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桥边老人》探究活动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24 18:21:35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二《桥边老人》探究活动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二《桥边老人》探究活动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桥边老人》探究活动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探究作品的主题——战争的残酷及人性的光辉

  教学重点:

  探究小说中的种种“反差”

  教学难点:

  理解对话的深层含义

  课时:

  1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读课文,质疑【突出预习的目的性、有效性】

  (二)赏析作品

  1.梳理归纳问题,小组讨论。【明确目标,调动思维,发挥学生主体性】

  概括整理,重点探究“反差”与“对话”

  2.聚焦“反差”,初步探究主题。

  学生默读,寻找反差点,小组讨论。【通过查找发差之处,探究战争的残酷性】

  3.聚焦对话,理解对话的深层含义。

  讨论交流。【对话是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语言,探究人物内心世界,从而意识到战争背景中,人性依然闪耀着“善”与“爱”的光辉。】

  依据“我”与老人对话时“答非所问”的情景,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明确:①对故乡的热爱,被迫离开的不舍和无奈。②矛盾:“我”问老人的家及政治态度时,老人的敷衍;老人问“我”动物能否挨过炮火,“我”的心不在焉。(两人身份不同。“我”作为反法西斯战士,关注自己的战斗任务,最多也是对老人境况关心;而老人远离政治与战争,内心关注的是与自己相伴的动物的生命。)

  Ppt呈现:(内容要点)

  (1)对话富有张力。

  “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他始终没有挪动。老人难以动身的主要原因当然是体力不支、疲惫不堪。另一方面,对家园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茫然也是使老人不想动身的内在因素。对于一个76岁高龄的孤独老人来说,在生命临近终点之际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自然减退,以至于可置生死于度外。

  (2)对话推动叙述。

  分析对话:“你从哪儿来?”……“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老人提到故乡便暂时忘记了眼前凶险的处境并微笑了起来的细节,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爱自己的家园;照顾动物直到最后离开的细节,又说明他对它们是多么不舍。离开自己深爱之物、让它们被炮火摧残,这种被迫和无奈何其苦涩和悲哀。本篇小说借助对话展开,对话蕴涵了所有该有的生动情节,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心理。

  (3)对话蕴涵大量信息。

  分析对话:“什么动物?”……“我简直不敢想。”

  我们了解了老人平日的生活,几只动物在他心中的地位,还有他离家时的无奈和被迫。“我”“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暗示了我对老人命运的担心:没赶上卡车就等于要留在战场上,而末尾处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实际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这都是客观地呈现,让读者凭借小说所透露的信息推导出来,正体现出海明威所倡导的“冰山理论”。

  (4)对话中蕴藏善与美——人性的光辉【重点分析侦察兵的语言,面对随时而来的炮弹,他和老人的命运是一样的,但他想从内心给老人以希望。这体现出战争背景下人性的善与美还有心中的希望。】

  小结:小说的艺术特色——语言简约;寓意含蓄深远。

  海明威早年当过新闻记者,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使用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空洞词藻。

  4.分析形象,理解主题。

  (1)文中刻画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文中刻画了一个年老孤苦的西班牙老人形象。他热爱家乡,心地善良,充满爱心。敌人入侵,他不得不逃离家乡,但一直牵挂他养的动物;他不关心政治,不理解敌人为什么会入侵自己的家乡,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我”和老人的对话始终围绕着“动物”,有人说在战乱之年,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虑动物的安危呢?谈谈你的看法。

  Ppt补充背景介绍: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捍卫民主、反法西斯的正义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和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本文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残酷的战争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作者在谴责战争的同时,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而面对战争与死亡的威胁,老人对动物的牵挂,士兵对老人的劝导,深刻的反映出:人性依然闪耀着“善”与“爱”的光辉。

  (三)板书设计:

  (1)对话富有张力——反差

  (2)对话推动叙述——人物心理

  (3)对话蕴涵大量信息——战争的残酷

  (4)对话中蕴藏善与美——人性的光辉

【高二《桥边老人》探究活动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桥边的老人教案02-15

关于桥边的老人教案3篇01-22

活动课教学设计03-23

桥边的老人教案集合五篇07-26

《桥边的老人》教案范文(通用10篇)04-17

活动课教学设计15篇03-23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10-19

《在桥边》教案03-13

高二化学教学设计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