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01 17:38:18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语文《穷人》的教学设计 推荐度:
  •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推荐度:
  • 《草原》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推荐度:
  •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推荐度:
  • 小学语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设计【推荐】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学设计【推荐】

语文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三、课前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投影仪。

  学生:熟读课文。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投影出示)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形似字辨析。

  3、解释词语。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范读课文,可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听读时:a。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

  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

  2、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

  3、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

  a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b再挑选意义重音。

  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

  投影出示举例诗句的重音及节奏。

  c学习集体朗读。

  4、结合朗读生意,指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

  a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

  ◆“铁青”什么意思?是写山的颜色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现什么?

  ◆我的“幻想”指什么?“零分”又指什么?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诱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喧腾”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的“终会”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

  学生通过讨论,以上重点词语基本可以正确理解。个别有争议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山”与“海”的含义,也从象征意义上来理解,来解释,可予以补充,纠正。

  b在学生初步掌握朗读节奏、意义重音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揣摩语意,初步读出句子所表达的语气。然后讨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师投影出示句子)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这两句话写出了小时候的“我”有什么特点?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合作探究性阅读,是学生接触的新学法,也是本节课重点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以调动学生思维。答案不求统一,要点合理即可。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全诗所讲述的道理

  ①引导学生再次讨论“山”与“海”的深刻象征意义。

  ②讨论,全诗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以上所讨论的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想,多说,不要强求答案用语标准,意思正确就行。

  五、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深刻领悟诗歌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①引导学生讨论,谈谈自己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克服困难的经历或感受。

  这是体现语文与生活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②全班激情齐读。

  六、小结,布置作业

  ①小结:激越的情感,显示出我们已深深懂得:要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

  ②布置作业。

  a根据“山”与“海”在文中的含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也可以写自然的海)。

  b熟练朗读课文,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背诵。

  c抄写生字。

  七、信息反馈: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一、阅读朗诵,品味感悟,加深理解

  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训练与培养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其中,朗读是阅读的重要形式之一,它通过眼、脑、口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将无声、静止的语言变为有声、灵动的语言。尤其是有效朗读与文字语言、思想情感紧密相连,需要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对话,激活已有的经验与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这就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文章的内容与主旨。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阅读与朗读有机融合,给学生更多自主体验的机会。当然,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朗读的形式,不能只是单一的自由读或者齐读,还要根据文本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方法,比如分角色朗读、模仿性朗读、跟读学读、配乐朗读、感知性朗读、个性化朗读等,从而诱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可根据文章以及学生的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朗读活动:①教师范读,或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感受文本的语调。②播放相关音乐,要求学生再次朗读,梳理文本的基本结构与脉络。③教师让学生自由串读,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④学生自由选读,细细品读课文中的美词佳句与精美片段。⑤学生进行个性化演读。⑥让学生背读自己喜欢的内容。这样,通过采用丰富多样的朗读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文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预留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如自主阅读有助于学生梳理文章的情节与结构;重点段落分角色朗读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这些都能为理解文本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深化认识

  学生有自己的感情、想法与看法。在教学过程中,倘若教师一味地将自己的感情、想法与看法强加给学生,是不明智的,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再者,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尊重与保护学生的独特体验、个人理解与感受。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围绕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一些交流讨论活动,给学生自由表达与说话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敢想敢说。而教师则应随时关注学生,及时给予他们帮助与提示。尤其是在学生们进行深入讨论、激烈争论时,教师更需要巧妙点拨,打开学生思维,启发他们思考,让他们有所感悟。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总结与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文本的认识。比如教师可向学生提问:本文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请说说原因。教师还可适当予以提示:主人公是文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文中的故事情节与矛盾冲突都是围绕主人公而展开的,次要人物的出现以及活动均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一般而言,若要判断文中的主人公是谁,要看该人物形象是不是表现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否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于是,通过讨论以及教师启发,学生会明白莫泊桑着意刻画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虽然文章情节紧扣于勒的命运展开,然而本文并非靠于勒来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于勒只是作为线索人物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如于勒的遭遇不断发生变化,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也随之产生变化。而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又折射出他们受金钱腐蚀的灵魂,让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社会认钱不认人的丑恶现象,揭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这样,通过层层深入的交流讨论,学生逐渐体会到文章的耐人寻味。

  三、质疑探究,自主领悟,提高能力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一篇文章后,如果学生出现不少疑惑或问题,则说明他们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反之,如果学生没有产生一定的疑问,就说明他们没有真正进入文本,收获不大。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究,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主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质疑的意识与习惯。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质疑为主线”的思路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质疑探究、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敢想、敢问、敢说。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写出自己的疑惑点。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以问题为引导进行点拨,启发学生思考,并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质疑与发问。比如教师可提问:小说中写了哪些“笑”?这些人为什么没有同情孔乙己,没有帮助孔乙己,却一味哄笑取乐?以哄笑声凸显孔乙己的悲剧有着怎样的艺术效果呢?教师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而后让学生展开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通过共同探讨,加深理解,解决问题。

语文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作家作品常识;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2、技能目标:了解人物传记的特点和写法;学会把握细节,揣摩语言。

  3、情感目标:了解华罗庚其人其事,从华罗庚艰难求学的经历和杰出的成就中汲取精神营养,学习华罗庚拼搏自学的精神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华罗庚的人生经历,思考其生命价值,从中汲取人生教益。

  2、把握本篇传记在组织材料和语言上的特点,以便在写作中借鉴和运用。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顾迈南,当代作家。

  二词语检查

  1、注音

  署(shǔ)名苏家驹(jū)扉(fēi)页怠(dài)慢

  吴筱(xiǎo)元一拐一瘸(qué)怜悯(mǐn)停滞(zhì)不前

  蜚(fēi)声金瓯(ōu)鹯(zhān)褒(bāo)奖

  追溯(sù)商榷(qùe)置若罔(wǎng)闻出类拔萃(cuì)

  2、词解:

  扉页: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作者等项的一页。

  勤能补拙:勤奋能够弥补笨拙的不足。

  怠慢:冷淡。

  蜚声:扬名。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比喻外地再好,也不是适宜长期居住的地方。

  备至:完全,到了极点。

  商榷:商讨。

  如获至宝:好像得到了最珍贵的宝物。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象没听见一样。指不予理睬。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等)

  运筹学:利用现代数学的成就,特别是统计数学的成就,来研究人力物力的运用和筹划,使能发挥最大效力的科学。

  从实以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直到最后。

  三整体感知

  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填表。

  四研讨问题

  1、课文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有何好处?

