每一部分都取个名字呢? 生:是。 (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并用课件演示: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 师:瞧!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和“三”多有缘呀! 师:为了表达方便,我们通常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课件演示)这个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符号为△ABC。请在你画的三角形的顶点处也标上大写字母。(学生任意标上大写字母)标好的同学读一读你标的三角形。(指明学生读) 四:找底画高 师:三角形的身上除了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以外还有两位新朋友,知道它是谁吗? 生:底和高。 师:那什么是三角形的底?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呢?同学们可以利用我们以前学习平行四边形画高找底的方法,分小组讨论三角形的高应该怎么画? (小组展示画法) 师:同学们自学的很好,画法都正确。如果再规范一点就会更完美了,当然我们要借助三角板。老师来演示一遍,然后大家共同来总结一下怎么画高?哪部分是底?(出示画高的课件)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师:刚才我们共同画出了一条高,看在这个三角形中还有没有其他的高呢? (老师引导性的提问:“如果以三角形的另一条边为底边,你还能画出其它的高吗?”,引发学生发现从另外两个顶点还可能画出两条高,每个三角形一共有3条高。画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学生可能只会画一条高。再展示学生的作品时,教师可特意各找一个画钝角三角形、画锐角三角形和画直角三角形的学生上来展示,如果学生没有画到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老师则让学生尝试画一画这两种三角形的所有高。) (课件演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的三条高。) 出示下面的三角形,让学生说出每条高和它对应的底。 (展示时,强调底和高的对应,重点讲解直角三角形中以一条直角边作为底的情况。展示钝角三角形时重点强调在三角形外面的高的情况。) 五:动手操作 探索特征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发现了三角形的许多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下面我让一名同学上来用两手分别捏着这三个图形的两个角看发现了什么?(拿出事先用纸条做好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 (指明学生上台演示学生得出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师:对,这就是三角形的一个特征----具有稳定性。你能结合刚才的发现说一说还有什么物体运用了这一特征吗? (学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下面来看看这三个物体是不是也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活动背景: 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使得幼儿很感兴趣。通过动手操,将3根一样长或不一样长的小棍,拼做三角形,使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了有三个角,三条边的就是三角形。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开有三条边,三个角,复习手口一致点数。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3、激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有许多形状 2、区分三角形与正方形 活动准备: PPT课件、教具实物(三角形的彩纸或吹塑纸,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1张。够每个幼儿做1-2个三角形的小棍(长短不同),正方形彩纸一张) 活动过程: 小班数学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认识三角形》含PPT课件 教师小结: 正方形有四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样长;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的四个角一样大,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教师边说边演示) 4、它们都是三角形吗? 教师PPT出示各种三角形,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幼儿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为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就可以了。 教师小结: ①、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②、三角形有许多兄弟,它们虽然长得不一样,可是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 ③、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④、只要一个图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它们就是三角形 5、让幼儿寻找常见实物中有什么东西像三角形(出示PPT) 6、幼儿操作。 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发给幼儿,让幼儿数3根小棍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做得快的可以做第二个,第三个)。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 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 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教学片断】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下面请同学们把准备的吸管剪成三段,试一试,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操作,有的学生如愿以偿,有的学生束手无策。) 师: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学生则围不成呢?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 (引导没有围成三角形的同学观察自己剪出的三段吸管。) 生1:我围不成三角形是因为我剪出的三段吸管长度相差太大。 生2:我剪出的三段吸管,其中有两段合起来都没有第三段长,所以围不成三角形。 师:你们认为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1猜测: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生2猜测: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师: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这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学生拿出信封,内有4厘米、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小棒各一根。) 学生小组合作:任取三根小棒围三角形,并记录每次选用的小棒的长度以及能否围成三角形。 学生汇报: 生1: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6厘米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生2:长度为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能围成三角形。 生3: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长度为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不能。 师:其他小组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齐):同意。 师:比较这四种情况,你们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沉默了一会儿) 生:三角形中两条边长度的和必须大于第三条边。 师:结合刚才用小棒围三角形的情况,你们能举例说明吗? 生1:因为4+56,所以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6厘米的三根生2:因为5+610,所以长度为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能围成三角形。 生3:因为4+510,所以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4:因为4+6=10,所以长度为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同意。 教师出示: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生齐读) 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明白(声音很低) 师:真明白吗?