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推荐度:
-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村居》教学设计实用(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村居》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村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的感情,感悟古诗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1.猜谜引入: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生回答。出示谜底:风筝。
2.引出课题:是啊,春天来了,天气暖洋洋的,如果这个时候能到田野里去放风筝,那真是一件太开心的事啦!古时候,有一位诗人叫做高鼎,他居住在农村,他在田野里散步的时候,看到了非常美丽的春色,还看到了一群正在放风筝的孩子,于是他便写了一首诗,诗题就是:村居。(板书课题)
3.学生朗读课题,并说说“村居”的意思。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自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检查自读情况,课件出示生字,教师指导认读生字。
三、诗画结合,读中感悟(诗之美,画中悟)
1.师: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这首诗里藏着一幅画,细心的小朋友只要认真读诗就能发现它,大家可以边找边画。
2.找生回答,师和学生在黑板上共同把画完成。
四、品味诗句,朗读悟情(诗之韵,读中品)
1.师:(观察黑板上的画)你们看,在我们的认真观察、共同努力下,一起完成了这幅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大家看着这幅画,再读读古诗,看一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学习前两句诗。
(一)生回答诗中描绘的'景物:草、莺、柳(教师板书)
(二)通过播放课件图片,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语;
草长莺飞拂堤醉春烟
(三)师指导学生朗读前两句,突出重点词,指导读法。
3.学习后两句诗。
(一)(出示课件)师:你们瞧,图中的孩子在干什么?(板书:儿童)
(二)你们放过风筝吗?
(三)哪个字最能看出孩子们特别着急放风筝呢?看着乡村的孩子们快乐的放起了风筝,此时此刻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学生交流并回答。
(四)指导朗读,体会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五)总结并板书:爱春天赞春天
五、品读全诗。
出示风筝动画,跟随着音乐,边做动作边吟诵全诗。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一)师:除了《村居》,还有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说一说。
(二)课件出示咏春的诗句,学生朗读。
(三)布置作业:请大家课下再找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并画一画。
七、板书设计
村居
景:草 莺 柳
当场作画
}爱春天
人:儿童
《村居》教学设计2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春天是一首歌,春天是一幅画,春天还是一首诗呢!清代有位大诗人高鼎,写下了一首有关春天的诗《村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讲读古诗
1、读题。
谁来读读题目,给“村”字组组词。齐读题目。
2、出示古诗。
自读古诗,指名读。
生评,再读。师范读,生齐读。
3、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是春天的?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春烟、
指导:
拂堤杨柳:春天来了,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柳条长长的,像小姑娘的辫子。长长的辫子垂下来,被风一吹,就飘拂起来了。
春烟:春天的'时候,山上空气潮湿,树林中常常有薄薄的雾气笼罩,远远望去,像雾又像烟,所以,叫做春烟。
二月天:农历二月。
醉:陶醉。
4、小朋友的本领真大,在文中找到了春天。老师也找到了春天,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老师找到的春天?
多媒体出示一张张图片。
师述:春天来到了竹林里,春笋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春天来到了小池塘,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春天来到了梅花山,满山的梅花开放了,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剔透,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春天来到了草原,草原铺满了新绿;春天来到了果园,梨花、杏花、桃花都开了,引来了蝴蝶和蜜蜂,真是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天来到了校园里。看,小朋友们个个书声琅琅,难怪人们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真美啊!
小朋友,此时此刻,你是否已经被这美景所吸引了呢?再来读读“陶醉”这个词。
读读一、二两句诗。
5、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孩子们又会干什么呢?请小朋友读读三、四两句诗。
你读懂了什么?
“散”,给它组组词。在这首诗里,散是什么意思呢?引出“归”、“纸鸢”。
放学回家,天色还早的话,你会干什么呢?和其他同学做什么游戏呢?
介绍“纸鸢”。(介绍一下南通的哨口板鹞,边看图边介绍)
6、在这美丽的春天里,处处春光明媚、莺歌燕舞,处处鸟语花香、春意盎然,小朋友在广阔的田野里放着风筝,心里高兴极了。人们居住在这里,生活地多么幸福这就是田园生活,这就是乡村生活。因此,诗人高鼎将这首诗取名为《村居》。
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
7、师范读古诗,指导学生朗读。
8、背诵古诗。
9、欣赏歌曲《村居》。
三、课后作业
背诵古诗,回家后收集几首有关春天的诗。
《村居》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
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1、正字音:
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
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1、学习一、二句:
①指名读第一句:
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②指名说,老师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③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④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⑤全班读第二句。
⑥看课件师配音说:
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卷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⑦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⑧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⑨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
河堤/杨柳/醉/春烟。
⑩全班齐读一二句。
2、学习三、四句:
①指名读。
②老师解释:
“纸鸢”就是指风筝。
③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
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④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⑤男女比赛读。
⑥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
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村居》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这首古诗,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抓住诗中重点的词句,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春天的知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古诗说明
1、诗意描述
《村居》写的是诗人在农村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兴致勃勃地放风筝。
