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数学教学设计 推荐度:
-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 推荐度:
- 认识时钟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1
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精心设计的若干个生动有趣的小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其中,每个游戏中都蕴涵着针对性较强的独立知识点,与此同时,各个游戏之间仍体现着循序渐进式的连带关系。力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较扎实和透彻地掌握有关1和许多的知识。
活动一
活动名称:我们去郊游
活动目标:
认识一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知道哪些是一个,哪些是许多。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
1、积木围成的池塘,池塘里有一条大鱼,许多条小鱼。一只青蛙,许多只小蝌蚪。
2、树模型一个,树上挂着一只大鸟,多只小鸟,多个苹果。
活动与指导:
1、谈话引出课题:“今天的天气可真好,让我们一起去郊游好不好?”(教师与幼儿一同统计活动的人数,让幼儿明确知道只有一个老师,有许多个小朋友。)
2、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池塘边,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什么地方?(池塘)
3、池塘里有什么?(鸭子、小鱼、青蛙、小蝌蚪)有多少只大鸭子?(1只)有多少只小鸭子?(许多只)有几只青蛙?(1只)几只小蝌蚪?(许多只)然后继续启发幼儿进行观察,想一想池塘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一个和许多来表示。
4、小朋友围坐在大树下休息,引导幼儿观察并且说出树上有一只大鸟、许多只小鸟;一棵上有许多只鸟、许多片树叶、许多个苹果。
活动二
活动名称:小猴儿摘桃子
活动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亲身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活动准备:小猴头饰、桃树模型。
活动过程:
1、小朋友扮演小猴儿,围着桃树唱歌、跳舞。并引导他们说出“树上有许多桃子。”
2、请每只小猴子摘一个桃子,边摘边说“我摘了1只桃子。”亲身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3、小猴子们每人举起手中的桃子,大声说出:“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2
一、说设计意图
《彩色牛奶》是一篇奇妙的,充满想象力的童话故事。牛大叔带来的奶牛很神奇,喂它吃什么颜色的蔬菜,就会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小动物们喝了,纷纷变了样。小白兔变成了小黄兔,小黑猫变成了小绿猫。故事中大胆的想象引领幼儿走进神奇的童趣世界,幼儿会更加注意蔬菜的颜色特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想象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喂奶牛吃蔬菜,小朋友们也来喂奶牛吃蔬菜,在讲述、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想象能力。
二、说活动目标、准备、重难点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所带来的乐趣;
2、借助故事中的神奇想象,引导幼儿关注蔬菜的颜色特征;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奶牛图片,小兔、小猫、小鹿、狐狸双面图片;
2、故事动画片;录音、音乐磁带。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积极进行讲述;
难点:用故事中的句式进行讲述;仿编故事情节;
三、说教法、学法
《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1、讲解法
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幼儿讲解某方面的知识。例如讲故事、组织幼儿复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故事内容,解释词语概念等。
2、形象教学法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配上夸张的表情、通过动作进行讲述小动物们的神奇变化。
3、情境教学法
根据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情节创设表演情景,激发幼儿去表现,表达,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故事《彩色牛奶》教学中,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之后,老师便带领幼儿到牛大叔家的农场去做客。创设了相应的表演情景,在活动室周围的墙上贴上了大奶牛,篮子里摆满了各种颜色的蔬菜,让幼儿自己选择蔬菜去喂奶牛,一边喂奶牛,一边大声地告诉它蔬菜的颜色,幼儿说道:奶牛奶牛,我给你吃黄黄的大南瓜,快挤出黄黄的牛奶。喂完奶牛后,小朋友们又模仿挤牛奶。
4、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既学得快,而且效果明显。老师可选择趣味性强的发音游戏,游戏中要注意倾听幼儿的发音,发现错误,立即进行纠正,示范正确的发音。
四、说活动过程
一、开展关于奶牛的谈话,引入故事。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小朋友们听听,它是谁?(播放录音牛叫)
2、师:看,它来了?(出示奶牛图片)
师:这可不是一头普通的奶牛,是一头神奇的奶牛。(幼儿观察)
它挤出的牛奶和我们喝的牛奶不一样。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奇妙的故事--《彩色牛奶》。出示故事题目,认读。
二、欣赏故事,听老师讲述故事,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谁?
三、操作活动图片,看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故事中的`语言讲述故事。
师:故事中讲的真有趣,我们仔细看看、听听这头奶牛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一)操作活动图片,提问理解故事内容。
1、(师指着兔子)提问:小白兔给奶牛吃了什么颜色的什么蔬菜?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白兔变成了一只什么颜色的兔子?
2、提问:小黑猫给奶牛吃了什么蔬菜?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黑猫变成了一只什么颜色的小猫?
3、提问:小花鹿、灰狐狸发生了什么变化?谁来讲一讲。
教师小结前面部分故事:喝了彩色牛奶,小动物们都变了样,小白兔变成了______,小黑猫变成了______,小花鹿变成了……
4、提问:小动物们变成了新的自己,可它们要想变回原来的自己,怎么办呢?
