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推荐度: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推荐度: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优秀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锦集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文章以一个孩子和亲人的视角,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学情分析】:
由于鲁迅先生离孩子们比较远,离现实生活比较远,孩子们接触鲁迅地作品也比较少,所以学生在理解课文地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着力打开学生的视野,从而了解和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心灵。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新词。
2、通过讨论、对话、朗读等多种形式深入研读本文。
3、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基础上,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关键词、关键句的揣摩,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文章所讲述的几个故事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要着力打开学生的视野,从而了解和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心灵。
【教学准备】:利用远程资源下载有关鲁迅的资料。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课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学会读书,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过程中,充分揣摩、感悟和表达,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主要阅读本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而节选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来参读,通过对照融合,从而引出小孩的泪 青年的泪 老人的泪,形成这样一条感情主线,提升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对“博爱”之情的更深理解。开展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为学生展开一个相对立体的真实的鲁迅,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一颗伟大心灵的跳动。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赏析“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两部分内容。
一、 回顾鲁迅,情感延续。
师: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坛上的一颗巨星悄然陨落,但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尚品质却永远激励着后人。他走了,留下了锋芒毕露的匕首和投抢!他走了,留下了铁骨铮铮的思想和精神!同学们,他是谁?(鲁迅)(出示鲁迅先生的照片)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近了鲁迅。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知道了鲁迅先生送给小周晔《表》《小约翰》两本书。
师:《表》是前苏联作家写得儿童小说,《小约翰》是荷兰作家写得童话,这两本书和许多儿童作品,都是鲁迅先生在百忙之中翻译的,他时刻想着“帮帮孩子”“救救孩子”“我能为孩子做点什么”。他把爱给予了每一个需要关爱的孩子。
——孩子们如今知道永远失去了一位关心、爱护他们的老人了,怎能不伤心落泪呢?在当时,有一位叫巴金的青年,他为我们记下了这令人心碎的时刻。(出示)
一群小学生恭恭敬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起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低声哭了起来,其余的孩子马上低下头来小声抽噎着。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删改)
二、 人民眼中的鲁迅。
板块一:救助车夫
1、 除了孩子们,还有哪些人也曾经得到过鲁迅先生的爱?让我们走进“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两部分内容,请细细读一读,把最能够拨打你心弦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2、 谁能读给大家听听?
当学生读到“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扎好绷带”这段话时,师生作为重点研读。
(1)、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2)、你是通过读哪些词感受到的?(扶、蹲、跪、拿、夹、拿、洗、敷、扎)
(3)、九个动词为我们构成了一幅感人的画面,请同学们展开思维的翅膀,把这副画面描述丰满。
(4)、在这一系列动作中,鲁迅先生的哪个动作最能打动你的心?(跪)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咀嚼“半跪”。从课文中的哪些文字中能看出鲁迅先生已经跪了很长的时间?
(5)、老师在想呀,在那个北风怒号的傍晚,难道发现这位受伤的车夫的就只有鲁迅先生他们吗?但是他们都……
(6)、在这人情冷漠的旧社会,在这寒冬腊月的夜晚,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着救助这位车夫,印证了他一颗怎样的心?
请你再带着自己独特而真实的感受再读读这段话。
3、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小周晔,还有能使你的心弦为之轻轻一颤的'地方吗?请把它地出来吧!(出示)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这段话中的哪个词你感受最深刻?(清清楚楚)
(2)、这里连用了两个“清清楚楚”,小周晔当时“清清楚楚”的是什么?
(3)、鲁迅先生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了呢?此刻,鲁迅先生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4)、有了这样的体会,同学们在想想,当小周晔长大成人之后,直到现在,她“清清楚楚”的,除了伯父的脸庞,还有什么?
——让我们再来读这句话,你的感觉肯定跟现在不一样了。(齐声读)(出示)
一位拉黄包车的青年人,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饱经风霜的脸,茫然地望了望前面,又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三鞠躬,几颗泪珠从他那干涸的眼角滚落下来。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删改)
板块二:关心女佣
1、在“关心女佣”中,同样有拨动你心弦的句子谁来读?(指名读阿三说的一段话)
学生谈体会。
2、当女佣阿三回顾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给予她的关怀,想着想着,不禁潸然泪下……在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还有两个老太太:(出示)
两个老太太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一会儿,脸上挂满泪痕,继而响起了悲痛的哭声。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删改)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
程”,对话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过程中,充分地揣摩、感悟和表达。因此,我着重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在对话中读中疑、读中思、读中悟,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主要阅读本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而节选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来参读,通过对照融合,从而引出小孩的泪 青年的泪 老人的泪,形成这样一条感情主线,提升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对“博爱”之情的更深理解。
三、心声流淌
1、感谢周晔,感谢巴金,他们为我们记下了这些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作为一名热血青年,巴金自己也深情地写道:(教师范读)
我的眼睛是不会受骗的,我的耳朵是不会误听的,像这样的哭声,我每天至少要听到好多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他引出来。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有删改)
2、现在,让我们把所有的“泪”联系在一起,把所有的“泪”聚焦在一起,把所有的“泪”融合在我们的心头,你想呀,对于鲁迅先生的逝世,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流泪呢?
3、正如周晔在课文最后所写的……(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4、朗读藏克家的《有的人》。
【探究活动】:
1、以《我看见》为题,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颂扬鲁迅先生。
2、课下搜集鲁迅的一些名言,摘抄下来,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和故事与同学交流。
3、课外阅览《阿Q正传》《狂人日记》《祥林嫂》等作品。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会写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⑵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⑶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⑷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朗读、小组合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
【教学重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
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
板书课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目标。
出示小黑板:
熟读课文,采取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概括各段段意,练习给各段加上小标题,初步理解课语文内容。
(明确目标。)
(评:通过复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巧妙地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
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⑴读准字音“悼”“冠”“咳”“嗽”等字。
⑵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
“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
“嗽”(中间是“束”,不是“束”,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
2、再浏览一遍:
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么知道的?
3、同桌讨论:
总结归纳段意。
(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第二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第三段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4、刚才大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给每个段加个小标题吗?教师指导学生加小标题。
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
5、选择其中一到两个段落放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想想如何加小标题。
6、生分小组讨论研究。
7、教师小结。
板书:
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
(评:通过几次有目的的读书,在归纳、概括段意和小标题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逐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再次默读课文
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评:从总体上入手把握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为后面深入体会找准了一个切入点。)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出示中心句,齐读两遍。
二、学习二、四、五段(重点、难点的学习)
1、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提出自学要求:
找到相关的句子勾出来,自由读,结合自己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想想理由,并在旁边用铅笔批注出来。
2、小组交流:
预设:
⑴谈《水浒传》部分。
(学生勾到了这段相关的句子,如: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
师: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
关心子女
指名读有关语句。
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师: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生:“囫囵吞枣”。如果是其他的长辈见“我”这样读书会怎样说?而伯父却──生:摸着胡子……
(带着感情读。)
师: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因此,听了这句话,“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连批评孩子时都替孩子想得多。
师:伯父不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表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
⑵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
(出示投影片。)
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师:请大家看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上的内容。
师:谁能说说你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并没有轻松,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
(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⑶学习“关心女佣”这件事:
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
从阿三的话中我们分明触摸到了先生那颗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心啊!
(评:这三个段的教学紧紧围绕着中心句展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课外收集的资料,自读自悟,感受到了先生崇高的精神。)
三、总结
学了这三个故事,鲁迅先生的形象一定深深扎根在了你的心里。让我们再品味这句话──他为自己……
(学生带着自己更深的感受读。)
第三课时
一、激情引入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一心为别人的崇高精神,在文中还有个故事,表面上好象看不出它与中心的关系,但只要我们细细品味,我们定然会有所收获。
二、学习“谈碰壁”这个故事
1、自己读这一段课文,看看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者恍然大悟,是真的全明白了吗?
2、你听说过或遇到过鼻子被墙壁碰扁的事情吗?
3、谁收集到了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资料,给大家交流交流。
(如果学生没收集到教师就做介绍。)
4、师:那么,伯父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究竟含着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屏幕上鲁迅先生的一段话──—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
5、联系鲁迅那个时代的情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议—议:“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
(生思考、讨论。)
6、师:同学们想一想,谈“碰壁”与表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有联系吗?
