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阿里山的姑娘》

时间:2025-03-31 10:05:05 银凤 教案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阿里山的姑娘》(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阿里山的姑娘》,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阿里山的姑娘》(精选6篇)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阿里山的姑娘》 1

  【活动目的】

  1、用身体动作感受乐曲节拍节奏,表现乐曲的情绪。

  2、自己创编节奏型,学习看节奏图谱打节奏。

  3、能根据节奏图谱上的打击乐标记,用打击乐分声部合奏。注意和大家保持和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台湾,知道高山族。

  2、中国地图,《阿里山的姑娘》乐曲磁带,录音机。

  3、节奏图谱,打击乐器:三角铁、铃鼓、双响鼓、圆舞板等,人手一件。打击乐标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在中国地图上找出宝岛台湾,谈起高山族。引出乐曲名称。

  2、听乐曲《阿里山的姑娘》,引导幼儿用动作感受乐曲的性质。(注意接前奏)

  3、幼儿听乐曲观看教师表演活泼优美的舞蹈,感受乐曲的情绪。同时,按乐曲的节奏一拍一拍地拍手,感知乐曲的`基本节拍。

  4、幼儿听乐曲,创编节奏型。

  5、请愿意表演的幼儿到前面表演自己创编的节奏型。教师要鼓励和肯定有创造性的幼儿。

  6、教师出示节奏图谱,幼儿看谱到节奏(可用手拍、跺脚、拍腿等动作表现)。

  (1)分两声部练习不同的节奏型。

  (2)两声部合奏。提醒幼儿注意变换节奏型的地方要准确。

  7、乐器演奏(播放乐曲)

  (1)教师在节奏谱上附上打击乐的图形标记。

  (2)幼儿自选乐器,看图谱分声部自由练习。

  (3)幼儿按声部坐下(拿三角铁、铃鼓的幼儿为一个声部,坐在一起;拿圆舞板、双响筒的幼儿为另一声部,坐在一起)。看节奏谱,分声部反复练习。

  (4)教师指挥幼儿两声部合奏。要求配合和谐,不受干扰。

  (5)幼儿交换乐器,分声部练习

  (6)教师指挥幼儿两声部合奏,提醒犹如配合默契。

  【活动建议】

  可组织系列活动

  1、赏识活动:认识台湾,介绍高山族。

  2、音乐欣赏:《阿里山的姑娘》

  3、节奏活动:《阿里山的姑娘》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阿里山的姑娘》 2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感受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欢快的节奏,体会台湾民歌的`独特风格。

  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增强节奏感。

  3. 激发幼儿对台湾文化的好奇,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

  1.《阿里山的姑娘》歌曲音频、视频,阿里山风景、民俗图片。

  2. 具有台湾特色的服饰、道具,如花环、彩带。

  三、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阿里山风景视频,展示图片,介绍阿里山和台湾文化,引出歌曲。

  歌曲欣赏:初次播放歌曲,让幼儿聆听,感受歌曲节奏和旋律。再次播放,引导幼儿随节奏摆动身体,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学唱歌曲:教师范唱,一句一句教幼儿跟唱,及时纠正发音。分组练习,互相聆听、学习。

  情境表演:给幼儿分发服饰、道具,创设阿里山歌舞场景,鼓励幼儿随音乐自由舞蹈,大胆表现。

  四、教学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让幼儿绘制阿里山美景;在表演区投放相关服饰道具,供幼儿继续表演。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阿里山的姑娘》 3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理解《阿里山的姑娘》的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 通过故事讲述,引导幼儿用富有情感的声音演唱,提升表现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阿里山的.姑娘》歌曲音频、故事绘本。

  2. 与歌曲相关的角色头饰。

  三、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教师讲述阿里山姑娘和少年的故事,引出歌曲。

  歌曲理解:播放歌曲,引导幼儿思考歌曲中的角色和场景。逐句讲解歌词,帮助幼儿理解。

  学唱歌曲:教师范唱,幼儿跟唱,多遍练习。引导幼儿用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情感。

  角色扮演:分发头饰,让幼儿扮演歌曲中的角色,边唱边表演。

  四、教学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给家人讲述阿里山的故事,演唱歌曲。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阿里山的姑娘》 4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感知《阿里山的姑娘》的节奏特点,掌握基本节奏型。

  2. 通过节奏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音乐节奏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阿里山的姑娘》歌曲音频,节奏卡片。

  2. 木鱼、沙锤、铃鼓等打击乐器。

  三、教学过程

  节奏感知:播放歌曲,教师用拍手、跺脚等方式表现节奏,引导幼儿模仿。出示节奏卡片,教幼儿认识简单节奏型。

  节奏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打击乐器,随音乐进行节奏演奏。开展节奏接力游戏,巩固对节奏的.掌握。

  学唱歌曲:教师范唱,幼儿跟唱。引导幼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延伸

  在音乐区投放打击乐器,鼓励幼儿为其他歌曲创编节奏。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阿里山的姑娘》 5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联想,加深对《阿里山的姑娘》歌曲的理解。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3. 能用绘画和语言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二、教学准备

  1.《阿里山的姑娘》歌曲音频,画纸、彩笔。

  2. 展示板。

  三、教学过程

  歌曲欣赏:播放歌曲,让幼儿闭眼聆听,想象歌曲描绘的画面。

  绘画创作:引导幼儿将脑海中的画面画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作品分享:幼儿展示作品,讲述绘画内容和对歌曲的`理解。

  学唱歌曲:教师范唱,幼儿跟唱,结合绘画内容感受歌曲情感。

  四、教学延伸

  将幼儿作品制作成画册,放在图书角,供大家欣赏。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阿里山的姑娘》 6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亲子互动,增进幼儿与家长的感情,共同感受《阿里山的.姑娘》的魅力。

  2.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3. 让家长了解幼儿园音乐教学,促进家园共育。

  二、教学准备

  1.《阿里山的姑娘》歌曲音频、视频。

  2. 亲子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

  三、教学过程

  开场介绍:教师介绍活动目的和流程,欢迎家长参与。

  歌曲欣赏:播放歌曲,家长和幼儿一起聆听、感受。

  亲子活动: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具有台湾特色的手工艺品,如纸灯笼、民族服饰。随音乐进行亲子舞蹈,增进互动。

  学唱歌曲:教师教唱,家长和幼儿一起跟唱,互相鼓励。

  四、教学延伸

  鼓励家长在家和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开展音乐活动。

【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阿里山的姑娘》】相关文章:

大班《柳树姑娘》音乐教案08-13

小班美术教案:柳树姑娘01-17

大班音乐活动柳树姑娘教案12-11

小班音乐教案11-08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07-10

(精品)小班公开课教案02-21

小班音乐教案【推荐】06-17

【热】小班音乐教案06-19

小班音乐教案【热门】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