2、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诗人,以写自然景物见长。
二、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学生读准字音。
指导学生读准“莺”“拂”“鸢”“长”
“长”是多音字,此处读“zhǎng”
三、释义
这首诗的意思是:阳春二月,小草长出了新芽,黄莺鸟在天上飞舞,春烟轻轻擦过河堤边的杨柳,真让人陶醉;读书的孩童放学后早早把家回,赶快凭借东风放风筝。
四、背诵并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古诗诵读 村居
小草——新芽
黄莺鸟——飞舞真让人陶醉
春烟——擦过——杨柳
读书的孩童——回家——放风筝。
教学反思:略
《村居》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读顺古诗文字,读懂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进行有感情地诵读训练。
2、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置疑解疑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画意入题,激发兴趣
1、谈话:
同学们喜欢春天吗?回忆一下自己在春天里都有哪些活动?你当时的心情怎样?能说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2、学生交谈。
3、谈话:
老师这里有一幅关于春天的画,请大家按一定顺序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并说说看了画面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投影出示插图)
4、学生交流。
5、谈话:
清朝诗人高鼎在有一年的春天亲眼目睹了这一画面,并且有感而发作了一首诗,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村居》。
(板书课题)
6、齐读课题,解题。
二、初读古诗,感知文字
1、请同学们看着画面,听老师范读古诗,注意边听边想,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2、学生自己借助拼音把古诗读准确,并画出生字多读几遍,然后在小组内检查生字和古诗朗读。
3、小组选派代表全班检查古诗朗读情况并正音。
三、尝试释疑,读懂内容
1、这首古诗的内容比较浅显,同学们有没有信心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2、学生回答。
3、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古诗,充分利用手上的资料,看看弄懂了哪些词句的意思,并把小组同学学习中共同的难点找出来,全班共同解决。
4、学生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学习结果:
⑴拂:做动作帮助理解。
醉:联系生活经验(喝醉酒的样子)帮助理解。
⑵结合插图及生活经验理解句意。
6、让学生结合插图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谈听后感受。
(鼓励学生结合画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四、品味诗句,朗读悟情
1、朗读前两句。
抓住“醉”字,对照图画,联系往年见过的春日美景体会那种陶醉的感觉,然后将这种感觉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指名读。
3、朗读后两句:
谈谈自己放风筝的.情景和当时的的心情,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去读这两句诗。
自由练读。
指名读。
4、反复练习朗读:
指名读。
生生、师生比赛读。
五、合理想象,还原意境
1、播放音乐,教师根据诗意进行语言描述,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展开想象。
2、说说刚才你在自己的脑海中都看到了些什么?有何感受?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有创新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3、面对着这迷人的景色,如果你是一位诗人,你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学生回答)
4、那就让我们和诗人一起面对着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来吟诗一首吧。
学生起立,倒背双手,面对画面吟诵古诗。
六、课外延伸,深化拓展
1、如果你是一位画家,学完这首古诗后,你最想干什么?
(鼓励学生画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并融入自己独特的想象)
2、古人特别喜欢赞美春天,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春天的优美诗歌。请同学们课下每人搜集两首,练习朗读,准备举行“春天,我爱你”古诗朗诵会。
《村居》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尝试进行入情入境的品词。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词的意思,感悟不同词的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比较诗词。
板书村居,问:从村居你能联想到什么?(可以是景色,可以是古诗,还可以是学习过的文章)
(生交流)
谁来背背有关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过故人庄 游山西村 陆游 四时田园杂兴 孟浩然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师:同学们积累得真多,背诵得趣味盎然;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学习古诗。今天我们要新接触一类与古诗相似的体裁:词(板书清平乐)
师:范读全词。
师:大家都沉浸在词的美妙意境中了!也想来读一读吗?
生:自由地多遍地诵读词,随后指名多人次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多投入啊!读着这首词,你发现题目、语言形式上,词与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生1:诗只有一个题,而词的标题有两部分组成。
生2:我知道词有词牌名,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而它的题目是“村居”。
师:你真会发现,词牌名“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做词牌,照这个词牌写出的词,每首46字。你们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吗?
生3:诗只有一段,而词有上下两片呢!
生4:我发现诗中每句话的字数都是相同的,要么五字,要么六字;而这首词的每句话字数不同,四字、五字、六字、七字都有。
生5:我读着读着,感受到“小、草、好、媪”是押韵的,“东、笼、蓬”也是押韵的;看来,诗一般只押一个韵,而词可以有两个呢!
师:古诗每句字数相同,整齐划一;而词却是字数不等,读来倒另有一番丰富多变、节奏明快之感呢。想再读体会一下吗?
生:自由读,随后配古筝乐齐读。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及写作背景。读准节奏。
师:大家读的不错,谁来把这几个字读一读。 翁 锄 莲 低小 吴音 鸡笼 莲蓬
谁能把这几个字送入词中读一读!
师:“莲蓬”的“蓬”我们平时念轻声,这里为什么念pénɡ?
师:同学们,这里是诗词里和仄、押韵的需要。你们看,“小、草、好、媪;东、笼、蓬”。
师:词一般分上阙和下阙两部分,朗读时,上、下阙之间要停顿,我们来喘一口气作为停顿。(指导朗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齐读。
师:古人颂诗时往往还会有动作,(模仿古人摇头状)我们加进动作再来读一读。
师:读了几遍后,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生答看到的画面,教师就用视频出示画面,并要学生读相应的句子。
师:把几幅画拼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再仔细看看,画中好像缺少了什么?
师:放流水声。
生:少了溪水。
师:对。小溪怎么流的呢?
生:缓缓地流着。
生:叮咚地流着。
生:潺潺地流着。
师:说得真好。绿水村边绕,这溪水把几幅画连起来,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让我们在这潺潺的溪水声中再来读地读这首词。
师:谁来连贯的把所看到的.景色说一说。
师:在我们品读句子前,了解一下作者用写作背景,对我们理解文中情感有很大的帮助。谁能说一说。
三、品词读句,领悟情感
师:谁来用一个字概括一下你读后的感受?
师:最好能用诗中的一个字。(引导说“醉”)
师:“醉”字好啊,(板书:醉)村里的景让人都醉了,沉醉不知归路。这么美丽的村居,你是从哪句感受到的?
生:从“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感受到的。(出示“茅檐图”)师:读了这句诗,你看到什么?
生:我看到了又低又矮的茅屋,屋前还有一条小溪,溪上有青青的小草。(板书:茅)
师:如果你是一个大将军,一个大文人,一个被贬的高级官员,你看到了这样一座矮小的简陋的茅草房子,你会觉得有诗意吗?
