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时间:2024-10-16 02:41:19 教案 投诉 投稿

【精品】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4篇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促进学生进一步明确笔算方法,熟练地进行乘法的笔算。

  2、用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计算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得笔算方法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一、基本训练

  1、口算练习(想想做做的第5题)

  二、新知熟练

  1、做“想想做做”的.第6题学生先独立计算,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2、做“想想做做”的第4和第7题第4题让学生先算,再交流都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计算总价的。要提醒学生用相对规范的语言表述题中的数量关系;第7题要注意通过计算和交流,帮助学生归纳出“速度×时间=路程”。

  3、做“想想做做”的第8题

  要对“人均月收入”和人均年收入“的含义作适当解释。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必要的信息独立进行解答。

  2、做“想想做做“的第9题

  这道题基本要求是用乘法解决问题。如果有学生能用除法解决,也是允许的。

  3、做“想想做做“的第10题

  重点指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正确选择信息。特别是,“已卖出的“要按”每个16元“计算,而“剩下的”要按“每个13元”计算。

  4、完成思考题

  在做思考题时,对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提示思路,让他们相对独立地分析推理,完成填空。对思维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以比较具体地逐步引导,让学生初步了解这类问题的推理过程与方法。

  三、全课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七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师:李叔叔在哈尔滨工作,过中秋节了,他很想念家中的亲人,决定在中秋与国庆双节期间回北京老家一趟,他买了12斤月饼,每斤45元,请同学们算一算李叔叔买月饼一共花了多少钱?

  (1)、让学生理清题意,找出题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

  (2)、根据已知量和所求量列出算式

  (3)、全班齐做,然后指名板演并说说其计算过程。

  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出示幻灯片,学生读一读)

  谈话引入例1

  师:在回老家的时侯,李叔叔为了节约钱,决定不坐飞机,坐火车,当他到家时,他算了算,从哈尔滨到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那你们帮李叔叔算一算从哈尔滨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由学生列出式子,师板书:145×12

  (2)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45×12与145×12什么不同?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估算

  师:那你认为哈尔滨距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现在同学们来估算一下(学生动笔算)师:你是如何估算的?谁愿意把你的估算过程和想法跟我们分享一下呢?

  让学生说说,教师随机板书学生的估算方法。

  2、笔算

  师:现在我们已经估算出来了,145×12大约是在1500至1800之间,那么如何准确算出145×12的积呢?同学们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好不好?

  学生动笔算,教师巡视,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如果有用竖式算的就指名板演,并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教师试着提示。)师:用竖式计算也就是笔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补充板书)

  教师讲解,板书145×12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师:你认为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和笔算的顺序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有联系吗?

  3、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课件演示)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4、巩固练习

  教材第49页做一做。(分组完成,集体订正)

  三、仔细琢磨,细心计算,巩固新知

  1、数学医院,判断正误

  (幻灯片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过来。)

  2、50页第一题。(分组完成,集体订正)

  3、解决问题(50页第二题)

  四、仔细想想,谈谈收获,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师:那现在哪个同学可以来帮我们小结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竖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作业布置:练习七第3题

  六、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乘法

  复习例1

  45×12=540(元)145×12=1740(千米)45145

  ×12×12

  90290……2乘145的积45145……10乘145的积5401740

  答:李叔叔买月饼一共花了540元钱。答:从哈尔滨到北京有1740千米。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等常见数量关系,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能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

  教学准备:小黑板,练习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自学指导

  1.出示情境图:月星小区,多层楼每幢住48户,小高层楼每幢住128户,高层楼每幢住236户。

  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

  出示表格:

  5幢高层楼共可住( )户

  16幢多层楼共可住( )户

  16幢小高层楼共可住( )户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三道算式。

  (1)请学生列出算式,并比较三个算式的相同之处(都要用每幢楼住的户数乘幢数,算出一共能住的户数)

  (2)学生用竖式计算236×5和48×16。

  (3)讲评:谁来说一下这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第2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谁来说一下它的计算过程?48乘1,所得的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2.揭示课题:

  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住128户。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

  128×16和刚才的两道题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例1 学生尝试。做在练习本上。

  启发128×16的得数是多少呢,你能尝试用竖式计算出得数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研究。

  (1)指名板演,展示学生做的,让板演学生说一下这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提问:你们和他做的一样吗?

