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语文教案 推荐度:
- 高三语文教案 推荐度:
- 走近屈原语文高三下册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精选22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教案 篇1
教学重点
1、能运用比喻论证法和类比论证法来阐述道理。
2、能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3、学习作者凝炼的语言技巧。
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上京赴试,发动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往日本,一度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有接触。先后办《清议报》、《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
他也是一位著名学者,撰写了《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能字。
《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全文共十段,约三千多字。课文选录其开头两段及末尾一段,并作了适当删节。作者把封建古老的中国和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鲜明的对比,极力赞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针砭老年人消极保守的思想,鼓励人们发愤图强,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
文章从帝国主义者讥讽我中国为老大帝国开篇,接着点出老大之说是“日本人”“袭译欧西人之言”,这样就概括了东西方帝国主义者当时对中国的看法。文章先立起了批驳的靶子,然后马上用一设问句“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引出下面的反驳文字。作者标出姓名作答,以示尊重和负责。
重叠“是何言”,语气强烈,更足以表达愤激不平的情绪。段末一语“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是从正面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段,用老年人和少年人的不同性格和处事态度来比拟国家之强弱。开头两句,针对开篇“老大帝国”之说,以人之老少喻国之盛衰,挈领全段方案,而后列举、对比老年人和少年的种种不同性格。段末再标作者的姓名,庄重地指出:“人固有之,国亦宜然”,这既对前面列论人之老少的性格不同的内容作一概括总结,又自然地回到本段所论主旨,与段首句相呼应,且照应了“少年中国”这一论题。
第三段,指出造成今日老大中国是老朽者的罪过,号召和激励我中国少年为创建少年中国而奋斗,热烈讴歌少年中国的光辉未来。此段分两层阐论。第一层(从段首到“则国雄于地球”),阐明中国少年肩负建设重任。段首把文意转到建国立业上来,突出少年承担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首先从老年人、少年人活在世上的时间长短来说明少年人对建设未来中国的重要作用。接下去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等方面,竭力强调国家命运直接拴系在少年人身上。句子内容的排列,从小到大,从部分到全体,步步发展,并且合理运用反复、排比的修辞,使文章气势磅礴。第二层(从“红日初升”至段末),热烈讴歌少年中国。这一层用四字句写出,热烈赞颂我少年中国、中国少年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其中用了八种象征、比喻:以“红日初升”,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以“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发展的无可限量;以“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生动形象和“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巨大声威,以“鹰隼试翼,风尘吸张”的冲天气势,喻我中国少年创建的少年中国的'英姿;“奇花”“干将”两句,前者是歌颂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后者以刚刚磨砺过的无比锋利的宝剑比拟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中国少年;“天戴”“地履”句描写中国少年像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地球之上,雄视整个世界;“纵”“横”两句,一指时间之长,一指空间之广,为下句所表现的少年中国的“前途”展现了无比广阔的前景。
文章的最后,赞颂少年中国不断发展与天长存的壮美远景,讴歌中国少年永远向前的精神。“少年中国”“与天不老”,而“中国少年”则“与国无疆”,表现两者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的。这里,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歌颂为创建少年中国的中国少年,赞美有着无限壮丽前景的少年中国。语调高昂,给读者以巨大的震撼力量。
由于时代的局限和作者感情的影响,文章中也反映出作者对一些问题的片面认识。例如:作者把国民按老年、少年来区分并加以否定和肯定,把保守与进取,怯懦与豪壮,无为与有为等等,仅仅归结于老年和少年性格上的差异,把少年人全部看成先进,老年人全部斥为保守,并且把旧中国的衰弱,仅仅归根于官僚的老朽,这些认识并不完全符合实际,甚至有些偏激,对于这些提法都应历史地加以认识。本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1、自由运用语言,“纵笔所至不检束”。为了晓畅地表达思想,作者使用词语无所顾忌,不求雕饰,不以文害意。
2、务求说得详尽,不嫌反复强调。如第二段写老年人和少年人种种不同性格的对比、推论,以及老与少对比的比喻、象征句,都充分显示出梁文这方面的特色。
3、感情充沛,“别有一种魔力”。
本文便是这样。为了表达他那奔纵的思想感情,他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反复、重叠的修辞法,文章酣畅淋漓,热情洋溢奔放,如第二段运用重叠排比层层推进的手法,从正反两面加以反复阐发;又如结尾部分也是用重叠、反复、排比、对偶写法,在对称中富于变化,在整齐中饱含气势。
高三语文教案 篇2
一、作者简介
萧军原名刘鸿霖。又名刘吟飞、刘蔚林。笔名除萧军外,还有三郎、田军等。萧军于1907年出生于辽宁省义县下碾盘沟村(今属锦县)。1925年考入张学良在沈阳办的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学习法律和军事。1922年在哈尔滨化名“三郎”在各报纸上投稿为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家乡被日寇占领,人民遭受着苦难,自己也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遇到危险,于是和爱人不得不离开故土,辗转到了青岛和上海。
萧军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文坛的著名的“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是反映东北人民武装抗击日本侵略的名作之一。
二、东北作家群
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三、文章简介
《大连丸上》作于1935年,属于记叙抒情性散文。文章真实地记述了自己与爱人当初乘“大连丸”号轮船离开东北故乡时,在船上遭受汉奸盘查刁难、险遭不测的经历,写出了沦陷区人民的屈辱和愤怒,揭露了汉奸走狗的奸诈无耻,表达了对敌人的无比憎恨和对祖国的强烈热爱。
四、文章结构
分三部分:
1、盘问——即日寇的汉奸走狗对“我”的“问讯”。这是敌人刁难手段的第一步。
2、搜查——即汉奸对“我”携带物品的逐件搜查。是敌人刁难手段的第二步。
3、写紧张过后的期冀和脱离沦陷区以后的喜悦,抒发浓烈的爱国之情。
盘问——充满了奸诈凶狠的意味,千方百计想找出“我”的破绽(盘问的内容依次可分为去向、来处、职业、关系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亲属、证明材料,等等。)
“我”的回答则从容不迫。
五、鉴赏要点——语言特点
1、语言简洁,具有鲜明的动作性。
(文中对话多,这些对话由于是对立双方的意志、性格与心理的交锋,因而具有鲜明的动作性。)
2、语言情感色彩鲜明。
(对汉奸走狗的极端憎恨、厌恶、轻蔑,以及心灵的痛苦压抑和对祖国的强烈热爱,都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得到了具体的反映。)
通过“我”与汉奸走狗针锋相对的对峙体现出来。在对峙过程中,表明上看,汉奸走狗气势汹汹,横行无忌,似乎是“强者”;而“我”处处被压制,受欺凌,被百般刁难,似乎是弱者,但实际上,“我”在精神上、情感上则对汉奸走狗构成了一种“威压”之势,内心充实,无所畏惧,蔑视奸恶,从容应对。
具体体现在:
①对话当中,从容镇静,对答如流,表面上被迫应付,但决不示弱乞怜,表现出镇静有骨气。
②行动上,不卑不亢,敌人耍尽手段,自己则抱定宗旨,令汉奸无可奈何。
③当到达“祖国”后,则将压抑的情感,尽情地喷发宣泄出来。
高三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分析诗歌中“豹”这个意象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谈谈豹的象征意义。
三、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四、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朗读外国诗歌的兴趣。
[教学设想]
一、分组搜集里克尔的资料,组长汇总形成报告,主要了解作者的主要经历和写作此诗的时代背景。
二、诵读品味,体会感情。
三、阅读鉴赏,质疑讨论。对精彩的诗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对重、难点问题分组讨论,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想导入,激发兴趣。
引导题:说说生活在非洲大草原或原始森林的豹子过着怎样的生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抓住豹的野性美,自由,奔驰,凶猛,机警等特点描述,只要符合大自然中豹的特点即可。)
二、整体阅读,简述内容。
诵读并思考:假设作者笔下关在笼子中豹的就是你刚才想象中的那只生活在大自然中的豹,结合诗中所描写的内容,用第一人称豹的口吻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动,现在你就是那只被囚禁的豹。
(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作品的基础上,把握诗作的大意。进入笼中豹的内心世界,与作品作者对话。)
第一节示例:我不停的在这坚固的铁笼子里走动着,目光焦躁机警地在四处观察,寻找着突围的缺口。但是,这日复一日的走动、寻找,却始终找不到缺口。那坚固的铁栏消耗着我的精力和意志,摧毁了我的信心和希望。想想曾经的我生活在天高地阔的荒野林莽,但是现在却被这铁栏变成的蟒蛇死死地缠住了,心中的火焰熄灭了,只剩下极度的疲倦……
三、分析意象特点。
这首诗歌对囚困在铁笼中豹这个意象进行细致而逼真的观察和描绘,作者从哪些方面着力刻画豹的形象?作者笔下的豹身上有那些特点呢?
(作者抓住豹的心理和眼神刻画了豹的形象,下面从两方面分析豹的特点。)
1狈治鋈节诗中豹的心理有何变化?(提示:学生可从诗中抓住一些描绘豹的外貌和精神状态的词语进行分析。)
讨论交流:第一节中写在铁栏后来回走动寻找出路的目光,和那目光后透露出的内心世界:疲倦。第二节具体描绘了豹的脚步和身影,透视了豹那强大的力量和意志被困铁栏中的悲剧状态:昏眩。第三节中通过写豹的眼帘和四肢,描写了豹的雄心一现即消失的悲哀与无奈。
2北的眼神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引导题:
(1)诗人写关在铁栏里的豹子,为什么要选择从豹子的'眼神入手?
(2)第一节中,“缠得这般疲倦”中“缠”用的很传神,试分析好在哪里?
(3)第三节中,诗人再次写到豹的眼睛,第一节相比,你觉的豹子的眼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怎样理解“在心中化为乌有”这句话?(提示:“画眼睛”——抓住事物典型特征进行描绘。)
讨论交流:眼睛同样也是动物内心世界的窗户,诗歌正是抓住豹的眼神进行细致描写从而深入地刻画出豹的内心世界。第一节中豹的眼帘因“疲倦”而垂下,一个“缠”字形象地把铁栏比作是蟒蛇或柔软但越勒越紧的绳索,豹被束缚的精神和意志由疲倦、失望变得麻木。而第三节有时无声地撩起眼帘,好象在瞬间又一次获得意志和力量,似乎看到一副诱人的前景,它的四肢因此而变得紧张起来,好象要猛然跃起,冲出牢笼。但是当它看到周围的铁栏,以前的努力,刚才的美好景象都“化为乌有”了。
四、体会诗人情感,探究象征意义。
知人论诗,知世论诗。要体会诗人借豹表达的情感和在豹身上所赋予的象征意义,要从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和写作此诗的背景。
1毖生展示关于作者的资料,教师强调。
(1)奥地利象征主义诗人,是德语文学界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在诗歌艺术的造诣上,放射着穿透时空的日益高远的光辉。(2)寂寞而不正常的童年时代,暗淡而郁郁寡欢的少年时代,造成了他极端敏感而丰富的内心。(3)满怀理想的青年时代,却在巴黎体味着极度的贫困、人情的冷暖和世界的冷漠。(4)一生无家可归,临终死得既痛苦又孤单。(5)不幸中的万幸,1902年旅居巴黎,结识了大雕塑家罗丹,创作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诗就是在这一时期写的。(参见课后“相关链接”)
2弊髡呶什么要选择被囚困于笼中的豹作为抒情对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交流:作者借用关在铁笼里豹的形象,反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心活动。他们脱离群众,和当时的革命运动有很大距离,在窒息的社会的压抑下,感到无处发挥自己的力量,因而苦闷、彷徨,好像铁笼中的豹一样,被束缚在一个极小的圈中,以致“伟大的意志昏眩”。
3蹦闳衔诗中的豹象征什么?(提示:抓住被“囚困的自由、力量、美的悲剧”等意思发挥,可能有以下看法,学生只要谈出一两点就很不错。)
讨论交流:这首诗明写豹,实际上写的是人,豹就是人的象征,是诗人和像诗人这样的年轻一代的象征。豹的厌倦、苦闷、迷茫正是人的厌倦、苦闷、迷茫。豹的形象,可以有很多象征意义:可以是被束缚的自由和生命力,可以找不到人生出路的追求者,可以是被物质和世俗世界的围困的精神世界,可以是坐困愁城的英雄……可以象征所有胸怀大志的人处于被囚困状态的悲剧。
五、《豹》的艺术特色。
(可依照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程度,有选择的总结此诗在艺术上的成就)
1蹦馊嘶的手法。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拟想它的“疲倦”、“昏眩”,它的无奈、忍耐,它的厌倦、苦恼等等,这种比拟从外在行为一直深入到内在心理。比如描写豹的眼光,就如同把豹当成人来写一样。
2彼枷胫觉化手法的运用。豹在铁笼内无休止地走来走去,它从疲倦到厌倦,乃至造成铁栏杆外的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的丧失。它在铁笼里不断旋转,以至认识到这是一种“力之舞”,甚至在其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诗人把抽象的“力”和形象的“舞”、抽象的“意志”和形象的“昏眩”相结合,用具体的形象使抽象的观念获得感觉的手法,这种手法就被称为“思想知觉化”手法。
3毕笳鞯氖址ā(略)
4毙蜗蟮氖泳跻帐趸。诗人在形象刻画上,诗人追求一种客观、精确、雕塑般的效果。作者力图摒弃早年创作的感伤性和主观性,转向为现实的绝对的客观视觉创作为“劳动”的表现风格。也就随之产生所谓的“物诗”的效果。作家描写豹就如同画家、雕刻家去现场写生一样,在自然面前真实地工作。如“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等等。
六、写作借鉴,课外拓展。
(可在课堂作口语训练,也可课外练笔。)通过《虎》《豹》的学习,我们不但可从中领略到外国诗歌的艺术魅力,而且还能在写作上为我们提供很好的方法指导,比如:《虎》中惊人的想象力和富有气势的反问句等,《豹》中拟人化手法和象征手法的运用等。试选取自然界中你熟知的一种植物或动物,选用以上写作方法中的至少两种,写一段话,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并赋予某种象征意义。
高三语文教案 篇4
一、导入《西塞山怀古》:
以前同学们学过的“金陵五题”组诗里的《石头城》、《乌衣巷》,就属于咏史怀古诗。学生一起背诵这两首诗: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二首怀古诗的作者是刘禹锡,侧重写昔盛今衰的感慨,从而讽喻统治者。下面学习刘禹锡的另一首《西塞山怀古》。此首怀古诗被誉为“金陵怀古之冠”,读后请思考这首诗有何优点。
二、简介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他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进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晚年曾任太子宾客,后世称刘宾客。讽喻诗、竹枝词、怀古诗是刘禹锡诗集中最有成就的作品,尤其是后两者在中国诗歌史上更有突出的地位。刘禹锡一向反对藩镇割据,渴望四海统一,《西塞山怀古》就表达了诗人这种强烈的愿望。
三、朗读与背诵课文。
范读——学生齐读——自己读——背诵
四、解题: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我们熟悉的对南京的美称。六朝古都,是指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政权曾在南京建都;十朝都会,则是除了前述六个政权外,还有南唐、明初、太平天国、民国时期把南京作为首都。)有名的军事要塞。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此诗。
五、赏析课文:
1、怀古:
首联写出了什么气势?那两个字用得好?