(引导说:当时所处山村,草房和农村很和谐。)
师:青青草,作者为什么不写青呢?从这“青青草”你能体会到什么呢?(学生交流)
师:这还不够美呀,你试着把“低小”和“青青草”缓慢点读,语气再重一点。
师:多美呀!置身其中,你仿佛还能听到什么?
生:我能听到溪水声和小鸟的叫声。
师:好,那就请你伴着淙淙的流水声读一读。
生:朗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师:这两句把我们带进了幽静的山乡村野。来,大家闭上眼睛,用力吸气。说说看,你闻到了什么?(荷花的芳香、草香和泥土的气息
师:好,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都送到句中读出来。
生:(齐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师引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学生交流)
师:板书“媚”,这里面的媚是美好的感觉,你还能组个词吗?
(娇媚、妩媚、春光明媚、媚笑、媚眼)
师:这些词一般写谁的?
生:写年轻的女性。
师:相媚,相互说着有感情的话,带着浪漫的情调,一般写的是谁?
生:写年轻情人的。
师:“相媚好”什么意思?(相互逗趣,)
说的应该是年轻人相互说着有情趣的话,在这为什么用这词来形容才两口呢?(引导看图,他们喝了点酒,醉了)
师:想象一下,他们都会说些什么?
师:同桌合作,演演那对翁媪。
师:我们再来夸一夸翁吧。出示: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我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老头子,你也很能干,家里全靠你一个人劳动才能维持生活。老头子,你真能干,三个儿子全靠你来教育,家里的生活全靠你一个人。)
师:就是一对老夫妇,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絮絮叨叨的,在诗人的眼里怎么那么美好呢?
生:他常年在外打仗,他觉得很温情、很温暖、和谐。
生:他很羡慕他们的生活,他很想过这样的生活。
生:他发现家乡非常和谐,他觉得没有战争,在农村里很温馨,他很向往。
师:我们读到了各种感情、向往、自在、悠闲
师:我们再来读。
师:想象一下,辛弃疾略带着醉意,沿着一条小溪前行,忽然听到一阵吴侬软语,寻声看去,呀,原来是一对白发翁媪——读。
师:就是这样一对白发夫妇,亲热的坐在一起,喝着酒,聊着家常,多么悠闲、多么自在啊,多么恩爱的老夫妻呀---读
师:外面兵茺马乱,他们却能在这世外桃园过着平静的生活,么幸福的一对老夫妻呀!---读
师:老两口恩恩爱爱,悠闲自得,让我们也去分享他们的快乐。
生:(齐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这里的“醉”字仅仅是指醉酒吗?到底是谁醉了?
生:翁媪醉了,他们被美好的生活陶醉了。
师:是啊,面对这山清水秀的田园美景,翁媪怎能不醉?,他们又如何不醉?
生:作者。(是呀!面对这山清水秀的田园美景,看着这享受这温馨、惬意的天伦之乐的翁媪,又如何能不醉呢?)
师:我们在读的时候谁在陶醉?
生:自己。
教师:读着辛弃疾的诗,我们眼前也仿佛看见了那美丽的景色,看见了那相互逗趣的老两口。
师:谁来读?读出这种沉醉的感觉?谁再来沉醉一回。好的,还有谁来读?
师:让我们大家都来醉一会
师: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居呢?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温馨的村居。和谐的村居。无忧无虑的村居。充满亲情的村居。美好的村居。温情的村居。令人向往的村居。富有诗意的村居。清新秀丽的村居。和睦的村居
学生练笔:让我们一起把这个清新秀丽的村居,这对让人羡慕的老俩口写一写!(交流,个别学生读)播放音乐《最浪漫的事》
看着这一切,诗人不由的走进茅屋,问到:
师:老人家,您老高寿呀?(回答)那您一定儿孙滿堂了吧?(引导说出只有三个儿子)
师:那您的儿子在哪呀?一定功成名就了吧?
(引导学生三个儿子分别在干什么!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老实的乡下人认为只要健康,平安就是幸福)
师:您两老可真幸福呀!儿子这么勤劳,这么孝顺。您们真可以享清福了!你小儿子哪去了?
三个儿子你最喜欢哪个呀?为什么?
(引导说出小儿的调皮,天真可爱)
师:“卧”什么意思?
生:趴的意思。
师:带进诗中去读一读。
生:溪头趴剥莲蓬。
师: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趴”没有“卧”好,不生动。
师:还可以用哪个字?
生:躺、睡。
师:带进去读一读,好不好?为什么?
师:那你是怎么理解小儿是怎么卧的?可以是趴着,可以是躺着,还可以是侧着身子,想怎么卧就怎么卧,想怎么剥就怎么剥,怎么卧舒服就怎么卧。
你感受到了什么?(那种自由自在,悠然自得,天真活泼,)
师:这三个儿子当中,你最喜欢谁?说说你的理由!
师:你们认为作者又最喜欢谁呢?
师:不知不觉,大家已走进村居,真是“人在画中游”!同学们,作者看到这样乡村美景,看到如此和睦的一家人,你会想些什么呢?
生:这家人可真令人羡慕!
生:看到翁媪他可能想:自己晚年的时候能不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师:酒不醉人人自醉。经历了征战二十多年沙场的作者,他会怎么想?
生:要是人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多好啊。
生:要是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多好啊。
生:平安。
师:征战沙场,诗人最渴望的是什么?
生:没有战争。
生:国泰民安。
师:是呀!作者是多么向往这种老人能享受天伦之乐,儿女勤劳尽孝,小孩调皮无忧无虑的平静生活呀!多么希望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呀。 “醉在村居”,这不仅是作者也是所有人的精神家园。
四、指导背诵
师:这么好的词想不想记住?