(二)观看动画片,完整欣赏故事。
(三)引导幼儿仿编故事情节,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喂奶牛吃蔬菜。
师:看到小动物们都变了样,小青蛙也赶来了,它想变成一只……
四、游戏:我喂奶牛吃蔬菜
师:看着这彩色牛奶,老师也想喝一杯,小朋友们你们想喝吗?牛大叔请我们到他家农场去做客。
1、播放音乐开汽车,小朋友们坐汽车到农场。
2、认识各种蔬菜,描述各种蔬菜。
师:牛大叔的菜地里种了许许多多的蔬菜,我们一起看看。请幼儿说出各种蔬菜:红红的辣椒,绿绿的黄瓜。
3、请幼儿喂奶牛吃蔬菜。
师:你想喝什么颜色的牛奶,那你应该选什么蔬菜?大声地告诉奶牛。
3、幼儿游戏:喂奶牛吃蔬菜。
师:喂奶牛时小朋友不要慌,先选好蔬菜再去喂。
4、幼儿游戏。
5、听音乐挤牛奶。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3
设计意图
通过对幼儿日常活动的观察,我发现幼儿对动物有浓厚的兴趣。结合《指南》精神、幼儿兴趣特点和年龄特点,我将感知数量与动物餐会的情境相结合,整个活动过程以游戏化的情景引导孩子在游戏中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的理念和数学的趣味性。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在复习感知6以内数量的基础上,通过游戏帮助幼儿感知数量7,目测7以内的数量。
活动目标
1、了解7以内的数量间的关系。
2、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目测和感知7以内的数。
3、体验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的乐趣,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按数匹配实物。
难点: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目测和感知7以内的数。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食物图片若干。
3、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境游戏“小猴摘水果”导入。
1、今天是小动物们聚餐的日子,小猴子想:我家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一定要带给小伙伴们尝一尝。于是他来到了果园:看一看小猴的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呢?(打开PPT,如图一,让孩子们进入电脑创设的情景。
2、桃树上有几个桃子?伸出你的小手指,我们一起数一数。7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是不是7个苹果呢?我请××来数一数。7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梨树上有几个梨子?大声告诉刘老师。它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
小结:我们的数字7可以表示7个苹果,也可以表示7个桃子。数字7的本领可真大。
二、基本部分
通过小动物分食物和装盘子的游戏感知7以内的'数量,尝试桉数匹配实物。
1、感知食物的数量
小猴子摘完水果了,你们猜猜他摘了几个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么多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小猫也来了,它带来了几条小鱼呢?五条小鱼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看看还有什么小动物来参加聚会了?她带来了几根香蕉?七根香蕉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小动物分食物
这时,小鸡们也来参加聚会了。来了几只小鸡啊?我们一起数一数。小鸡什么都没有带,小动物们都想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小鸡吃。那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该把哪一种食物分给小鸡,才是正好每只小鸡分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小鸡有食物了,这时又来了几只小狗?那谁的食物可以分给小狗,正好每只小狗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3、分组练习:小动物装水果。
最后,小狐狸也来参加聚会了,可是食物已经没有了。我们一起来帮小狐狸装食物吧。装之前,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小狐狸想要几个食物呢?(7个)
是的,有的小狐狸需要7个食物,有的需要6个食物。请你按照小狐狸的需要帮它装好食物。
三、结束部分
数一数食物有多少。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小盘子里都有什么食物呢?
×××的香蕉有几根?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我们一起把水果带回教室给小狐狸吃吧。
活动延伸
进餐前通过数碗,进一步巩固按数取物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内人数的变化进一步感知数量间的关系。
快乐餐会(感知7以内数量)微反思
本次活动,全程以故事展开,加上故事环节以小动物为主,幼儿比较感兴趣。首先通过数一数果园里的水果复习数量6,幼儿通过跟着老师点数来完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其次,教师通过快乐餐会这一情景,与幼儿一同感知7以内数量,通过数香蕉、数苹果、数小鱼等,引导幼儿感知数量7,理解数字7可以代表任意7个物品。
在动画效果设置上,我们选用超链接、路径等技术创设动态场景,以此来调动幼儿兴趣。结尾处教师通过幼儿无声操作为观看者营造人机互动的场景,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整体来看,我觉得本节活动思路新颖,教学效果显著。但在微课制作的技术运用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4
活动目标:
1.能分辨四种不同的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以及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知道图形的特点。
2.能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组合拼出简单的物体,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3.促进思维的准确性,加强对数学活动的.参与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图形组合图案7张
纸面教具: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有图形教具的神秘箱,引导幼儿猜测形状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箱子,请小朋友们上来摸一摸,看看这里面是什么,大家摸出来后,说说是什么图形?
二、出示不同图案,引导幼儿寻找图形宝宝
——这些图形宝宝想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游戏,他们躲在了一些图画中,我们一起来找找吧!