  明确:

  ①倒叙(中途)。开头把最精采的地方先提出来,产生强烈的悬念。

  ②以下部分按时间顺序分三部分写,使繁杂的内容条理清楚。

  2、请划分第一部分《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的层次,并归纳大意。(课堂练习)

  明确:①出生:家道贫寒,父母疼爱。②中学时代:名师培养,爱上数学。③辍学工作:刻苦自学,迷恋数学。④病后残废:献身数学,写出名作。

  3、从第一部分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4、在第二部分中,华罗庚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就?在书上划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成就的?有何好处?

  明确:按地点和时间。多而不乱。

  5、华罗庚为什么出国又回国?

  提示:为了提高自己,科学报国。

  6、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

  明确:

  ①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数学)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1979年华罗庚成功的西欧之行和他光荣地入党。

  7、华罗庚在古稀之年时说:“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空”、“松”、“实”的理解。

  明确:“空”:缺少坚实的基础和实践。

  “松”:松动,松懈,放松长期的'努力。

  “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8、请找出文章中引用的华罗庚的诗句,说说它们对表达华罗庚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受所起的作用。

  明确:具体生动的说明和补充作用。

  五小结本课

  从华罗庚的人生道路中,你觉得成为一个科学家要有怎样的条件?

  明确:热爱祖国和人民;立志献身科学事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于创新;善于交流和合作等。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课外阅读第七课《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

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泉水》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课文以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

  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本课重在创设一幅幅美丽的意境,让读者在美景的熏陶下感受泉水的热情与助人为乐。

  【设计理念】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本课通过示范、设问、表演、声音等手段创设多种情境,营造一种“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的良好氛围,激发师生激情和真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针对低年级年龄学生和心理特征,教学中采用多元激励性评价用语,旨在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本节课探索和创造充满情感的`课堂气氛,目的促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教学目标】

  1.会认写“然、塔”两个生字;

  2.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体会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教学难点】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课 型】以读代讲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有关音乐及文字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复习生字词:(指名读齐读)(出示幻灯片2)

  丁冬 清泉 石缝 杜鹃 清脆 欢快 天然水塔

  2、老师范读课文

  3、师依据板书简单小结泉水去过哪些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在老师的示范朗读中理清文章脉络。】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幻灯片3)播放“泉水”声音。

  2、,品味 “丁冬,丁冬”“弹琴”和“冲”感受泉水的快乐心情。

  【设计意图:运用声音情境引入,引导学生通过重要词语的品读感受泉水快乐的心情。】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设境引读,通过教师评价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2、师相机板书:多

  3、(出示幻灯片4)对比“人工水塔图”理解“天然水塔”。

  4、书空生字“然”;田字格示范教写“塔”:提醒学生右下“合”。

  【设计意图:情境引读,在读中感受泉水的“多”,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朗读,在读中对比理解“天然水塔”的含义,在语言环境中认识与熟记生字并正确书写。】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幻灯片5)播放“泉水”声音。

  2、运用个别朗读与引导方式,品味比喻句领悟泉水的“清”一特点。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泉水“清”的特点,在个别朗读与角色朗读的过程中读好文段。】

  五。 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1、品读泉水对果树说的话,体会“甜”

  2、师引读:(唱)泉水丁冬泉水丁冬泉水丁冬响,流进山腰流过平地流到果园里,泉水穿过静静山谷,画眉鸟尽情唱,泉水说------齐读。

  3、个别读、角色读、分组读,感受泉水的“美”

  (板书:热情 大方 可爱 乐于助人-------)

  【设计意图:品读泉水的语言,在朗读中感受泉水的无私奉献,在情境朗读中强化泉水“热情 、大方 、可爱 、乐于助人”的形象。】

  七。检查背诵(出示幻灯片6)选背3456段

  1、自由背诵全文

  2、个别背诵(选择背诵内容)

  【设计意图:再次整体感知全文,分层次地让学生自主选择背诵内容进行背诵。】

  八。发挥想象,拓展练习

  1、(出示幻灯片7)分角色朗读《泉水你到哪里去》

  2、(出示幻灯片8)播放泉水的声音

  3、(出示幻灯片9):泉水流到--------,她看到了--------,泉水说:“-------------”)

  【设计意图:课内外结合,课外拓展朗读的引用为后面的练习做铺垫,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

语文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有关天气的字词,学会7个新生字。

  2、巩固汉字书写规则,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积累有关春天的四字词语。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巩固汉字书写规则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识字

  1、谈话导入:今天的天气是怎么样的,谁来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我们经常还会听到“天气预报”,那里边经常都会怎么来形容天气呢?(学生讨论汇报)

  2、学生自由拼读书中的词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与天气有关的词语。请大家打开课本11页。

  3、指名读,小老师读,齐读。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字。

  5、交流识字方法。

  6、游戏开火车读,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7、拓展:你还能说出一些与天气有关的词语吗?

  二、书写提示

  写字:白、回、国

  1、请学生认一认这三个字,并仔细观察字的收写占位。

  2、强调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3、学生做好书写准备,自由尝试书写。

  4、展评。

  三、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孩子们,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美丽的`春天吗?(学生汇报)

  2、今天我们来学习积累一些关于春天的四字词语。学生打开书本,小组内自由读。

  3、检查认读情况。小老师带读,批名读,开火车读。

  4、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词,并描述一下词中所描述的美景。

  5、全班汇报。

  6、再读词语,记住词语,说话训练。

  四、小结

  说说自己在语文园地里的收获。

语文教学设计5

  【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教育,是充满激情如诗样的艺术,教育家皮亚杰认为能创造情境就是发明,发明存在于构建求知情境的过程中。本教学设计注意创设情境化的教学氛围,围绕“质疑、解难;讨论、交流;读书、感悟”开展教学;通过激情导入、图片展示让学生“乐中求知”;相机点拨、随机评价、有感情诵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质疑,升华情感,引导学生“实话实说”,最终获得知行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素质教育目标】

  1、认知目标:

  ⑴ 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⑵ 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⑶ 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技能目标:

  ⑴ 培养学生默读、感悟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⑵ 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3、情感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目标力求体现知识、技能、情感的多元统一,挖掘《长城》这一篇课文中的科学和人文内涵。)

  【教法与学法指导】

  1、教师教法:

  采用“情景教学法”,三次运用投影和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

  第一次,课始,定格投影,静态展现长城的远景,整体感知长城全貌。

  第二次,学习第二自然段后,定格投影长城近景的各个部位,学生图文对照,说各部位的位置、样子和作用,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三次,慢速移动式投影,有重点地依次出现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并配上相关的解说词和乐曲,深入体会作者的联想和发自肺腑的心声。多媒体创设的动、静态情景,既可以从宏观上展示长城的雄伟、壮观,又可以从微观上真切地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从而缩短学生的历史认识距离。

  2、学生学法:

  自读感悟与讨论交流相结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本课侧重指导“预习”和“观察自悟”的方法。课前预习发现疑难,造成学生急待解决问题的紧迫感。课中求教于教师或同学,呈现主动学习的态势;重点明确而有序的画面,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在预习指导上,要求学生先看导读和预习,总揽全局,把握要求;再通读课文,了解内容;寻找疑点,记入预习本子并由小组长检查落实。课前做到学习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胸有成竹。在“观察自悟”指导上,借助长城远景、近景的投影,引导观察,悟出方法。如,远景投影,先显示主体镜头长城(观察重点),再慢慢扩展周围崇山峻岭的镜头,让学生揣摩、体会,并说说观察事物先要抓住什么(重点)近景投影,按照课文各个部位叙述的先后顺序,逐个投出“长城脚下”“八达岭上”“城墙顶上的方砖”“垛子”“了望口”“射口”和“城台”等分镜头。领会描写过程应有先后(顺序)的理由。通过观察、诱导,学生便悟出了方法。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难点:

  ⑴ 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⑵ 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2、解决办法:

  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有感情的朗读、感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学习,交流中加上教师巧妙的引导、点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据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板书课题:

  长城

  (运用名人名言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二、阅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

  2、学生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3、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学习

  4、掌握生字新词:

  拍摄(shè) 智慧(huì) 了(liào)望 气魄(pò)

  嘉(jiā)峪(yù)关 崇(chóng)山峻(jùn)岭

  5、理解字词: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

  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

  三、图文结合,了解文意

  1、观察彩图,了解图意:

  (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两幅彩图或直接用挂图展示。)

  ⑴ 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

  (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⑵ 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

  (崇山峻岭之间。)

  ⑶ 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

  (长和高大)

  ⑷ 作者为什麽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

  (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他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

  2、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拉什么内容:

  ⑴ 介绍观察点:

  运用教室的布置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观察点。

  第一幅图的观察点在哪里呢?

  (在长城外或太空等)

  第二幅图又是在哪里观察的呢?

  (在长城上)

  ⑵ 看第一幅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

  抓住观察重点:

  长城。

  ① 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什么特点?

  (长、大、弯)

  ② 再看第二幅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

  (高大、坚固)

  (可以适当地引入远景图和近景图的概念)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想一想刚才两幅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

  (第一幅图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图与第二自然段相对应。)

  2、分组讨论:

  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

  第一自然段讲长城的长;第二自然段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自然段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第四自然段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3、说说怎样给各节编一小标题:

  启发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线索定出小标题:

  ⑴ 一条“龙”。

  ⑵ “高大坚固”。

  ⑶ 结晶。

  ⑷ 奇迹。

  (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的感情,感悟古诗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1.猜谜引入: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生回答。出示谜底:风筝。

  2.引出课题:是啊,春天来了,天气暖洋洋的,如果这个时候能到田野里去放风筝,那真是一件太开心的事啦!古时候,有一位诗人叫做高鼎,他居住在农村,他在田野里散步的时候,看到了非常美丽的春色,还看到了一群正在放风筝的孩子,于是他便写了一首诗,诗题就是:村居。(板书课题)

  3.学生朗读课题,并说说“村居”的意思。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自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检查自读情况,课件出示生字,教师指导认读生字。

  三、诗画结合,读中感悟(诗之美,画中悟)

  1.师: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这首诗里藏着一幅画,细心的小朋友只要认真读诗就能发现它,大家可以边找边画。

  2.找生回答,师和学生在黑板上共同把画完成。

  四、品味诗句,朗读悟情(诗之韵,读中品)

  1.师:(观察黑板上的'画)你们看,在我们的认真观察、共同努力下,一起完成了这幅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大家看着这幅画,再读读古诗,看一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学习前两句诗。

  (一)生回答诗中描绘的景物:草、莺、柳(教师板书)

  (二)通过播放课件图片,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语;

  草长莺飞拂堤醉春烟

  (三)师指导学生朗读前两句,突出重点词,指导读法。

  3.学习后两句诗。

  (一)(出示课件)师:你们瞧,图中的孩子在干什么?(板书:儿童)

  (二)你们放过风筝吗?

  (三)哪个字最能看出孩子们特别着急放风筝呢?看着乡村的孩子们快乐的放起了风筝,此时此刻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学生交流并回答。

  (四)指导朗读,体会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五)总结并板书:爱春天赞春天

  五、品读全诗。

  出示风筝动画,跟随着音乐,边做动作边吟诵全诗。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一)师:除了《村居》,还有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说一说。

  (二)课件出示咏春的诗句,学生朗读。

  (三)布置作业:请大家课下再找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并画一画。

  七、板书设计

  村居

  景:草 莺 柳

  当场作画

  }爱春天

  人:儿童

语文教学设计7

  教学意图

  一、教材解读

  (一)人文主题及教学策略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拓展运用。其中五个板块旨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语言文化现象,通过学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并积累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

  (二)教材解读

  本册《语文园地一》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

  第一板块:“识字加油站”是一首谜语诗,将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巧妙地镶嵌在谜语诗中。“一”“二”“三”“四”“五”在第一单元识字课中已学过,“六”“七”“八”“九”“十”是借助谜语诗需要识记的五个汉字,其中“八、十”是需要书写的汉字。

  第二板块:“字词句运用”安排了3组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笔画,建立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概念,多一笔、少一笔就会成为不同的汉字,让学生在去分中巩固。

  第三板块:“书写提示”一是提示写字时的书写姿势,二是提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本园地里的“识字加油站”和“书写提示”都与数字相关,教学时,可做整合处理。如,读数字诗学写数字“十”时,可以与“书写提示”整合;也可通过“一”和“十”的比较,“二”和“三”的书写,联结与“字词句运用”中的形近字比较学习。

  第四板块:“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古诗《咏鹅》,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诗文,不要求完全理解古诗,会背诵即可。

  第五板块:“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首学生熟悉的儿歌《小兔子乖乖》,让学生在有趣的听唱活动中和大人一起读儿歌,体验课外阅读的快乐。

  二、单元整体架构

  三、板书设计

  四、教学评价

  五、资源链接

  《小兔子乖乖》音乐。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

  参见上方

  识字加油站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预设:喜欢。)现在老师说一个谜语你们来猜,如果你知道答案就举手。谜语是: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谜底:雪花)

  (2)你们很快就猜出了答案,谁能说说你这么猜的理由?