7、师: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大众想得多,所以他才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争,让我们一道来背一背(手指屏幕)今天学到的这两句诗──(师生齐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评:伯父关于鼻子扁平的话含义深刻,不易理解。当时社会背景的介绍是必要的,再借用用鲁迅先生的话,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黑洞洞”“碰壁”的言外之意就不言而喻了。)
三、学习第一段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所以他也得到了人们的爱戴,(板书:爱戴)在先生去世以后,才会有那么多人来吊唁他。直到今天,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
1、自读阅读链接部分。
2、(大屏出示《有的人》)配乐齐声朗诵。
(评:最后读阅读链接,升华情感,在配乐朗诵诗歌中,尽情抒发对先生的爱戴之情。)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和敬仰之情。全文脉络清晰,叙事清楚,以小孩的口吻叙述,给人以朴实、亲切之感。
学情分析
通过《少年闰土》一文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成就;学习本文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继续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的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适当介绍时代背景。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练习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3、继续学习描写 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 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3、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分步揭题
1、导入。2、学生读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并生产问题。
二、进口课题,质疑问难
1、学生出示问题,教师补充问题
2、梳理问题。
根据课前的预习,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再次快速浏览课文,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
三、小组合作,读书释疑
默读课文,在小组里谈谈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选择最感性趣的一件,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并出示学习建议:
(1) 画出重点的词和印象最深的句子,在组内交流体会。
(2) 有感情地朗读你所画出的句子,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品质。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
四、集体交流,突破难点
1、交流“谈《水浒传》”
2、交流“碰壁”
3、交流“救助车夫”
4、交流“关心女佣阿三”
五、总结全文,探究写法
第二课时(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透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潜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潜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明白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
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教学相关资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
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法?
这天我们就一齐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述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版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目标。出示小黑板(熟读课文,采取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概括各段段意,练习给各段加上小标题,初步理解课语文资料。)(明确目标)
[评:透过复习描述人物的基本方法巧妙地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1)读准字音“悼”“冠”“咳”“嗽”等字。
(2)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
“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
“嗽”(中间是“束”,不是“束”,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
2、再浏览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样明白的?
3、同桌讨论。总结归纳段意(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第二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第三段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忙黄包车工人。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4、刚才大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给每个段加个小标题吗?教师指导学生加小标题。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资料的语句作小标题。
5、选取其中一到两个段落放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想想如何加小标题。
6、生分小组讨论研究。
7、教师小结。(板书: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
[评:透过几次有目的的读书,在归纳、概括段意和小标题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潜力,帮忙学生逐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证明中心的句子。(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评:从总体上入手把握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为后面深入体会找准了一个切入点。]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出示中心句,齐读两遍。
二、学习二、四、五段(重点、难点的学习)
1、从哪些事情中能够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提出自学要求:找到相关的句子勾出来,自由读,结合自己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想想理由,并在旁边用铅笔批注出来。
2、小组交流。
预设:
(一)谈《水浒传》部分(学生勾到了这段相关的句子,如: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
师: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子女。)指名读有关语句。
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师: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生:“囫囵吞枣”。如果是其他的长辈见“我”这样读书会怎样说?而伯父却────生:摸着胡子……(带着感情读)
师: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从中能够感受到什么?(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因此,听了这句话,“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连批评孩子时都替孩子想得多。
师:伯父不仅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证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
(二)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
(出示投影片)(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师:请大家看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上的资料。
师:谁能说说你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想想资料上的资料,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
师: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并没有简单,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三)学习“关心女佣”这件事。
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穷苦人)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从阿三的话中我们分明触摸到了先生那颗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心啊!)
[评:这三个段的教学紧紧围绕着中心句展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课外收集的资料,自读自悟,感受到了先生崇高的精神。]
三、学了这三个故事,鲁迅先生的形象必须深深扎根在了你的心里。让我们再品味这句话──他为自己……(学生带着自己更深的感受读。)
第三课时
一、激情引入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一心为别人的崇高精神,在文中还有个故事,表面上好象看不出它与中心的关系,但只要我们细细品味,我们定然会有所收获。
二、学习“谈碰壁”这个故事。
1、自己读这一段课文,看看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者恍然大悟,是真的全明白了吗?
2、你听说过或遇到过鼻子被墙壁碰扁的事情吗?
3、谁收集到了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资料,给大家交流交流。(如果学生没收集到教师就做介绍)
4、师:那么,伯父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究竟含着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屏幕上鲁迅先生的一段话──―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
5、联系鲁迅那个时代的状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议―议:“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生思考、讨论)
6、师:同学们想一想,谈“碰壁”与表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有联系吗?
7、师: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大众想得多,所以他才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争,让我们一道来背一背(手指屏幕)这天学到的这两句诗──(师生齐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评:伯父关于鼻子扁平的话含义深刻,不易理解。当时社会背景的介绍是必要的,再借用用鲁迅先生的话,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黑洞洞”“碰壁”的言外之意就不言而喻了。]
三、学习第一段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所以他也得到了人们的爱戴,(板书:爱戴)在先生去世以后,才会有那么多人来吊唁他。直到这天,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
1.自读阅读链接部分。
2.(大屏出示《有的人》)配乐齐声朗诵。
[评:最后读阅读链接,升华情感,在配乐朗诵诗歌中,尽情抒发对先生的爱戴之情。]
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为别人想的多
爱戴
为自己想的少
[评与思:本课的教学设计没有完全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式,由课文开头向末尾讲,而是打破文章的结构,首先从整体入手,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句展开学习。教师直扑末段中心句,再学习二、四、五段,之后再由易到难,学习难点段落三段,这样用一个中心句将部分和整体有机地衔接起来,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难点也得到了突破。在教学设计中,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这一篇教学设计将单元知识进行了整合,将现代诗《有的人》纳入了本次学习,另外,课内外知识的结合也体现得十分好,课外资料的应用恰到好处。推荐在进行本次教学之前,必须要让学生充分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练习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教学重点:从字里行间感受鲁迅的善良、有爱心、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教学过程:
一、直奔主题
齐读题目,了解鲁迅和周晔的关系。这是一位怎样的伯父怎样的先生呢?让我们跟随周晔的思绪走进鲁迅先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要求:放声音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学生读课文,教师相机板书:扎绷带夹出咳嗽饱经风霜
2、课文写了几件事?能不能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
(追悼伯父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阿三)
3、通过初读课文,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4、就是这样一位伯父,就是这样一位先生离周晔而去了。周晔静静地站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
多媒体出示:想到永远见不到伯父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得掉了下来。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这是周晔的泪,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你仿佛还看到了谁在流泪?(车夫阿三)
他们为什么悲痛,为何流泪?请同学们默读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阿三这两件事,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画下来,反复读读,再把你的体会写在旁边。学生开始默读批注。 2交流读书的感受
预设:文章第18自然段,你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来描写,没画下来的建议大家都画下来,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联系上下文插图看看这段话你还有什么体会?预设:从学生的穿着可以看出当时天气很冷。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天气很冷?
同学们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他给谁半跪着?你还有什么体会?
体会到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带着这些感受再来读18自然段。接着交流:你还对哪些语句感受最深?预设:第22自然段鲁迅的表情很严肃。
鲁迅严肃的表情下,联系课文,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把先生可能想到的用一两句话写在书上。
预设:
1、他救助了饱经风霜的车夫,联想到了还有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鲁迅对车夫的同情。带着同情读读这句话。
2、鲁迅想给更多的人斗争,揭露这个黑暗的社会,这是鲁迅对自己的鞭策,请学生带着这种语气来读读。
3、先生可能会想今天他救助了一个车夫,但还有千千万万的像车夫的人同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黑暗中挣扎,更加重了他对社会的憎恨,带着这种语气来读读。
好,我们现在带着这种新的语气来读读。
作者清清楚楚的看到,也清清楚楚的记得,永远清清楚楚不能忘怀,仅仅是鲁迅先生严肃的表情吗?
