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19 08:54:27 教案 投诉 投稿
  • 大班教案 推荐度:
  • 《拜年》大班教案 推荐度:
  • 《动物》大班教案 推荐度:
  • 最新大班教案 推荐度:
  • 白露大班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大班教案8篇(精选)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8篇(精选)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虽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但是他们缺乏科学的合作方法,常常是以单个个体身份在参与,而且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动或游戏时,常会出现一些“小情况”。例如:遇事互不谦让,意见不统一而争执,不懂得商量与配合等。因此,我根据这些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这次活动我以故事《小动物拉车》为切入点,将故事所隐含的道理贯穿于整个活动。使幼儿通过活动明白几个人做事,必须商量与配合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从而体验合作的快乐。同时,通过开展此活动在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上能有一个新的突破。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尝试同伴间的商量与配合,探索与同伴合作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PPT、小猪图片、场地布置河的场景。

  2、砖块若干、梅花桩、平衡木等辅助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了解合作的重要性

  1、演示ppt,理解故事内容。

  2、根据故事情节提问

  (1)故事中讲了谁?他们在干什么事?

  (2)车拉回去了吗?它们都使劲了,为什么车一动不动呢?

  (3)那他们怎样做才能把车拉回去,谁有好办法,请你来帮帮他们。

  小结:几个人要做好一件事,一定要互相商量,互相配合,不能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要听取大家合理的意见,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否则,就会像故事中动物一样,什么事都干不成,什么事都做不好。而且,白费力气,白使劲。

  二、通过“想办法过河”,引导幼儿尝试与同伴商量与配合。

  1、出示各种过河需要的材料,让幼儿想一想用这些材料怎样过河。

  2、将幼儿分组,通过商量选择材料。

  3、规则要求:每组放材料时,要注意安全,脚不能踩到河里。

  4、幼儿以组往河里放材料,教师指导。

  5、尝试在铺好的路上走一走,是否能顺利过河。

  三、通过“运砖”,探索与同伴合作的方法。

  1、请幼儿以组商量运砖的方法。

  2、比赛运砖,看哪组运的砖多。

  3、小结合作运砖的好方法。

  四、整理总结

  在大家的合作下帮小猪把砖运过了河,小猪冬天不会受冻了,你的心里感觉怎么样?如果在运砖的过程中,有一个人不配合,能运得这么快吗?所以,如果以后几个人做事情,一定要互相商量,互相配合,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

  延伸活动:

  在我们的周围和身边有许多合作的事情,你知道哪些事情是需要合作来完成的?

  活动反思:

  本着“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参与者、合作者、支持者”理念我组织了这次“运砖”活动。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我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开始部分,我借助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天鹅、大虾和梭鱼》经改编成便于幼儿理解的故事为切入点,使幼儿通过故事明白了“几个人做事,要互相商量、互相配合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这个故事在整个活动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为后面幼儿的合作做了很好的铺垫。中间部分,我以幼儿为主体,通过情景的创设,提供材料,推动和引发了幼儿的合作。使活动有效的得以开展,提升了孩子们的经验。结束部分,通过设定规则,保障了幼儿的合作,引进竞赛,使幼儿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这次活动整体来说效果较好。活动中我始终以材料的提供者、问题的'观察者和探索活动的引导者、启发者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问题、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幼儿表现出了很好的合作意识,并能积极探索合作方法。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些许的不足和遗憾,如最后环节,在设计时考虑准备运两次砖:一次是以幼儿商讨的方法运;第二次是在第一次运砖的基础上,总结好的方法进行比赛运。但由于园内材料有限,虽自己也加工了一些,但还是达不到预期设想结果,只好改变原先方案,使活动的结束不像预设的结果理想。但是对于幼儿来说,需要在反复的、不断的练习中才能体悟合作的要领,所以我们以后还要在生活活动、体育活动中让幼儿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中充分尝试,让每个孩子体验成长、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生活是节奏的源泉。各式各样的节奏,隐藏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等着幼儿去发现、模仿、表现。而随处可见的各种各样的用品、工具甚至废弃物,随手拈来都是可以发出有趣声响的乐器。

  厨房正是这样一个集中了节奏和乐器的场所。当我们和孩子一起把目光投向厨房的时候,他们既好奇于形状各异的厨具,又被厨师们摆弄厨具所发出的声响吸引住了,本能地跃跃欲试,希望自己也能动动手。