——(教师依次出示不同图案)这个图案像什么呢?它里面藏着哪些图形宝宝?小朋友们来说一说。
三、发放图形教具,鼓励幼儿动手创作
1、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利用不同图形教具拼出其他图案,并鼓励幼儿向大家介绍拼了什么图案,用了哪些图形。
3、教师点评,并将优秀作品贴到黑板上,一起欣赏。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启发幼儿学习正逆排序并说出序号。
体会量与序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
每人一套l~5的数字卡片。
适于幼儿按大小排序的.物体。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排队编号
请幼儿从矮到高排队编号。
要求:
每组幼儿从矮到高排队后,报数编号,每人按编号领取相应的数字卡片。
幼儿说一说:
自己这队小朋友是怎么排的队?自己排在第几?其他人排在第几?
从高到矮排队编号,方法同上。
提问:
两次排队有什么不同?你都排在第几个?为什么?
如:东东从矮到高排,排第1,从高到矮排,排第5。
讨论:东东两次排队位置不同,这是为什么?
二、给物品编号
幼儿操作
请每个幼儿自由选5件大小不同的物品。
根据老师的要求,给自己所选物品按大小进行正逆排队编号。
每次排队后,按编号给每个物品对应一张数字卡片。
讨论交流
提问:
(1)你找的是什么物品?它的编号是几?排在第几个?
(2)你是怎么给它们排队编号的?
(3)经过正逆两次排队,同一件物品都排在第几?为什么?
活动延伸
让幼儿按量的不同属性给物品排队编号。如找长短不同的物品,
也可以找高矮、宽窄、厚薄、粗细等不同的物品,按量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编号。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6
一、活动内容:
《大和小》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描述物体,初步体验大小的相对性。
2、能排除颜色干扰,按物体大小分类,培养初步的比较能力。
三、活动重点:
能用“大”或“小”来描述物体,初步体验大小的相对性。
四、活动难点:
能排除颜色干扰,按物体大小分类。
五、活动准备:
1、大、小熊、大、小椅子各一个,水果卡片若干。
2、课件。
六、活动过程
1、感知大和小。
(1)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感知大小。
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熊。
老师:“宝宝,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客人,看,谁来了?”老师:它们一样大吗?幼儿:不一样大
老师:“比比看,哪只大,哪只小?”(教师比划)幼儿:一只大,一只小,幼儿:这只大,那只小
(2)引导幼儿分别向大熊、小熊问好。
老师:“宝宝,向大熊问好!”鼓励个别幼儿亲亲大熊或跟大熊握手。幼儿:大熊你好!
老师:“你会向小熊问好吗?”幼儿:小熊你好!
老师:“客人来了,要请客人坐,这儿有两张椅子,比一比,一样大吗?”幼儿:不一样大,一张大,一张小。
老师:大的给谁坐,小的给谁坐合适呢?幼儿:大椅子给大熊,小椅子给小熊。
教师请个别幼儿将熊分别送到相应的椅子上。
2、按大小分类。
“熊宝宝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礼物,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师幼共同认识熊宝宝送给大家的水果。老师做神秘状,咦,谁在哭?哦,原来它们觉得挤,请宝宝们想办法帮帮他们,引导幼儿把他们分开,大水果放在打篮子里,小水果要放在小篮子里,然后请幼儿来试试,对做得好的幼儿给予表扬。
3、游戏:气球变变变
“今天老师也收到了熊宝宝的'礼物呢,看,是什么?”出示气球,“这是什么颜色的气球?”(红气球)
“怎样使它变大呢?”引发思考。幼儿:吹气。幼儿:打气小朋友给老师加油将气球变大。
“小气球变得怎样了?”幼儿:变大了。
“那要让气球变小,该怎么办呢?”幼儿:放气
教师操作,慢慢将气球中的气放掉。
“仔细听听有什么声音?”幼儿:呲呲的声音。
4、活动结束
师生共同去户外游戏,手拉手围成圆作气球状,听口令变大变小。大家一起玩变大变小的游戏,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7
一、说教材:
海底世界,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生活着新奇的生物。它同样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孩子们往往会被这种神秘与新奇所吸引。而作为美术教学,今天要挖掘的是它的绚丽斑斓的色彩。小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孩子好奇心强,对未知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想象和向往。而且大班小孩子在绘画、泥工、剪贴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对各种形式的美术教学特别爱好。鱼是儿童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海底世界深蓝色的海水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鱼类,同时还生长着各种门类的海洋生物,海底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
本次教学《海底世界》以此为内容题材,分别通过剪贴和绘画的形式来实施教学教学,引导小孩子认识鱼的形状特征,色彩变化,从而了解海底世界对称形和不对称形之间的差异以及表现时方式方法的不同,使之在学习和操作的过程中加以区别,并在此基础上促发小孩子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的能力,让小孩子通过剪贴、绘画的学习教学,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对海底世界美好未来的丰富的想像。
二说教学目标
这次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激发小孩子对海底探究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发挥小孩子的想像大胆绘画,同时形成良好的美工教学习惯和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
三说教学准备
首先是材料准备:
工具与材料是美术创作的必要条件。恰当地选择工具将会提高小孩子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创作。本次教学中,我除了供给彩纸、剪刀、固体胶、水彩笔和蜡笔外,还提供了记号笔和多种颜色的水粉颜料及大号的水粉笔,便于小孩子表现大面积的色块,尝试多种作画方法,可以用记号笔描线,可以用蜡笔勾边,也可以用油水分离法。这样一来,无疑又构成了美术创作中的形式美。
其次经验准备,在教学前让小孩子知道大海里也生活着鱼,而且是色彩斑斓的鱼,而且掌握了画鱼的基本技能。
四、说教法:
在此次教学中,我所用的教学方法有
1.引导发现法:在教学的开始,老师引导小孩子欣赏海底世界,所用的方法就是引导发现法,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又是孩子的引领者,要引领孩子主动的去观察、去发现。