诗词前两句写西晋王濬率领着高大威武的战船,顺江而下,讨伐东吴,金陵城中的士气黯然消失。一“下”:符合地里形式——上有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西晋攻下了东吴;一“收”,东吴的望风披靡,自孙吴以来,凡是建都金陵的王朝,都相信自己占据了这龙蟠虎踞的有利地形便可以永保江山稳固,所谓的“金陵王气”对统治者都起过强心作用。事实呢,在王俊军队的强劲攻势下,“金陵王气”黯然收敛,孙吴王朝彻底覆灭了。不仅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个个短命。
颔联:思考此联把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手法?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向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对比的手法。煞费苦心的“千寻铁锁”也不能挽回败局,长长的铁链极不情愿地沉入到江底,投降的白旗却寂静冷清地挂在石头城头上。“沉”和“出”两个字也极其细腻传神,点出孙吴政权气息奄奄、日薄西山之颓势和溃败时的惊慌失措之丑态。这四句诗简洁,洗练,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
然而,诗歌本义并不在描写这场恢弘的战事。我们更深一层想,一个既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又拥有强大的防御工事的要津,为什么在转眼间就化为乌有了呢?
我们从作者的另一首诗歌《金陵怀古》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民心所背,任何“天堑”都会是“得民心者”的通途。这两联都是咏史诗的叙述部分,首联是总叙,声势逼人;次联是具体描绘,形象生动。
2、感今:
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或许并不仅仅指上文西晋王濬进攻东吴的事,金陵经历了若干的朝代的兴亡,这样的兴亡交替都让后人浩叹,升起伤怀之感,但金陵古城却“山形依旧枕汉流”,那么一个国家兴衰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
一个国家的兴衰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地势的险要而是人事的治乱。“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的'《再过金陵》正是这句诗的最好注脚。
尾联含蓄地表达了怎样的深意?
这里有赞颂,有庆幸但更深层次的是提醒,是警诫。安史之乱使唐朝岌岌可危;乱后,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时刻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眼前的升平景象不知道哪天会被烽火打乱;如今长满芦苇的故垒,不知道哪天又会变成战争的前沿。
曾经的“金陵王气”,曾经的“西晋楼船”,今天都成为了一片荒凉之地;曾经雄踞一方,不可一世的割据势利,今天也只是人们“伤”的陈年往事。诗人在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叙事描写当中,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做了迎头痛击——历史的大流永远是“大一统”,民心所向,不以割据者的意志为转移,想要分裂国家,发动战争,最终也不过就是徒让后人“伤往事”而已。
《西塞山怀古》诗歌鉴赏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在今湖北太冶东面的长江边。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长庆四年(824)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第二联便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皓乃备亡国之礼,……造于垒门”(《晋书·王濬传》)。第二联就是形象地概括了这一段历史。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照理后人应引以为鉴,其实不然。所以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其次,诗人写晋吴之战,重点是写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足恃。这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可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完满地表现其主题思想。
清代屈复评这首诗说:“前四句止就一事言,五以‘几回’二字括过六代,繁简得宜,此法甚妙。”(《唐诗成法》)不过应该指出,若是没有前四句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第五句是难以收到如此言简意赅的效果。第六句“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寒”字和结句的“秋”字相照应。诗到这里才点到西塞山,那么前面所写,是不是离题了呢?没有。因为西塞山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军事要塞,之所以在它的身边演出过那些有声有色载入史册的“活剧”,就是以南北分裂、南朝政权存在为条件的。因此前面放眼六朝的兴亡,正是为了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西塞山,从而大大开拓了诗的境界。诗人不去描绘眼前西塞山如何奇伟竦峭,而是突出“依旧”二字,亦是颇有讲究的。山川“依旧”,就更显得人事之变化,六朝之短促,不仅如此,它还表现出一个“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再过金陵》)的意境。这些又从另一个角度对上一句的“伤”字作了补充,所以纪昀说:“第六句一笔折到西塞山是为圆熟”(见方回《瀛奎律髓》纪评)。
第七句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第八句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江山一统的结果。怀古慨今,收束了全诗。
刘禹锡的这首诗,寓深刻的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风调之中,诗人好象是在客观地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并非如此,翻一翻历史,便知道在唐宪宗时期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公元八二一年到八二二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不正是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吗!当然,“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金陵五题·台城》),这个六朝覆灭的教训,对于当时骄侈腐败的唐王朝来说,也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西塞山怀古》同步练习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人世几回伤往事”中感伤的往事是什么?a
指东吴以后的几个朝代在金陵建都,但一个个都灭亡的往事、
(2)这首咏史诗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反对分裂,主张统一。
(3)诗人写王濬攻破南京城时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
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举体分析。
对比。其弦外之音是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无情嘲讽:王气也好,铁索也好,岂能挡住祖国统一的步伐?
4、该诗最后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发出了悲鸣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分析。
它妙在含有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方的藩镇吗?它们最终也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
高三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3、背诵重点章句:11、16章、13、23章、13、24章、17、13章。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章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质内涵。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初步了解“中庸”的概念:
1、展示中庸概念,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
孔子曾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那么,何谓中庸呢?一般理解为:
①“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②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一说,庸,常,“中庸”即中和可常行的意思。(课文注解)
以上为抽象的中庸概念,试举例阐述:如古人为父母守丧以三年为期,“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即超过三年之期,或不足三年,皆为不妥,三年就是“丧之中庸”;又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够,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头,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当好处,始称为“中”,这就是中庸之道。
板书: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2、阅读6、29章,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庸的概念。
中道,是古圣相传之道,《尧曰篇》记载,尧命舜:“允执其中。”“舜亦以命禹。”由于世乱,先王之道废。故孔子不免发出“民鲜(音xiǎn,少义)久矣”——此道久不行的感慨!
此章,孔子把中庸视为道德的一种,而且是最高的道德,“至德”是也。可见,中庸亦非常人所能轻易企及,当以发愤求之。
三、深入理解“中庸”的内涵:
1、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7、13章、13、24章、17、24章: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好好先生理解为中庸。根据大家的生活体验,你心目中的好好先生应是怎样的形象?请作举例说明。
生:我印象中的好好先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和事佬”:做事不肯得罪人,两面讨好;因他善能取悦于人,并能博得周围人们的认同。这些人活得吃香,活得自在。如有的班干部就是好好先生,对同学的错误视而不见、隐瞒不报,而对老师的盘问巧于周旋应付,装作一付尽责尽职的模样,既不开罪同学,又给老师留得好印象。简直是圆滑之极!
师:说得好,你对好好先生可谓知之甚深。孔子把这些好好先生称之为“乡原”,并深恶而痛嫉之,视之为道德的破坏者。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乡原,德之贼也”(17、13章)?
生1:我认为,好好先生能有一定的市场,是由于周围的人被他的假象所迷惑,看似有德,实则无德。
生2:乡原者的“好”,是不讲原则的好,是圆滑的好,有时简直是不讲道德!若以这些人为道德的楷模,确有乱德“之嫌”!
师(总结):孟子也认为“乡原”者,“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意思是说好好先生最能掩蔽自己的罪恶,以致令人无法举出事实来诽谤他,也找不到缺点来讥讽他。“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由此可见,乡原者是同流合污,媚世伪善之辈,以“无德”伪装为“有德”,甚至乱德惑众,确实是“道德的破坏者”。
我们认清了好好先生的本来面目,那么据有中庸之德的君子该有怎样的表现呢?在13、24章中,子贡问孔子“乡人皆好(恶)之”,这样的人可否定论为“善(恶)者”,孔子均以“未可也”予以否定,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发表你的见解。
生1:一乡的人都喜欢他,如果乡人都是好人,那么此人必是大好人无疑;如果乡人都是恶人,那么此人必是大恶人无疑。同样道理,一乡的人都厌恶他,如果乡人都是好人,那么此人必是大恶人无疑;如果乡人都是恶人,那么此人必是大好人无疑。所以,不能仅凭此来评判是否为好人、恶人。
生2:我不同意这个看法。首先,“乡人皆好(恶)之”,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好人,应该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一个恶人,应该是善者恶之,不善者好之。惟有这样,才符合生活的逻辑。
师:说得好。朱熹曾说“一乡之人,若宜有公论,然亦各自为类,以为好恶。”一乡之人应有好人坏人之分,不过是比例的大小而已。一乡之人都喜欢他,好人喜欢他,恶人也喜欢他,此人便有与恶人同流合污之嫌,或有“苟容”恶人之举,便讨得恶人之欢心。一乡之人都厌恶他,恶人厌恶他,本应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为“好人”一个。然而好人也厌恶他,此人便有“乖世戾俗之嫌。善人不之好,见其无可好之实。”可见,中庸者决非是同流合污之徒、阿世媚俗之辈,是持有是非原则之人。
学生齐读17、24章,一起来体味有是非原则的.君子之所恶。
师:乡原者奉行无原则的机械调和的处世方法,而中庸者不这样(“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兼有一定的是非原则,正如我们在第八课4、3章所学——“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板书:好人、恶人[是非原则]
2、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1、16章,4、10章:
师:子张才高意广,为人进取,敢作敢为,而流于冒进;子夏笃信谨守,不敢作为,而流于退缩。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意为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你觉得办事“过”与“不及”,哪一种更好,更接近于成功?请发表各自的见解。
生1:我觉得“不及”胜“过”一筹。譬如看病吃药,如果一个病人吃药“过量”,便会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而用药“不及”,不过是延缓病愈时间而已,并未对身体造成伤害。此类事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生2: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应是“过”高一着。譬如下棋时,如能深思熟虑,想上个七招八招的,肯定比想不了一招二招的人要下得好。无庸讳言,一个聪明人就比一个愚笨者要好得多。
生3:我也不同意你的观点。一个人智力的好坏,是由先天的因素所决定,智愚是人的智质程度,与中庸无关。因为中庸是儒家的“处世原则”,你不该牛头不对马嘴的。
生4:我觉得“中庸”一点来讲,“过”好还是“不及”好,应看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简单下一结论……
为此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探讨“过”与“不及”的关系究竟谁更胜一筹。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很为激烈,许多同学也说得言之凿凿。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态度,当子贡问他“然则师愈与”时,孔子毫不犹豫地下了一个结论:“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与做得不够,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没有做好。好比射箭,你发力太大,把箭射得很远,远远越过“鹄的”,或你发力太小,把箭射得过近,远远不及“鹄的”,这射得“过”与“不及”,其本质是相同的:皆是不中“鹄的”。
为人处世时如何做到中道呢?孔子认为应“无过、无不及”,是为适中的原则。接下来,请大家齐声朗读4、10章,进一步体味君子的中庸之道。
师:联系课文注释,请思考君子在为人处世时,如何来体现中庸之道的?