  (3)那你们想不想学习这个谜语呀?学会了你们不仅能考考家长,还能认识新的生字宝宝呢。

  2.多种形式读谜语

  (1)教师带读谜语

  (2)男女生一人读一句。

  (3)教师示范边做手势边读

  3.闪卡巩固

  认读字一闪而过,学生大声读出这个字,并用铅笔把这个字圈画在书上。

  4.连连看,巩固识字

  板书1—10的阿拉伯数字,请同学们在数字下面贴上对应的生字卡片。

  提示:“两”就是“二”的意思。

  5.拓展含有数字的成语

  七上八下十全十美九死一生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书写提示

  过渡:刚才同学们很快就学会了谜语中的认读字,相信你们回到家可以用这个谜语考住爸爸妈妈,特别了不起。那你们想不想继续学学里面的生字宝宝呀?

  1.我说你做

  模仿本单元《口语交际》的游戏形式,教师发指令,学生做动作,巩固书写习惯。同学们请注意倾听,老师现在发出指令,看谁听的清、做的准。

  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执笔。(同桌间互相检查)

  2.学写“八”

  (1)教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撇起笔左上半格,收笔出尖;捺在撇上起笔,收笔出脚。撇捺写舒展。

  (2)学生描红,师根据正确、端正、整洁进行评价。

  3.学习笔顺规则

  (1)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二”和“三”的写法,现在老师写这两个字,同学们举起手和我书空,谁发现这两个字的笔顺规则有什么共同点吗?(预设:这两个字笔顺规则都是从上到下的)

  (2)“十”、“禾”的.教学方法如上,教师板书,学生跟着书空,观察笔顺规则,强调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3)现在大家记住这两种笔顺规则了吗?我们学过的哪个字也是这样的笔顺规则呢?(预设:“云”是从上到下,“田”里的十是先横后竖)

  (4)学生描红书写。

  (5)同桌间运用学过的方法自评并互评。

  评价标准:

  字词句运用

  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特别认真,不仅学会了笔顺规则,书写得也非常整洁、美观。老师想奖励你们几粒带有魔力的种子。种下这些种子,就会长出我们学过的字宝宝,神奇不神奇?猜猜看,上面会长出哪个我们学过的字?

  1.好多同学都猜对了,现在咱们一起揭秘,看看到底长出了哪些字?出声读一读。

  2.你们读得真准确,一朵花上长出了两个字,因为这两个字长得——(预设:很像)那它们有 什么不同呢?(预设:后面的字比前边的字多几笔)。

  是呀,我们看,人加上两笔就变成了天,口加上两笔就变成了田,日加上一笔就变成了目。可见,书写汉字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不然多一笔或者少一笔就会构成不同的汉字了。

  3.现在两人一组给这些字宝宝找找朋友吧,看谁能组更多的词。

  日积月累

  过渡:神奇的魔法让种子开了花,还吸引来了可爱的小动物,它就是——鹅。你知道吗,唐代的诗人骆宾王还为它写过一首诗呢。想不想一起学一学?

  1.教师带读,提示学生注意停顿。

  2.同桌间互相读,互相检查,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3.同学们,这首诗描写了可爱的大白鹅,它是有一定描写顺序的,你们看,曲项就是它弯弯的脖子,然后描写了它雪白的毛,最后写了拨水的红色脚掌(手指着图片,帮助学生直观领会)

  现在我们一起根据图片,试着背诵这首诗吧。

  4.以前有很多同学学过这首诗,没学过这首诗的同学也没关系,给你们一点时间,两人一组背诵这首诗吧。

  和大人一起读

  过渡:我们今天在语文园地中大有收获,学了不少知识,现在请你们放松一下,听老师讲个故事。

  1.学生观察插图,听教师讲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课件出现课文插图)。

  2.交流故事,分享感受

  (1)故事讲完了,谁记得故事中出现的动物有谁?

  生:老山羊、小灰兔和小白兔。

  (2)老山羊送给小灰兔的是?(一车白菜),小白兔要的却是?(一些菜籽)。

  (3)你喜欢小灰兔还是小白兔,为什么?

  预设:我喜欢小白兔,它很聪明,也很勤劳。

  3.布置家庭任务

  (1)回到家给爸爸妈妈讲这个故事。

  (2)和大人分角色演一演。

语文教学设计8

  评课是同伴互助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还是专家引领的重要阵地。评课既要反对只讲好话,相互奉承,也要反对只说缺点,相互诋毁。评课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既要看到成绩,也要指出不足,更重要的要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与授课人共同进步。

  评课前要充分准备,理清思路,抓住要点。切忌面面俱到、轻重不分、条理不清。重点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分析得失,提出改进意见。

  (一)教学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1、教学目标设定,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是指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只设定单一的知识能力目标,还应在感情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设计明确的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标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2、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一节课下来,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是评价这节课效果的重要指标。

  (二)教学资源整合

  教学资源的整合,即我们通常说的教材处理。但教学资源整合较之教材处理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对教材、教学辅助材料和其他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把尺子。评课时要从教师对现有教学资源的取舍、整合等方面进行分析,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教学资源的.合理取舍、学生现有经验的有效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是评价一节课成败得失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程序展开

  教学过程的评价要点,既要看教学过程的预设,还要关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调整、应变、生成与发展。

  1、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是否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二看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三看是否有一定的独创性,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五看预设的教学思路是否根据教学实际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整和发挥。

  2、教学结构

  课堂结构主要指教学环节或步骤。教学指导思想的科学性,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和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是评价教学结构的主要内容。

  教学指导思想,是否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问题为核心”。

  教学环节是否完整?以讲授新课为例,通常应有复习巩固、新课导入、教师启发、师生互动、学生思考、教学小节、课堂训练(练习)等环节。

  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应十分注重给学生的参与、思考、讨论、练习安排较多的时间。如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整节课教师的讲授控制在10-15分钟,学生的自学、自悟、讨论时间安排15—20分钟,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安排5—10分钟。也有学校规定,课堂练习必须完成课本上的所有习题,并完成配套教辅上的部分练习。

  同时,还要观察和评价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如是否突出重难点,是否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是否有效的前后转换与连接,是否根据课堂突发情况合理调整教学时间与环节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条件和手段校际差异大。因此,评价教学方法与手段应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法的适切性。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2、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即使同一节课,也要根结不同的教学环节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探索阶段总会有许多瑕疵和不足,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尝试,评课人要给予积极的鼓励,而不要囿于惯性思维横加指责。

  4、教学手段与工具的运用。既要积极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手段,同时也要肯定不具备条件的教师使用传统的有效的教学工具和技术。要客服片面强调使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倾向,不能“为使用而使用”,更不能为装潢门面而滥用。教学条件和工具的运用,关键要看是否适时、适当、有效。

  (五)教师基本功

  “台上10分钟,台下10年功”。课堂教学的好坏,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师评课,要透过教学过程,看到授课人内在的教学基本功。