(他对社会的痛恨和对穷苦人民的爱是鲁迅爱憎分明的立场,忧国忧民的责任)
4、同学们以后读写人的文章就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并在书上及时写下来,就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5、鲁迅就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他热情帮助的女作家萧红就曾经这样回忆,就是这样一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先生离我们而去了。车夫、阿三静静地站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想到——
6、这是车夫和阿三的泪,快速浏览阅读链接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你仿佛还看到了谁在流泪?他们都曾得到先生无私的帮助,得到先生温暖的关怀和深深的爱,他们怎能不悲痛,不流泪呢?读——
7、这又是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泪,同时也是我们的泪。
四、课堂检测选词填空爱抚爱戴
1、鲁迅先生得到了许多人的()。
2、我想到今后再也得不到伯父的()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深奥深刻
3、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曾经困惑我的()问题早已变得浅显。
4、在第一节课,语文老师就给我们留下了()的印象。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是从一个侧面了解了鲁迅先生,了解了鲁迅先生关心人民胜过关心自己。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另外两件事,更加深入的了解鲁迅,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
教学反思
鲁迅先生逝世于1936年10月19日,今天是20xx年11月1日,整整81年,这位文学巨人民族的脊梁和灵魂,我们应该秉承和牢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从一个少年的角度来观察和回忆的,易于拉近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实施教学:
一、以学定教处理教材
怎样遵循学生由易到难,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一步一步认识鲁迅先生的。从文本出发我分析了周晔回忆鲁迅先生的四件事。谈读书表现了他对少年儿童的关心,谈"碰壁"表现了他对旧社会的憎恨,这两件事都有含义深刻的语句.而后两件事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表现了同样的主题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爱,学生理解起来也较简单。为了帮助学生由易到难一步一步走进鲁迅先生,我在教学内容上做了这样的调整: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引导学生概括小标题,学习后两件事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关心人民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第二课时学习谈读书和谈碰壁这两件事。体会先生的顽强乐观精神、博爱。然后弄清第一部分和后几部分的因果关系,领悟作者围绕中心用多件事写人布局谋篇的方法。
二、以情契入循序渐进
尽管这是学生认识鲁迅先生的一篇好例文,尽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考虑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但是时间的距离时代的变迁,都给学生走进文本,走进鲁迅设下了重重困难,课堂怎样契入又成为一个关键。本文是在鲁迅先生逝世9周年周晔写下的真情回忆“想到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滴落下来”这是周晔痛失伯父的所感所想,也是本文的情感主线。所以我由周晔的泪入手,以情契入,在看到周晔痛失伯父的泪之后,然后阅读鲁迅先生关心车夫、女佣阿三的内容。借周晔的所感所想体会车夫阿三失去鲁迅先生的悲痛,自然看到车夫和阿三的泪,鲁迅先生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形象自然而然走进学生心中。
三、引导读书扎扎实实这是一篇篇幅较长的写人文章,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怎样读书比如读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再比如抓住重点句段联系上下文插图和背景资料,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揣摩人物的内心,并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写一写,加深理解的引导。
当然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有预设生成的欣慰,更有教学中的遗憾,还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6
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内互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在合作中碰撞,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1、组内成员的互相合作。各小组成员按照学习程度进行搭配,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即每个人在教别人的同时,也能学到知识;向别人学习时也能教给别人知识。
2、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小组里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其他小组帮助。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扩大了信息量,拓展了合作的内涵。小组之间的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竞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中蕴藏的巨大的学习潜力。
3、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关系,教师是学习的一员,在学习过程中充当参谋和指导者,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探索,自主发展。
本课教学力求通过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增加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创造一个互动反馈的交流环境,使学生初步树立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本课教学分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课时:介绍鲁迅的生平。初读课文,理清层次。学习课文的一、二段,感受人民对鲁迅的爱戴和鲁迅先生对青少年的关心。
第二课时: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
第三课时:概括段意,给各段列小标题。
本课教学以第二课时为主,内容是学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三个故事,总结全文,概括中心。教学从整体入手,由复习旧知识引出全文的总领句:“为什么伯父会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并总结上节课的学法: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作为本课教学主线,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轻声读“谈碰壁”的故事,找出疑难,做出标记,使学生乐于探索。然后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中提出来,向其他同学请教。经过小组讨论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善于探索。最后小组合作解疑,让学生各抒己见,有否定,有补充,最终达到共识。
在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深入各组,了解学情,参与学习。对好的见解及时表扬肯定,适时点拨,拓展思维,将学生的讨论引向深入。
为了促进各组间的交流合作,请各组汇报学习收获,谈谈提出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句子“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教师不做讲解,发给每个学生一份背景小资料,让学生认真阅读,联系资料上的内容理解这句话,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这一环节体现课内外结合和大语文教育观。教师对这一阶段的合作进行小结,有利于下一步合作的开展。各小组运用同样的方法合作学习,读懂“救助车夫”的故事。“关心女佣”属于同一类故事,内容简单,一读即可。通过学习三个故事,使学生感受到鲁迅爱憎分明的情感,从而在心中树立起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形象,涌起无限爱戴之情。揭示出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伟大人格,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给学生留下完整清晰的印象。至此学生自然理解了鲁迅逝世时人们的悲痛心情,再读第一段就能入情入境,升华情感,在读中领悟中心。最后落实单元训练重点,让学生概括中心思想。
为了突出分课时教学的延续性,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板书有意留有空缺,空缺之处正是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即给几个故事列小标题,到时板书由学生补充完整,便于学生继续探索。
二、教学实录与评析返回本页页首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知道作者惊异那么多人来悼念她的伯父,由此产生了一个疑问,是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伯父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板书:为什么得到爱戴?)
[简练的提问,将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和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紧紧联系起来,体现系统性。这种开门见山的“开场锣鼓”敲得恰当。]
师:带着这个问题,各小组合作学习。读懂了课文中第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么样?
生: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关心青少年。
师打出投影片:
学习方法:
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
[明确交待了本节课学习的方法是继续“合作学习”,并出示学习方法提示,这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教给了学生自能读书的具体方法。到位的学法指导对小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师:上节课我们用以上方法进行学习,同学们学得很好。这节课我们仍然用这些方法学习,深入探究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请同学们在小组中各自轻声读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一边读一边划出不理解的问题。
(学生读书找疑,用笔勾画,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小组学习,了解学生质疑的情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摒除一些质量不高、意义不大的问题。)
师:同学们在读书时找到了不理解的问题,现在请你们把不懂的问题在小组中提出来,请教其他同学。(各小组积极展开讨论,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合作解疑。教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做适时点拨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
[分组学习的关键体现在“合作”上,充分让孩子们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相互启发,真正收到“合作”的效果,而不是形式上的“合作”。老师充分让孩子们在小组中展示聪明才智,是相信学生的表现。教师也参与到小组之中,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
师:现在我们集中交流。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
生:(第五组代表)我们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那怎么——”一句中的破折号表示什么意思。经过讨论,我们理解到破折号一般是在疑问和答案之间用的一种标点。作者听伯父说他从前鼻子也是又高又直的,就问那怎么现在鼻子又扁又平,后面用了破折号,下面是伯父的解疑,这个破折号表示疑问。
生:(第二组代表)我们组学习时也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同意他们的意见。
师:很好。其他小组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时如果老师能多问一个问题就更好了,如问:应怎么读这句话呢?把读书和理解结合起来,使读中理解,理解之后再品读成为一体。]
生:(第六组甲生)我们小组不理解“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并提出作者听了伯父的话真的恍然大悟了吗?经过讨论,现在我们明白了“恍然大悟”的意思是一下子明白过来。
师:你们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的呢?
生:(第六组乙生)通过查字典理解的。我们又理解了作者不是真的恍然大悟,因为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作者以为伯父的鼻子一定是碰壁碰扁了。
[因为热烈的讨论,儿童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思维活跃了起来,对问题做了深入切磋,提高了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议论纷纷是学生做学习主人的一种表现,也是体现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
师:第六组的同学在学习时随时遇到不理解的字就查字典理解,这种学习习惯真好。刚才这两个组的同学读书真仔细,不仅注意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还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其他小组的同学,你们学懂了什么?
生:(第三组甲生)我们组提出的问题是:“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经过讨论我们理解“黑洞洞”指黑暗的一面。
生:(第三组乙生)“碰壁”可能指鲁迅先生受到迫害。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别组的同学也提出不理解这句话。(投影片:“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表面上是什么意思。)
生:四周围很黑,没有灯光,所以就碰到墙壁了。
师:鲁迅先生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的吗?
