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时间:2022-10-07 15:29:35 教案 投诉 投稿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1

  教学目的:

  1、掌握全文论辩结构。

  2、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3、分析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

  通过寻找承递性语句,来理清全文思路。

  教学难点

  语言艺术。

  分析第三段句子成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演说辞。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的40年时间里,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列宁在评价他们的友谊时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那么作为自己一生的挚友和战友永远离去,恩格斯会怀着什么心情来发表演讲呢?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惋惜(悲痛)——敬仰(颂扬)——悼念

  悼念——评价——悼念

  2、了解文体

  这是一篇特殊的演讲稿,它是悼词。它在古代称为“诔辞”“哀辞”“祭文”“吊文”,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在结构上一般分为三部分

  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职务和享年等。

  主体: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作出的成就并做简要的评价。

  结尾:表达对死者的悼念之情。

  三、理清文章的结构

  理清文章的结构 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

  第一部分(1—2)马克思逝世的损失 对于历史科学

  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第二部分(3——7) 理论上 发现了剩余价值的规律 科学家

  其他研究领域的发现

  评说马克思伟大贡献

  实践上:革命实践活动 革命家

  影响:敌人恨他,人民爱他

  第三部分(8——9) 英明和事业永垂不朽

  第二课时

  一、赏析语言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1)高度的概括性。

  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十分丰富,实践活动的范围恨广泛,但恩格斯用短小的篇幅表现出来。既全面,又有重点,概括性强。如马克思的两个发现,对于他的实践活动写的是宣传、组织两方面。

  (2)严密的逻辑性

  本文论述的中心是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贡献,而主要是通过科学家和革命家两方面论述的。让学生找出两个过渡段和每一段的过渡句。

  (3)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4)找出文中使用修辞的语句。

  借代:不直接说出某事物的.名称,借用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有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等多种。

  比喻、层递、讳饰

  二、分析第三段(长句子)

  三、揣摩语言,体会重点词语表达的情感。

  1朗读第一自然段,明确它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悲痛。

  2找出关键的词句揣摩感情明确:

  A、“不到两分钟”——让人深感惋惜、痛心、遗憾。

  B、“停止思想了”——思想家停止思想,表现了痛惜之情。避讳手法(不能说出或不愿说出时用此手法。)加深了沉重悲痛的情感。

  C、“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安静”指很安祥。“永远”一词悲痛之情强烈。“睡着了”又是避讳的手法。

  3、做课后练习三,揣摩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含义

  沉痛悲伤而又平静深沉,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激励人,鼓舞人。

  四、讨论第六段:它是马克思作为科学家还是革命家的贡献,应把它归于哪一部分。

  五、布置作业

  预习《我有一个梦想》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

  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语言中悲痛深沉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揣摩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场合,以特定的身份发表讲话时所用的词句,理解其思想内容,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1、课文第一段文字

  2、练习中的关键词语

  三、教学设想

  本文是阅读篇目,课时少,主要是把握重点,让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加以适当引导。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文体介绍: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在其葬礼上,恩格斯发表了这篇演说辞。不过,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悼词性质的演说辞。哪位同学试着给我们说说悼词的特点。

  学生答,教师补充:

  悼词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

  结尾:对死者的悼念。

  2、课文有关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始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

  列宁对他们的`评价:

  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师。”

  二、投影展示教学目标

  三、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后,完成课后练习。

  学生交流课后练习一的答案,教师指导学生把握全文的结构。

  明确:

  文章总体结构把握:悼念——评价——悼念,

  第二小节是主体部分的总纲,两个“对于”突出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两个方面的贡献,主要是在革命实践领域的贡献(请学生找出依据)——“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

  四、揣摩语言,体会重点词语表达的情感

  (学生讨论体会)

  1、 课文第一小节

  学生齐读这一小节,体会悲痛的情感。

  学生找出关键的词句加以揣摩

  明确:

  “不到两分钟”:让人深感惋惜、痛心、遗憾

  避讳手法加深了沉重悲痛的内涵,如:

  “停止思想了”:伟人逝世,思想家停止思想,深感痛惜。

  “安静地睡着了”:“安静”指很安祥,用这个词也是对生者的一种安慰 。

  “永远地睡着了”:“永远”一词悲痛之情强烈。

  再读第一小节

  2、请学生找出课文第七小节对马克思高度、热情赞扬的词句。

  明确:

  “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 、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卓有成效”三个词语感情色彩强烈,

  3、学生讨论,完成课后练习二 ( 体会句中重点词语)

  五、补充练习

  1、 课文中一些代词的指代内容

  ①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

  ②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③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④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2、破折号的用法

  第1 小节 “安静的睡着了——但已经永远的睡着了”。(转折或补充说明,有潜台词的作用)

  第8小节“各国政府——无论……资产者——无论保守派……”

  (解释说明:马克思不是为个人而战,而是为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奋斗 。)

  3、注意第五小节的关联词对颂扬马克思伟大贡献所起的作用。

  六、学生再读课文

  七、总结

  教师:通过阅读全文,大家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

  学生答,教师小结:

  沉痛悲伤而又平静深沉,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激励人鼓舞人。这完全得益于恩格斯语言艺术的高超精当,准确而又富于感情。

  八、布置作业

  1、字词归纳

  2、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3、课课练

  附:板书设计

  一、悼念 (1) —— 伟人的逝世 —— 悲痛

  理论

  二、评价(2—7) —— 伟大的贡献 —— 不可估量

  实践

  三、悼念 (8—9)—— 敌人的忌恨 —— 崇高的品质

  人民的爱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相关文章: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04-01

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10-31

马克思教案06-23

清明节烈士墓前演讲稿10-06

清明节烈士墓前学生演讲稿09-01

中班语言前阅读教案08-26

风雨药王墓的散文10-06

秦始皇的墓日记10-06

曹操墓在哪里10-06

五一放假前安全教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