2.观察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小孩子观察各种鱼的不同外部特征。
3.个别指导法:在小孩子进行创作的时候,老师个别指导一些美工基础较差的小孩子,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对于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引导他们使用多种颜色,达到有层次的教学的目的'。
4.情景法:教室布置就是一个海洋世界的背景,还有海底世界的大背景图,让孩子置身于海底的感觉。
五、说学法:
1.观察法
2.尝试法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我首先出示光碟,引起小孩子的兴趣。然后播放光碟,让小孩子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
2.通过提问和观察图片,引导小孩子想像各种鱼的不同外部特征。
在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几个提问:刚才小孩子在画面里都看到了那些鱼?它们是一样的吗?身上有什么样的颜色和花纹?在小孩子回答后让小孩子观察各种鱼的图片,了解鱼的种类很多,每种鱼的身体形状和颜色花纹都不一样。有的鱼身体形状和花纹是对称的,有的鱼是不对称的。
3.在小孩子了解到鱼的一些外部特征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可以让小孩子大胆发挥想像的问题:海底里除了鱼还有什么?让小孩子说一说海底的各种各样海洋生物。
4.隐性示范,小孩子思考
海底这么美,那把我们的教室也布置成美丽的海底怎么样?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极大地调动了小孩子的积极性,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在次过程中让小孩子思考怎么布局?颜色怎么搭配?海底有哪些海洋生物?
5、介绍操作材料,小孩子动手操作
带领小孩子参观教学室的四面墙,介绍每一面墙旁准备的不同材料,简要讲解不同材料操作时的注意事项,请小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进行操作,通过剪贴、绘画的形式表现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丰富海底世界。老师巡视整个操作情况,适当进行提醒。由于准备充分,材料选择得当,小孩子美术功底较好,又是小孩子自由选材,充分考虑到小孩子的自主性的发挥,所以每个小孩子表现都很出色,特别是集体作画的小孩子,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整幅画面充满了生气。
6小孩子欣赏自己创作的海底世界,互相说一说自己画的是什么。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8
大班幼儿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较中班幼儿有了较大发展,在分类活动中,可以逐步学习按物体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特征进行分类以及按规律进行二次分类和多角度分类。“小管家”活动,就为幼儿提供按大的门小的窗、大的桌子小的椅子进行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分类的机会;在按物体的名称进行一次分类后,各组又进行多角度的二次分类,并尝试用简单的表格进行统计。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物体两种特征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分类。
2.能用简单的'图表记录探索的过程和发现,具有观察判断能力。
3.萌发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意愿,具有完成任务的责任意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懒洋洋头饰 1 个,小管家标志牌若干;带隔断的小整理箱、笔
及统计各 4 份;实物小图片,如:大小、颜色不同的苹果、梨、桃子,铅笔盒、
笔袋、橡皮,圆柱体、正方形、长方形,碗,勺、盘图片各 10 张。
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幼儿调查自己家中有多少门窗、桌椅,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
活动过程:
一、交流调查结果,学习分类统计物品,初步了解简单的统汁方法。
1.交流调查结果:相互介绍自己家的门窗、桌椅各有多少,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录的。
2.展示幼儿有代表性的记录,如:图画记录,图画加数宇、汉字记录,数字记录等。
3.教师评价幼儿记录方式的优缺点,最后展示自己设计的记录表格,开说明表格记录的优点。如:可以按物体的多种特征和数量清楚地圮录下来。
二、开展“小管家”游戏,学习按物体的两种以上特征进行分类。
教师扮演懒羊羊,请幼儿帮忙整理混合在一起的水果、文具、积木、餐具, 导人活动。
1.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如:请幼儿将红的、好吃的放在一起,将不是红的、好玩的放在一起,将大的、好玩的放在一起,将小的、进餐用的放在一起等。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一次分类:请幼儿分 4 组,按水果、文具、积木、餐
具的类别将图片分到 4 个小整理箱内,检查验证并说明分类的理由。
3.4 组幼儿按要求选择图片,各自完成二次分类统计任务,填好统计表。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并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分类依据。如;积木组可以先将积木按大小分,再把分好的两组图片按形状或颜色分;也可先将积木按颜色分,再按大小或形状分等。
4.4 个组各选一名幼儿分别验证,看一看4 个组统计的结果是否与物品吻合。提醒幼儿将物品分类整理好,放到指定的整理箱中。
三、评价分类统计的过程、结果,佩戴“小管家”标志牌。
鼓励幼儿完成任务,幼儿间评价,推选出分得又对又快的小组,并颁发小管家标志牌。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9
活动目标:
1、回忆、讲讲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体会自己已经长大。
2、乐意表达自己对老师、幼儿园的一份情感,体验共同生活中的师生情、同伴情。
活动准备:
1、小班时候幼儿的照片,体检表,幼儿小班时的衣物等。
2、幼儿园活动和场景的系列图片。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游戏“猜猜看”
教师和幼儿一起看照片,体检表,帮助幼儿回忆自己初来幼儿园的情景。
2.请幼儿找找自己的变化。
(1)对比小时候和现在的照片,说说自己的变化。
(2)通过量身高、称体重了解到现在比小时候长高了,变重了。
(3)试穿自己小时候的小衣服、小鞋子等,感受到自己长大了。
(4)想想现在除了身体上有变化,还有别的什么变化没有?(会自己走路、穿衣、会说话、还会帮妈妈做事等等)
3、回忆幼儿园的`生活经历,体会自己的成长。
集体讨论:说说我的前后表现?哪些地方我进步了,长大了?我们为什么能学会这么多的本领呢?