生:不是。
师:显然,这句话另有所指,有着深刻的意思。“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就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教师给每一位同学发一份小资料,请仔细认真阅读,看能否结合资料上的内容,对这句话的意思“恍然大悟”。
(各小组分发资料,学生分组认真阅读,深入思考,联系资料内容展开讨论。很多学生发言积极,讨论热烈,“恍然大悟”之后,踊跃举手,要求发言。)
(小资料: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的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鲁迅先生所处的年代离现在学生的生活环境相距很远;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一句有很大的困难,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老师没有空洞地讲解,没有包办代替,而是采用了让学生“读—思—议—再读—再思—再议”的办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让学生从句子表面意思的理解引入深层次的理解。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时地给了小资料,帮助学生探索句子中内含的意思。学生根据小资料的内容,深思了鲁迅先生当时的处境,深刻地理解了句子的意思,这样使每个学生均有收获。加强句子教学,是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老师重视句子教学的作法值得肯定。]
生甲:我知道“黑洞洞”的意思,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人民失去了自由,过着悲惨的生活,“黑洞洞”指的就是黑暗的社会现实。
生乙:“碰壁”指鲁迅先生遇到了困难,他的文章被国民党反动派禁止发表,反动派对他本人也进行迫害。
生丙:鲁迅先生虽然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并没有放弃,继续进行工作。
师:我也来补充一点。鲁迅先生面对斗争中的挫折毫不畏惧,冒着生命危险先后用一百多个笔名发表文章,和敌人展开巧妙的斗争。他不仅是一个文学家,还是个伟大的革命家。现在我们知道了鲁迅先生借谈碰壁来——
生丁:抨击旧社会。
师:这个故事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描写人物,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请各组相邻的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发挥想象,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表演出当时的情景。
(各组同学情绪高涨,声情并茂地分角色练读,气氛热烈。)
师:老师发现第四组的两个同学读得很有感情,请他们给大家表演一下好吗?
(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女生读出了作者天真可爱的样子,男生模仿鲁迅维妙维肖,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师:鲁迅先生对敌人怀着满腔仇恨,对劳动人民怀着无比热爱之情,请同学们用学习上段的方法,来学习鲁迅和爸爸救助车夫的故事。
(学生默读课文,找疑难问题,有的学生出声读,指读,教师深入小组给予具体帮助,强调默读要求,将默读训练落到实处。各小组互相质疑,合作解疑。教师巡回,了解学情,对能力较弱的小组重点引路,教给方法;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则引导他们解决重难点,鼓励探索创新。使学生的讨论深入、扎实、高效。)
[教师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之中,更加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特点,落实了“合作学习”的效果,真正在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师:现在我们集中交流。按顺序,请各组汇报。
生:(第一组)我们组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鲁迅先生救了黄包车夫,他助人为乐应该是很高兴的,为什么他的脸上那么严肃?还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另一组同学抢着发言)
师:请等一下。这个问题提得好,它发生在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之后。我想你了解了车夫的遭遇和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经过后,再谈这个问题,理解会更加深刻。请第二组的这位同学发言。
生甲:(第二组)我们组提出的问题是:“这么冷的天,车夫为什么光着脚在路上跑?”我们认为在旧社会劳动人民受到反动派的压迫和剥削,他们很穷,没有钱买鞋穿。
生乙:(第二组)我还有补充,车夫在旧社会的地位是很低的,所以光着脚在地上跑。
师:我觉得第一位女同学的理解更准确一些。车夫为了养家糊口,终年忙碌,理应丰衣足食。可他们穷得连一双鞋都买不起,而那些剥削者却不劳而获。你们觉得这个社会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这就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不等于教师什么也不讲,只依靠学生自悟。学生悟不到的地方教师应做必要的启示和点拨,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出文章之中含着的意思和作者要抒发的思想感情。]
生甲:(第三组)我们组提出的问题是:“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我们查了字典,知道是经历了许多坎坷,吃了很多苦。
生乙:(第三组)我们还讨论了车夫经历了哪些困难。冬天,他光着脚在雪地里跑,脚被冻伤了。
生丙:(第三组)我还有补充。夏天,车夫光脚在发烫的路面上跑,脚磨起泡,会流血。可他必须去赚钱,否则会饿死的。
师:车夫吃了这么多苦,应该过上好日子,他的生活状况如何?
生:吃不饱,穿不暖。
师:对,在旧中国,人民就是过着这么悲惨的生活。
[教师的这个问题和小结语没有必要出示,因为这个问题前边的讨论已回答全面了。在课堂中可问可不问的问题,不问为好,可以避免空洞的重复。]
生甲:(第四组)我们组觉得伯父和爸爸救助车夫这段写得很好,尤其是动词用得很精彩。比如“半跪”,鲁迅先生是著名的大学教授,而车夫是一个地位很低的人,鲁迅先生却半跪着为他治疗,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就像他的亲人一样关心他。
师:这个同学能够抓住人物的动作来体会人物的品质,这种学习方法很好,其他同字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说一说你读书后的体会。
生乙:(第四组)我觉得“扶”这个词也用得好。车夫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扎进脚底,非常疼,鲁迅先生想得很周到,把他扶上车子,让他舒眼点,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关心他人。
生丙:(第四组)我从“洗”字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关心车夫,因为鲁迅先生怕他的脚感染,所以用硼酸水给他洗干净。
生丁:(第四组)我从“敷”字也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关心车夫。他是认真地将药敷上去,而不是胡乱抹上去的。
师:我觉得第四组的同学在学习中能从人物的动作去体会人物的品质,这很好。实际上鲁迅先生关心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就是从这些动词中体现出来的。同学们平时在作文时,不知道如何通过人物动作的具体描述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段话就是很好的例子,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好好体会一下。(学生自由读比较)
[简单的几句话,将课文是范文的作用体现出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作者描写人物动作的方法,读写结合。]
生甲:(第五组)我们小组的同学不明白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之后,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还叹气”
师:你们小组和第一小组同学提出了同样的问题。现在你们两组展开竞赛,看谁把这个问题理解得好。
[学生们提出的这个问题是课文的又一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老师没有包办代替,而是鼓励学生以竞赛的方式展开讨论。这种形式会极大地激活学生们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开发,后进生也有机会参与,得到收获。]
(学生讨论得更加积极、热烈)
生乙:(第五组)拉车的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很低贱,有钱人看不起他们,把他们当成牛马(师随时补正该生发言中的语病),鲁迅先生对此非常的生气,非常的……
师:鲁迅先生对此十分愤慨,对吗?(生点头)
生甲:(第一组)鲁迅先生从这个拉车的想到全中国受压迫的人。他救得了一人,却救不了全中国受压迫的人。
生乙:(第一组)我从“他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这句话中看出鲁迅先生此时的心情很沉重。老人一般是抚摸小孩子的头,而伯父是“按”着我的头。
师:一个“按”字表现出鲁迅先生沉重的心情。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神态描写,感受到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伟大形象。
生甲:(第六组)我们组同学不明白,为什么鲁迅先生救助了车夫之后,还给他钱和药?经过讨论我们理解了这几天车夫无法拉车挣钱,他们家就没有吃的,伯父给他钱让他买些吃的,还给他药,让他自己换药。
师:看,伯父想得多周到呀!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故事。你喜欢哪一段就练读哪一段。(学生练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巡视指导。对朗读感情不到位的同学进行范读指导。学生读完后,纷纷举手,要求读给大家听。)
生甲:(读“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一段)
师:请停一下,“路灯的光是微弱的”,你没有读出感情来,请听老师读(师范读)。你再读读。(生再读有明显的进步)
生甲:我喜欢这段话,是因为一些句子写得非常好,我应该把这些好句子用在我的作文上。
师:能注意使用课本上的好词好句的做法较好,但要使用得恰当。你们看,这位同学多有收获。
生乙:(读“黄昏时候……”一段)
师:请等一下,这一段话很重要,老师给你配一段音乐,好吗?(录音机里传出北风怒号的声音,悲凉的音乐徐徐响起,渲染了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该生读得很有感情。)
[恰当适时地使用电教手段——录音磁带,乐声增加环境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读书的情趣。]
生丙:我想跟他比一比,我觉得比他读得好!(绘声绘色地读)
生丁:我读黄包车夫说的话。(语气断续,读出了黄包车夫痛苦的神情。)
师:你为什么要这么读?