生:君子“义之与比”,以义为处世的准则,既不亲近谁(“无适”),也不疏远谁(“无莫”),以此显示中庸。
板书:无过、无不及[适中原则]
无适、无莫
四、布置作业:
1、尝试背诵11、16章、13、23章、13、24章、17、13章。
2、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鲜”“原”“贼”“过”“适”“莫”“之”“而”等)。
《中庸之道》知识点
教材要点概要:
①“无道”(武力、战争、刑名、阴谋等方式)的政权无法长治久安,虽能得逞于一时,但只会使社会越来越坏、越来越乱
②孔子认为只有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在历史进步与道德堕落的二律背反中,他毅然选择了以道德作为评价社会的价值准则。
③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道德的退化,这是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
2、 《指导意见》要点概要:
①统治者需要有良好的修养,他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其身正,不令而行等)统治者做好榜样,有感召力,才能让民众团结在自己身边(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也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
②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送丧和祭祀,他认为统治者要“节约而爱人”反对横征暴敛,要减轻赋税,还富于民,藏富于民;主张上下各得其份(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
一、重要思想陈述
1、中庸之道的内涵: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主义,有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的特色,适用于社会改良和社会稳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①强调处事有“度”,过犹不及。就是说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选择一个正确的立脚点,既反对过头,又反对不及。“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保守;“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激进。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了客规律,都偏离了中道而走向了极端。孔子认为立脚点应该是仁义之道。
②强调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与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中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了。
③强调取两用中,温和处事。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
④强调“权”的重要性。“权”是通权达变,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当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通。
2、和而不同: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协调状态,叫做“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君子可以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
3、 “中庸”与“和”的精神实质:“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
《中庸之道》随堂练习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至:到达
B、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适:亲近
C、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由:遵循,遵从
D、乡原,德之贼也原:通“愿”,谨慎老实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必也狂狷乎君子亦有恶乎
B、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狷者有所不为也
C、恶勇而无礼者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D、师与商也孰贤子曰:“未可也。”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无适也,无莫也B、乡原,德之贼也
C、然则师愈与D、不得中行而与之
4、下列加点的字其中与“必也狂狷乎”中的“狂狷”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A、博我以文B、孰能为之大
C、曾皙后D、风乎舞雩
5、名句填空。(4分)
(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____________。”
(2)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____________。”
阅读与鉴赏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
高三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文中筛选有用的信息的能力,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在细碎的生活琐事中展现人生哲理的方法。
重点难点:
1、筛选有用的信息,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和内容。
2、通过鉴赏与交流活动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婴儿图片)童年的往事历历在目,宛如昨天的片断,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如东去之水不复还,生命也如水般渐渐流逝!我们该如何对待时间的渐变,生命的渐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丰子恺的《渐》,看能否给我们一些启示。
二、探寻作家踪迹。
在浙江省桐乡市一个叫石门湾的小镇上,出了一个被外国学者誉为“最象艺术家的艺术家”。在故乡人的眼里,他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老者,但是随着亲眼见过他的人的越来越少,他留给后人的东西却愈来愈珍贵了。他就是一代艺术大师——丰子恺。
丰子恺:原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桐乡人。长于美术音乐,又工散文。散文多为关于艺术、儿童和人生的感怀与颖悟。可分为三类:
(1)探究人生和自然奥秘
(2)写儿童情趣
(3)写本人生活经历和社会的炎凉世态
皈依佛教,一生淡泊,洁身自好。散文集命名为《缘缘堂》
三、课前预习。
1、准确读出下列词语。
纨绔子弟(wán kù)佣工yōng围炉拥衾qīn刑笞chī牛犊dú
(gá)轧朋友
轧(yà)倾轧
(zhá)轧钢
四、阅读与探究
思考:
1、你认为“渐”是什么意思?
速读课文找出文中解说渐的语句。
明确: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造物主骗人的手段;
人生是由“渐”维持的;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渐”的助力;
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则,造物主的'微妙的工夫;
“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办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
这真是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诡计!
“渐”的本质是“时间”。
讨论交流:你的生活与学习中有“渐”的现象吗?
明确:文章的“渐”是一个关于时间推移、事物变化的程度的修饰词,意谓“渐渐”。作者认为事物的变化是在“渐渐”的过程中发生的“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恒久不变……”
2、作者是从哪三大方面来说明“渐”这一现象的?
明确:渐的外在表现渐的作用渐的实质
思路与内容(板书)
3、“渐”的本质是“时间”,作者对于“时间”是如何阐述的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提问:你平时有没有浪费时间的现象?
(学生活动)名人名言的收集
4、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做一个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
五、鉴赏与交流
作者用怎样的方法把抽象的道理讲明白?
明确:使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举了一些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来分析人生的发展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微妙进行的。“巨富子弟”的变化、昼夜季节的变化、儿女的成长、植物的花开、抱犊过沟等。把看不见的人生变化比喻成人们熟悉的走路,音乐符号、时钟等,说理形象而到位。
找出你认为精彩贴切的词语或句子、段落并作简要分析。
阅读朱自清的散文《匆匆》,结合课文说说你是否感到“渐”对你的影响,这影响是好是坏你今后该如何把握你的生命。
今天我们学习了丰子恺的《渐》,要学会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做一个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提高生命的质量!
高三语文教案 篇7
一、总说
本文兼具汪洋之势、淡泊之情与秀杰之气,融景致美、情趣美与理趣美味一体,堪称美文。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与散句自然错落,使本文具有一定得艺术魅力。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体会到这些特点。
教学目标
二、知识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能够准确流畅的翻译课文。
2、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了解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的积极意义。
三、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深入鉴赏能力。
四、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五、重点、难点
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作者在赏景得乐之后暗含的有磊落胸怀和洒脱风度。旷达乐观情怀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解决办法:
1、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而后重点探究一段,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
2、第二课时,重点诵读第二、三段,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如是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在游褒禅山之后有如此感悟。那么,苏轼、苏辙两兄弟在建亭赏景之中又有什么所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辙为我们创设的九曲胜境,赏景,探情,寻理。
二、作者及题解:
1、由学生介绍所了解的苏轼兄弟以及和本文相关的只是信息。
2、教师补充相关资料信息。
苏辙(1039一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是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十九岁与苏轼同登进士第。仁宗时,为商州军事推官,徙大名。神宗时,为王安石属官,因反对新法,调任他职。后因苏轼诗罪株连,谪迁筠州监盐酒税。哲宗至徽宗时,仕途几经起落,最后以太中大夫退职,住在许(今河南许昌),自号颍滨遗老。死后追赠端明殿学士,谥号“文定”。他是著名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篇作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作者贬谪筠州,苏轼贬谪黄州,政治遭遇不得志,但他们都并不消沉。苏轼贬居黄州的第三个年头,在三国东吴遗迹的废九曲亭旧址上,重建此亭,落成之后,请苏辙写亭记。此文即为苏辙为纪念其兄重建武昌九曲亭而作。
三、整体初读
(一)结合注释解说文题。
(二)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概括出各段大意。
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写苏轼有武昌诸山之景与赏景之乐。
第二段:叙述重建九曲亭的经过。
第三段:追忆少时作者随苏轼游山玩水的情景,表明自尊自信自适的高风亮节。
(三)教师提问,学生讨论: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用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无愧于中,无责于外。
四、疏通并理解课文第一段。
(一)学生对照注释,试翻译。
(二)师生共同疏通,落实文句翻译。
1、主要词句
迁:调任官职,这里为左迁。庐:居住。
陂陀:倾斜不平的样子。乱流:横渡江水。
穷:寻求到尽头。幅巾:裹着幅巾。
适:顺应。以此:因此。
(三)探究第一段文意
1、第一段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明确:
作者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山行图。作者以简略的笔墨表现了西山的独特风光:山峰连绵起伏、峻峭幽深;松枥满山遍野、遮天蔽日;佛寺宝刹至清至静、远隔尘世;二三子“幅巾应笑,相携徜徉”既是赏景又是风景。自然因人而增胜,人因自然而怡情。
2、作者描绘这种景观的用意何在?
明确:
通过写西山之景和游西山之趣。营造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寄寓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为下文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作铺垫。
五、小结
1、文言词语
2、赏析景物
《武昌九曲亭记》原文和译文
子瞻迁于齐安[2],庐于江上[3]。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4],陂陁蔓延[5],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6],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7],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8],乘渔舟,乱流而南[9]。山中有二三子[10],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11],相携徜徉而上[12]。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13]。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14],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15]。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16],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17],皆效于左右[18]。有废亭焉[19],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20],不可加以斤斧[21]。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22]。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23],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24]。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25]。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26],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27]。方其得意[28],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29],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30],要之一饱[31],而同委于臭腐[32]。夫孰知得失之所在[33]?惟其无愧于中[34],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35]。
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房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丛中,寂漠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
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事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又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武昌九曲亭记》阅读练习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①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②。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①陂陁(pō tuó):不平的样子。②褰(qiān):卷起裤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庐:结庐,居住
B、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委:归,付
C、子瞻杖策载酒杖:手杖
D、无责于外,而姑寓焉姑:暂且
5、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
B、譬之饮食杂陈于前
C、往往留宿于山上
D、一旦大风雷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蟹六跪而二鳌
B、往往留宿于山上而相泣于中庭
C、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王语暴以好乐
D、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其如是,孰能御之
7、下列对本文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熔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全文围绕着一个“乐”字互为交融,浑然一体,耐人寻味。
B、作者在文中特别强调“以适意为悦”之乐,不以物伤情,这是劝慰别人的话。但文章结尾说“孰知得失之所在”,却也表现了一种人生无常的消极的思想。
C、文中有二乐:一乐是“幅巾迎笑”“倘佯”山水、“不知其久”;二乐为营亭坐观,俯视旁瞻远山近水,“风云变化”。
D、文中写景浓笔挥洒,给人以一种郁郁苍苍、气势奔流的动态美;写人,以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写法,给人以一种劲操清芬的动态美。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
译文:
2、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
译文:
【答案】:
1、答案:A(“塞”读sè)
2、答案:D(A“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为流传,风行一时。B“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C“不以为然”应为“不以为意”。)
3、答案:D(A“了”应改为“的”,“那”应改为“这”;B“梦寐以求”与“想”重复;C搭配不当)
4、C(显现)
5、D(“所以”在此表原因,译作“……的原因”。)
6、D(D其中的/助词;A均为连词;B均为介词,可译为“在”;C均为介词,可译作“拿”或“用”。)
7、B(是劝慰自己的话,“表现了一种人生无常的消极的思想”也不完全对,作者主张超然物外的'处世哲学,虽不无随遇而安,无所作为的消极因素,但联系作者当时的遭遇,这种在失意挫折中以达观自处,在贬官谪居中“以适意为悦”的思想,不只在当时,便是在今天,也仍然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
8、(1)、走入深山,疲劳了而坐下来休息,扫除(地上的)落叶,一草地为席坐在那里(休息),神情满足而忘了返回。
(2)、苏轼和客人进山看到了,笑着说:“这是想成全我修建亭子吗?”于是就共同营建这亭子。(4分)
[参考译文]:苏轼贬谪到齐安,在江上建造屋舍。齐安没有名山,只有大江南岸的武昌的诸座山峰,逶迤蔓延,有清涧深谷。其中有僧人住的房子,西边的叫西山,东边的叫寒溪,它靠大山对沟壑,隐藏于松树枥树之中,寂静得像与世隔绝了一样,很少有人到这儿来。每当风停日出,江水流动缓慢的时候,苏轼就拄杖带着酒,乘小舟横江南渡。山中有两三个人,喜欢结交朋友和游玩。(他们)听到苏轼来了,就裹着头巾笑着出来迎接,携着手缓步上山,一直走入大山深处,力尽了才停止。(他们)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举酒相互问候,心意舒适得会忘记了回去,常常就在山上留宿了。因此(苏轼)在齐安住了三年,还不知道那里的具体情况。