引导幼儿讨论自己长大的原因:是老师的呵护,自己的努力,认真仔细,坚持、耐心、刻苦……在讨论中感受自己的长大的经历及自身的成长过程。
4、我们最想做的事情。
(1)出示幼儿园活动和场景的系列图片,引导幼儿说说你最不舍得幼儿园的什么?
请幼儿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记忆中最难忘的幼儿园生活。
(2)说说在幼儿园里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5、以绘画的方式请孩子们留住这美好的瞬间,交换联系号码。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10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字记录撒花片的结果
2、发现多次记录结果的异同,体验将八个花片分成两份,会有不同的答案。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过7以内的组成。
2、花瓣若干、记录册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看花片
1、教:看一看盆中的'花片,和我们平常玩的有什么不同。(正面为红色、反面为绿色 )
2、教: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盆中有几个花片?
二、撒花片。
1、讲解:把八个花片握在手里,然后轻轻撒在桌上,看看撒出来几个红的、几个绿的,把它记在记录单上;撒一次记一次,记录的结果和撒出的结果要一样。
2、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提醒幼儿每次都要撒八个花片,并按要求记录。
三、相互交流。
1、请个别幼儿介绍记录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2、你的记录单上和黑板上的一样吗?出现了几次?
活动结束
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上面的数字有没有规律。
引导幼儿发现、运用互补规律和互换规律。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11
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10以内的数
●序数
1、找座位--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车,分别编上1、2、3号。幼儿每人一张编号的车票,如第三列火车第五节车厢就写3-5。幼儿在音乐中学开火车,音乐一停,幼儿依照车票号码找座位坐下,教师当列车员查票,看谁找得又快又对。(可分小组进行)
●10以内数的组成
2、碰球--交代游戏要求,如两数合起来是8。师"我的一球碰几球",幼"你的1球碰7球"(拍手7下)。游戏速度逐渐加快。
3、猜纽扣(可用其他东西替代)--教师告诉幼儿纽扣总数后分别把纽扣放在两只手上,先看一只手中的纽扣数量,然后请幼儿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几粒纽扣。
4、凑数游戏--教师任意发出一种声音(或出示手指或跺脚等),如动物的叫声,幼儿随即附和,要求两人发出的声音次数(或手指数、跺脚数等)合起来是某一总数。该游戏也可让幼儿两两一对合作玩。
●顺数与倒数
5、拍电报--三人一组,每人以右手食指在桌上敲的动作比拟为拍电报。先以石头、剪子、布的形式来确定拍的先后,然后按确定的先后顺序或顺或逆拍出1-10的自然数,拍的同时嘴里发出"嘀"声。
●相邻数
6、接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1-10的扑克牌分发,每位幼儿5张。由一幼儿任出一牌,根据相邻数出牌,三张牌组成相邻数后放一边,游戏继续进行。最后以谁手中的牌最先出完者为胜。
7、数学娃娃找朋友--幼儿戴上数字头饰并相互观察,知道自己是几号数字娃娃。以数字娃娃5为例:幼儿拉手围成圆圈,老师按一个固定位置点数:"一、二、三",被点到"三"的.数字娃娃5,立即跑到圆心处站好并拍手,其他幼儿按顺时针方向边走边朗诵儿歌:"一二三.我是5;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朗诵完毕,数字娃娃4和6迅速跑到圆内.并拍手一起说两遍儿歌:"三二一,我是4(6);七六五四三二一,我是你的小(大)朋友。"
●单双数
8、造房子--在地上画有数字的楼房一幢,三角形的房顶上放一只盒子,上插小红旗若干。
玩时从格子"1"开始,每个格子都要走到,可以不按顺序。走时,碰到单数必须单脚跳进这格,碰到双数则双脚跳进这格,最后一个若是单数则单脚站立取红旗。在此过程中,若跳错动作则主动退出。
●数量对应或匹配
9、扔扣子--将废旧盒子或空罐头放在地板上,在地板上划一条线,这条线离空罐有适当的距离,可以事先试验一下,找出适当的距离,对孩子说:"站在这条线后面,一次扔1个扣子,看你能把多少颗扣子扔到盒子里去。"当所有的扣子扔完后,数数盒子里的扣子,那就是孩子的成绩,然后,把所有的扣子倒出来放在一起再玩,看孩子最多能扔中多少个扣子。
●认数字
10、按行进路线跳格--在地上画三至四个格子组,每个格子里写上幼儿刚认识的数字(每组书写顺序可不同但不能有重复,幼儿易认错的多写些)。幼儿分成三至四组扮演小兔等会跳跃的动物,分别站到要跳得格子前。请每组幼儿随机抽取本组所有幼儿的行进路线,如8376,并让本组全体幼儿准确记住。
听口令同时从格子行动,跳错必须回到起点重跳,跳完者跑回来轻轻击本组下一位幼儿的手心后下一位幼儿开始行动,先跳完的一组为胜。
●10以内数的加减