  而孩子们的摆弄,只是满足于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或是模仿厨师做菜的模样,偶尔无意地敲出简单的节奏型,却并无深入探索的意识。用怎样的线索将幼儿的节奏表现,与厨具乐器的使用结合起来呢?我选择了幼儿非常熟悉的食品——蛋炒饭。制作蛋炒饭的过程中蕴含着节奏的变化、厨具声响的变化,具有相当大的创造空间,适合大班幼儿感受与表现。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运用厨具的不同音色,选择适宜的节奏,表现蛋炒饭的制作过程。

  2、体验运用厨具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节奏短句卡,厨具图片,节奏谱。

  2、音乐磁带、课件。

  3、布置成厨房情景,散放各种型号的锅、锅盖、盆、碗筷、勺子、砧板、擀面杖等。

  活动过程:

  1、欣赏节奏乐片断

  (1)师:我有一段音乐请你听听,猜猜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欣赏,幼儿自由猜测。)

  (2)师:一看吧。(视频欣赏)音乐是从哪里制造出来的'?厨师用到了哪些厨具?你听到了哪些节奏?请你学一学。

  2、讨论音乐情节

  师:厨师们在做什么好吃的?蛋炒饭是怎样做的?(引入课件,出示步骤图。)完成蛋炒饭有磕鸡蛋、打鸡蛋、切胡萝卜、炒饭……这么多步骤啊!这些动作中节奏都一样吗?(再次欣赏视频)有哪些不同的节奏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快慢不同的节奏卡,引导幼儿逐个语音节奏练习。跟随课件完整语音练习。)

  3、探索厨具音色

  (1)师:用厨具能表演制作蛋炒饭的声音吗?(演示用筷子和碗敲击模仿打蛋的声音。)哪两样东西碰一碰能发出磕鸡蛋、打鸡蛋、切胡萝卜、炒饭的声音?(个别幼儿演示,启发幼儿思考:你想表演哪个步骤?还有哪些厨具可以表演这个声音?)

  (2)师:请你也来试一试,怎样表演做蛋炒饭的各种声音。

  幼儿自由尝试,并交流:哪两种厨具碰起来的声音像打鸡蛋(切胡萝卜、炒饭)?(将幼儿选择的配器贴入节奏谱,集体敲敲节奏。)

  4、厨具演奏

  师:用厨具来表演吧。请你选择一种合适的厨具。(按准备鸡蛋、准备配料、制作炒饭分成三个声部)轮到一项工作的时候,其他厨具不发出声音。(引导幼儿随着课件完整演奏,可交换乐器。)

  5、激发小组合作

  师:我们分成小组来试一试吧!请你们三个好朋友坐在一起,完成一份蛋炒饭,一个人准备鸡蛋,一个人准备配料,一个人炒饭。(引导幼儿分组练习。)你们能用和老师不一样的节奏来表演蛋炒饭的过程吗?(鼓励幼儿进行新的尝试,发现幼儿的新节奏,演示幼儿创编的个别节奏,集体模仿,再次演奏。)

  师:我们的蛋炒饭完成了!用这种方法还能做更多好吃的呢,我们再去试试吧!,

  活动评析: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在生活中到处有教育,关键看是否善于发现。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发现了厨房用具发出的节奏美,并以此为教育内容,与音乐巧妙结合,组成了一首美妙的厨房交响曲,从磕鸡蛋到打鸡蛋、到切胡萝卜、再到炒饭,橱具的音色、制作的节奏与乐曲都浑然一体,都体现出老师智慧的眼睛与独特的思维。

  整个活动环节清晰,层层递进,首先让幼儿来欣赏音乐,观看厨师制作来引起幼儿的兴趣,随后根据蛋炒饭的过程给音乐加入了情节,,再根据各种制作需要利用各种橱具的音色来配节奏,到最后的表演与小组合作,一些都是自然天成。

  在表演中教师能利用橱具的自然声音让幼儿来进行探索,并根据制作蛋炒饭的需要来配器,给了幼儿发挥创造的空间,给了幼儿自然美的享受。

大班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对于大班儿童绘画一副画并不是一件难事,为了让幼儿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所以我设置了合作画,通过此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绘画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幼儿体会了合作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画出各种花纹、图案。

  2、鼓励幼儿大胆绘画,发展幼儿想象力。

  3、感受合作绘画、拼画的特殊效果,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范例

  2、每组一张大的图画纸、水彩笔、透明胶、剪刀

  活动过程:

  1、通过比较两副画,引起幼儿兴趣

  通过观察范例,让幼儿找出两副画的不同,产生合作绘画的愿望

  2、幼儿观察范例

  引导幼儿找出范例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3、教师明确制作方法

  幼儿讨论:“怎么才能又快又好的把剪开的纸拼贴起来,变成原来的样子?”