生丁:因为黄包车夫受伤之后,疼得非常厉害,他很痛苦,说话很费劲。
生戊:我也想读这一段,和他比赛。
师:好!请大家听,车夫疼成什么样,甚至不能连贯地说完一句话。
(生动笔按课文的思想内容填空。让写完的同学互相批改。用投影仪打出学生填写的练习,让学生齐读。)
师:这个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是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你们读的这段话就是课文的中心思想。鲁迅先生虽然去世了,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的精神不死,他的灵魂永生,让我们像他一样,做一个——
生:(齐)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师:黑板上的空白处是我们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下节课我们练习给四个故事加小标题,到时同学们将板书补充完整。
附板书: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得到爱戴?
为自已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总评:
许小慧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值得肯定的特色。
1。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好、中、差学生都积极参加。这有三大作用:一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读书,参与质疑解疑,做到口、心、手齐动;二是把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和与人交际能力的锻炼融于一体,把积极的互相依存和个人的责任感高度地统一起来,学生集体活动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三是将教师的责任和学生的力量加以整合,教师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教”与“学”达到了和谐。
2。加大了朗读训练的力度。许小慧老师能将“书声朗朗”这一语文课的主要特点体现出来。分小组仔细读书,成为这节课训练的主要内容。这节课基本上克服了满堂课串讲串问的弊端,做到了“以读为本”,比较重视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3。重视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做到了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许小慧老师充分让学生们自主读书,自悟读书,鼓励学生发表经过独立思考、小组相互启发的带有个人认识和个人情感的见解、体会和看法。
这节课中尚有不足之处,如语言文字训练尚欠到位;鼓励学生谈出带有个人情感的见解,鼓励创见性的发言还做得不够。
三、执教教师简介返回本页页首
许小慧,女,1970年生。1990年毕业于兰州市师范学校。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教9年来,孜孜不倦地探索语文教学改革,逐渐形成了自己简洁明快、扎实高效的教学风格。1995年在兰州市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1996年被评为兰州市教学新秀。1998年在全市现代化教育技术课堂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1997、1998、1999连续三年参加甘肃省小学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均获一等奖。1999年10月在全国第三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获一等奖。论文《认识整体,把握联系——让学生享受背诵的乐趣》《适时点拨,训练思维》分别在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1996年被评为兰州市优秀教师。1998、1999连续两年被评为城关区优秀教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语,把握课文主要资料。
2、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继续学习描述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对鲁迅先生的评价说明文字以及学习推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分步揭题
同学们,透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些了解。在他逝世九周年时,他的侄女周晔带着对鲁迅先生的深深怀念写了一篇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相机板书:我的伯父)
学生读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紧扣课题,质疑问难
出示以下问题:
(1)文章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事?
(2)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3)作者为什么要写鲁迅先生?
梳理问题。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请你们再次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够自己解决?(第一个问题较简单,学生自己能解决;第三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鲁迅先生,这与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有关系,有必须难度,需师生合作,共同解决)
小组合作,读书释疑
默读课文,在小组里谈谈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选取最感兴趣的一件,体会鲁迅先生的品质。课件出示学习推荐:
(1)画出重点的词和印象最深的句子,在组内交流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你所画出的句子,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品质。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
群众交流,突破难点
1、交流“谈《水浒传》”。
引导学生抓住“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一重点句,联系上下文“我”的表现及伯父送书,再结合伯父的身份,体会到这是伯父对“我”读书时不认真的委婉的批评。从中看出伯父教育“我”讲求方式,避免直接批评让“我”难堪。从“我”当时的以后的表现看,伯父委婉的`批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从伯父教育“我”认真读书这件事,能够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读书态度认真、教育下一代讲究方法的人。
此处引用“阅读链接”中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救救孩子!’我的耳边还仿佛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帮忙学生深入体会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曾得到过鲁迅先生的教诲和关怀。
2、交流“碰壁”。
引导学生抓住“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一重点句。这个句子比较难懂,先让学生明白鼻子扁是天生的,不可能被墙壁碰扁;然后,教师讲解社会背景,启发学生自己理解:“四周黑洞洞的”指旧社会的黑暗;“把鼻子碰扁了”,暗示鲁迅受到反动势力的残酷迫害。鲁迅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派很害怕,查抄他的信件,不许他发表文章,还要逮捕他。鲁迅先生先后用了一百多个笔名,巧妙地和反动派进行斗争。“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这句话,要让学生体会鲁迅先生幽默的语言风格,体会鲁迅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3、交流“救助车夫”。
引导学生抓住“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把伤口洗干净,“敷上药”,“扎好绷带”,“掏出一些钱”等重点词,从“救护”时的动作和“资助”两个方面体会伯父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可结合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的有关资料进行体会。
当谈到伯父“变得那么严肃”时,要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当时伯父在想些什么?从中体会他的爱憎分明。指导朗读时,教师要渲染当时的氛围,帮忙体会感情:北风怒号,天色阴暗,车夫在痛苦地呻吟,为生计而苦苦挣扎;伯父救助车夫,态度是那么亲切。救助后,伯父态度严肃,内心激愤。让学生透过入情入境地朗读,加深对人物情感的体验。
4、交流“关心女佣阿三”。
引导学生抓住“一点儿也不在乎”“常常劝我多休息”,鲁迅“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运用比较的方法,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总结全文,探究写法
透过大家的学习、交流,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师相机板书: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作者是透过什么方法写出鲁迅先生的这一特点的?学生划出有关句子,自读感悟。
教师小结: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言行、举止写出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第二课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学们,透过上节课的学习,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谈: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他的这种高尚品质赢得了许多人的爱戴。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情绪,有感情地读课文。能够读全文,也能够读你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同桌互读赏析)
弄清段落之间的联系,学会加小标题
为体现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课文安排了哪些材料?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课件出示各部分资料;指名读)
1、小组合作,分析问题。
全班交流,理解问题(理清课文安排的五个材料及其关系,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为总分的关系)。
2、学习加小标题的方法。
师:根据每部分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最简短的话就是小标题,有时也能够从每段摘出最能表达主要资料的句子或词语作小标题。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中的几个材料,能不能给每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试试看。
3、学生练习写小标题。群众交流。
4、教师小结。(投影出示优秀小标题:谈《水浒传》;说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师生评价。
积累运用
1、抄写课文中描述人物神态和表情的语句。
2、从自己抄写的语句中,选取对自己最有启发的仿写几句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8
设计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竭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在研读过程中学会交流,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
教学目标
1、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初步了解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激发学生对鲁迅的爱戴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略)
2检查。
二、提炼主题
1、过渡:同学们,你觉得这些词语中哪个词语与整篇课文的关系最密切?
2、从学生的回答中确定主题。
A学生可能会回答:爱戴。这时教师评价:的确,人们爱戴鲁迅先生这种情感贯穿了全文,值得研究。
B学生可能会说:爱抚。这时教师评价: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映鲁迅先生的品质,也可以研究。
三、小组研读
1、提出研读要求。
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哪里体现鲁迅先生受人爱戴或“我”得到伯父的爱抚;
②把你的感受写在句子旁边;
③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一下。
2、小组研读。
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A发现有学生对“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理解有困难时,教师提供一份资料,学生结合资料内容展开讨论,自悟内容。
B发现有学生对理解“伯父叹气”一句话有困难时,教师点拨:人的行动往往是与他的内心有关的,伯父这一叹气,你能揣摩一下他的想法吗?
C发现有学生在研究“谈水浒”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体会:“我”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D发现有学生在研究“关心女佣”时,引导学生理解:“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反馈交流
1、交流从哪里看出鲁迅先生确实值得爱戴。
A有学生说从“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看出鲁迅先生确确实实值得爱戴。教师点拨:既然鲁迅先生想讲的是自己常常遭到国民党反动派 的迫害,那为什么说鼻子被墙壁碰扁了?
B有学生会说:因为“我”还小,听不懂那么深奥的话,由此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幽默。
C有学生说从“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这句话看出鲁迅先生确确实实值得爱戴。教师则点拨:表面看来,帮人包扎伤口是件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就在这件很平凡的小事上,却能看出鲁迅先生不平凡的思想品德。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同学们想,鲁迅先生当时的身份、地位是怎样的?