(学生沉默没有反应) 过了一会 生1:老师,4+105,为什么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围不成三角形呢? 生2:是呀,5+10也大于4啊! 生3:老师,我觉得三角形两条边长度大于第三边中的两条边应该是任意的两条边,只有任意两条边长度和都大于第三边,才能呢个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你们赞成这位同学的说法吗? 生4:我同意,像刚才那位同学举的4+1051的例子只是其中一种情况,而长度为4厘米和5厘米的两条边加起来却小于10厘米这条边,所以围不成三角形。 生5:老师,我有个问题,是不是以后判断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要把所有的情况都列举出来呢?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呢? 生6(神情很得意):当然了,这样才能做到准确判断嘛。 生7:老师我有一种方法,不用列举所有情况就能准确判断了。 (课堂一下子安静下来) 师(目光中包含鼓励):请说说你的.想法。 生7:我们只要用较短的两条边相加,如果较短的两边长度的和大于最长的那条边,那么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7:因为我觉得较短的两条边长度之和都大于最长的那条边了,那么其他的两边之和一定也大于第三条边。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位同学的说法有道理吗? 生(齐):有!(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 师:那我们以后判断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还需要;一一列举联的情况吗? 生(齐):不需要。 正当我要让学生做练习的时候,又有一位同学举起了手 生:老师,我觉得你黑板上的那句: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要改一下才好。 师:怎么改呢? 生:最好说成三角形较短的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最长边。 (大部分同学表示赞同) 师:同学们很聪明,也很爱东脑筋,你们说的三角形较短的两条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条边这句话可以用来判断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但三角形中不仅仅只有较短的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最长的那条边,任意的两条边长的和都大于第三边。你们明白吗? 生(如有所思):明白了 生齐读:三角形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能正确地度量角的度数。 2.认识常见的几种角,知道各种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3.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并能用三角板画30度、45度、60度、90度的角。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师生、生生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进行说话,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表达,使学生的普通话表达能力获得充分训练,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德育目标 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 度量角的方法及角的分类 三、教学难点: 角的度量 四、教具准备: 三角板、小黑板、大板纸、量角器 五、学具准备: 纸板、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老师我们今天你去施工工地参观好吗?这是一幅施工工地忙碌的图片,想欣赏吗?(出示情境图) 二、新授内容 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你能够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铲车臂在工作中可以形成什么样的角? 小组讨论,并用准备的活动角演示,集体交流并演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角,让学生判断各是什么角。 谁能够告诉大家(1)是锐角,(2)是直角,(3)是钝角,(4)和(5)是什么角? 2.认识平角和周角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平角和周角并用活动角进行演示。 (2)总结: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通常用符号表示。如图(1)可以记作1,读作角一。 (3)师出画出两个角1和2大家观察两个角,谁大谁小?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比较?学生回答。角2比角1大多少?要知道角2比角1大多少,就要知道角2和 备注:角1各有多大,那就要对这两个角进行度量,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3.角的度量 (1)认识量角器和1的角 教师:同学们知道,度量线段的长度要用直尺和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米、厘米等。同样,度量角的大小也要用到一种工具,那就是量角器。(学生看一下量角器)常用的计量角大小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板书:度)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记作1。大家知道量角器是一个半圆形的,这个半圆的中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它是一个点。同学们试着找一下量角器的中心,找出0刻度线,大家想一想在量角器上怎样找到1的'角?(小组讨论并交流,是总结):以半圆的圆心为中心,把半圆分成了180等份,每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也就是半圆边上的一个小格,记作1 (2)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小 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是几,就是几度的角。师演示。 4、角的分类 量一量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度数,你有什么发现?(小组合作进行),然后今集体交流,是总结:直角是90,平角是180,周角是360,锐角小于90,钝角小于180,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 三、巩固应用 1、基本练习:做自主练习的第1、3、4、5、10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拓展练习:做练习的第9、13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角的分类:锐角(小于90度) 直角(等于90度) 钝角(大于90度) 一个平角=两个直角 一个周角=四个直角 角的度量和分类 1、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角的画法: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 3、角和表示:用符号表示。 4、角的度量:计量单位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记作1。 八、课后反思: 在教学角的度量时,量角器上有内刻度和外刻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找出这样的规律:如果角的顶点在左边用内刻度,在右边用完刻度;在量的过程中遇到了角的边短从量角器上没有办法看到是多少度,学生能够想到把角的边延长这种方法量出角的大小,我进行了表扬,这时我们班的李伟涛举起手了说:老师我还有个办法,比这个更简单,就是用三角板对准角的边可以直接从量角器上读出角的度数。我感到很吃惊,因为他平时学习并不太好,可是能够想到怎么好的办法,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从这以后上课比较喜欢发言,学习比以前也有了进步。 实践证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通过听、看、想、说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探索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及3条边之间的关系,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在活动中,使学生初步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索问题。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普通话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通过让学生猜测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及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四、教具准备: 三角板2个、量角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五、学具准备: 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过程: (1)活动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谁能说一说? 