  引导幼儿在背面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给每块纸编号,然后剪开,画完后编号拼贴。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商议分工(折纸、编号、装饰)

  (2)鼓励幼儿大胆选择折叠方式和排序符号

  (3)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装饰

  5、拼贴作品,共同分享

  (1)各小组拼贴作品,自由讨论

  (2)师幼共同拼贴全班的作品,欣赏巨大的合作画,分享成功的喜悦

  (3)说说看到全班小朋友的画合在一起变出这么大的一副画,心里是怎么想的。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很多,一个孩子四个老人围着宠爱他,使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了不少的坏习惯,霸道,打架,娇气等。而通过学习《小螃蟹》来反射到幼儿身上这些不良的行为要改正过来。让他们知道学会团结,礼貌,尊敬他人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读儿歌。

  2、让幼儿认识螃蟹的特征与习性。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小螃蟹》的认识,知道它的这种行为不好,让幼儿从中学会懂礼貌,团结友好,尊重他人的好习惯,培养他们做个人人都喜爱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挂图,螃蟹玩具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引入部分: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海底动物挂图,让幼儿说出有什么动物?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初步观察:

  1、教师出示玩具小螃蟹,让幼儿观察它一共长了多少脚?

  2。头上还长两只大大的钳子,它又有什么用处?

  3、它的身体还有一个硬硬的壳,它有什么作用呢,还有两只在眼睛?

  三、再次观察:

  图中的小螃蟹做了什么?为什么鱼和虾都怕它呢?

  四、讲解儿歌:

  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儿歌,然后教幼儿读,讲解儿歌的内容,让幼儿理解小螃蟹的横行霸道,不懂礼貌会令其他的动物都讨厌它,不喜欢它。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听着《螃蟹歌》,自由的画画。

  教学反思

  告知幼儿《小螃蟹》它不懂礼貌,占着自己有两个大大的钳子就横行霸道,不懂礼貌,不尊重其它小动物,看到鱼就把它吓跑,看到虾就把它撞倒,所以其它小动物都不喜欢它。例如,现在我们班有些小朋友老是推人打架,抢东西,这种行为是不好的,就像小螃蟹一样,不懂礼貌,不团结,这样的话,其他小朋友都会不跟他玩,害怕和他在一起。所以我们要改掉这种坏习惯,做一个懂礼貌,团结友好的好孩子。

大班教案 篇5

  一、导入

  出示课件(花灯)

  师:小朋友们,这图上画的是什么?(花灯)

  还见过哪些花灯

  师:许多小朋友在一起玩过花灯吗?怎么玩的?

  (有的拎着灯,有的拖着灯,在大街上走来走去,街上一片明亮)

  师:像这样许多人在一起玩灯,热热闹闹的,就叫“闹花灯”,因此“闹花灯”说成“玩花灯”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闹花灯》这一课,齐读课题

  二、揭题

  师:读课题

  师:课题中的“闹”是生字,咱们想什么办法记住这一个字呢?

  师:刚才小朋友用分析字形的办法记,还可以用猜谜的办法,该怎样

  出谜语(进门一超市-打一字)

  师:用比较字形的办法怎么记?

  师:下面我们用连词的方法来理解这一个字,看到这一个字会想到哪

  些词?

  师:打开田字格本,把“闹”写两遍,要写正确。

  师:怎样把这个字写漂亮呢?这就要注意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请两个小朋友在黑板上试一试。

  师:小朋友评一评这黑板上两个字

  师:每个小朋友再写两遍,不仅写正确,而且要写漂亮。注意写字姿

  势。

  师:从题目看,想想课文会写些什么?

  (写人们闹花灯非常的有趣)

  三、初读

  师: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师:同座两个小朋友每人读一遍,一个读、另一个听,看有没有读错

  的地方。

  师:刚才哪几个小朋友读错了,站起来现在老师再给你们一次读书的机会,相信这一次肯定能读好。(分3组)

  师:课文写人们怎样闹花灯的呢?我们先来读第一节

  四、学习课文第一节

  师:小朋友们自由读第一节,看哪些地方不懂。(学生质疑,引导解疑)

  师:好热闹的元宵节夜晚,怎么读,才能表现出热闹呢?自由练读

  师:请一位小朋友读

  师:会背的`站起来一起背

  五、学习课文第二节

  师:这么热闹的夜晚,大街上有哪些灯呢?小朋友们读后告诉老师。

  师:第二节描写了大街上的哪些灯?