生:想。
师:大家看,这首词先写景,后写人,先写老,后写小。理清顺序你会背得更快,练习背诵吧。 (先指名背诵,再全班背诵)
五、用心书写,表现作品美。
师:同学们,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宛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
很多书法爱好者都喜欢将诗词作品作为书写内容,在语言文字美,诗词意境美基础上增添一份书法美,今天,让我们也来当书法家,从我们的字里行间给作品锦上添花。 下发钢笔字专用书签,生书写作品。
板书
清平乐村居
茅 青
媚
醉 锄 向往平静
织 国泰民安 剥
《村居》教学设计7
【教材简说】
《村居》是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4课的两首古诗之一,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它描写的是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风杨柳,令人陶醉。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着风筝,放飞着快乐,放飞着希望。良辰美景配上快乐的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风华少年,意境多么悠远。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古筝曲《高山流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⑴ 学生练读。
⑵ 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烟”前鼻音,“醉”“散”是平舌音,“忙”“童”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
2、学习一、二句:
⑴ (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⑵ 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
(板书:?)
我们一会儿再解决这个问题。
⑶ 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⑷ 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
拂、醉(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⑸ 指导读:
河堤/杨柳/醉/春烟。
⑹ 老师配乐读一、二句,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了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充分地说)
⑺ 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⑻ 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
⑼ 配乐全班齐读一二句。
3、学习三、四句:
⑴ 指名读三、四句,读后,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⑵ (多媒体出示孩子放风筝的画面)
指名说诗意,理解“纸鸢”,指导写“忙”字。
⑶ 请你谈谈自己放风筝时的心情,把自己想象成图中那几个刚散学归来的小孩,请你欢快地读三、四句,读出心中的喜悦。
⑷ 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练习朗读全诗,然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准备比赛读。
2、比赛读,其余同学当评委。
3、配乐背诵,边背边想象在美丽的春天里快乐的生活。
五、解疑
1、这首诗我们先读到这里。还有一个小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呢?
(老师指板书)
“草长莺飞二月天”为什么不说“二月天草长莺飞”?
2、请同学们按“草长莺飞二月天”读一遍,再按“二月天草长莺飞”读一遍,看看怎样读更好听。
3、让学生写出“天”“烟”“鸢”的拼音,然后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
(韵母都是 ān)
4、小结:
你们说得真好!他们的韵母都一样,这样写诗,听起来特别好听,特别有味道。如果换成了“飞”字味道就差了。
六、扩展活动
1、(配乐)自由动手绘画。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想画下来吗?)
2、评析学生作品:
(实物投影打出)
【板书设计】
村居
草长/鸟飞/二月天,? tiān
拂堤/杨柳/醉/春烟。 yān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yuān
《村居》教学设计8
活动目标:
1.采用古诗配画、赏画吟诗的形式把幼儿带入诗情画意的境界,激发孩子对古诗的兴趣。
2.通过古诗新唱的方法,让幼儿加深对古诗内涵的理解。
活动准备:
1.画:咏柳、惠崇春江晚景。
2.简笔画,毛笔,字卡。
3.背景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理解古诗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咏柳、惠崇春江晚景。
1.边出示图画边让幼儿猜猜这是画的哪一首古诗。
2.集体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咏柳、惠崇春江晚景
二、新授古诗《村居》
1.图文并貌地理解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2.边画边念儿歌,把孩子带入诗情画意地境界。“早春的二月,田野里长满了绿幽幽的青草,小黄莺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嫩绿的柳条轻轻地拍打着堤坝,啊!春天陶醉啦!”“你们知道我画的是什么季节吗?”
3.“是早春的二月有些什么呢?”学学:黄莺是怎么飞的,青草是怎么长的,杨柳是怎么拍打的,
4.“春天真是太美了,还有一句好听的诗句呢,我们一起听: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老师有感情地朗诵加动作)“你听到了什么?情用刚才的话来说说?”
5.仔细听第二遍: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边朗诵边出示字卡。
三、游戏:字图配对。
1.谁能把字卡放在相应的图片下面?找找、圈圈。草、莺、柳、堤。
2.我们一起把这句好听的诗句演一演,说一说。练习2~3遍。
3.图文并貌地理解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那么优美的春景中还会有谁呢?请你们仔细看边画边放背景音乐。小朋友又称之为儿童。这些儿童在忙些什么呢?
5.那么秀丽的春景加上儿童在放风筝真是令人陶醉,我又有两句诗句送给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四、完整欣赏
1.我们一起就来欣赏这位高鼎老爷爷给大家带来的《村居》。
2.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朗诵一遍,把你们刚才的感情加进去。
3.你们朗诵得真好,有的儿童还用了动作了,现在一起吟诵给后面得老师听好吗?
活动反思:
《村居》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诗句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春景图,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
我在教学中首先从古诗的题目入手,让幼儿理解《村居》的含意,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到的春天的情景。那么诗人看到了什么呢?通过欣赏与古诗相关的图片如:小草、黄莺、杨柳、儿童、纸鸢等画面,借助这些画面来学习诗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在教学活动中重点不是要让幼儿学会背诵古诗,而是利用幼儿与诗歌之间的共鸣点,唤起幼儿对诗歌意境的感受。整首诗歌中最能引起幼儿共鸣的是最后两句,由于诗句描写的是幼儿的游戏和生活场景,由于贴近幼儿现实生活就能使幼儿产生共鸣感,它所传达出的欢快与喜悦也是最能打动孩子。孩子在喜欢上这首古诗的前提下再来理解、朗诵古诗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村居》教学设计9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2、借助朗读、想象、表演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 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4、重点难点:
1、给画配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给词配乐吟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原型启发,感知词文。
知道我的爱好是什么吗?