D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鲁迅先生和黄包车夫这两个人的身份、地位这样的悬殊,但鲁迅先生给黄包车夫包扎伤口时,却是那样的精心,而且没有一点架子!让我们读读这两句话。
E学生朗读。
F抽三至五位学生读。
G过渡:鲁迅先生是这么关心、同情劳动人民,因此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
2、交流从哪里看出“我”得到伯父的爱抚。(略)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9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阅读,使学生读懂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四件事,并能简单说一说。
3.透过理解资料,使学生初步明白鲁迅是怎样一个人。
4.透过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资料。
难点:
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并能在小组里讨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了本课,你会对鲁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先看课题,你明白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吗?
(二)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1.读生字组词(自读、指名读、比赛读)
仪悼逝餐枣搞冠
骂嚼悟摊奥咳嗽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悼:dào
餐:共16笔
嚼:20笔
奥:注意上部
嗽:注意右边
冠:多音字组词
3.小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四个字的词可划下来。
各色各样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
4.透过课前的预习,谁说说你对本课词语的理解
学生说意思,并能迅速读一读原文中内含这个词的句子。
(三)认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2.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出课文各部分的大意,并试着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板书:深受爱戴、畅谈读书、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3.与同学交流,看看同学有什么不同的小标题,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概括的?
4.默读课文,你认为有哪些含义深刻而且你又不懂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四)提出疑问
老师有一个疑问;也是作者的疑问:“父伯死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悼念他呢?”你们谁能帮我解决呢?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找到中心句:“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并引出最后一自然段)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听写本课的生词
2.抄写文中四个字的词语,并选取其中两个词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资料,体会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抓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联系上下理解意思,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2.初步练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明白作者惊异那么多人来悼念鲁迅先生,由此产生了一个疑问是什么?
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板书:深受爱戴
回忆了伯父几件事?板书
(二)带着问题,各小组合作学习
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个故事,从中能够看出鲁迅先生怎样样?(找重点句)
板书:关心青少年
小结学习方法: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
(三)用此方法,深入探究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请同学轻声读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的问题。
1.学生读书找疑,画批思考。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了解状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2.各小组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做适时点拨、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
3.各组汇报:抓往①“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②“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碰壁吗?”③“恍然大悟”。等词句进行体会。
教师点拨:鲁迅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的吗?
另有所指,“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就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投影出示小资料,学生阅读,读后再谈理解
小资料:当时的社会十分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再读原句,结合资料谈体会。此刻我们明白了(恍然大悟)
4.小结:这个故事主要透过人物对话来描述人物,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请同桌同学分主角朗读课文,并发挥想象表演出当时的情景。
(四)过渡
鲁迅先生对敌人怀着满腔仇恨,对劳动人民怀着无比热爱之情,请同学们用学习上段的方法,来学习鲁迅和“爸爸”救助车夫的故事。
学生默读课文,找疑难问题,学生出声读,思考,教师深入小组给予具体帮忙,将默读训练落到实处,各小组互相质疑,合作解答。教师巡视,对潜力较弱的小组重点引路,教给方法,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引导他们解决重难点,鼓励探索创新。
抓住“饱经风霜”“扶、洗、敷”等一系列动作体会鲁迅关心车夫(劳动人民)的品质。自由读体会。
重点解决: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之后,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还叹气?抓“按”字体会,表现鲁迅先生沉重的情绪。
点拨: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经过讨论我们理解了这几天车夫无法拉车挣钱,他们家就没有吃的,伯父给他钱让他买吃的,还给他药,让他自己换药。
看,伯父想得多周到呀!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故事,喜欢哪段就读哪段(自由读,——指名读)适当的地方老师范读指导。
(五)自己快速读第四个故事,谈谈体会。
(六)总结全文
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概括课文的中心,你们读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思想,鲁迅先生虽然去世了,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的灵魂永生,让我们像他一样,做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板书)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读背背鲁迅名言,还能够搜集一些有关鲁迅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0
【课型】精读课文
【学习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爱抚、团聚、情节、记性、保存、阴暗、低微、寒意、深奥、详细、枯瘦、逝世、文章、咳嗽、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学习课时】两课时
【内容导航】
上一课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少年闰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一起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初读课文,识字学词,读通文本。
2、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加以概括。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体会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爱戴。
【自学引导】
1、我能收集有关鲁迅的资料,把重点内容做简要记录。
2、解题: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呢?
3、自由读课文,我能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弄清楚。
(1)给下面的注音,并把它读三遍。
悼()冠()咳()嗽()唁()浒()
(2)把生字读两遍,分辨字型,书写易错字:挽囫囵枣嗽
(3)通过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殡仪馆追悼挽联吊唁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黄包车饱经风霜
4、再读课文,我知道作者同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合作探究】
1、按顺序逐个部分再读课文。用简短的`语言给各部分加小标题。
2、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说说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体会到什么?
3、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里?品读有关句子。
4、当时年幼的“我”知道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的原因吗?
5、理解“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我”的悲痛之情。
6、鲁迅先生为什么受这么多人爱戴吗?他是个怎样的一个人?找文中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当堂测评】
1、抄写生字新词。
2、思考课后问题。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继续学文,了解具体事件,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自学引导】
1、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认真读每部分内容,找到相关的句子勾出来,再读一读,结合自己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想想理由,并在旁边用铅笔批注出来。
【合作探究】
㈠谈《水浒传》。
1、理解句子:“哈哈!还是我的记忆好。”
2、讨论: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3、临去时伯父为什么要送两本书给“我”?
4、议议: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㈡谈“碰壁”。
1、说说: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2、理解句子:“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3、议议:作者回忆这个小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
4、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㈢救助车夫。
1、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为什么这么冷的天,那位车夫还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⑴体会车夫伤势严重。
⑵体会:车夫生活的悲惨。
2、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找出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鲁迅先生的什么情感?
3、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上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呢?
4、议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
㈣关心女佣。
1、说说: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2、通过这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
3、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五)说说文章的写作方法。
(六)总结课文,设计板书。
【当堂测评】《练习册》中的题目。
【拓展延伸】读课后的阅读链接。
【知识链接】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经典链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1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阅读,使学生读懂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四件事,并能简单说一说。
3.通过理解内容,使学生初步知道鲁迅是怎样一个人。
4.通过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难点:
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并能在小组里讨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了本课,你会对鲁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先看课题,你知道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吗?
(二)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1.读生字组词(自读、指名读、比赛读)
仪 悼 逝 餐 枣 搞 冠
骂 嚼 悟 摊 奥 咳 嗽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悼:dào
餐:共16笔
嚼:20笔
奥:注意上部
嗽:注意右边
冠:多音字组词
3.小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四个字的词可划下来。
各色各样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
4.通过课前的预习,谁说说你对本课词语的理解
学生说意思,并能迅速读一读原文中含有这个词的句子。
(三)认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2.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出课文各部分的大意,并试着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板书:深受爱戴、畅谈读书、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3.与同学交流,看看同学有什么不同的小标题,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概括的?
4.默读课文,你认为有哪些含义深刻而且你又不懂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四)提出疑问
老师有一个疑问;也是作者的疑问:“父伯死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悼念他呢?”你们谁能帮我解决呢?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找到中心句:“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并引出最后一自然段)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听写本课的生词
2.抄写文中四个字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个词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抓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联系上下理解意思,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2.初步练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知道作者惊异那么多人来悼念鲁迅先生,由此产生了一个疑问是什么?
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板书:深受爱戴
回忆了伯父几件事?板书
(二)带着问题,各小组合作学习
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么样?(找重点句)
板书:关心青少年
小结学习方法: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
(三)用此方法,深入探究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请同学轻声读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的问题。
1.学生读书找疑,画批思考。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了解情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2.各小组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做适时点拨、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
3.各组汇报:抓往①“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②“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碰壁吗?”③“恍然大悟”。等词句进行体会。
教师点拨:鲁迅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的吗?