  板书:兔子灯

  鸽子灯

  龙 灯

  师:大街上是不是只有3种花灯(不是)

  师:下面我们来给省略号补充一点内容,看看图,还有哪些花灯

  师:先读书中两个句子:兔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小朋友们讨论一下,能像书中这样说出这些灯的特点吗?

  师:(出示投影)请小朋友们把你们刚才补充出的花灯特点读一读

  兔子灯地上跑 鸽子灯天上飞

  金鱼灯水中游 老鼠灯地上窜

  花球灯地上滚 荷花灯水里漂

  师:小朋友有这么多灯,因此第二小节第一句说什么,请小朋友读一读

  师:小朋友们,街上的灯不仅多,而且非常有趣,看图,你认为哪种

  灯最有趣,为什么?

  师:写这篇文章的人和我们有些小朋友一样,认为最有趣的是龙灯,元宵节玩龙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划出第2小节中直接描写龙灯有趣的句子。

  出示投影

  最有趣的是龙灯,只见一条长龙追着宝珠上下翻飞,全身的鳞片金光闪闪,龙的尾巴不停地摆动。

  师:请小朋友们自读这一句,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请一个小朋友试一试,再请一个小朋友试试。

  师:你们为什么要配上这样动作呢?

  (因为是龙灯追着宝珠上下翻飞)

  师:齐读,并做上动作。

  师:齐背

  师:见到这么有趣的龙灯,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高喊起来啦,读——“龙活啦!”

  师:再请小朋友读一读这一句话

  师:咱们一起读第2小节,整体体会一下街上各种各样的花灯。

  师:小朋友们,大街上的那么多龙灯,都是善于动脑筋的人设计出来的,现在我们也来做一做设计师,每人设计一种花灯,并把它上下来,然后介绍给小朋友们听。

  师:请小朋友们介绍

  师:让我们带着设计的花灯,一起加入到欢乐的队伍里来吧!

  师:齐读最后一节

  六、作业

  师:请小朋友在自己设计的花灯图下写出它的名称与特点,活动课时

  我们举行花灯展览。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果实内部结构,体会图形的美感,引起学习兴趣。

  2、造型目的:用各种色线勾画不同的形,组合构成画面。

  活动准备

  水粉颜料,水粉纸,小水桶,抹布,调色盒。

  活动过程

  1、观察摆放静物。

  选一组水果:菠萝、橙子、山楂,横面切开;在选一组干果:花生,核桃、豆子等,观察果实的'花纹。

  说说水果里面有什么形的花纹。

  2、引导绘画。

  根据观察的形用色线勾画轮廓及内部花纹,变化形的大小和距离,构成美丽的图形。

  3、教师指导。

  1、观察摆放静物。

  幼儿观察果实的花纹,说说水果里面有什么形的花纹。

  2、引导绘画。

  幼儿根据观察的形用色线勾画轮廓及内部花纹,变化形的大小和距离,构成美丽的图形。

  3、幼儿作画。

大班教案 篇7

  背景

  在讨论食物的营养时,我们提出了“粮食有营养吗?”给幼儿讨论,在讨论中很多幼儿了解了粮食均为谷类,能帮助我们长身体、长力气,是必不可少的食物,逐渐改变了认为粮食仅供吃饱没有什么营养的错误看法。秋季到周边农家乐的劳动,更使幼儿增加了许多直观体验,此时,我们不失时机地将一首古诗《悯农》教给幼儿,古诗寥寥数语的诗句,再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境,深得幼儿喜爱。

  但是,要画出农民在烈日下弯腰耕作的形象,对习惯于表现直立造型的幼儿具有很大的挑战。过去,我们采用教师示范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其结果是幼儿只会画出和教师相同的图像。这种重复图像的画法,不但不可能形成幼儿自己的图式,反而会妨碍幼儿独立思考解决疑问的能力。为此,我们一方面借助幼儿对农民耕作的直观体验和对古诗的兴趣,另一方面又为幼儿提供了许多欣赏材料,给幼儿更多富有美感的直观感受。在讨论中,采取观察不同的人物造型,在分辨谁拾到了稻穗谁没有拾到的基础上纠错的方法,让幼儿用自己的图像进行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并不要求幼儿画得合理,而是鼓励幼儿自主地创造。