  1、板书:一是看板书设计的合理性,是否言简意赅,条理清晰,画龙点睛;二是看板书字迹,是否工整美观,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更要强调书写的规范、美观;三是看简笔画,是否具备必要的简笔画技能。

  2、教态: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是合格教态的基本要求。对教态的较高要求,教师还应该仪态优雅,富有表演力和感召力。

  3、语言:准确清晰、精当简练、语调适宜、快慢适度,是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或哲理、激情奔放、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幽默感。

  4、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六)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看课堂教学效率,即单位时间取得绩效,达成同样的教学目标,使用的时间越少越好、学生学得越轻松越好、学习过程越快乐越好、学习负担越轻越好。

  二是看目标达成度,主要看是否实现既定教学目标。这里要强调多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仅看学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哪些能力,还要看学生在思想教育、情感体验、实际操作等方面收获。

  三是看学生受益面,要关注全体学生的收益状态,从不单要看优秀学生的发展,还要看中等生和学困生的进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各上层楼。

  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可结合听课时当堂测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确保评课有理有据、客观公正。

语文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过看图和学文,使学生了解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互信互爱,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待人宽容友好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题,出示图画,设问揭题

  1、在学习之前,教师出示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去鸟不惊,”进行猜谜活动。(谜底:画)

  2、谈话揭题:学校里的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文中插图)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这两幅“校园里的画”(教师板书课题)

  3、学生准生字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读准生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观察插图,运用比较,培养能力

  1、依文看图,训练观察能力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图画

  (2)分别指导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画,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校园里的画》教学设计》。提问:想一想谁在画画儿,都画了什么画?

  2、缘图悟文,强化学法指导

  (1)看图找段:①指名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卡佳和“我”在黑板上分别画了一些什么图画?②让学生围绕这段内容回答,从而理清写作顺序:卡佳画一艘军舰→“我”画炸弹军舰,水兵们都落水→卡佳“救起”被炸的水兵,坐上了小船驶向岸边→“我”画鲸鱼张开大嘴吃水兵。③教师总结:通过他们两个人的所作所为,你知道了什么?

  (3)品词诵读:要理解、自然段中语句的意思,必须要理解重点词语:“不服气”,变抽象为形象②诵读指导:在读第四自然段中的“说实话”“可是”时语气强调得要重一些,表示“我”的心,虚;“拿起”朗读朗读进语速要快,强调“我”的嫉妒心。

  3、自学第六七自然段。要求:①回顾学习第四五自然段的方法:看图找段,读文析句,品词诵读;②依照这个方法进行自学。

  三、联系实际,发散思维,续编故事

  1、朗读表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分组竞赛朗读,集体朗读)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文的主要情节,加深理解。

  2、续编故事,发展思维:卡佳看到“我”满脸不高兴的样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四、合理想象,为文配画

  文中的“我”和卡佳最后合解了,你有什么感想,如果你是文中的小男孩,你会在卡佳之后画一幅怎样的画,来表示你的歉意。

  五、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1、校园里的画1以诚相待

  2、友好相处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小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同时感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

  3、学习生字商量,理解聚和商量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

  2、了解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知识,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1、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了三个小动物,还记得他们是谁吗?(师贴图)引读: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的很快乐。

  2、可没过多久啊,秋天就到了,天气越来越凉了,三个小动物想,我们该怎样过冬呢?

  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

  1、遇到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才是好朋友,请你读读第二自然段,你从哪些词发现他们是一起想办法的。还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聚和商量

  商量:师:生活中遇到困难和好朋友商量商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你看(出示商、量)(1。指导记住这个字。2。指导轻声的读法)

  2、小朋友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两个字,让我们把这个词牢牢地记在脑子里。

  聚:怎样就是聚在一起了呢?你能上来帮小动物们重新摆摆位置吗?(上台重新贴小动物的位置)这就叫做聚。

  (1)一般来说,我们遇到一些开心的事或有什么大事情就会聚到一起,就像我们过年时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多开心啊!

  (2)三个小动物聚到一起干什么啊?(商量过冬的事)

  (3)你们知道小动物为什么要商量怎么过冬吗?春天、夏天、秋天他们也不需要商量啊!(冬天太冷了)

  是啊,冬天好冷啊,我们小朋友可以穿上厚厚的棉衣,还可以待在空调房里度过,可小动物又不能穿棉衣,开空调,看来他们是得好好商量一下。

  3、课件出示三个小动物聚在一起商量的画面。(指导读这段,评价)

  4、师小结:他们是怎样商量的呢?商量的结果又如何呢?

  二、

  学习37段。

  1、请你自己读一读课文37段,边读边想,这三个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2、通过读课文大家一定发现了小动物们可聪明了,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过冬方式。

  谁来说说燕子是怎样过冬的?青蛙呢?蜜蜂呢?(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3、小朋友,你们读懂他们的话了吗?真的读懂了吗?我们读书的时候,有时就要把自己当作小燕子,有时你就要像青蛙,有时你又要变成了小蜜蜂。下面,你对哪个小动物过冬的方式特别感性趣,就把它的话多读几遍,好好地体会一下它的心情、也可以边读边想他在说话时会有什么动作。待会儿你就把自己当作这个小动物,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过冬的。

  4、交流。你是哪一个小动物?

  燕子

  (1)生读。

  师:就要离开好朋友们了,你的心情怎样?(有点难过)是啊,离开自己的好朋友肯定舍不得。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吗(指读)

  师:小燕子,还没有分别就想到明年再飞回来了。明年什么时候回来啊!(理解春暖花开补充春色满园、春意盎然、春光明媚)

  师:小燕子真了不起,靠着自己的一双翅膀,可以让自己顺利的渡过寒冷的冬天。

  (2)像燕子这样,秋天飞到南方,春天飞回北方的过冬方式,我们把它叫做迁徙(板书),每年秋天迁徙到南方过冬的鸟叫候鸟。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和燕子一样,也要飞到南方过冬呢?

  (3)燕子不仅为自己过冬做好了准备,他还特别关心自己的朋友,他是怎样关心青蛙的呢?(指名读:青蛙哥哥)

  青蛙

  (1)小青蛙们,你们是怎样过冬的?(生读:不到南方去)。

  (2)青蛙哥哥,你这一睡要多长时间呀?

  你睡整整一个冬天,不吃东西,肚子不饿吗?

  青蛙吃得饱饱的钻到泥土里,好好地睡上一大觉,真舒服呀!你

  能一边做动作,一边来读读这段话吗?(我要吃的饱饱的,好好睡上一大觉)圈出饱饱的、一大觉。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小青蛙虽然没有燕子那样的翅膀,但它的这个大肚皮可管用了,只要吃饱之后好好睡上一觉就能过冬了,真神奇!老师告诉大家,整个冬天啊小青蛙不能说话,只能睡觉,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能量的消耗,要不然肚皮再大也不够过一个冬天的,是吗?