老师知道许多同学喜欢中国画,也有许多同学在学中国画,所以老师今天特意带来了一幅中国画和大家一起欣赏。 出示课件
2、来,大家都来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景物?( 茅屋、荷花、老翁等 )
如果请你给这幅画起个名字你打算起什么?( 田园牧歌、农家生活、村居)
3、这幅画就是根据宋代诗人辛弃疾写的著名的词《清平乐 村居》画的(板书课题)。“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除了“清平乐”这个词牌名,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4、 四年级我们学的《卜算子 咏梅》还记得吗?齐背。
5、《清平乐 村居》的作者也很了不起,你知道是谁吗?请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简介辛弃疾(我国宋代著名的诗人,一生主张抗金北伐,他的诗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热情,在晚年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排斥,得不到朝廷重用,就隐居在江西上饶地区,在那里生活了20年。在这段期间,他深深地爱上了农村安详、宁静的生活,写了许多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这首《清平乐 村居》就是在那时写的。
5.初读古词。
(1)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多读几遍,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① 同桌互读。②分男女生赛。③齐读。
6、 读了这首词后,你有什么感受?
老师这里有几首曲子,你觉得配上哪一首比较合适?说一说,为什么要选这首?
过渡:虽然都是名曲,但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看来,你们都是小诗人,都有诗人一般敏锐的感受力。老师相信,这首词的意思你们一定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出来。
二、分组互动,自悟诗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每句分别是什么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划下来。
2、质疑。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随机板书)
3、解疑。老师把这首词改编成了连环画,请学生认真看一看,想一想,根据这几幅图你能理解这儿的哪几个词语。
4、还有不理解的吗,如果有,你可以走下位置去向会的同学请教。
5、汇报。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6、这首词大概讲的`是什么呢?
7、通过刚才的交流讨论,同学们基本理解词的内容,那么辛弃 疾为什么写这首词呢:
8、朗读词,这次要求读流利。
三、朗读成颂领会诗情。
1、放声朗颂诗词,边读边想,你以为词中的那出最有情趣。
2、讨论那儿最有情趣?并练习朗读。
3、对话。小组合作,两位老人会谈到些什么?表演一下(随便找搭当表演)
4、学生表演
5、现在,你能把诗背下来吗?
6、背得真不错,诗人凭借仔细的现象和生动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这首词,通过这节课老师感到同学们也有着同样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老师把这首词改成了一本边环画,可惜,没有来得及给每幅画配上解说的内容,我想请同学们帮个忙。
四、给图配文,再现诗境。
1、伴着音乐,学生讨论,添加内容,教师巡视。
2、老师刚才发下去的图,可以组成三本同样的边环画,每本共六幅图,哪几小组拿到的是第一幅,请你们下去按顺序把其它五幅图找来合成一本完整的边环画。
2、把你的这本连环画,读给大家听听。
五、总结全文,朗颂古诗。
1、三本边环画出自今天我们师生之手,老师想带一本回去,其它两本想送给同学们,可是我到底送谁呢?
2、谁朗读的好就送给谁吧!
五、布置作业
选择一道自己比较喜欢的古诗,把它编成边环画。
《村居》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借助画面与注释,了解词的大意。
2、了解词的一般特征。
3、在多层次的诵读、想象、拓展中,感受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体悟词人对这种安宁生活的向往。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初识宋词。
1、知道今天我们学什么吗?(请一生回答)它是一首——词(学生接着说)。是的,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诗词”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相信同学们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词,老师想考考大家,老师说前半句,你们一起说出下半句。
2、屏幕出示:教师提供前半句,让学生接着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这些诗词连起来读一遍。
3、这都是描写农村生活的诗词。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驻足于农村,寄情于田园,用诗词表达自己对农村那份浓浓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板书:清平乐村居。“乐”这个字读yue,一起读课题。
4、清平乐,是词牌名。什么是词牌名呢?出示小资料:清平乐,词牌名。中国古代,诗人写成了一首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这旋律的名称,就是词牌名,它表示的是一种曲调,一种节奏。
清平乐,是词牌名,那么“村居”呢?——是这首词的真正的题目。所以在书写课题的时候中间空一格或者用间隔号,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词牌名和题目中间要略有停顿。一起再读课题。
二、自主初读,感知词韵。
1、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拿起课文,放开声音来读读这首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指名读。谁能一个人,放开声音读读这首词?谁第一个把手举起来我就叫谁?——读正确
预设: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中,有一个多音字——剥bao、bo(板书)
谁来读一读这个“剥”字?请把这个词放到句子中读一读。这里的“剥”是指把东西的外壳或皮去掉。那么,把香蕉的皮去掉叫——把花生的皮去掉叫——把莲蓬的皮去掉叫——。一起再读这个句子。
注意:“莲蓬”的“蓬”。
还有一个生字,谁来读一读——媪。连着前面的“翁”一起读。请你领着大家读一读。
4、注意了这些字音,谁来把这首词连起来读一读。这次要求看着屏幕读。(屏幕出示)
5、指名读。教师指导:读通、读正确并不难,但是,同学们,读词跟读诗一样要慢点,如果能稍加停顿,那就能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了,比如说吧, “茅檐/低小”,哪里停顿了,注意“檐”字的声音——稍微的延长,这就叫绵音,读诗词就要这样读得停而不断。来,在位置上自己再练一练。大家一起读。
6、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除了题目外,诗和词还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了便于比较,我把这首词,变了个样。(屏幕出示)白发谁家翁媪和大儿锄豆溪东之间有一空行,说明它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词中叫上片,后一部分叫下片,朗读时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诗的每句话对仗都很工整,字数一样,而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一样。因此,词还有一个小名叫长短句。
7、分男女同学读,女同学读上片,男同学读下片。
三、品读赏析,感悟词境。
(一)想象画面,把握词意。
1、同学们,俗话说“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我们这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2、交流、反馈。
3、随机朗读、理解。(理解:吴音,他们是用什么语言聊天的)
4、连起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5、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这首诗的意思就明白了。咱们把自己的感觉、体会放到诗当中去,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
(二)品读词句,进入词境。
1、我们通过想象,基本读懂了这首词的意思。但是,还不够。有人说,一首好词就好像一壶好茶,越读越品就越觉得香气萦绕,韵味深长。所以,我们读词就要读到词人的内心深处去。那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吧。来,再读课题。——清平乐村居。
2、村居的“景”是怎样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读着这句词,你看到了哪些景物?首先看到的是——低小的茅檐。你还看到了什么?——青青草。读着“青草”我们就想到绿色的小草,那么读着“青青草”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多一个字我们的理解就更丰富了。谁来读读第一句。评价:你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这如茵的绿草。
同学们,你们还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联系最后一句话,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是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阵清风吹来还让人闻到一股——清香。
是啊,多美的画面啊,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淙淙的水,青青的草。我们一起读。
3、同学们,村居的“景”是美的,但,村居中的“人”更美。有哪些人啊?他们都是一家人(出示图片)。在这五口之家里,给你印象最深的,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人呢?
