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

时间:2022-05-23 23:04:05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信息化教学设计 推荐度:
  •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信息化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信息化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单元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中第二节课的内容。这节课紧扣“个人礼仪”为中心,主要讲了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以及怎样养成良好的个人礼仪习惯等知识。这节课的内容是第一课的一个重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学好本课,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提高礼仪素养,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情感目标:尊重自己和他人,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能力目标:自觉践行礼仪规范,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3、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个人礼仪习惯养成

  教学难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二、【学情分析及学法】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在学校做好就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那么,德育教育就应该放在首位。而中职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强,注意力较难集中,不能被动接受枯燥理论说教;再加之受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现在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内容简单灌输给学生,必须从学生实际入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竞赛,合作协同形式,组织学生讨论并布置任务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使学生从感情上接受,并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德育课的学习目的。

  三、【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及自主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四、【课前准备】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我在课前做好了多媒体课件,安排了情景剧的排练,并布置每小组派代表准备作自我介绍。学生预习课文并查阅有关个人礼仪的资料,搜集有关公共场所违背文明礼仪的图片和常用文明用语等相应资源,发布到校园网上“德育之窗”。

  五、【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重点介绍一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这节课我一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即激趣导入、探索新知、引思明理、学以致用、课堂小结。

  (一)激趣导入 2’

  播放PPT课件,将站姿、走姿、坐姿、致意、鞠躬等标准仪态的图片展示出来,同时播放不雅姿态,进行对比。让学生直观、真切地了解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以加深印象,激发求知欲,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举止,为导入新课做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30’

  案例一 多媒体展示老布什竞选演讲材料。(设计意图:我校每月举行一次演讲比赛,让学生观看了解,对自己今后参加演讲有帮助和提高。)

  材料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看了这些材料,同学们有何想法?学生积极思考,发表个人意见。(设计意图:利用经典案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很快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材料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教材关于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并分析问题:为什么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并回答。

  互动在线 一分钟专业演讲比赛,将事先设计好的表格发放给每个同学评价打分。(设计意图:既锻炼了上台同学胆量,又对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个人礼仪问题进行分析、点评,强调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指出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进行点评小结。)

  榜样力量 展示彭女士出访的部分新闻报道及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说说为什么彭女士会赢得好评如潮,这又说明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个人形象是很重要的,良好的个人形象可以提升整体素质,同时让学生明白个人礼仪的重要性。仪容之美包括仪容的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三个层次,提高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并引出本课重点和难点。)

  播放材料,引导探究问题,学生讨论、分析、列举,和老师一起归纳、概括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讲解这一内容时,注意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他们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明白行为心表,言为心声,文明无大事,细节彰显道德,从而落实到行动上,规范自己的言行。

  播放课前学生收集的相关违背文明礼仪要求的图片,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身边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让许多平时不以为然的小事和小节,放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中就被放大了,正确与错误产生强烈的对比,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教育学生,应学会自尊自爱、加强自律、约束自己的'言行。并引发学生心灵震撼,升华感情。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小组竞赛(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文明用语,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检查了课前作业。)

  互动在线 学生表演礼貌情景剧(设计意图:通过表演既锻炼了上台同学,又加深了学生对礼仪知识的运用,对其仪容、仪表、仪态也是一个很好的检验和提升。并且懂得文明礼仪习惯应从小事做起,从日常行为开始,突出本课重点。)

  三、引思明理 5’

  提问:1.2.3。(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在无人监督之下,能自觉遵守行为准则的人才是真正有修养的人。只有内心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懂得尊重别人,才会自觉按社会公德行事。要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就要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就必须自尊自爱、自律自强,巩固重点和难点。)

  四、学以致用 5’

  播放周思敏《现代礼仪知识》视频,让学生边看边练,相互指出每位同学在仪容仪表上的优点和不足。(设计意图: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找出自己在个人礼仪修养方面的不足,完成课后作业①。)

  五、课堂小结 3’

  1、运用“盘点收获”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代表发言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又在知、信、行、三个方面进行了盘点,符合德育教育理念。)