然而到西山去时,在苍松翠柏之间行走,山路狭窄弯曲而没有稍微平坦的地方,游人到这儿一定会停下来。倚靠着奇怪的石头和茂盛的树木,俯看大江,仰视山陵,旁观溪谷,风云气候多变,树林和山脚或相对或背离,(所有这些)都呈现在左边或右边。在那里有一座废弃的亭子,地方很是狭窄,不能够坐许多客人。亭子旁有数十株古木,都是非常高大,不能够用斧子砍伐。苏轼每到树下,就整天盯着看。一天,狂风暴雨拔去了其中的一棵,就空出了那棵树所占据的地方,亭子的面积就得以扩大。苏轼和客人进山看到了,笑着说:“这是想成全我修建亭子吗?”于是就共同营建这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是完备,苏轼由此很是快乐。
我年青时,曾经跟着苏轼游览,(如果)有青山可以攀登,有碧水可以趟过,他没有不是提起衣服走在前面的。(如果)有无法到达的地方,(他就会)因此整天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翩然独自前往,逍遥于清泉石壁之中,采摘树林中的花草,拾取落在山沟中的果实,酌取泉水来饮用,见到的人都以为是神仙下凡。大约天下的欢乐本就无穷无尽,而以适合自己心意为其中之最。当自己快意之时,(会觉得)任何事物都无法来代替;而等到自己厌倦之时,却没有不惊异地嘲笑自己的了。就好像饮食之事,很多东西陈列在面前,总之是为了裹腹而已,最终同样都是归之于腐朽。又有谁知道得失在哪里呢?只要心中无愧,又不受外人指责,就姑且寓居在此。这应该就是苏轼这所以能够在这儿获得快乐了吧。
高三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体会叙事、写景中抒发的感情。
2.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词的意境。
3. 熟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忠而获罪的愤慨。
2. 叙事、写景、抒情的融合。
教学设想:
1. 以朗读、吟诵来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感情。
2.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注音并简介作者
1. 给下列加点词注音。
朝奏( )
九重天( )
2.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①本诗作者是唐代人韩愈(768-824),字退之,他倡导古文运动,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改变了当时的文风,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②写出诗歌中描写冬景的句子(雪拥蓝关马不前);为国家赤胆衷心袒露一片豪情的句子(肯将衰朽惜残年)。
3.背景: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书谏迎佛骨,触怒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迁,犹言下迁,古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当韩愈到达蓝田关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歌鉴赏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奏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论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人大内”,触犯“人主之怒”,几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可想而知的。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下这首名篇。
首联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着“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论佛骨表》)的精神,则虽遭获严谴亦无怨悔。
三、四句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真有胆气。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直不阿之态。
五、六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壮。韩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知他当日仓猝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若何。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
此两句一回顾,一前瞻。“秦岭”指终南山。云横而不见家,亦不见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诗),何况天子更在“九重”之上,岂能体恤下情?他此时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马不前”用古乐府:“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意。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马不前”三字,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结语沉痛而稳重。《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韩愈用其意,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扣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从思想上看,此诗与《论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很能表现韩愈思想中进步的一面。
就艺术上看,此诗是韩诗七律中佳作。其特点诚如何焯所评“沉郁顿挫”,风格近似杜甫。沉郁指其风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顿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笔势纵横,开合动荡。如“朝奏”、“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高度概括。一上来就有高屋建瓴之势。三、四句用“流水对”,十四字形成一整体,紧紧承接上文,令人有浑成之感。五、六句宕开一笔,写景抒情,“云横雪拥”,境界雄阔。“横”状广度,“拥”状高度,二字皆下得极有力。故全诗大气磅礴,卷洪波巨澜于方寸,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
此诗虽追步杜甫,但能变化而自成面目,表现出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律诗有谨严的格律上的要求,而此诗仍能以“文章之法”行之,而且用得较好。好在虽有“文”的特点,如表现在直叙的方法上,虚词的运用上(“欲为”、“肯将”之类)等;同时亦有诗歌的特点,表现在形象的塑造上(特别是五、六一联,于苍凉的景色中有诗人自己的形象)和沉挚深厚的感情的抒发上。全诗叙事、写景、抒情融合为一,诗味浓郁,诗意盎然。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阅读练习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1).“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联中,“朝”和“夕”、“九重天”、“路八千”都包含有鲜明的对比之意,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对比反映了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处境。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忠心为国却遭贬谪的怨愤之情。
(2).“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一联中,作者将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请加以分析。
表面上写的是山高云深、大雪阻路,自己无法前行,实际上作者也是在挂念家人、感叹人生之路的难行,读来诗人顿生英雄失路之感。
高三语文教案 篇9
《论快乐》是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最后一个单元“感性与理性同样有力”中钱钟书的一篇文章,学生理解难度较大,所以我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决定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我进行这课设计时从语文学习规律的角度,在点明“学习目标”后“”接着进行了“学法指导”然后“整体感知”“品味语言”“质疑问难” “写作训练”“课堂小结”,在重点的“品味语言”阶段,我突出了具体字词的含义分析以及学生的感悟与诵读,处处围绕文本展开。
所以,这个案例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的充分参与,对文本的深入细致的体会,最终这堂课掌声不断,精彩不断,获得20xx市优质课评选的一等奖第一名。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品味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钱钟书幽默智慧的散文语言,学习作者生动幽默、练达警策、言简意丰的语言表达
3.把握并追求高雅格调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
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把握本文的语言风格;通过品位语言来提高人生的格调,培养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情趣,洗练出一个既有品位又幽默可爱的自我。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我先在课前与学生进行了交流目的是
①划分学习小组,有利于课上活动。
②通过情感交流,使学生喜欢语文老师,上课爱回答问题。
我说道:我上高中时挺爱回答问题的,你们呢?想不想知道我有什么法宝让自己敢回答问题?“热爱丢脸”。(学生惊叹嬉笑)人的成长总要有这个过程,连着骨头带着肉挂着筋,肯定疼,忍着,长大了,成熟了,习惯了就好了,成长的方法——向课堂要成长——勇敢地亮出自己,成长自有成长的快乐,对不对?送给大家一首歌——《快乐的人》,由邓丽君演唱。(掌声)
然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想不想做位快乐的人?是啊,正如著名作家福楼拜所说:“快乐好似生命上的温度计,快乐多,生命中的乐趣也更多。”可见,生命中的乐趣的多少是由快乐的多少决定的;那么快乐的多少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对青春年少的我们,迷茫常常充满我们的双眸,心事常常捆锁我们的胸膛,困惑常常羁绊我们的双脚,快乐时常常刚好感到悲伤,敏感常常让心细得随时会断,甚至常常让大自然在我们灵魂之外铺展得春花烂漫,然而我们内心深处又是多么想做一位快乐的人啊!那么,快乐是什么呢?我们该如何看待快乐呢?来,让我们怀着十二分的虔诚和号称有“20世纪人类最智慧的头颅”的钱钟书先生来一番交流、碰撞吧!
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展示课件):(1)理解内容(2)品味语言(3)把握作者快乐观。
有目标才能有收获,但是我们如何达到目标呢?又该如何读一篇文章呢?我想解读文章方法大约可有这三个方面:(展示课件)①读懂大意②品读吸纳:好思想、好句子③质疑问难:把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商量讨论。上语文课我们这么学,课下我们也要这么读文章。(学生记录)
为了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我问道: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让我们来思考文章论述了有关快乐的哪些观点?(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生1:快乐是短暂的
生2:快乐是不可能永久的
生3:快乐是人的追求
生4: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应当乐观
(课件展示)黄谨曾有言:当代学人,最不可思议者,当数钱钟书。他不仅有惊人的渊博和睿智,更有无与伦比的文化包容力;他能够像魔术师一般,把种种本不亲和甚至相互排斥的东西,不落痕迹、天衣无缝地融和在一起。果真如此吗?我们带着怀疑的精神,带上发现智慧的眼睛,带上年轻生命收集到的所有生命感受到钱先生的文章中去找寻智慧的珍珠——(课件展示)让我们把最喜欢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和组内同学从内容、表达方式方面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学生小组活动)
师:看大家讨论的比窗外的阳光还要快乐,让我们快来品味钱先生的语言吧
生5:我们组喜欢“人生虽然痛苦,却并不悲观,因为它终抱着快乐的'希望;现在的帐,我们预支了将来去付,为了快乐,我们甚至愿意慢死。”我们组认为:人生苦短,虽然很痛苦,但也有快乐,如果痛苦的人生中,还抱着悲观,那么只会是苦上加苦……我们也不能预见未来,未来痛苦也好,快乐也好,都是不可知的,所以我们只能快乐的享受现在的快乐,快乐的忍受现在的痛苦,有一个快乐的心境,死又何惧!(掌声)
我为了引导学生品读语言赶紧问:“帐”是什么意思?
生5:现在欠下的快乐的帐。
我鼓励道:说的真精彩,蘸上你的理解来读一读。学生深情朗读。(掌声)那么,还有喜欢这句话的吗?
生6:我们组认为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人生现实可能是痛苦的,关键是我们怎样面对它……现实不是你能控制的,你能控制的只有你自己。哪怕你想成现在快乐,把所有的痛苦都放到以后,把以后的快乐都预支了也行。(掌声)
难得这种深刻认识,请根据你的理解也给我们读一读吧。学生深情朗读。(掌声)生7举手,我赶紧让她发言。
生7:我们组还认为这句话是说:我们要辩证的对待生活,我们既要拥有对快乐的希望,但又不能为了快活而快活。日子都是平凡的,快乐只是短暂的,我们只有充实的生活着,那才叫真正的快乐。(掌声)
我不由的感叹:认识好深刻啊,读出来吧。学生深情朗读。(掌声)同学们接着说自己喜欢的句子。
生8:我们组喜欢: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象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因为这句话用生动的比喻告诉我们快乐指引着我们,让我们不断地奋斗,蒙田说过“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进射出来的。(掌声)
我趁机问学生:哪个词说明了快乐的引导作用?
生8:“引诱”
我问:这句话精不精彩?该不该背下来?好,开始背!(学生很快就背了下来。)
为了让学生能应用这样的句子,我提醒学生:这样经典的句子应该仿写下来化为我们自己的语言。(学生仿写)这句话仿写有一定难度,但是更能考验我们的文采。
生9:快乐在人生里,好比指引我们航行的灯塔,更象运动场上催促我们快跑的终点线。(掌声)
生10: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我们玩耍的游戏,更象足球场上牵引我们奔跑的球门。(掌声)
生11:快乐在人生里,好比诱惑苍鹰翱翔的蓝天,更象田野里引诱小鸟的稻粒。(掌声)
师:多么精彩的语言啊,大师才能写出的语言也能成为我们自己的了!让我们再来寻找一些精彩的语句吧!
生12:我们组喜欢:“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的决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我们组认为,永远快乐就是不可能实现的,福莱说过“没有一回的快乐是无烦扰的”但是,乐观的人都能在一个灾难中看到一个希望,而悲观的人却能从一个希望中看到一个灾难。虽然不能永远快乐,但是我们起码还能乐观。(掌声)
我趁机拷问起学生的快乐观和价值观:“也就是说快乐永远是短暂的,我们只能不断的追求快乐,那是否所有的快乐我们都要追求呢?”
生13:不是,我们应该追求好的快乐。
师:哪些是好的快乐?
生13:我还是引用德谟克利特的话来说明我的观点吧,他说“不应该迫求一切种类的快乐,应该只追求高尚的快乐。”
师:那么哪些快乐是高尚的快乐呢?
生14:交到知心朋友,追求上进,帮助别人等等都是。
师:高中的生活会为我们的一生打下坚实的思想和情感的底子,大家能有这样的快乐观、价值观多么应该肯定啊!(掌声)你能读出来这种认识吗?生14用心朗读。(掌声)
师:难得能读出这种“永远快乐不可能”!
老师及时总结,钱钟书的这些观点是多么的深刻啊,但是,他为什么能总结出这些观点?(学生窃窃私语,左右交流讨论,但是难于下结论,我看学生已经思考并有了疑惑,便开始点拨。) (课件展示以下内容)
n因为内心之中有真正的持守,他知道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不在乎别人对他说些什么,甚至于也不在乎生活的贫困潦倒。 ——叶嘉莹
n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住处,但我们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是我们的乐趣。我们的阅读面很广,所以“人心惶惶”时,我们并不惶惶然。 ——杨绛《我们仨》
老师点拨:这对于迷茫的我们是多么大的启示啊!守住自己的精神园地,保持自己的个性尊严,即使“人生在世不称意”,但也要乐天知命,坚忍不拔。这种品质,反映在文字上,就是文中层出不穷的警句,丰富新颖的譬喻,机智幽默的讽刺,鞭辟入里的剖析。(板书:哲理、譬喻、幽默、深刻)
所以,(课件展示)有位外国记者曾说,他来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万里长城,二是看钱钟书。钱先生说:“你吃了个鸡蛋很好吃,为什么非要看看那下蛋的母鸡呢?”没有接见这位记者,从这件简单的事里我们可以看出钱先生淡泊的品格,精妙的语言,和他在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甚至可以说钱先生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我们也许不可能一时完全领悟,需要大家共同研讨,对本文,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来,先让我们小组内说说还有哪句话,哪点意思不明白。(进入质疑问难环节)
高三语文教案 篇10
《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作者用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课本节选自第二、四部分。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章的生字词;
2、理顺文章写作思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2、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
拟人等文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本文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名言导入:“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法布尔
板书课题:《蝉》。
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积累文章生字词。
蜣qiāng(屎壳郎)窠kē(鸟兽做的窝)墁màn(用砖或石块铺地面)
纤xiān(细小)
蚋ruì(小昆虫,体长两三毫米,头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和牲畜的血液)
鳍qí(鱼类的运动器官)曝pù(晒)
词语补释: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匹敌:(qǐ)对等,相称。
罅隙:缝隙。
腾跃:跳跃。
开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倒楣:遭遇不好。(也作倒霉)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2、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人,生于1823年,死于1915年,活到92岁,是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没有上过像样的小学,为了补贴家用,还得给人打短工。在农村里,他被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昆虫迷住了,爱上了研究昆虫这一行。有时候他会一连十几个小时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地对一种昆虫进行精细的观察,以致有人以为他发疯了。他读过师范学校,当过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他没有专门学过昆虫学,但是依靠他专心致志的自学和长期耐心而细致的观察研究,用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根据观察所得的详细记录,写成了10大卷《昆虫的故事》(又译作《昆虫记》)。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散文集,它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
《昆虫的故事》问世以后,法布尔就成为蜚声世界的科普读物作家,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和热爱。他的故居和实验室现已建成法布尔纪念馆。
三、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读文章,思考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蝉的地穴、蝉的卵。
2、文章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什么?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3、这两个部分分别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说明的?