  出示第五段。自己再仔细地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能配上什么动作。

  (3)谁来当小青蛙。

  评:让我来摸一摸肚子。哎呀,还没吃饱,怪不得不太舒服,还要努力。

  让我摸一肚子,你的肚子吃得饱饱的,读得真好,一定会睡得很舒服的.。

  (4)这下我可放心了,小青蛙,你的这种过冬方式好象叫(

  )。

  蜜蜂

  (1)小蜜蜂还没有介绍呢!你是小蜜蜂,你来说一说。

  (2)从一个早字可以看出小蜜蜂多勤劳啊,(画出早)在冬天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他就做好准备了,谁来用一个成语夸夸他。(有备无患、防患未然)(通过你的朗读来夸夸她)

  5、小结:瞧,小动物们多聪明啊,他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为自己过冬做好了准备,燕子是(),青蛙是(),小蜜蜂是(),而且他们互相()。

  6、瞧,小动物各有各的过冬方法。看来,遇到事情多商量还是挺有用的。现在,我也有些心痒痒了。我就想做那只小燕子,谁是我的好朋友小青蛙?我来和大家商量商量。(指一生)就请你。其他小朋友拿起书,看看我们是怎么商量的?都做好准备了吗?(做好了)好,开始!

  师:冬天快要来了,虫子快要没了,我要飞到南方去,那里很暖和,还有很多虫子。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是你不会飞,怎么办呢?

  生: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师:小青蛙,你是这么过冬的啊,我不担心你了。

  师:刚才我们俩在商量的时候,我发现这边的小朋友在笑嘻嘻地跟着我们读。瞧,他们多会学习啊!

  师:下面让我再来试一次,我还当燕子,谁来做我的好朋友小蜜蜂?(指一生)好,就请你。其他同学跟着我们轻声地读。你就是我的好朋友了。

  师:蜜蜂妹妹,冬天地上没有鲜花,你怎么生活呢?

  生:我早就采了很多蜜,藏在蜂巢里,够吃上一个冬天的。

  师:小蜜蜂可真勤劳,会学习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你们想不想像我们刚才这样这样商量商量啊?

  生:想

  师:那同桌的两个小朋友相互练一练,怎么商量商量。

  学生自己练习分角色商量。

  师:来,会商量的小青蛙和小燕子在哪里?其它的小朋友听一听他们商量的好不好?

  师:(问两个孩子)你是谁?(小青蛙)你又是谁?(小燕子)

  生1:冬天快要来了,虫子也没啦。我要飞到南方去,那儿暖和,还有很多虫子。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

  生2: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师:这下你还担心小青蛙吗?可是在没有听到小青蛙的话之前,小燕子可是充满了担心。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青蛙哥哥

  师:会商量的小青蛙和小蜜蜂在哪里?这样我们商量一下好不好?左边的小朋友做小燕子,右边的小朋友做小蜜蜂,我们来试一试。

  齐读。

  师:我最后再请三个小朋友,最会关心别人的小燕子,最神奇的小青蛙,最勤劳的小蜜蜂来商量商量。

  7、你们喜欢他们吗?

  冬天即将到来使这三个好朋友不得不分开,他们商量的结果是什么呢?(明年春天再相聚)

  总结:今天,我们不仅从这三个小动物身上学到了动物过冬的知识,还懂得了好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道理。你们快乐吗?

  他们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在动物世界中还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过冬方式,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向家长请教的方法了解更多的关于动物过冬的知识。下一节课大家再来讨论好吗?

语文教学设计10

  设计理念:

  《识字2》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识字课。本课借鉴传统“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传统《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这篇韵文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朗读积极性很高,正确流利地朗读比较容易。文章所蕴涵的爱的教育不容我们忽视。特别是现在的小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爱他人。我们老师首先就应该要让孩子们懂得如何爱父母、敬长辈。因此,在学生熟读课文、熟记生字的基础上,我又把教学重点放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上,引导他们感悟爱长辈、爱家庭。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去说,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主动质疑、学会质疑,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学习目标:

  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按要求会识、会写本课的生字。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三字经》及有关资料。

  2、学生可自备快板等表演道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学习生字初步感悟课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布置作业)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导入一:)

  1、师:同学们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幸福、温暖的家庭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

  2、看来小朋友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充满爱的家,而且通过你们的介绍我还能感觉到你们都爱自己的家和家里的每一个人,对吗?大家想不想知道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是对家里人最好的“爱”的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揭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识字2》就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有话可以说,乐于说。充分调动了学生

  学习课文的积极性,为学习课文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导入二:)

  师:哪位同学能背诵几句三字经?师多媒体播放《三字经》(学生会背的跟着背)。

  2、同学们,刚才咱们背了《三字经》想不想知道新的《新三字经》讲了什么内容呢?【设计意图】:利用三字经的导入,既激起了学生学习识字二的兴趣,又让学生受到祖国语言文的熏陶、感染,对祖国语言文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初步感悟课文,学习生字

  1、请大家先根据文中的注音试着读一遍课文,然后画出本课的生字及不懂的地方。

  2、集体学习生字

  a、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学本课的生字词。(学生自学,相互交流) b、全班交流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用自由读、开火车读、情境游戏里读等形式指导学生练读,读到正确为止。(指导练读的过程中强调“认、事”是翘舌音,“错、扫”是平舌音,“懂”是后鼻音,“教、错、筷、夸”是三拼音) c、指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在教师的提示下与学生共同总结识字方法,)如:

  (1)每──母──减—减快──筷──加—加放──教、改──换—换

  (2)自编谜语、儿歌识记法如:

  重心靠边戴草帽(懂)已见反文尾巴短(改)

  (3)“形声”识记法如“筷”,因为古时候的筷子大多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下面加上快慢的“快”,合起来就念“筷”,筷子的“筷”。

  【设计意图】:生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设计多种学习方法来读。认、识记生字。肯定学生的识字方法,总结识字方法,授之以渔。

  3、师:解决了生字,咱们再读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生自由练读)

  三、激发兴趣、多种形式朗读

  1、教师范读:

  师:同学们想不想听老师来读一读。

  2、师生对读。(师读:小朋友──生接读:正年少──)

  3、同桌同学对读──小组进行对读。(感受三字韵文的韵律美)

  4、师:你还想怎么去读?和学习伙伴商量商量。(朗读表演.再用儿歌、快板等形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学习课文,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篇韵文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一听老师的范读,就喜欢上了。抓住这个契机,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采取对读、儿歌、快板的形式对学生的吸引力非常大!5、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习读文,做到熟读成诵。

  四、布置作业

  回家背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即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又起到了检查的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感悟课文、拓展延伸、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一、复习导入

  1、学生齐读课文

  2、指名学生背课文

  二、感悟课文、拓展延伸

  1、师:你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吧。(学生说教师鼓励学生多说、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真能干!你们都是爱劳动的孩子。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那么辛苦,你们能帮助他们干点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真是不错呀!