  2、课后作业

  ①行为训练:仪态训练、坐姿训练,走姿训练、站姿训练。

  ②观察学校演讲选手的仪容仪表,分别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课后讨论。(设计意图: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规范学生的言行,让学生在行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六、【板书设计】

  板书就像是一份微型教案,应简明扼要地将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方便他们理清知识结构。

  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

  七、【教学后记】

  1、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本节内容通过让学生表演和自己收集素材等方式,把要学的东西和学生实际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知、信、行的统一。

  2、在课堂上,周思敏《现代礼仪知识》视频不能全部观看完,所以由班主任老师在课后组织观看。德育教学工作应全体配合,常抓不懈,德育教师的工作任重道远!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大中城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至今日,地铁,已为生活增添了一份律动,是一种温暖也是一种陪伴。

  因此,我本次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的课题是城市轨道交通售检票作业。我将从教学设计依据,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活动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教学设计依据分析之一:课程标准。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主要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服务型人才。熟练掌握岗位技能知识,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我将在教学中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热心,细心,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收货乘客的放心,安心和开心,用心服务,一路心随行。

  教学设计依据分析之二:教材分析

  我所采用的教材是全国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规划教材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第一版,我所授课的章节是7.1节 售检票作业。用时4课时,2节web 教室理论课,2节实训室实操课。本章节是该教材的重点教学项目,是学生应掌握的重要岗位技能。主要由以下学习内容组成: 售检票作业内容,售检票作业标准及程序

  教学设计依据分析之三: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的班级是13运管1班,通过我的观察了解,这是一群活泼开朗,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孩子们。我将从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媒体操作能力,知识结构进行分析

  个性心理特征:学生具有自己的头脑,性格和行为认知规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感知,观察,分析,思考,我会尊重其个性发展,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其自主探究学习。

  媒体操作能力: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媒体操作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搜索,下载,讨论等功能。但他们在有用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整理加工方面仍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知识结构:学生已经学习了《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等专业课程。这些背景知识结构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教学设计依据分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及素材: 图片视频展示: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兴趣

  网络探究学习:采用wps 轻办公功能,提前将学习资源传输到网络,供学生下载学习

  PPT课件:清晰 直观

  仿真软件:由于学生人数及设备耗资等问题,无法保证学生一人一套,硬件实训也会造成设备的损耗,仿真软件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是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情景模拟:模仿售检票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的理解与应用。

  在相应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自主探究学习,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自我评价,仿真操作等

  教与学是相互的,总的来说:做中教,做中学的职教理念贯穿其中

  教学设计依据,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分析与确定之后,我的教学活动过程如下

  正式授课之前,我会将相关知识使用Wps轻办公平台传输给学生,供学生下载学习。设计意图:学生以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进行积极主动和协作式的学习,并可在wps设置讨论组,可进行提问并答疑。

  教学活动过程第一环节

  一 新课导入

  通过播放《北京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乘客使用指南》的视频导入新课

  视频采用的是卡通人物的设计为乘客介绍了设备的操作,使用及单程票储值票的购买发售,形象直观,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为本章节重难点的学习奠下一定基础。视频的观摩学习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是学生可以避免直接接触设备因失误造成设备的损耗。复习回顾:

  1、请说出车票哪些类型?

  2、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的终端设备有哪些?

  信息技术的运用:视频

  设计意图:利用播放视频,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 )呈现学习任务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我将分为以下两个任务

  任务一:售检票作业内容

  任务二:售检票作业的标准及程序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

  设计意图:在"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的主线下,使学生能够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学习策略与技能。

  (二)任务完成过程

  1、查阅资料,获取相关信息

  2、小组讨论

  学生以小组形式对问题进行提问,讨论并总结。

  教师予以引导。

  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师生交互学习,协作学习

  设计意图: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够交换想法,意见,

  实现协作学习,避免了受单一思维的限制。

  3、讲授(PPT课件展示)

  (1)售检票作业内容

  图片教学

  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图片

  设计意图:解决了传统理论课上无实物设备的问题。使学生对设备及操作步骤有了相对直观的感受,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基础。

  (三)效果检测(实践操作)

