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小班教案 推荐度:
- 雪孩子小班教案 推荐度:
- 垃圾分类小班教案 推荐度:
- 防雷电小班教案 推荐度:
- 语言领域小班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精选小班教案模板汇编十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升国旗》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首小诗只有一节,六行,三句,25个字,却简洁形象地交代了国旗的有关知识。诗歌短小精悍,有叙述,有描写,有抒情,凝练地传达了国旗的知识,形象地表达了爱国的情感。
二、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同学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感悟,就必须充分地读。熟则能悟,悟则能化。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熟读精思,才能真正地感悟,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培养语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体现以同学为主,以读为主,在读中了解国旗,热爱国旗。
三、教学目标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语言美,使同学乐读、爱读。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认识“升”、“旗“等7个字。学写“升”、“国”等8个字。学习偏旁“口、”。
3、了解国旗,懂得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偏旁“口”,会写“升、国”等8个字。
难点:
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激发同学尊敬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
五、教具准备
1、课前布置同学收集有关国旗的资料
2、生字卡片,升国旗的录像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每周一的早晨,我们全校师生都要到操场上举行什么活动?谁来说说升国旗时的情景?那么,升国旗时,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同学书空)
(二)初读课文,探究识字
1、汇的了课前收集的资料,享受成功的'快乐。
(1)小组内交流
(2)小组代表发言,汇总资料
(3)教师小结: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它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
2、自由朗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3、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读音。
4、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哪组又快又准,就可得到优秀奖。
(三)朗读感悟,激发情感
1、朗读争冠。采用指名读,分句读,小组合作读,男女生接读等方式,读出诗的韵律美。
2、同学质疑。读了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3、情境诵读。出示升国旗课件,同学以立正、敬礼的姿态诵读课文。
(四)小组合作,快乐识字
1、认识新偏旁,教师讲解名称,同学练写。
2、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字形,可以讲故事,编顺口溜,猜谜语,组词,联系生活等。
3、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4、做猜字游戏。
生在前面,可做出动作,或用语言描述,其余生猜。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说说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过升国旗,要以用几句话描述,也可用笔画一画,并给画起个名字,小组内交流。
(六)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立正
升国旗
热爱国旗
敬礼
小班教案 篇2
教育活动:
做汤圆(数学-点数)。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橡皮泥,盘子,卖汤圆的歌曲。
2、幼儿准备:已有的风俗习惯,用橡皮泥搓圆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游戏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们,今天是元宵节,我们要吃什么啊?那我们一起搓汤圆,好吗?
指导重点:引发幼儿对汤圆的关注并为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引入活动。
2、教师示范。
(1)、指导语:今天,我和小妹妹在家,我要做两个汤圆,要选择几个面团啊?我们放到手上搓一搓,一个汤圆出现了,然后放到锅里,我们再搓一个面团,现在几个汤圆出现了,小手要指着一个一个的数,最后数到几就是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数,最后说出总数。
(2)、指导语:这时,我的'爸爸回来了,他告诉我,他很饿,我会怎么做啊?那我在搓一个吧。我们再来数数有几个汤圆?还记得老师说的方法吗?手要指着,嘴要数着,最后的数到几就是有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逐一数数,幼儿掌握点数的方法。
(3)、指导语:我们现在要开火煮汤圆的时候,我的妈妈回来了,我会怎么做?那我又要搓一个汤圆,我们再来数数有几个汤圆了。
指导重点:巩固幼儿点数,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数,说出总数。
3、幼儿动手操作,老师放音乐指导语:请小朋友拿到盘子,盘子上有几个点,你就要做几个汤圆,然后你去告诉你的好朋友,你搓了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幼儿一边搓汤圆,一边数,巩固幼儿点数的方法。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小蓝和小黄》是一本非常经典又有趣的绘本,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简单的画面加上充分的想象空间,幼儿更容易在轻松的观察、聆听中,将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投入绘本情境中,体验阅读的快乐。当一种亲切感产生、一种胜任感萌生、一种迫切想了解的`愿望发生时,一本书和一种与书有关的体验活动就这样在幼儿的心里生根、发芽了。于是我将绘本阅读与美术游戏有机融合,让幼儿就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经验迁移和情感投射中,潜移默化的帮助他们拓展、丰富、积累体验。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能大胆地想象和表述,感受朋友间、亲人间的爱意。
2.知道蓝和黄两种不同的颜色结合在一起会变成绿颜色。
3.享受调色游戏的乐趣,愿意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绘本《小蓝和小黄》ppt;
2.蓝色、黄色颜料和蓝色、黄色透明的塑料色卡纸。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工具(画笔、画纸、黄蓝颜料分别装在针管里、幼儿操作桌面上铺有透明桌垫,画纸铺放在透明桌垫的下面)。
活动过程:
一、引出绘本故事的主人公
出示“小蓝”:“今天来了一位有趣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小蓝。小蓝有个好朋友叫小黄。”引导幼儿用语言问候小蓝和小黄。
二、绘本阅读《小蓝和小黄》的故事
1.介绍小蓝和小黄的一家。
①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我们一起去小蓝家和小黄家参观一下,看,家里有谁?”