  【设计意图】: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在阅读中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说说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2、师那这篇韵文,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预设:学生提到的问题可能有“长辈”“态度好”等词语教师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因而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不懂的地方,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从发现问题到探索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谈谈自己在家中的表现或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打算。.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内容,不失时机的渗透德育教育,真正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的教学理念。

  三、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洗、扫、认、真、父、母”这六个字有什么特点,并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分析要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母:笔顺是_______________。

  2.师在田字格中作细致的指导,书写时看清楚笔画的位置。

  3.生进行书写练习,师巡回指导。(评字以肯定优点为主,适当指出不足)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这一环节的设计能让学生自己分析生字的间架结构,加深印象,到自己写字的时候就能把字装好在田字格里了。四、布置作业

  1、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好事。

  2、将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父母协助下以儿歌、三字经、顺口溜等形式编出来,一周后全班交流。

语文教学设计11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看到几个儿子?揭题:三个儿子

  二、初读感知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认识它,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②再读故事,边读边想,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2、检查识字状况

  3、生字会认了,这些句子会读吗?

  (出示下列句子,其中生字加红,这些句子也是课堂上要多次用的)

  如: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但是他。

  4、读下面的句子,练说“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句式。

  5、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但是他。”)

  (指名生读)

  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四、写字

  1、请学生说说哪个字书写时要注意。

  2、示范写“胳膊,晃荡,停”几个字。

  3、指生上来板书,指出优缺点。

  4、学生书写。

  听课评析

  本课教学中,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教师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这一点十分不错。

语文教学设计12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2、了解课文内容,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体会文章在对比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全班认读词语卡片。

  2、开火车个别认读。

  3、师问:孩子们,喜欢青蛙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标出自然段。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天有多大?)

  三、朗读感悟,细读课文

  1、师:青蛙和小鸟是怎么争论的?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吧!请同学们三人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2——7自然段。学习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小鸟和青蛙说的话;找出小鸟和小青蛙的三次对话,想想它们为什么对天的看法不一样?

  2、教师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和学生共同找出小主角的三次对话。

  第一次对话:⑴指名读第一次对话。⑵交流读懂了什么。⑶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可加上适当的动作加以理解。

  第二次对话:

  ⑴自读第二次对话,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

  ⑵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

  ⑶实验:用课本裹成圆柱形看天花板,并交流发现了什么?

  ⑷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

  ⑸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边读边评价指导。

  第三次对话:

  ⑴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

  ⑵用“一……就……”说话。

  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次对话。

  四、教师小结

  1、师:从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它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哪位同学帮老师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生自由回答)

  2、师: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啊!

  五、拓展学习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吗?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2、你觉得自己有像青蛙的地方吗?想一想。

  3、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20寓言两则之《坐井观天》

  小鸟无边无际见多识广

  天有多大?看事物要全面

  青蛙井口那么大目光短浅

  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是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的字面意思,学生通过读课文,很容易便知道:坐在井里看天。可是,“坐井观天”是个成语,它有一定的寓意,而体会它的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因此,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这则成语的寓意,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相信: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支持者和帮助者。也就是说,教师既要在前引导,又要从旁帮助,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实现和谐的互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于是,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特别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3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让他们通过朗读来感悟这一成语的寓意。刚开始,大部分学生声音很小,而且读不出青蛙和小鸟对话时争论的语气。后来,我在旁引导,并鼓励他们。为了更进一步体会“坐井观天”的寓意,我让学生亲自动手看一看,这使学生情绪高涨,因为他们尝到了动手的乐趣,学习的乐趣。由于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表现的平台,学生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观察时所看到的。此时,教师再适时引导:书卷起来看到的是天花板的一部分,青蛙也是一样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事物呢?学生便从中悟出道理,知道此成语的寓意: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只看某一部分。最后我又补充归纳“坐井观天”的寓意:我们看问题或者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样一来,又加深了学生的体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由此突破。我不难感受到:学生的潜力有多大,真的难以想象呀!

语文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件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2、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以及得救的过程。

  3、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跳水》的第一课时,《跳水》这篇小说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生:水手们拿猴子取乐,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发生了危险,船长要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孩子得救了的一个故事。

  二、学习4-6自然段

  (一)处境的危险

  师:思路真清晰。那孩子当时的处境危险吗?

  生:危险。

  师:文章的哪些描写表现了孩子危险的处境?我请一个声音响亮、吐字清晰的孩子给大家读一下学习导航。(出示学习导航)

  师:你们找到了哪些关键词能表现当时的孩子处境的危险呢?

  生:

  1、桅杆的顶端(批注:高、危险)

  2、从桅杆到挂帽子的横木的一头有一米多。(批注:远危险)要拿着帽子,手必须放开绳子和桅杆,此外没有别的办法。(批注:危险)

  3、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即使他不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批注:危险)

  师:孩子这时候失足没有?

  生:没有。

  师:对了没有,还没有发生的情况,只是大家的猜想,叫假设。师:那想来读一读这两个假设的句子呢?

  生: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即使他不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

  师:声音很洪亮,如果能读出孩子当时危险的处境就更好了,谁再来试一试?

  生:

  师:通过你的朗读我已经感觉到了危险。全班像他一样用危险的.语气来读一读这句话。只要就??

  (二)甲板上的人的表现

  师:在孩子追猴子的这个过程中,甲板上的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生:

  1、甲板上的人笑得声音更大了。(批注:看热闹)师:孩子当时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生:脸红了。(批注:生气)

  师:生气的孩子爬上桅杆,可猴子还在戏弄孩子,这时候孩子心里?

  生:气急了。

  师:可是猴子还是做怪样,孩子心里已经?

  生:气极了。

  师:气极了的孩子,丢开桅杆,走上横木。这时甲板上的人们有什么反应?

  生:

  1、吓呆了。(批注:危险)

  2、所有的人都不知所措。(批注:危险)

  3、人群里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批注:危险)师:这一声大叫让当时的孩子?

  生:醒悟过来了。

  师:孩子当时的处境到底有多危险呢,让我们一起到甲板上去看看。(出示图片)你在甲板上看到了孩子站在什么地方呢?甲板上的人他们又都是怎样的?

  生:孩子站在桅杆的顶端,甲板上的人惊呆了的表情。师:可见当时孩子的处境真是十分危险、万分危急!