  地点:AFC系统实训室

  方式:教师先示范,学生观摩学习后实际操作

  设备: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机,半自动售票机及仿真软件 形式:两人一组(一人乘客,一人站务员),情景模拟

  任务:

  1、自动售票机作业:单程票购买,储值票充值

  2、半自动售检票机票务作业办理:

  单程票发售

  储值票发售,充值,退卡

  车票分析

  车票抵消

  测评:测评表(自评和互评)

  教学总结及评价

  信息化教学运用技术:仿真软件及终端设备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网络传输评价

  设计意图:师生通过评价表可以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以及综合评价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对资料的分析研究,感受到环境和人们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到破坏大自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作业。产生向往美好家园的感情。

  2、在活动中培养初步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爱护家园的责任感,掌握一些简单的保护生态环境和用自己行动美化家园的具体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移情体验,引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思考,树立环保意识和爱护家园的责任感,能尽自己的力保护生态环境,美化家园。

  教学难点:

  做一个“环保小卫士”,让自己的环保行为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教学准备

  师:相关课件、垃圾桶等。

  生:环保棋、垃圾等。

  教学流程

  活动一:环保大讨论。

  1、师:小朋友,你喜欢旅游吗?说说去过哪里?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那里的风景吗?

  师:今天老师也带大家去个地方,看看这天、这水,猜猜这是哪里?(国家AAAA级景区富春桃源景点——岩岭湖)

  2、师:“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其实这样的美景在我们富阳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走近它。

  4、你喜欢这样的环境吗?(揭示课题——美好的家园)

  5、讨论:怎样的家园才是美好的家园?

  6、然而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在我们身边,并不是每一个角落都是这样美好的,你瞧!

  关注被砍伐的森林。

  1、这只小鸟飞来飞去在干什么?

  2、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会说些什么?

  3、有些地方的人们随意砍伐森林,会导致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师:同学们,破坏动植物的家园,最终只会毁坏我们自己的家园啊!

  关注废气、废水污染。

  1、你又看到了什么?想住这儿吗?为什么?

  师:这样的生活环境会给人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老师就在网上见到过这样一则报道

  3、讨论:同学们,看着刚才的一幕又一幕,想想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

  4、你有什么要跟那些破坏环境的人或者我们大伙儿说说吗?

  活动二:环保小实践。

  师:保护美好家园,人人有责,就拿咱富阳来说,富阳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称号,那我们小朋友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丢垃圾做起。

  1、了解学生平时是怎么做的。(及时评价和表扬学生。)

  师:保护环境不能光凭一颗心,也要讲学问,你瞧: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家,垃圾一般有三个家: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

  2、你了解他们吗?比如说什么样的垃圾是可回收垃圾?

  重点关注:

  电池

  1)了解电池的作用、危害、回收。你身边有这样的有害垃圾吗?赶快放到我们的回收箱里来吧。

  可回收垃圾

  牛奶盒回收变废为宝、废纸的回收、塑料的回收。

  不可回收垃圾

  活动三:环保游戏常

  1、师:你们平时喜欢下棋吗?垃圾朋友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特意奖励我们二(5)班的小朋友一副环保棋。我们一起来看看。

  2、学生活动。

  3、反馈采访,你为什么能这么快走到终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4

  教学主题

  行进间直线运球(复习)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一、教材分析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体育与健康》中确定的篮球教材的教学内容之一。这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而且常见的一种突破技术,它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的特点。在高中年级学生已能较自如地在移动中控制好球的基础上,尝试安排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把其作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可提高学生控制球能力和手脚的协调配合,对于其它技战术的学习与掌握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该项篮球技术学习,让学生在学练中自己探究、分析、合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生分析

  参加篮球选项教学班的学生大多数都有一定的篮球基础,对篮球的兴趣也较浓厚,学生比较活跃,具有较强的模仿、自学以及自控能力,又具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班级的体育骨干能力较强,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原理及其实用价值。

  2、通过学习初步掌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过3个连续的障碍。

  3、在游戏中体验成功感,并能在游戏中尝试运用所学技能,增强学好篮球的自信心。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通过播放比较精彩的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受到启发。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三步上篮的基础动作留在学生的脑海里。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动作。