第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自然段),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次(2—7自然段),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
这一层次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自然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6自然段说明对地穴内部情形的考察。
第三层次(7—10自然段),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
第一部分的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这一部分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1—13自然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方式和数量等。
第二层次(第14—17自然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次(第18—24自然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这一层次详细记述了蝉的幼虫从蜕皮、悬挂、落地,到藏身地下的经过。
第四层次(第25—26自然段),概括写蝉的生活历程:“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做了形象化的总结。
高三语文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 了解张就龄的生平
2. 注意诗中的用词
3.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境界
重点教学
诗歌的境界
板 书 设 计
作者: 唐玄宗开元时宰相。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北)人。一名博物,字子寿。弱冠登进士。曾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历。其文才为宰相张说器重。开元十一年(723)被任为中书舍人
诗意: 首联.望月怀远 自然浑成
颔联. 流水对,自然流畅,古诗气韵
颈联. 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尾联. 构思奇妙,意境幽清
教学过程设计
使用个性化修改
一导入: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或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或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或抒写他们了的哲理思考。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诗人们借着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洞彻肺腑地进行天地对读,自然与人情互释,,内心与外界沟通的幻想创造,从而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张就龄笔下那一夜之间明月由生及落的生命历程吧.
二作者简介:
唐玄宗开元时宰相。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北)人。一名博物,字子寿。弱冠登进士。曾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历。其文才为宰相张说器重。开元十一年(723)被任为中书舍人。张说罢相,受累外迁。十九年,玄宗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再迁中书侍郎。二十一年,以中书侍郎为相。时玄宗的宠妃武惠妃,谋废太子李瑛而立己子,命宫中官奴游说九龄,九龄叱之。
玄宗欲以范阳(今北京)节度使张守为相,以朔方(今宁夏灵武南)节度使牛仙客为尚书,九龄都反对,玄宗不悦,李林甫更进谗言,迁九龄为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不久又因他荐举的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触怒玄宗,贬为荆州长史。二十八年卒。初,安禄山讨奚、契丹,战败,被执送京师。九龄主张按军法处以极刑,玄宗不从。及安禄山反,玄宗奔蜀,思及此事,为之流涕,遣使至曲江祭九龄。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逸。有《曲江集》20卷传世。
三、诗歌美读
可以说:“诗歌是文字的音乐”。它有铿锵有力的节奏,有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的韵律。让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吟诵诗歌那形象、生动、立体的语言,聆听它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韵律,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1、学生自由诵读,结合诗歌注释解决疑难,整体感知诗歌。
2、教师范读,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
3、诵读指导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4、师生共读,用情感去点燃情感。
四、意境赏析
首联: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颔联: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颈联: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尾联: 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一无所有,只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
《望月怀远》诗歌鉴赏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圆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U饬骄浒咽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有什么可以相赠呢?一无所有,只有满手的月光。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望月怀远》赏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韵译】
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月光虽美难采撷,送它给远方亲人;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赏析】
望月怀人,是古诗词中习见的题材,但象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诗是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以朴实而自然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写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中寄托的深远。句中一“生”字,极为生动,与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
“天涯共此时”句,是化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而来。诗人巧妙地把写景与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首联擒题,以下诸句均由此生发开去。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句,是写多情人恼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是表现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动作过程,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一声“怨长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按律诗的要求,颔联应是工整的对偶,此诗却采用流水对的格式,这固然因为唐代初期律诗尚无严格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仍保存着古诗的风貌,另一方面,此联采用流水对的形式,与首联在内容上就显得更为密切,蝉联而下,自然流动,给人一种气韵纯厚之感。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更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这是一个为相思所苦的形象。
这一联看似写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易引人相思,诗人神思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灭烛”,正是为了追随月光:“披衣”,则是为了与月华多停留些时刻,此中情景,甚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意。诗既写出月光的可爱,也写出诗人寄意的深远。这联属对工整,顿挫有致。句中的“怜”和“觉”两个动词,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表现因思念远人而不得相见,因此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将月赠送远人的想法。晋人陆机拟古诗《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句,诗中的“不堪盈手赠”即由此化出。随之而来就是寻梦之想,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诗歌在这失望与希望的交织中戛然收住,读之尤觉韵味深长。
诗题《望月怀远》,全诗以“望”“怀”着眼,将“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因而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将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表现得那么沉着,诗的情意是那么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风格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高三语文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一、学习孟子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理解孟子对名誉、地位的正确态度,彻底抛弃为了名利不择手段甚至置自己尊严于不顾的错误名利观。
二、培养学生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治学风范。
三、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四、学习孟子辛辣的讽刺手法,学会运用生动的比喻说明道理。
教学设想
一、两篇短文的内容都比较浅显,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借助书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课上教师只就学生的疑难问题作点拨。
二、分析《弈秋》一文时,采用口头作文的形式,使学生对文章中所示道理——专心致志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内容和步骤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点拨《齐人有一妻一妾》一文的重点词句;分析课文内容结构及人物形象。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位儒学大师,他发展了孔子“仁”的主张,提出了“仁政”说,我们刚学过的《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但对这位被后人尊称为“亚圣”的大儒,《射雕英雄传》中的东邪黄药师却颇有微词,请看他写的这首诗(投影展示):
齐乞何能有妾妻,
邻家安可日攘鸡。
当时尚有周天子,
何事纷纷说魏齐?
他对孟子所举事例提出了质疑,那么孟子所举事例是否果如黄药师所言不合情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齐人有一妻一妾》,来看看黄药师的批评是否有道理。
二、检查预习情况(投影展示)。
1、解释句中加粗词。
(1)其良人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2)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饱食。
(3)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窥视,暗中看。
(4)卒之东郭墦间:坟墓。
(5)与其妾讪其良人:讥讽。
(6)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必餍酒肉而后反:“反”通“返”。
(2)蚤起:“蚤”通“早”。
(3)施从良人之所之:“施”通“迤”。
3、从文中找出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再举三个以上相同的例子。
(1)文中宾语前置句:良人未知之也。
(2)曾学过的宾语前置句: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余之人不余欺也
④大王来何操
⑤夫晋,何厌之有
三、指名翻译课文,教师纠正翻译错误。
四、研讨课文内容。
1、文章虽短,但情节引人入胜。请学生概括情节纲要,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展示。
2、分析齐人形象。
学生先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归纳:
孟子以齐人的形象来讽刺那些无耻的钻营富贵利达的人们,即一般官僚。乞墦的行径就是一幕官场现形记。
3、辩“齐乞何能有妾妻?”
学生先按个人的理解谈看法,教师最后总结:
这是一篇讽刺性很强的寓言故事,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而文学的特征是合情未必合理。如果从理上分析,这个问题是荒谬的。但从突出主题和情节安排看,妻妾二人的互讪互助,表达效果要比一个女人自怨自艾更突出。
五、小结全文。
孟子用辛辣的讽刺手法,揭开了那些追求富贵利达的人们的虚伪面纱,暴露了他们“厚厚脂粉”后面的丑恶嘴脸,显示了他们龌龊的灵魂。让我们明白了人不能为名利而忘廉耻,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价值观。
六、布置作业。
将本课课文改写成剧本。
附:板书设计
齐人有一妻一妾
情节纲要:
一、齐人对妻子的夸口
二、妻子的`怀疑与妻妾商议
三、妻子的追踪和真相的披露
四、妻妾的羞愧和哭骂
五、“良人”无耻得意的丑相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预习;疏通文意;理解寓意,迁移训练。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菜根谈》中说“咬得菜根,万事可作。”荀子在《劝学》中也说:“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这些名言警句都强调了一个道理:学习要有恒心,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今天我们学习孟子的这篇《弈秋》,看看孟子是如何阐发这个道理的。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诵读课文。然后齐读一遍。
2、提问加粗词语的含义。
(1)弈秋:下围棋。
(2)通国之善弈者也:全国。
(3)诲二人弈:指导。
(4)为是其智弗若与:“为”通“谓”,认为。
(5)非然也:这样。
3。指名翻译全文,教师纠正错误。
三、研习课文。
1、概括本文出现的成语。
学生可以概括出“专心致志”。教师可提示学生,文中的“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可概括出成语“心有旁骛”。
2、讨论本文的寓意。
学生很容易总结为:做事要专心致志。教师首先要给予肯定,然后告诉学生,《弈秋》本是说王不智的问题,但学习下棋是否专心效果大不一样这个例子,强调了做事要专心致志,却具有普遍意义。
3、指名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
学生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能够概括出本文的写作特点:
(1)比喻手法的运用。弈秋一喻就像一个小故事,而且很生动。
(2)语言生动。有些句子,如“专心致志”、“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千百年来一直活用在人们口中,今天也常能听到。
四、课堂练习。
对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1、根据本课内容,结合个人学习情况,谈谈学习《弈秋》的心得体会。
2、给五分钟时间作准备,可与其他同学交流感受。
3、作两分钟的口头演讲。
五、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再次懂得了专心致志是成功的基础,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都能做到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高三语文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
一、掌握、积累文言词语
1、掌握“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
2、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3、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二、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三、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四、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确定教学重点。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 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思考和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介绍作者、解题;
三、正字正音;
四、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五、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 ,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勤”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l)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乎hū通于(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3)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ōng 砺lì 参cān 省xíng 跂qì 臾yú 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虚词: 而 温故而 知新
于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介词:从 青取之于蓝
苛政猛于虎 介词:比 而青于蓝
告之于帝 介词:向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 有蒋氏者, 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原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君将哀而生之乎 连词:并列关系 知明而行无过矣
潭西南而望 连词:修饰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连词:转折关系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连词:顺接关系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矣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泽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 :“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3.熟读课文。
4.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二、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三、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听学”光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讨论第三题: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眼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布置作业 。
1.书面作业 :“思考和练习”一;补充练习。
2背诵全文。
3.预习《师说》:
(l)认真阅读注释,运用工具书,初步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2)认真阅读“预习提示”,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对比的论证方法。
(3)说说本文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参看“预习提示”、“思考和练习”、《文言常用实词表》)
补充练习
一、在括号里写出通假字的读音,并指出它们与本字的读音有怎样的关系:
1.知( )明而行无过
2君子生( )非异也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
4.虽有( )槁暴( ),不复挺者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词义,并说明这些词义在现代汉语中有什么变化:
1.故木受绳则直
2.金就硕则利
3.蟹六跪而二鳌
4.蚓无爪牙之利
三、说明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木直中绳
2.而绝江河
3.非利足也
4.上食埃土
四、填写本文不同设喻方法的例句:
l正反对照的形式,如
2.反复形式,如
3.先用比喻,再引出道理,如
4单说比喻,不提论断,使道理隐含其中,如
5.先设喻引出道理,再用另外的比喻作进一步论证,如
五、比较《为学》和《劝学》两篇课文,它们设喻方法有什么不同?
六、作文《“善假物”小议》;《赞“锲而不舍”》
要求:
1.两题中任选一题;
2写出提纲;
3.用设喻方法;
4.字数400左右。
高三语文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方法】
作为教读课,选择串讲的方式,突出朗读,以期能做到既落实知识,又能体会文章之美。课时安排为两课时。要重点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步骤】
一、以苏轼的评论导入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二、预习检测
1、下列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臣以险衅(xìn)夙遭闵(mǐn)凶终鲜(xiǎn)兄弟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贱责臣逋(bǔ)慢犹蒙衿(jīn)育宠命优渥(wò)
C、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yì)日薄(bó)西山除臣洗(xiǎn)马
D、逮(dǎi)奉圣朝过蒙拔擢(zhuó)门衰祚(zuò)薄更(gēng)相为命
分析:B责臣逋(bū)慢,C有所希冀(jì),D逮(dài)奉圣朝。
2、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等。
B、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职之意,而“除”则是免去官职之意。“东宫”指代太子,因为太子居于东宫,故称。
C、“孝廉”是指善事父母、品行方正的人。从汉武帝开始,令郡县每年经考察而推举孝、廉各一人,晋时仍保留。
D、“期功”是古代服丧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服丧的长短可表明亲属关系的远近。
分析:“除”也指授予官职之意,或称“到…当…官职”。
三、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
学生读以下文字,了解相关背景,以利于学习。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晋初散文家。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然而,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四、梳理课文
(一)第一段:
1、先读课文,注意不同颜色的字的解释: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2、问题串讲: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
(1)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下面哪些内容都属于“闵凶”?学生讨论,明确: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夙婴疾病,正是基于这四个原因,故不能“废远”。(为下文伏笔)
(2)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语言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六月:慈父见背
四岁:舅夺母志
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横的方面:(外、内)
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翻译下列词语和句子: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舅夺母志:
悯臣孤弱:
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
至于:
成立:
终鲜兄弟,门衰祚薄。: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
(二)第二段:
1、朗读课文,注意不同颜色字体的解释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2、自由诵读第2段
A、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明确:
二层:叙朝廷征召之殷;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B、前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些词可见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就职(赴命)”?
明确:
表时间:逮、前、后、寻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
官名: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解释、积累有关文化常识。“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
C、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明确: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品析: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情辞悲切,动人心肺。“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
3、翻译词语和句子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供养无主,除臣洗马,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
责臣逋慢:
刘病日笃:
告诉不许:
(三)第三段:
1、同上: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串讲
1)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
提示: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
A、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
B、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
C、正面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惟一原因。
2)品味第一层,作者为什么扯起“孝”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义?