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为什么觉得它是爸爸(妈妈)?”
③小结:“小蓝和小黄的家里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小蓝和小黄一起做游戏
①幼儿观察图片并引导其大胆想象:“小蓝和小黄最喜欢玩游戏,看看它们在干什么?”(拉圈圈、捉迷藏)
②幼儿人手一个小蓝或小黄,和同伴打招呼,一起拉圈圈游戏,感受结伴游戏的快乐。“小蓝和小黄真的躲在我们身边呢,快把他们找出来吧。”
③感受色卡的重叠变色。“小蓝和小黄抱在了一起,发生了什么事?”“小蓝和小黄也来抱一抱,看看便会变成什么呢?”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一、 学习儿歌内容,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二、能较灵敏地根据信号做动作。
三、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事先带幼儿观察过红绿灯的作用及其与汽车、行人的关系。
二、物质准备:红灯、绿灯、“行人”信号牌各一个。
重点:学习并理解儿歌的'内容;
难点:能将儿歌自如地运用于游戏中,加深对交通规则的记忆。
活动过程:
一、小汽车出门
1.有辆小汽车它第一次出门,它来到马路上的十字路口,看到有样东西总是不停地在变,一会儿变成红的,一会儿又变成绿的,它觉得非常奇怪。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小汽车这是什么吗?(红绿灯)
2.出示信号灯,红灯亮起来的时候,是告诉我们什么?
绿灯呢,绿灯亮起来了,又是告诉我们什么?
师小结:红灯亮起来是告诉我们该停一停,绿灯亮起来是告诉我们可以继续向前行。
3.那你们觉得如果马路上没有红绿灯会发生什么事?(幼儿自由表述)
师小结:没有了红绿灯,马路上会一片乱,汽车、行人也会随便停,随便行驶,这样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很不安全。
二、学念儿歌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儿歌,我们来听一听!教师示范朗诵.
2.刚才儿歌里你们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加以引导总结。
(1)看到红灯怎么做的?(停一停)
(2)看到绿灯怎么做?(向前行)
(3)出示行人的信号牌,向孩子解释。你们来看看,这个信号牌是什么意思,小汽车看到行人又是怎么做的?(按喇叭)
3.下面请小朋友们看着上面的图,来听老师完整地念一遍,会的孩子可以轻轻地跟着一起念。
4.这首儿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开汽车》,现在请小朋友边看图边做动作念儿歌,老师适当加以指导。
5.请几名幼儿上来举牌,根据儿歌内容变化信号牌,其他幼儿一起朗诵,直到幼儿基本掌握儿歌内容。
三、游戏:开汽车
1.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开汽车”的游戏,老师当交通警察,你们来当小司机,请小朋友看我的信号牌,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2.换成其他幼儿当警察,进行游戏。
3.脱离儿歌内容,变换信号牌的顺序,进行游戏。
开汽车
小汽车,嘀嘀嘀,
开到东来开到西,
看到红灯停一停,
看到绿灯向前行,
看到行人按喇叭,
嘀嘀——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知道母鸡会下蛋、孵小鸡。
2、巩固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
3、体验在游戏中学习的快乐。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母鸡生蛋的视频,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或图片。
2、小鸡图片若干,大点数卡两套。
3、分别画有1条虫、2条虫、3条虫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鸡妈妈下蛋。
(1)模拟母鸡下蛋的声音,引导幼儿自由交流:这是谁在叫呢?鸡妈妈在做什么?
(2)组织幼儿观看母鸡下蛋的视频,指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出鸡妈妈下了几个蛋。
(3)引导幼儿操作《点数鸡蛋》,教师巡回指导。
2、帮助找小鸡。
(1)幼儿观看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
教师:一天天过去了,我们来看鸡妈妈在做什么?鸡蛋有什么变化呢?