  课前:在多媒体的支持下观看——NBA比赛,将比赛中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与自己掌握的技术对比,通过对比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

  课中:抓住特点,图文互补,以视频中的正确动作为根本形成主观映像,贯穿行进间运球和换手的时机的教学。首先由前面设置的障碍为原因引出问题,“我该怎么办?”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让学生试着找出解决的方法,并结合视频中的动作设计自己的动作,从而体会到遇到有障碍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同时,根据正确的技术动作修正自己设计的动作,引导学生找出本技术中的关键点,“换手的时机”。以彻底的了解和掌握直线运球过障碍变向换手的基本技术。

  课后:主题升华。用精彩的比赛让学生体会期中的快乐。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5

  一、学习任务概述

  二、学习对象特征分析

  (一)教学对象

  初中三年级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分析以及总结归纳能力,但是对抽象的概念的理解可能还是会有困难。

  (二)教学背景

  本课是初中三年级的一堂化学基础知识课,本节课主要是学习有关化合价的一些知识,根据幻灯片展示出的一系列上节课学习的化学式的实例,提出化合价的概念,总结化合价的规律。

  (三)知识基础

  本节课是主要介绍一个化学基础概念,学生在学习了化学式之后,通过具体实例来学习化合价的概念,并通过练习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总结出化合价的规律。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这种性质只有跟其他元素相化合时才表现出来。就是说,当元素以游离态存在时,即没有跟其他元素相互结合成化合物时,该元素是不表现其化合价的,因此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四)能力基础

  1、学生思维活跃,不怕困难,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先要自己思考一下,如果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去请教别人。

  2、在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下,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五)学习风格分析

  1、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感,并积极去探索新事物,发现新现象。

  2、和别人的比较,得出强有力的结论有强烈的争强好胜心,推动学习。

  3、想得到老师的好评,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情感态度

  1、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的趣味性,并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化学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出合理的解释。

  2、学生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去了解更多的新知识。

  三、学习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化合价的本质;

  2、让学生掌握化合价中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熟记一些常见的化合价,并学会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来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整理、寻找规律的学习能力,并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

  2、渗透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

  3、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4、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四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是初中学生进行探究的基础和结果,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本单元基本概念比较集中,这些概念是初中化学中最核心的一些念, 所以,本单元的内容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本单元课题四中的内容化合价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新教材对化合价这一部分内容不要求认识化合价的定义,不要求认识化合物中化合价的数目和正负是根据什么得到的。这部分知识点和旧教材相比理解的程度变了。只可以简单的知道离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是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而共价化合物只能一字不提。所以化合价这部分内容只能要求学生知道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里,元素的化合价只能靠记忆解决。建议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熟记几种元素如:氢、氧、钠、钾、镁、铝、铁、硫、氯等的化合价和常见的变价。这是必要的。但没有必要让他们一下子熟记表列所有元素的全部化合价。应该通过实际运用在不断练习中达到熟记的程度。对于那些短期内背熟而长期不用的元素的化合价,到用时可能又记不清了;相反,通过练习抓住化合价、化学式的相关联系和初中化学里最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便可很快地推算出一些未知元素在给定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根据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它们的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或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判断出各组成元素的化合价。这实际是让学生通过关于化合价的命题进行练习。以熟练掌握相关化学用语的一种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次飞跃。对于根据化合价写化合物化学式的解题,课文给出的比较清晰,明了解题步骤、方法。所以课堂教学应以讲练结合、练习为主的方式进行。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2、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二)教学难点

  1、化合价概念的建立和形成;

  2、使用化合价规则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六、评价量规

  七、学习资源与环境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育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并且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极大的丰富了教与学的手段,使学习的观念、方法得到了更新,学习的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学习中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更好地丰富学习的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利用幻灯片、图片、网上相关资料等资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课前调查,略读,详读,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资料查询,课后交流等活动方式,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1)教师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从网络上下载图片及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讨论,课后通过网络查询整理交流,更加深入的了解所学的知识。

  八、问题情景创设

  在复习化学式及周围数字的含义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化学式中的这些数字是由什么决定的?引出本节的主题:化合价。通过举例分析化合价和化学式。通过举例分析硫化氢的形成过程,了解化合价的实质。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6