A、借孝来掩饰自己的观望之意,从而解除晋武帝的疑忌之心。
B、“凡”是指一般,“况”是指特殊。孝既已及于一般,对特殊就更应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孤苦”一词承首段,又为下文“臣之辛苦”张本。
3)品味2、3层,看本段的语言特点
A、“至微至陋”“岂敢”等词委婉动人,至为恳切。
B、“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更相为命,……”,一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特点:委婉、流畅。此段中反复表明心迹,叙说衷曲,解释不能“废远”的原因,情辞恳切。
(四)第四段:
1、同上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具体研习第4段
1)本段中哪句话是表文主旨?
“愿乞终养”
2)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
“尽节”“报养”——忠孝两全
3)用语有什么特点?
“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无比恳切
4)由本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原因是什么?
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言之切: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明知、共鉴。
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五、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六、梳理课文结构
一段: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
二段:叙写进退两难的处境。愿乞终养
三段:提出孝之大理。不能就职
四段: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七、艺术特色
1、融情于事。
2、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
八、讨论课后练习
九、字词整理
2 、古今异义:
至于:到
成立:长大成人
辛苦:辛酸苦楚
告诉:申诉
不行:不能行走
3 、通假现象:
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蓐:同“褥”,草褥子
4 、成语: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皇天后土
5、判断句: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今臣亡国贱俘
③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6、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
7、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十、板书
十一、课后总结
高三语文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
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活用的一些规律和有关特殊句式的知识;积累本文出现的成语。
3、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刻画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探讨研究,赏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客观评价项羽,探究其悲剧产生的原因,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分析、理解,对文中人物做出适当评判,允许不同观点存在,鼓励学生多元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出现的古汉语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用法。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1、正确评价项羽历史人物形象。
2、学习借鉴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予以刻画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 、提要勾玄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及相关作家作品。
2、放录音或范读课文,准确认读,扫清语言障碍。
3、诵读课文,能理解文意,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高三语文教案 篇16
一、学习目标
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
二、知识梳理
(一)古诗词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方法、表达方式等。
1.表现手法
抒情类: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描写类:动静,虚实,侧面烘托,细节描写,白描,乐景衬哀情)
其他:赋比兴,抑扬,对比,联想,衬托(正、反衬)
2.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对偶夸张借代设问用典顶真等
3.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二)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表达委婉含蓄,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课前预习
(一)说说下列诗句的主要表现手法:
1.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抒胸臆)
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
4.杨柳岸晓风残月。(借景抒情)
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互文)
6.樯橹灰飞烟灭。 ( 借代 )
7.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白描 )
(二)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借代,对比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借代,设问
3.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夸张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双关对偶拟人
5.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夸张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设问
7.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拟人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
答:诗人只选取了野草、斜阳、飞燕三种景物进行描写,而把对历史盛衰兴亡的感慨,寓情于景,含蓄有味。(借景抒情)
2.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问: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答:为拂绿琴埃(典故)
四、考点剖析
《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E(鉴赏评价)。
(一)试题类型(常见的有判断手法型、评析手法型、比较异同型)
1.判断手法型
2005年全国卷一)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答案:这两句用了对偶的修辞,其中“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归纳答此类题的步骤:
(1)呈现表达技巧的'名称;
(2)解说表达技巧在诗词中的使用情况。
2.评析手法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该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第一步)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第二步)“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欲别频啼四五声”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
(第三步)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归纳答题步骤: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分析)
③此手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和好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作用,主旨)
提问方式:
这首诗(或哪一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3)这首诗写法上有何特点?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的?
3.比较异同型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答案: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
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温馨提醒:
表现手法的使用往往是综合性的,但要分清主次。
结合诗句分析要具体,不能脱离诗句本身架空分析。
总结概括要力求准确,反复筛选用词。
归纳总结:
1.诗歌鉴赏三环节:读懂诗歌——审清题意——答出规范
2.答题三步骤:准确指出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一手法的——运用这一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或起到了什么效果。
五、巩固练习:
1.(08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答:
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
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2.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陶者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问: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对比,诗歌把长年辛劳而居室简陋的陶者与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愤慨之情。
高三语文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心内容;
2、深入探究,质疑思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意义,加强自身修养。
[教学重点]
深入探究,质疑思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深入思考人生意义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预习:自读课文,积累下列词语:伫立挑剔伉俪慰藉暮霭风烛残年(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风雨不蚀多愁善感(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
完成课后第一大题;并划分全文结构。
(目的意义:整体把握全文,做好名言摘抄)
教学过程
一、学生交流《人生的境界》读书笔记,由此思考人生的意义。
二、解题:标题“人是什么”,好像是要给“人”下定义,其实是论述人生的意义。
三、解决课后第一大题
爱因斯坦: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为社会所支配,人是社会的。/人可以通过自我努力,使自己坚强起来。/做一件合理的事情,生活就有奇异的光彩。
评论:这个回答明确而又质朴,能为我们欣然接受。/这个回答使人自强不息。/爱因斯坦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日月。
雨果:生命是短暂的。评论:非常忧郁,特别暗淡,充满悲观主义色彩。
歌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
评论:诗人的一生实在是富有伟大创造力、为人类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一生。
康德:人是借助想像力创造文化的生物,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评论:康德的回答是他一生从事创造性脑力劳动、辛勤耕耘的总结。
孔子:生无所息。
评论:不妨赋予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新时代的人应该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生无所息。
讨论: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在谈论“人是什么”这一问题时的态度有什么区别?
雨果、加缪两人的观点是忧郁、悲观、消极的。而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等人的观点是积极乐观的。
讨论:作者说这些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这个一致性体现在哪里?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创造,就不能停下来。
四、划分全文结构
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
前一部分列举爱因斯坦、雨果、加缪、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师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心点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
这一部分实质上就是把握现时,后一部分进一步向过去与未来展开,实质上就是向人的心理活动方面展开,可以更好地理解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在于把握现时,不断工作。
对前一部分问一个为什么,就可以领会前后的联系:为什么歌德、康德、爱因斯坦、孔子都认为人生就是不断工作,他们不畏劳苦的动力从何而来?这样一问,就知道后一部分正是回答这个问题的。
(也可以这样理解,前一部分是引用名人格言说明人生的意义;后一部分是阐述自己的观点,人应该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应该是什么。或:第二部分是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用过去、现时、未来的思路阐述“人是什么”,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不断工作。)
作者将人生划分为以往、现时和未来三个部分,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作者对三个组成部分一一展开论述。
学生划分出这三个部分。
思考讨论:
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第一,回忆给人慰藉和快乐;第二,回忆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第三,即使回忆痛苦的往事也是甜美的忧郁,能给人最高的美学享受;第四,回忆又是许多文艺作品创造心理动机之一,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一大内容,这样的作品能够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第五,追忆往事可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愿望的实现。
对未来的憧憬,即希望、理想和追求,支配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不断的追求,使人感到真正幸福和满足。
对现时的把握,就是要珍惜并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努力工作。把握现时是实现希望的前提和保证。
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对未来的憧憬,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则不成其为人。回忆固然有其意义,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对未来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五、重点语句的理解(质疑思辨)
1、“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一段话中,爱因斯坦究竟认为“人是什么”呢?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爱因斯坦认为,人的本质是由社会规定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完全为社会所支配。
2、雨果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用我们的话来说,人都是要死的,生命或长或短,都是暂时的。雨果是在悲叹生命的短暂。
3、“歌德在论及西西弗斯的时候,几乎是另一种调子”,这“另一种调子”是什么样的?
加缪论及西西弗斯,情调是悲观的,无可奈何的;歌德论及西西弗斯,却是为自己能像西西弗斯那样劳碌一生而感到满意、自豪。
4、“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征候,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停止,感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也迟钝了。但是,这样一种状态就像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了工作一样,是与人的'精神生活格格不入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了工作”,便是死亡。“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样一种状态就等于死亡。“达到了(绝对)满意”,就是自满,停顿下来不再前进,什么事也不想做了,“一切动机都已停止”了。正面的意思就是,一件事做好了,就要再干一件事,“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5、“圆明园的秋天里的春天”是什么意思?
圆明园是废墟,所以把它的春天,说成“秋天里的春天”,这个“秋天”并非自然的季节,而指废墟的景观。
6、为什么说“‘现时’的经验是人所专有的东西”,在物理学中不可能出现?
在物理学中,时间不断推移,“现时”的任何一个瞬间马上就成为“过去”了,可以说无所谓“现时”。人们把眼前一段时间称为“现在”,只是人们的一种观念,所以说这种“经验是人所专有的东西”。
7、作者把现时看成1,对未来的憧憬看成是0,是为了说明什么?
要说明只有把握现时,努力工作,才能实现理想。理想越是远大,工作越是努力,数值越是巨大。这是要说明憧憬未来与把握现时要紧紧结合起来,既要有远大志向,又要努力工作。
8、为什么说“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
探究学习:对往事的回忆一方面是对历史的总结和借鉴,有利于让人看清现时,意识到当前的处境,才能更好地把握现时,展望未来;另一方面,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可以用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促使人们更好地认清和把握现时。对未来的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有对理想的追求才能激励人更好地把握现时,努力奋斗。反之,如果失去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失去了反照现时的镜子,就难以看清当前的处境;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就没有了努力奋斗的动力,当然就难以把握现时了。
9、作者为什么用“往事”“现时”“未来”这样的思路来阐述“人是什么”?
往事——现时——未来,是生命的进行曲。人是有思维的,追忆往事、憧憬未来,是生命思考的两个方面,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思考,决定着怎样把握现时。所以用“往事——现时——未来”这样的思路来阐述“人是什么”,可以从生命的过程上去阐明问题,可以从想和做的结合上阐明问题,可以把前人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阐述得更加深入,可以结合时代的要求阐明我们应该怎样憧憬未来,把握现时,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补充:
1.本文一开头就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三段话。这些引语表明了爱因斯坦怎样的观点?为什么说这是“有关‘人是什么’的质朴见解”?
探究学习:爱因斯坦的观点是,人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社会始终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一见解之所以“质朴”,是因为从最基本的层次上解释了“人”的哲学意义,即人是社会的,离开了社会就没有人的意义。
2.文章在引述了歌德同爱克曼交谈时的一段话后说:“——读者,这就是人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探究学习:歌德的那段话的中心意思是,自己的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就像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但是对自己一生所经历的路程并不挑剔,无可抱怨。然后作者说“这就是人哪!”意思是告诉读者,这就是歌德对于“人是什么”的回答,这就是“人”的人生意义。
3.“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这“—致的见解”指什么?
探究学习:西方哲学家康德认为: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歌德说自己的一生只是辛苦地工作,爱因斯坦说:“只要有一天你得到了一件合理的事情去做,从此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点奇异的色彩。”东方哲学家孔子说“生无所息”。可见,无论东方哲学家还是西方哲学家,他们都一致认为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创造,就不能停下来。
4.“在我们……时代,不妨把‘生无所息’这句格言赋予崭新的含义。”这里所说的“崭新的含义”应是什么?
探究学习:为我们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只要还活着,就应该奋斗不已。
5.为什么说“失去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
探究学习:对往事的回忆一方面是对历史的总结和借鉴,有利于让人看清现时,意识到当前的处境,才能更好地把握现时,展望未来;另一方面,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可以用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促使人们更好地认清和把握现时。对未来的希望就是理想,就是追求,是一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有对理想的追求才能激励人更好地把握现时,努力奋斗。反之,如果失去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失去了反照现时的镜子,就难以看清当前的处境;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就没有了努力奋斗的动力,当然就难以把握现时了。
教后记:
1、划分层次应该利用好课文前面框题里的提示,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快明白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了。
2、对第一部分的理解可以结合课后第一大题的解决同时进行。板书设计为:
爱因斯坦:人是社会的
雨果:人生是短暂的————共同点:
加谬:人生是辛苦的————忧郁、悲观
歌德:人生辛苦但无怨
康德:人生是不断的创造——共同点:人生=不断的工作、创造
孔子:生无所息
这是第一部分的板书设计。
3、第二部分
抓住文章的关键性标志性的句子。如“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至于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本质上也是幻想,也是梦”,“再让我们来谈谈构成人的最重要部分——对现实的把握吧”等,就可以很容易的分清楚三部分的层次了。
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这三个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作者倾向于哪个阶段?