另有所指,“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就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投影出示小资料,学生阅读,读后再谈理解
小资料: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再读原句,结合资料谈体会。现在我们明白了(恍然大悟)
4.小结:这个故事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描写人物,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请同桌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发挥想象表演出当时的情景。
(四)过渡
鲁迅先生对敌人怀着满腔仇恨,对劳动人民怀着无比热爱之情,请同学们用学习上段的方法,来学习鲁迅和“爸爸”救助车夫的故事。
学生默读课文,找疑难问题,学生出声读,思考,教师深入小组给予具体帮助,将默读训练落到实处,各小组互相质疑,合作解答。教师巡视,对能力较弱的小组重点引路,教给方法,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引导他们解决重难点,鼓励探索创新。
抓住“饱经风霜”“扶、洗、敷”等一系列动作体会鲁迅关心车夫(劳动人民)的品质。自由读体会。
重点解决: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之后,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还叹气?抓“按”字体会,表现鲁迅先生沉重的心情。
点拨: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经过讨论我们理解了这几天车夫无法拉车挣钱,他们家就没有吃的,伯父给他钱让他买吃的,还给他药,让他自己换药。
看,伯父想得多周到呀!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故事,喜欢哪段就读哪段(自由读,——指名读)适当的地方老师范读指导。
(五)自己快速读第四个故事,谈谈体会。
(六)总结全文
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概括课文的中心,你们读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思想,鲁迅先生虽然去世了,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的灵魂永生,让我们像他一样,做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板书)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读背背鲁迅名言,还可以搜集一些有关鲁迅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三、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
四、教学相关资源:小黑板或课件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三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深刻的句子含义。
教学过程:
一、真情回忆,感受鲁迅对孩子们的关爱。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1: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生2:是一个说话含蓄、幽默,教育孩子很讲究方法的人。
2.当小周晔想到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至爱关怀了,怎能不万分悲痛呢!(出示小黑板1)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学生齐读这句话。)
3.站在伯父的灵柩前,小周晔痛哭流涕,她可能会想起些什么呢?(学生想象)
生1:周晔会想到曾经和伯父相处的那些美好的日子。
生2:小周晔会想起伯父以前送给她的两本书——《表》和《小约翰》。
师:《表》和《小约翰》这两本书,是鲁迅先生在百忙之中为少年儿童翻译的读物。他时刻想着“帮帮孩子”、“救救孩子”、“能为孩子做点什么”。他把爱给予了每一个需要关爱的孩子。如今,孩子们失掉了一个爱护他们的老人,怎能不伤心落泪呢?在当时,有一名青年,名叫巴金,他为我们记录下了一些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出示小黑板2)
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低声哭了起来,其余的孩子马上低下头来小声抽噎着。
(指名读、体会小声抽噎的意思,齐读这段话。)
二、救护车夫,感受鲁迅对劳动人民的爱怜。
1.师:是啊,曾经得到过鲁迅先生帮助的孩子们不会忘记他。那么,除了孩子们,还有哪些人也曾经得到过鲁迅先生的爱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83页,自由朗读《救助车夫》这一部分。
2.请把最让你感动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并写出你的感受。(学生读课文,边读边画)
3.指生交流。
生:第18段最让我感动。
师:请你读出来。(出示小黑板3)生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扎好绷带”这段。
4.指生谈自己读了这一段的体会。
师: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动?
生:鲁迅先生给车夫包扎好伤口后,还送给他一些钱和剩下没用完的药,也让我很感动。
5.课文中的插图描绘了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那一幕,请看图说说鲁迅先生的'哪个动作最能打动你?(生交流)
生:“半跪”这个动作让我感动,然后引导咀嚼“半跪”。
师:引导学生看课文84页插图。画面中半跪着的正是鲁迅先生。
师:鲁迅先生小心翼翼地夹着、一点一点地洗着、轻轻地敷着、一圈一圈地包扎着……我们真切地感觉到在这凄风冷雨中,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了很久、很久。请大家快速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文字中能证明先生就这样半跪了很长一段时间。(生寻找后交流:小周晔手和脚都麻木了。)
师:在那个凄冷的傍晚,难道发现这位受伤的车夫的就只有鲁迅先生他们吗?
生:不,不是!
师:其他的人是怎么做的 ?
生:街上的人,他们都行色匆匆,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归心似箭。
师:而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着救护这位车夫。这一举动,印证了鲁迅先生的一颗怎样的心?
生1:怜爱之心。
生2:同情之心。
生3:关爱之心。
师:总之,一个字,印证了鲁迅先生对劳苦大众的“爱”。请大家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再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6.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故事确实非常感动我们。如果请你把目光投向小周晔,还有什么地方使你的心为之一颤?请把它读出来吧!
当学生读到“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变得那么严肃……”这段时,(出示小黑板)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7.先让学生说说体会,然后引导弄清两个“清清楚楚”的含义。
这里连用了两个“清清楚楚”,小周晔当时“清清楚楚”的是什么?
生:小周晔当时“清清楚楚”地看见伯父和爸爸救助车夫的亲情景。
生:小周晔当时“清清楚楚”地记得伯父严肃的表情。
师:小周晔她“清清楚楚”的难道仅仅是伯父严肃的表情吗?她“清清楚楚”的还有什么?
生:她还“清清楚楚”的感受到了伯父那颗对劳苦人民的怜爱之心,对旧社会的憎恨之心。
师:(指名读、齐读。)
9.师:就是这样一位为劳苦大众着想的鲁迅先生走了。从此以后,劳苦人民再也得不到他的爱了,怎能不让人落泪呢?在前来吊唁的人群中,出现了那位似曾相识的饱经风霜的面庞,他或许就是鲁迅救助过的那位车夫。巴金为我们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出示小黑板4,师读这段文字)
一位拉黄包车的青年人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饱经风霜的脸茫然地望了望前面,又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三鞠躬,几颗泪珠从他那干涸的眼角滚落下来。
(指名读这句话。师引读这句话。)
三、关心阿三,感受鲁迅对身边佣人的体贴。
1. 在“关心女佣”中,同样有拨动你心弦的句子,谁来读?
生:读阿三说的一段话。
2. 显然,女佣是在回味先生在世的时候,想着先生曾经给予她的关怀,她也暗自神伤。
生:读这句话,并体会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品质。
四、拓展延伸,感受鲁迅的高尚品质。
1.师:我们要感谢周晔,感谢巴金,他们为我们记下了这些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作为一名热血青年,巴金自己也深情地写到:我的眼睛是不会受骗的,我的耳朵是不会误听的,像这样的哭声我每天至少要听到好多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它引出来。正如周晔在课文最后所写: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他才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
2、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板书设计:
18 我伯父鲁迅先生
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
对旧社会的憎恨之心,
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之心。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整体感知课文,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自读自悟,认识鲁迅。在朗读中体会对话描写的生动、动作描写的准确。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初识鲁迅。
教学重点:
自读自悟,认识鲁迅。
教学过程:
1、导入:上节课,我们对少年时期的鲁迅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让我们认识周晔眼中的鲁迅——身为伯父的鲁迅。板书课题,读“我的伯父鲁迅”;再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前者亲切,后者能体会到一份尊敬,读出亲切与尊敬。
2、出示下列生字词,为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多音字:挨打挨骂淌了一摊血的确北风怒号正月
二类字:殡仪馆吊唁水浒约翰镊子硼酸水
形近字:追悼——掉泪慈祥——详细厉害——经历遗体——调遣3、初读课文,标出生字,读正确。
4、再读课文,发现课文形式上的特点,给每部分加小标题,了解作者从哪几件事来写鲁迅先生。
检测:出示生字段,认读并结合课文内容给每段加上小标题。
①挽联数不清,吊唁各色人。爱戴鲁先生,呆立泪满巾
②囫囵吞枣搞不清,张冠李戴说一通。伯父一句玩笑话,叫我读书要认真。
③鼻子扁又平,不知是何因。四周黑洞洞,碰壁所造成。周晔恍然悟,你可知原因?