  一、教材分析

  速度耐力练习中练习强度和练习密度直接决定的不仅仅是练习质量问题,而是练习结果是否和练习目标相一致。训练中除了要科学设置练习和休息的时间比例外,更需要准确地控制一些生理指标的临界值,因此对于训练强度的确定和生理指标的监控要做到严谨化和经常性。信息技术为此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如研修课程里提到的Polar手表)。

  二、学生分析

  从成长的角度来说初中阶段是发展耐力的敏感期。八年级的学生在七年级教学中已逐步建立起对体育科学性的认识,身体方面有了很好的速度基础和一定的耐力基础,对于练习强度、呼吸和练习、呼吸和体能恢复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可以配合教师进行主动性练习,配合科学监控方法的实施,有层次性地推进练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速度耐力练习方法的特点,如练习时间和休息时间的比例、跑动的距离和组数等。

  2.技能目标:

  以最快速度完成跑动路线,间歇期主动进行深呼吸,做到恢复的.最大化。

  3.情感目标:

  习惯遵循训练计划,坚持达成目标,并在必要时借助于同学、朋友和老师的力量。

  四、教学环境

  1.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2.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3.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

  4.移动学习。

  5.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要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

  1.运用Polar Team2监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反馈(如果受到器材的限制,可用一块Polar表选定一个学生佩戴,借助这一个结果来分析全员,并作为单元训练计划制定的依据)。

  2.从热身至放松结束全程使用Polar监测。

  3.监测学生在预先设置的.练习中心率工作的区域以及心率恢复的速度,便于在单元教学中有指导性地分组教学和设置合理的练习强度及练习目标。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七、教学特色

  包括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

  根据学校现状,课前一周发送学生链接,提醒学生找时间利用pad或班级电脑观看200米和400米比赛。观察运动员的全程跑动速度,以及摆臂、步伐、呼吸等的特点。

  准确设置速度耐力练习。利用练习时间和休息时间比准确控制练习的强度和目标。

  利用Polar做初始评定和后期练习的监控。

  分析Polar结果,评定学生的练习状态和恢复状态。

  运用Polar结果指导后期练习计划的制定。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7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力争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快乐中学习成长。

  二、教材分析

  武术是中华传统以及,有着悠久的历史,学习武术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增强民族优越感和民族认同感。健身拳相对比较简单,再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身体素质的积累以及武术的接触,对于本节课学习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健身拳》,有助于增强学生身体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尤其对于培养上下肢协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是水平四阶段的学生,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经过多年的学习,思维模式有所提升,并且对于抽象事物能有了一定的认知,由于其好奇心强,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充分的进行问题的思考,学习兴趣比较高。并且在此阶段学生渐渐步入青春期,逐渐的在意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竞争意识也比较强烈。因此,应当充分的借助学生的好奇心以及竞争意识来进行展开教学。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说出健身拳技术动作的名称以及要领,80%学生可以掌握4~5式健身拳的技术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模仿、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提高学生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体育,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正确规范做出武术动作

  【难点】

  连贯协调做出武术动作,并打出精气神

  六、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

  2.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习得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完整练习法:通过完整动作的学练,帮助学生建立动作的整体概念和动作间的练习。

  4.递进分解练习法:便于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5.分组练习法:通过体育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并进行组间竞赛,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并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强调纪律安全,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教学意图】课堂常规的进行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并以热情饱满的态度进行学习,锻炼学生做事不拖沓的习惯;课前对于着装的检查以及安全的提醒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危险的发生。

  (二)准备部分(8分钟)

  准备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体温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并且也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有效的避免了在后续联系中出现运动损伤:

  1.慢跑

  方法:四路总队围绕体育场进行慢跑2圈,慢跑过程中要求队伍整齐。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节拍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教学意图】慢跑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提高身体热量,并且整齐划一的慢跑也有助于培养集体意识以及整个班级的纪律性;配乐韵律操替代了传统的徒手操,在活动关节和肌肉拉伸的同时,也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放松心情,融入课堂。