11、猜猜少了多少--教师出示实物若干,让幼儿记住数量,然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拿掉一部分后再请幼儿看看现在还有的数后猜猜少了多少?并说说怎么猜的。
12、扣碗猜数--先请一幼儿数一数扣子说出总数,然后将其扣子一只碗下,同时从碗中摸出若干颗给幼儿看,然后请其猜一猜碗中还有几粒扣子,说一说是怎么算出来的。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12
设计意图:
最近在开展“图形宝宝”的主题,收集了很多瓶子、盖子,幼儿对瓶子、盖子很感兴趣,正好主题中也有这个活动,因此就设计了本次活动:用瓶盖印画。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再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活动目标:
1.能大胆选择色彩学习用印章印画,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2.初步学习互相欣赏作品,并试着用语言描述泡泡。
活动准备:
1.画有小鱼的背景图人手一张。范画一张。
2.收集若干大小不一的瓶盖等作印章,颜料若干盘,抹布。
3.《网小鱼》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鱼宝宝们,跟着鱼妈妈一起玩吧!(播放《网小鱼》的音乐)
(二)了解用瓶盖印画的方法来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1.师:小鱼宝宝真可爱,一边游泳一边还会吐泡泡,泡泡的怎么吐出来的呢?你们愿意帮忙吗?
2.师:帮小鱼吐泡泡需要一些工具瓶盖和颜料。
3.教师出示瓶盖和颜料示范讲解:拿一个瓶盖,蘸点颜料用力压一压,然后拿起来, 这样就吐出一个泡泡。(幼儿观看教师的示范并倾听)
问:吐了一个什么颜色的泡泡?幼:黄色。
问:还想吐一个什么颜色的泡泡?幼:红色。
师:我们刚才蘸了黄颜色,可是现在要蘸红颜色,怎么办呢?(请个别幼儿说说)引出:可以拿一块小抹布把它擦干净了以后,再去蘸别的颜色。
4.教师继续用同样的方法示范,吐出一个红颜色的泡泡,提醒幼儿颜料不能蘸太多,也不能蘸太少。(鼓励幼儿一起徒手和老师一起边说边做动作:蘸一蘸,压一压,拿起来, “波罗波罗”吐出一个红泡泡。)
5.提问:谁愿意到上面来吐泡泡的?(请个别幼儿上来)你想要吐什么颜色的泡泡?
幼:蓝色的。(请个别幼儿操作,其余幼儿跟随她一起边说边徒手做动作。)
6.问:你们还想不想吐泡泡呢?幼:想。
师:我们可以继续吐,把整个鱼塘里都吐满泡泡。(出示范画)
问:好看吗?幼:好看。
师继续问:小鱼宝宝们想不想自己来吐泡泡啊?幼:想。
教师提出要求: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瓶盖,选你自己喜欢的颜色用瓶盖进行印画,印的时候要用点力,每次只能蘸一种颜色,换颜色的时候要用小抹布擦去,然后再蘸其他颜料,注意要保持画面的整洁,听清楚了吗?(幼儿仔细倾听)
(三)能大胆选择色彩用瓶盖进行印画,体验其快乐。
教师播放音乐,巡回观察指导幼儿操作。
(四)初步学习互相欣赏作品,并试着用语言描述泡泡。
1.展示幼儿的作品,互相欣赏。(幼儿欣赏同伴作品)
2.提问:图上的有什么形状的泡泡,有什么颜色的泡泡?这么多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泡泡在一起,觉得怎么样?(请幼儿自由说说)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用瓶盖印章的活动,一个个废旧的瓶盖当作印章,蘸上颜料,印出一个个圆圆的,色彩鲜艳的泡泡,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神奇呀。但是要组织好也是不容易的,尤其是每组要提供几种色彩的颜料,而且当用完一种颜料后还要用抹布擦去,再去蘸其他颜料,这里的操作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更需要老师细心的指导。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对这样的活动充满了极高的兴趣,这种不同以往的绘画方式,幼儿充满了新鲜感,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想以后还要多给幼儿这样锻炼的机会。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13
分析
在学扣纽扣生活指导活动中,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对我说:“老师,我的扣子是小的!”,其他孩子也纷纷告诉我:“我的扣子和她的不一样”、“我的扣子也是小小的”……我注意到孩子们对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纽扣很感兴趣,而这当中恰好又蕴含着3—4岁幼儿在数学认知方面的教育目标——“注意事物的形状特征,尝试用表示形状的词来描述事物”,“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等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我便以绘本故事《一颗纽扣》为载体,设计了这节数学课。该活动旨在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与操作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数量的不同,培养其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大胆操作的.好习惯,体验数学的好玩和有趣!