  目标:

  1、大胆表现农民收割的辛劳,表达个人对古诗《悯农》的感受。

  2、尝试打破已有直立人物的造型习惯,初步把握低头弯腰的人物动态。

  准备:

  1、欣赏作品:书法作品、优秀绘画作品。

  2、比较辨别人物动态画面数张。

  3、印有稻穗的长条纸、打印的古诗《悯农》、勾线笔、白纸。

  过程:

  一、吟诵古诗,再现经验

  1.出示书法作品,吟诵古诗。

  2.谈论这首古诗的意思,逐句解释。

  3.农民除了种大米还种些什么?(教师协助归类——粮食、水果和蔬菜)了解我们经常吃的水果、蔬菜和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二、欣赏艺术作品

  1.欣赏画面一(拾穗者):收割的'时候,农民怎样在田野的劳动?发现农民整天在田地里,低着头弯着腰不停地劳动,不丢弃一颗粮食,多辛苦啊1

  2.欣赏画面二(田问儿童):画面上的小朋友也在田野里,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拾土豆的呢?小妹妹在干什么?了解小妹妹年纪小,不能干这样累的活,所以哥哥姐姐就让她帮着捧卜豆。

  三、比较、判别——从四张相似的动作中判别IE确与错误,说出原因,设法纠正。

  1、四个小朋友第一次到农村学做小农民,从动作上分辨谁干得好。

  2、对不会干农活的小朋友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进行纠错。

  四、操作表现

  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本画古诗《悯农》的书,了解老师已经把古诗打印在每一页上,由小朋友来画低头弯腰地辛占劳动的农民。

  2、四位幼儿为一组,各用勾线笔将农民劳作的情境画在白纸上,并适当涂色。

  3、依次粘贴在图画书的内页上。

  五、观赏诵读

  1、观赏每个小组的图画书,找一找哪几个小组的小朋友最勤劳。

  2、用自制的图画书颂读占诗。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1、了解乡村和城市的差异。

  2、懂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城市和乡村》、绘本《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

  2、教具:乡下老鼠和城市老鼠各一只。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乡村和城市的图片。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两张图片请你们欣赏。

  2、教师:待会你们要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这两张图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二、出示教具,让孩子观赏绘本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引出乡下老鼠和城市老鼠。教师:小朋友们说出了那么多乡村和城市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今天我们的教室来了两位客人,它们分别是从这两个地方来的,而且它们还是好朋友呢?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幼:想!教师:你们看,它们是谁?幼儿:老鼠!两只老鼠!教师:对了,它们啊都来自不同的地方,这只穿着朴素的老鼠是乡下老鼠,来自美丽的乡村。而这只穿着时髦的老鼠是城市老鼠,来自繁华的城市。教师:有一天城市老鼠收到了一封城市老鼠写给它的请柬,原来啊是邀请城市老鼠去乡下做客。这下它可乐怀了,决定去看看乡下到底是什么样子还有些什么好吃的。你们也想跟着它去看看吗?幼儿:想!教师:好,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吧!

  2、孩子观赏绘本,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头到“第二天乡下老鼠一大早就出发了。”教师:你们猜猜乡下老鼠去到城市以后会不会喜欢城市生活?幼儿:不会!因为城市很吵,车很多……教师:哦,是吗?那我们就一起往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3、讲故事,从“是啊,我这辈子还没有见过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到“真是好险啊!差点被打死,不过没关系我领你到另一家去吃吧”教师:乡下老鼠来到城市老鼠的`家后,吃上美味的食物了吗?为什么?幼儿:没有!因为那些事物不是它的,是偷吃的别人家的东西。教师:原来是偷吃,那小朋友们猜猜看乡下老鼠答应再去别家吃吗?幼儿:不答应,因为它怕!教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欣赏故事至结尾。让幼儿尝试自己讲述故事。

  三、讨论城市与乡村的异同。

  1、教师:你喜欢城市生活还是乡村生活?为什么?

  2、城市队和乡村队进行生活特点辩论。

  四、教师总结:其实乡村和城市各有各的特点,每个人在一个地方生活的时间长了,就会有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习惯了这个地方的生活,只要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01-21

【精选】大班教案08-21

[精选]大班教案08-26

大班教案【精选】08-05

大班教案【经典】08-14

大班教案(经典)09-17

大班教案(精选)09-30

大班教案(精选)09-30

大班教案(经典)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