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蚕宝宝》中班教案 推荐度:
- 爱护环境中班教案 推荐度:
- 《预防感冒》中班教案 推荐度:
- 《病毒快躲开》中班教案 推荐度:
- 幼儿园中班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热门)中班教案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听这个故事的兴趣,引导幼儿说说故事的内容,大胆学说对话,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激发幼儿表演这个故事的`兴趣。
3.让幼儿知道争吵、打闹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间要相互谦让。
活动准备:
木偶(小白羊、小黑羊)、背景(爷爷家,外婆家)、指偶(小白羊、小黑羊的指偶分别是幼儿人数的一半)、课前理解“独木桥”。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坐成“凹”字形,激发幼儿听的欲望。
首先营造一种气氛:出示背景“……”(出示木偶白羊)“……”(出示木偶黑羊)“这是谁呀?”“噢,是小白羊和小黑羊呀。今天,小白羊和小黑羊要走过一条独木桥,小白羊和小黑羊是怎么过桥的呢?他们过桥了没有呢?请听老师讲个故事《小羊过桥》。”
2、老师边操作木偶,边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1)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2)小白羊和小黑羊分别住在什么地方?
(3)小白羊说了什么?小黑羊说了什么?(提问前老师再次操纵木偶,边讲述边表演过桥一段,并在幼儿回答时作辅助表演。)
(4)分组讨论:两只小羊过桥了没有?“小羊”掉到河里去了,怎么办?
(5)引导幼儿对两只“羊”说句话。
3、听一遍故事录音,老师表演指偶。
4、延伸活动:幼儿分散边表演指偶,边学讲对话。
中班教案 篇2
树叶变变变
【设计意图】
随着天气的变化,气温的突然下降,树叶纷纷飘落才将秋季的明显季节特征显现出来,而这些变化也已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根据我们班幼儿兴趣与实际发展需要,结合季节特征,我们正围绕“多彩的秋天”主题开展教育活动。特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根据树叶原有的形状组合,拼贴图案。
2.发展剪、贴、添画的美工技能。
【活动准备】
1.收集多种形状颜色的树叶,并进行压制处理(叶子压平整不要完全脱水)剪刀、胶水、双面胶、画纸。
2.粘贴画范例。
3.《小树叶》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观察树叶。
1.引导
师:“小朋友,秋天到了,秋风把树叶吹进了我们的教室里, 小朋友们捡起树叶放在手上的手上。”
(教师活动前边说边把树叶撒到到教室的角落,听《小树叶》音乐)
“请小朋友拣起来一片树叶,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的叶子和小朋友的叶子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同?”
(新颖的导入让孩子们欣喜不已,气氛变得轻松活跃)
2. 观察树叶
“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提示:形状、颜色、和大小)它像什么?”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出示范画,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粘贴画制作过程。
小树叶真神奇,形状不同,可以像那么多东西!看看我们把几个树叶拼摆在一起会变成什么?
1.出示范画(金鱼 )
这幅画是用什么做成的?粘贴的是什么?是有哪几种树叶粘贴成的?
请幼儿仔细观察并回答。
2.教师现场做粘贴画一幅
师:(拿银杏树叶)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有一片什么叶子,它像什么?可以做什么?
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的说。(有小朋友说像孔雀 ,像花裙子,像扇子)
“这么漂亮的树叶,老师想用它做一幅画,小朋友们帮老师一起做吧!”