预设一、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谁来读读这句词?说说看,你为什么最喜欢小儿?那就把你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这句话中的“亡赖”在生活中听说过吗?那么在这句话里,你觉得“无赖”是这个意思吗?请你们再去读读这句话,你觉得哪个字写出了小儿的“无赖”呢?——卧。
这里的卧,它有一种姿势,趴着。趴是脸朝下,同学们,这个顽皮的小儿剥莲蓬还会有哪些姿势?一会儿趴着,一会儿躺着,真是悠哉悠哉。再想象,这个小儿还会有什么姿势?
请你们看屏幕,看看他的小脚丫在干什么?再想象一下,小儿剥莲蓬时的表情?脸上笑嘻嘻的,也许嘴里还嘀咕着什么?嘀咕着什么呢?看着他的晃动的小脚丫,看着他剥莲蓬的模样,送他一个成语?小儿真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是啊,想怎么卧就怎么卧,想怎么剥就怎么剥。可见,此小儿真乃——无赖。是啊,多么活泼、可爱、顽皮的小儿,谁能把小孩子卧剥莲蓬的童趣读出来。注意表情笑着读。
预设二、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小儿是那么调皮可爱,那么他的两个哥哥呢?谁来读一读。大儿子是那么勤劳、二儿子那么懂事、心灵手巧。
预设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除了这三个儿子,还有哪两个人让你们觉得很美?老爷爷、老奶奶。也就是满头白发的老年夫妻。
为什么老两口让你们觉得很美,你看都满头白发了,也许牙齿都掉光了,还美?美在何处——(老爷爷、老奶奶年纪都这么大了,但他们还互相逗趣、说笑,就像年轻人一样),用书上词说——相媚好。好一个相媚好,年纪都这么大了好这么相亲相爱的,是不是,有些惊讶,来,把你的理解送到句子中,读。——教师指导读,不仅你惊讶,辛弃疾也很惊讶,你看他都禁不住走进茅屋去问了。哪个词在问?(谁家)白发谁家翁媪?注意这个“谁家”,读出问的语气。
是啊,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这么恩恩爱爱,亲密无间。真是人老心不老哦。一起读这句词。
两位老人就这么坐着,笑着,聊着,心里那个美哟,你瞧,老两口几杯酒下了肚,话就多了起来,老爷爷望了望老奶奶,捋着胡子笑着说:老伴呀,;听着老爷爷的话,老奶奶也乐得笑开了花,说:老头子呀,(屏幕出示)。自己在座位上说说。
教师引导:同学们,老两口那个高兴呀,老爷爷笑着说:想当初咱们认识的时候,往事——历历在目,一晃就是——几十年了,现在咱们老了,虽然老了,可是孩子们却让我们——放心那,高兴那。正应了那句恩恩爱爱,白头偕老。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再读这句话。
(三)提炼词眼,沉醉词境。
1、哎,这里的'“醉”仅仅是指老两口喝醉了吗?——他们都陶醉了。
2、是啊,陶醉了。可是读书要联系上下文,从词的上片那句“茅檐低小”,你读出了什么?——他们家生活条件并不好,很贫困。是啊,生活并不富裕,可为什么老两口还那么乐乎乎的,还陶醉了呢?老两口到底“醉”在哪儿——请把你的想法简要地写在纸上。
3、是啊,生活贫困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心里的快乐、幸福,心里有多美,日子就有多美。怪不得,老两口都陶醉了,陶醉的只是老爷爷、老奶奶一家人吗?陶醉的还有谁?——作者。是啊,诗人辛弃疾,也深深地陶醉了,来,我们读出诗人那醉醉的感觉来。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读这首词的时候,还有谁陶醉了?——我们。来,让我们一起陶醉在村居的情景中。
4、配乐朗读整首词。
5、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生活?
四、拓展背景,体验词情。
1、同学们,一份温馨和谐、自在的乡村生活为什么让词人那么向往,那么沉醉呢?(板书:心醉田园);他在陶醉之余又会想些什么呢?老师相信读了这段文字,你会有深刻的感悟: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渴望收复失地,渴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一生都在为抗金而不懈努力。42岁时遭受投降派的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壮志难酬、报国无路是悲愤的,但他仍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业。
2、同学们,看了这段资料,我们想你们一定明白了辛弃疾为什么那么陶醉。此刻,看着这安宁祥和、温馨和谐的村居生活,辛弃疾感慨万千,他会想什么呢?
3、同学们,你们都说出了辛弃疾当时的心声。那就让我们把这份心声融入我们的笔尖,把这首词端正美观地书写在字帖上。
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村居》教学设计11
《清平乐·村居》
生活清寒贫苦,贫穷而廉洁守节
村居教学设计一等奖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
方志敏一直过着洁白朴素的生活,但是精神却是"富有"的
村居公开课教学设计
清苦贫穷但是内心平静
部编版四语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及反思
教学内容:教科书P2~3内容第一课
教学目标:
1、了解诗和词的区别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诵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
3、体会古诗词中表达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词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词人笔下的“醉”和“喜”,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1、同学们,开始上课了,前面我们运用了抓关键词的方法学习了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和《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那么,今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一首词。这首词可是最会打仗的秀才将军辛弃疾写的哦!
