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11到20教学方案设计

时间:2024-08-21 09:09:02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数学11到20教学方案设计2篇(实用)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11到20教学方案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11到20教学方案设计2篇(实用)

数学11到20教学方案设计1

  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做好了准备。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到20,对11~20各数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下两点:

  1.注重创设情境,在乐中学。

  小学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节课的内容都是抽象的数,单凭老师讲,学生一点兴趣也没有。在教学中设计了用摆小棒数数的方法,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学习11~20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它们的组成,并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和课件演示,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2.注重动手操作,在玩中学。

  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如在理解计数单位“十”,建立“十进制”的概念时,把12根小棒作为研究材料,借助小棒,把抽象的数具体化,围绕中心问题“你认为哪一种摆法能很快地看出是12根小棒”,学生进行积极地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汇报摆的方法: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5根5根地摆;一边摆10根,另一边摆2根;把10根捆成一捆和另外的2根等5种摆法。学生各抒己见,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感知到理解,再次借助小棒动手操作,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运用转化理解10个一是这一捆,1个十也是这一捆,经历10个一是1个十的知识形成过程。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2个十是20。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73页主题图。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分别数出来吗?

  (1)苹果有几个?(2)石榴有几个?(3)桃子有几个?(4)梨有几个?

  橘子、香蕉这些比较少。但是,小棒、球、正方体比较多,我们要细心数一数。(学生分别数出小棒、球、正方体的个数,并汇报)

  师:我们在前面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来学习比10稍大一些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数物体的个数,引入11~20各数的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1。

  师:以前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的时候,同学们都习惯用小手指来帮忙,可是今天学习比10稍大一些的数,小手指不够用了,老师请来了小棒来帮助同学们学习。

  1.动手操作。

  (1)请同学们1根1根地数,数出10根小棒,想一想怎样摆就可以让大家一眼看出你摆的是10根小棒。(学生操作,可以捆成一捆)

  (2)提问:这一捆是几个1根呀?是多少根?(是10个1根,是10根)

  教师说明:1个十里有10个一,10个一就是1个十。

  2.合作探究。

  师:你认为哪一种摆法能很快地看出是12根小棒?为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汇报做法。

  预设 生1:1根1根地摆。

  生2:2根2根地摆。

  生3:5根5根地摆。

  生4:一边摆10根,另一边摆2根。

  生5:把10根捆成一捆和另外的2根。

  小结:摆12根小棒时,先捆成一捆小棒,是10根,再加2根就是12根。这样的摆法表示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12,看起来比较清楚。

  3.拓展延伸。

  (1)让学生根据12的摆法,快速摆出11、13、18、19各数。

  (2)学生动手操作。

  (3)你觉得20应该怎么摆?为什么?

  预设 生1:在刚摆完的19根后面再放1根。

  生2:20根就是2个10根,把10根捆成一捆,放2捆,这样就能很快地看出来。

数学11到20教学方案设计2

  教材分析:

  本节课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2-83页例1主要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后面20以内的进位加法做好铺垫,也为下学期100以内乃至更大数的认识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前一阶段时间的学习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和已经积累了一些认数经验。通过数一数、读一读等活动,要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和“十”。初步理解一“10个一是一个十”。直观感知11-20个数的大小和顺序。对学生来说,计数单位是离生活比较远的,也是最为抽象的,所以是难点。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从而发展数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数数、读数等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知道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能正确认读11-20各数。

  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认数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感情。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10个1是一个十”,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

  教学难点:

  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初步渗透十进制。

  教学准备:

  铅笔、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创设情境: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熊,今天它特别高兴,因为小熊的文具店开业了。瞧,店里有好多漂亮的铅笔呢。小动物们都来了。

  2、游戏:我是小小售货员

  师:今天开业,小熊太忙了,谁来帮帮小熊,当给小小售货员。

  小松鼠说:我要买一枝铅笔。

  小兔也来了:我要买5枝铅笔。

  (设计意图:创设小熊文具店开业的情景,抓住学生乐于助人的心理特点,开张小小售货员的游戏,既复习了旧知,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1.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1)提供探索机会

  师:小松鼠刚走,大象伯伯走了过来。他想考考小熊, “小熊,我想买10枝铅笔。” 小熊有点为难了,他该怎么拿呢?谁愿意来帮帮小熊?

  (无论学生先出现哪一种,师:还有不同的拿法吗?)

  (2)比较中体会新知

  刚才,咱们有的小朋友是从笔筒中数出10枝,还有的小朋友是直接拿一捆。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呢?