(2)组织幼儿到贴有小鸡图片的草丛中与同伴一起玩"找小鸡"游戏,并交代游戏规则。
(3)幼儿分享交流:我找到了X只小鸡。我在图卡上贴了X个圆点。
3、捉小虫喂鸡。
(1)将小虫的图片随意洒落在地上,引导幼儿玩游戏"捉小虫"。
教师:小朋友们帮鸡妈妈找到了小鸡宝宝,鸡妈妈真高兴,现在她还想请大家帮忙,捉些小虫送给饿了的小鸡宝宝吃。
(2)幼儿动手捉"草地上"的小虫,鼓励幼儿说自己捉到了几条虫。
(3)引导幼儿将捉到的小虫送给鸡宝宝吃,要求一只小鸡吃一条小虫,两条小虫的'卡给两只小鸡吃。
活动延伸:
1、音乐区:学唱《老母鸡》。
2、美工区:涂色,添画"鸡的一家"。
教学反思:
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牙齿外形结构,知道多吃糖会长虫,影响身体健康;
2、愿意与同伴一起活动,学子正确的刷牙漱口方法。
【活动准备】
1、牙齿模型;
2、故事:老虎拔牙图片;
3、杯子牙刷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模型,引导幼儿观察牙齿的外形特征,了解牙齿作用。
2、观察同伴牙齿,互相看看是怎么排列的.。
(1)讨论牙齿有什么本领?没有牙齿会怎么样?
(2)小结:牙齿是人吃食物的重要器官,没有牙齿食物就磨不碎。
3、完整讲述故事:老虎拔牙。
(1)老虎为什么拔牙?它的牙齿为什么会坏?怎么让自己的牙齿健康?
(2)小结:少吃糖,吃过甜食漱口,每天刷牙。
4、学习刷牙漱口的正确方法。
(1)个别幼儿示范,教师讲解。
(2)集体练习。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清楚的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2、学说绕口令,能正确发出儿歌中每个字的读音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数歌”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谈话:请你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是谁?它喜欢在哪里玩?
二、观看幻灯,学习绕口令
1、“今天有几只动物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咱们一起找一找他们藏在哪?”
2、点击幻灯片2,请幼儿说说这是哪?(山)
2、“看看是谁藏在了山上?”(同时点击鼠标,出现“虎”),在幼儿的回答中反复并纠正“虎”的'发音
3、带领幼儿学说短句“山上一只虎”
4、同样方法分别播放幻灯3、4、5、6,帮助幼儿更快的理解、记忆绕口令的内容,在幼儿的跟读中纠正字的发音
5、“小动物都被我们找到了,咱们再来回忆一下是从那找到的”,播放幻灯7,并介绍绕口令的名称“数数歌”
6、和小动物一起复述绕口令
三、巩固复习
游戏:1、看谁说得快(全体)
2、做动作说绕口令(全体)
3、绕口令接龙(分组)
附绕口令:
数数歌
山上一只虎,
林中一只鹿,
路边一只猪,
草里一只兔,
还有一只鼠,
数一数,一、二、三、四、五,
虎、鹿、猪、兔、鼠
小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飞机的基本形状特征,丰富幼儿对飞机种类款式的知识。
2、激发幼儿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1、引入部分。以谜语引入,引起幼儿兴趣。
①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猜个谜语,大家想不想猜呀?现在认真的听老师念哦:大鸟大鸟天上飞,许多人儿装肚里,长长翅膀飞的快,人人平安把家还。
②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谜底就是飞机,谁能举手告诉老师,飞机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作用?老师不是让你们把自己喜欢的飞机玩具带来吗?现在你们轻轻地去把它拿出来,然后回到座位上,认真的看看飞机是啥样子的,等下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告诉老师。老师这里啊还有很多种飞机的图片。小朋友来看一看。
2、讲解示范。
师:今天老师要让小朋友拼飞机,哪个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飞机身上有哪些部分?老师这里有分解好的飞机,老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把他们拼成一架飞机,其他小朋友要认真的看他是怎么拼的'。对不对?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很多种材料,你们想用什么材料来拼飞机呢?老师这里有个拼好的飞机,小朋友们可以看一看,这是直升飞机。
3、提出要求
在拼构时,不要争抢材料,大家要想想怎么安排,学会谦让。拼出的飞机要牢固。结实。看谁拼的飞机和别人不同,老师更喜欢。
4、幼儿建构教师指导
教师可以对一些能力差的幼儿进行帮助,重点指导:有些幼儿的飞机无法站立,教师引导他们想想应该怎样拼插才能让飞机站立不倒。对一些能力好的幼儿,启发他们拼插难度较大的战斗机,直升机等。
5、结束部分
欣赏幼儿拼插作品,老师看小朋友拼的飞机都很漂亮,向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设计的是什么飞机。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语言。
2.感受作品中小熊和妈妈之间的情感,体会母子间的爱和默契感。
活动准备:
根据故事内容自制课件、轻音乐、《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森林图片,引出活动。
随着优美的音乐,老师讲故事。
2.出示图片(小熊睡觉)
提问:“小熊在干什么?”(睡觉)
师:你们喜欢小熊吗?想不想跟它做游戏?我们来叫醒它吧!