二、了解作者(观看短片)
为什么辛弃疾会被称为最会打仗的秀才将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视频介绍。
三、学习《清平乐.村居》
(一)区分诗和词的不同。看,这就是词中之龙的`秀才将军辛弃疾。他和著名的苏轼诗人并称“苏辛”,可见他的词得到了世人高度赞誉,《清平乐.村居》就是流传极广风格清新的代表作。这词和诗,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请同学一起小声诵读,认真观察吧!
A、题目不同:(词有两部分组成)
B、字数不同:每一句的字数不一样
C、格式不同
D、分上阙、下阙
1、观看视频学习
总结:A、词也是押韵的(上阙押ao,下阙押ong、eng)
B、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
2、理解重点词语(剥莲蓬、亡读wu),请同学们大声齐读下面词语:
3、请同学们听范读,注意节奏和停顿。(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好的春居图吧!请听范读,看看谁能听出这首词的节奏来)
(二)学习上阙: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翁媪?
1、请同学们抓关键词找出描写的景物、人物?(茅檐、溪上、吴音、翁媪)
2、醉是什么意思?(A、陶醉了B、喝着小酒,微微醉了)
3、醉在哪里呢?(A、醉在好听的吴地方言,B、醉在“相媚好”的语言中)到底是不是呢?4、让我们听听吴地的方言吧!完成下面练习、展开你丰富的想象:
答案
(三)、学习下阙: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抓关键词学习
动词特点:锄、织、剥可以看出大儿:勤劳能干,中儿:心灵手巧,小儿:淘气可爱(同学们真棒,相信大家已经能把古诗背下来了吧)
2、不同形式朗读(学生齐读,个别读、小组读)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大家也知道了诗和词的区别,接下来请同学们一齐背诵这首词吧!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词
2、完成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
读得“自然”。诵读的自然在于各个学习时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读,读出质量。悟得“自然”。联系旧知讲求自然,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地想起学过的诗句,在自然而然中享受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
附课后练习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完了第一课古诗,除了写好生字词,背诵课文等,接下来就是巩固练习了。下面的这套练习题不错哦!可以叫爸爸妈妈打印出来的,赶紧拿起笔吧!
附练习题答案
同学们写好后就可以对对答案,也可以自打打分,看看自己对课文掌握了多少了。分数不理想的同学也不要气馁,继续加油!分数优秀的同学也不能骄傲哦!再接再厉继续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村居》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学习一、二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5.全班读第二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六、板书设计
4 村居
草长/鸟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感知、体验、表达的阅读对话中,体会词的意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
【教学重点】在多层次阅读过程中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
【教学难点】理解“相媚好”,能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灿烂的明珠,诗的创作创作成就最高是在──那么词的创作成就最高的是在──宋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辛弃疾写的一首词。
二、初读课文,感知词韵
1、谁把课题读一遍。这个“乐”字还有什么读法?“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读课题时,中间注意停顿,再一起读一遍。
2、读到“村居”,我们就会想到农村,在你想象中农村是什么样的画面呢?我们就来读一读这首词,看看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什么样的'。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把每个字读正确了,读响亮了。哪个字读音没有把握的,自己先想办法解决。
3、指名读生字。再指名读课文,适时指导“剥”的读音。讲解词的上阙与下阙以及朗读。
三、精读课文,品悟词意
1、(出示插图)这首词朴实易懂,联系插图,哪些句子你自己就能读懂?
要点一:
读到“青草”,我们仿佛看到了绿色的小草;那读这“青青草”呢?多一个字我们的理解就更丰富了。来读一读这句话。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
再读这句话。
要点二:
古诗词的语言跟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不一样。“豆”是庄稼,真正锄的应该是草;“中儿”就是二儿子。你会怎么夸这两个儿子?读一读这句话。谁来说说这最小的那个孩子呢?这里的“无赖”是顽皮、可爱的意思,那从哪儿看出小儿子“无赖”呢?
指导理解卧剥莲蓬。你能把卧成其他的词吗?如“躺”“趴”“睡”。
比较一下这几个词,哪个更好一点。
“卧”字把时趴时躺时睡的小孩子写活了,更写出了他的自由自在,天真可爱。
把整个下阙读一读。
2、这首词还有哪儿你不好懂的呢?
要点:要一下子理解整句话是有点难度,看看这句话中有哪些词语你能读懂的?“翁媪”分别是图上的哪位老人呢?边看图边想象,你还能读懂哪个词语?
“醉”喝酒后有点醉意。
“吴音”:吴地的方言,这个地方在三国时期归吴国,所以称吴音。这里就是指老两口在说话,聊天。
那么他们怎么样聊天呢?理解“相媚好”是什么意思吗?
那么他们会聊些什么呢?
也许老爷爷会对老奶奶说:
也许老奶奶会对老爷爷说:
指导朗读。
3、这首村居描绘的是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画面。同学们自己再读读这首词,把这个画面在心中理理顺。我请个同学来读读这首词,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象,你按顺序分别看到了什么画面。
要点一:
谁来说说自己先看到的画面?这写的是五口之家的生活环境,在这首词里是怎么写的?不看书,你能把这句话说一说吗?
要点二:
你们还看到了什么画面呢?老两口恩恩爱爱,这首词中是怎么写的?你还看到了什么画面?记得词里是怎么写的吗?你看,我们用这想画面、说画面的方法,就可以试着把整首词的内容给记住了。
四、赏读课文,体验词境
1、那如果让你用自己的话来写一写这村居,你会选择哪个画面来写呢?那就赶快动笔写一写。
2、交流:
(好一幅清新秀丽的画面;老两口恩恩爱爱,大儿、二儿勤劳能干,小儿无忧无虑,好一幅安居乐业图!)