  师:大家都喜欢直接拿一捆,那一捆是不是10枝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果然是10枝,把10枝铅笔捆成一捆,这样拿起来很方便。

  (3)抽象建立新知

  师:小朋友,你会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吗?(学生操作)

  师:(手拿一捆)谁来说说这一捆里有几个一根?(板书:10个一)

  我们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这1捆就是几个十?(板书:1个十)

  (任意拿学生的1捆)师:他的这一捆是几个十?(另外一捆)这一捆呢?

  每个人说说你的一捆是几个十?

  (出示一捆教具)看,老师的这个也表示1捆小棒,这一捆也是几个十呀?里面有多少个一呢?对,我们就说10个一是1个十。(完善板书齐读。)

  追问:那反过来,1个十里面就有几个一呀?

  小结:以后我们看到这样的一捆小棒,不用一根根地数,就知道一捆有10根,就是1个十。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捆一捆、拿一拿等活动,自然形成“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生动,易于学生接受。并在比较中,让学生领悟到10根扎成一捆可以使数数显得方便,初步渗透十进制。)

  2.认识“十几”

  (1)实践操作,初步体会

  小鹿走来了:“小熊,我要买12枝铅笔。”

  师:这次谁来当小售货员?这么多,看来同学们都是乐于助人的孩子。那我们用铅笔,在你的桌上摆出来。不过老师有个要求,比比谁摆的能让人一眼看出是12根。

  比较:这几个小朋友的不同摆法,你看得懂吗?你觉得哪一种能让人一眼看出是12根?为什么?

  小结:哦,象这样左边摆1捆,右边摆2根,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2根。

  (2)摆摆说说,深化认知

  ①学生摆十几,并说说怎样摆的。

  师:你想不想也用这样的方法摆出一个十几呢?老师说一个数,比比谁摆得快。11、13、16(指名摆、说)

  ②同桌活动

  左边的小朋友先说一个十几让右边的小朋友摆,然后右边的小朋友再说一个十几让左边的小朋友摆,同桌两人都摆好了就坐直,比比哪桌的小朋友合作得最好。

  汇报:指名一桌汇报。

  现在咱们反过来,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其他的小朋友来猜你摆的是多少?

  (3)提炼升华

  师:你发现了吗,刚才咱们摆的十几,都是怎么摆的呀?

  小结:对了,一捆和几根合起来就是十几。

  3.认识“2个十是20”

  请小朋友们摆19根小棒。

  请小朋友们从盒子里再拿出一根添上去,多少根了?(20根)

  怎样摆就能让人一眼看出是20根呢?(把10根再捆成一捆)

  师(2捆):为什么就是20了?(一捆是1个十,2捆就是2个十)

  师:对,2个十就是20。(板书:2个十是20。)齐读。

  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哪些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从19到20是学生思维上的一次跳跃。通过摆、添、捆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对“10个一是1个十”的建构更加透彻。)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抓一抓,猜一猜

  2、看一看,读一读

  我们今天所学的数,在直尺上能找到吗?在直尺上找到这些数,从0数到20;从7数到17;从11数到20;12后面的一个数是几 ;18前面的一个数是几;和16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你会2个2个地数吗?5个5个的呢?

  3、估一估,数一数

  出示草莓图:猜一猜有多少个?一起数,数到10个时可以怎么样呢?(圈起来)你会用这样的方法数草莓吗?83页数一数。还有呢,有一些雨伞,猜猜多少,同样的方法数一数。

  4.看一看,说一说

  ① 公交站牌。

  小华放学都是自己坐公交车回家,看看这是她要坐的公交车站牌,你知道她要坐多少路?(18路);

  ② 红灯读秒。

  他上了18路公交车。走到十字路口碰上红灯,还有多少秒?(12秒。)

  师:等红灯的时候数是怎么数的呀?我们一起帮着数一数。

  ③电梯间楼层标志。

  师:终于到楼下了,他进了电梯间,他所住楼房共几层高?猜猜他住在几层?(用高了或低了进行提示、13)

  (设计意图:练习形式丰富多样,通过猜一猜、数一数、圈一圈等活动巩固新知,让学生充分感受数的意义,形成良好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活动拓展,全课小结

  1、从数学书上数出10张纸,捏一捏有多厚;再数出20张纸,捏一捏有多厚。跟10张纸的厚度比一比。讨论:两次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2、结束语: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什么?11-20这些数,在我们的尺子上有,在我们的书上有,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有这些数。请小朋友们课后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和思考,这样我们就会越来越聪明。

【数学11到20教学方案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11到20教学方案设计06-21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4-15

认识11到20的教案02-02

一年级数学《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01-16

认识11到20的教案15篇02-02

认识11到20的教案(15篇)02-04

认识11到20的教案(合集15篇)02-04

数学教学总结(精选20篇)03-02

数学教学反思(精选20篇)03-06

11-20数的组成教学反思 认识11~20各数教学反思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