  三、高潮部分

  师:在这个万分危机的时刻,船长走了出来。当看见自己的儿子站在横木上,他的表现是怎样的?(出示学习导航)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学习导航?

  生:读学习导航,小组合作学习。

  师:哪个小组准备好了?先来给大家汇报一下学习成果。

  生:

  1、四个感叹号。(批注:危险、担心)

  2、立刻。(批注:果断)师:只要孩子一失足??

  生:他就会跌倒甲板上,摔个粉碎。

  师:即使他不失足??

  生:拿到了帽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师:当时的情况真是万分危急啊,在父亲刚刚喊出“三”的时候,小孩跳到了水里,这时大家还在看热闹吗?

  生:没有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已经。说明孩子还没跳水的时候,水手已经在海里了。

  师:四十秒钟以后——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你觉得这句话矛盾吗?

  生:不矛盾,因为大家当时心情都十分紧张。(批注:紧张)

  师:又过了几分钟,孩子又开始呼吸了。当船长看到这儿时,他的表现是怎样的?

  生:呜咽起来。

  师:看来船长不仅机智果断,还有着作为父亲对儿子的?

  生:爱。

  四、内容小结

  师:托尔斯泰通过对孩子当时所在的位置和甲板上其他人的变现,刻画出了当时孩子的处境万分危急。作为孩子父亲的船长用他的机智果断,化解了这场危机。我们也一直在这甲板上感受着当时的危险,现在孩子已经获救了,你有什么话,要对轮船上的人说吗?

  生:对船长说?对甲板上的人说??

语文教学设计14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阅读例文,知道文章叙述了自己在新疆的经历和感受,重点写了游览赛里木湖的情景,抒发了兴奋之情,表达了要和好朋友分享快乐的愿望,但它与一般记叙文不同,它是以信的格式写出来的,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信上。

  2指导学生结合“习作要点提示”分析例文,了解信的基本格式,明确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等五个部分,明确各部分书写在什么位置,明确信的内容,需要告诉对方什么就写什么,想告诉对方什么就写什么。

  3指导学生分析“习作要求”,知道是给亲戚或朋友的一封信,注意有的放矢,用语得体。

  4指导学生选择写信的对象和选择好信的内容,鼓励学生写好后寄出这封信,为日后书信交往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当今虽然有了电话、电报、电脑等先进媒体,可人们的社会交往仍离不开书信,本次作文要求给你的亲戚或朋友写一封信。

  二读析例文

  1引入例文<<给好朋友的一封信>>,认真阅读。

  2简单交流,指出文体,并结合信的内容,有意识地让学生知道这种文体珠社会交际作用。

  三系统介绍,严格要求

  1着重提出,信的格式不能搞错。

  2系统介绍信的格式。

  (1)信一般包括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等五个部分。

  (2)每个部分该写在什么地方,都有传统的约定俗成的格式。

  (3)还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四小型练笔,填写格式。

  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正文内容。

  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可以叙述见闻,也可以介绍经验,交流思想等。

  六对照要求,完成草稿

  七组织修改,注重格式

  八认真誊写,符合规格

  写信给别人,越是态度认真、字迹工整,越是说明对别人的尊重。

  九简介信封写法,鼓励投寄

语文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依据画面提示结合观察,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鼓励学生喜欢读书。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懂得遵守课堂纪律,做到先举手、后发言,初步养成发言声音响亮的习惯。

  2、设立学习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正确的读写姿势,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懂得热爱祖国,热爱学习,团结友爱,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2、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及执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3、教学难点

  练习中能注意

  正确的执笔、读书姿势和写字姿势。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一分钟训练:手指游戏

  一座小山平地起,小拱起是小桥,小桥合拢是佛手,佛手打开是蜜桃,蜜桃打开是小花,小花打开是孔雀,孔雀打开是小手。小手小手拍一拍,拍拍小手拍拍肩,拍拍小手叉叉腰,拍拍小手拍拍腿,拍拍小手不见了。----让所有的小朋友把小手藏到背后,调整课堂纪律。

  (二)教师语言生动,激情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聆听一个动人的故事的时候,当你欣赏一幅优美的'画卷,想要用华美的语言夸赞它的时候,你们知道吗,这就是语文。今天,张老师将与大家一起上一节充实而快乐的语文课,大家开心吗?(开心)那么谁知道在语文课上将会学习哪些内容呢?(找学生回答:拼音、认字、识字、学习课文、听讲故事等)出示图片语文书的目录,刚才这些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我们将在今后的语文课中学习识字、汉语拼音、课文等内容,我们认识了字,学会了拼音,那我们就能读很多很多的书,从而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同学们,这样的语文课你们喜不喜欢呢?(生:喜欢)好,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来学习《我爱学语文》(板书:我爱学语文---学生跟老师读两遍)

  (三)新授:

  1、出示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了一只小花猫,它在路边哭得特别伤心,大家想知道它为什么这样伤心吗?(想)师:那就请它给大家讲一讲吧,大家好,我是小花猫贝贝,从前的我和你们一样,有着一双大而且明亮的眼睛。可是,因为我不注意读书和写字的正确姿势,有时躺着看书,有时走路看书,还趴在桌子上写字,时间长了,我成了近视眼,背也驼了,每天带着眼镜,特别不方便,别的小猫能跑能跳,天天都能找到好吃的,可是我看不清,每天都吃不饱,我真后悔呀!小朋友们可不要像我一样,一定要从小注意读书和写字的姿势啊!

  2、结合图片,观察图,讲述内容

  师:同学们,听了小花猫的故事,你们是怎么想的呢?(找生发表想法:)同学们想要学习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是吗?(是)

  谈话,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幅图,观察图中有什么人,他在哪里,在干什么?(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同桌交流)

  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重述画面内容

  这位同学端正的坐在椅子上读书,这说明了他很爱读书----板书:我爱读书----学生跟读两遍,现在我们大家学一学这位同学的读书姿势,好不好?(学生自由学习,教师请一名同学将读书姿势向全班同学展示----评价读书姿势)教师说明正确读书姿势要求: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课本倾斜拿手中,眼离书本要一尺。(让幼儿一边跟读一边做,两遍)

  实际演练:大家知道了正确的读书姿势,那就请同学们用正确的姿势打开书本,朗读一下《上学歌》(教师巡视,纠正错误的)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读书姿势真标准,以后读书一定要记住。

【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学设计01-08

语文识字教学设计08-22

语文《江南》教学设计09-05

语文《花脸》教学设计03-19

语文教学设计12-20

语文A版《语文乐园》教学设计01-14

语文下册《短文》教学设计02-18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03-24

语文《犟龟》教学设计01-23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02-22

Copyright©2013-2024www.hzcy56.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