④饱经风霜,仔细端详。表情严肃,深深哀叹。
⑤三更半夜写文章,咳嗽阵阵声不断。反劝佣人多休息,为人着想众人仰。
5、请大家拿起一支笔,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位怎样的伯父呢?(学生自读自悟,勾画圈点,写下自己的感受。)
6、小组交流读书感受。
7、全班交流:
第二段:这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伯父(读出“我”内心的惭愧。);可是现在,再也见不到伯父了,请大家读:“我呆呆地望着……”
第三段:这是一位幽默风趣的伯父(分角色朗读,读出伯父的风趣幽默);可是现在,再也见不到伯父了,请大家读:“我呆呆地望着……”
第四段:这是一位慈祥善良的伯父(体会动词中的“蹲”,感受伯父的善良。);可是现在,再也见不到伯父了,请大家读:“我呆呆地望着……”
第五段:这是一位关心别人的伯父。可是现在,再也见不到伯父了,请大家读:“我呆呆地望着……”
8、总结:伯父就是伯父,他和任何人的伯父一样:慈祥善良、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可是现在,再也见不到伯父了,请大家读:“我呆呆地望着……”下节课,让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深入认识鲁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鲁迅;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怀念鲁迅。通过具体事例感悟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2、拓展阅读。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神态描写与对话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通过别人的话间接描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1、在小周晔的心中,伯父就是伯父,和你的伯父一样:和蔼可亲、慈祥善良、幽默风趣。当周晔长大后,伯父还仅仅是伯父吗?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走进鲁迅。
2、回顾一下,文章从几件事来写鲁迅:谈水浒、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3、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合作,每个小组合作学习一件事,讨论难懂的句子,看看从这些句子中能看出鲁迅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4、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5、老师组织交流。
预设一: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我听了,心里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听了伯父的话,我羞愧的是 ,又悔恨的是 ,所以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面对读书囫囵吞枣的侄女,伯父没有生硬地说教,而是这样委婉地教育侄女,而且还送她两本书(出示两本书的图案),他真是一个“教育有方”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从这件事看,他还是一个聪明的教育家。但是现在,“我”却再也见不到伯父鲁迅先生了,请大家读:“我呆呆地望着……”
预设二: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请大家看资料:
鲁迅的笔名:
笔名之一:隋洛文
1930年国民党浙江省党部通缉”堕落文人鲁迅”,伯父就取名隋洛文,以示讽刺。
笔名之二:封余
1931年至1932年,有人攻击伯父是“封建余孽”,他即取“封余”笔名以反讽。
笔名之三:康伯度
有人在上海《大晚报》上发表《论花边文学》暗骂鲁迅为“买办”,鲁迅就用此名,“康伯度”在德语中意思为“买办”
据统计,鲁迅一生共用过一百八十多个笔名,看到这儿,你理解“黑洞洞”指什么了吗?面对黑暗势力,鲁迅却坦然面对,这真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伯父。但是现在,“我”却再也见不到伯父鲁迅先生了,请大家读:“我呆呆地望着……”
预设三: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伯父助人后为什么不不呢?他叹什么气呢?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怎样的脸?伯父为车夫叹气,还在为谁叹气呢?为他的家人,为无数受苦受难的人,为那些看见车夫受伤而无动于衷的人,为国家,为人民……这是一个“关心大众”的伯父。
但是现在,“我”却再也见不到伯父鲁迅先生了,请大家读:“我呆呆地望着……”
6、现在你明白伯父鲁迅先生为什么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了吗?
每当看到伯父送我的《表》和《小约翰》两本书,我的耳边就会响起……
每当我看到伯父遗像上那又扁又平的鼻子,我的眼前就会浮现……
每当我看到风雨中那些奔跑的疲惫不堪的车夫,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
每当我遇见阿三老人,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
7、板书总结:伯父不仅仅是伯父,他是一个教育有方的伯父,他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伯父,他是一个关心大众的伯父,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他说过这样的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爱憎分明,对敌人他横眉冷对,对人民却心甘情愿做牛马。这就是伯父鲁迅先生——“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和蔼可亲教育有方
幽默风趣嫉恶如仇
慈祥善良关心大众
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是遵循这样的思路来实施我的教学的:
1、亲近鲁迅——伯父就是伯父,和蔼可亲的鲁迅。从孩子的认知角度出发,认识他们眼中的鲁迅,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这样的思考下,我充分发挥高年级同学的学习优势,让同学们自读自悟,达到对鲁迅的初步认识:和蔼可亲、幽默风趣、慈祥善良。并在朗读的基础上加深对鲁迅这些美好品质的感受,体会语言的准确与生动。
2、了解鲁迅——伯父不仅仅是伯父,关心大众的鲁迅。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含义,进一步认识鲁迅:教育有方、嫉恶如仇、关心大众。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有效学习,让学生感受认知的深度,体会学习的快乐。
3、怀念鲁迅——伯父还是伯父,伟大的鲁迅。回顾课文内容,以问促答,整体回归,使学生对鲁迅先生的认识渐进完整。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深化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从而把这样一位伟人,这样一位民族的战士牢记心中。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教学的预设密度过大,导致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读书、去思考。导致学生说得多,读得少;理解得多,体会得少。课堂教学是教师、教材、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课堂教学的生态系统中,我只关注了教材,而没去大量地关注学生。高年级的学生要加强预习的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起点,老师也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书写:遗体、追悼、逝世、晚餐、张冠李戴、恍然大悟、深奥、咳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时代背景能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4、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
【教学重、难点】
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简介鲁迅。
二、自学生字、词,并进行交流
1、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
2、汇报交流。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读文思考:
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哪几件事?请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2、班内交流。
3、你发现全文在编排上有什么特点吗?
(以空行为标志。)
4、学写小标题:
⑴指导写小标题。
师:先总结这段的意思,再从在中提炼出小标题。
(深切怀念。)
⑵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其他几段。
四、讨论
了解轮训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
读通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分段读课文,体会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并画出有关的.句子。
二、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1、默读第四段,了解鲁迅先生是怎样救助车夫的?
出示自学提示。
2、汇报学习成果。
3、默读第五段,体会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⑴画出有关的句子。
⑵以读的形式汇报。
⑶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小结:
伯父这样关心穷人,因而必然会得到人们的爱戴。
三、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
1、出示问题。
2、汇报学习成果:
⑴ “张冠李戴”的意思是什么?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理解它?用它可以造个什么句子?
⑵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含义。
3、师:“谈《水浒传》”这件事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1、默读,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小组内质疑,讨论。
3、班内交流:
⑴ “碰壁”是什么意思?
⑵ “四周围黑洞洞的”是什么意思?
五、朗读第一段
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的爱戴?揭示中心。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人们对鲁迅的怀念以及鲁迅同情关心劳动人民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鲁迅” 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介绍一下鲁迅。
师课件出示以作小结。
2、补上“先生”,然后齐读,说说你怎么理解“先生”。
4、补全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从这个课题中你可以了解到什么?(“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
5、介绍作者。
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
二、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
“深切的怀念” 第一段: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
“谈论《水浒传》” 第二段: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
“笑谈“碰壁”” 第三段: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
“救助车夫” 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
“关心女佣” 第五段: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三、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
从课文的哪一部分可以看出人们对鲁迅先生的尊敬?(课文的第一部分)
1、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参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来的花圈挽联多;③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2、区分理解“追悼”和“吊唁”、 “爱戴”和“爱抚”
3、指导朗读。
4、什么事使“我”惊异?
(出示:那时侯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
“那时侯”指什么时候?那么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还有这个疑问吗?你可以从课文的哪一句话中看出来,并把它划下来。
(出示: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这个“别人”联系一下课文,你觉得可能会是哪些人?(亲友、佣人、陌生的穷苦劳动人民……)
5、看着这么多人为伯父送行,想到自己再也见不到伯父了,作者的眼泪就一滴一滴地掉了下来。齐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
四、学习第三段
1、 默读这一段
1)、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出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伯父?
2、交流讨论:
出示图片,这是“我”回忆的哪件事?(救护车夫)。
b)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伯父是个怎样的人?(同情人民)
c)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伯父是一位同情关心劳动人民的人?
重点学习: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① 老师请一位同学把它读一遍。
② 想想这段话是从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动作)
③ 请大家在书本上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④ 我们一起把这段话朗读一遍,体会这一连串动词的用法。
⑤ 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品质。
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同情、关心劳苦大众的人?
1。 学习“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课件出示)
2、伯父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神情?
3、我当时问了一个怎样的问题?
4、当时作者觉得伯父回答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那你想象一下伯父可能会说些什么话呢?
这一段话是从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人物神情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神情)
4、当我再次问他时候,伯父为什么不回答我了,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然后深深叹了一口气,从这个动作和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什么?
5、这一段中还有许多环境的描写,找出来读一读。这些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6、解决词句疑问。
7、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四、总结回读
师:(小结)这样一位关心、同情劳动人民的伯父去世了,我再也见不到他的面了,请同学们回到第一部分,再来读一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生齐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0-0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06-24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2-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优秀02-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5篇03-30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精选20篇)03-14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精选5篇)10-0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4篇06-24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4篇)06-24
人教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通用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