引导并示范孩子怎样用剪刀、胶水、双面胶等粘贴添画。和孩子们一起做一幅秋天的图画。
(让孩子观察树叶画制作步骤,对过程有整体系统的印象)
三、制作粘贴画
1.幼儿自由选择树叶,初步尝试拼摆。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哪种树叶,你想用树叶粘贴什么呢?”请幼儿自由的选择树叶,构思自己的树叶粘贴画,在画纸上拼摆,调整。
2.请幼儿跟同伴说说自己拼摆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相互启发更好的创意。
3.让幼儿粘贴,制作作品。
请幼儿适当调整或重新组合好的作品,粘贴,添画,美化自己的作品。注意用剪刀要注意安全,胶水涂抹在叶子的反面,并涂抹均匀。树叶要轻压,防止碎裂。
教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分层指导。
四、欣赏作品。
将幼儿作品贴在主题墙上,让幼儿之间互相评价欣赏粘贴画作品,获得美感与经验。放音乐《小树叶》舞动身体学习小树叶舞动,离开教室。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办成“会变的树叶”作品展,让大家欣赏。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树叶变变变》这个活动很感兴趣,他们开动脑筋用树叶拼搭各种东西,一个个美丽生动的造型跃然于纸上,有孔雀、蝴蝶、金鱼、小兔、还有小船等等,真是让人赞叹不已。从这个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感性的、具有操作性的活动特别感兴趣,探索欲望强烈,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完成的效果自然就好。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学唱歌曲《小厨师》。
2. 尝试用动作和表情表演歌曲内容。
3. 了解厨师的着装和本领。
4.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 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重点难点
1. 学唱歌曲《小厨师》。
2. 尝试用动作和表情表演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
1. 歌曲《小厨师》录音磁带、幼儿绘画《厨师妈妈》。
2. 娃娃家里创设家庭厨房环境,准备若干厨师帽和衣服。
活动过程
一、 说一说:厨师的着装和本领
1. 让两个小朋友穿上厨师的衣服走到前面。
2. 教师:看看从娃娃家厨房里来了谁呀?他们穿的是什么衣服?他们有什么本领呢?
3. 教师用歌词进行小结,并引导幼儿有韵律地跟老师念几遍歌词,熟悉歌词。
4. 教师:我们一起唱一首《小厨师》的歌,好不好?
二、 欣赏歌曲《小厨师》
1. 播放歌曲《小厨师》的录音磁带,幼儿欣赏。
2. 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小厨师》
三、 模仿小厨师的动作
1. 教师:小朋友想不想做小厨师呢?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做小厨师的动作,好不好?
2. 幼儿再次听歌曲录音,鼓励幼儿边听歌曲尝试动作表现。
3. 请几位幼儿做动作,其他小朋友根据他们的动作猜出歌词。
4. 教师唱歌,请几位幼儿做动作。
四、 画一画:厨房里的小厨师
幼儿操作幼儿绘画《厨师妈妈》,为妈妈穿上厨师服,戴上厨师帽,并添画出自己知道的厨房里的器具。
教学反思
还没备课上课之前,自己也许就是一名厨师,可经过这一课,才了解到自己其实不是一名合格的厨师。
小朋友也是,开始教时,对于厨师,他们很陌生。随着老师的讲解,小朋友们对厨师有了初步的了解。经过对厨师的画画,学唱歌曲《小厨师》,小朋友对厨师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小朋友对于厨师有了理解,并知道尊重、接纳小厨师。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于是我觉得这节课是必要的,成功的。
小百科:厨师,是以烹饪为职业,以烹制菜点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人。厨师这一职业出现很早,大约在奴隶社会,就已经有了专职厨师。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物体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分类。
2、用情景的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套操作材料(一个小绿人,红、黄、蓝衣服/裤子各一)。
2、幼儿每人一个图形宝宝(三角形或正方形)。
3、教师一套操作材料(二个小绿人,红、黄、蓝衣服/裤子各一,红、黄、蓝色图卡,三角形、正方形各一个。
4、大分类图一张,√两个,小分类图六张。
活动过程:
一、以导游的身份带幼儿去数学王国——图形宝宝家。
1、找图形宝宝。引导幼儿观察图形的形状和颜色。
2、送图形宝宝回家。重点学会看分类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形分类。
二、到数学王国——服装店。
1、引导幼儿观察衣服和裤子的颜色。
2、请一位幼儿整理服装(其中一件),要做到行色对应。
3、再次学习看分类图,巩固对分类图的认识。
三、给小绿人穿衣。
出示小绿人,老师在分类图操作√让幼儿帮忙给小绿人穿衣。
四、幼儿分组进行给小绿人穿衣,每组一张小分类图。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学活动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11-05
[精选]中班教案09-18
(经典)中班教案09-18
中班教案【经典】09-22
【精选】中班教案10-11
中班教案(精选)08-31
中班教案【精选】08-30
中班教案[精选]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