师:咦?真奇怪,我们叫了这么久,小熊还是没醒,究竟谁可以叫醒小熊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分段欣赏故事,学说“××,小熊醒来吧”
(1)出示图片一(小鸟)
师:谁来叫小熊了呢?听一听,小鸟是怎么叫小熊的?(重点学说,嘀里里,嘀里里,小熊醒来吧,小熊醒来吧)
师:小熊醒来了吗?幼:没有。
(2)出示图片二(公鸡)
师:呼噜噜,呼噜噜,小熊正打着呼噜呢。谁又来叫小熊了?
师:公鸡会怎样叫小熊呢?(老师说,喔喔喔,喔喔喔,小熊醒来吧,小熊醒来吧。”)
师:我们和公鸡一起来喊吧。
师:小熊醒来了吗?
(3)出示图片三(小狗)
师:小熊翻了个身,呼噜噜,呼噜噜,睡得可香啦!谁来叫小熊了呢?
师:小狗会怎样叫小熊呢?(汪汪汪,汪汪汪,小熊醒来吧,小熊醒来吧。)
(4)出示图片四(大象)
师:小熊睡的很香,什么也没有听见。就在这时,大象来了,大象走路会发出什么声音呀?大象走起来咚咚咚,声音可大呢,像地震一样。我们学着大象的样子,来叫小熊吧。(咚咚咚,咚咚咚,小熊醒来吧,小熊醒来吧。)
师:小熊还是没有醒,猜猜看还有谁会来叫小熊呢?(拓展幼儿的想象)
(5)出示图片五
师:呼噜噜,呼噜噜,小熊睡得可香啦。看,谁来叫小熊了呢?幼:熊妈妈
师:熊妈妈回家了,轻轻地对小熊说“小熊醒来吧!”
小熊听得很清楚,说:噢,妈妈!我睡得多香呀!”小熊醒来了!
教师提问:
(1)最后小熊醒来了吗?谁叫醒了小熊?熊妈妈是怎么说的?小熊说了什么?
(2)为什么熊妈妈不用大声叫,大声喊,只要轻轻地说一声“小熊醒来吧”,小熊就醒来了呢?(因为他是小熊的`妈妈,每个孩子对自己妈妈的声音都是最熟悉的)
三、完整欣赏故事。
四、老师带领幼儿游戏。
(1)师:现在我来做熊妈妈,谁愿意做我的熊宝宝,把眼睛闭好,听见“妈妈”说“小熊醒来吧”你就醒过来,要说:“妈妈,我睡得多香呀!”好吗?
(2)师:现在你们都是我的宝宝,把眼睛闭好,听见“妈妈”说“小熊醒来吧”你们就睁开眼睛,跑到老师身边对我说:“妈妈,我睡得多香呀!好吗?
五、结束。
师:宝宝们都睡醒啦,现在妈妈要带你们到外面去晒太阳做运动咯,我们出发吧!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名称:《H Hat》
活动目标:
1、通过利用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反复听、说、读、练,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并掌握英语字母:“H”、英语单词:“Hat”的正确发音及译义,理解短语: “Be quiet!Listen。”的实际译义。
2、初步培养幼儿的英语对话能力。
活动准备:准备字母卡、图卡一张,录音机及《阳光幼儿英语》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师幼例行问候,引起幼儿英语活动的兴趣,并进行热身运动。
2、创设情景进行英语对话,复习所学过的会话内容,奖励复习出色及有进步的幼儿,并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内容的'重点。
3、教授新字母“H”及新单词“Hat”。
(1)教师出示字母娃娃H,让幼儿说出像什么,在拼贴字母的过程中学会字母“H”的正确发音。
(2)教师利用图卡引出“帽子”的英语单词,通过游戏“贴帽子”让幼儿反复练习强化,逐渐掌握单词“Hat”的正确发音及译义。
4、律动教学。教授幼儿短语 “Be quiet!Listen。”的实际译义及相应的动作。
5、教师小结,叮嘱幼儿:“回家要看VCD,回家要听录音机,回家要当Melody!”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好闻的气味08-24
小班教案:玩筷子_小班其他教案07-06
小班教案03-09
小班的教案04-20
小班教案游戏教案01-13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小班教案 | 小班语言:对不起08-25
小班教案 | 小班语言:花海08-25
小班教案 | 小班综合:野菜08-25
小班教案 | 小班综合教案:可爱的小乌龟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