  (三)基本部分(30分钟)

  1.示范导入:在《男儿当自强》音乐伴奏下教师进行《健身拳》动作示范,引导同学进行观看,教师顺势讲解中国功夫文化,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导入本节课课题《健身拳》

  【教学意图】通过教师进行富有精气神的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全套武术动作的内容,引起学生兴趣和学习。

  2.示范及讲解

  (1)先组织学生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进行观看挂图并且进行尝试模仿动作,给予学生5min,对动作形成初步的印象。

  (2)讲解:教师运用递进分解法进行讲解前五式技术动作。

  ①预备势:并步直立,目平视前方。

  要点;挺胸、收腹、两腿央紧。

  教师带领练习2次

  ②起势:两手在胸前相合成“抱拳礼”。紧接上动,两手握拳迅速收回腰间;同时头向左转,目平视左前方。

  要点:拳掌变换要准确。

  教师带领练习2次

  ③戳掌冲拳:

  右脚向右后撤一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左前方戳出,目视右掌;接上动两腿成马步,同时右掌变拳收至腰间,左掌变掌摆至右肩前,目视左掌;接上动右腿跪膝前跟步,同时右拳向前冲出,左掌收至右臂内侧,掌指向上,目视前方。

  要点:戳掌要伸展有力,跪步要平稳。

  教师带领练习2次

  ④抽拳弹踢:

  左腿支撑,右脚向前弹踢,同时两臂回抽至腰间,目视前方。

  要点:抽拳、弹踢要同时,动作要有力。

  教师带领练习2次

  ⑤进步蝶掌:

  右脚向前落步,脚尖外展,同时两手如图,目视前方;接上动左脚向前上一步成半马步。然后右腿蹬地成弓步,同时双掌向前推出,目视前方。

  要点:连续上步要连贯,蝶掌推出要有力,两掌根上下相对。

  教师带领练习2次

  【教学意图】选用递进分解法进行教学,更有助与学生对于整个武术套路的掌握,也可以更好的降低技术动作的难度,在教学中循序渐进,有助于提高整个武术套路动作的连贯性。讲解与练习相结合也有助于学生对于整个技术动作的把握,学习中不断的进行巩固。

  3.完整练习

  (1)异质分组练习,练习过程中组内相互纠错,教师进行巡视纠错指导。

  练习时间:5min,练习结束后教师进行集体纠错。

  (2)巩固练习:依照上次练习分组进行练习。

  (3)集体展示:教师前面进行示范,带领学生做完整动作。

  4.大比武

  每一小组依次进行展示,并且小组间相互评价。教师给与评价及其鼓励。

  【教学意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让学生逐渐的掌握动作要领,更好地学习本节内容。通过教师的个别纠错与集体纠错,能够迅速帮助学生回归正确动作,解决重难点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通过分小组练习、交流、讨论、评价,提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设置优生展示的环节更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进行比拼。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总结,表扬优生,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教学意图】通过放松环节帮助学生恢复机体稳定状态,为下节课做好身心准备。并通过学生和教师的总结,强化本节动作要点。针对本节课进行鼓励性评价,为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自我评价的意识。

  八、场地器材

  体育场、录音机、磁带。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十、课后反思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8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以趣味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学法指导,掌握技术、提高能力,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运球绕杆动作是足球项目之一,具有脚支配球为主,灵活多变的特点,通过练习可以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身体素质,特别是对增强协调性具有显著作用,是在学习水平二脚内侧运球的动作基础上学习的,掌握好运球绕杆动作为继续学习运球射门动作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时会出现浮躁的心情,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体育则是他们释放压力的学科,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足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并能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足球活动,发展奔跑能力、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足球游戏和教学比赛形式,在活动中培养主动地与同伴合作,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左、右两脚推拨球的自由转换。

  【难点】左、右两脚推拨球的自由转换。

  六、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

  2.问答法: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法: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或辩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4.演示法:通过动作图片、战术板等小道具的直观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动作表现,为技术的练习做好认知准备。

  5.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习得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在介绍教学内容环节进行设疑导入,如:提问学生自己喜欢的球星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的表扬学生,加以总结学生的答案,引出他们如此优秀是因为带球技术好,顺势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运球绕杆。