目标
1、尝试按纽扣的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纽扣上的扣眼数量等)进行配对
2、乐意帮助别人,知道捡到的东西要归还主人。
3、学会礼貌用语。
准备
PPT
过程
一、引起兴趣
PPT1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个有趣的动画片。
二、观看PPT
PPT2:天气真好,一只小老鼠出来散步,走着走着,前面滚来了一颗纽扣。(提问:这是一颗怎样的纽扣?谁能完整的说说看?)
小结:这是一颗白色的、圆圆的、有四个洞眼的纽扣,这颗纽扣是谁的呢?丢纽扣的朋友一定很着急,小老鼠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们。
PPT3:它先找到了小狗,“小狗你好,我捡到了一颗纽扣,是你丢的吗?。(提问:这颗纽扣是小狗的吗?从哪里看出来?)
小结:小狗的纽扣是黄色的,小老鼠捡到的纽扣是白色的,所以不是小狗的纽扣。
PPT4:小老鼠又:找到了小兔,“小兔你好,我捡到一颗纽扣,是你丢的吗?”(提问:猜猜小兔怎样说?)
小结:小兔用放大镜仔细瞧了瞧,摇摇头说:“我的纽扣是三角形的”。
PPT5:告别了两位朋友,小老鼠继续往前走,这次它遇到了小刺猬。(提问:它会怎样问呢?谁来学学看?如果你是小刺猬会怎么回答呢?)
小结:小刺猬的纽扣上有六个洞眼,所以不是小刺猬的纽扣。
PPT6:看这次小老鼠遇到了谁?(大象和小虫)小老鼠说:“大象、蟋蟀你们好,我捡到一颗纽扣,是你们丢的吗?”(提问:你觉得纽扣可能是它们丢的吗?为什么?)
小结:大象和蟋蟀看了看自己的纽扣,都摇摇头,“这不是我们的纽扣”。
PPT7:小老鼠问过了所有的朋友,可还是没找到纽扣的主人。小老鼠只好拿着纽扣回家了,妈妈给它做了好吃的点心。小老鼠一抬头,突然发现:咦?妈妈的衣服上怎么少了一块纽扣。(提问:小老鼠是怎么问的?我们一学学它的话。)
小结:妈妈说,“你把纽扣放上来,试试看对不对”。
PPT8:“小宝贝,谢谢你!你真是个爱动脑筋又会帮助别人的好孩子。”说完妈妈还在小老鼠的头上亲了又亲。
二、幼儿操作
播放PPT9:
1、师:故事结束了,可故事里的动物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纽扣,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集体操作
师:桌上有许多的纽扣,你们每人都去捡一颗,看看自己拿到的是什么样的纽扣,和旁边的朋友说一说,然后每人找一张图片,帮动物把纽扣装上去。
3、验证讲评
师:你们拿到的是一颗什么样的纽扣?你们把纽扣送给了谁?我们一起看看对不对?
反思
整个活动中我都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由于活动的情景性比较强,幼儿们在整个活动中都很投入孩子们很喜欢故事的内容,能跟着小老鼠一起寻找纽扣的主人有积极表现的欲望。多媒体辅助法等适宜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仔细的观察图片内容,帮助小老鼠一起寻找纽扣的主人,又通过白板课件,增添活动的乐趣。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14
一、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互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过程。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四座城堡图,四幅画、数字1-7、符号+、-、=。
2、人手四幅图片,笔、鞭炮四串、自制金牌、银牌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开火车
以前我们玩过数字5、6的开火车游戏,今天,徐老师带大家要玩数字7的开火车游戏。
嘿嘿!我的火车一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
嘿嘿!我的火车6点开。(集体、个别)
2、情境感知---看图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法.