指名交流,说出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角形的分类。 学生表述的质量。 (2)活动二:探究新知 师:两个三角板它们都是三角形,都有几个内角? 量一量它们的内角的和是多少度? 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小组合作进行,量出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60+30+90=180,第二个内角和也是:45+45+90=180。 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室60+60+60=180。 小结:这山种特殊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进行探究。 关注学生的结论。 (3)活动三:操作验证 师:是否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比一比哪个小组性的方法多。 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三角形和必要的工具进行验证,可以用折叠的方法,也可以用量角器量的方法,还可以用剪拼的方法等。小组探索,全班交流并总结。 让每个学生都参入活动中。 关注学生的验证过程。 (4)活动四:探究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师: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可以摆一摆,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 师:板书: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同桌俩合作进行,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指名交流,集体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关注学生的验证方法。 (5)活动五:巩固练习 师:做教材45—46页的6、7、8、9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订正。 公主学生交流的质量,给予一定的评价。 (6)活动六: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 创意作业:在自己周围找一找与课本类似的铁塔,并找出不同的三角形。 七、板书设计: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 (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八、教学反思: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学生对三角形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为在生活中他们经常会接触到。本节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在角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意义、特征、特性,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我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说规范话、说普通话的水平。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探索操作活动中,初步感知三角形,知道其名称和形状特征,认识三角形的多样性; 2、能不受其他图形干扰找出三角形;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教具: 1、各种不同的三角形;数字卡; 2、星星、正方形、菱形各1。 学具: 1、3条长度不同的纸条(幼儿每人一套); 2、各种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若干; 3、图形拼图; 4、胶垫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 一、探索操作: 1、请幼儿拿3条不同长度的纸条拼摆图形。幼儿探索活动,教师指导。 2、幼儿展示自己的图形,教师集体说说,摆了什么样的图形,用了几条纸条,有几个角。 二、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1、"小朋友真棒!现在我们请出今天的图形客人。"出示三角形引导幼儿数数三角形的角与边各有多少?(教师根据幼儿数出的角、边,在三角形上标上数字) 2、出示星星、正方形、菱形、让幼儿分辨它们是否三角形? 3、出示各种图形,让幼儿把三角形归类放到一边。(二次操作,巩固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4、操作:幼儿人手一图形拼画,请幼儿找出画中的三角形,涂色。 5、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的画。 三、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 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 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培养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相关主题图。 学生准备:白纸、作图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教材第80页主题图。 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3、既然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那么它究竟有什么特点和性质呢?这就是这一单元我们将要学习的知识。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三角形。 (1)让学生试着画一个三角形。 (2)同学们看看自己画的三角形,谁来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3)下面在你所画的图中标出你所指的边、角、顶点。 (4)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5)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6)三角形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 (7)好。现在大家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8)对学生的各种定义不置可否,让学生看教材对三角形是怎么定义的。 (9)板书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三、教学三角形的高、底。 1、下面请大家拿出刚才画的三角形,找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教师巡视) 2、示范从三角形一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 3、我们来给这条垂线取个名字。板书: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道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线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4、在刚才的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高和底吗? 四、教学三角形的表示。 1、如果我们表示一个三角形需要画一个三角形,那样会很麻烦。大家想一想呢? 2、为了表达方便,通常我们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教师将三个字母板书到黑板上的三角形上)。这个三角形我们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3、指出:当然,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还可以用其他字母来表示。 课前热身: 说出图形的名称。出示图形。 提问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教学反思: 本课是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概念用自己的话叙述出三角形的定义,效果可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探索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及3条边之间的关系,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在活动中,使学生初步学会与同学合作探索问题。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普通话的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让学生猜测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及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教具准备: 三角板2个、量角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学具准备: 三角板、量角器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谁能说一说? 指名交流,说出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角形的分类。 