  2.队列队形练习:进行原地转法练习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教学意图】正由于该学龄段学生求知欲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设疑导入法来激活他们的思维,而体育文化知识的补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的做到身心结合,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形态、认真练习的态度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二)准备部分

  1.同步卫星游戏

  方法:将参加游戏的人分成三组,每组一次出一人。预备时各站于圈内手持一只球。发令后,垂直高高抛起,赶紧按逆时针方向互换位置,并接住前边一人抛起的球。每成功一次可得一分。在规定的局数内,以得分多的队为优胜。

  规则:抛球一定要垂直,向右左偏离大于地上圆圈半径时,算失误扣掉一分。

  组织教学: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分别围成一个圈。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教学意图】选用球类的游戏即可充分利用器材,还能增加球操的运动量,加强对下肢力量的锻炼,提高跳跃能力,还能够熟悉球性,为接下来学习运球绕杆做铺垫。带有韵律节奏的动作还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避免在练习中运动损伤,同时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自我表现意识,形成优美的身体形态。

  (三)基本部分

  1.复习脚内侧运球

  组织教学:前后两个人为一组

  【教学意图】复习脚内侧运球的练习既能够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课堂节奏,也能够使学生的心率达到适合本堂课的练习,体现了课堂的连续性。

  2.示范后针对重难点进行提问,如:大家想一想运球过程中应该触球的哪个部位?

  3.讲解

  动作要点:支撑脚向前跨,踏在球的侧前方,膝关节稍弯曲,上体前倾向里转,提运球脚,用脚内侧推球后中部,改变反向运球时,经常用两只X替拨球。

  【教学意图】示范可以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动作表象,之后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使得后续练习更具有针对性。

  4.练习

  (1)运球绕过一个障碍物后换脚运回,并强调脚的触球部位为脚内侧。

  组织教学:四路纵队,前后距离5米,一次运球练习。

  (2)听口令变向换脚运球,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运球时低头看球的不足,教师提醒大家练习的时候同伴之间要用信号来提示对方抬头。

  (3)绕5-6个障碍物运球练习。

  组织教学: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一次练习。

  【教学意图】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设置循序渐进的练习,逐渐的体会运球绕杆的动作,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和了解正确动作的基础上,组内结伴练习相互观察对方的动作并纠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作方法的记忆和理解,体现了新课改新型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模式。

  5.检验—运球绕杆接力游戏

  (1)方法: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进行15米的运球绕杆游戏,先完成者为获胜者。

  (2)评价:表扬获胜组,鼓励其他组别。

  组织教学:学生自行决定运球的顺序以及每个学生间的间隔,哪个小组时间用时少则获胜。

  【教学意图】在游戏中我会强调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强调在运用本课的动作的要领,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呐喊助威更加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更加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教学意图】通过放松环节帮助学生恢复疲劳,为下节做好身心准备。教师针对学练情况给予鼓励、肯定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提出的希望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要求。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质。

  八、场地器材

  足球20、标志桶10个、足球场。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3%-40%;平均心率:128-136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十、课后反思

  略。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跨栏步和栏间跑的技术动作,90%以上学生能完成跨栏技术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跨栏技术动作的学习发展灵敏、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发展跨越障碍的能力,培养节奏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建立自信、战胜自我、主动学生、勇敢顽强以及培养同学互助学习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跨栏跑及栏间跑的技术动作。

  【难点】

  起跨腿收紧抬平,腿勾脚尖,晚收快拉、侧平拉并拉正,摆动退屈膝攻栏,两臂配合,眼视前方。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3)检查服装

  (4)宣布本节课内容

  (5)安排见习生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10分钟)

  1.游戏——跨越障碍

  将1——4道每道分别摆放10个障碍物,放倒4个栏架、4块垫子、2根跳绳,班级所有学生分为实力均等的4组,每组的第一位同学听到老师的口令后开始跑动跨过障碍物,当第一位同学跑出10米后第二位同学跟上,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名同学跨越最后一个障碍,根据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排出名次。