作者倾向于“把握现实”。
那么,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与把握现实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问题,自然而然的引导学生去思考。
对往事的回忆对把握现实的意义:得到快乐,增强信心,瞻望未来,弥补不足。
憧憬未来对把握现实的意义:给人希望、信心、动机。
最后,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最后四段,明确作者的最终观点:只有珍惜、牢牢的把握现实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才是未来美景最可靠的保证。呼吁人多一点希望,多一点晨光。
3、练习设计:
做一个摘抄工作,摘抄人生格言警句。
高三语文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1、领略课文表现出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理解作者揭示的艺术规律。
2、学习对事物严谨、辩证的分析,感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中体现出的广阔视野与深厚积淀。
3、进一步强化对文章内容提要钩玄、概括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既千篇一律又千变万化”是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共同点。
2、理解“在建筑中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恰到好处的结合才能创造出成功的建筑”。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既千篇一律又千变万化”是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共同点。
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领会、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导入新课(课件显示国徽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
这熠熠闪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它的设计者是梁思成夫妇等八位设计师;这庄严巍峨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设计组组长是梁思成。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文章《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2、作者介绍
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祖籍广东新会,190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72年1月病逝于北京。他是中国当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建筑系。梁思成在建筑理论上也有突出的建树。他于50年代对北京城区改造、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提议和疾呼颇受关注,令人感叹,引人深思。
3、背景简介
作为建筑艺术大师的梁思成,对建筑的设计和审美要求很高。他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写出了大量的经验论文。写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对我过建筑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4、通读全文,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指出在持续性的作品中,创作上的重复与变化尤为重要。
第二部分(2---7)举例介绍音乐艺术、舞台艺术、绘画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的特点。
第三部分(8---16)举例介绍建筑创作的重复与变化的特点,还指出当前城市建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5、细细品味文中描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绘画、建筑的美感,抓住以下关键词,咀嚼其内涵,在课本上画出表达中心观点的关键句。
关键词:
(1)时间与空间持续性
(2)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3)重复与变化,主题与变奏
关键句: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6、课文副标题为“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通感”作为修辞,它的特征是什么,能否列举所学诗文中的例子?在中“通感”的含义应是什么?
明确:“通感”本为一种由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借此描述在语言中用一种感官印象来形容另一感官感受的修辞手法,钱钟书先生曾这样谈到“通感”: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如《荷塘月色》中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对淡淡的荷香的描述。
但在中“通感”一词的内涵与上述情况不同,它是指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通的艺术规律。
7、全文结构其实也体现了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艺术原则,请加以分析。
明确:音乐、舞台艺术、绘画、建筑,变化着的是不同艺术独特的表现方式,相同的是相通的艺术规律;一项项、一节节按顺序说来,结构稳重、朴实,却通过一次次重复强调了在“千变万化”的艺术创造中“千篇一律”的艺术规律。
8、布置作业
课文中对音乐、舞台艺术和绘画中的重复与变化做了细致的描述,请用表格形式整理作者关于音乐、舞台艺术和绘画艺术特点的说明,并思考课文中音乐、绘画、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
1、检查回顾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鳟鱼( ) 寥寥几笔( ) 庑廊( ) 梁枋( )
左睇右盼( ) 颐和园( ) 一幢( ) 眼花缭乱( )
(2)文学常识填空
梁思成, 的长子,祖籍广东新会,中国当代学家, 学家,建筑理论家和 家,是 和 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 系。
2、“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耐人寻味,请品味作者通过“孩子哭着找不到家”这一细节传达的思想内容。
明确:浅白通俗的语言揭示了建筑师的作用、建筑与人的生存关系。话语浅显,但包含着很深刻的思想。人被现代建筑统一分割,装在规范的空间里,已经被异化了。有人说现代建筑就是新的贫民窟,没有亲切感,人们找不到自己的家园,好像孩子哭着找不到家门……人们已经被生活的紧张和压迫隔离和囚禁。这句话表现了作为建筑大师的梁先生对当代城市建设中错误思潮的焦虑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3、请运用课文介绍的观点和知识,谈谈你对所居住城市建筑的评价或意见。
明确:梁先生文中所言现代城市建筑的诸多弊端并未从我们身边完全消失,可让学生注意观察思考,品评自己周围的城市风貌,关心家乡,关注社会,进一步借助所学知识增强自己的审美素养。
(解说:自读程序的设计必须尊崇人的认知规律,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层到深层,由课内到课外,不脱离课本,不拘泥于课本,使学生的思维有所依托,有所拓展。)
4、解读点拨
是一篇内容丰富、牵涉多个学科的科技说明文,在中国建筑学理论中颇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但作者并未故作高深地将其写成晦涩难懂的讲章,而是平易朴实、明白晓畅,其人品文风皆可做我们后生晚辈的学习楷模。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在阅读的基础上,提炼出文章论述的要点”,“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探索其更精微的内涵”。两个“基础”最为关键,故关键要读,在读中理清文章脉络;文章开宗明义,一开始便将文章要旨明确提出,提纲挈领,要言不烦,随即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其语言之平实、层次之清晰、结构之完整都使“提炼出文章论述的要点”并非难事。
梁思成先生是一位在建筑学领域有很高学术成就的大师,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国学底蕴,其父梁启超告诉他:“……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以及附带学问的帮助。中国先辈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广博的学识在文中已充分地得到体现,会给予我们阅读的幸福感,但也许会带来阅读的障碍;更重要的是需要深切体会作者对人类文明的热爱、对传统文化和建筑文明的钟情,只有沉浸在文章洋溢着的浓郁文化氛围之中,感应着文中呈现出的文明光辉,才能“探索其更精微的内涵”。
(解说:点拨的关键,一在文本本身,一在学生实际。文本的重点是“在阅读的基础上,提炼出文章论述的要点”,“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探索其更精微的内涵”,故需着重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考虑到高三学生实际,则应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传统文化的感悟能力同样作为本课点拨的重点内容,同时将课堂的空间拓展开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
5、自读思考
(1)阅读课文“至于颐和园的长廊……”一节,试分析其语言的重复与变化:
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
明确:二十个一连串的“一根”以重复的方式强化了“方”“圆”“八角”“六角”……的所谓“千变万化”的芜杂和“荒谬绝伦”。
(2)中国文化讲究含蓄之美,请以“中国诗歌、戏剧、建筑的通感”为副标题,写一篇短文。
参考思路:中国文化重含蓄之美。诗、画、建筑乃至戏剧等等,莫不如此:绘画重视画外之意,要的是传神,要的是藏在画面之下的意境;不像西方绘画那么直接、注重真实、符合逻辑和准确的细节。中国绘画画面极其简捷,留下大片空白,也少用色彩,所以水墨画大行其道,要的是给观众留下想像和回味的空间。建筑如苏州园林,不是曲径,就是曲廊,还有假山内的曲洞。开阔的水面太开阔太直接,那么就建一个亭子。要想知道亭里的风光,得先要经过九曲十八桥。为的是让人一曲一个景致,一折一个天地,让人想像,让人回味。这同我们诗画里的意境异曲同工。
中国艺术就象陈年的老酒。艺术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融入自己对文化的修养和积淀、人生的沧桑和对自然的观察才能有好作品。品诗品画的人也要象品酒一样地慢饮细品才会咂出味道来,才能领略其中的诗意。这里的“诗意”,实际就是含蓄。
6、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高三语文教案 篇19
知识和能力
掌握文章的字词;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过程和方法
反复诵读文章,在朗读中把握文中的感情脉络,小组合作探究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者由'乐——痛——悲'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所蕴含的生死观。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正确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所蕴含的生死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热爱生命》(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2、热爱生命,生命才能有价值,让我们再来朗读古贤先哲留下的名言警句,具体感受和体味生命的价值。
长命也许不够好,但是美好的生命却够长。——富兰克林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你如何利用它。——蒙田
把每一个黎明看作是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作是你生命的小结。——罗斯金
3、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书圣王羲之对生命独特感受。
二、积累常识
1、文体特点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2、作者作品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世称王右军。现存张溥辑录的《王右军集》2卷。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楷书逐渐成熟,草书得到发展。他在此基础上,又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淳厚的书风,而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
3、背景资料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三、整体把握
1、朗读(学生齐读)。
2、矫正读音,鼓励学生带感情朗读。
3、找出与人生短暂相同意义的句子。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整体感受俯仰在文章中的作用,即“俯仰”是最能表现情感变化的`动词。简单的俯仰动作,深刻的含义。
4、梳理文章情感思路:
找出本文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
明确:乐(一二段)——痛(第三段)——悲(第四段)。
过渡:那么,那么作者的乐之由,痛之因,悲之源,分别是什么呢?让我们进入课文。
四、鉴赏乐情
1、指名朗读。
2、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教师提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四美具,二难并”,“四美具”指的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二难并”指主客难得在一起,指人才聚集。那么我们在这里套用这句话,分别指出“乐”之由。
(1)、良辰:暮春之初。
暮春是三月。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幡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又是一个多么吉祥美好的日子啊!
而且这一天的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翻译)
(2)、美景:兰亭地处“会稽山阴”,即当时的会稽郡山阴县距离城西二十余里有个名兰渚的胜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这里体现的是环境之美。
解释“修”并翻译这一句。
(3)、赏心: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如何表达?
原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解释“所以”“游”“骋”“娱”“信”的含义并翻译句子。
(4)、乐事:当然更乐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觞之饮。将他们的赋诗的一句找出。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解释“以为”“其次”的含义并翻译句子。
众人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尽情尽意,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这体现了相聚诗酒之乐。
(5)那么还有“二难并”,我们不知道这些名士谁是主人,但大家相聚在一起,那真是开心得不得了。明确: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群贤毕至(形作名,贤士):众多的贤士都聚在这里。
少长贤集(形作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年轻的、年长的人都聚集在一起。
在这些人中,除王羲之外,还有像谢安、孙绰、支遁等人,这些人就是所谓的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像王羲之、谢安不用说,孙绰、许洵是著名的玄学家,支遁是和尚,这些人聚在一起,他们忘记了年龄,尽情享受着乐景、美事。
这是“名士相聚”之乐。
3、研习这一部分的抒情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把乐之请表现出来的,这叫什么手法?
明确:作者通过描写良辰美景宴会体现出来,这是融情于景的手法。
4、小结这一部分。
第一段——时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 事由:修禊事;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活动: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第二段——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感慨;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5、试背这一段。
五、鉴赏痛情
1、齐读这一段。
2、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那么,第三段中,作者表现了人生俯仰的哪些“痛”?
(1)作者由乐一转,本来是今天游宴的快乐,作者由此感慨,人啊!其实生死,万物的生和灭,其实是非常迅速的。作者由乐转悲有一个过渡,他先写两种人,一种人好静,这种好静的人就“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在家室内和朋友面对面畅谈)。这就是说:我们这些好朋友,我们是好静的,我们在屋里,谈谈人生啊,谈谈抱负啊,谈谈理想啊,还有一种人啊,好动,他就可以“放浪形骸之外”这种人是可以到处形迹天涯。可是作者说,无论是好静也罢,好动也罢,这两类人,其实他们的快乐都不能永保,那么这样一来呢,厌倦了之后,“痛”由此产生了。这是人生短暂之痛。
(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是永不满足的欲望使然,可用“世事无常之痛”来概括。
解释“之”“情随事迁”的含义并翻译句子。
(3)“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实际上是“所遇已陈”,生命状态在不断变化,无法把握,用“往事不再之痛”来概括。
解释“向”“俯仰”的含义并翻译句子。
(4)“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命终归要走到尽头。生命的消逝“无法抗拒”,可用“生死无常之痛”来概括。
何况寿命长短,完全听凭造化的(大自然的,唐代画家张璪曾经提出了一条艺术创作理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
3、研习这一部分的抒情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把痛之请表现出来的,这叫什么手法?
明确:直抒胸臆。
4、小结这一部分。
作者之痛: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短暂之痛: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世事无常之痛;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往事不再之痛;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无常之痛。
5、试背这一段。
六、鉴赏悲情
1、学生诵读第四段(男女生各读一遍)。
2、分析“悲”的三个方面:悲古人、悲今人、悲后人。
学生找原句回答,并作简要分析。
(1)悲古人: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解释“喻”“一”“齐”的用法,翻译这一句子。
(2)悲今人: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解释“录”“所以”“致”的用法,翻译这一句子。
(3)悲后人: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翻译这一句子。
3、研习这一部分的抒情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把悲之请表现出来的?
明确:直抒胸臆。
4、小结这一部分。
作者之悲:悲古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悲今人——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悲后人——亦将有感于斯文。
老师总结,作者俯仰古今,抒发千古同悲。
5、试背这一段。
七、课文总结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高三语文教案 篇20
教学目的
一、学习孟子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理解孟子对名誉、地位的正确态度,彻底抛弃为了名利不择手段甚至置自己尊严于不顾的错误名利观。
二、培养学生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治学风范。
三、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四、学习孟子辛辣的讽刺手法,学会运用生动的比喻说明道理。
教学设想
一、两篇短文的内容都比较浅显,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借助书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课上教师只就学生的疑难问题作点拨。
二、分析《弈秋》一文时,采用口头作文的形式,使学生对文章中所示道理——专心致志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内容和步骤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点拨《齐人有一妻一妾》一文的重点词句;分析课文内容结构及人物形象。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位儒学大师,他发展了孔子“仁”的主张,提出了“仁政”说,我们刚学过的《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但对这位被后人尊称为“亚圣”的大儒,《射雕英雄传》中的东邪黄药师却颇有微词,请看他写的这首诗(投影展示):
齐乞何能有妾妻,
邻家安可日攘鸡。
当时尚有周天子,
何事纷纷说魏齐?