你们看,火车已经把我们开到城堡王国,一共有四座城堡,有绿颜色、红颜色、黄颜色、蓝颜色四座城堡,这么漂亮的城堡你们想不想进去参观参观啊(电话响)是城堡国的国王打来的,说这四个城堡里分别有三副图片,请我们小朋友分别用三句话来讲述图上的事情,要是谁能正确的说出这事情的话就能顺利的进入城堡。你们愿不愿意来说一说(愿意),那好,就请我们小朋友开始去说一说吧。
1)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
(1)问:请你来说一说,你选择到了什么颜色的城堡?里面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树上有一只鸟,又飞来了6只鸟,树上一共有7只鸟)集体验证,并集体把这件事讲述。
(2)分别请到其他颜色城堡的小朋友来讲述(得到大家验证后,再集体讲述)。
小结:呀,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能把四个城堡里的事情讲的很清楚了,国王还夸我们都是最聪明的小客人呢。赶快表扬表扬自己。
2)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
(电话再次响起),又是城堡国的'国王打电话给徐老师,说,它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刚才是让小朋友分别讲了四个城堡里的事情,现在让小朋友根据刚才讲的事情分别用一道算式题把它记录下来。
1)交代幼儿操作要求
2)集中提问:这件事你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边记这道加法算式。(1+6=7)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依次类推,分别得出其他三个算式。6+1=7、7-1=6、7-6=1。再次把算式认读两遍。
3、体验理解---互换规律
1)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小结:1+6=7、6+1=7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 +1=7。我们把它称做为朋友题。同样看到7―1=6,马上就想到7―6=1。我们也把他们称做为朋友题。
2)练习互换,老师拿出题卡,请我们小朋友马上说出他的朋友题是谁?1+6=7(6+1=7)、7-1=6(7-6=1)
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
游戏规则:
(1)每个鞭炮里面也藏着一个算式题,要是谁能把算式答对,鞭炮就能放的很响,而且还能得个小红花,同样,要是没能把算式答对,鞭炮就放不响。
(2)每次请每队选一个小朋友参加进行比赛,看看到最后那队得到的小红花最多,那么就能得到金牌。
小结:颁发游戏中金牌得主、银牌得主。
四:活动结束:
带小朋友进入城堡跳舞。
五:活动延伸:
1、 继续探索7的第二、第三组加减。
2、利用区域活动,进一步巩固看图列算式。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15
活动
一天早晨,欣欣小朋友一来幼儿园就拉着我的手,让我看她的衣服,原来妈妈给她买了一件新毛衣,上面还有三只小猫的图案。我说:“真漂亮,还有三只小猫呢!”小朋友一听都围过来,七嘴八舌的说起自己的衣服上的图案、颜色。于是,我抓住了这契机,结合《新年好》的主题,将认识图形、序数和排序等知识融合在一起,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服装,复习巩固图形、序数等知识。
2、幼儿初步运用图象,图案进行装饰。
3、在多次操作中,学习排序知识,掌握排序规律。
4、感受节日气氛,在装饰服装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美感。
物质准备:
1、纸制衣服5件(装饰好的1件,没有装饰的4件)
2、剪好的图形、图案若干。
3、胶水、棉签、纸巾、毛巾。
4、磁带。
经验准备:
幼儿已经认识各种图形和图案
活动过程:
一、通过欣赏服装,复习巩固图形、图案以及数、序数的相关知识。
1、小朋友们,要过年了,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们买什么礼物呢?(幼儿自由回答)
2、小兔子的妈妈也给小兔子买了一样礼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幼儿自由回答)你们猜对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装饰好的衣服,请幼儿观察)
3、你看见小兔子的新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和你的衣服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的衣服上有什么?小兔子的衣服上都有什么?你认识他们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幼儿自由回答,并说出小兔子衣服上的各种图形、图案的名称,复习点数、序数等方面的知识)
二、引导幼儿运用图形、图案进行装饰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辅助老师扮演小鸭子),小鸭子也带来了鸭妈妈给他买的新衣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观察小鸭子的新衣服)
2、小鸭子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什么?(小鸭子的衣服上什么也没有)小鸭子也想把衣服变得像小兔子的衣服那样漂亮,可是怎么办好呢?(引导小朋友帮助小鸭子装饰衣服)那我们就来当个小小设计师吧,为小鸭子设计衣服吧!
3、幼儿分小组运用准备好的图形、图案进行装饰。
4、教师观察、辅助。(引导幼儿进行装饰的时候,注意胶水的.使用,保持小手、桌面和小鸭子衣服的整洁)
三、在操作中,让幼儿找出排序规律。
1、请各组的小设计们展示为鸭子设计的衣服,大家互相评价。
2、你们觉得小朋友设计的衣服怎么样?有没有小兔子的好看?为什么?(小鸭子衣服上的图形、图案很乱)那小兔子的衣服呢?(图形、图案都很整齐)怎么整齐的呢?(引导幼儿发现并找出排序的规律)
3、我们再来动手设计一次好吗?
4、幼儿再次动手设计。(教师放音乐)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幼儿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06-13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数学教学设计01-06
数学教学设计02-19
《数学》教学设计06-27
幼儿园数学教学设计(精选6篇)05-2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0-06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10-0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