学生表述的质量。 活动二:探究新知 师:两个三角板它们都是三角形,都有几个内角? 量一量它们的内角的和是多少度? 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小组合作进行,量出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60+30+90=180,第二个内角和也是:45+45+90=180。 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室60+60+60=180。 小结:这山种特殊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进行探究。 关注学生的结论。 活动三:操作验证 师:是否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比一比哪个小组性的方法多。 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三角形和必要的工具进行验证,可以用折叠的方法,也可以用量角器量的方法,还可以用剪拼的方法等。小组探索,全班交流并总结。 让每个学生都参入活动中。 关注学生的验证过程。 活动四:探究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师: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可以摆一摆,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 师:板书: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同桌俩合作进行,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指名交流,集体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关注学生的验证方法。 活动五:巩固练习 师:做教材45-46页的6、7、8、9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订正。 公主学生交流的质量,给予一定的评价。 活动六: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 创意作业:在自己周围找一找与课本类似的铁塔,并找出不同的三角形。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二)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 (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反思: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学生对三角形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为在生活中他们经常会接触到。本节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在角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意义、特征、特性,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我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说规范话、说普通话的水平。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能将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一份,大三角板一个,长短不同的小棒,雪糕棒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指游戏:快乐的小鱼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认识三角形 (1)出示魔法线昨天张老师得到了一根魔法线,我今天把他带来了,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123,请出来。 (PPT出现一根红色的魔法线)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 (2)第一次变化这跟魔法线他会变,让我们一起喊123,看他会变成什么?(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三根红线)提问:数一数变成了几根线, (3)第二次变化(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一个的三角形)又变成了什么?(三角形) (4)触摸三角形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大的三角形,我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他是不是有三条边,三个角。 (5)又一次变化一个三角形又变出了好多的三角形,虽然它们的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是三角形。 2、巩固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前几天张老师去旅游。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家,三角形王国,他们这里的东西都是三角形的,老师把他拍了下来今天和你们一起来分享 (继续看PPT,出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物品)A钟表店B食品店C帽子店(2)再来找一找王国里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许多小旗子,屋顶,冰淇淋,标志牌等)(3)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三角形的物品 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出示最后一张PPT)今天你们表现真棒,找到了这么多三角形的物品,他们虽然长得不一样,(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但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二、复习三角形的特征提供冰糕棒、小木棒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出开头吸引孩的注意,通过变一边、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摆一摆等,做了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动,使每位幼儿在广阔的活动和认识空间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老师及时的小结使孩子获得知识的完整性。虽然生活中属于三角形的物体少一些,但孩子们能积极参与并观察,找到了好多的环境中的三角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讨论发展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字母线表示法,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并会做出三角形的一条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三、 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义: 1、活动。 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 (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请同学们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学生会认为(1)、(2)、(3)(4)为三角形,但对(2)、(3)(4)有争议]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 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这与它三条线段的长短有关。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到底组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 (2)5,4,9; (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5、巩固练习:为了营造更美的城市,许多城市加强了绿化建设。这些绿化地带是不允许踩的。(电脑动画演示有人斜穿草地的实践问题)。他运用了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知识?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四、反思回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三角形教案】相关文章: 三角形的认识教案03-07 认识三角形教案11-26 认识三角形教案02-18 三角形的认识教案02-18 小班教案《认识三角形》03-19 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06-20 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教案02-12 三角形的认识教案14篇04-01 认识三角形教案精选15篇03-14 认识三角形教案15篇02-18认识三角形教案4
认识三角形教案5
认识三角形教案6
认识三角形教案7
认识三角形教案8
认识三角形教案9
认识三角形教案10
认识三角形教案11
认识三角形教案12
认识三角形教案13
认识三角形教案14
认识三角形教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