他对孟子所举事例提出了质疑,那么孟子所举事例是否果如黄药师所言不合情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齐人有一妻一妾》,来看看黄药师的批评是否有道理。
二、检查预习情况(投影展示)。
1、解释句中加粗词。
(1)其良人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2)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饱食。
(3)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窥视,暗中看。
(4)卒之东郭墦间:坟墓。
(5)与其妾讪其良人:讥讽。
(6)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必餍酒肉而后反:“反”通“返”。
(2)蚤起:“蚤”通“早”。
(3)施从良人之所之:“施”通“迤”。
3、从文中找出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再举三个以上相同的例子。
(1)文中宾语前置句:良人未知之也。
(2)曾学过的宾语前置句: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余之人不余欺也
④大王来何操
⑤夫晋,何厌之有
三、指名翻译课文,教师纠正翻译错误。
四、研讨课文内容。
1、文章虽短,但情节引人入胜。请学生概括情节纲要,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展示。
2、分析齐人形象。
学生先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归纳:
孟子以齐人的形象来讽刺那些无耻的钻营富贵利达的人们,即一般官僚。乞墦的行径就是一幕官场现形记。
3、辩“齐乞何能有妾妻?”
学生先按个人的理解谈看法,教师最后总结:
这是一篇讽刺性很强的寓言故事,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而文学的特征是合情未必合理。如果从理上分析,这个问题是荒谬的。但从突出主题和情节安排看,妻妾二人的互讪互助,表达效果要比一个女人自怨自艾更突出。
五、小结全文。
孟子用辛辣的.讽刺手法,揭开了那些追求富贵利达的人们的虚伪面纱,暴露了他们“厚厚脂粉”后面的丑恶嘴脸,显示了他们龌龊的灵魂。让我们明白了人不能为名利而忘廉耻,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价值观。
六、布置作业。
将本课课文改写成剧本。
附:板书设计
齐人有一妻一妾
情节纲要:
一、齐人对妻子的夸口
二、妻子的怀疑与妻妾商议
三、妻子的追踪和真相的披露
四、妻妾的羞愧和哭骂
五、“良人”无耻得意的丑相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预习;疏通文意;理解寓意,迁移训练。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菜根谈》中说“咬得菜根,万事可作。”荀子在《劝学》中也说:“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这些名言警句都强调了一个道理:学习要有恒心,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今天我们学习孟子的这篇《弈秋》,看看孟子是如何阐发这个道理的。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诵读课文。然后齐读一遍。
2、提问加粗词语的含义。
(1)弈秋:下围棋。
(2)通国之善弈者也:全国。
(3)诲二人弈:指导。
(4)为是其智弗若与:“为”通“谓”,认为。
(5)非然也:这样。
3。指名翻译全文,教师纠正错误。
三、研习课文。
1、概括本文出现的成语。
学生可以概括出“专心致志”。教师可提示学生,文中的“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可概括出成语“心有旁骛”。
2、讨论本文的寓意。
学生很容易总结为:做事要专心致志。教师首先要给予肯定,然后告诉学生,《弈秋》本是说王不智的问题,但学习下棋是否专心效果大不一样这个例子,强调了做事要专心致志,却具有普遍意义。
3、指名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
学生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能够概括出本文的写作特点:
(1)比喻手法的运用。弈秋一喻就像一个小故事,而且很生动。
(2)语言生动。有些句子,如“专心致志”、“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千百年来一直活用在人们口中,今天也常能听到。
四、课堂练习。
对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1、根据本课内容,结合个人学习情况,谈谈学习《弈秋》的心得体会。
2、给五分钟时间作准备,可与其他同学交流感受。
3、作两分钟的口头演讲。
五、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再次懂得了专心致志是成功的基础,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都能做到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高三语文教案 篇21
教学目的
一、了解诗歌欣赏的美学特性和诗歌欣赏的主要方法。
二、运用课文里的观点进行诗歌欣赏的实践活动。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首先说明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这是全文总纲,然后具体说明再创造的方法,包括“泡”和“猜”。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用下定义的方法,了解“再创造”的实质,并且通过文中实例具体把握“再创造”的丰富内涵。“泡”和“猜”是依据诗歌的特点提出的行之有效的欣赏方法,这是文章的两个目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弄清这两种方法的依据及其具体内容。教学中要进行诗歌欣赏的训练,使学生通过欣赏活动印证课文的观点,尝试“泡”和“猜”。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阅读课文,讨论问题。
1.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再创造?为它下一个定义。
提示:性质定义应是一个判断句,包括“属”和“种类”两个内容。再创造归属于“想像活动”,它的.特质是读者通过想像读懂了诗。利用文中现成语句可组织成下面的定义:
诗歌欣赏中的再创造是读者正确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的一种想像活动。
2.文中以《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为例,说明诗歌欣赏是一种创造活动,但三例的说明是层进式的。这三例分别和共同说明了什么?
提示:
欣赏《我爱这土地》说明欣赏中的想像活动,围绕诗中形象(意象)展开;
欣赏《长干曲》说明诗中形象和情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像得到了展现;
欣赏《沙扬娜拉一首》说明在想像活动中,欣赏者可以将自己或联想到的其他人物“移人”,从而创造出生动的画面。
三例说明欣赏诗歌的实质是对于诗人想像活动的再经历、再体验,还说明这种再创
造的特点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寄托自己的情思,希望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3.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泡”?提倡“泡”的原因是什么?“泡”有哪些具体内容?
提示:
“泡”是在欣赏中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
提倡“泡”是因为诗歌的语言含蓄,即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
“泡”的具体内容包括:(1)把握以少量字词包蕴着的丰富而深远的含义;(2)寻找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3)寻求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4.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猜”?提倡“猜”的原因是什么?“猜”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提示:
“猜”是欣赏过程中对诗和诗人的综合性思考。
提倡“猜”是因为诗歌形象以一代十,以少胜多,极精约,极概括,给读者留下极宽阔的猜想空间;还因为诗的语言跳跃性很大。
“猜”的具体内容包括:(1)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对诗歌形象和诗人情思加以补充和阐发,如课文对闻一多《口供》的分析。(2)对诗歌语言不连贯的地方(省略了许多关连,隐藏了许多阐发和判断的地方)加以填补。
(讨论中指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筛选、梳理、概括,从而把握文章的精髓。要结合文中实例体会作者观点,防止空对空。)
二、学以致用,欣赏名诗。
阅读叶绍翁《游园不值》,讨论几个问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猜想一下,这杏园主人是何等人物?
提示:只看泥径、柴扉即可推知,主人应是一位安贫乐道的隐者。他种了杏花,徜徉于满园春色之中,与世隔绝而自得其乐。“久不开”这一细节耐人寻味。显然,主人只愿亲近自然,不愿交接世人,具有高雅脱俗、孤芳自赏的品性。
能不能猜成主人不在家或生病而无法见客呢?当然也可以,但那样猜,诗就没有味道,读诗也就没有意思了。
2.综合诗中的细节描写,体味一下诗人的性格情趣。
提示:“苍苔”是雨后景象,苔呈苍绿色说明春雨连绵,多日不放晴。“屐齿”是木头鞋,下有两齿,可在泥地行走。“屐齿印苍苔”说明诗人惦念春光,盼春心切,不辞雨后泥多苔滑,探访芳园。诗人对春光的热爱已达到痴情的地步:执拗的杏园主人不放诗人进园赏春,只让诗人在园外翘首瞻望,而诗人流连不去。神游芳园,拥抱春天,既多情又浪漫。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绘了怎样的形象和意境?
提示:“关不住”、“出墙来”的拟人描写刻画了一枝红杏的鲜艳、俏丽、倔强、顽皮,可以想像成一位从墙头上探出身来好奇地打量、指点园外的美丽、活泼的红妆少女。由一枝红杏可想到满园春色姹紫嫣红,旺盛蓬勃。
4.结合《游园不值》的欣赏过程,谈谈对诗歌欣赏中的“泡”和“猜”的体会。
提示:特别注意这首诗以粹概全、以实显虚的艺术手法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要注意“泡”和“猜”的合理性:尊重诗作的语言实际、形象特征、艺术特点和诗人的情感逻辑,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合理地阐发、补充、推断。
高三语文教案 篇22
设计说明:
该教学设计是在分析教材和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篇课文是新课标必修五教材中的古代抒情散文单元的一篇文言文首先,作为文言文,要重视吟诵、品读,于是在教学中我加大了朗读的份量,设计几种朗读方式,包括教师的范读,学生的齐读、单读、分散读,在朗读中积累文言词语、句式知识、体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其次,《陈情表》是古代散文中传诵千古的名篇之一文本中涉及的语汇较多,消化理解文言实词是学生读懂文本、真正理清文本思路的前提,也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情感,因此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授课中让学生结合文本详尽的注释疏通文意,教师做适当的点拨进而针对文本提出所陈何情文本的教学设计流程也是按照这一顺序展开的。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掌握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通过诵读,理解所陈之情,体会陈情的方式。
3、品味作者在文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悟以情动人的陈情艺术,进而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蕴含的真挚感情。
2、点拨法点拨关键的字、词、句,使学生在深层意义上领会文中蕴含的拳拳真情。
3、讨论法讨论文中的关键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讨论中获取新知。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的魏晋时期,时局动荡,风云变幻公元265年,司马炎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晋,魏国灭亡晋武帝司马炎为了稳定局势、巩固政权、笼络人心,便采用怀柔政策,大力征召西蜀名士入朝为官,于是蜀汉旧臣李密便走进了他的视野李密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刘氏一手抚养长大,以孝谨闻名,博学善辩但就在晋武帝下诏征辟的时候,李密年迈的祖母已经是“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一面是宠命优渥的皇帝诏命,一面是难以割舍的祖孙之情;一面是言辞切峻的朝廷诏书,一面是恩重如山的养育之恩,在这人生的.重要抉择之时,李密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李密的《陈情表》。
二、初读课文(学生读完后,教师做诵读指导,同时做正音指导、点拨句读)
教师范读第一段,指名学生朗读第二、三段,全班齐读第四段
(要求:诵读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感情)
三、再读课文、缓读领会:
(要求:缓慢诵读、圈点勾画参照课文注释还不能完全理解的字、词、句,师生共同解决)。
四、三读课文、速读课文,思考:
(1)、李密为何陈情,陈情所遇到何种困难(要求:用原文语句作答)
陈情的缘由:愿乞终养(陈情是为了达到“奉养祖母,暂不出仕”的目的)。
所遇到的困难: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进退两难)。
(2)、把李密所陈之情用最精炼的词语概括出来
所陈之情:中国古代最传统的两种感情:忠情、孝情
五、四读课文
品读鉴赏文本,挖掘文本的内涵:(要求:小组合作、逐段探究)
提问:李密是如何陈情的?
(一)赏析第一段:
(在理解李密身世悲苦的基础上把握朗读时凄苦、悲凉的语速、语调)。
1、本段中总括的句子: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对“险衅”“闵凶”如何展开的:(在文中找出原话并且对所陈之情加以概括)。
身世凄苦: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人丁衰微: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这段文字的内容,作者写得凄苦而悲凉,以致使晋武帝对他由恼怒化为同情怜悯)
(二)赏析第二段:
找出朝廷对李密征召的词语和李密对被征召的态度的语句,此段李密向晋武帝所陈之情。
朝廷对李密征召的词语:察、举、拜、除。
李密对被征召的态度的语句:辞不赴命,辞不就职。
所陈之情:进退两难之情,进,无以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退,不能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
这种进退两难之情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忠孝不能两全”,对李密而言忠孝之间自然是想先尽孝而后尽忠,那么就要说服晋武帝认可自己这一请求,这也是李密陈情的关键所在。
(三)赏析第三段:李密是怎样进一步说服晋武帝,以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的?
1、讨论本段第一句话的作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
为达到“终养祖母”的请求提出的理论依据,使自己的请求既合情又合理,又响应朝廷的号召,让晋武帝不得不答应“愿乞终养”的目的。
2、引导学生理解“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含义
朝代更迭之际,新君最忌讳的是臣子眷念旧朝,作者李密是前朝官员,陈情的对象是今朝的君主,为打消对方的疑虑,自己“本图宦达,矜名节”的人生态度就必须明确突出,此处一笔,正是问题关键所在,晋武帝的疑虑彻底打消。
3、品味“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剩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一小节的情感。
宋代学者评价说:读《陈情表》不哭者,必不孝这一小节充分体现了李密的拳拳孝情,非常打动人,晋武帝即使是铁石心肠也应该有所触动了。
(四)赏析第四段:
本段的层次如何划分
两个层次:第一层表明自己陈情的目的,第二层进一步表明自己的忠心。
1、本段开头指出“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的作用
从生命的自然规律上,进一步的为自己的“愿乞终养”树立理论根据,依旧合情合理,无可辩驳。
2、本段中,作者直接表现陈情目的的语句
“愿乞终养”
2、理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一句的含义
六、教师总结:《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诉忠情赤胆忠心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李密对祖母的拳拳深情能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我们的亲人捧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但却真挚的回报
七、板书设计:
陈情表
李密
不幸遭遇,诉祖孙之情
情
进退狼狈,诉两难之情
孝治天下,找出理论依据
理
先尽孝后尽忠,解决办法
【高三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案01-03
高三语文二轮教案08-26
香菱学诗高三语文教案03-15
渔父高三上册语文教案09-29
高三语文总结09-30
高三语文专题公开课教案(精选13篇)05-26
高三语文《幸福从细小出开始》教案设计08-25
数学与文化高三上册语文教案10-14
将进酒高三上册语文教案10-14