景美,人更美,在你眼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居生活?你们都说出了辛弃疾当时的感受啊!请浏览一段资料。
出示资料:
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十分渴望百姓能过上安定宁静的生活,一直为抗金而不懈努力,但却遭受*臣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这首词就在他被贬之后写的。
我相信,现在你们再读这首词,一定会有更加独特、深刻的感受。
(我听出了你的快乐、也听出了你对这种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3、我们读了这么多遍,我想这个村居也一定记在我们心中了。我们来试着背一背这首词,能背的同学就尽量背,实在记不住的也可以看一下书。师引背。这首词韵律很美,如果配上好听的音乐就更美了。请大家欣赏这首欢快的歌,可以一起打节奏、一起唱。
(欣赏歌曲。)
五、延伸课文,布置作业
《村居》教学设计14
预设目标:
1、教育学生要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2、展开丰富的想象,扩充古诗的内容,能口头作文,或是书面写作。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及诗歌(古诗、儿歌、歌曲等)
教学过程:
一、趣味拼图,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出示:柳树 太阳 房子 云朵 孩子 风筝 燕子
游戏:智力拼图
1.让学生点击鼠标,移动图片,将以上事物拼成一幅图画。
2.给这幅图取名。(例如:美丽的春天等)
3.你喜欢春天吗?能用一个词,或者一首歌,或是一首古诗,也可以是儿歌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吗?
二、学习《村居》
有一位诗人,他也和同学们一样,特别喜欢春天,于是,写了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当中,有谁的小脑瓜最聪明,能读懂读好这首诗。
1.出示《村居》:说说,看到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问的问题?
自学古诗,要求:读通古诗。认为比较难读的句子,难记的字,在古诗中做上记号。
2.再读古诗,要求:能找出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并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景物?并相机学习相应的诗句。方式:学习小组合作,探讨。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所得。
指导朗读古诗。同学们把春天说得那么美丽,让老师听一听,你们朗读得是不是也非常得美。朗读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指名读——齐读)
【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并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朗读光用劲是不行的,还得读出自己的感受。】
3.朗读得真不错!有同学说,老师我觉得单是朗读还不能把自己心里的快乐给表达出来,我还想动动自己的小手、小腿,给这首古诗配上动作,你们愿意试一试吗?(自由活动——指名表演比赛读——评价)
【熟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理解语言文字的最佳方法。让学生个别读、小组读、同桌读、集体读、比赛读等,让学生在各种读的`活动中读出古诗的韵味来。在初步感知整首古诗的基础上,配上肢体语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古诗的意思,在自己的头脑中能模模糊糊地创造出古诗所特有的意境。并且也适合低年级学生爱动的习惯。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之一。正确地使用评价,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是极为重要的。】
三、拓展《村居》
1.朗读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你觉得屏幕上的图画还可以添加上那些景物,可以使它变得更美?(绿绿的小草,各种颜色的花朵……)
3.擂台:今天老师想在这里摆一摆擂台,看看谁能看着这幅图,用自己的语言,来赞美一下我们美丽的春天,你们有谁愿意试一试吗?
【将古诗和口头作文结合在一起,以学古诗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的。设计擂台赛,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勇气,另一方面也给优等生创造机会,将学生闪光的东西呈现出来。学习语文需要有动力,学习语文也需要有想象力。而这一切需要教师的给予学生发展的机会和时间。语文课,更要照顾好学生的情绪,设计不同层次的“智力游戏”,刺激学生的大脑,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去学习,更主动地去探索。】
四、课外作业:
1.朗读古诗比赛。
2.收集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进行交流。
3.合作给古诗配画。
《村居》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3、通过古诗的学习,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领会诗句的内容,感悟诗句丰富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用具】录音带,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述:同学们,春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了,你能用哪些词语或诗句来形容一下春天。
(生自由说描写春天的词语或诗句)
二、学习新课
过渡: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关于春天的词语,特别是许多诗人赞美春天的诗篇。
1、引入课文: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清代诗人,高鼎。
(板书:清代高鼎)
诗人高鼎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发现了春天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于是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出示)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2、初读学习课文: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一读,看谁能很快地读熟。
(在读前,将“长”“鸢”的音、形讲一下)
⑴学生自由练读,把课文读通,读熟。
⑵同桌互读:
请你的同桌检验一下你究竟读得怎样了。
⑶指名读:
议:他读得怎样?你想请那位同学和你一起读?
⑷齐读。
3、理解学习诗意:
⑴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再好好读一读,你读着诗句,你读懂了些什么?
⑵学生自由说自己读懂的地方。
(字,词,句等皆可)
⑶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懂的:
(可适当出示挂图帮助理解)
全班议一议,说一说。
⑷春光明媚,勾起了诗人的游兴,但诗人在此处却仅仅写了几种景物。
春天里一定还有更多美丽的风景,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美丽的.春景。
(出示:多幅春天景色的画面)
⑸你看了这些画面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自由练说)
⑹春天是如此的美丽迷人,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诗的前两句,读出这种美丽迷人。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议),齐读。
⑺在这样的春光里,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你有没有放过风筝,心情怎样?
(快乐,喜悦)
⑻请你们读一读诗的后两句,读出你的那种心情:
指导朗读。
自己读。
指名读、议。
齐读。
让我们把这首诗一起记在脑海里,成为我们知识库里的一员。
(学生背诵课文)
三、领悟诗情
如果你也随着作者来到了这样的地方,你会听到些什么?看到些什么?闻到些什么?感受到什么?
1、学生自由练说。
2、指名说。
3、说写结合:
还有许多同学想说,那就让我们的思绪流淌在笔尖,把你想说的话都写下来。
4、交流写作的内容。
【《村居》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村居》教学设计01-14
《村居》教学设计01-15
《村居》教学设计优秀10-09
《村居》优秀教学设计07-26
【精品】《村居》教学设计优秀06-24
[优]《村居》教学设计优秀12-28
《村居》教学设计(15篇)04-26
《村居》教学设计15篇04-18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05-30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