  教学组织:四列纵队

  要求:必须从障碍上方跨过,注意安全。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10

  一、 教材分析

  1、教学主要知识点及其在螺旋上升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单元专题与本课任务之间的关系。

  2、重点

  3、难点

  二、 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教师期望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学到什么知识技能、掌握哪些过程方法、培养那些习惯和情感态度?有些课不仅教授知识单元,而且指向一种或多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对专题活动的了解、理解、研究。在传统的学科领域范畴内描述学习目标的同时,应描述一下本课计划帮助学生养成的思维、交流等方面的技能,例如:推理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造性的问题解决 ;观察和分类的能力;小组协作能力;沟通、妥协的技巧等。以及专题活动所对应的整合学科需要达到的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3个层面简要描述一下本课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三维知识目标结合,切忌割裂;)

  1、 知识与技能:

  2、 过程与方法:

  3、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三、 学习者分析

  年龄特征及认知特点,学生必备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情绪,以及学生差异、个性特点等

  四、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承担什么角色?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如何?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如何组织教学?教学评价如何考虑?)

  (一) 如何体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体现教学方式的革新

  (二)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及选择依据

  2、教学活动设计思路及流程图

  (三) 过程性评价设计

  五、 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教师的备课和其他准备工作、其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处理办法、教师的感受等。包括

  1、 教学素材、网络资源及网址

  2、 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情境、如何设置教学任务;

  3、 课件设计意图及大体结构

  4、 技术知识的灵活运用,并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5、 哪个环节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采用什么方法;

  6、 那个环节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用什么方法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1、 简要地描述你计划如何组织你的课堂教学或活动过程。思考并描述如下方面的问题:本次活动包括一节还是一次以上的课?这是一个完整的活动,还是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本次活动一共需要多少天或多少周?这是某一学科的分科教学活动,还是跨学科活动?共需几节课完成,以下是每节课的教学过程描述内容:

  2、 如果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请提供分组的方法或依据,包括:是按照能力进行分组,还是每组都包括不同能力的学生?各组之间有无分工,如果有,各负责什么职责?每组学生内部有无分工,如果有,请简要描述。

  3、 根据经验,学生在本次活动中有没有容易出现的错误概念以及容易出现的障碍?如果有,在此处进行描述并提出你的处理策略或建议。

  4、 为了实施本次活动,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5、 每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采用什么样的过程性评价手段。你通过什么方式评价本课或本次活动是否成功?描述你希望学生创作的作品或学生的表现以及你如何评价这些方面。当然,这些方面应与上述你列出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相联系。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11

  一、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学生在教学中探索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达到探究性学习的最大成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探究、讨论、答疑、实践等手段,始终贯穿探究性协作学习的精神,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与知识、技能。

  理论依据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教师启发式学习和探究性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思想,教师作为主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有所启迪,并协助学生顺利开展探究性协作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现问题,体现探究性协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在实践中获得真实情感体验的优势。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语文课程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情感体验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在鼓励学生探究性协作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收获一定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自学与合作学习并重,根据教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征分析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

  二、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依据新课标以及培养信息化新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将根据以下四个维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带着现代思辨的观念审读作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增加学生的文言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和赏析文言文的能力

  1、熟悉掌握字词句,归纳总结。

  (1)通假字“属”、“凭”;

  (2)一词多义:固、适、逝、苛、虽;

  (3)词类适用:东、西、侣、友、舞、泣;

  (4)特殊句式: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2、学会理清文章的思路,扣住每段的写景主体或叙事、议论内容来归纳整合,写出每一段段落大意。

  过程与方法

  1、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学习,通过朗读、讨论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小组团队合作探究,培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过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情感体验,提高理性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体验作者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课堂协作、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从而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处世观。

  信息素养

  通过利用互联网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识别和运用的能力。

  三、利用教学环境与资源分析

  四、设计师生活动,确定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

  五、教学设计过程

  略

【信息化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03-19

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05-27

信息化教学设计15篇03-19

信息化教学设计(15篇)04-01

中学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05-17

信息化教学设计12篇06-16

信息化教学设计(12篇)06-16

信息化教学设计(通用15篇)06-12

中学体育信息化教学设计4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