  (2)你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来算这道题的? 128乘16的积应该从哪位写起?我们把这两部分怎样?得数的末尾应该和哪一位对齐?(指算式)这个128实际上代表的是多少?求的是多少幢楼的住户数?算出的20xx其实是几幢楼的住户数?(根据学生回答完成黑板竖式板书)

  (3)我们一起来答一下。

  (4)刚才是这么算的请举手?

  (5)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老师还没有教,你们是怎么会做的?(引导学生说清计算方法)教师再给你们两道题,会做吗?

  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

  以竖式呈现的四道题:213×32,375×24,309×26,和248×45

  (1)学生独立练习,指名四人写在教者准备的纸上。并注意巡视,以发现学生解题中的问题,并有意进行收集。

  (2)集体评析。先引导学生看过程,同意吗?这个结果比较大,怎么读?再出示一份错误作业,他错在哪儿了?提醒学生计算时要小心。

  (3)总结计算法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我们都是分几步做的?第一步做什么?所得的结果的末位怎样?接着说下去。

  四、精讲提升,拓展延伸

  1.做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在书中直接写出得数,指名核对得数,了解全对人数。

  2.做练习五第2题

  先判断每道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再说说错在哪里,怎样改正。提问:计算三位数乘两两位数要注意什么?

  五、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做练习五第4题

  学生独立填表,并组织反馈,说明数量关系式,怎样列竖式。

  指出: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试题,在列竖式计算时,交互两个乘数的位置后再乘比较简便。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36 48 128

  × 5 ×16 ×16

  比较前两个式子和第三个的联系:

  区别: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34页,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提示

  本部分的教学是口算乘法,包括:整百数乘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这些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整数口算乘法的教学目标,它是作为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口算乘法技能的基本要求。教学时,要注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教学目标

  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过程与方法

  经历过口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人参与口算,是学生养成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课前小研究,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复习回顾,谈话导入

  10个十是( ) 10个一百是( ) 12个一百是( ) 50个十是( ) 500个十是( ) 420个十是( )

  20×5 30×6 4×70 100×6 3×200 500×3 200×6 12×4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出得数。教师随机选两题,说一说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帮助学生回忆口算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信息窗,找出数学信息。

  出示情境图信息窗一,让学生欣赏图片,搜集数学信息

  谈话:请大家仔细欣赏图片,并要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看你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谁能发表你的看法?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我们得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提出学习目标:同学们提的问题还真多,我们本节课重点研究这几个问题,以完成这样的学习目标。

  (1)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激发探究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根据你找到的数学信息,你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探索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1)一组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指名学生列式:400×20(板书) 得数是多少呢?

  (2)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指名小组代表交流 预设1:根据4×2=8,推算400×20=8000

  预设2:根据400×2=800,再算800×10=8000 预设3:先算4×20=80,再算80×100=8000

  (3)比较异同,优化算法

  其实这几种算法都是转化为我们学习过的算式进行计算。几种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交流讨论,让学生发现两个因数末尾0的个数与积末尾0的个数的关系,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确实用添0的方法来计算这些题最简便,那添0法到底是怎么样的?让学生分小组去归纳: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

  (4)即时练习:自主练习第一题,算一算,比一比,体会算法。

  探索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口算。

  (1)教材34页红点问题:二组一共发放了多少份宣传资料?

  指名列式:210×30(板书)

  又该怎样计算呢?

  (2)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指名小组代表交流。 预设1、先算21×3=63,再推算210×30=6300 预设2、先算210×3=630,再推算630×10=6300

  (3)优化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整数乘法口算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在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4)即时练习:自主练习第三题

  (三)巩固新知:

  自主练习1和3,直接写得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讲一讲,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算法:怎样算?

  自主练习2,解决问题。

  学生说思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四)达标反馈

  1.口算,我最棒!

  400×30= 90×600=

  50×200= 30×300=

  250×40= 490×20=

  160×50= 70×130=

  2.

  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相关文章: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03-30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06-23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案12-29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03-29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4篇05-17

【精选】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四篇05-17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5篇)03-10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5篇)02-26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5篇01-20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汇总6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